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孔德
Te Kung
論文名稱: 牆與橋-大學學生事務人員對同志學生態度轉變歷程之研究
Wall and Bridge--A Study of Attitude Changes of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 towards LGBT Students
指導教授: 畢恆達
Bih, Herng-Dar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學生事務人員同志學生態度轉變歷程
英文關鍵詞: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 LGBT students, a process of attitude chang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6下載:9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變化,同志學生們得以透過學校社團、社會同志運動及同志論述的擴展,開始試圖在校園空間中發聲,有的並勇於現身。因此,對於學生事務人員與同志學生互動的經驗,有必要予以更多的重視。本論文主要是以異性戀學生事務人員的經驗為主體,從這些原本排斥到接納同志學生的大學學生事務人員身上,探究刻板印象如何形成以及理解反同性戀態度改變的契機與歷程,並試圖提供一些反同性戀態度改變的可能。
    本研究訪談了十位大學學生事務人員,以及二手資料的文獻分析,發現對同性戀刻板印象的主要來源是:1. 大眾傳播媒體再現,強化同志污名;2. 衛教性教育論述,歸因同志為病態;3. 主流基督教會批判同性戀是罪;4. 早期的經驗學習到反同性戀的態度。至於如何溶解同性戀刻板印象,則為:1. 接觸;2. 性別意識的環境氛圍;3. 成長中自我檢視,透過這些經驗、思考與轉化態度與行為。
    就重組、建構多元性別的動能而言,認知失調是關鍵機制。而每個人都無法單以一種模式就能夠轉變對同志學生的態度,而是經過多面向的影響以及交互作用而展現出性別意識的覺醒。亦即,態度轉變是一種複雜的動態歷程,需要多方聯結。最後就研究發現,歸納出幾項具體建議,以供學生事務人員、學校及相關機構參考。

    關鍵詞:學生事務人員 同志學生 態度轉變歷程

    Abstract
    With changes and progresses in modern society, and the growth of the gay movement and discourse, LGBT students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students) are now trying to speak out through the school clubs on campus. Some are even brave enough to come out. As a result, more importance should be placed up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 and these LCBT student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of the heterosexual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thesis will examine how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LGBT students change from the initial rejection to the final acceptance. The author will also explore how rigid stereotypes of homosexual persons are turned into discriminative attitudes, and how acceptance results in a change of attitudes. Some possibilities of such a change are suggested.
    According to interviews conducted on 10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 an analysis of second-hand documents and fielded survey method, we summarize four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tereotypes of homosexual persons. 1. The mass media smears the images of gays through unjustified presentations of them. 2. Literature in hygiene education classifies homosexual persons as morbid. 3. The mainstream Christian institutions criticize homosexual behaviors as a sin. 4. Anti-gay attitudes are learned through people’s early experiences. As for how to break down these stereotypes, we recommend the following: 1. Contact. 2. Constructing an atmosphere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3. Self-exami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In the dynamics of rebuilding and constructing gender diversity,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is the key mechanism. As no one can change his/her attitude towards LGBT students based on one cognitive mode, plural influences and interactions are necessary for an awakening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Attitude change is a complex dynamic process and in need of comprehensive connections. In summary,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made from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for the reference of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 schools and the authoritie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那一夜我「遇見了」同志 ----------------------------1 第二節 曙光乍現-以法律有限,創造性別平等的無限 ----------2 第三節 迎接晨曦,找尋契機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態度與反同性戀態度相關理論與研究 ------------------7 第二節 主流族群與少數族群互動理論 -----------------------22 第三節 異性戀主流文化對校園同志學生的影響相關理論與研究--28 第四節 在國內相關研究中之定位 ---------------------------34 第三章 研究發問與研究設計 第一節 對於建構「變」的發問 -----------------------------36 第二節 研究方法------------------------------------------38 第三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41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 ---------------------------------------44 第五節 我的位置 -----------------------------------------46 第四章 學生事務的工作內涵與同志學生的互動關係 第一節 從「學生運動」到「大學法修改」下的學務工作 -------47 第二節 學務工作與同志學生的連結 -------------------------51 第三節 衣櫃與出櫃-學生事務人員與同志學生關係的流動 -----57 第五章 主流文化對同性戀的刻板印象與形成因素 第一節 異性戀眼中的同性戀 -------------------------------65 第二節 對同性戀刻板印象的來源 ---------------------------68 第六章 覺醒與告解 第一節 溶解同性戀刻板印象的起點 -------------------------76 第二節 重組、建構多元認知的過程 -------------------------95 第三節 校園中看不見的高牆 ------------------------------101 第七章 態度位移的歷程 第一節 學習、尊重多樣性發展的框架 ----------------------106 第二節 難以突破的心牆 ----------------------------------109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12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117 參考文獻 -----------------------------------------------122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28 附錄二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129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 --------------------------------------131 附錄四 研究參與者訪談稿範例 ----------------------------132 附錄五 研究參與者要素稿範例 ----------------------------141 附錄六 研究參與者訪談詮釋文 ----------------------------153 圖目次 圖2-1-1 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的關係圖 --------------------13 圖2-1-2 團體內認同模式 ----------------------------------20

    丁詳興、李美枝、陳皎眉(1998)。社會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王明智(2000)。男同志性別認同的顛覆與移動。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雅各(1999)。同志平權運動。載於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社會、建構(頁227–258)。台北:心理。
    王雅各(2001)。大學校園中的性取向教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3,8-11。
    尤偉忠(2003)。態度的變與不變。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台灣性別人權協會(2004)。同志轟趴相關報導。取自:
    http:// gsrat.net/library/library.php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研究與發展中心(2004)。同性戀議題研究方案研究報告書。取自:http://www.pct.org.tw/rnd/
    朱偉誠(2000)。台灣同志運動的後殖民思考:論現身問題。載於何春蕤(編),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頁1–25)。台北:麥田。
    江思穎(2003)。基督男同志生命故事之敘說:信仰與性傾向衝突的認同歷程。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同學館(2000)。反歧視之約—促進同性戀人權公聽會紀實。台北:同學館。
    同志怒吼 爭六大權益 要自由呼吸(2003,12月10日)。聯合新聞網。取自: http://www.castro.com.tw/news/t031210_1.htm
    同志代課 吹皺校園一池春水(2001,3月23日)。自由時報,13版。
    同志學生:被罰抄金剛經(2004,3月4日)。蘋果日報,A3版。
    林佳範(2002)。從「訓導」(Discipline)到「發展」(Development)的學生事務觀淺論學生權利的概念。載於林至善(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133–152)。台北: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林昱貞(2003)。性取向污名之建制、抗拒與轉化:一次同志教育的教學實踐。論文發表於清華大學舉辦之「意識、認同、實踐-2003年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新竹。
    性/別教育編輯部(1998)。關於同性戀。性別教育通訊,4,22–30。
    吳幸珍(2003)。性別教育外一章:三個國中女同性戀學生的故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進安(2002)。跨世紀學務工作的課題與挑戰。載於林至善(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410-416)。台北: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吳翠松(1998)。報紙中的同志-十五年來同性戀議題報導的解析。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鳳雪(1994)。解讀媒介中的同性戀意涵:以1983~1993年的報紙為例。私立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學系學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筱琪(2004)。你並不孤單:淺談新進大學學生事務行政人員工作守則。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頁157-166)。台北: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徐光國(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唐文慧(2001)。從不鼓勵也不反對談起:在校園籌組同志社團。兩性平等季刊,15,109–111。
    高中是否可以成立社團 建中訓導主任說不行(2001,3月7日)。中央社。
    教育部(2002)。全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訓導)工作調查分析報告。台北:教育部。
    陳姣眉(2005)。校園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莊慧秋(2002)。揚起彩虹旗:我的同志運動經驗1990–2001。台北:心靈工坊。
    陳正國(1996)。同性戀學生之輔導。諮商與輔導,126,25–29。
    陳俊志(August, 2000)。天國的秘密。G & L Magazine,23–25。
    陳皎眉、王叢桂、孫倩如(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
    陳微君(2004)。從同志平權運動看我國兩性平等教育政策之變遷。載於謝臥龍(編),霓虹國度中同志的隱現與操演(頁347-369)。台北:唐山。
    郭明緒(2002)。一個雙重的弔軌:媒體再現和同志污名。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2/22-09.htm
    黃 玉(1996)。大學學生事務的角色與功能。公民訓育學報,5,167–192。
    黃 玉(2001)。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載於林至善(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35–80)。台北: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黃 玉(2003)。新世紀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願景、目標與策略。未出版。
    張娟芬(1997)。同女出走。台北:女書文化。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理論與實踐。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2002)。學生事務是個專業工作嗎:當前大學學生事務工作提昇的策略與展望。載於林至善(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38–54)。台北: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張喬婷(1999)。異質空間vs.全視空間:台灣校園女同志的記憶.認同與主體性浮現。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喬婷(2000)。馴服與抵抗:十位校園女菁英拉子的情慾壓抑。台北:唐山。
