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梁丞諺
論文名稱: 由新歷史主義解讀歷史大河小說—以《寒夜三部曲》、《臺灣三部曲》為例
指導教授: 林芳玫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寒夜三部曲臺灣三部曲新歷史主義空間記憶女性角色
英文關鍵詞: The Trilogy of Wintry Night, Taiwan Trilogy, New Historicism, spatial memory, woman’s rol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9下載: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大河小說在台灣文學史的發展中,自成一格的成為一特殊的文類,以台灣命運為主題所產生的大河小說皆以描述台灣被殖民的人民記憶為主軸,筆者在多部大河小說的閱讀中,挑選其中兩部代表性的作品--《寒夜三部曲》、《臺灣三部曲》作為研究文本。李喬在一九七0、一九八0年代之交寫下九十萬字的《寒夜三部曲》,藉著這部小說,李喬想要達成的是「要把自己最熱愛的,或最熟悉的,或和自己生命史關係最密切的東西寫成作品」;施叔青,在二十一世紀初完成《臺灣三部曲》,以斷裂不連續的事況呈現清朝洛津、日治花蓮、日領到戰後臺北的台灣歷史,矢志「以小說為臺灣做傳」。本文欲探討、研究的方向,在兩部斷代年限雷同、形式相似而寫作手法迥然不同的兩部大河小說中,以新歷史主義的角度切入,比較兩位作家在不同的寫作位置上,包括性別、創作年代、台灣文學史的發展進程中以及社會發展的脈絡中所呈現、刻畫的台灣歷史樣貌如何?觀察在兩部大河小說中記載、呈現的台灣空間景觀,承載了甚麼樣繁複變化的空間記憶?嘗試以兩位不同性別作家的兩部大河小說作品中的女性角色進行分析討論,解讀在臺灣歷史的巨流中,在正統的男性史觀及愈來愈不可偏廢的女性意識中,文學文本再現的女性角色呈現甚麼樣的意義?

    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6 一、 《寒夜三部曲》相關的論述 6 二、 《台灣三部曲》的有關研究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 11 第四節 論文章節安排與架構 17 第貳章、一九七○年代的李喬及寒夜三部曲 18 第一節 關於李喬—創作的緣起及歷史背景 18 第二節 現代主義的反動及鄉土歷史文學的興起─《寒夜》的誕生 20 一、 歷史素材小說的意義 20 二、 是鄉土的更是現實的 21 三、 文學文本與台灣歷史的交會融合,新歷史主義小說的萌芽 22 第三節 《寒夜三部曲》中女性形象的流變 24 一、 寒夜的燈妹 24 二、 荒村的芳枝 28 三、 孤燈的阿華 29 第四節 再現的戰爭經驗 32 一、 征途迢迢 32 二、 戰爭的面具,瘋狂及死亡 35 第五節 邊緣角色的歷史書寫 37 一、 可悲可憐的農民 38 二、 農民組合 39 三、 非自願的「自願兵」 41 第六節 小結 43 第參章 二十一世紀的大河小說—施叔青的「臺灣三部曲」 44 第一節 關於施叔青—現代主義、現實主義和新歷史主義的對話 44 第二節 新歷史主義構築的《臺灣三部曲》—多元混雜的當代社會:中心史觀退位,小歷史萌芽 47 第三節 新歷史主義小說中的女性角色書寫 50 一、 亦男亦女、非男非女的身分辯證 50 二、 另一種性別政治,女性殖民者的優越與哀愁 53 三、 雄性敘述之外的罅隙,王掌珠的雌性敘述 57 第四節 對位式書寫 59 一、 由移民到住民:在地化認同的形成 59 二、 野蠻與文明的一線之隔 62 第五節 《行過洛津》的戲曲世界 文學與歷史的真假扮相 66 第六節 小結 69 第肆章 臺灣歷史的空間演繹 71 第一節 前現代的空間再現 72 一、 繁華的洛津商港與原始的蕃仔林農村 72 二、 殖民帝國的南方之都:台北城、移民村 80 第二節 「臺灣」符號的身份認同 84 一、 飲食文化 84 二、 服飾的語言 87 第三節 植物的隱喻 90 一、 命定還是人為,注定吊頸的吊頸樹? 90 二、 樟樹的意義 92 第四節 殖民的異質空間 94 第五節 小結 97 第伍章 總結 99 第一節 新歷史拼貼的「臺灣意象」─緊扣鄉土、庶民、歷史記憶的台灣新歷史 99 第二節 「在地化」之外,全球化格局思維 102 參考書目 104

