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朝淵 Kuo, Chao-Yuan |
---|---|
論文名稱: |
臺灣當代藝術中的身體暴力表現 (1980-2020) The Expression of Physical Violence in Taiwan Contemporary Art (1980-2020) |
指導教授: |
白適銘
Pai, Shih-M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3 |
中文關鍵詞: | 臺灣美術史 、暴力 、身體暴力 、臺灣當代藝術 、痛感 、快感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 Art History, violence, physical violence, Contemporary Taiwan Art History, pain, pleasur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34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6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暴力」一直是成為全世界的重要關鍵字之一。暴力不僅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的霸凌、鬥毆、抗爭,也會在國際間出現更大型的暴力行動,如恐怖攻擊、戰爭等等。當藝術作為一種社會與現實世界的反映時,自古至今,不斷有各種暴力相關題材的作品面世,過去這些題材被包裝在神話、聖經故事、書籍插畫、戰爭畫、雕刻、攝影等等不同的藝術形式之中,在進入當代之後,暴力也不斷出現在其他純藝術之外的領域,如電影、戲劇、漫畫、動畫、電玩等等。這些作品往往連結著人類的道德、政治、歷史、生死等觀念,而藉由了解臺灣當代藝術中如何呈現暴力的形式,將有助於理解當代藝術與早期藝術史的承接關係。
儘管在西方藝術史或中國當代藝術中都已經有了與暴力相關的主題研究,臺灣藝術史中對於藝術與暴力之間的相關研究卻仍然付之闕如。在臺灣藝術史中,這些研究散落在國家主體性、女性主義、風景繪畫等等不同的子題中,至今並未有一個較為完整的論述出現。
為了試圖釐清臺灣當代藝術與過去臺灣藝術史中暴力表現形式的承接關係,本研究以西洋美術史作為參照,首先將暴力的相關作品與理論中,統整出「快感」與「痛感」這兩種常見的暴力表現形式,接著梳理臺灣自1980年以前的暴力相關視覺材料,包括早期原住民的藝術創作、荷西時期的銅版畫、日治時期的聖戰美術、民俗信仰中地獄圖的暴力敘事、二次戰後的寫實木刻版畫,再到解嚴前的社會寫實電影中的較為廣泛的暴力表現形式等等,作為進入當代之前的統整研究。而在1980年之後的當代藝術中,本論文將主題逐漸聚焦於身體暴力的表現形式,參照電影、電視對於暴力程度的分類,作為判別作品中是否呈現暴力的依據。藉由早期藝術史與當代藝術史之間的圖像研究,分析這些過去曾出現的暴力表現方式與題材如何被後來的當代藝術家所延續、發展。
本研究發現,在歸納臺灣當代藝術中身體暴力表現形式時,若以解嚴時期作為界線,似乎隱然有一種世代間的差異。解嚴前出生的藝術家偏向於運用強烈的身體暴力表現,來提出對於政治、社會的批判;而解嚴後的藝術家則偏向較為軟性的訴求,使得身體暴力更難出現在年輕藝術家的創作之中。以圖像的形式來說,身體暴力的表現經常帶有策略性,而透過西洋藝術史或是東方藝術史中的經典圖像來傳達時,則更容易被觀眾所認同,進而達到宣傳藝術家理念的目的。
“Violen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keywords in the world recently. Violence not only happens in bullying, brawls or protests in people’s everyday life, but also appears in actions of larger scale such as terrorist attacks, wars and others around the world. While art is regarded as a reflection of the society and reality, works related to various types of violence have been created unceasingly since long ago. Violence used to be wrapped in mythology, biblical stories, illustrations, war paintings, sculptures, photographies and other artistic forms in the past.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it also appears in categories other than fine art, such as the movies, the theater, comic books, animations, and video games, etc.. The pieces often relate to the human ideas about morality, politics, history, or life and death. The investigation of how violence is presented in Taiwan’s contemporary art will help the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heritage has been passed on from the earlier art history to contemporary art.
Despite there are violence-related studies in the Western Art History as well as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violence in Taiwan’s art history is still wanting. In Taiwan’s art history, violence has been discussed along with various subjects such as national identity, feminism, landscape and others, but without having a thorough treatise on its own until now.
