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余憶鳳
Yu Yih Fong
論文名稱: 網住e世情─網路戀情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理論建構
Netting love for life--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 developing processe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yber love
指導教授: 何英奇
Ho, Ying-Ch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正本327頁,附冊117頁
中文關鍵詞: 網路戀情見面親密承諾紮根理論
英文關鍵詞: cyber love, meet face-to-face, intimacy, commitment, grounded theo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8下載:1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網路戀情(網戀)的發展歷程、類型與特質,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方法採紮根理論法(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由系統化的資料蒐集、分析,歸納和演繹交互運行的方式,發掘並建構理論。研究對象為十五位曾有或目前正在進行網戀者(包含五對男女朋友或夫妻及五位個別研究參與者),其年齡介於二十五至四十歲。共有十個網戀故事。研究結果如下:
    十個網戀故事的核心主題包括:不知不覺、徵婚、無奈介入、互補與相似、挑剔、出乎預料、拯救、心靈交流、快速發展及遊戲人間等。
    在網戀的發展歷程方面,可建構出網路初識期(包含上網動機、初步接觸階段)、觀察互動期(包含小程度互動、中程度互動、大程度互動階段)、見面關鍵期(包含見面、感情確定階段)及關係承諾期(包含承諾、感情穩定、結婚或感情結束階段)等四個時期及十個階段。
    在網戀的類型方面,可分成見面確認關係型及見面發展關係型兩種。見面確認關係型指兩個人見面前就有大程度互動或發展男女朋友關係的可能,見面後即確認男女朋友關係,並確定感情;此類又可依見面前的階段發展不同分成兩種次要類型:衝動激情型和一談鍾情型。見面發展關係型指兩個人見面後才有發展男女朋友關係的想法,再經過大程度互動後才確定感情;此類也依見面前的階段發展不同分成一見傾心型和循序漸進型兩種次要類型。
    在網戀的特質方面,可歸納出十項特質,包括:發展速度快、認識密度深、由內而外的了解、見面為關鍵點、遠距戀情的可能性大增、片面訊息的累積、對對方身分真實性的警覺高、自我揭露為網戀發展的基本要素、接近性產生互賴性,以及外表吸引力仍為影響愛情關係發展的要素等。
    在影響網戀發展的因素方面,可歸納出網路使用者、溝通媒介及社會文化等三大項因素。其中,網路使用者因素包含電腦或網路素養、個人特性、動機、情緒及人口學變項;溝通媒介因素包含網路、書信、電話及面對面;社會文化因素包含社會影響、人際影響、現代人的生活型態、網路文化及機緣。
    在影響網戀發展之人際好感因素方面,可歸納出相似性、互補性、接近性、比較性、平等性、適配性、吸引力及緣份巧合等八項。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對未來相關研究及諮商與輔導工作提出一些建議供參考。

    This research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of cyber relationships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 which finalizes the conclusions through scrutiniz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ype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influential factors involved with the cyber loves. There are fifteen selected interviewees, including 5 couples and 5 individuals with ages ranged between 25 and 40, who were or are currently experiencing cyber loves. Through systematically collecting, analyzing and cross-examing data from the selected interviewees,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obtained and concluded as shown below:
    Ten stories of cyber loves studied are attributed into ten themes: unawareness, marriage companion wanted, innocent third-party engagement, complementarity and similarity, picky, out of expectation, saving, mind-interacting, and game-like lifestyle.
    Typically the process of cyber love is developed under four phases: cyber initial phase (web-browsing motivated stage and first contact stage), observation and interaction phase (low, middle, and high level interaction stages), meet significant face-to-face phase (meet face-to-face and relationship affirmed stages),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phase (commitment, stable relationship, marriage, and end of relationship stages).
    The cyber loves can be developed in two types: meet-to-confirm-relationship type and meet-to-develop-relationship type. Meet-to-confirm-relationship type represents that two individuals who have high level of interaction or have the idea of developing love relationship before meeting, then they confirm love relationship as soon as they meet face-to-face and become lovers. This type of cyber lov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which are “like the opposite at first conversation” and “implusive passion”. The other type of cyber love is “meet to develop relation,” this refers to two individuals who have idea to develop love relationship after meeting face-to-face, then they confirm relation after high level of interaction. This type of cyber love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which are “falling in love at first sight” and “falling in love step by step”.
    In the aspect of characters of cyber love, they are: (1) develop quickly, (2) know each other deeply, (3) understand each other from inner to outer, (4) meet face-to-face is the key point, (5)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long-distance love gets high, (6) gather information piece by piece, (7) cautious to the opposite’s true identity, (8) self-disclosure is the fundamental element of cyber love, (9) proximity leads to interdependence, (10) physical relation is still the important element of influencing love relation.