    張錦裕(2002)。學校情境中影響台灣原住民族國中生族群認同因素之探究:以花蓮地區阿美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國珍(2004)。男同志父母壓力來源、調適歷程與社會支持之研究。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宏誠(2004)。同性戀者權利平等保障之憲法基礎。載於謝臥龍(編),性屬霓虹國度中 同志的隱現與操演(頁1–37)。台北:唐山。
    楊佳羚(2002)。性別教育大補帖(上)。台北:女書文化。
    楊昌裕(2003)。增進大學學生事務倫理的途徑。載於林至善(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頁56–84)。台北: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巨流。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
    畢恆達(2003a)。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51–84。
    畢恆達(2003b)。專題引言。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10–13。
    畢恆達(2003c)。明年此刻,讓我們「異同」走上凱達格蘭大道。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nov/3/today-o1.htm
    游美惠(2002)。身體、性別與性教育:女性主義的觀點。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4,81–118。
    賈紅鶯(1996)。青少年同性戀傾向的認識與輔導。諮商與輔導,126,11–15。
    辣媽什麼都管 文茜偏愛造反(2004,1月13日)。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mag.udn.com/mag/news/printpage.jsp?f_ART_ID=1283
    趙彥寧(2001)。帶著草帽到處旅行。台北:巨流。
    劉安真(2001)。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安真(2002)。從多元文化觀點談同志肯定諮商。輔導季刊,38(4),6–15。
    劉杏元、孔德(2002)。聆聽彩虹國度的聲音:技專女同志學生次文化與其性定歷程初探。學生事務,42(4),63–74。
    蔡秀美(1999)。性別與教育:論性別意識之再製與轉化教育。載於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227–251)。台北: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鄭美里(1998)。我們的兒子是同性戀,我們以他為榮。人本教育扎記,6,46–51。
    鄭智偉(2003)。同志諮詢熱線。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42-47。
    學校同性戀社團招募社員 華梵技術學院掃蕩傳單 同志不平(1996,10月1日)
    。聯合報,5版。
    賴鈺麟(2002)。台灣同志運動與同志諮詢熱線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營造友善校園環境,大家一起來(2004,9月1日)。教育部新聞稿。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DISPL/EDU7742001/importance/930901-2.htm?UNITID=102&CATEGORYID=223&FILEID=113933
    Aronson, E, Wilson, T. D. & Akert, R. M.(1994/1995)社會心理學(李茂興、余伯泉譯)。台北:弘智。
    Baron, R. A. & Byrne, D.(1997/2000)社會心理學(曾華源、劉曉春譯)。台北:洪葉。
    Baxter Magolda, M. B. (2001). A constructivist revision of the measure of epistemological reflec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2(6), 520-534.
    Buhrke,R. A., & Stabb, S. D. (1995). Gay, lesbian, and bisexual student. In S, D. Stabb & J. E. Talley (Eds.), Multicultural needs assessment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 populations (pp. 173-201). Springfield , IL: Thomas.
    Carbtree, B. F. & Miller, W. L.(1995/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黃惠雯、董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台北:韋伯。
    Chavez, A. F., Guido-DiBrito, F., & Mallory, S. L. (2003). Learning to value the “other”: a Framework of individual diversity development. ACPA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4(4), 453-488
    Helms, J. E.(1990). Toward a model of White racial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J. E. Helms (Ed.), Black and white racial identit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pp. 49-66).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Herek, G.. M.(1998/2000)污名與性取向(江淑琳譯)。台北:韋伯。
    Marso, J. L. (1911). Addressing the development issues of lesbian and gay college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28861)
    Mac an Ghaill, M. (1994). The making of men: Masculinities, sexualities and schooling.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McEwen, M. K. (1996)..New Perspectives on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S. R. Komives, D. B. Woodard, & Associates (Eds.), Student services-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al (pp. 199-20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eyer, I. H. (1995). Minority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in gay man.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6, 38-56.
    Moos, R. H. (1979). Evalu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Prosedures, measures,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tton, M. Q.(195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
    Troiden, R .R (1989).The formation of homosexual identity.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17, 43-74.
    Wall, V. A. & Evans, N. J. (2000). Toward accept: Sex orientation issues on campus. Lanham, MD: 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
    Weber A. L.(1992/1995)社會心理學(趙居蓮譯)。台北:桂冠。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