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奕然
Wang Yi jan
論文名稱: 才的詮釋與惡的定位 : 以孟子與宋明清諸儒的見解為討論重點
指導教授: 黃瑩暖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0
中文關鍵詞: 孟子宋儒明儒清儒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0下載:8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的成果,主要在梳理「才」概念於宋、明、清三代儒者的闡述下,具有何種內涵的轉變。由各家詮釋的異同,亦可窺見其人對《孟子》的理解,以及「才」概念的演變脈絡。就「才」概念的資料來看,宋、明、清三代相關的論述,散見於各書,或條例,或單章,並未統整,歷來學界少有注意。本論文則盡力搜羅整理,辨析其義,比對異同,冀對學界研究有補足之裨益。本論文亦針對朱子的詮釋,呈現箇中的義理內涵,對學界或有助益。再者,針對朱子「才」義的詮釋,本文有不同於前輩研究者的理解向度,以此提出若干思考,就教於學者方家。復次,就「才」概念在儒家成聖之學的演變歷程來看,孟子首揭「才」的道德意涵,以「良能」義視之,而橫渠、伊川則將「才」與理氣論連結,甚至將「才」與「惡」根源視同。朱子則牽合孟子與伊川之說,提出另一種詮釋,保住「才」的道德實踐意涵,又將「才」與理氣論相連結。
    朱子認為,這種詮釋一方面申明孟子「性才皆善」的思維,另一方面又補足孟子「不知氣稟之雜」的疏漏處。由孟子原義考察,橫渠、伊川、朱子的理解,乃是悖離孟子。然而,三者之說實屬新的詮釋,此詮釋與時代的思潮及現實的感受有關。受到佛老之說盛行的影響,宋代儒者在儒學理論的建構上,相當關注內在心性與形上道體的通貫、體證,而橫渠「氣質之性」,以及伊川、朱子對「氣質」的探析,便呈顯出三人對「人之現實存在」的重視,且企圖以踏實踐履對抗佛老玄虛高論。在他們看來,孟子雖言「性善」,對「惡」的來源卻論述甚少,唯有針對「惡」根源詳加分析,關注形下「氣質」的部份,方能對「人未能成聖」的現實困境有所回應,並體會儒家不同於異端之「實處」。
    如同朱子所言,孟子論「才」非誤,只是太「疏」,伊川以氣論「才」,便是顧及現實上「才有盡與不盡」的情況。朱子雖肯認程說較密,卻未敢輕詆先聖之見,造成明合二說,暗偏伊川的現象。不過,朱子的詮釋,雖與孟、程皆有差別,亦可視作是他的新詮,既保住「才」的成德效力,又藉由「才出於氣」的歸屬,呼應伊川對「氣稟之雜」的正視。在「才」概念的詮釋演變上,朱子的論述,實是開出一迥異於前人的新義。
    到了明代,涇陽見陽明後學之弊,欲用朱學矯正王學,此種思維亦反映在對「才」的詮釋上。涇陽以「良知」統攝「才」,又將「才」中介於體用之間,乃是成德之力,這種理解即朱子與陽明之說的調和。涇陽非是一味地宗朱,他察覺朱子詮釋所遭遇的理論困境,而藉由陽明的詮釋來解決,將「才」歸屬於「良知」之中,自然具有成聖助善的必然性。至於清儒,面對明朝之衰亡,亟欲提倡一種重事功的實學,關注點由形上世界,拉至形下世界,不再高懸一「天理」或「天地之性」。不同之處在於,宋儒對形下的關注,偏重在「氣稟之雜」所帶來的「惡」,清儒則將「惡」根源推至人身之外,肯認人身之無「惡」,故「性」、「才」、「情」、「欲」皆是善。正因為重事功,清儒論「才」,不但是成德之能,更要推擴為事功才幹。此一實學思維,反映出對空談誤國的警惕,以及宋明儒學末流「以理殺人」的弊端,從諸儒對「才」的詮釋,對「氣質」的論述,皆可看出他們與前人思維的不同。由諸位儒者對「才」的詮釋,亦可以窺見他們對儒學義理的吸納與詮釋、對前人學說的理解,以及與當代思潮相對話的軌跡。
    宋、明、清三代的儒者,對「才」的詮釋皆有其特殊性,原因有三:一是對前代學說的理解,二是對當代思潮的反映,三是為了解決前人的理論困境。於是,便造成對同一概念的詮釋,產生承繼與新詮的不同。以孟子原義繩之,某些說法固然是歧出,不過,由個人的理解向度、著眼點與當代思潮的影響等因素觀之,卻是一種嶄新的風貌,而對儒家心性之學的內涵,帶來更豐富而多元的義理面向與詮釋視野。

    論文目錄 第一章、緒論─────────────────────頁004 第一節、題目界說─────────────────頁004 第二節、研究動機─────────────────頁017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步驟──────────────頁022 第四節、文獻探討─────────────────頁030 第五節、預期成果─────────────────頁041 第二章、孟子思想中的「才」──────────────頁043 第一節、《孟子》言「才」─────────────────頁043 第二節、《孟子》言「惡」────────────────頁049 第三節、後世學者的理解─────────────────頁054 第四節、小結──────────────────────頁074 第三章、宋代諸儒對「才」的詮釋────────────頁077 第一節、北宋諸儒論「才」與「惡」────────────頁080 一、「性」、「才」分途──橫渠、伊川 (一)、才與不才,氣之偏也-張橫渠 1、橫渠對「才」的觀點 2、對治「惡」的工夫 (二)、性無不善,而有不善者,才也-程伊川 1、伊川對「才」的觀點 2、對治「惡」的工夫 二、「性」、「才」融通──明道 1、文本的釐清 2、明道對「才」的觀點 3、對治「惡」的工夫 第二節、南宋諸儒論「才」與「惡」──────────頁110 一、情與才絕相近-朱元晦 1、對孟子、伊川的理解 2、朱子對「才」的觀點 3、對治「惡」的工夫 二、才性情為一般物事-陸象山 1、象山對「才」的觀點 2、對治「惡」的工夫 第三節、小結──────────────────────頁150 第四章、明代諸儒對「才」的詮釋────────────頁153 第一節、陽明對「才」的觀點──────────────頁154 第二節、涇陽對「才」的觀點──────────────頁156 第三節、小結─────────────────────頁159 第五章、清代諸儒對「才」的詮釋────────────頁161 第一節、性之善不可見,分見于氣、情、才-陳乾初─────頁164 一、乾初對「才」的觀點 二、對治「惡」的工夫 第二節、才之不齊,則均是人而差等萬殊-王船山──────頁171 一、船山對「才」的觀點 二、對治「惡」的工夫 第三節、人有性,性有才-唐鑄萬─────────────頁181 一、鑄萬對「才」的觀點 二、對治「惡」的工夫 第四節、能發而見於事者,才也-顏習齋──────────頁186 一、習齋對「才」的觀點 二、對治「惡」的工夫 第五節、偏私之害,不可以罪才-戴東原──────────頁194 一、東原對「才」的觀點 二、對治「惡」的工夫 第六節、小結──────────────────────頁199 第六章、結論─────────────────────頁201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一、古籍文獻(依朝代排列)
    (漢)趙岐注,(宋)孫奭音義并疏:《孟子注疏》,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一九五冊。
    (漢)劉向著,趙善詒疏證:《說苑疏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漢)班固等著:《白虎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唐)韓愈:《韓昌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唐)韓愈:《韓昌黎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唐)李翱:《李文公集》,原式精印大本四庫叢刊正編,商務印書館。
    (宋)司馬光:《司馬溫公文集》第五冊,臺北:博愛圖書公司,出版年不詳。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里仁書局,1979年。
    (宋)程顥、(宋)程頤,吉田公平解題:《二程全書》,臺北:中文出版社,1972年。
    (宋)程顥、(宋)程頤:《二程集》,北縣:漢京出版社,1983年。
    (宋)朱熹著,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2000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鵝湖出版社,2003年。