In order to clarify how the expression of violence has been passed on from Taiwan’s earlier art history to the contemporary, this thesis firstly refers Western art history to identify two types of common expression of violence, “pleasure” and “pain,” in related artworks and theories. Violence-related visual materials dating before 1980
in Taiwan are then combed through, as the preceding research of the contemporary. These visual materials include early indigenous art, etchings from the Spanish and Dutch colonial periods, art of “The Holly War”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violent depictions of the hell in folk beliefs, woodcut after World War II, and the more widespread forms of violent expression in social realistic movies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For contemporary art after 1980,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expression of physical violence. Whether an artwork contains violence is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for films and television programs. By applying iconology, how expressions and subject matters of violence from the earlier art history have been received and further developed by contemporary artists is analyzed.
When classifying the forms of expressing physical violence in Taiwan’s contemporary art, this research reveals that there seems to be a hidden difference between gener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Artists born prior to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tends to question the politics and society with intense physical violence in their works, while those born after it favor more modest approaches. Physical violence is thus less seen in works by younger artists. In terms of iconological forms, the expression of physical violence is often strategical. Moreover, it is often better received by the audience when adapting well-known images from the Western or Oriental art history, and thus achieving the goal of propagating the artist’s idea.
一、中文
(一)專書
Abramovic , Marina著,蘇文君譯,《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牆》,臺北:大塊文化,2017年。
Armstrong, Karen著,林宏濤譯,《血田:暴力的歷史與宗教》,臺北:如果出版,2016年。
Bataille, Georges著,吳懷晨譯,《愛神之淚:從洞穴壁畫、宗教場面到凌遲酷刑,法國情色論大師巴塔耶分析「極限、踰越」的顛峰之作》,臺北:麥田,2020年。
Bayley, Stephen著,郭玢玢譯,《醜:萬物的美學》,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4年。
Benjamin, Walter,陳永國編譯,《班雅明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Berry, Michael著,李美燕、陳湘陽、潘華琴、孔令謙譯,《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臺北:麥田出版,2016年。
Buruma, Ian著,周如怡譯,《殘酷劇場:藝術、電影、戰爭陰影》,臺北:紅桌文化,2016年。
C. Danto, Arthur著,林雅琪、鄭惠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Elkins, James著,陳榮彬譯,《繪畫與眼淚:畫作如何感動人心》,新北:左岸文化,2011年。
Foster, Hal主編,呂建忠譯,《反美學:後現代論集》,新北:立緒文化,2003年。
Foucault, Michel,《監視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時報文化,2020年。
Golden, Reuel著,鐘勝雄、莊璧綺譯,《目擊的力量:新聞攝影150年》,臺北:城邦文化出版,2012年。
Grossman, Dave著,黃致豪譯,《暴力電玩如何影響殺戮行為》,臺北:遠流出版,2018年。
