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科居
Lin, Ke-Ju
論文名稱: 臺北市大學校院學生會幹部之學生自治參與經驗、民主參與認知與學生權利意識關係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Self-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and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Cognition and Students' Rights Awareness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Members of Universities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林佳範
Lin, Chia-Fan
口試委員: 柯志堂
Ko, Chih-Tang
李育齊
Li, Yu-Chi
林佳範
Lin, Chia-Fan
口試日期: 2023/07/1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2
中文關鍵詞: 學生會學生自治參與經驗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學生權利意識
英文關鍵詞: student association, students' self-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student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90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6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會幹部的個人背景、學生自治參與經驗對於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及學生權利意識的關係,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及量化分析,以「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量表」及「學生權利意識量表」作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大學校院學生會幹部,其中有效施測樣本數為266人,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統計資料量化分析。本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之總體平均得分為3.55分,各構面之平均得分以「學生自治的民主社群互動」為最高,其次為「學生自治制度及運作模式及「個人角色及權利義務」,顯示學生會幹部之整體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表現尚佳,惟對於所要履行之權利義務的認知與實踐有待改善與加強。
    二、學生權利意識之總體平均得分為3.40分,各構面之平均得分以「社會政治」構面為最高,其次為「人際社群」構面,最低為「個人」構面,顯示學生會幹部之整體學生權利意識表現尚佳,學生會幹部對於權利具有一定程度的認知與認同,但對於自我能力較沒有信心,導致實踐的狀況較不穩定,在大學校園內較具爭議之公共議題及學權事件的爭取上,可能會遇到無法處理的瓶頸。
    三、學生會幹部在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學校類型與主修領域)及學生自治參與經驗(學校職務、學生會職務加總年資、學生會會費繳交次數、學生會投入程度、參與學生自治感到榮譽程度與校內外公共議題投入程度)對於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具有顯著差異。
    四、學生會幹部在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年級與學校類型)及學生自治參與經驗(學校職務、每週投入學生會事務平均時間、學生會投入程度、參與學生自治感到榮譽程度及校內外公共議題投入程度)對於學生權利意識具有顯著差異。
    五、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及學生權利意識之兩者具有顯著相關,在「個人」構面、「人際社群」構面、「社會政治」構面皆呈現中度相關;整體學生權利意識呈現高度相關,相關係數皆為正相關,故學生會幹部在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上的程度越高時,其學生權利意識程度亦越高。
    六、個人背景、學生自治參與經驗及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對於學生權利意識經多元迴歸分析後,發現年級、學校類型、學生會職務、學生會職務加總年資、投入學生會事務平均時間、學生會投入程度、參與學生自治感到榮譽程度、倡議校內外公共議題的投入程度;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中個人角色及權利義務、學生自治制度及運作模式、學生自治的民主社群互動對於整體學生權利意識具有解釋力,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之整體與各構面對於學生權利意識之解釋力分別為個人角色及權利義務(31.6%)、學生自治制度及運作模式(36%)、學生自治的民主社群互動(48.1%)、整體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52.7%)。
    綜合上述,學生會幹部的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及學生權利意識表現尚佳,在個人背景及學生自治參與經驗的部分變項對於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及學生權利意識是具有影響的,且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及學生權利意識兩者具有正向相關及一定程度的解釋力,故本研究後續針對學生會及學生會幹部、輔導單位、教育主管機關及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members, their experiences in student self-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and their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cognition, as well as their awareness of student right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involves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Scale of Cognition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Scale of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are used as research tools. The study focuses on student association’s members from universities in Taipei City, a total of 266 vali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s,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re us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overall average score for the cognition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s 3.55. The highest average score is in the dimension of "democratic community interaction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followed by "student self-govern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ode" and " personal role and rights obligations" This indicates that student association’s members generally have good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cognition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However, there is room for improvement and enhancement in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ey should fulfill.
    2. The overall average score for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is 3.40. The highest average score is in the dimension of "social politics," followed by "interpersonal community," and the lowest is in the "personal" dimension. This indicates that student association’s members generally have good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They have a certain level of awarenes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ir rights. However, they lack confidence in their own abilities, which leads to unstable implementation. In advocating for controversial public issues and fighting for student rights on campus, they may encounter obstacles that they cannot handle.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on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mong student association’s members in terms of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school type and major as well as courses taken) and experiences in student self-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student association positions, total years of student association, frequency of student association fee payments, level of involvement in student association affairs, degree of honor in participating in student autonomy, and level of involvement in campus and off-campus public issues).
