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麗君 |
---|---|
論文名稱: |
明清飲中八仙圖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林麗江
Lin, Li-Chiang 程代勒 Cheng, Tai-Le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7 |
中文關鍵詞: | 飲中八仙 、蘇州片 、酒徒 、祝壽畫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1 下載:8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飲中八仙歌》為唐代杜甫(712-770)的七言古詩,由於該詩體例較為特別,歷代文人騷客喜吟詠,或是書寫詩歌墨跡,但與之相關的圖繪卻非常罕見。似乎是到了晚明清初,繪畫、版畫與陶瓷上突然一致呈現出對於飲中八仙題材之興趣。飲中八仙圖像也藉由各種媒材形式,傳播至日本,引起熱愛中國文化的日本畫家競相模仿、繪製。日本學界已關注到此現象,因而產生一些以個別畫家創作為討論主軸的單篇論文。然而,中國的飲中八仙圖繪,尤其是繪畫作品,卻因大多數為品質欠佳的仿作而遭到忽略,至今仍缺乏相關的研究。
而本研究即將首先針對流傳至今的《飲中八仙圖》進行研究,除了考察相關的圖文資料外,研究重點將放在其中一群畫面圖式多有高度關聯性,且被冠上仇英、尤求等廣受晚明書畫市場歡迎的畫家之名,可能是職業作坊製作而成的商品畫。希望透過《飲中八仙圖》個案之研究,試圖探討晚明畫作之生產與消費機制。
一、古籍
1. (唐)李陽冰,《草堂集序》,收入(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9),卷三十一。
2. (唐)杜甫撰; (宋)黃希、黃鶴同注,《黃氏補千家集注杜工部詩史》(元前至元壬午(十九年,1342)建刊本)。
3. (晉)劉昫,《舊唐書》(台北:藝文,1957)。
4. (宋)章淵,《稿簡贅筆》(民國十六年(1927)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5. (宋)陳思編,(元)陳世隆補,《兩宋名賢小集》(北京:線裝書局,2004)。
6. (宋)歐陽修,《新唐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7. (宋)釋居簡,《北礀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183》(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8. (元)張昱,《可閒老人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9.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10. (明)文震亨著; 陳植校注,《長物志校注》(南京:江蘇科學技術,1984)。
11.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台北:偉文,1965)。
12. (明)王世貞輯,《列仙全傳》(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1996)。
13. (明)王嗣奭,《杜臆增校》(台北:藝文印書館,1991)。
14. (明)佚名,《酣酣齋酒牌》,收入鄭振鐸,《中國古代版畫叢刊》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5. (明)吳從先,《小窗清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53(濟南:齊魯書社,1995)。
16. (明)沈沈,《酒概》,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80(台南:莊嚴文化,1995)。
17.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18. (明)徐炬,《酒譜》,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80(台南:莊嚴文化,1995)。
19. (明)袁宏道,《觴政》,收入氏著,《袁中郎全集》(臺北:文星出版社,1965)。
20.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臺北:偉文書局,1976)。
21. (明)高濂,《雅尚齋遵生八牋》,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出版編輯組編,《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子部、雜家類(北京:書目文獻,1988)。
22. (明)屠隆,《遊具雅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118(台南:莊嚴文化,1995)。
23. (明)張萱《西園存稿》(清康熙四年序刊本,國家圖書館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
24. (明)陳繼儒,《巖棲幽事》,收入《廣百川學海》(臺北:新興書局,1970)。
25. (明)程羽文,《清閒供》,收入《明清筆記史料叢刊》明36(北京:中國書店,2000)。
26. (明)程君房,《程氏墨苑》,收入鄭振鐸,《中國古代版畫叢刊二編》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27. (明)馮時化,《酒史》(台北:藝文,1965)。
28. (清)仇兆鱉,《杜詩詳注》(藝文印書館四部分類叢書集成三編影印本,1972)。
29. (清)毛竒齡,《西河集》(臺北:商務,1983-1986)。
