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楚淋 Kuo, Chu-Ling |
---|---|
論文名稱: |
資源重置下的地景變遷—以新社地區為案例研究(1730’s-2010) The making of landscape by resource relocation, a case study in Xinshe.(1730’s-2010) |
指導教授: |
陳國川
Chen, Kuo-Ch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4 |
中文關鍵詞: | 政治生態學 、次第佔居 、地景 、新社 |
英文關鍵詞: | Political Ecology,, Sequent Occupance, Landscape, Xinsh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4 下載:3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政治生態學為研究途徑,將地景作為研究對象,企圖說明在新社地區的自然環境長期大致不變的情況底下,把新社放置於臺灣對外市場與國家政策轉變的脈絡中,其外部的經濟與政治環境如何影響新社地區的地景形塑與變遷。本文利用新社地景變遷為個案,闡述國家、地方人群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
本研究將地景區分為生產地景與文化地景,前者指標為土地利用,後者指標為聚落型態與分布,以及祭祀圈。
生產地景方面,高位河階的自然環境由於取水不便,清代農業墾殖成果有限。日治時期在國家介入土地資源與水資源的分配下,本區域形成以蔗苗養成所為中心,生產地景的翻轉。戰後由於臺灣經濟結構的轉型,加上陽明山計畫的實施,本地區土地資源再度產生改變,其生產地景再次轉變。本研究指出,在資源與生產地景形塑的關係方面,地景的形塑以土地資源所有者為主要控制因素,水資源的利用方式為輔助因素。意即,地權決定地景的主要型態,而水資源則為地景變遷埋下轉變的機會。
文化地景方面,國家政策促使本區域產生多個移民村地景。土地資源所有者決定聚落發生地,而他們所具備的文化背景決定則建築的型態。水資源的改善則擴大聚落規模,並使游移不定的信仰得以故著形成寺廟地景。聚落規模的改變也導致連庄祭祀圈更加擴大或縮小。
地景變遷方面,即使新社地區的土地資源分配經歷大幅度轉變,仍有部分過去的地景殘存於地表,形成一地的地景係由數個歷史時代拼接而成的結果。另一方面,留存下來的地景本身也隨時間不斷的反覆修改,形成一個地景身上掛滿多個時代的元素。最後,新時代的地景亦在前一時代的地景成果上,加以改造而成,這種不同時間的地景層層覆蓋於地表上的現象,與Derwent Whittlesey的次第佔居(Sequent Occupance)概念相呼應。
總結來說,本研究以新社地區的地景為案例研究,利用政治生態學作為地景變遷的解釋,說明啟動本區域新一階段地景的關鍵在於水資源與土地資源分配的改變,當資源分配改變時,促使本區域的生產地景產生變遷,同時使文化地景再次重構。
This study using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Ecology to explore how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andscape in Xinshe , in the contex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outer market and policy. This study point out the interaction of Nation, local peopl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landscape would be two category, productive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Productive landscape is land us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is type of buildings,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and religious sphere.
In the aspect of productive landscape, because river terrace was short of water, the agriculture is not very good in Qing. The governments change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 resource and water resource under Japan governance. In post-war Taiwan, becaus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economy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Yang Ming Shan Plan(陽明山計畫), the landscape have changed. My study point out that, the formation of landscape is first decided by land owner, secondly, by water source.
In the aspect of cultural landscape, policy makes many immigrant villages in this area. Land owners decide where the settlement was, and their culture decides what the building type. The improvement of water resource can enlarge settlement size. And then, the change of settlement size would make religious sphere enlarge or shrink.
In the aspect of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even though there was a lot of chang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 resource, many of past landscape remain being. On the other side, the remain landscape was rewrite for many times. Therefore, a landscape has many elements of past. Last, the newer landscape is transformed by older landscape, it conform to the concept of Derwent Whittlesey’s Sequent Occupance.
To sum up, this study use Political Ecology to explore that the beginning of new landscape ecology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 resource and water resource. When resource distribution changed, productive landscape would be chang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would be reconstructed.