Grossman, Dave著,霍大譯,《論殺戮:什麼是殺人行為的本質?》,臺北:遠流出版,2016年。
Groys, Boris著,郭昭蘭、劉文坤譯,《藝術力》,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5年。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著,賀麟譯,《法哲學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
Krug, E.G.等編著,唐曉昱主譯,《世界暴力與衛生報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
Lessing, G.E.著,朱光潛譯,《拉奧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Panofsky, Erwin著,李元春譯,《造型藝術的意義》,臺北:遠流出版,1996年。
Pinker, Steven著,顏涵銳、徐立妍譯,《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暴力如何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臺北:遠流,2016年。
Rubin, Cyma著,Newton, Eric主編,諶悠文等譯,《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瞬間的永恆》,Washington, D.C.:Newseum Inc. & Business of Entertainment Inc.,2012年。
Sofsky, Wolfgang著,邱慈貞譯,《暴力十二章》,臺北:玉山社,2006年。
Sontag, Susan著,劉耀成譯,《旁觀他人之痛苦》,臺北:麥田出版,2016年。
Vautrelle, Hervé著,李沅洳譯,《什麼是暴力?》,臺北:開學文化,2018年。
Winckelmann, Johann Joachim著,潘襎譯,《古典美之秘:西洋美術史學的開端 希臘美術模仿論》,臺北:思想生活屋,1999年。
中國木刻協會編,《中國版畫集》,上海,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8年。
王玲寧,《社會學視野下的媒介暴力效果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年。
池上英洋著,柯依芸譯,《殘酷美術史:解讀西洋名畫中的血腥與暴力》,臺北:時報文化,2017年。
吳慧芳、李虹枚、謝宇婷編,《線-石晉華當代宗教藝術展》,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8年。
呂佩怡編,《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5年。
李宜修,《 臺灣當代社會美術發展 1980~2000》,臺北:臺灣商務,2011年。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新北:聯經,2016年。
林國源,《古希臘劇場美學》,臺北:書林,2000年。
金祥根著,劉思佳譯,《卡拉瓦喬的殺人美學》,臺北:跨境文化,2017年。
侯俊明,《侯俊明的罪與罰》,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
姚瑞中,《姚瑞中》,臺北:田園城市文化,2008年。
姚瑞中,《臺灣裝置藝術SINCE1991-2001》,臺北:木馬文化,2001年。
姜麗華,《臺灣近代攝影史概論:1850年代至2018年》,新北市:臺灣藝大,2019年。
施舜翔,《 惡女力:後女性主義的流行電影解剖學》,臺北:八旗文化,2015年。
洪天宇,《大悲宴》,臺北:橘園國際藝術策展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倪再沁,《臺灣當代美術初探》,臺北:皇冠,1992年。
倪再沁,《臺灣當代美術通鑑:藝術家雜誌四十年版》,臺北:藝術家,2015年。
徐蘊康,《以藝術之名》,臺北:博雅書屋,2011年。
晏山農、羅慧雯、梁秋虹、江昺崙,《這不是太陽花學運:318運動全紀錄》,臺北,允晨文化,2015年。
高千惠,《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臺北:典藏今藝術,2014年。
郭婷玉、王品涵、許雅玲、莊建華著,《圖解臺灣史》,臺中:晨星出版,2018,頁18-19。
陳永賢,《錄像藝術啟示錄》,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0年。
陳武鎮,《刑求系列 陳武鎮畫集》,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1年。
陳武鎮,《夢回泰源 陳武鎮油畫集》,臺北:文建會,2007年。
陳香君,《跨國移動-當代藝術的想像行動與連結》,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1年。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大雁文化,2008年。
陸蓉之,《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史 1945-2002》,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
尊彩藝術中心策畫設計,《粉紅逆襲:徐薇蕙畫冊》,臺北:尊彩國際藝術有限公司,2013年。
黃振華編,《張振宇1975-1994 新人文主義作品集》,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4年。
楊茂林,《黯黑的放浪者--楊茂林》,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7年。
廖春鈴編,《 MADE IN TAIWAN:楊茂林回顧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6年。
廖新田,《臺灣美術四論》,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年。