30. (清)余金,《熙朝新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1. (清)宋駿業、王原祁等,《萬壽盛典初集》(臺北:台灣商務,1983-1986)。
32. (清)杜瑞聯,《古芬閣書畫記》,收入徐娟編,《中國歷代書畫藝術論著叢編》(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
33.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香港:中華書局,1977)。
34. (清)金古良繪,《無雙譜》(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1996)。
35. (清)俞敦培,《酒令叢鈔》(台北:東方文化供應社,1975)。
36. (清)徐增,《說唐詩》(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7. (清)張潮(1650-?),〈飲中八仙令〉,《檀几叢書‧餘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卷下,頁463-464。
38. (清)楊恩壽,《眼福編》(台北:文史哲,1971)。
二、近人論著
(一)中、日文
1. 小林宏光,《中国の版画—唐代から清代まで》(東京:東信堂,1995),頁107-110。
2.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藝苑掇英 28》(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
3. 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編,《世貌風情 : 中國古代人物畫精品集》(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大石利雄,〈宦南について—正宗寺藏「飲中八仙.西園雅集圖屏風」を中心に—〉,《國華》2(1998.09),頁15-34。
4. 山曼,《八仙:傳說與信仰》(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5. 毛文芳,〈花、美女、癖人與遊舫—晚明文人之美感境界與美感經營〉,《中國學術年刊》19(1998.03),頁405-408。
6. 毛文芳,〈晚明美學之主體體驗的美感型態〉,《國文學誌》2(1998.06),頁335-382。
7. 王正華,〈《聽琴圖》的政治意涵:徽宗朝院畫風格與意義網路〉,《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5(1998.03),頁85-87。
8. 王正華,〈女人、物品與感官慾望: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江南文化的呈現〉,《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0(2002.12),頁1-57。
9. 王正華,〈生活、知識與社會空間: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2003.09),頁1-85。
10. 王正華,〈過眼繁華:晚明城市圖、城市觀與文化消費的研究〉,《中國的城市生活:十四至二十世紀》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頁1-57。古原宏伸,《中囯画卷の硏究》,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05。
11. 王政松主編,《清宮珍祕別藏圖錄》(台北:倦勤齋,1999)。
12. 王漢民,〈八仙戲曲及其文化意蘊〉,《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4:4(2003.11),頁34-39。
13. 王漢民〈八仙戲劇作品考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4(1998.12),頁185-203。
14. 王耀庭,〈陳洪綬筆下的淵明逸致〉,《故宮文物月刊》8:11(1991.02),頁96-109。
15. 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編集委員會編,《世界美術大全集 東洋編7 元》(東京都:小學館,1999)。
16. 古原宏伸,〈陶淵明事蹟圖卷〉,收入古原氏著《中国画卷の研究》(東京:中央公論美術,2005),頁355-418。
17. 石守謙,〈浪蕩之風—明代中期南京的白描人物畫〉,《美術史研究集刊》1(1994.03),頁46-47。
18. 石慢,〈通訊性繪畫—解讀蘇軾、王鞏與王詵〉,《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583-601。
19. 吉沢忠,〈池大雅筆飲中八仙図屏風〉,《國華》974(1974.11),頁19-24。
20. 朱倩如,《明人的居家生活》(宜蘭:明史研究小組,2003)。
21. 西村南岳,〈大雅飲中八仙歌巻〉,《墨美》205(1970.11),頁2-4。
22. 余佩瑾,〈仇英有關園林繪畫的幾幅作品〉,(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論文,1987)。
23. 余佩瑾,〈從《獨樂園圖》看文徵明與仇英風格的異同〉,《故宮學術季刊》8:4(1991.05),頁85-118。
24. 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台北:中華書局,1969)。
25. 何傳馨,〈博古、擬古與變化-十六至十八世紀仿古風氣下的繪畫〉,收於李玉珉主編,《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頁290-297。
