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慧勤
Hui-Chin Huang
論文名稱: 大學培養理念人特質及環境期許之調查研究-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為例
Study for Cre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Men of Ideas and Environmental Expectation in University
指導教授: 楊紹裘
Yang, Shau-Cho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大學理念高等教育理念人大學校園潛在課程境教
英文關鍵詞: university ideas, higher education, men of ideas, university campus, hidden curriculum, educating by scenario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9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幾個世紀以來,大學之理念與目的趨向複雜多元,大學的角色因而不斷地在改變,大學一直在許多二元價值中與社會不斷的衝突甚至妥協,但大學仍有其不變的價值以及教育理念。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所培養理念人(Men of Ideas)應有之特質與理念為何?大學校園潛在教育情境影響理念人特質養成之向度為何?學生對大學校園情境之環境期待為何?進而,由學生之環境期待結果,推論環境之教育價值以及學習場景經營之方向。
    基於上述問題,本研究著重由「人」的特質角度出發;首先,基於「大學校園應產出怎樣的理念人?」做為內容分析主要依據,文獻類別有大學本質、大學理念、大學教育政策、大學責任、博雅教育、教養、公民德性、成功學習、大學知識社群、知識分子、理念人特質等十一類,由內容分析法歸納出理念人之五個核心特向度、十八項特質,並以此發展「大學校園空間情境與理念人特質養成之調查」問卷,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作為研究母群,以叢集抽樣蒐集問卷數據,以統計分析探討「個人背景」、「校園情境期許環境特質」、「理念人特質期許向度」三個變項間之相關性。
    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1. 學生於大學校園學習情境投入程度平均值最高前三項依序為:教室上課、參與活動、圖書館讀書情境。
    2. 「性別」、「社團幹部經驗」、與「宿舍生活經驗」在不同學習情境之參與度有顯著差異,而「學群」在不同大學情境之參與度並無顯著差異。
    3. 學生對於理念人養成之特質期許強度依序為:專業>人際關係>社會>品格>學術。
    4. 整體而言,「性別」、「社團幹部經驗」、「宿舍生活經驗」在理念人養成之特質期許強度有顯著差異;而「學群」、「年級」、「打工經驗」在理念人養成之特質期許強度並無顯著差異。
    5. 在大學各學習情境中,學生對期許成為理念人之特質強度統計。
    6. 在大學各學習情境中,學生對環境評價之期待向度統計。
    7. 學生認為最適合理念人養成的情境為參與團體活動之情境。
    8. 學生對培養理念人各特質所期待之環境評價向度統計。
    最後,依據上述結果提出在大學校園環境經營,應軟硬兼施。從教育理念出發,應建立其不變的核心價值,培養位社會所用之「理念人」;在大學校園空間層面,提出空間情境經營向度以及以永續思維打造校園空間之經營策略,期能提供大學校園規劃之參考。

    In the past centuries, the ideas and goals of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diversified and gotten complicated. Thus, the role of university has been constantly changed accordingly. The universities have been involved in many 2-aspect values and conflicts occurred in the society, even have to compromise to the situations. Nevertheless, universities still shall maintain their values and the ideology of education which shall not be various with time. The goals of this study are: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deas equipped by the men of ideas, who are educating by the universities? How does the educating environment in campus would affect the creating of men of ideas characteristics? What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expect to the environment of campus?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results regarding to the students’ expectations of campus, the education values of environment and the guides to create learning environment will be discussed.

      Following to the above mentioned questions, the study will focus on “people”. First, the content analysis will be based on the “What kind of men of ideas shall be created from universities?” The literatures can be divided into following 11 groups: the nature of university, the ideas of university, university’s education policy, university’s responsibilities, accomplishments, culture, citizenship and morality, learning successfully, university’s knowledge communities, well-educated pers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n of ideas. Based on the content analysis results, 5 main aspects and 18 features of men of ideas are identified. And the “Survey for university campus spe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creating of men of ideas”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and survey is conducted to students i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data from questionnaires are collected by cluster sampling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rsonal background”, “expectation of campus environment” and “expected aspects of characteristics of men of ideas.”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questionnaires are as followed:
    1. In average, the top 3 learning environments which students involving the most are, in sequence, classroom lecturing, activities participating and studying in library.
    2. The is a significant participation level of different learning environments with respect to “sex”,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clubs” and “experiences of living in dorms”. And the is no significant participation level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with respect to “studying groups ”.
    3. The most expected characteristics of men of ideas to be created are, in sequence, professionalism, social relations, society, morality and academics.
    4. Overall,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level of expectations of cre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n of ideas with respect to “sex”,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clubs” and “experiences of living in dorms”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level of expectations of cre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n of ideas with respect to “studying groups”, “years”, and “experience of working par time”.
    5. In all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university, analyze the level of characteristics of men of ideas which students expect to be.
    6. In all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university, analyze the expectation aspects of environment evaluation from students.
    7. 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 most appropriate environment for creating men of ideas is participating group activities.
    8. Analyze the aspects regarding to the expected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 order to cre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men of ideas.

