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薇吏
Chen, Wei-Li
論文名稱: 兼具同質與異質分組的國中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
指導教授: 楊凱琳
Yang, Kai-L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行動研究分組學習學習成績學習信心學習動機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82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0下載: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即探討國中教師對於數學課內如何運用兼具同質與異質的分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動機與學習信心。研究者為班級數學教師身兼導師,在班級內藉不同的分組討論方式來改善學生學習信心與動機,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依教學需求與數學各單元內容,調整不同的分組方式。
    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公立國中七年級一個班學生,行動研究歷程經歷三次段考,三次行動研究循環,本研究將對三次行動循環的行動目標、規劃、執行(觀察與調整)、行動反思與回饋四個面向討論來說明。
    第一循環中發現,安排同質與異質兼具的分組任務中,「檢討考專用卷」試卷的出題對研究者造成無法承擔的負荷,影響未來長期執行的可行性,在學習動機明顯提升但是學習成績無明顯差異情況下,進行調整。第二循環中,改以增加討論同異質討論時間和練習量的方式進行調整,將學習問題從考後檢討提前到考前發現問題,學習成績相較第一循環更明顯提升。第三循環比照第二循環任務,檢驗任務的可行性及是否適合長期使用,結果顯示成效良好,且第二、三循環結果皆顯示班級數學段考表現為年級排名第一。
    研究者記錄行動中的觀察及所遇的困難,依據各個行動歷程目標及參考數學段考成績表現分析評估成效,從中檢視和省思並修正調整下一個研究循環目標。三次循環歷程中觀察結果得到,分組討論方式可兼具同質與異質分組並行使用,也可以採單一同質或異質分組方式討論,教學者依需求選擇,也可以參考本研究歸納的數學單元內容作調整,當單元內容偏向概念理解或是與程序有關以及技能性計算,選擇同質分組;當單元內容偏向一題多解、應用性單元,選擇異質分組。研究者身為第一線教師在可運用時間內透過彈性分組(同異質)的方式,增加學生學習機會產生好的學習經驗,提升學習成績、學習信心和學習動機,讓學生的學習效益達到最大,為本行動研究最大目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合作學習 5 第二節 分組教學 13 第三節 差異化教學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2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0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背景 3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4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5 第一節 第一循環之研究結果 45 第二節 第二循環之研究結果 57 第三節 第三循環之研究結果 72 第四節 學生看法之研究結果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1 參考文獻 93 一、英文部分 93 二、中文部分 95 附錄一:104學年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試卷 98 附錄二:104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試卷 101 附錄三:104學年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試卷 104 附錄四:課堂討論記錄表 107 附錄五:課堂討論記錄表 108 附錄六:數學學習問卷 109 附錄七:檢討考專用卷 110

    一、英文部分
    Azmitia, M. (1988). Peer interaction and problem solving:When are two heads better than one?. Child development, 59, 87-96.
    Carter, G., & Jones, M. G. (1993, Apri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ility‐paired interac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fth graders' concepts of bala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Atlant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1 175)
    Froyd, J. (2014). 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promotive interaction: Three pillar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Foundation Coalition, Accessed Jun, 17.
    Fuchs, L. S., Fuchs, D., Hamlett, C. L., & Karns, K.
    (1998). High-achieving students’ interactions and performance on complex mathematical tasks as a function of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pairing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5(2), 227-267.
    Fuchs, L. S., Fuchs, D., Karns, K., Hamlett, C. L., Dutka, S., & Katzaroff, M. (1996). The relation between student ability and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explanation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3(3), 631-664.
    Hooper, S., & Hannafin, M. J. (1988). Cooperative CBI: The effects of heterogeneous versus homogeneous grouping on the learning of progressively complex concep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4(4), 413-424.
    Mugny, G., & Doise, W. (1978). Socio‐cognitive conflict and structure of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performance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8(2), 181-192.