26. 吳光正,《八仙故事系統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16-55。
27. 吳同編,《波士頓美術館藏中國古畫精品圖錄 唐至元代》(美國:波士頓美術館,1990)。
28. 李玉珉,〈神通妙變羅漢畫—羅漢畫特展介紹2〉,《故宮文物月刊》8:8(1990.11),頁74-93。
29. 林琦妙,《明代蘇州文學與繪畫藝術之交流》(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30. 林業強,〈參古運新—劉源設計瓷樣考〉,收入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編,《故宮博物院八十華誕古陶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頁11-24。
31. 林聖智,《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圖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1994)。
32. 邱仲麟,〈誕日稱觴—明清社會的慶壽文化〉,《新史學》11:3(2000.09),頁101-156。
33. 南京博物院,〈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及其磚刻壁畫〉,《文物》8:9(1960),頁37-42。
34.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縣五結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
35. 范宜如,《明代吳中文壇研究—一個地域文學的考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36. 香港藝術館編,《手卷—虛白齋藏中國書畫藏品目錄》(香港:香港臨時市政局,1999)。
37. 孫藝秋,〈說杜甫《飲中八仙歌》〉,《文史知識》1984:7(1984.07),頁30-33。
38. 徐文琴,〈明末清初景德鎮瓷器中市民趣味的興起〉,《故宮學術季刊》7:4(1990.夏),頁81-118。
39. 徐國能,《歷代杜詩學詩法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40. 徐湖平,《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明清肖像畫》(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41. 浦江清,〈八仙考〉,《清華學報》11:1(1936),頁97。
42. 脇本十九郎,〈探幽縮圖について〉,《美術研究》4(1932),頁15-21。
43. 張天健、崔炳楊,〈獨特其篇—杜甫飲中八仙歌試論〉,《杜甫研究學刊》1995:1(1995.01),頁46-49、59
44. 張月雲,〈述觴政說酒令:密糾察於歡時,鬥森嚴於酒律(上、(下))〉,《故宮文物月刊》3:12、4:1(1986),頁100-109、98-105。
45. 張孟珠,《「十八學士圖」源流暨圖像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46. 張珩,〈怎樣鑒定書畫〉,初刊於《文物》(1964.03),收於藝文印書館編輯,《藝文叢輯》第十八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頁103-104。
47. 張國標,《徽派版畫》(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48. 張嘉昕,《明人的旅遊生活》(宜蘭:明史研究小組,2004)。
49. 許文美,〈仙氣飄渺 長樂未央—明仇英〈仙山樓閣〉〉,《故宮文物月刊》282(2006.09),頁66-83。
50. 許郭璜,〈仇英和他的繪畫藝術(一) 仇英的生平與師友〉,《故宮文物月刋》73,7:1(1989.05),頁56-67。
51. 許郭璜,〈仇英和他的繪畫藝術(二)仇英與收藏家的交往〉,《故宮文物月刋》74,7:2(1989.05),頁80-89。
52. 許郭璜,〈仇英和他的繪畫藝術(三)仇英作品賞析〉,《故宮文物月刋》75,7:3(1989.06),頁66-75。
53. 許郭璜,〈仇英和他的繪畫藝術(四)仇英的複本畫及其畫藝品評〉,《故宮文物月刋》76,7:4(1989.06),頁110-117。
54. 許媛婷,〈託畫以言志—論金古良《南陵無雙譜》版本及其繪編意旨〉,《故宮文物月刊》263,22:11(2005.02),頁48-58。
55. 郭立誠,〈八仙故事與戲曲小說〉,《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3(1984.12),頁57-58。
56. 陳岸峰,〈《唐詩別裁集》與《古今詩刪》中「唐詩選」的比較研究〉,《漢學研究》19:2(2001.12),頁400-401。
57. 陳玲玲,〈八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2(1978.12),頁60。
58. 陳香吟,〈居上林,登十洲:〈上林圖〉考辨與成畫意涵探析〉,《史物論壇》8(2009.06),頁27-74。
59. 陳香吟,《明清〈若蘭璇璣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2010)。
60. 陳高華,《元代畫家史料匯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61. 陳階晉,〈故事的真相與意涵(上)(下)—試談元代工藝作品中的幾件人物圖像與當時文學之間的關聯〉,《故宮文物月刊》19:4(2001.07);19:5(2001.08),頁22-34、60-83。