      Finally, the results obtained above indicated that university shall balance bo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within a campus. Starting from education ideas, university shall identify its core values which shall not be changed with time and creating the men of ideas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the society. As for the layout of a campus, the operation strategies regarding to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aspects and creating a campus with sustainable thoughts are provided, hoping which would be helpful when designing and planning the university campus.

    中文摘要 Ⅲ 英文摘要 Ⅴ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6 第五節 名詞解釋與研究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大學精神 11 第二節 理念人 23 第三節 潛在課程 32 第四節 環境評價 41 第五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概述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式與實施 53 第二節 理念人特質內容分析架構 54 第三節 文獻蒐集與編碼 56 第四節 理念人特質萃取與分析 58 第四章 調查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65 第二節 問卷架構與問題假設 68 第三節 問卷內容設計 72 第四節 問卷預試 79 第五節 調查實施 82 第六節 資料處理 82 第五章 統計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樣本描述統計結果 83 第二節 學習情境之投入程度統計分析結果 87 第三節 理念人養成之特質期許統計分析結果 98 第四節 大學校園環境期許向度統計分析結果 122 第五節 理念人特質期許與環境評價向度分析 12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討論 139 第二節 研究結果啟示 145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49 參考文獻  151 附錄 附錄一 大學校園空間情境與理念人特質養成之調查預試問卷 157 附錄二 大學校園空間情境與理念人特質養成之調查正式問卷 162 附錄三 理念人特質分析開放編碼表 166 表 目 錄  表1-4-1 研究方法架構 7 表2-1-1 大學發展簡史 14 表2-1-2 大學理念的重要著作 17 表2-1-3 大學的理念 18 表2-1-4 各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 21 表2-3-1 正式課程與傳統課程比較表 33 表2-5-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人數及教師人數概況 47 表3-3-1 理念人特質探討範疇 56 表3-3-2 分析文獻類別 56 表3-3-3 理念人特質分析開放編碼表節錄 57 表3-4-1 理念人特質語句項目 59 表3-4-2理念人特質語句主軸編碼 59 表3-4-3 理念人特質構面 62 表3-4-4 理念人特質內容分析語句數量統計 63 表4-3-1 背景變項屬性 73 表4-3-2 95學年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系所列表 74 表4-3-2 理念人養成之學習情境 75 表4-4-1 預試問卷特質構面信度α係數表 80 表4-4-2 預試問卷特質部分各情境構面信度α係數表 80 表4-4-3 預試問卷環境評價構面信度α係數表 81 表5-1-1 個人背景資料分析一覽表 85 表5-2-1 大學學生於學習情境投入程度描述分析 88 表5-2-2 性別於各學習情境投入程度平均值比較表 90 表5-2-4 年級別於各學習情境投入程度平均值比較表 94 表5-2-5是否擔任社團幹部於各學習情境投入程度平均值比較表 97 表5-2-6大學時期是否有打工經驗於各學習情境投入程度平均值比較表 97 表5-2-7大學時期是否經歷宿舍生活於各學習情境投入程度平均值比較表 98 表5-3-1 大學學生對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描述分析 99 表5-3-2 開放問題回答內容整理 100 表5-3-3 性別於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平均值比較表 101 表5-3-4 學群別於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平均值比較表 103 表5-3-5 年級別於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平均值比較表 108 表5-3-6 擔任社團幹部經驗於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平均值比較表111 表5-3-7 大學時期是否有打工經驗於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平均值比較 112 表5-3-8 是否經歷宿舍生活於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平均值比較表 114 表5-3-9 教室上課情境大學學生對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描述分析 115 表5-3-10 圖書館讀書情境大學學生對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描述分析 116 表5-3-111 咖啡廳和人漫談情境大學學生對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描述分析 117 表5-3-12 穿梭、停留在校園戶外空間情境大學學生對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描述分析 117 表5-3-13 宿舍起居與人互動情境大學學生對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描述分析 118 表5-3-14 參與團體活動情境大學學生對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描述分析 119 表5-3-15 參加體育活動情境大學學生對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描述分析 120 表5-3-16 參與宗教活動情境大學學生對理念人特質之期許程度描述分析 121 表5-3-17 大學校園各學情境培養理念人特質期許構面比較 121 表5-4-1 大學學習情境環境評價向度描述分析 123 表5-5-1 各情境理念人特質期許總分排序與描述統計 127 表5-5-2 各情境之「探索真理」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28 表5-5-3 各情境之「知識的誠篤」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28 表5-5-4 各情境之「尊重專業」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29 表5-5-5 各情境之「多元學識」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29 表5-5-6 各情境之「客觀理性」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0 表5-5-7 各情境之「獨立思考」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0 表5-5-8 各情境之「宏觀遠見」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1 表5-5-9 各情境之「批判精神」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1 表5-5-10 各情境之「道德良知」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2 表5-5-11 各情境之「社會關懷」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3 表5-5-12 各情境之人文素養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3 表5-5-13 各情境之生活品味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4 表5-5-14 各情境之「真善美的執著」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4 表5-5-15 各情境之「自我約束」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5 表5-5-16 各情境之「追求理想」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5 表5-5-17 各情境之「謙卑」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6 表5-5-18 各情境之「真誠正直」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6 表5-5-19 各情境之「智慧處事」特質期許強度排序 137 表5-5-20 最適合培養各理念人特質之境環境評價總表 138 表5-5-21最適合培養各理念人特質之情境排序 140 圖 目 錄 圖1-2-1 大學校園與理念的人 5 圖1-4-1 研究流程圖 8 圖1-4-2 研究架構與流程圖 9 圖1-5-1 大學校園理念人之涵養 11 圖2-3-1 整體的課程模型 33 圖2-3-2 大學衝擊模式 35 圖 2-3-3 大學校園環境孕育理念的人 40 圖2-4-1 Lewin的場地論 42 圖2-4-2 環境與個人變項關係模式 44 圖2-5-1 校本部空間配置圖 48 圖2-5-2 公館分部空間配置圖 48 圖2-5-3 林口校區空間配置圖 49 圖2-5-4 樂智樓現貌 49 圖3-1-1 本研究文獻分析法與問卷設計流程圖 54 圖3-2-1 理念人特質研究內容分析法流程 55 圖4-1-1 調查問卷編製流程圖 67 圖4-2-1 問卷內容與分析架構 68 圖4-3-1 大學校園空間情境與理念人特質養成之調查問卷內容架構 73 圖5-2-1大學學生學習情境投入程度 88

