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葛兆丹
Chao-Tan Ko
論文名稱: 影響線上知識分享因素之研究─以個案公司之研發人員討論區為例
The Study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Online Knowledge Sharing ─ A Case Study of a Discussion Board used b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ff
指導教授: 方崇雄
Fang, Chung-Hsi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線上知識分享研發人員影響因素
英文關鍵詞: online knowledge shar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ff, affecting facto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8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線上知識分享之相關理論基礎、探討影響研發人員線上知識分享之因素、探討個案公司研發人員個人背景變項對線上知識分享影響因素之差異性及提供個案公司及未來對本題目有興趣之研究者參考。
    研究方法除文獻探討之外,並透過問卷調查法,以個案公司約770名的研發工程師為母群名單,經查表依據Krejcie的隨機抽樣原則,抽取257樣本數以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45份。依研究結果獲致結論如下:
    一、線上知識分享之影響因素分別為:組織文化因素、討論區基礎建設因素、獎酬制度因素、工作壓力因素、知識分享設計因素與知識分享意願因素等六大構面。
    二、在六大構面中,以知識分享設計影響最大,依序為組織文化因素、獎酬制度因素、討論區基礎建設因素、工作壓力因素與知識分享意願因素。
    三、在個別題項部份,研究樣本最對「組織創造互信的文化,將促使同仁願意分享知識」的同意程度最高。
    四、依研究結果研發人員對線上知識分享皆為正向感受,顯示確已達到應用討論區進行線上知識分享的目的。

    The main purposes of the study were to discuss basic theories related to online knowledge shari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RD staff to share knowledge on-line. Moreover, the variation of the RD staff’s demographic variables in the case was also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online knowledge sharing. With all, it was hoped to provide the company in the case and other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this topic some useful reference.
    The study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long with literature review. According to Krejcie’s simple random sampling, 257 RD engineers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from about 770 in the company of this case, with 245 valid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results, four conclusions were made as follows.
    1. Six aspects composed factors affecting one to share knowledge on-line, which wer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base construction of discussion board, rewards, working pressure, knowledge sharing design, and willingness of sharing knowledge.
    2. Among the six aspects, the factor of knowledge sharing design influenced most, and the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rewards, base construction of discussion board, working pressure, and willingness of sharing knowledge orderly.
    3. By individual item, “A mutual trust created in the organization culture could help stimulate colleagues’ willingness to share knowledge” was what RD staff highly agreed most.
    4. A positive result from the RD staff showed that the purposes of applying the tool to knowledge sharing had indeed been reached.

    謝 誌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 錄 VII 表 次 IX 圖 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步驟及實施程序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五節 重要名詞解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知識與知識分享之相關理論 15 第二節 線上討論區之相關理論與應用 48 第三節 影響線上知識分享之因素 6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8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8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4 第五節 研究實施 91 第六節 資料分析 9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5 第一節 研發人員基本資料 95 第二節 研發人員線上知識分享影響因素分析 98 第三節 個案公司研發人員線上知識分享影響因素差異性分析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5 中文部分 125 外文部分 130 附 錄 133 附錄一 影響線上知識分享因素之調查問巻(預試問卷) 133 附錄二 影響線上知識分享因素之調查問巻(正式問卷) 137