一、專書
Blaikie and Brookfield(1987),《Land Degradation and Society》, 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 and Co. Ltd。
Braynt、R; L;and S; Bailey(1997),《Third World Political Ecology》, New York, Routledg。
Paul Robbins(2004),《Political Ecolog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alden,MA , Blackwell Pub。
Shepherd, J. R. (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ott、P. and S. Sullivan(2000),《Political Ecology, Science》,Myth and Power, London,Arnold。
王柏山等(2000),《臺灣地區水資源史 第三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2003),《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海峽出版社。
石田浩;石浩田文集編譯小組 (2007),《台灣經濟的結構與開展》,臺北縣板橋市,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灣農家要覽增修訂三版策劃委員會(2005),《台灣農家要覽—林業篇》,台北市,豐年社印行。
余文儀、黃佾(1984),《臺灣省續修臺灣府志》,台北市,成文。
作者不詳,《臺灣糖業ノ概況》,出版單位不詳。
佐藤吉次郎, (1926),《臺灣糖業全誌》,臺中,臺灣新聞社。
林務局(2006),《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III,農林漁牧》,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林朝棨(1957),《臺灣省通志稿‧卷一 土地志 地理篇‧第一冊 地形》,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 臺北市, 聯經。
林豐喜發行人(2000),《新社鄉的生命線—白冷圳地方鄉誌彙編暨愛護水資源宣導》,財團法人稻草人基金會。
凃照彥,李明俊譯(1992),《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市,人間。
柯志明(2003a),《米糖相剋》,臺北市,群學。
柯志明(2003b),《番頭家 》,臺北市,中央硏院社會學硏究所。
洪敏麟編纂(1989),《臺中縣志‧卷一‧土地志》,臺中縣,臺中縣政府。
翁佳音(2001),《異論臺灣史》,台北縣,稻鄉出版社。
張素玢、陳鴻圖、鄭安晞(2010),《臺灣全志‧土地志‧勝蹟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國雄總編輯(2009),《行政院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機關誌(1997-2008年)》,台中縣新社鄉,行政院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楊貴三、沈淑敏。 (2010),《臺灣全志‧土地志‧地形篇》,南投,臺灣文獻館。
溫振華(2003),《台中縣白冷圳歷史調查》,台中縣,台中縣文化局。
新社鄉誌編輯委員會編(1998),《新社鄉誌》,台中縣,新社鄉編輯委員會。
臺灣新聞社(1917),《臺灣糖業年鑑》。 台中,臺灣新聞社。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輯(1994),《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 》,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輯(1994),《臺灣中部碑文集成》,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進慶、 凃照彥、 隅谷三喜男 著,雷慧英,吳偉健,耿景華 譯(1993),《台灣之經濟》,台北市,人間。
劉銘傳(1958),《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027種,台北市,臺灣銀行。
衛惠林(1981),《埔里巴宰七社志》,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農委會種苗場(200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九十週年場慶專刊》,臺中縣新社鄉,農委會種苗場。
二、專書之一章、研討會論文集
Lester B、 Rowntree(1996),〈Ch5 -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oncept in American Human Geography〉,《Concepts in Human Geography》,edited by Carville Earle, Jent Mathewson, and Martin S, Kenzer, pp.127–159。
林文凱(2010),〈十九世紀中葉開港以前臺灣米穀出口演變的分析〉,黃富三教授榮退暨第二屆臺灣商業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資料,頁215-252。
林滿紅(2002),〈「黑朝文明經濟圈」的歷史與文化,臺日關係篇〉,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頁241-269,台北市,麥田。
洪廣冀(2004),〈林野利權、人群分類與族群,以蘭陽溪中上游地域為中心(1890s-1930s)〉,宜蘭研究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族群與文化,宜蘭,宜蘭縣史館。