    (宋)朱熹撰,友枝龍太郎解題:《孟子或問;大學或問;中庸或問》,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宋)朱熹章句集注,(宋)趙順孫纂疏:《四書纂疏;附索隱》,臺北:新興出版社,1972年。
    (宋)朱熹編:《二程遺書》,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四─儒家類:二百五十一冊。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一至八冊,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宋)蘇轍:《孟子解》,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一九六冊。
    (宋)余允文:《尊孟辨》、《尊孟續辯》、《尊孟辯別錄》,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一九六冊。
    (宋)張九成:《孟子傳》,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一九六冊。
    (宋)張栻:《孟子說》,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一九九冊。
    (宋)真徳秀:《孟子集編》,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冊。
    (宋)蔡模:《孟子集疏》,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冊。
    (宋)趙順孫:《孟子纂疏》,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零一冊。
    (宋)程端蒙:《程蒙齋性理字訓》,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第四冊。
    (金)李純甫撰,荒木見悟解題:《鳴道集說》,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元)金履祥:《孟子集註攷證》,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零二冊。
    (元)陳天祥:《孟子辨疑》,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零二冊。
    (元)胡炳文:《孟子通》,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零三冊。
    (元)袁俊翁:《孟子疑節》,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零三冊。
    (元)王充耘:《四書經疑貫通》,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零三冊。
    (元)朱公遷:《四書通旨》,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零四冊。
    (元)詹道傳:《孟子纂箋》,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零四冊。
    (元)史伯璿:《四書管窺》,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零四冊。
    (明)胡廣等奉敕撰:《四書大全》,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零五冊。
    (明)蔡清:《四書蒙引》,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零六冊。
    (明)章世純:《四書留書》,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零六冊。
    (明)呂柟:《四書因問》,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二百零六冊。
    (明)陳龍正:《程子詳本》,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第二冊。
    (明)季本:《說理會編》,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第九冊。
    (明)李材:《見羅先生書》,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第十一冊。
    (明)唐鶴徵:《憲世前編》、《憲世編》,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第九冊。
    (明)潘平格:《潘子求仁錄輯要》,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第十九冊。
    (明)鹿善繼:《四書說約》,《叢書集成續編》第三十三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1年。
    (明)辛全:《四書說》,《叢書集成續編》第三十三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1年。
    (明)顧憲成:《小心齋劄記》,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明)馮柯撰,福田殖解題:《求是編》,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明)張九韶輯:《理學類編》,《叢書集成續編》第四十一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年。
    (明)高攀龍輯:《程子節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上、下冊,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黃宗羲全集》,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清)黃宗羲撰,(清)全祖望續修,(清)王梓材校補:《宋元學案》上、中、下冊,
    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清)全祖望:《鮚琦亭集》,四部叢刊初編第292冊。
    (清)劉宗周:《劉子全書及遺編》,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
    (清)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清)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京都:中文出版社,1978年。
    (清)胡泉:《王陽明先生經說弟子記》,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清)陳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第一、二冊,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張子正蒙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四書箋解》,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清)唐甄:《潛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清)顏元:《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李塨、王源著,陳祖武點校:《顏元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清)崔紀:《讀孟子劄記》,《叢書集成續編》第三十七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1年。
