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佳蓁
Wu, Chia-Chen
論文名稱: 從「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探究臺灣數位階層變遷研究
Exploring Taiwan's Digital Stratification Change from Individual/Household Digital Opportunity Survey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吳美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數位階層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數位落差
英文關鍵詞: digital stratification, Individual/Household Digital Opportunity Survey in Taiwan, digital divid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57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8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傳統的社會階層一般由財富、權力和聲望來做劃分,然而數位化時代的來臨,相較社會階層,數位階層能夠更有效的詮釋資訊化社會現象,根據學者定義,數位階層可由個人能否近用資訊通訊技術、是否具有使用資訊通訊技術的欲望、是否具備資訊內容獲取、利用及創造的能力、以及數位化凝聚力等項目進行數位階層相關之研究。本研究期望了解數位階層的概念,以及臺灣近年來數位階層的分布現象,透過既存統計資料針對數位階層進行分析,以了解以下研究問題(一)臺灣在民國94年與民國104年的數位階層分布情形為何?(二)臺灣在民國94年與民國104年的數位階層有何變遷?(三)數位階層與人口變項的有何關係?本研究首先透過文獻探討社會階層及數位落差之相關理論,研究資料選擇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所收集之民國94年和民國104年的「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統計資料作為分析樣本,透過可用之數位階層構面進行臺灣數位階層分層,並進一步分析數位階層與人口變項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一)數位階層的分布,民國94年集中在數位富裕 (42.8%)和數位赤貧(22.9%);民國104年集中在數位中產(73.7%);(二)相較於民國94年,民國104年數位階層有重大改變,數位中產大幅增加,數位菁英、數位富裕、數位貧困及數位赤貧比例下降,數位中產的人口變項也有巨大改變,年齡以中壯年人口為主,教育程度由中學轉變為大學和研究,收入也有所提高,其他數位階層的轉變不明顯;(三)人口變項中年齡、教育程度、收入、職業和數位階層有統計上的顯著相關,尤其在數位赤貧方面,高齡、低教育程度與低收入最為明顯,數位菁英與數位富裕的在人口變項的表現接近;(四)本研究對網路上發表創見者(數位凝聚力)的人口變項進行了解,分析指出發表創見者多集中於高教育程度(大學以上佔63%)、高收入(當年度薪資中位數以上佔59%)及特定職業。本研究發現臺灣數位階層的分布和收入、教育程度,以及特定職業相關,顯示數位階層和傳統社會階層的概念似乎相連通,而數位階層往數位中產集中的現象,是否和我國近年來的社會、經濟和資訊科技發展,以及政府推動之數位落差消彌政策有關,值得持續觀察。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tratification is generally divided by wealth, power and prestige. Yet, the advent of the digital age, digital stratification seem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information society.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scholars, digital stratification can be identified by the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desire to us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ability to access, use and create information content, and digital cohesion.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digital stratification, this study expects to explore the phenomena of the digital stratification in Taiwan.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1) what are the distribution of digital stratification in Taiwan in 2005 and 2015? (2) is there a discrepancy in ten years in terms of digital stratification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se two years? (3) is ther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stratification and demographic record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1)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igital stratification in terms of high frequency is falling in the digital wealthy (42.8%) and digital poverty (22.9%) in 2005 and digital middle class (73.7%) in 2015; (2) the number of digital middle clas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ten-year period from 2005 to 2015; (3) ther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digital stratification and demographic records, such as age, education, income and occupation,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digital poverty, the old age, the low level of education and the low income are the most