漢寶德,《談美感》,臺北:聯經,2007年。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二二八美展歷史現場與圖像:見證、反思、再生》,臺北:北市美術館,1999年。
劉益昌、高業榮、傅朝卿、蕭瓊瑞著,《臺灣美術史綱》,臺北:藝術家,2007年。
潘安儀、劉永仁撰稿,余思穎編輯,《悚.憶.解.紛-解嚴與臺灣當代藝術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7年。
蕭瓊瑞,《圖說臺灣美術史 山海傳奇【史前.原住民篇】》,臺北:藝術家,2003年。
蕭瓊瑞,《圖說臺灣美術史 渡臺讚歌【荷西.明清篇】》,臺北:藝術家,2005年。
蕭瓊瑞,《戰後臺灣美術史 1945-2012》,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3年。
賴明珠,《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臺灣女性圖像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年。
謝里法,《我的畫家朋友朋友們》,臺北:自立晚報,1988年。
謝東山主編,《臺灣當代藝術 1980-2000》,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
謝鴻均,《謝鴻均15年作品集 1997-2012》,臺北:安卓藝術,2012年。
鍾江澤,《鍾江澤 2003-2015》,臺北:安卓藝術,2016年。
韓炳哲著,安尼、馬琰譯,《暴力拓樸學》,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
韓炳哲著,關玉紅譯,《美的救贖》,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臺北:雄獅,2001年。
蘭德爾.柯林斯(Randall Collins)著,劉冉譯,《暴力:一種微觀社會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二)期刊與專文
Freud, Sigmund著,何桂全等譯,〈文明及其不滿〉,收錄於,《論文明》,Freud, Sigmund著,頁59-142,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尹洪、冷欣、程輝,〈試論“暴力美學”及其特徵〉,《南昌航空大學學報》10期(2008.2)。頁97。
王淑津,〈高砂圖像-鹽月桃甫的臺灣原住民題材創作〉,收錄於,《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施梅珠編,頁116-145,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
王黎君,〈論民間童話中的暴力敘事〉,《小學教學設計》37期(2017.6),頁22-23。
石婉舜,〈殖民地版新派劇的創成―「臺灣正劇」的美學與政治〉,《戲劇學刊》12期(2010.7),頁35-71。
朱志偉、陳美渝,〈當代藝術中的「暴力美學」初探〉,《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7),頁187-188
朱俐,〈法事戲目連救母的精神內涵與演出形式〉,《藝術學報》65期(1999.12),頁99-120。
江美萱,〈新女性的復仇:社會寫實電影中的色情、越界與批判〉,《藝術學研究》23期(2018),頁99-125。
吳嘉瑄,〈從富麗堂皇中走向雜草叢生—謝鴻均個展「喧囂敘譜」〉,《藝外》28期(2012.1),頁100。
沈孝雯,〈戰後臺灣戰鬥文藝政策下的雕塑創作〉,《雕塑研究》1期,(2008.9),頁77-140。
林芳玫,〈暴力的美學 美學的暴力〉,《銘傳校刊》21期(1995.11),頁50-51。
林純如,〈從「蓮」的延伸探討女性自我定位與美的定義〉,《藝術家雜誌》245期(1995.10),頁496-497。
洪旭騰,〈宜蘭景陽號十殿閻羅手繪彩磁研究〉,《藝術論文集刊》(2012.10),頁1-26。
郝建,〈「暴力美學」的形式感營造及其心理機制和社會認識〉,《北京電影學報》37期(2005.4),頁1-7。
許佩純,〈林珮淳女性身體主體意識及其創作語彙--從〈相對說畫〉系列創作藝評文獻探討〉,《造型藝術學刊》(2015.12),頁197-229。
郭力昕,〈作為「劇場」的新聞/紀實攝影與社運:以「太陽花運動」的照片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6期(2016.1),頁73-115。
郭力昕,〈意義迷陣裡的權力與暴力:作為當代藝術的新紀實攝影話語--以〈鍊》與《野想》為例〉,《傳播文化與政治》1期(2015.6),頁41-73。
郭力昕,〈暴力的攝影,攝影的暴力〉,《攝影之聲》2期(2011.11/12),頁82-83。
陳香君,〈吳天章:笑畫批判家國的史詩〉,《典藏今藝術》124期(2003.1),頁110-114。
陳香君,〈閱讀臺灣當代藝術裡的女性主義向度〉,《藝術家》303期(2000.8),頁443-455。
陳曼華,〈從九○年代臺灣藝評看女體再現的性別政治〉,《藝術論壇》3期(2005.5),頁281-305。
曾長生,〈洪天宇的野性思維與空間意識〉,《藝術家》427期(2010.12),頁402-403。
曾肅良,〈解構暴力美學〉,《造型藝術學刊》(2003),頁29-42。
黃斯禹,〈昆汀.塔倫蒂諾電影「暴力美學」的藝術研究〉,《藝術評鑑》20期(2017),頁135-136。
黃朝政,〈初探二十世紀臺灣肖像畫與權力意識形態演變的關係〉,《書畫藝術學刊》16期(2014.7),頁175-214。
黃琪惠,〈戰爭與美術-以在臺日籍畫家的表現為例〉,收錄於《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施梅珠編,頁264-289,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
楊小濱,〈絕爽及其不滿:當代詩中的身體與色情書寫〉,《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4期(2013.8),頁71-112。
楊振,〈中國當代藝術中暴力情節的倫理批判〉,《藝術探索》27期,(2013.8),頁70-71。
廖仁義,〈視覺顛覆與驚悚救贖--洪天宇藝術作品的當代觀點與歷史淵源〉,《今藝術》194期(2008.11),頁244-246。
廖瑩芝,〈無能的暴力:侯孝賢電影中的幫派暴力美學〉,《藝術評論》32期(2017),頁1-22。
