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郢岑
Hsiao, Ying-Tsen
論文名稱: 植物意象應用於產品形態表現之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Plant Imagery to Product’s Form Design
指導教授: 梁桂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植物意象意象轉化產品形態
英文關鍵詞: Plant Images, Image Transformation, Product Form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37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0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地球上存在著約莫四十萬種的植物,它們結構不同、形態各異,並且適應著各種不同的生長條件。而在這多如繁星的植物物種中,人類憑著本能就可以覺知植物散發出來的美感,而這樣的美感,也帶給了人類精神上的滿足,因此人類與花草共處時是愉快的,舉凡婚禮、生日或儀式慶典,都少不了植物花葉的存在;而表達愛意、感謝、致敬或友誼,花卉植物更是傳達心意最好的媒介!由此可知,人類與植物的關係是如此密切,而在設計中,植物形態及其物種的多樣性,更是豐富了設計師創作的靈感及發想的創意。
    人類對於產品的要求日新月異,在科技及技術發達的今日,徒具產品的基本功能已不再能滿足產品使用者的需求!而設計的目的,除了產品機能的設計之外,更重要的是,設計必須創造出一個「有意義」的概念,進而透過產品的設計,讓使用者聯想到相似的記憶情感,並引起共鳴。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透過植物意象之萃取,並將之意象轉化至產品形態上之方法及模式,以提供設計師在植物意象之萃取及對於產品形態轉化應用之參考。本研究將透過植物學以及植物觀察等相關理論,彙整出何謂「植物意象」以及「植物形態」之特點,此外也將透過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以及近代產品設計之作品,比較並分析出三個不同時期,其植物意象在產品形態運用上之差異,並藉由文獻分析,以整理出意象轉化之方法及模式。
    本研究結果將建立出一個以植物意象為主題之設計轉化模式(以梅蘭竹菊為例),此設計模式為:(1)應用之植物意象分析企劃、(2)意象及形態組合分析、(3)產品設定及其結構分析、(4)形態轉化設計進行。由於本研究是以植物意象作為設計之出發,故在設計一開始,我們必須先選定欲想運用設計之植物,在選定運用之植物後,將開始進行主題植物之意象分析,並藉由歸納出來的意象,並且配合植物本身之造形特徵進行配對分析;在確定欲將設計之產品種類後,我們就可以運用植物意象及植物形態特徵之分析配對結果,來進行產品形態之設計規劃。為實證此設計模式,本研究以梅蘭竹菊為例,設計出一套以花中四君子為主題之燈飾,透過植物意象的萃取及造形特徵之分析組合,讓產品能夠使消費者成功的產生意象之連結。

    The Earth has some 40,000 plant species. They differ in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and are adapted to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growing conditions. Human beings instinctively sense beauty in plants, deriving spiritual satisfaction from this sense of beauty and happiness from contact with plants. The flowers and foliage of plants ar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in all kinds of rituals and celebrations, such as weddings and birthdays; and flowering plants are an ideal medium for expressing sentiments such as love, gratitude, respect, or friendship. This is indicative of human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plants. In the field of design, the diversity of form and of species among plants provides designers with a rich source of inspiration and imagination.
    People continually place new requirements on products, and in today’s era of highly develop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product’s basic functions are no longer sufficient to satisfy users’ demands. Beyond designing a product’s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an important aim of design must be to create “meaningful” concepts, causing users to make mental connections with similar memories and emotions, and thereby eliciting a sympathetic response.