    一、國內著作
    王文科(199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佩玲(1986)。我國大學學校建築的探討。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專題研究。台北市:台灣書店
    王連生(1988)。教育哲學研究。台北市:五南。
    王淑懿、彭森明(2006)。大學校院的學習環境:學生的評鑑。以學生為主的大學評鑑研討會論文集。
    王建華(2001)。大學之道:理念與制度。廈門《現代大學教育》學報,2001年第3期。
    中國教育學會(1988)。現代教育思潮。台北市:師大書苑。
    田培林著、賈馥茗編(1976)。教育與文化:田培林先生的教育哲學。台北市 : 五南。
    李家同(1999) 。大學理想之實踐。大學理念與實踐。台中市:逢甲大學。台北市: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沈清松(2004) 。大學的理念與外推精神。台北市:五南圖書。
    林玉體(1994) 。大學教育目標之爭議。大學教育的理想。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玉体(1995)。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市:三民。
    林素珍、余淑宜、張夢娜(1994)。面對大學。台北市:書泉。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市:五南,p165~169。
    林清江(1991)。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台灣書店。
    林清江(1994) 。教育理念與校園文化。大學教育的理想。台北市:師大書苑。
    金耀基(1983)。大學之理念。台北市:時報文化。
    高希均、林祖嘉、李誠、周行一(2002) 。經濟學的新世界。台北市: 天下遠見。
    高廣孚(1967)。杜威教育思想。台北市:水牛。
    夏紅衛、程瑛(2002)。康橋校長剖析康橋奇跡。《北京青年報》 2002年4月15日。
    徐宗林(1973)。赫欽斯教育思想之研究。台北市:文景。
    徐昊杲、邱佳樁(2002)。技職教育研究教戰手冊。台北市:師大書苑。
    徐磊青、楊公俠(2005)。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台北市:
    教育部(2001)。大學政策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郭為藩(2004) 。轉變中的大學-傳統議題與前景。臺北市:高等文化。
    陳之藩(1976)。劍河倒影。台北市:遠東。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伯璋(2002)。知識之城:論我國大學角色與功能的再定位。九十一學年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
    張紹勳、林秀娟(1999)。 SPSS for Windows 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上下冊。 台北:松岡,三版。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市:張老師。
    常懷生編譯(1995)。建築環境心理學。台北市:田園城市。
    湯志民(2002) 。臺灣的學校建築 。臺北市:五南。
    湯梅英(1996)。教育本質的省思--談開放教育與潛在課程的重視。教師天地,1996年四月刊 。台北市 :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湯堯(2005) 。大學學問大。台北市: 天下遠見。
    許燕(2002) 。當代大學生核心人格結構的研究。心理學探新。江西:心理學探新。
    黃玉(2003)。從環境中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台北: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黃崑巖(2004) 。談教養。臺北市:聯經。
    黃俊傑(2000)。論大學的知識社群特質。通識教育季刊,第七卷第四期。新竹市 清大通識教育中心。
    溫振源(2005)。以學生事務的角度觀察博雅教育的實踐。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挑戰。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楊國樞(2000)。知識份子與社會良知。台北:立緒出版。
    楊國樞(1999) 。大學之理念及其實踐。大學理念與實踐。台中市:逢甲大學。台北市: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楊極東(1987) 。大學、教育、人生—大學窄門的前與後。台北:桂冠。
    葉至誠(2002) 。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與願景。台北:揚智。
    葉啟政(1984)。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台北市:東大。
    閻光才(2001)。大學的社會責任。隨筆,2001年第3期。廣東:花城。
    劉安之、黃俊傑(1999) 。大學理念與實踐。台中市:逢甲大學。台北市: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劉安彥、陳英豪(1994)。青年心理學。台北市 : 三民。
    劉若蘭、黃玉(2006)。大三學生滿意度與心理社會發展因果模式之研究。以學生為主的大學評鑑研討會。
    劉維琪(1997)。十倍速的時代的展望。逸報,1997年2月號。高雄:中山大學:
    蔡明哲(1999)。大學自主的社群生態分析-以校務改革為例。大學理念與實踐。台中市:逢甲大學。台北市: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蔡保田(1986)。學校建築的研究發展。台北市:五南
    蔡信玲編、蕭秀玲、莊慧秋、黃漢耀譯(1991)。環境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盧羿廷、彭森明(2006)。正視大學生素質問題-從大專校院教師觀點來看。以學生為主的大學評鑑研討會。
    簡茂發(1999)。「人的教育」之省思。人的素質論文集。台北縣: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謝三榮,1989。中正大學的籌設及校園規劃。大學及獨立學院學校建築與設備專題研究。台北市:台灣書店
    羅仁權(2002) 。21世紀知識經濟的新時代大學與社會應如何互動。第三屆大學理念資源分配與社會實踐學術研討會。