森久男(1980),〈臺灣總督府糖業保護政策之發展〉,《臺灣史論叢》,頁357-426,台北市, 聯經出版社。
黃富三(2000),〈從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看清廷、地方官、士紳的互動〉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第五屆討論會,頁1161-1189,台北,國史館。
施添福(1995),〈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頁301-33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葉茂生(2005),〈台灣山地作物資源及其利用〉,《2005年民族植物利用研討會專刊》, 頁 1-21。
蘇鴻傑(1992),〈台灣之植群,山地植群帶與地理氣候區〉,收於彭鏡毅編,《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專刊第11號,台灣生物資源調查及資訊管理研習會論文集》,頁39-54,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
三、期刊
Simon Batterbury(2001),〈Landscapes of Diversity, A Local Political Ecology of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in South-Western Niger〉,《Cultural Geographies》,vol. 8, 437 - 464。
Whittlesey,Derwent(1929),〈Sequent Occupance〉,Ann.Assoc.Am.Geogr., 1929, 19, 3, 162-165, Taylor & Francis Ltd
不著作者(1898),〈臺中及舊新竹縣下殖民地,明治三十年調查-技手町田永五郎同松尾萬喜二氏ノ調查ニ據ル〉,《臺灣協會會報》, n002。
王啟柱(1951),〈臺灣之蔗苗〉,《臺灣銀行季刊》, 4卷2期。
王錦堂、賴文龍(1989),〈台中地區玉米適栽區調查研究與探討〉,《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 22, 27-38。
李元和(2004),〈台灣稻米產銷政策之檢討與基本改革措施效益之分析〉, 《農業經濟叢刊》, 9卷2期, 79-111。
李文良 (1997),〈林野整理事業與東臺灣土地所有權之成立型態(1910-1925)〉,《東臺灣研究》, 2, 169-196。
李文良(2000.04),〈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林野支配與所有權--以「緣故關係」為中心〉,《臺灣史研究》, 5,1, 35-54。
沈芝貝(2008.07),〈休閒農業概況分析〉, 《主計月刊》, 631, 44-53。
林玉茹(2010.6),〈從屬與分立,十九世紀中葉臺灣港口城市的雙重貿易機制〉,《臺灣史研究》, 17,2, 1-37。
林瑞昌(2005),〈新社河階群土地利用的變遷-清代至日治時期〉,《社會科教育研究》,10,137-176
直峯生(1932.11),〈白冷圳通水式〉,《臺灣の水利》, 2(6), 97-104。
芝田生(1934.05),〈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灌溉工事概說(三) 〉,《臺灣の水利》, 4(3), 46-58。
柯志明(2008),〈視而不見,地稅改革下的岸裡社番小租〉,《臺灣史研究》, 15(1), 31-79。
柯志明(2009),〈熟番地權的「消滅」,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業的流失與結束〉,《臺灣史研究》, 16(1), 29-86。
陳鴻圖(2001),〈日治時期臺灣水利事業的建立與運作,以嘉南大圳為例〉,《輔仁歷史學報》, 12, 117-152。
黃明耀(2006),〈我國休閒農業推動成果及辦理情形〉,《農政與農情》,第172期。
楊乃藩(1971),〈二十五年來臺灣糖業之演變〉,《臺灣銀行季刊》, 22卷3期, 38-68。
溫振華(2005),〈客家鄉新社之歷史與產業變遷〉,《臺灣風物》,55,4,頁11-36
戴炎輝(1963),〈清代臺灣之大小租業〉,《臺北文獻》, 4(8), 1-45。
四、學位論文
林秀茹(2004),〈公共論域做為文化資產保存機制之研究 -以清水鎮大楊油庫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林政民(2003),〈和平溪口地區聚落與土地利用的變遷〉,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
林聖蓉(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岳文(2003),〈臺中縣新社地區聚落與祭祀圈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銘澤(2009),〈馬來西亞柔佛州西部海岸地區農業土地利用的變遷:以峇株巴轄縣居鑾河區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
張聖翎(2005),〈新社河階群的聚落發展與社會空間的塑造〉,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廷昌(2003),〈新社鄉太空包香菇生產效率之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葛滿龍 (2005),〈新社地區河階地形與地下構造關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怡心(2002),〈台中縣清水鎮大楊油庫的集體記憶及其社會意函之研究〉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劉怡君(2007),〈新加坡義順地區土地利用的變遷〉,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