obvious; (4)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mographic variables presented by the creators (digital cohesion) on the Internet, the analysis points out that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ators are mostly high educational level (63% above the university), the high income (the median salary More than 59%) and specific occupation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stratification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raditional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the phenomenon of the dramatic increasing of the middle class in 2015 seems to b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government policy to promote digital opportunity of which seem to deserve further observ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四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資訊通訊科技與數位落差 11 第二節 社會階層與流動 20 第三節 從社會階層到數位階層 33 第四節 小結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4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3 第二節 次級資料特色與樣本描述 4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9 第四節 資料蒐集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3 第一節 數位階層之探討 63 第二節 世代變化及數位階層變遷 87 第三節 人口變項與數位階層的關係 95 第四節 網路上發表創見者之特質 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討論 115 第三節 建議 117 參考文獻 119 附錄一 數位階層之群體特徵與兩年度問卷題目對應表 132 附錄二 民國94年各數位階層及年齡之總數、比例對照表 134 附錄三 民國94年各數位階層及教育程度之總數、比例對照表 135 附錄四 民國94年各數位階層及收入之總數、比例對照表 137 附錄五 民國94各數位階層及職業之總數、比例對照表 140 附錄六 民國104年各數位階層及年齡之總數、比例對照表 142 附錄七 民國104年各數位階層及教育程度之總數、比例對照表 143 附錄八 民國104年各數位階層及各收入之總數、比例對照表 145 附錄九 民國104年各數位階層及職業之總數、比例對照表 149

    一、中文部分
    Bourdieu, P.(原著),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市:麥田。
    Giddens, A.(原著),張家銘(譯)(1997)。社會學。臺北市:唐山書局。
    Judah, M.(原著),李明(譯)(1990)。社會不平等、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臺北市:桂冠。
    Lenski G.(原著),王慶力(譯)(1990)。權力與特權。臺北市:遠流。
    Marx K.(原著),顧海良(譯)(2010)。畫說《資本論》。臺北市: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Tsay, R. M. (1997). Leaving the Farmland: Class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in Taiwan。載於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90年代的臺灣社會(頁15-55)。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Weber M.(原著),于曉等(譯)(2008)。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新北市:左岸文化。
    文崇一、張曉春(1979)。職業聲望與職業對社會的實用性。臺灣人力資源會議論文集,632,21-23。
    王天佑(2003)。家庭背景與教育對原漢族群薪資差異之影響。原住民教育季刊,29,29-56。
    王振寰、瞿海源(1999)。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石淑慧(2002)。資訊社會裡的階級。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0/20-09.htm
    申望毅(2003)。教育內數位落差現況之調查研究-以大高雄地區國三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台南市。
    朱若蘭(2002)。臺灣報業記者勞工意識的建構與轉變(1984~2002年)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行政院研考會(2004)。93年個人/家戶數位落差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研考會(2005)。94年個人/家戶數位落差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研考會(2006)。95個人/家戶數位落差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研考會(2009)。98數位落差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研考會(2010)。99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朱莉、朱慶華(2003)。從我國互聯網絡宏觀狀況看數字鴻溝問題--對CNNIC最近6次互聯網信息資源調查報告的分析。中國圖書館學報,29(5),88-103。
    何友暉、廖正宏(1969)。今日中國社會職業等級評價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5,151-154。
    何語瑄(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數位落差」。生活科技教育,38(6),58-63。
    吳乃德(1997)。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臺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臺灣社會學研究,1,137-167。