    二、國外著作
    Astin(1985) 。Achieving educational excellence .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1985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 ed.).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Earl Babbie (2001/2004)。社會科學研究法。林佳瑩、徐富珍譯。台北市:THOMSON。
    Eric Margolis(2004)。高等教育中之潛在課程(薛曉華譯)。台北市:高等教育。
    Fichte, Fohan GJottlieb(1806/1955)。告德意志國民書(臧廣恩譯)。台北市:中華文化。
    H. De Ridder-Symoens (1992).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Brit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ebner, L.A.(1989).Interaction of student and campus. In U.Delworth & G.R. Hanson(Eds.),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2nd ed)(pp.165-208).San Francisco:Jessey-Bass.
    J.S.Brubacher(1978)。西洋教育史-教育問題的歷史發展(林玉體譯)。台北市:教育文物
    John S.Brubacher(2003)。高等教育之哲學(林玉体譯)。台北市:高等教育。
    Joseph Ratner(1939). Intelligence in the Modern Word. USA: The Modern Library.
    Lewin, K. (1936). Principles of topologic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
    Lewis Coser (1992) 。理念的人(郭方 等譯)。台北市:桂冠。
    Milton Rokeach(1972). Beliefs, attitudes, and values :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Moos, R. H. (1979). Evalu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Procedures, measures,
    Newman John H. Cardinal(1852/1959).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New York:Images Books.
    Charles E. Osgood, George J. Suci and Percy H. Tannenbaum(1957).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Chicago : Univ. of Illinois Press.
    RobertM.Hutchins(1994)。民主社會中教育上的衝突(陸有詮釋),頁89。台北:桂冠。
    Spranger(1967)。人生之型式(董兆孚譯)。台北市:商務。
    Strange, C.C.(1996).Dynamics of campus environments. In S.R. Komivis,D.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3rd.,pp.244-268).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Terenzini, P. T., Pascrella, E. T., and Biliming, G. S. (1996). Students' out-of class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2), 149-162.
    Weidman, J. (1989). Undergraduate socialization: A conceptual approach. In J. Smart(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 5). New York: Agathon.
    William Heard Kilpatrick(1951)Philosophy of Education. USA: Macmillan.

    三、國內論文
    王君玲(2005)。動畫電影之價值認知結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朝煌(2005)。大學生個人因素、個人經驗及校園環境知覺與能力感發展之關聯性研究:以成功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娟(2003) 。解嚴後澄社對台灣社會影響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信孚(1986)綜合大學校園規畫共同原則之研究。中原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智賢(2000) 。《中國論壇》的形成與發展--知識分子特質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