    In the aspect of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yber love, they are inducted into 3 major factors: internet user, communication medium and social culture. The internet user factor includes computer or internet literature, individual character, motivation, emotion and geographical variables. The communication medium factor includes internet, letter, telephone and face-to-face. The social culture factor includes social influence,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modern people’s life style, internet culture and time and yuan.
    In the aspect of interpersonal feeling factors of developing cyber love, they can be inducted into 8 factors: similarity, complementarity, proximity, comparison, equity, match, attraction and yua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 the suggestions to future related researches and counseling are mentioned.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研究問題------------------------------------------10 第三節 名詞釋義------------------------------------------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網路之簡史及特性----------------------------------13 第二節 愛情理論------------------------------------------20 第三節 影響愛情發展之人際吸引因素 ----------------------28 第四節 網路戀情之相關研究--------------------------------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程序------------------------------------4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46 第二節 研究者訓練----------------------------------------50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51 第四節 研究工具------------------------------------------60 第五節 研究程序------------------------------------------62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65 第七節 資料分析的檢核------------------------------------78 第四章 研究參與者之網路戀情發展歷程之分析---------------83 第一節 網戀故事A之分析-----------------------------------85 第二節 網戀故事B之分析-----------------------------------92 第三節 網戀故事C之分析----------------------------------101 第四節 網戀故事D之分析----------------------------------108 第五節 網戀故事E之分析----------------------------------116 第六節 網戀故事F之分析----------------------------------123 第七節 網戀故事G之分析----------------------------------136 第八節 網戀故事H之分析----------------------------------145 第九節 網戀故事I之分析----------------------------------153 第十節 網戀故事J之分析--------------------------------- 158 第十一節 小結-------------------------------------------165 第五章 影響網路戀情發展相關因素之分析------------------169 第一節 影響網路戀情發展因素之分析-----------------------170 第二節 影響網路戀情發展之人際好感因素之分析-------------203 第六章 網路戀情發展歷程之理論建構與討論--------------211 第一節 網路戀情發展歷程之理論建構-----------------------212 第二節 網路戀情之特質分析-------------------------------235 第三節 綜合討論-----------------------------------------262 第四節 研究者反思---------------------------------------284 第七章 結語與建議--------------------------------------295 第一節 結語---------------------------------------------295 第二節 研究限制-----------------------------------------302 第三節 研究建議----------------------------------------303 參考文獻------------------------------------------------311 附錄----------------------------------------------------319 表目次 表2-2-1:Sternberg(1986,1988,1998)愛情三元論之愛的類型--22 表2-2-2:Levinger(1980)的人際關係五階段論---------------25 表2-2-3:愛情發展理論整理---------------------------------27 表2-4-1:吳姝蒨(民85)研究虛擬人際關係的組成要件---------36 表3-3-1:研究參與者之基本資料-----------------------------54 表3-3-2:故事A至H的網戀基本資料---------------------------56 表3-3-3:故事I和J的網戀基本資料---------------------------59 表3-6-1:定義現象舉例-------------------------------------71 表3-6-2:開放性編碼舉例-----------------------------------73 表3-6-3:性質與面向發展舉例--- ---------------------------75 表4-1-1:Ally和Alex的網戀故事行動心理歷程-----------------85 表4-2-1:Beth和Bob的網戀故事行動心理歷程------------------92 表4-3-1:Claire和Chris的網戀故事行動心理歷程-------------101 表4-4-1:Debby和 Daniel的網戀故事行動心理歷程------------108 表4-5-1:Emma 和Evan的網戀故事行動心理歷程---------------116 表4-6-1:Fineace和 Forreson的網戀故事行動心理歷程--------123 表4-7-1:Grace和George的網戀故事行動心理歷程-------------136 表4-8-1:Helen和Harry的網戀故事行動心理歷程--------------145 表4-9-1:Ivan的網戀故事行動心理歷程----------------------153 表4-10-1:Joe的網戀故事行動心理歷程----------------------158 