    4.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among student association’s members in terms of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grade and school type) and experiences in student self-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student association positions, average time spent on student association affairs per week, level of involvement in student association affairs, degree of honor in participating in student autonomy, and level of involvement in campus and off-campus public issues).
    5.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gnition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The "personal" dimens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ty" dimension, and "social politics" dimension all show a moderate correlation. Overall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shows a high correlation. Therefore,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cognition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mong student association’s members, the higher their level of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6. Through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ersonal background, experiences in student self-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and cognition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on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it was found that grade, school type, student association positions, total years of student association , average time spent on student association affairs per week, level of involvement in student association affairs, degree of honor in participating in student autonomy-related affairs, and level of involvement in advocating campus and off-campus public issues have explanatory power for overall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The cognition of personal role and rights obligations, student self-govern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ode, and democratic community interaction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have explanatory power for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overall cognition of student autonomy and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its dimensions for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are as follows: personal role and rights obligations (31.6%), student self-govern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ode (36%), democratic community interaction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48.1%), and overall cognition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52.7%).
    In conclusion, student association’s members demonstrate good cognition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s well as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Certain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experiences in student self-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have an impact on their cognition of student autonomy and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a certain degree of explanatory power between cognition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student rights awareness.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vides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for student association, student association’s members, counseling units,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nd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9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1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高等教育下學生自治之意涵與發展現況 17 第二節 「學生自治參與經驗與民主參與認知」與學生權利意識之關係 35 第三節 「增能賦權」與學生權利意識之關係 6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7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調查方式 7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9 第五節 研究步驟 88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8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1 第一節 個人背景及學生自治參與經驗分析 91 第二節 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與學生權利意識現況分析 103 第三節 個人背景及學生自治參與經驗對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與學生權利意識之差異分析 122 第四節 學生自治民主參與認知與學生權利意識之相關與多元迴歸分析 2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11 第一節 結論 211 第二節 建議 219 參考文獻 227 中文部分 227 英文部分 235 附錄一、專家(內容)效度問卷修正意見彙整表 238 附錄二、學生自治參與經驗、民主參與認知與學生權利意識關係調查預試問卷 257 附錄三、學生自治參與經驗、民主參與認知與學生權利意識關係調查正式問卷 263 附錄四、預試問卷預試項目分析摘要表 269

    中文部分
    教育部(2011)。大專校院輔導學生自治組織參考手冊。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2013)。102年度大專校院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概況調查。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編印。
    教育部(2014)。103年度大專校院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概況調查。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編印。
    教育部(2017)。106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園學生權利調查。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辦理。