    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李京珍(2003)。國民小學學生數位落差現況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孟壕、曾淑芬(2005)。數位落差再定義與衡量指標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9,89-124。
    李英明(2002)。社會衝突論。新北市:揚智。
    李國彰(2004)。國民小學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城鄉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李路路(2002)。制度轉型與分層結構的變遷—階層相對關係模式的雙重再生產。中國社會科學,6,105-118。
    林天佑(2001)。數位差距-新世紀教育機會不均等的來源。取自 http://www.tmtc.edu.tw/~primary/paper/Teacher/tyl/tylP03.htm
    林宗弘(2012)。非關上網臺灣的數位落差與網路使用的社會後果。臺灣社會學,24,55-97。
    林怡璇、林珊如(2009)。從老年人獲取資訊與通訊科技(ICT)技能的歷程探討數位落差。圖書資訊學研究,3(2),75-102。
    林鶴玲、鄭陸霖(2001)。社運在網際網路上的展現:臺灣社會運動網站的聯網分析。臺灣社會學,2,55-96。
    社會階層化(2000)。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6837/
    社會階層化與教育(2000)。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6900/
    邱林川(2006)。從信息中層到信息中堅。二十一世紀雙月刊,97,101-110。
    政黨(2000)。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7447/
    柯志明(1993)。臺灣農民的分類與分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7,107-150。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2)。100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3)。102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103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5)。103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105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
    梁家瑋(2014年6月8日)。左翼ABC:什麼是階級?。秋鬥。取自http://www.leftlinks.tw/leftwingabc/%E5%B7%A6%E7%BF%BCabc%EF%BC%9A%E4%BB%80%E9%BA%BC%E6%98%AF%E9%9A%8E%E7%B4%9A%EF%BC%9F/
    許嘉猷(1981)。新結構論:社會階層研究的新方向。思與言,19(3),234-249。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臺北市:三民書局。
    許嘉猷(1990)。美國小資產階級的再興及其意義。美國研究,20(3),1-25。
    郭家雯(2006)。資訊社會的數位落差現象-政治經濟學觀點之分析。T&D飛訊,43,1-18。
    陳月娥(2016)。社會學。台北:千華數位文化。
    陳奎憙(2004)。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陳威助(2007)。臺灣地區資訊教育與數位落差問題探討。資訊社會研究,13,193- 228。
    陳隆華(2006)。我國家庭數位落差之探討。主計月刊,607,65-70。
    陳敬如(1999)。臺灣地區中等學校學生數位鴻溝差距狀況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碧姬、吳宜鮮(2005)。家庭內兩性數位機會、電腦態度與網路使用行為初探。資訊社會研究,9,294-324。
    陸學藝(2002)。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陸學藝(2004)。當代中國社會流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傅啟學(1985)。中山思想體系。台北縣:臺灣商務印書館。
    曾淑芬(2002a)。社會公平與數位落差。研考雙月刊,30(1),56-62。
    曾淑芬(2002b)。資訊技能與社會階層之初探。資訊社會研究,1,179-200。
    曾淑芬(2003)。台閩地區九十一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
    曾淑芬、吳齊殷(2004)。數位落差的再定義與調查。載於張寶塔、張維安(主編),網路與社會(頁 372-396)。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
    游寶達、賴膺守(2010)。縮減偏遠地區數位落差行動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 2(3),61-82。
    程士強(2014)。網路社會與社會分層:結構轉型還是結構再生產?——基於CGSS2010資料的實證分析。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2(2),14-27。
    項靖(2003)。邁向資訊均富:我國數位落差現況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16,127-180。
    黃玉玲(2004)。國中生數位落差現況探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俊英。贏向網路和知識經濟的時代。取自http://www.water.tku.edu.tw/hr2/class_90_08_b.htm
    黃毅志(1992)。地位取得:理論與結構分析。思與言,30(4),131-167。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59。
    楊雅斐(2005)。高雄縣市國小學生數位落差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楊瑩(1988)臺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差異機會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資訊素養(2012)。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154/
    熊慧婷(2004)。嘉義縣國民小學學童數位落差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市。.