盧鏡臣(1998),〈偏遠地區環境破壞的社會機制—以澎湖海岸地景破壞為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盈伶(2008),〈臺中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官方文書、史料
內務局土木課 (1931),《臺灣總督府內務局主管土木事業統計年報 昭和四年度》,內務局土木課。
內務局土木課(1939),《臺灣總督府內務局主管土木事業統計年報 昭和12年度》,內務局土木課。
不著作者(1769),〈乾隆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具遵依岸裡社通事敦仔〉,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民88年),頁14-15。
不著作者(1769),〈乾隆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具遵依岸裡社通事敦仔〉,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民88年),頁14-15。
不著作者(1819),〈立領還征管合約字〉, 收於《張寧壽家族古文書》,轉引自溫振華(2003),《白冷圳歷史調查》,頁22-23。
不著作者(1983),〈乾隆三十二年五月廿六日給發岸裡社掛諭〉。《臺灣文獻》, 34(1), 101。
不著作者(2002),《台中縣白冷圳重建工程規劃》,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台中縣政府主計室編(1952),《台中縣統計要覽 民國40年度》,台中縣,台中縣政府。
台灣省農林廳種苗繁殖場(1956),《台灣省農林廳種苗繁殖場槪況》,臺北市,台灣省農林廳種苗繁殖場。
巨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7。06),《白冷圳餘水利用評估》,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
后里庄蔗苗養成所(1932),《后里庄蔗苗養成所 昭和七年度事業報告書》,后里庄蔗苗養成所。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台中廳行政事務並管內概況報告書(一)》大正7年(1918),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2010),《台灣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報告-民國九十八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農業統計要覽》,行政院農委會。
李素馨主持(2000),《台中縣新社鄉城鄉重建綱要計畫》,台中縣政府委託。
沈再發主編輯(1998),《農林廳種苗改良繁殖場 機關誌》,農林廳種苗改良繁殖場。
東勢郡役所編(1985a),《東勢郡勢一覽,昭和14年度》,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東勢郡役所編 (1985b),《臺灣省東勢郡管內槪況》,台北市,成文。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977a),〈為奏報剿捕大甲西社兇番情形並安撫賑卹百姓事〉,宮中檔雍正朝奏摺,v.19,490-491。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1977b),〈為剿捕大甲西社兇番並招撫被逼附和誤入奸匪之良番投誠事 宮中檔雍正朝奏摺〉,v.19,569-571。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整理(1770),〈為乞憲示定澤及番黎事〉,岸裡大社文書,編號al00955_092_01。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整理(1769),〈為稟明事[密查匪黨]〉,岸裡大社文書,國家文化資料庫,編號al00955_00024_00901。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整理(1770),〈為奉諭稟明事〉,岸裡大社文書,編號al00955_047_01。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整理(1777),〈為謀害未究綑毆封冤叩提劈究事[私墾禁地]〉,《岸裡大社文書》。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整理(1780),〈為乞飭除等事〉,岸裡大社文書,國家文化資料庫,編號al00955_00210_00902。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整理(1782),〈為遵諭謬陳乞垂鑒察事〉,《岸裡大社文書》,編號al00955_266_01。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整理(1816),〈嘉慶廿一年[1816]八月劉常山立承贌墾供租字〉,《岸裡大社文書》,編號al00060。
傍士元(1944),《三十年回顧》,臺灣總督府大南庄蔗苗養成所。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1986),《臺灣地區雨量記錄-中部地區》,經濟部。
臺灣省台中農田水利會編。《會務簡介》。 臺中市, 臺灣省台中農田水利會。
臺灣省民政處地政局(1946),《地租調查事業成績報告書 第二冊》,臺北市,臺灣省民政處地政局。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接收各會社財產清冊 蔗苗繁殖場接收日產清冊電送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蔗苗繁殖場(1947),《蔗苗繁殖場工作年報 第二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蔗苗繁殖場。