    (清)戴震:《戴震集》,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清)俞樾:《羣經平議》,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上、下冊,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易通釋》,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一百二十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年。
    (清)曹雪芹:《紅樓夢》,永和:智揚出版社,1992年。
    (清)孫承澤:《藤陰剳記》,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第十九冊。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出版社,1959年。
    (清)蔣如馨:《四書訂疑》,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臺北:文光圖書公司,1971年。
    (清)唐文治:《孟子大義》,《十三經讀本》,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年。
    (清)張伯行編:《續近思錄》,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楊大受輯:《四書講義切近錄(二)》,山東: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清)孫希旦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上、下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宏業書局,1974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附唐文拾遺,唐文續拾,讀全唐文札記》第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程湛輯:《程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三》,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尚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周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依姓氏筆劃排列)
    王雲五主編,張西堂編:1967年,《王船山學譜》,臺北:商務印書館。
    1978年,《明王船山先生夫之年表》,臺北:商務印書
    館。
    王雲五編:1968年,《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東塾讀書記》,臺北:商務印書館。
    王雲五主編,繆天綬選註:1970年,《宋元學案》,臺北:商務印書館。
    王孺松:1974年,《孟子論性與修為學》,臺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1985年,《朱子學》,臺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王恩洋:1975年,《孟子疏義》,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王開府:1978年,《胡五峰的心學》,臺北:學生書局。
    1986年,《儒家倫理學析論》,臺北:學生書局。
    王支洪:1984年,《孟學的現代意義》,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企縈:1986年,《孟子研究》,臺中:金氏圖書有限公司。
    王邦雄等編著:1990年,《中國哲學家與哲學專題》上、下冊,北縣:國立空中
    大學。
    王甦:1994年,《中道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葆玹:1996年,《玄學通論》,臺北:五南出版社。
    王冬珍、劉正浩等著:1999年,《中國歷代思想家<一>墨子、商鞅、莊子、孟
    子、荀子》,臺北:商務印書館。
    王瑞昌:2002年,《陳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王國良:2002年,《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合肥:安徽大學。
    王成儒:2002年,《亞聖風範-孟子的智慧》,北縣:鷹漢文化有限公司。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2004年,《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
    中國哲學會:1970年,《哲學論文集》第三輯,臺北:商務印書館。
    方立天:1995年,《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上冊,臺北:紅葉文化。
    文心工作室:2005年,《中文經典100句-孟子》,臺北:商周出版社。
    北村澤吉:1985年,《儒學概論》,臺北:商務印書館。
    古清美:1990年,《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牟宗三:1982年,《名家與荀子》,臺北:學生書局。
    1985年,《圓善論》,臺北:學生書局。
    1987年,《心體與性體》第二冊,臺北:正中書局。
    1987年,《心體與性體》第三冊,臺北:正中書局。
    1989年,《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
    1990年,《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學生書局。
    1997年,《四因說演講錄》,臺北:鵝湖出版社。
    1998年,《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學生書局。
    2002年,《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
    2002年,《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
    2003年,《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
    牟宗三等著,楊祖漢主編:1994年,《儒學與當今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
    任卓宣:1968年,《孔孟學說底真相和辨正》,臺北:帕米爾出版社。
    安井衡會註:1977年,《四書集說》,臺北:廣文書局。
    吉田公平解題:1972年,《二程全書》,臺北:中文出版社。
    朱謙之整理:1981年,《朱舜水集》,北京:中華書局。
    宇同:1987年,《中國哲學問題史》,北縣:彙文堂出版社。
    何淑靜:1988年,《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杜保瑞:2005年,《北宋儒學》,臺北:商務印書館。
    余英時:2003年,《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下冊,
    臺北:允晨文化。
    宋志明、向世陵、姜日天:1998年,《中國古代哲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
    學出版社。
    李滌生:1979年,《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
    李明輝:1990年,《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4年,《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李明輝主編:1995年,《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李瑞全:1993年,《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臺北:文津出版社。
    李心莊編:1997年,《重編明儒學案》上、下冊,臺北:正中書局。