    教育部(2018)。107年度全國大專校院學生會概況調查。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編印。
    教育部(2019)。108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會環境調查。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編印。
    教育部(2021)。109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園學生權利調查。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辦理。
    山崎真秀(1980)。〈大學の自治〉。新版憲法演習2,人權篇II,頁40-41。
    王名賜(2013)。大學學生自治組織選舉與學生參與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王壹珊(2009)。大學學生會會費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田秀萍(1987)。接觸大眾媒介行為與政治社會化關聯性之研究-以政大學生政治容忍度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但昭偉(1982)。我國國中學生權利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14)。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律德(2015)。我國大學學生自治與政治社會化之研究—以四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吳英明(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頁1-14。
    吳清基(1987)。學生權利的主要內涵分析,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研習資訊雜誌社,頁3-8。
    宋偉民(2006)。我國大專校院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之行政機關。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44(3),頁4-30。
    李立旻(2019)。以增能賦權觀點探討影響公私立大學學生權利意識之研究。學生事務與輔導,58(3),頁37-53。
    李立旻(2018)。大學生公共參與經驗與學生權利意識關係之研究-以北區大學校院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仲彬(2019)。什麼環境中才敢出聲?微觀、宏觀、文化、與制度途徑之「信任」對網路公民參與行為的影響。行政暨政策學報(69),頁1-47。
    李明珠(2004)。志工服務學習與其公民參與行為之研究:以台中市祥和計畫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俊湖(2009)公民素養與公民教育。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研習資訊雜誌社。
    李彥慧(2003)。由學生自治論學生法庭之建制與功能-以台大學生法庭爲例。公民訓育學報(15),頁 169-190。
    李彥慧(2006)。從現代法治教育理念探討學生法庭之意義及其功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彥慧(2011)。學生民主參與和法治理念向下扎根之研究-從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的角度出發(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彥慧、柯志堂(2014)。實踐學生自治理念及促進校園參與之行動研究-以某校社團搬遷為例。學生事務與輔導,53(1),頁 35-53。
    李容懿(2017)。大學生公民素養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杜繐芬(2010)。台灣南部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對公民素養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周宇修(2007)。危機便是轉機—學生自治的凋零與重新開始。發表於政大研究生學會舉辦之「寫吧!(可能)年輕的學術預備軍」政大研究生論文獎助及發表會,臺北。
    周志宏(1990a)。析論學生權利之保障。收於賀德芬(主編),大學之再生:學術自由、校園民主。頁161-174。
    周志宏(1990b)。從大學法之法律性質論公立大學法人化之必要。收於賀德芬(主編),大學之再生:學術自由、校園民主。頁219-225。
    周志宏(1990c)。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大學法的理論與實際。收於賀德芬(主編),大學之再生:學術自由、校園民主。頁 96-102。
    周志宏(2000)。私立大學之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以日本法制爲借鏡。臺大法學論叢,29(3),頁1-41。
    周志宏(1989)。學術自由與大學法。台北:蔚理法律。
    林子儀(1992)。美國學術自由法制之研究。教育部高教司。
    林少軒(2010)。踏入學生自治的世界:學生會理念與實務筆記。臺中市: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世元、呂錘卿(2012)。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之微觀政治分析:從控制到增能賦權。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6(1),頁1-29。
    林佳範(2004)。校園民主的深化?-淺談「校園公投」的法律觀點。師友月刊(441),頁1-3。
    林佳範、李立旻(2020)。大專校院學生對學生權利之認知調查研究。學生事務與輔導,58(4),頁33-49。
    林俊傑(2008)。公立大學學生參與大學自治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慧雲(2002)。台灣與德國大學自治權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臺北市:五南。
    俞振華、翁定暐(2017)。影響台灣民眾政治參與的因素:從公民規範認知的觀點出發。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38),頁9-56。
    南健中(2007)。學生自治理論與實務。教育部96年全國學生自治發展會議發表之論文地點:臺中,逢甲大學。
    柯志堂(2006)。高等教育學生權利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麗雯(2009)。一所大學學生會的微觀政治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慶山(1990)。日本憲法的大學自治理念及制度保障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倪芊熙(2015)。未來的公民、現在的參與者!─高中生政治參與歷程經驗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孫哲(1995)。新人權論(第1版)。臺北市:五南。
    徐彩淑(2005)。社團參與態度、社團凝聚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參與社團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逄煥雯(2004)。學生自治組織成員能力發展歷程的探討:對話與反思策略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張永暉(2015)。大學學生自治組織的法建構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張同廟(2013)。大學社團學生參與態度、滿足感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學生社團學刊(1),頁1-27。
    張壯熙(2001)。學生會及學生社團的意義與輔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一輯。(頁337-358)。臺北市:東吳大學。
    張雪君(1995)。國小學生政治社會化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張銀富(1992)。大學學生自治政府研究。台北:五南。
    張繼中、郭倢如、謝忠賢、王騰緯、黃善羚、劉嘉薇(2020)。影響大學生參與學生自治組織因素之探討:以國立臺北大學日間部學生會為例。國家發展研究,19(2),頁83-127。
    莊玉琪(2013)。北區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及公民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育典(2010)。大學學生自治的理論與法制研究。臺南市:成功大學。
    許育典(2012)。大學法制下大學自治概念的釐清-兼論法律保留的適用問題。月旦法學,201卷,頁5-21。
    許育典(2000)。在學關係之法律性質,收錄於《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下)》。台北:五南。
    許育典(2002)。學術自由保障下的學生自治。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41(3),頁9-18。
    許育典、朱朝煌(2003)。學術自由、大學法制與學生自治。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1-14)。台北:東吳大學。