表4-11-1:本研究網戀故事各階段之溝通媒介整理-------------167 表5-1-1:影響網路戀情發展之人格特質因素------------------173 表6-1-1:觀察互動期的互動程度說明------------------------215 表6-1-2:網路戀情發展歷程之階段說明----------------------225 表6-1-3:網路戀情發展之行動與心理反應--------------------226 表6-1-4:網路戀情之類型----------------------------------227 表6-1-5:網路戀情發展暨影響因素--------------------------234 表6-2-1:研究參與者從網路上認識到通電話的時間------------236 表6-2-2:研究參與者從網路上認識到見面的時間--------------236 表6-2-3:網路特性和網路使用者的關係----------------------257 表6-2-4:網路與其他交友管道之優點比較--------------------258 表6-3-1:本研究之網戀發展理論與國外愛情發展理論比較------273 表6-3-2:本研究之網戀發展理論與國內相關愛情理論之比較----277 圖目次 圖2-2-1:Reiss(1960)的愛情發展車輪論-------------------24 圖3-1-1:研究架構----------------------------------------49 圖3-5-1:研究程序----------------------------------------64 圖4-1-1:Ally和Alex的網戀發展歷程流程圖------------------85 圖4-1-1:網戀故事A的發展歷程暨影響因素圖-----------------91 圖4-2-1:Beth和Bob的網戀發展歷程流程圖-------------------92 圖4-2-2:網戀B的發展歷程暨影響因素----------------------100 圖4-3-1:Claire和Chris的網戀發展歷程流程圖--------------101 圖4-3-2:網戀C的發展歷程暨影響因素圖--------------------107 圖4-4-1:Debby和Daniel的網戀發展歷程流程圖--------------108 圖4-4-2:網戀D的發展歷程暨影響因素圖--------------------115 圖4-5-1:Emma和Evan的網戀發展歷程流程圖-----------------116 圖4-5-2:網戀E的發展歷程暨影響因素圖--------------------122 圖4-6-1:Fineace和Forreson的網戀發展歷程流程圖----------123 圖4-6-2:網戀F的發展歷程暨影響因素圖--------------------134 圖4-7-1:Grace 和George的網戀發展歷程流程圖-------------136 圖4-7-2:網戀G的發展歷程暨影響因素圖--------------------144 圖4-8-1:Helen和Harry的網戀發展歷程流程圖---------------145 圖4-8-2:網戀H的網戀發展歷程暨影響因素圖----------------152 圖4-9-1:Ivan的網戀發展歷程流程圖-----------------------153 圖4-9-2:網戀I的發展歷程暨影響因素圖--------------------157 圖4-10-1:Joe的網戀發展歷程流程圖-----------------------158 圖4-10-2:網戀J的發展歷程暨影響因素圖-------------------164 圖4-11-1:研究參與者之網戀發展歷程統整圖----------------166 圖5-1-1:影響網路戀情發展之網路使用者因素---------------183 圖5-1-2:影響網路戀情發展之溝通媒介因素-----------------195 圖5-1-3:影響網路戀情發展之社會文化因素-----------------201 圖5-1-4:影響網路戀情發展之因素-------------------------202 圖6-1-1:見面確認關係型之網戀發展歷程圖-----------------229 圖6-1-2:見面發展關係型之網戀發展歷程圖-----------------231 圖6-1-3:網路戀情發展歷程圖-----------------------------232 圖6-1-4:網路戀情發展脈絡圖-----------------------------234 圖6-3-1:網路符號---------------------------------------268 網住e世情─網路戀情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理論建構(附冊) 十五位研究參與者之網戀故事 目錄 第一章 網戀故事A─不知不覺的故事--------------------------1 第二章 網戀故事B─徵婚的故事-----------------------------15 第三章 網戀故事C─無奈介入的故事-------------------------27 第四章 網戀故事D─互補與相似的故事-----------------------35 第五章 網戀故事E─挑剔的故事-----------------------------47 第六章 網戀故事F─出乎預料的故事-------------------------57 第七章 網戀故事G─拯救的故事-----------------------------75 第八章 網戀故事H─心靈交流的故事-------------------------87 第九章 網戀故事I ─快速發展的故事------------------------99 第十章 網戀故事J ─遊戲人間的故事-----------------------10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李美枝和陳皎眉(民78)。社會心理學。台北:空大。
    王定卿(民90)。電腦寫作造成之疏離現象初探。國立中正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澄華(民90):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王慶福(民84)。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陽琪、陽琬譯(民84)。婚姻與家庭(古德曼原著)。台北:桂冠。
    台灣日報,焦點新聞版(民88年10月27日)。愛情信件:要想我喔…。
    立威資訊研究室(民88)。二十一世紀網際網路整合應用。台北:立威。
    朱美慧(民88)。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余憶鳳(民89年3月25日)。結交網友,杜絕亡友。中國時報,民意論壇版。
    張滿玲譯(民88)。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原著出版年:1997年)
    李美華等譯(民87)。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台北:時英。
    李美枝(民76)。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大洋。
    李宗祐(民89年5月14日):網路喚兒歸,慈母頻垂淚,中國時報,社會綜合版。
    李盈穎(民 91年2月26日)。電子媒婆 e雙巧手,彈指輕點鴛鴦譜。數位周刊電子報。
    李維庭(民84)。愛上一個人─愛情現象的詮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文彬(民88)。後形式思考的發展及其與人際關係之容忍性、同理心、自我揭露、自主性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芳田譯(民90)。邱比特的箭(Sternberg原著)。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8年)
    吳姝蒨(民85)。電腦仲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芸欣(民90)。單戀者單戀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玲妃(民90年6月20日)。國內潛在網友 逾一千一百萬人。工商時報,資訊科技版。
    施威銘研究室(民90)。網路概論。台北:旗標。
    卓紋君(民89)。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上),諮商與輔導,174,25-29。