    李哲賢:1994年,《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臺北:文
    津出版社。
    岡田武彥、荒木見悟主編:1972年,《胡子知言、崇正辯》(據日本寶曆六年【1757
    年】和刻本影印),臺北:廣文書局。
    1972年,《陸象山集要》(據日本江戶年間和刻本影
    印),臺北:廣文書局。
    1972年,《困知錄、居業錄》(據日本江戶年間和刻本
    影印),臺北:廣文書局。
    1975年,《讀書錄》(據日本享保七年【1721年】和刻
    本影印),臺北:廣文書局。
    1977年,《論語或問》(景享保四年【1647年】刊本),
    臺北:中文出版社。
    1977年,《論語精義》上、下冊(景享保十四年【1729年】刊本),臺北:中文出版社。
    1978年,《孟子精義》(景享保十四年【1729】刊本),
    臺北:中文出版社。
    吳康等著:1982年,《孟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康:1982年,《孔孟荀哲學》下冊,臺北:商務印書館。
    吳怡:1984年,《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三民書局。
    吳紹志、吳逸凌注譯:2002年,《孟子精義》,臺南:祥一出版社。
    林漢仕:1978年,《孟子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林繼平:1983年,《陸象山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
    1984年,《明學探微》,臺北:商務印書館。
    林安梧:1987年,《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87年,《現代儒學論衡》,臺北:業強出版社。
    2003年,《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論探源》,北縣:讀冊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
    林聰舜:2000年,《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學生書局。
    周群振:1984年,《儒學探源》,臺北:鵝湖出版社。
    1987年,《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0年,《儒學義理通詮》,臺北:學生書局。
    周桂鈿:1990年,《中國傳統哲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邵漢明等著:2005年,《儒家哲學智慧》,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胡毓寰編著:1958年,《孟子本義》,臺北:正中書局。
    1980年,《孟學大旨》,臺北:正中書局。
    胡適:1958年,《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祝平次:1994年,《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學生書局。
    南懷瑾講述,蔡翼中紀錄:1994年,《孟子旁通》,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孟穎集註:1985年,《新編四書心德》一至三冊,臺南:青氣巨出版社。
    韋政通:1968年,《中國哲學思想批判》,臺北:水牛出版社。
    1983年,《中國哲學辭典大全》,臺北:水牛出版社。
    袁保新:1992年,《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郭齊勇:2002年,《儒學與儒學史新論》,臺北:學生書局。
    夏長樸:1989年,《李覯與王安石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翁惠美:1988年,《荀子論人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張立文:1986年,《朱熹思想研究》,中和:谷風出版社。
    1998年,《朱熹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張立文主編,張懷承等著:1993年,《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立文主編,岑賢安等著:1996年,《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徳麟:1986年,《程明道思想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張豈之:1992年,《中國儒學思想史》,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張躍:1993年,《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臺北:文津出版社。
    張西堂:1994年,《顏習齋學譜》,臺北:明文出版社。
    張德文:1996年,《先秦儒家思想三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張岱年:1999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徐復觀:1969年,《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
    徐平章:1988年,《荀子與兩漢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唐君毅:1954年,《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
    1978年,《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書局。
    1978年,《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學生書局。
    1990年,《哲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
    高步瀛:1982年,《孟子文法讀本》,臺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高柏園:1996年,《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
    梁啟超:1962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中華書局。
    梁冰枏:1974年,《孟子通叚文字考釋》,臺南:友寧出版有限公司。
    梁韋弦:1993年,《孟子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許宗興:1989年,《孟子的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
    麥仲貴:1968年,《宋元理學家著述生卒年表》,臺北:新亞研究所。
    1977年,《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臺北:學生書局。
    陳森甫:1968年,《孟子學術思想探源》,臺北:劉善暄。
    陳德仁:1975年,《象山心學之比較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陳大齊:1980年,《孟子待解錄》,臺北:商務印書館。
    1987年,《陳百年先生文集-孔孟荀學說》,臺北:商務印書館。
    陳榮捷:1983年,《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
    2004年,《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所。
    陳奇猷校注:1984年,《韓非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陳俊民:1990年,《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臺北:學生書局。