趙勇,〈性與暴力:從狂歡到娛樂──論西方影視的大眾文化特性〉,《當代電影》3期(2003),頁53-56。
劉昌漢,〈女性情慾煉獄的牆裡牆外—由男性角度剖析女性藝術〉,《藝術家》313期(2001.6),頁440-445。
劉耿一,〈自由與尊嚴的謳歌〉,《雄獅美術》250期(1991.12),頁202。
潘玲娟,〈影像暴力相關問題之研析〉,《復興崗學報》88期(2006.12),頁57-70。
潘襎,〈痛苦的美學-溫克爾曼古典希臘雕刻修辭學〉,《雕塑研究》9期(2013.3),頁45-61。
鄭惠美,〈游擊女孩的白色書寫—謝鴻均〉,《源雜誌》72期(2008.7-8),頁28-41。
賴玉華,〈刀筆下的時代見證-戰後初期臺灣版畫中的庶民生活〉,《臺灣美術》91,(2013.1),頁88-117。
戴岳弦,〈臺灣民間的喪葬道場畫──十殿閻王圖〉,《新使者雜誌》42期(1997),頁47-50。
謝世英,〈混搭現代與傳統價值:新女性〉,收錄於《日本殖民主義下的臺灣美術:1895-1945》,謝世英著,頁37-60,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14年。
魏辛,〈美國女性主義電影的暴力美學探析〉,《電影文學》659期,(2016),頁61-63。
關秀惠,〈宣稱見證二二八事件的木刻版畫:黃榮燦〈恐怖的檢查〉暨其木刻創作〉,文化研究21期(2015),頁37-94。
顧振清,〈以身體資源無畏挑戰極限-中國當代藝術表述方式中的暴力化傾向〉,《典藏今藝術》95期(2000.8),頁126-131。
龔卓軍,〈轉向或流變:戰爭畫所開啟的主體性問題〉,《藝術家》487期(2015.12),頁130-141。
龔卓軍,〈孿主體的美學政治:從藤田嗣治到臺灣的戰爭動員畫〉,《藝術家》489期(2016.2),頁130-141。
(三)學位論文
丁琪,《中國當代藝術中的暴力情結及其表達方式》,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馬博,《論當代藝術作品對「暴力美學」的詮釋》,瀋陽:魯迅美術學院碩士論文,2015,頁10-12
張閔俞,《追尋時代激盪中的自我:戰後畫家劉耿一與臺灣意識的興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曾霆羽,《離開水墨繪畫的水墨-八零後世代的文化翻譯》,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黃雅苓,《從圖像學來探究芙烈達.卡蘿的自畫像》,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羅展鵬,《當代寫實繪畫實驗-草莓族系列之創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四)網路資料
Angel,〈為什麼我們對暴力影像免疫?〉,立場新聞,2019.12.19點閱,https://www.thestandnews.com/culture/為甚麼我們對暴力影像免疫/。
Damien Hirst個人網站,2020.12.28點閱,http://www.damienhirst.com/a-thousand-years。
Giacomo Rizzolatt、Leonardo Fogassi、Vittorio Gallese著,潘震澤譯,〈感同身受:鏡像神經元〉,科學人雜誌,2020.5.26點閱,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938。
Google Arts & Culture,2020.12.28點閱,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
Ross, Julian,〈與蘇匯宇共在午夜召靈〉,双方藝廊,2020.12.31點閱,https://doublesquaregallery.medium.com/。
中評電訊,〈賈樟柯:暴力是弱者發出聲音的方法〉,苦勞網,2018.08.17點閱,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76061。
文化部,〈「用畫筆記錄那一代臺灣人的悲哀與抵抗」 人權館以書致敬 追憶人權與藝術鬥士歐陽文〉,文化部官方網站,2021.2.21點閱,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34930.html。
王鼎曄個人網站,2018.08.15點閱,http://dingyehwang.wixsite.com/wangdingyeh。
王嘉驥,〈虛構的力量─論陳界仁的藝術〉,伊通公園ITPARK,2018.08.18點閱,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10/596/73。
王儀君,〈暴力的模樣-邊牆:許尹齡創作展〉,報導者,2018.08.20點閱,https://www.twreporter.org/a/cultural-events-1-hsu-yin-ling。
臺灣當代藝術資料庫,2020.03.05點閱,https://tcaaarchive.org/?lang=ch。
全國法規資料庫,〈電視節目分級處理辦法〉(2019年3月5日修正),全國法規資料庫,2020.08.18點閱,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P0050016。
余杰,〈《余杰觀點》什麽是中國式的硬暴力和軟暴力〉,新頭殼,2020.06.29點閱,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7-26/132918。
吳垠慧,〈楊茂林的臺灣史 藝術是發言權〉,中時電子報,2018.07.08點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130000429-260115。
汪祐寧,〈【陳文成命案調查報告】美法醫研判:陳文成被扛著往下丟 墜地至少還活半小時〉,上報,2020.05.28點閱,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45984。
岩切澪,〈《美術手帖》 畫家與戰爭〉,ARTouch,2020.10.5點閱, https://artouch.com/news/content-1925.html。