臺灣省政府(1947),〈據呈為白冷圳交豐榮水利會接管乙案復希知照〉,省級機關檔案 (Vol。 卷號,0000104162;件號,0001324000;案次號,4;件次號,2)。
臺灣省政府(1960),〈准涵建議白冷圳轄下放租土地及代耕地請依照實情征租案涵復查照〉,省級機關檔案 (Vol。 分類號,266。4;案次號,4010;卷次號,5;目次,011)。
臺灣省政府(1962),〈據種苗繁殖場呈報空軍請撥用土地一案呈請核示〉,省級機關檔案 (Vol。 卷號,0000106346;件號,0001343926;案次號,4010。8;卷次號,1)。
臺灣省政府(1980),〈陸軍第○五三○部隊擬使用種苗繁殖場經管土地開挖深水井案請查明研擬具體處理意見報農林廳核辦〉,省級機關檔案 (Vol。 分類號,E999;案次號,01;卷次號,2;目次,004),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種苗改良繁殖場(2006),《農林廳種苗改良繁殖場年報》,臺中縣新社鄉,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種苗改良繁殖場。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種苗繁殖場(1956),《種苗繁殖場工作年報 第十一號》,臺灣台中,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種苗繁殖場。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蔗苗繁殖場(1949)《蔗苗繁殖場工作年報 第四號》,台中,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蔗苗繁殖場。
臺灣省農林廳種苗繁殖場(1952-1953),《種苗繁殖場工作年報 第七號、第八號合刊》, 台中, 臺灣省農林廳種苗繁殖場。
臺灣省農林廳種苗繁殖場(1955),《種苗繁殖場工作年報,第十號》, 臺中,臺灣省農林廳種苗繁殖場。
臺灣省農林廳種苗繁殖場(1956),《種苗繁殖場工作年報,第十一號 》, 臺中, 臺灣省農林廳種苗繁殖場。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大正5年,1916),〈蔗苗養成所用地收買ノ件〉 (Vol。 冊號,02639;文件號,003),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名,大正十年度專賣局豫算各課提出資料;件名,大正十年度概定豫算ノ件〉,(Vol。 舊冊號,02313-00)。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數位化檔案(1918),〈臺中廳梀東上堡新社庄土名復盛一一番ノ一及同番ノ三土地新社樟林作業所建物敷地トシテ保管轉換方台中廳長ヘ照復(指令第一三二一一號)〉,(Vol。 典藏號,00100196027),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1913年),《明治四十四年度 臺灣埤圳統計》,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1916年),《自大正元年度至大正三年度 臺灣埤圳統計》,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不詳),《臺灣林野調查事業報告》,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財務局(1936.3 ),《地租調查事業成績報告書(上)》,台北市,臺灣總督府財務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3),《蔗苗養成所事業報告》,臺北市,小塚印刷工場。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43),《臺灣糖業統計 第二十九次》,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劉振隆、李榮富(2001),《白冷圳白冷圳修復前設置抽水應急設施規劃報告》, 經濟部水利處水利規劃試驗所。
總督府土地調查局,〈土地台帳—馬力埔段、大南段〉, 東勢地政事務所提供。
總督府殖產局(1922),《農業基本調查書第四 主要農作物生產調查 栽培戶數 植付面積 大正十年》, 總督府殖產局。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明治38[1905] -a),《田收穫查定書》,臺北,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明治38[1905] -b),《畑收穫查定書》,臺北,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劉澤民(2006),〈承墾永種納租批〉,嘉慶22年(1817),《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下冊)》,頁556, 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六、網站資料
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資料整合查詢
http://datawarehouse.moeacgs.gov.tw/geo/index/GISSearch/MSDefault.htm
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
行政院農委會,農產貿易統計查詢系統
http://agrapp.coa.gov.tw/TS2/TS2Jsp/Index.jsp
行政院農委會, 農業易遊網,
http://ezgo.co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