    卓紋君(民89)。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下),諮商與輔導,175,19-23。
    胡幼慧、姚美華(民85)。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質化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台北:巨流。
    黃厚銘(民88年12月)。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黃湘惠(民87)。宗教對癌症患者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欣怡(民87)。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欣怡、林以正(民87)。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性與人際關係。科學月刊,29(6),469-476。
    郭芳瑜(民90)。師範院校學生之網路倫理態度與行為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高興宇(民88年10月27日)。胖妹「虛擬」俏妞,網路詐財。中國時報,焦點新聞版。
    高筱綺(民87)。個人溝通風格對網路空間的認知及其個人網頁自我呈現之研究─以交通大學學生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莊舒仲(民91年4月8日)。網路電話,挑戰零費率。自由時報,資訊時代版。
    譚天、吳佳真譯(民87)。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特克原著)。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5年)
    劉靜怡譯(民90)。控制權革命─新興科技對我們的最大衝擊(夏比洛原著)。台北:臉譜。(原著出版年:1998年)
    徐宗國(民85)。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質化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台北:巨流。
    陳一雄(民88年10月27日)。網路情人詐財…高職生落網。聯合報,話題版。
    陳世財(民89年5月14日)。大專生上網六成為交友及網路戀情。中國時報,焦點新聞版。
    陳彥任(民90)。網路空間認知地圖之初探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淑泰(民88年10月27日)。網路編織美麗人生,別傻了。中國時報,焦點新聞版。
    陳艷紅(民86)。台灣原住民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分析研究-以四位新竹泰雅族男性青年的生命故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文志(民85)。成年早期婚姻親密量表之編製及影響婚姻親密之因素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思嘉(民90)。擇偶歷程與婚前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4),1-29。
    張老師月刊(民89年3月)。網路情挑,愛情不設防?張老師月刊,267,52-59。
    張春興(民83)。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義宮(民91年4月30日)。發展網路家電,一路領先。經濟日報。
    陳美靜譯(民90)。網路心理講義(華萊斯原著)。台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年)
    傅仰止(民88年12月)。電腦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以電子郵件傳遞為例。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何修宜譯(民88)。愛上電子情人─網路親密接觸完全攻略本(葛溫尼原著)。台北:商周。(原著出版年:1998年)
    蔡文輝(民89)。婚姻與家庭。台北:五南。
    蔡敏玲(民90)。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233-260。
    葉勇助、羅家德(民88年12月)。網上社會網絡研究。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韓佩淩(民89)。北部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質對網路沈迷現象之影響─以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十所高中職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映馨(民88)。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牧貞(民69)。自我揭露的楔型模式及其相關變項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薛怡青(民89)。台灣BBS的使用者之自我揭露、名片檔自我呈現意願與暱稱認知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蘇彥豪(民87)。網路空間的公共與私密:以TANet女性主義BBS站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廖鐿鈤(民90)。網路入侵─虛擬社區對真實世界的滲透。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蕭銘鈞(民87)。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蕭韶華(民90)。網路純文字交談環境中性別判斷之線索及整合模式探討。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蕭承訓(民91年4月25日)。太無聊,胖妹又去援交。中國時報,社會綜合版。
    簡元育(民85)。漫談網路發展沿革。倚天雜誌,32,47-49。
    簡恆信(民87):虛擬社群匿名行為模式研究—以網際網路電子布告欄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智雯(民90)。網路健康資訊的使用與滿足─從網路與閱聽人特性之觀點探討。國立中正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游康婷(民90)。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聯合報(民90年2月14日)。網上互訂終身 共組虛擬家庭。
    鍾瑞芳(民88年11月4日):網路脫軌行為層出不窮,隱藏身分,匿名交友,騙財騙色…。大成影劇報。
    徐宗國譯(民86)。質性研究概論(Strauss和Corbin原著)。(原著出版年:1990年)
    吳芝儀、廖梅花譯(民90)。質性研究入門:發展紮根理論的技術和程序。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年)
    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年)
    刁筱華譯(民88)。愛,是一個故事(Sternberg原著)。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8年)
    劉家儀(民90)。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豐存(民90)。虛擬世界擇偶─以配對網站的異性交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薛絢譯(民88)。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魏特罕原著)。台北:台灣商務。(原著出版年:1997年)
    (二)西文部分
    Altman, I., & Taylor, D.A. (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nston.