    Accordingl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methods and models for extracting plant images and applying them to the form of products by means of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designers with a reference for such an approach. Through related theories such as botany and plant observation, this study deline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images” and “plant morphology.” It also us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oduct designs from 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the Art Nouveau movement, and more recent work, to identify differe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plant images to product form in these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and uses literature analysis to identify methods and models for image transform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used to establish a transformational design model centered on plant images, taking the plum blossom, orchid, bamboo, and chrysanthemum as examples. (These plants are known as the “Four Gentleme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and represent the four seasons.) This design model comprises: (1) analysis and planning of plant images to be utilized; (2) combinatory analysis of image and form; (3) product definition and analysis of product structure; and (4) execution of design by transformation of form. Because this study takes plant imag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desig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esign process we must first select the plant(s) whose images we wish to apply to the design. We then begin to analyze images of the thematic plants, and using the images so selected,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plan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erform a matching analysis. After deciding the type of product we wish to design, by applying the results of the matching analysis based on plant images and pla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 can then design the product’s form. In order to verify the design model, a set of lamps was designed on the theme of the “Four Gentlemen,” utilizing the extraction of plant images and the combinatory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o enable the products to effectively elicit connections with images in the minds of consumers.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動機 1 1.2 研究目的與目標 4 1.3 研究方法 5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1.5 研究流程與架構 6 1.6 研究流程圖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2.1設計史上之植物意象運用整理 10 2.1.1工藝美術運動 10 2.1.2新藝術運動 12 2.2形態學的相關文獻 13 2.2.1形態學 14 2.2.2植物形態學等相關文獻 20 2.2.3仿生學 44 2.3 植物意象 44 2.3.1意象 44 2.3.2產品及造形意象 49 2.3.3植物意象尋找及分類整理 53 2.3.4四君子(梅、蘭、竹、菊)之植物意象整理 57 2.4意象轉化 73 第三章 研究分析 79 3.1 植物意象產品案例採樣分析 79 3.2 植物意象之產品形態運用分析 80 3.2.1工藝美術運動時期案例分析 82 3.2.2新藝術運動時期案例分析 93 3.2.3近代產品設計案例分析 105 3.3 小結 116 第四章 創作模式之建立 120 4.1 設計流程及模式建立 120 4.2 設計模式之架構 123 第五章 設計創作 125 5.1設計創作(一):春梅 125 5.1.1企劃分析 125 5.1.2模擬草圖 128 5.1.3產品具化 130 5.2設計創作(二):夏蘭 133 5.2.1企劃分析 133 5.2.2模擬草圖 136 5.2.3產品具化 138 5.3設計創作(三):秋竹 141 5.3.1企劃分析 141 5.3.2模擬草圖 144 5.3.3產品具化 146 5.4設計創作(四):冬菊 148 5.4.1企劃分析 148 5.4.2模擬草圖 151 5.4.3產品具化 153 5.5設計創作展出 155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56 6.1研究結論 156 6.2研究建議 158 參考文獻 160

    1. 徐道鄰(1957)。語意學概要。台北,友聯出版社。
    2. 譚維漢(1963)。心理學。孟氏教育基金會。
    3. 宋伯欽(譯)(1967)。都市意象,五版(Lynch, Kevin, 1959, The Image of The City),台北,臺隆書店。
    4. 林書堯(1971)。色彩學概論。台北,林書堯印行。
    5. 翁嘉祥(譯)(1976)。設計運動一百年。台北市,雄獅圖書。
    6. 李長俊譯、安海姆(Arnheim, Rudolf)著(1982)。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雄獅圖書。
    7. 凌蒿郎(1983)。藝術概論。台北,中正書局。
    8. 許天籌、林俊寬譯,新田伸三著(1985)。植栽理論與技術。台北,詹氏圖書。
    9. 林盛宏(1987)。產品設計的造形特質探討,工業設計,16卷,第一期,頁12-18。
    10. 邱炳進(1988)。公共宣導與形象塑造之研究–警察學校專五期、甲種班一一九期招生宣導效果案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11. 長町三生(1989)。感性工學。東京,海文堂出版株式會社。
    12. 袁本秀(1989)。略論形象與意象。台中商專學報,第21卷,頁123-128。
    13. K. Rowland, 王梅真譯(1989)。形態的發展。台北市,六合。
    14. 徐珠湖(譯)(1989)。植物觀察入門。台北市,渡假出版社。
    15. 佐口七郎編著(1990)。設計概論。台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16. 陳衡恪(1991)。文人畫的價值。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17.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南,東華書局。
    18. 翁英惠(1992)。造形原理。台北市,正文發行。
    19. 黃淑真(1992)。以使用者情境為基礎之產品造形發展因素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20.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出版社。
    21. 葉 朗(1993)。現代美學體系。台北,書林出版。
    22. 趙永新(1993)。藝文神韻。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23. 吳 曉(1995)。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台北市,書林出版。
    24. 李薦宏(1995)。形.生活與設計。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25. 官政能(1995)。產品物經:設計創作之生成發展與應用。台北,藝術家出版設。
    26. 侯錦雄、王秀如(1995)。景觀專業與非專業背景之大學生對二十種常見植物意象之研究,中國園藝,41卷,第一期,頁30-40。
    27. 侯錦雄、王秀如(1995)。景觀專業與非專業背景之大學生對二十種常見植物意象之研究,中國園藝,41卷,第一期,頁30-40。