    陳來:1991年,《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之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弘治校注:2001年,《新編鹽鐵論》,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編:2001年,《清代學術論叢》第一、二輯,臺
    北:文津出版社。
    陸九彬:2006年,《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隨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張松禮:1976年,《人性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黃公偉:1966年,《中國哲學史》,臺北:帕米爾書店。
    黃暉:1983年,《論衡校釋》,臺北:商務印書館。
    黃俊傑:1983年,《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湯一介、張耀南、方銘主編:2001年,《中國儒學文化大觀》,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
    馮契編:2004年,《中國歷代哲學文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程兆熊:1987年,《大地人物-理學的規模與境界》,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
    公司。
    傅斯年:1985年,《性命古訓辨證》,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傅偉勳、韋政通主編,黃秀璣著:1987年,《張載》,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
    傅偉勳、韋政通主編,秦家懿著:1987年,《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
    限公司。
    傅偉勳、韋政通主編,王立新著:1996年,《胡宏》,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
    傅偉勳:1991年,《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哲學與宗教」一集》,臺北:東大
    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傅武光:1990年,《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曾昭旭:1983年,《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社。
    曾春海:1989年,《儒學哲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1年,《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
    項退結:1982年,《人之哲學》,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1990年,《中國哲學之路》,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家駱編:1962年,《增補中國思想名著-新語、新書、春秋繁露注》,臺北:
    世界書局。
    1962年,《增補中國思想名著-法言義疏》,臺北:世界書局。
    1962年,《增補中國思想名著-潛夫論笺、申鑒注、中論、典論》,
    臺北:世界書局。
    1962年,《增補中國思想名著-近思錄集解、北溪字義》,臺北:世
    界書局。
    1962年,《增補中國思想名著-宋四子抄釋》,臺北:世界書局。
    1962年,《增補中國思想名著-顏氏學記》,臺北:世界書局。
    1962年,《增補中國思想名著-四存編、原善、孟子字義疏證》,臺
    北:世界書局。
    楊化之編:1963年,《孟子研究集》,臺北:臺灣書店。
    楊祖漢:1992年,《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
    楊澤波:2000年,《孟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0年,《孟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楊國榮:1996年,《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衍化及其現代轉換》,臺北: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勞思光:2001年,《中國哲學史》第三冊上、下,臺北:三民書局。
    蒙培元:1990年,《中國心性論》,臺北:學生書局。
    葉繼業:1993年,《孟子思想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董洪利:1997年,《孟子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熊十力:1973年,《新唯識論》,臺北:文景書局。
    熊琬:1985年,《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
    裴學海:1978年,《孟子正義補正》,臺北:學海出版社。
    趙書廉:1992年,《魏晉玄學探微》,安陽:河南人民出版社。
    趙輝:1996年,《六朝社會文化心態》,臺北:文津出版社。
    鄧立光:1992年,《陳乾初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劉師培編著:1965年,《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大新出版社。
    1970年,《文說‧論文雜記‧讀書隨筆‧續筆》,臺北:廣文書局。
    劉述先:1986年,《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1995年,《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學生書局。
    劉瀚平:1996年,《儒家心性與天道》,臺北:商鼎文化。
    劉錦賢:2003年,《儒家保身觀與成德之教》,臺北:樂學書局。
    劉執中:2005年,《孟子思想體系:孟子精義選粹》,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鄭力為:1987年,《儒學方向與人的尊嚴》,臺北:文津出版社。
    鄭宗義:2000年,《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中文大學。
    鄭吉雄:2001年,《清儒名著述評》,臺北:大安出版社。
    蔡仁厚:1977年,《宋明理學‧北宋篇》,臺北:學生書局。
    1980年,《宋明理學‧南宋篇》,臺北:學生書局。
    1988年,《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學生書局。
    1990年,《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4年,《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臺北:正中書局。
    1999年,《孔孟荀哲學》,臺北:學生書局。
    蔡方鹿:2000年,《朱熹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錢穆:1957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1983年,《宋代理學三書隨劄》,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86年,《朱子學提綱》,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學生書局。