    趙建華(2010)。教育與村落的社會分層、社會流動的關係研究。取自 http://wenku.baidu.com/view/2dc70871a45177232e60a201.html?re=view
    劉于禎(2001年6月6日)。臺灣上網人口破800萬,上網比例達37.5%。iThome。取自http://www.ithome.com.tw/node/13199
    劉嘉恆(2003)。中共對資產階級定位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劉燕青(2003)。揭開網路開放、自主的假象-從數位落差到數位霸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滕英文(2005)。數位落差下的國小學生資訊素養現況探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碩士論文,台南市。
    蔡淑鈴、廖正宏、黃大洲(1986)。從社會階層化的觀點論農民階層。第四次社會科學會議論文,臺北市:中央研究三民所。
    蔡瑞明(1999)。臺灣、美國與日本社會流動的結構分析。臺灣社會學刊,22,83-125。
    鄭欽文(2003)。高屏地區國小學生數位落差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賴茂生(2000)。信息化與數字鴻溝。現代信息技術,12,84-86。
    閻慧(2013)。中國數位化社會階層研究。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薛承泰(1996)。影響國初中後教育分流的實證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庭背景的差異。臺灣社會學刊,20,49-84。
    謝國雄(1989)。外包制度比較歷史的回顧。臺灣社會研究,2(1),29-69。
    謝清俊(1997)。資訊科技人文社會影響計劃。取自 http://www. stic. gov. tw/stic/1/home_test/scitech/topic-3. htm
    羅健霖(2015)。不同階級國中生網路使用型態之研究。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1,49-68。

    二、英文部分
    Baym, N. K. (2010). Personal Connections in the Digital Age. Malden, MA: Polity
    Blau, P. M. & Duncan, O.D.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 John Wiely.
    Castells, M.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Vol. I.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Davis, K., & Moore, W. E. (1945).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0(2), 242-249.
    Deursen, V.A. & Dijk, V.J. (2011). Internet skills and the digital divide. New media & society, 13(6), 893-911.
    Dijk, V.J. (1999). The Network Society, Social aspects of the new media.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Erikson, R., & Goldthorpe, J. H. (1987). Commonality and variation in social fluidity in industrial nations. Part I: A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FJH hypothesis’.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3(1), 54-77.
    Featherman, D. L., Jones, F. L., & Hauser, R. M. (1975). Assumptions of social mobility research in the US: the case of occupational statu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4(4), 329-360.
    Goldthorpe, J. H., Llewellyn, C., & Payne, C. (1980). 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 (2nd ed., pp. 1-37). Oxford: Clarendon Press.
    Katz, J.E., & Rice, R.E. eds. (2002). Social Consequences of Internet Use: Access, Involvement and Express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Lipset, S. M., & Zetterberg, H. L. (1959). Social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oader, B. (Ed.). (1998). Cyberspace divide: equality, agency, and polic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Psychology Press.
    Loges, W. & Jung, J. (2001). Exploring the Digital Divide: Internet Connectedness and Ag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8(4), 536 – 562.
    MacKenzie, D., & Judy W., eds. (1999)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May, C. (2002).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 sceptical view. Polity Press.
    Minto, B.(2010). The Pyramid Principle: Logic in Writing and Thinking, Prentice Hall 3rd.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1995).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A Survey of the "Have Nots" in Rural and Urban America."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World Wild Web available at: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fallingthru.html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1998).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the New Data on the Digital Divid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World Wild Web available at: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net2/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1999).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World Wild Web available at: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fttn99/contents.html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2000).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Toward Digital Inclusion."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World Wild Web available at: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fttn00/contents00.html
    Norris, P. (2001). Digital Divide: Civic Engagement,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ye, D. E. (2004). Technological Prediction: A Promethean Problem. Pp. 159-176 in Technological Visions: The Hopes and Fears that Shape New Technologies, edited by Marita Sturken, Douglas Thomas and Sandra J. Ball-Rokeach.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OECD (2000). Learning to Bridge the Digital Divide. Organization for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ess.
    Putnam, R.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Qiu, L.J. (2002). Coming to terms with informational stratific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ardozo Arts & Ent. LJ, 20, 157.
    Schneider, L., & Lysgaard, S. (1953). The deferred gratification pattern: A preliminary stud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42-149.
    Sewell, W. H., Haller, A. O., & Portes, A. (1969). The educational and early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proce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82-92.
    Shapiro, A. L. (1999). The Control Revolution: How the Internet is Putting Individuals in Charge and Changing the World We Know.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Trend, D. (2001). Welcome to cyberschool: 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ettlefield.
    Wright, E. O., & Perrone, L. (1977). Marxist class categories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2-5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