    一、 文學文本

    施叔青,2003,《「台灣三部曲」之一──行過洛津》,臺北:時報出版。
    ───,2008,《「台灣三部曲」之二──風前塵埃》,臺北:時報出版。
    ───,2010,《「台灣三部曲」之三──三世人》,臺北:時報出版。
    李喬,1981,《寒夜三部曲1.寒夜》,臺北:遠景出版。
    ──,1981,《寒夜三部曲2.荒村》,臺北:遠景出版。
    ──,1981,《寒夜三部曲3.孤燈》,臺北:遠景出版。

    二、 中文專書(含譯本)

    朱惠足,2009,《「現代」的移植與翻譯 : 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台北市:麥田出版。
    吳密察策畫,2008,《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出版。
    吳潛誠,1999,吳潛誠,《島嶼巡航: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台北:立緒文化。
    李喬,1996,《小說入門》,台北市:大安出版。
    李喬,1999,《李喬短篇小說全集10》,苗栗市:苗縣文化。
    李喬,1999,《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資料彙編》,苗栗市:苗縣文化。
    邱貴芬,2003,《後殖民及其外》,台北市:麥田出版。
    施叔青,1988,《那些不毛的日子》,臺北市:洪範出版。
    范銘如,2008,《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
    尉天驄編,1978.12,《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盛寧,1995,《新歷史主義》,台北市:楊智文化。
    許素蘭編,1993,《認識李喬》,苗栗市:苗縣文化。
    陳芳明,2004.06,《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出版。
    陳建忠等合著,2007.03,《臺灣小說史論》,台北市:麥田出版。
    鹿港鎮志纂修委員會,1997,《鹿港鎮志‧沿革篇》,彰化縣鹿港鎮:左羊。
    楊照,1995,《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合文學出版。
    葉石濤,1925,《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出版。
    葉石濤,1979《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
    齊邦媛著,1990,《千年之淚》,臺北市:爾雅文化。
    劉亮雅,2006.06,《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臺北市:麥田出版。
    盧翁美珍,2006,《神秘鱒魚的返鄉夢》,臺北市:萬卷樓。
    韓國臺灣比較文化研究會著/柳書琴主編,2011,《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臺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臺北市:聯經出版。
    顧燕翎主編、林芳玫等著,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市:女書文化出版。

    翻譯書籍
    Appleby, Joyce (喬依絲‧艾坡比),Hunt, Lynn (琳‧亨特),Jacob, Margaret (瑪格麗特‧傑考)著 ; 薛絢譯,1996,《歷史的真相》,台北市:正中。
    Barthes, Roland (羅蘭.巴特)著,董學文、王葵 譯,1992,《符號學美學》,臺北:商鼎文化。
    Crang, Mik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 譯,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
    Greene, Gayle (格蕾˙格林),Kahn, Coppelia (考比里亞˙庫恩)編 ; 陳引馳譯,1995,《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臺北縣:駱駝出版。

    三、論文(以姓氏筆畫排序)

    期刊論文

    王志弘,(2009.04),〈多重的辯證 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期,頁1-24。
    李梓琳,(2006.09),〈地理環境的歷史書寫:從地貌及聚落空間解讀《行過洛津》〉,《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四期,頁171-198。
    林芳玫,(2007.10),〈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份地理學〉,《臺灣文學研究學報》5期,頁259-288。
    林芳玫,(2009.11),〈文學與歷史:分析[施叔青著]《行過洛津》中的消逝主題〉,《文史臺灣學報》1期,頁181-205。
    林芳玫,(2012.10),〈《臺灣三部曲》之《風前塵埃》──歷史書寫後設小說的共時與共在〉,《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5期,頁151-183。
    林淑慧,(2011.04)〈日治時期啟蒙運動的再現:《滄溟行》、《荒村》的歷史敘事〉,《台灣學誌》3,頁75-96。
    林曉英,(2006.04),〈音樂文獻抑或藝術史小說--《行過洛津》〉,《臺灣音樂研究》2,頁119~142。
    邱貴芬,(2007.08),〈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思想》6期,頁87-103。
    邱雅芳,(2006.04),〈殖民地的隱喻:以佐藤春夫的台灣旅行書寫為中心〉,《中外文學》第34卷第11期,頁103-131。
    范銘如,(2006.04)〈另眼相看──當代臺灣小說的鬼/地方〉,《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頁115-130。
    許俊雅,(2006.04)〈記憶與認同─臺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臺灣文學館研究學報》2期,頁59-93。
    陳文雅,(2007),〈女性形象與家國寓言--以李喬《寒夜三部曲》及《埋冤1947埋冤》為例〉,《臺灣學研究》3,頁34-47。
    陳芳明,(2007),〈鹿港‧香港到紐約港,小說與人生的三部曲〉,《印刻文學生活誌》卷4第2期,頁24-38。
    陳建忠,(2009.04),〈詮釋權爭奪下的文學傳統:臺灣「大河小說」的命名、詮釋與葉石濤的文學評論〉,《文學臺灣》70期,頁307-333。
    陳惠齡,〈「鄉土」語境的衍異與增生──九○年代以降台灣鄉土小說的書寫新貌〉,《中外文學》第39卷第一期,(2010.03)。
    黃啟峰,(2005)〈《行過洛津》的歷史書寫研究:從小說人物看後殖民中的權力運作〉,《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第10期,頁96-107。
    廖律清,(2004),〈行過訪問施叔青女士〉,《文訊》225,頁135-139。
    劉亮雅,(2008.03),〈鄉土想像的新貌:陳雪的《橋上的孩子》、《陳春天》裡的地方、性別、記憶〉,《中外文學》37卷1期。
    劉亮雅,(2009.10),〈女性、鄉土、國族—以賴香吟的〈島〉與〈熱蘭遮〉以及李昂的《看得見的鬼》為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9期。
    劉亮雅,(2010.06)〈施叔青《行過洛津》中的歷史書寫與鄉土想像〉,《中外文學》39卷2期。
    盧麗安,(2011.01),〈何謂「女性」?:從伍爾芙〈女性的職業〉談「家庭天使」形象的銘刻意義〉,《中山人文學報》30,頁217-234。
    薛建蓉,(2012.04)〈烽火下的理想家國造象──從謝雪漁戰爭小說看東亞論下理想家國形塑及其認同問題探討〉,《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4,,頁39-78。
    謝里法,(1984.05),〈《寒夜三部曲》研究之1,從大戰後日本「戰爭文學」看李喬的「孤燈」〉,《台灣文藝》88期,頁23-37。