    2000年,《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一至十冊,臺北:蘭臺出版社。
    2000年,《四書釋義》,臺北:蘭臺出版社。
    錢地:1972年,《儒家思想》,臺北:中華書局。
    賴貴三:1994年,《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盧雪崑:1991年,《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駱建人:1988年,《孟子學說體系探賾》,臺北:文津出版社。
    謝无量:1973年,《中國哲學史》,臺北:中華書局。
    魏元珪:1983年,《荀子哲學思想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出版社。
    顏炳罡:1995年,《整合與重鑄-當代大儒牟宗三先生思想研究》,臺北:學生
    書局。
    譚宇權:1994年,《荀子學說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5年,《孟子學術思想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嚴靈峯:1969年,《無求備齋學術論集》,臺北:中華書局。
    蘇新鋈:1992年,《先秦儒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羅光:1996年,《羅光全書》三十八冊,臺北:學生書局。
    蕭登福校注:2000年,《新編論衡》,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二)、論文(依出版年月排列)
    1、期刊論文
    黃彰健:1955.8,〈釋孟子公都子問性章的才字情字〉,《民主評論》第六卷第十六期。
    馮炳奎:1974.4,〈宋明理學的主流〉,《孔孟學報》第二十七期。
    蔡仁厚:1971.9,〈孟子心性論之研究〉,《孔孟學報》第二十二期。
    1975.2,〈朱子理氣論的幾個要點〉,《哲學與文化》第十二期。
    1983.3,〈心的性質與及其實現〉,《鵝湖月刊》第八卷第九期總號93。
    2001.7,〈朱子性理系統形成的關鍵與過程〉,《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八卷第七期。
    林安梧:1978.10,<孟子心學義理結構初探>,《鵝湖月刊》第四卷第四期總號
    40。
    2000. 4,〈死裏求生-關於中國思想研究的一些思考〉,《鵝湖月刊》第
    二十五卷第十期總號298。
    2005.6,<『新儒學』、『後新儒學』、『現代』與『後現代』>,《鵝湖月
    刊》第三十卷第十二期總號360。
    2005.8,<牟宗三的康德學及中國哲學之前瞻-格義、融通、轉化與創
    造>,《鵝湖月刊》第三十一卷第二期總號362。
    曾昭旭:1978.10,<孟子論不善之起源>,《鵝湖月刊》第四卷第四期總號40。
    1983.1,〈性的說統新探〉,《鵝湖月刊》第八卷第九期總號91。
    鄭力為:1978.10,<孟子告子篇「仁義內在」的辨析(上)>,《鵝湖月刊》第四
    卷第四期總號40。
    1978.11,<孟子告子篇「仁義內在」的辨析(中)>,《鵝湖月刊》第四
    卷第五期總號41。
    1978.12,<孟子告子篇「仁義內在」的辨析(下)>,《鵝湖月刊》第四
    卷第六期總號42。
    黃紹祖:1979.8,〈尋孔、顏『學而時習之』之樂〉,《孔孟月刊》第十七卷第十二期。
    岑溢成:1980.4,〈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上,《鵝湖月刊》第五卷第九期總號57。
    1980.5,〈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下,《鵝湖月刊》第五卷第十期總號58。
    朱維煥:1980.5,<三極與三才>,《鵝湖月刊》第五卷第十期總號58。
    王佩儀:1980. 10,〈從性惡論看荀子的道德論〉,《珠海學報》第十一期。
    羅光:1981 .5,〈顏元的哲學思想〉,《哲學與文化》第八卷第五期。
    陳榮捷:1981.6,〈論朱子之仁說〉,《哲學與文化》第八卷第六期。
    廖金源:1981. 12,〈孔子人性論初探〉,《孔孟月刊》第二十卷第四期總號232。
    林平和:1984. 6,〈鹽鐵論引述孟子考〉,《孔孟月刊》第二十二卷第十期總號262。
    何澤恒:1985. 11,〈論語孟子中所說的『權』〉,《孔孟月刊》第二十四卷第三期
    總號279。
    陳修武:1985. 11,〈孟荀論人性善惡的確定意義〉,《孔孟月刊》第二十四卷第三
    期總號279。
    王基倫:1985. 11,〈孟子與史記之關係〉,《孔孟月刊》第二十四卷第三期總號279。
    楊祖漢:1986.3,〈程伊川的才性論〉,《鵝湖月刊》第十一卷第八期總號128。
    韓子峯:1986. 8,〈程頤的『性即理』說〉,《孔孟月刊》第二十四卷第十二期總
    號288。
    張蓓蓓:1986. 11,〈韓愈與孟子〉,《孔孟月刊》第二十五卷第三期總號291。
    彭雅玲:1988.3,〈張載變化氣質說管窺〉,《孔孟月刊》第二十七卷第七期。
    王俊彥:1988.3,〈胡五峰盡心成性之思想〉,《孔孟月刊》第二十七卷第六期。
    李明輝:1988.6,〈孟子與康德的自律倫理學〉,《哲學與文化》第十五卷第六期。
    蔡錦昌:1988.7,〈荀子的心是個明智心〉,《哲學與文化》第十五卷第七期。
    項退結:1988.8,〈『一體之仁』的意含及其對基督徒的意義〉,《哲學與文化》第
    十五卷第八期。
    蘇子敬:1988.11,<胡五峰『心』『性』義理範疇析論>上,《鵝湖月刊》第二十
    三卷第一期總號265。
    1988.12,<胡五峰『心』『性』義理範疇析論>下,《鵝湖月刊》第二十
    三卷第二期總號266。
    傅武光:1989. 6,<朱子對於惡的來源的說明>,《國文學報》第十八期,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黃明:1990. 2,〈孟子之中心思想〉,《孔孟月刊》第二十八卷第六期總號330。
    黃順益:1990. 3,〈顏習齋對儒學的反省與批判〉,《孔孟月刊》第二十八卷第七
    期總號331。
    袁金書:1990. 5,〈孔子對於教育的貢獻〉,《孔孟月刊》第二十八卷第九期總號
    333。
    方俊吉:1990. 5,〈儒家對於知識份子的期許〉,《孔孟月刊》第二十八卷第九期
    總號333。
    蕭淳鏵:1990. 5,〈釋孟子書中的命〉,《孔孟月刊》第二十八卷第九期總號333。
    張立文:1990. 9,〈戴震對自然生命的關懷-天性論(上)〉,《孔孟月刊》第二十九
    卷第五期總號337。
    1990. 10,〈戴震對自然生命的關懷-天性論(下)〉,《孔孟月刊》第二十
    九卷第六期總號338。
    林翠芬:1991.5,〈由論語中『學』字之涵義試論儒家生命之學問〉上,《孔孟月
    刊》第二十九卷第九期。
    江淑君:1992.10,〈程明道『一本論』工夫歷程之探微---以《識仁篇》、《定性書》
    為中心〉,《孔孟月刊》第三十一卷第二期。
    劉滌凡:1994.3,〈先秦儒與程朱『人欲』思想的研究〉,《孔孟月刊》第三十二卷第七期。
    林惠美:1994.4,〈由『生之謂性』談程明道的人性論〉,《孔孟月刊》第三十二卷
    第八期。
    楊國榮:1994.7,〈從義利之辯到理欲之辯〉,《孔孟月刊》第三十二卷第十一期。
    林晉士:1994. 9,〈顏習齋之人性論述評〉,《孔孟月刊》第三十三卷第一期。
    童小鈴:1996.6,〈『飲食男女』是天理或是人欲?-朱子觀點之檢討〉,《孔孟月
    刊》第三十四卷第十期。
    朱嵐:1997.4,〈君子、仁人、聖人-儒家理想人格簡論〉,《孔孟月刊》第三十五
    卷第八期。
    林素英:1997.6,〈張載之變化氣質論〉,《花蓮師院學報》第七期。
    夏長樸:1997 .6,〈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臺大中文學報》第九期。
    呂耀懷:1997.8,〈慎微與慎獨〉,《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十二期。