    Baron, R.A., & Byrne, D. (1987). Social psychology: Understanding human interac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ron, R.A., & Byrne, D. (1997). Social psychology 8th .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ron, R.A., & Byrne, D. (2000). Social psychology 9th .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rehm, S.S., & Kassin, S.M. (1993). Social psychology 2nd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Brehm, S.S., & Kassin, S.M. (1996). Social psychology 3rd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Brehm, S.S., Kassin, S.M. & Fein, S. (1999). Social psychology 4th.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Burnard, P., & Morrison, P. (1992). Self-disclosure: a contemporary analysis. Alershot:Avebury.
    Burt, J.J., & Meeks, L.B. (1985). Education for sexuality-concepts and programs for teaching. CBS college.
    Cornwell, B., & Lundgren, D.C. (2001). Love on the Internet: involvement and misrepresentat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cyberspace vs. realspace.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17, 197-211.
    Derlega, V.J., Metts, S., Petronio, S., & Margulis, S. (1993). Self-disclosure. Newbury Park: Sage.
    Deaux, K., & Wrightsman, L.S. (1988). Social psychology. California: Brooks/Cole.
    Gackenback, J. et al, (1998). Psychology and internet.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Guba , E. G.,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California: Sage.
    Fletcher, G.J.O. ,Simpson, J.A. & Thomas, G. (2000). The measurement of perceived relatonship quality components: a confirmatory analytic approach.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3), 340-354.
    Fletcher, G.J.O. ,& Clark, M. (2001).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Oxford: Blackwell.
    Franzoi, S.L. (1996). Social psychology. Dubuque: Brown & Benchmark.
    Jerome, L.W. DeLeon, P. H., James, L.C., Folen, R. Earles, J. & Gedney, J. J. (2000). The coming age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4), 407-421.
    Katz, J. E., & Aspden, P. (1997). A nation of stranger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12), 81-86.
    Kennth, M. R. (2001). Commitment and relational maintenance in online and offline romantic relationship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Kiesler, S., & Kraut, R. (1999). Internet use and ties that bind.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 783-784.
    Kraut,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 Kiesler, S., Mukhopadhyay, T., & Scherlis, W. (1998).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 1017-1031.
    Laurenceau, J.P., Barrett, L.F., & Pietromonaco, P. R. (1998). 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ess: The importance of self-disclosure, partner disclosure, and perceived responsiveness in interpersonal exchang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5), 1238-1251.
    Lynn, A. T.(2000). Predicting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online romantic relationship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Merkle, E. R.(1999). Romance in the era of technology: An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propinquity and self-disclosure on intimacy within computer mediated relationships.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Kent State University.
    Merkle, E. R., & Richardson, R. A. (2000). Digital dating and virtual relating : concepttualizing computer mediate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amily Relations, 49(2), pp.187-192.
    Myers, D. (1999). Social psychology 6th. Boston: McGraw-Hill.
    Parks,M.R. & Floyd,K. (1996).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 80-97.
    Rierdan, J. (1999). Internet-depression link?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 781-782.
    Silverman, T. (1999). The internet and relational the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 780-781.
    Strauss, A.,& Corbin, J.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London: Sage.
    Wallace, P. (1999).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lther, J. B., & Burgoon, J. (1992).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1). 50-88.
    Walther, J. B. (1994). Anticipated ongoing interaction versus channel effects on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4), 473-501.
    Wysocki, D. K. (1996). Somewhere over the modem: Self-disclosure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computer bulletin board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三)網站部分
    ICQ網站。www.icq.com
    Lovematch網站。www.match.com.tw
    林芬柔(民國91年3月26日)。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FIND。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047
    李雅萍(民國91年5月14日)。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FIND。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41
    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FIND。http://www.find.org.tw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www.books.com.tw/item/001/0010135343.htm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網路調查。http://survey.yam.com/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女性網。http://www.hercafe.com.tw/events/e2000/sex/finish.html
    網路家庭網站。http://find.pchome.com.tw/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