    學位論文

    王淑玲,〈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中的後殖民書寫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王淑雯,〈大河小說與族群認同:《臺灣人三部曲》、《寒夜三部曲》、《浪淘沙》為焦點的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1994)。
    申惠豐,〈臺灣歷史小說中的土地映像──土地意識的認同、實踐與回歸〉,(臺北: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5)。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主題出發〉,(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何敬堯,〈論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之時空敘事與文本疑慮――「癥狀式閱讀」的逆讀策略〉,(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李秀美,〈寒夜三部曲之地方性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5)。
    侯巧蕙,《台灣日治時期漢人飲食文化之變遷:以在地書寫為探討核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11)。
    范姜淑雲,〈常民文化與隱喻:臺灣客家山歌的植物意象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張令芸〈土地與身分的追尋——李喬《寒夜三部曲》〉,(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張怡寧,《歷史記憶建構的「民族」意涵:李喬台灣歷史書寫的認同流變與文學展演》,(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張啟豐,〈清代臺灣戲曲活動與發展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
    張惠君,〈由空間探討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身分認同〉,(臺北: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曹世耘,〈小說《行過洛津》之互文性書寫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莊嘉玲,〈臺灣小說殖民地戰爭經驗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論,2002)。
    陳孟君,〈施叔青小說中的洛津與洄瀾圖像—以《行過洛津》與《風前塵埃》為視域〉,(臺北: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陳姵妤,〈施叔青《臺灣三部曲》中的歷史想像與臺灣書寫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楊采陵,〈家鄉的三重變奏—從空間語境和身體意識探究施叔青的臺灣書寫〉,(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楊素萍,〈李喬「寒夜三部曲」之客家女性形象研究──以葉燈妹為核心〉,(臺北,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楊傳峰,〈《寒夜三部曲》女性角色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
    劉亦利,〈臺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女性人物研究—以吳濁流、鍾理和、鍾肇政、李喬所描寫日治時期女性為主〉,(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劉書瑀,〈《寒夜三部曲》中客家女性與男性角色之研究〉,(苗栗,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盧翁美珍,〈《寒夜三部曲》人物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謝秀惠,〈施叔青筆下的後殖民島嶼圖象─以《香港三部曲》、《台灣三部曲》為探討對象〉,(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四、網路與報紙資源

    1. 樟腦的來源、用途、製程技術發展等資料來自歷史文化學習網http://culture.edu.tw/history/menu_photomenu.php?menuid=50。
    2. 〈百齡箋〉之新歷史主義的建構。http://www.nchu.edu.tw/~chinese/vdw205.html。
    3. 陳芳明,〈歷史‧小說‧女性—施叔青的大河巨構〉,中時電子報,第317期,(2011.03.03),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6979。
    4. 台灣文學作家系列,施叔青http://www.rti.org.tw/ajax/recommend/Literator_content.aspx?id=58。
    5. 廖炳惠,〈後殖民的憂鬱與失感:施叔青近作中的疾病〉,(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發表於疾病的歷史研討會,2000.06.18)。
    7. 廖炳惠,〈紀實與懷舊之間〉,(聯合報/B5/讀書人/2004022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