    楊海文:1997. 9,〈戴東原:重構孟子的性善論〉,《孔孟月刊》第三十六卷第一
    期。
    2000. 5,〈孟子心性論的邏輯架構〉,《孔孟月刊》第三十九卷第九期。
    劉昕嵐:1997.9,〈從『可欲之謂善』到『充實之謂美』-略論孟子的人格美思想〉,
    《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四卷第九期。
    毛保華:1997.11,〈王陽明心學之心〉,《孔孟月刊》第三十六卷第三期。
    王偉民:1998.2,〈朱陸哲學異同的幾個方面〉,《孔孟月刊》第三十九卷第六期。
    黃雅琦:1998.12,〈先秦儒家的人欲觀〉,《孔孟月刊》第三十六卷第四期。
    朱承貴:1999.2,〈『德』、『智』之間-由『德』、『智』關係的歷史嬗變看傳統道德的現代走向〉,《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六卷第二期。
    溫帶維:1999. 7,〈論朱子宇宙論中惡之可能〉,《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六卷第七期總號302。
    楊維中:2000.1,〈中國佛教心性論對儒學心性論的影響〉,《孔孟月刊》第三十九卷第五期。
    劉述先:2000.1,〈論黃宗羲對於孟子的理解〉,《鵝湖月刊》第二十五卷第七期總
    號295。
    朱人求:2000.4,〈朱熹哲學的生命意識〉,《孔孟月刊》第三十九卷第八期。
    陳曼娜:2000.5,〈清末今古文論爭中的孟荀之爭〉,《孔孟月刊》第三十九卷第九
    期。
    徐國榮:2000.6,〈名士精神與漢魏之際孟子地位之沉浮〉,《孔孟月刊》第三十九
    卷第十期。
    宋邦珍:2000.7,〈二程『敬』的工夫論〉,《孔孟月刊》第三十九卷第十一期。
    馬育良:2000.8,〈孟子『四端』說與『情』〉,《孔孟月刊》第三十九卷第十二期。
    張子立:2000.11,<再論朱子歸入自律倫理學的可能性>,《鵝湖月刊》第二十
    六卷第五期總號305。
    諸葛俊元:2001.4,〈談《郭店楚簡‧性自命出》中的『心』與『性』〉,《鵝湖月
    刊》第二十六卷第十期總號310。
    丁為祥:2001.5,〈張載人性論溯源〉,《鵝湖月刊》第二十六卷第十一期總號311。
    郭曉東:2001.9,〈《定性書》研究二題〉,《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八卷第九期。
    李傳印:2001.10,〈歷史上的尊孟與非孟思嘲〉,《中國文化月刊》第二百五十九
    期。
    郭振香:2002.6,〈象山存養本心說之淺析〉,《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十期。
    劉振維:2002.6,〈論朱熹對孟子「性善」說的詮釋及其問題-「性善」與「人性本善」的辯議(上)〉,《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九卷第六期總號337。
    2002.7,〈論朱熹對孟子「性善」說的詮釋及其問題-「性善」與「人性
    本善」的辯議(下)〉,《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九卷第七期總號338。
    2005.6,〈朱熹「人性本善」說的理論結構〉,《朝陽學報》第十期。
    陳祺助:2002.7,〈王船山論情、才的意義及其善惡問題之研究〉,《鵝湖月刊》第二十八卷第一期總號325。
    2002.9,〈王船山論惡的問題-以情才為中心的分析〉,《鵝湖月刊》第二十八卷第三期總號327。
    龔來國:2003.10,〈試述唐宋間的「疑孟」、「非孟」思想〉,《史學月刊》第十期。
    賈忠婷:2003.11,〈朱熹透過《孟子》所闡述的「心性情」三分之義理內涵〉,《鵝湖月刊》第二十九卷第五期總號341。
    馬世年:2004. 9,〈孟子心性學說的理論主張與修養實踐〉,《東方人文學誌》第三卷第三期。
    牟宗三主講,盧雪崑整理:2005.1,<孟子演講錄(七)>,《鵝湖月刊》第三十卷
    第七期總號355。
    2005.2,<孟子演講錄(八)>,《鵝湖月刊》第三十卷
    第八期總號356。
    2005.8,<康德道德哲學(一)>,《鵝湖月刊》第三十
    一卷第二期總號362。
    袁長瑞:2005.3<荀子性惡論的時代意義>,《鵝湖月刊》第三十卷第九期總號
    357。
    姚才剛:2005.3,<論顧憲成對王學的修正>,《鵝湖月刊》第三十卷第九期總號
    357。
    唐亦男:2005.3,<王夫之通解莊子『兩行』說及其現代意義>,《鵝湖月刊》第
    三十卷第九期總號357。
    洪櫻芬:2005.4,<論顏習齋踐行盡性的習行教育觀>,《鵝湖月刊》第三十卷第
    十期總號358。
    高柏園:2005.6,<論牟宗三先生《圓善論》的孟子學>,《鵝湖月刊》第三十卷
    第十二期總號360。
    何孟芩:2005.7,<由『心具理』探討朱熹哲學中本心的道德實踐性>,《鵝湖月
    刊》第三十一卷第一期總號361。
    張建捷:2005.9,<牟宗三哲學中智的直覺與傳統儒家的道德形上學>,《鵝湖月刊》第三十一卷第三期總號363。
    夏世華:2006. 6,<論孟子之不動心-讀《孟子》『知言養氣章』及朱子注的一
    些思考>,《鵝湖月刊》第三十一卷第十二期總號372。
    2、研討會論文集
    詹海雲:1991.11,<陳確人性論發微>,《第二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高大威:1995.11,<唐甄思想析論>,《第四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鮑國順:1995.11,<顏習齋「孔孟程朱判然兩途」述論>,《第四屆清代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李瑞全:2000,〈論朱子之心學與性理情欲之關係〉,《臺灣儒學與現代生活國
    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系。
    2006. 5,<論宋明儒之圓教模型>,宋明理學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
    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朱榮智:2002,〈孔子的生命教育思想〉,《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先秦論文集》,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劉錦賢:2002,〈知命、安命與立命〉,《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先秦論文集》,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蘇新鋈:2002,〈孔孟荀心學動力的體會〉,《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先秦論文集》,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杜保瑞:2005.10,<朱熹形上思想>,第二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文本、對
    話與詮釋」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余崇生:2005.10,<日本闇齋學派對朱子思想之受容與詮釋-以保科正之編《玉
    山講義附錄》為中心>,第二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文
    本、對話與詮釋」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語
    文學系。
    吳伯曜:2005.10,<晚明《四書》詮釋的『心學』進路及其意義>,第二屆「中
    國文哲之當代詮釋:文本、對話與詮釋」學術研討會,臺北:
    國立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何淑靜:2006. 5,<論朱子對孟子『乃若其情』一段的詮解-由與趙岐的異同論