62. 陳階晉,〈項元汴收藏與千字文編號—以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藏品為例〉,《故宮文物月刊》319(2009.09),頁86-102。
63. 陳瑞農、趙振華,〈鄭擇墓志與李公麟《擁馬醉歸圖》〉,《東方文化》115(1997.01),頁97-99。
64. 陳葆真,〈蕭翼賺蘭亭—談閻立本〉,《古代畫人談略》(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9)。
65. 陳韻如,〈吳彬佛教人物畫風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66. 麻國鈞,《中國酒令大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67. 傅璇琮等,《唐五代人物傳記資料綜合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2)。
68. 單國強,〈明四家作品的鑑與賞〉,收於氏著,《古書畫史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頁197-199。
69. 彭喻歆,〈明仇英畫《帝王道統萬年圖》研究〉,《藝術論壇》6(2009.07),頁110-149。
70. 程千帆,〈一個醒的和八個醉的—杜甫《飲中八仙歌》札記〉,張伯偉編,《程千帆詩論選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頁189-204。
71. 黃秀蘭,〈宮素然《明妃出塞圖》與張踽《文姬歸漢圖》析辨—金元時期昭君故事畫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72. 廈門市博物館編,《廈門市博物館藏品集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73. 楊仁愷,《中國古今書畫真偽圖鑑》(瀋陽:遼寧畫報,1996)。
74. 楊仁愷,《中國書畫鑑定學稿》(臺北:蘭陽出版社,2002)。
75. 楊臣彬,〈談明代書畫作偽〉,《文物》1990:8(1990.08),頁72-87,96。
76. 楊莉萍,〈蘇州古舊假畫價亦高——另眼相看“蘇州片”〉,《藝術市場》(2008.07)。
77. 趙曉華,〈遼寧省博物館藏《白蓮社圖》卷作者考〉,《文物》1991:07(1991.07),頁72-80。
78. 劉巧楣,〈晚明蘇州繪畫中的詩畫關係〉,《藝術學》6(1991.09),頁33-63。
79. 劉初棠,《中國古代酒令》(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
80. 劉芳如,〈仇英筆下的華麗一族—〈帝王道統萬年圖冊〉鑑讀〉,《故宮文物月刊》316(2009.07),頁96-111。
81. 劉芳如,〈古今衣紋十八描〉,《文物光華》3(1989.06),頁250-259。
82. 劉芳如,〈明中葉人物畫四家(4)-仇英〉,《故宮文物月刊》212,18:8(2000),頁98-131。
83. 劉金庫,《南畫北渡:清代書畫鑒藏中心研究》(台北:石頭,2007)。
84. 劉榕峻,《陳洪綬《水滸葉子》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9)。
85. 蔡瑜,《宋代唐詩學》(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86. 鄭文惠,《明代詩畫對應關係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
87. 鄭銀淑,《項元汴之書畫收藏與藝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88. 鄧魁英,〈關於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北京師範大學報(社會科學)》1982:3(1982.03),頁14-24。
89. 錢志熙,〈杜詩《飲中八仙歌》“逃禪”解〉,《文史知識》2006:11(2006.11),頁115-119。
90. 錢浚、周公太編,《常熟博物館藏瓷》(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
91. 韓春平,〈《飲中八仙歌》的主旨及其藝術「創格」〉,《韶關學院學報》25:10(2004.10),頁20-23。
92. 簡明勇,《杜甫詩研究》(台北市 : 學海,1984)。
93. 蘇州博物館編,《蘇州博物館藏明清書畫》(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94. 蘇玟瑄,《從明代官員雅集圖看明代雅集圖及群體肖像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2010)。
95. 鐵源編,《江西藏瓷全集 清代(上)》(北京:朝華出版社,2005)。
96. 欒保群解說,《酒牌》(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二)西文
1. Barnhart, Richard. “Figures in Landscape,” Archives of Asian Art, vol. XLII (1989), pp. 62-70.
2. Cahill, James. The painter's practice : how artists lived and worked in tradition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3. Cheng, Wen-chien, Images of Happy Farmers in Song China(960-1279): Drunks, Politics, and Social Identity, (Ph.D.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3).pp.254-255.