    許漢(2002)。論權利的概念。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頁179-213。
    許懷台(2014)。我國大學校園人權之研究-以大學學生自治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展瑋、張倢妤(2007)。新世紀台灣大專學生自治組織公共性初探。中華人文社會學報(6),頁66-100。
    陳南州(2006)。臺中市高中職學生自我概念與公民參與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如(2002)。當教師遇見課程評鑑:轉變與成長。師大學報:教育類, 47(1),頁17-37。
    陳惠邦(2001)。德國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游欣儀(2004)。台北市社區大學學員公民意識、公民參與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游惠婷(2019)。北區醫學生社團經驗學習對公民態度及公民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肖靜(2007)。青少年增权研究述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3。
    黃東熊(1995)。日本之「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臺北市:教育部高教司。
    黃信豪(2018)。檢驗「好公民」的認知轉變:比較脈絡下的臺灣公民。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0(1),頁1-40。
    黃帝穎(2008)。大學自治與學習自由--以東吳大學法學院選課制度所生爭議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9卷,頁143-168。
    楊仕裕(2000)。課外活動中輔導學生自治之探討與展望。訓育研究,39(3),頁4-27。
    楊芬茹(2011)。大學生參與學生自治組織經驗及其對心理社會發展影響之探究—以某國立大學學生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董保城(1989)。從西德大學法看我國大學學生會從事政治活動應有之認識-附西德萊茵邦大學法有關學生會法律地位條文譯文。法律評論,55(10)(3),頁33-34。
    董保城(1992)。德國學術自由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高教司。
    廖添富(1993)。個人政治功效意識,政治參與態度與家庭社會化變項之關係-樣本取自台北市國中學。公民訓育學報(3),頁105-123。
    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8)。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相關性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7),頁1-26。
    劉典倡(2010)。大學學生自治組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劉則侖(2017)。臺北市大學學生會行政部門之組織滿意度與組織公民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慧玲、王麗雲(2001)。我國國民中小學學校成員權能感現況與成因調查研究—以教師會作為研究焦點。
    鄧丕雲(1993)。8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黎育玲(1995)。國民小學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揚基(2000)。台灣中部地區高中生公民意識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科會研究。

    英文部分
    Arnstein,Sherry R.(1969).“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5-4(1969):216-224.
    Bailey,D.(1992).Using participatory research in community consortia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Lessons from the beginning of a story.American Sociologist,23(4),71-82.
    Baik,J.M.(1994).The effects of eniveronmental and personal factors
    on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Korean students.
    Conger,J.A.& Kannungo,R.N.(1998).The empowerment process: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3(3),471-482.
    Dalton,R.J.(2016)。The good citizen: How a younger generation is reshaping American politics.
    Dannis,J.,Lindberg,L.,McCrone,D.& Stiefhold,R.(1973).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o democratic orientations in fourwestern systems,In C.G.Bell(ed.).Growth Change,129-154.
    Ellis,P.(1994).Non-Formal Education and Empowerment of Women: Report of a Study in the Caribbean.Report-Research/ Technical,143.
    Edelstein,Alex S.(1970).“Evidence Of Change In Student Political
    Behavior.”In Roberta S. Sigel ed.,About Politics A Reader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at Buffalo, 392-404.
    Freire,P.(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Gibson,C.H.(1991). A concept analysis of empowerment.Journal ofAdvanced Nursing,16, 345-361.
    Gutierrez,L.M., Parsons, R. J. & Cox,E.O.(1998).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A Sourcebook. Pacific Grove: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Kizilos, P. (1990). Crazy about empowerment. Training, 27(12), 47-51.
    Langton, Stuart.(1978).What Is Citizen Participation?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America,edited by Stuart Langton, 13-24. Lexington,MA:Lexington Books.
    Muller, R.A.(1990).Geschichte der Universitat - Von dermittelalterlichen Universitas zur deutschen Hochschule. Munchen:Verlag Georg D. W. Callwey GmbH & Co.
    Miley,K.K.,O’Melia,M. & DuBois,B.(1998).Generalist social work practice: Anempowerment approach. New York, NY: Pearson Education,Inc.
    Page, N. & Czuba, C.E.(1999).Empowerment: What is it? Journal of Extension,37(5). Retrieved September 1, 2011,
    Rogers, E. S.,J. Chamberlin,M. L. Ellison,T. Crean(1997). A Consumer-constructed Scale to Measure Empowerment among Users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Psychiatric Services,48(8),1042-1047.
    Rogers, E. M., & Singhal,A.(2003).Empowerment and communication: Lessons learned from organizing for social change.An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7(1), 67-85.
    Walters,S. & Manicom,L.(1996).Gender in Popular Education Methods for Empowerment. London And New Jersey: Zed Books.
    Zimmerman, M. A. (1995).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Issues and illustr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5),581-59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