    起>,宋明理學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許明珠:2006. 5,<朱子天人相應而不相合的義理架構>,宋明理學學術研討會,
    桃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游騰達:2006. 5,<朱子『中和舊說』之當代研究現況考察>,宋明理學學術研
    討會,桃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楊于萱:2006. 5,<陳確思想中『擴充盡才見性全』之義的探究>,宋明理學學
    術研討會,桃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賴文遠:2006. 5,<船山對個體人物之『合理的存在』之追問與沉思>,宋明理
    學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岑溢成:2006. 5,<朱熹《孟子集注》的系統問題>,宋明理學學術研討會,桃
    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謝居憲:2006. 5,<儒家本體論與工夫論之關聯初探─以象山與朱子之爭辯為例
    >,宋明理學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譚宇權:2006. 5,<一體之仁─從王陽明哲學到新仁說>,宋明理學學術研討會,
    桃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3、一般論文集
    何佑琳:1985,<論『變化氣質』>,葉慶炳等著:《文史論文集》上,(臺北:
    商務印書館。
    古清美:1985,<王陽明致良知說的詮釋>,葉慶炳等著:《文史論文集》上,
    臺北:商務印書館。
    何澤恒:1985,<焦里堂論性善義述>,葉慶炳等著:《文史論文集》上,臺北:
    商務印書館。
    杜維明:1989年,〈超越而內在-儒家精神方向的特色〉,《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
    景問題:大陸講學,問難和討論》,臺北:聯經出版社。
    牟鍾鑒:1989年,〈新儒家的歷史貢獻與理論難題〉,《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
    題:大陸講學,問難和討論》,臺北:聯經出版社。
    黃瑩暖:2002,〈朱子的佛教理解與其思想形成的關係-以『敬貫動靜』與『格
    物致知』為中心〉,《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
    臺北:里仁書局。
    江淑君: 2002,〈王弼、郭象玄解《倫語》人性觀析論〉,《含章光化-戴璉璋先
    生七秩哲誕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
    楊祖漢: 2002,〈胡五峰之體用論與朱子『中和舊說』的關係〉,《含章光化-戴
    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
    何廣木炎:2003,〈讀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語孟類》札記〉,《經學論叢》,臺
    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毓善:2003,〈孔子『一以貫之』商榷〉,《經學論叢》,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
    賴貴三:2003,〈清儒焦循《論語通釋》與《孟子正義》學思述論〉,《經學論叢》,
    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素英: 2003:〈從張載的變化氣質談現代人的心靈改革〉,《禮學思想與應用》,
    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學位論文
    (1)、碩士論文
    劉昭仁:1974.6,《戴東原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
    論文。
    陳忠成:1975年,《王船山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
    論文。
    顏承繁:1978.6,《人物志在人性學上之價值》,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
    究所碩士論文。
    汪義麗:1983.6,《象山心學在宋學中之歷史意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錦賢:1984.5,《張橫渠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
    論文。
    莊耀郎:1984.5,《原氣》,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玉國:1986,《朱子與戴震思想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李美燕:1988.5,《孟子內聖之學中「心」、「性」、「天」、「命」觀念的研究》,臺
    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國盈:1990.5,《魏晉人性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
    論文。
    黃甲淵:1991.4,《陸象山道德哲學之研究---以『心即理』為中心》,臺中:國立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瑩暖:1994.6,《朱子對孟子心性觀及工夫論的理解》,臺北: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德明:1994年,《焦循《孟子正義》之義理學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
    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馥穗:1995年,《清儒人性論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李美惠:1999年,《王船山人性論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周大任:1996.6,《試論近代有關性字字源語意之討論及所牽動之觀念史研究》,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永勝:2001. 6,《氣質之性研究》,臺北: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許慧玲:2005. 6,《船山心性論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慧茹:2006. 6,《孟子「談辯語言」的哲學省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
    文研究所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2)、博士論文
    梁承武:1983,《朱子哲學思想之發展及其成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
    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保中:1983.3,《由天人之際論先秦儒家思想的傳承與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田原剛:1984.5,《唐甄潛書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博士論文。
    劉錦賢:1989.5,《戴東原思想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
    士論文。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