4. K. Kent, Richard. “Depictions of the Guardians of the Law: Lohan Painting in China,”in Marsha Weider eds. Latter Days of the Law: Images of Chinese Buddhism 850-1850(Kansas: University of Kansas, 1994):196.
5. Laing, Ellen Johnston. “Ch’iu Ying’s Three Patrons,” Ming Studies, 8(1979 Spring), pp.49-56.
6. Laing, Ellen Johnston. “Ch’iu Ying’s Two Garden Paintings Belonging to the Chion-in, Kyoto,”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Chinese Art Histor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2 vols., (Taipei: National Palace Museum, 1992), pp. 375–80.
7. Laing, Ellen Johnston. “Five Early Paintings by Ch'iu Ying,”《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4(1997.03),頁223-248。
8. Laing, Ellen Johnston. “Problems in Reconstructing the Life of Qiu Ying,” Ars Orientalis, vol.29(1999), pp.71-89.
9. Laing, Ellen Johnston. “Qiu Ying’s Delicate Style,” Ars Orientalis, vol.28(1998). Pp.39-66.
10. Laing, Ellen Johnston. “Suzhou Pian and Other Dubious Paintings in the Received Oeuvre of Qiu Ying,” Artibus Asiae 59:3/4(2000), pp.265-295. 中文翻譯:〔美〕艾倫‧約翰斯頓‧萊恩,李倍雷譯,〈蘇州片中仇英作品的考證〉,《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2.04),頁29-47。
11. Laing, Ellen Johnston.“Neo-Taoism and the “Seven Sages of the Bamboo Grove” in Chinese Painting”, Artibus Asiae, Vol. 36, No. 1/2, (1974), pp. 5-54.
12. Lawton, Thomas, Freer Gallery of Art: Fiftie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II. Chinese Figure Painting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73).
13. Ledderose, Lothar. 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14. Lin, Li-chiang, “The proliferation of images : the ink-stick designs and the printing of the Fang-shih mo-p'u and the Ch'eng-shih mo-yüan,” ( Ph.D.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Princeton ,1998 ).
15. Little, Stephen, Du Jin, “Tao Cheng, and Shi Zhong:Three Scholar-professional Painters of the Early Ming Dynasty,” (Ph.D.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Yale, New Haven,1987).
16. Lo, Andrew. “ Literati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Drinking Games Using Cards”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頁261-267.
17. Silbergeld, Jerome. “Praise of Government: Chao Yong’s Painting, Noble Steeds, and Late Yuan Politics,” Artibus Asiae 46, 3(1985): 159-202.
18. Thomsen, Hans Bjarne, “Eight immortals of the wine cup: appropriating and transfiguring Chinese subjects in Kyôka Surimono,” In Carpenter, John T. Reading Surimono: The Interplay of Text and Image in Japanese Prints. (Leiden: Brill; Boston: Hotei Publishing):92-99.
19. Tung, Yuan- fang,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Suchou Painter Li Shih-ta”(M.A. Thesis, University of Oregan, 1981).
20. William Rockhill Nelson Gallery of Art and Mary Atkins Museum of Fine Arts, Eight dynasties of Chinese painting : the collections of the Nelson Gallery-Atkins Museum, Kansas City, and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Cleveland: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1980).
21. Yuhas, Louise. “Wang Shih-Chen As Patron,” in Chu-tsing Li eds. Artists and Patrons: Some 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Chinese Painting (Kansas: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