忠泰美術館,2020.12.26點閱,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2119。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迎向2020 當代館跨年大展「災難的靈視」 災難後,看見藝術的力量 動盪不安的年代,以藝術刻劃災難的毀滅與救贖〉,非池中藝術網,2020.03.21點閱,https://artemperor.tw/focus/2970?page=1。
侯季然,〈社會寫實片〉,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2020.10.25點閱,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1195。
姚瑞中Youtube頻道,2020.10.20點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ZZn0FyMC5U。
施政昕,〈被立祠供養?或成厲鬼殺死負心漢──林投姐故事的兩種結局〉,故事,2020.10.20點閱,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lintoujie/#_ftnref4。
家庭暴力防治網,〈認識家庭暴力〉,家庭暴力防治網,2020.9.21 點閱,http://www.tapdv.tw/sec_04-2.html。
張敦智,〈不止清除、更是點火——亞里斯多德的「滌淨」再探〉,The Affairs 週刊編集,2020.09.26點閱, https://www.theaffairs.com/30938/%E4%B8%8D%E6%AD%A2%E6%B8%85%E9%99%A4%E3%80%81%E6%9B%B4%E6%98%AF%E9%BB%9E%E7%81%AB-%E4%BA%9E%E9%87%8C%E6%96%AF%E5%A4%9A%E5%BE%B7%E7%9A%84%E3%80%8C%E6%BB%8C%E6%B7%A8%E3%80%8D%E5%86%8D/。
張靖委,〈臺灣民俗中的地獄圖像與農曆七月的宗教儀式〉,ARTouch,2020.10.20點閱,https://artouch.com/view/content-13057.html。
曹志宇,〈後現代暴力行動,閱讀楊茂林《鯀被殺的現場II》〉,全球華人藝術網,2018.07.08點閱,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1440.html。
陳界仁,〈魂魄暴亂(REVOLT IN THE SOUL & BODY 1900—1999)〉,伊通公園ITPARK,2018.08.18點閱,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10/153/73。
陳飛豪,〈【鬼月專題】臺府展中的幽靈畫作與日治臺灣的鬼怪圖像〉,ARTouch,2020.10.20點閱,https://artouch.com/issue/content-13048.html。
陳意華,〈臺灣畫廊前進中東 第11屆Art Dubai〉,ARTouch,2020.10.25點閱,https://artouch.com/auction/content-4402.html。
陳聰文,〈欲力〉,國家教育研究院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20.09.19點閱,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469/?index=2。
就在藝術空間,〈「邊牆」許尹齡個展新聞稿〉,就在藝術空間,2020.12.28點閱,https://www.projectfulfill.com/uploads/3/1/1/6/31169469/%E6%96%B0%E8%81%9E%E7%A8%BF__%E9%82%8A%E7%89%86%E2%80%93%E8%A8%B1%E5%B0%B9%E9%BD%A1%E5%80%8B%E5%B1%95_%E5%B0%B1%E5%9C%A8%E8%97%9D%E8%A1%93%E7%A9%BA%E9%96%93.pdf。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姚瑞中:犬儒共和國〉,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020.12.31點閱,https://clab.org.tw/events/yao-jui-chung-republic-of-cynic-r-o-c/。
歐靜雲,〈星聚羞恥與歡愉的感官下〉,非池中藝術網,2020.11.01點閱,https://artemperor.tw/tidbits/4414。
鄭乃銘,〈關於外表放空,但內心卻萬般計較的青春〉,非池中藝術網,2018.08.16點閱,http://artemperor.tw/focus/25。
鍾江澤,〈創作自述〉,安卓藝術,2018.08.20點閱,http://www.art-msac.com/msac2012/index.php/art/artCreate/12。
鍾喬,〈「228版畫」之謎:黃榮燦《恐怖的檢查》〉,關鍵評論網,2020.06.30點閱,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4553。
嚴瀟瀟,〈崔廣宇的日常生活「媒體化戰術集」-雞腿、涼麵、造雨的傘和植物種植隨手包〉,典藏藝術網,2018.08.14點閱,https://artouch.com/views/content-3572.html。
蘇匯宇藝術家個人網站:https://www.suhuiyu.com。(點閱日期:2018.08.18)
二、英文
(一)專書
Clovers, Carol J. Men, Women and Chain Saw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Collins, Randall, Violence: A Micro-Sociological Theor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Han, Byung-Chui,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Frankfurt am Main: S. Fischer Verlag GmbH, 2015.
Han, Byung-Chui, Topologie der Gewalt, Berlin: MSB Matthes & Seitz Berlin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