    中文部分

    毛榮富(2001)。網路社會的神話塑造─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美音(譯)(1998)。Leonard-Barton, D. 著。知識創新之泉:智價企業的經營(Wellsprings of Knowledge)。台北市:遠流。
    田冠鈞(2003)。談使用者介面設計。2006年9月12日。取自: http://www.ktyan.idv.tw/computer_interface.htm
    世界經理文摘編輯部編(譯)(2006)。Brafman, O. & Beckstrom R. A著。向海星學管理(The Starfish and he Spider)。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7)。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李田樹(譯)(2007)。Denning S.著。知識管理的十個關鍵(Ten Steps to Get More Business Value from Knowledge Management)。台北市:世界經理文摘。
    李田樹(譯)(2006)。Parise, S., Cross, R. & Davenport, T.H.著。留住知識。(Strategies for Preventing a Knowledge-Loss Crisis)。台北市:世界經理文摘
    李月蓮、蘇鑰機(2001) 。新聞網站、公共空間與民主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63,28-35。2006年9月28日,取自:http://www.cuhk.edu.hk/ics/21c/
    李金城(2002) 。團隊成員關係與知識分享關聯性之研究—以高科技研發團隊為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李聖賢(譯)(2001)。Gladstone, B. 著。經理人知識管理手冊(From Know-How to Knowledge: the essential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李淑華(譯)(2001)。Dixon, N. M.著。知識共享型組織(Common Knowledge: 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台北市:商周。
    林東清(2003)。知識管理。台北市:智勝。
    林佳蓉(譯)(2002)。Storck J. & Hill P.A.著。透過「策略社群」散播知識(Knowledge Diffusion through Strategic Communities)。台北市:天下文化。
    金承慧(2002)。研發機構組織成員知識分享行為意圖研究─以工研院研發人員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吳美瑩(2001)。網路成文規範與使用者行為之初探─以台大椰林風情bbs 政治版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兆偉(2004)。資訊系統對知識分享之應用與評估之研究─以某電信公司為例。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瑋珊 (譯)(2001)。Davenport, T. H. & Prusak, L.著。知識管理(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胡瑋珊(譯)(2004)。Nonaka, I. & Takeuchi, H.著。企業創新的螺旋(Hitotsubashi on Knowledge Management)。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唐芷菁(2004)。線上社群網路與產品市場資訊相關性研究—以手機產品為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生玉(2005)。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縣:精華書局。
    許史金(譯)(2001)。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著。知識管理推行實務。台北市:商周。
    許榕倫(2001)。網路讀書會對中學教師英語素養之效益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梁桂錦(2001)。組織成員知識分享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資訊產品製造業研發人員為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維(譯)(2003)。Wenger E. , McDermott R. & Snyder W. M.著。實踐社群(Cultivat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台北市:天下文化。
    黃祺晃(2005)。新產品在開放式社群討論區的訊息擴散效果—以汽車產品為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傑笙(2004)。資安產業研發、測試與應用部門間知識分享架構之研究—以B公司為例,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郭巧君(2005)。網路討論區對於企業新產品開發的影響¬—以A牌手機為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永隆、莊宜昌(2005)。知識價值鏈。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陳麗春(2004)。應用網際網路輔助數學解題教學成效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數理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延澤(2004)。高科技產業中員工學習意願與知識分享程度之關係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進江(2003)。組織正義、信任與知識分享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研發部門為例,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曾育慧(譯)(2001)。Neuhauser P.C., Bender R. & Stromberg K. 著。再造企業網路文化(Building Corporate Culture in the Connected Workplace)。台北市:商周。
    曾介民(2004)。線上討論融入數學寫作活動對國中生數學學習的影響,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楊子江、王美音(譯)(1997)。Nonaka, I. & Takeuchi, H.著。創新求勝(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台北市:遠流。
    楊政學(2005)。知識管理學理與實證。台北市:揚智文化
    楊惠均(2003)。網路公共論壇之研究─以教育改革議題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維基百科(2006),Internet forum。2006年7月31日。取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Internet_forum
    經濟部技術處(2006)。我國製造業現況與趨勢-回顧2005展望2006。台北市:作者。
    經濟部工業局(2002)。產業知識管理技術輔導與推廣計畫。台北市:作者。
    經濟部工業局(2002)。隱性知識採擷技巧技術手冊。台北市:作者。頁36-38。
    鄭琇文、梁燕蕙、廖佩君、鍾惠玲、蔡宜秀、張廖婉菁、黃千凌(2006,4/25~5/5)。Web 2.0 is Coming。2006年3月23日。取自:http://www.digitimes.com.tw
    劉京偉(譯)(2001)。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著。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Zukai Knowledge Management)。台北市:商周
    潘慧玲(編著)(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市:雙葉書廊。
    賴建勳(2004)。即時通訊軟體對知識分享成效之影響。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青燕(2001)。台灣地區報社網站討論區運作與管理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嘉興(2004)。影響設計師知識分享意願因素之研究—以台灣資訊業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市。
    謝宗修(2004)。我國IC設計產業專案團隊的社會資本、知識分享與創新績效之研究。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魏毓惠(2005)。管理缺口與組織氣候、知識分享及資訊科技認同問題之關係分析。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外文部分

    Andreessen, J.H. Erik (2006). To share or not to share, that is the question. Conditions for the willingness to share knowledge. Delft Innovation System Papers.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ebruary 2006. Netherlands.
    Guielford, J.P. (1965). 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4th ed.). New York:McGraw-Hill Inc.
    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5th ed.). New York : Macmillan
    Hendriks, P. (1999).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6(2): pp.91-100
    Huseman, R. C., & Goodman, J. P. (1999). Leading with Knowledge:The nature of Competition in the 21st Century:London Sage
    Kollock P.(1999). The Economies of Online Cooperation: Gifts and Public Goods in Cyberspace.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London: Routledge. Retrieved June 16, 2007。from: http://www.sscnet.ucla.edu/soc/faculty/kollock/papers/economies.htm
    McDermott, R. (1999). Wh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pired But Cannot Deliver Knowledge Management.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41, No. 4, pp. 103-117, Summer 1999
    McDermott, R. (2001). Knowing in Community: 10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Build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ommunity Intelligence Labs.
    Newman, V. (2004). Just-in time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Feature. London: 10 Jun 2004 in Volume 7 Issue 9
    Nonaka, I. (2001). Leading Knowledge Creation: The Power of Tacit Knowledge. KM Asia 2001. Retrieved March 16, 2007。from:http://www.elearningpost.com/articles/archives/report_from_ba_km_asia_2001/
    OECD(1996). 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 Paris, p.12
    Rheingold H. (2000).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London: MIT Press.
    Stone, J.(1991). Will the real body please stand up? Boundary stories about virtual cultures, Cyberspace: First steps. pp.88-118.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Also available: URL: http://www.rochester.edu/College/FS/Publications/StoneBody.html
    Sanchez, R. (2001). Managing Knowledge into Competence: The Five Learning Cycles of the Competent Organiz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rld Bank (1998).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8/99.
    Wah, L. (1999). Making Knowledge Stick. Management review May 1999 pp.24-2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