    28. 高曰菖(1996)。產品設計及其表徵設計的研究–以收音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29. 滕守堯(1997)。審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
    30. 蔡綺(1997)。「新藝術」研究。台中市,捷太出版社。
    31. 吳佩芬(1997)。主題遊客對主題意象認知之研究–以六福村主題樂園為例,說是論文,逢甲大學。
    32. 柯超茗(1997)。材料視覺與觸覺質感意象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33. 黃室苗(1997)。仿生設計應用於產品設計之案例探討,工業設計,第二十六卷第二期,頁92–97。
    34. 唐圭璋、周汝昌(1999)。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辭書出版社。
    35. 黃永武(1999)。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36. 彭聃齡、張必隱(2000)。認知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
    37. 科特.考夫卡(2000)。格式塔心理學原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38. 杜淑貞(2000)。現代實用修辭學。高雄,復文出版社。
    39. 林寶蓮(2002)。造型之視覺與觸覺意象研究–以塑膠容器形態為例,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
    40. 江潤華(2002)。仿生設計與產品語意在造形關聯性之初探。中華民國設計協會2002年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頁861-864)。台北市: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41. 蔣載榮(2003)。完形心理學的視覺法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
    42. 蕭滌非(2004)。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43. 范曉惠(2004)。將意象轉化至造形構想方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44. 吳賢陵(2004)。唐代民間歌謠植物意象舉隅,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84期。
    45. 張文智、林旻樺(2004)。產品造形意象與造形特徵之相關性研究,設計學報,第九卷第三期,頁59–70。
    46. 莊玟琪、邱上嘉(2004)。都市空間意象探討,設計研究,第四期,頁117。
    47. 林品章(2005)。造型原理:藝術.設計的基礎。台北市,全華出版社。
    48. 夏承燾(2005)。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49. 許毓容(2005)。主題式意象轉化於文化商品造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50. 林東龍、余佳芳(2005)。符號意象在產品造形上之探討-以義大利設計風格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一卷第一期,頁19–27。
    51. 王受之(2006)。世界現代設計。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52. 韓 巍(2006)。形態。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53. 徐育新、汪培基、張澤石(譯),詹姆斯.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2006)。金枝(The Golden Bough)。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54. 陳滿銘(2006)。意象學廣論。台北市,萬卷樓圖書。
    55. 鄧新霖(2006)。擬像經驗與生活產品之設計途徑,碩士論文,實踐大學。
    56. 許言、張文智、曾殷詩(2006)。應用仿生設計之資訊產品偏好度與形態意象研究,人因工程學刊,第八卷第一期,頁17–24。
    57. 呂清夫(2007)。造形原理。台北市,雄獅圖書。
    58. 陳益宗(2007)。拈花惹草–梅蘭竹菊。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59. 于帆、陳嬿(2007)。意象造型設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60. 李昭儀(2007)。自然意象轉化於綠色產品設計之研究–以辦公資訊產品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61. 方淑儀(2007)。荼靡之後-花卉結合男性之意象設計創作,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62. 洪黛芬(2007)。設計形態學(一) (二),設計研究,第七期,頁208–230。
    63. 李亞傑、何明泉(2008)。文化設計之意象傳達研究,設計研究,第八期,頁78–86。
    64. 陳瑞林(2009)。西方設計史。武漢市,湖北美術。
    65. 杜 鵑(2009)。“花兒”中的植物意象探析,人民音樂,第八期,頁57–59。
    66. 邵宏(2010)。西方設計:一部為生活製作藝術的歷史。大陸長沙市,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67. 高兵強(2010)。新藝術運動。上海市,辭書出版社。
    68. 朱和平(2012)。現代設計史。台北市,五南。
    69. 黨 蕊(2012)。植物形態在包裝造型課程中的創新運用,設計藝術,第3期,頁48-50。
    70. 李燕淑(2014)。麥金塔風格式樣之研究-以酒器設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71. 林銘煌(2015)。設計史與設計思潮。新北市,全華圖書。

    英文書籍文獻:
    1. Cumming, E. & Kaplan, W. (1991). 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Thames and Hudson Ltd, London
    2. Boulding, K. E.(1956). The Image : Knowledge and Life in Society. Ann Arbor MI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3. Steele, J. E. (1960). How do we get there? In WADD Technical Report. Wright-Patterson Air Force Base, OH: Wright Air Development Division.
    4. Simpson, J. (1989)(Ed).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Nagamachi, M. (1995). Kansei Engineering : A new ergonomic consumer-oriented technology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6. Stoop, J. & Samuelson, J., (1983), Visual imagination : The creation of a new image, Design Dialogue, Davis Publication, Inc.
    7. Baxter, Mike, 1995, Product Design-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Chapman & Hall
    8. Burnette, C., 1995, Designing products to afford meanings, Design-Pleasure or Responsibility?,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 Helsinki
    9. Christopher Jones, (1980), Design Methods, Wiley & Sons, London
    10. Knight, T. Weissman, (1993), Color Grammars: The Representation of Form and Color in Design, LEONARDO
    11. Krippendorff, Klaus and Butter, Reinhart, (1984), Product Semantics: Exploring the Symbolic Qualities of Form, Innovation
    12. Jaffe, A. (1999). Ideologies in action: Language politics on Corsica.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網路文獻:
    1.仿生學www.biomimicryguild.com
    2.仿生學www.biomimicryinstitute.org
    3.梅花意象http://big.hi138.com/wenhua/chuantongwenhua/201204/384455.asp#.WGMdIWVMaKg
    4.蘭花意象http://wenku.baidu.com/view/13c302d576eeaeaad1f33040.html
    5.竹子意象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18a4b4010099eg.html
    6.菊花意象http://big.hi138.com/wenxueyishu/gudaiwenxue/201009/256258.asp#.WOYeEmVMaKg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