    Phelps, E., & Damon, W. (1989). Problem solving with equals: Peer collaboration as a context for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spatial concep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1(4), 639.
    Tomlinson, C. A. (2001). How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in mixed-ability classrooms. ASCD.
    Webb, N. M. (1980). A process‐outcome analysis of learning in group and individual setting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5(2), 69-83.
    Webb, N. M. (1980). An analysis of group interaction and mathematical errors in heterogeneous ability group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0(3), 266-276.
    Webb, N. M. (1989). Peer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3(1), 21-39.
    Webb, N. M. (1991). Task-related verbal interaction and mathematics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66-389.
    Webb, N. M. (1992). Testin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student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 Interaction in cooperative groups: The theoretical anatomy of group learning, 102, 119.
    Webb, N. M., & Kenderski, C. M. (1984). Student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in small-group and whole-class settings. In P. L. C. Wilkinson, F. Spinelli, & S. R. Swing (Eds), The social context of instruction: Group organization and group processes (pp. 153-170). Orlando: Academic Press.

    二、中文部分
    丁翠鈺 (2015)。分組合作學習經驗對數學學習態度與成效之影響-以某國中一年級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臺北市。
    王美婷 (2013)。在精熟學習模式下,探討異質分組討論式教學對數學學習成就之影響-以八年級一元二次方程式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學位論文,新竹市。
    石柳棻 (2006)。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二學生數學學習動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策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硏究所,彰化市。
    李美璇(2015)。差異化教學策略對於國中九年級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林生傳 (1992)。新教學理論與策略。 臺北:五南。
    林嘉麗 (2009)。用合作學習於國中生數學解題歷程之現象探討。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臺北市。
    林曉音(2014)。國小六年級數學領域運用差異化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吳淑敏 (2013)。行動合作學習及自我調整策略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臺北市。
    高桂懷 (2014)。一位國民中學英語教師運用差異化教學的歷程與反思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桃園市。
    黃政傑 (1996)。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 (1996)。數理科教學法。 臺北:師大書苑。
    黃顯華、朱嘉穎 (2002)。一個都不能少: 個別差異的處理。 臺北:師大書苑。
    黃俊程 (2011)。合作學習對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與數學焦慮的影響。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臺北市。
    黃政傑、林佩璇(2013)。合作學習。臺北:五南。
    教育部 (2013)。組合作學習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莊惠如、王菀詩、吳怡慧 (2014)。同異質分組並行差異化教學。中等教育,65(3),117-131。
    許信德 (2007)。異質分組之合作學習對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許詠惠 (2015)。分組合作學習融入國中數學教學之課堂實施與結果。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2),108-111。
    陳旻君 (2006)。異質性合作學習模式應用於高中視覺藝術網路教學之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臺北市。
    陳美如 (2010)。班內同質性分組教學對國小高年級不同英語能力學生學習成就之影響。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英語教育碩士班學位論文,臺北市。
    陳郁婷(2014)。創新教學-以國中歷史科進行差異化教學之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桃園市。
    陳雅苹(2015)。國三數學科幾何單元實施合作學習之成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系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學位論文,臺中市。
    陳珈誼(2016)。差異化教學與合作學習對國中學生提升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以桃園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游自達、林素卿 (2014)。整合學習共同體於差異化教學的改革。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7(1), 23-45。
    張美如(2016)。運用差異化教學於國小六年級學童英語聽力能力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彭兆宇 (2013)。一位國中七年級數學科教師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楊旻潔(2011)。合作學習對國一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系所學位論文,臺中市。
    蔡辰北、陳靜紋 (2013)。淺談差異化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1),78-80。
    鍾一哲 (2005)。小組成就異質程度對學生科學學習行為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臺南市。
    魏秀妤 (2016)。運用差異化教學對提升國小六年級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學位論文,臺北市。
    蘇千芳(2015)。差異化教學在國小六年級學童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