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坤鱧 Liu, Kun-Li |
---|---|
論文名稱: |
台灣地方自治民主化之研究:歷史制度主義觀點 A Study of Taiwan Local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
指導教授: |
曲兆祥
Chu, Chao-Hsia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28 |
中文關鍵詞: | 台灣民主化 、台灣地方自治民主化 、歷史制度主義 、制度選擇 、制度變遷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 democratization, Taiwan local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zatio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stitu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 chang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0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49年,內戰失利,國民黨政府播遷來台,長期實施軍事戒嚴威權統治,「黨外」人士為推動「台灣民主化」而長期抗爭,最後在美國壓力下,蔣經國總統在1987年7月15日宣布「解嚴」,解除黨禁、報禁,並開放大陸探親。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總統過世,李登輝總統繼任,因為「萬年國會」藉機修憲擴權,引發「野百合學運」抗爭,改變「台灣民主化」的「制度選擇」方向。李登輝總統主政期間,先後召開了「國是會議」和「國家發展會議」,邀請朝野領袖與會以凝聚改革共識,這種「體制外的政治協商」先行,再進行「體制內的修憲修法」的作法,依序完成了「終止動員戡亂」、「制定增修條文」、「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接民選」等民主化指標。
地方自治是組織地方政府的方式之一,實施地方自治必須具備「在憲法及法律授權下,依法劃定國家領土的一部分,在上級政府的指揮監督下,依法選舉地方公職人員,以地方的資源處理地方事務,並且受上級政府委託辦理委辦事項」等條件,「台灣民主化」次第完成的過程中,「台灣地方自治民主化」亦隨之落實,依序完成了「地方自治法制化」、「省(市)長民選」、「政府再造」的「精省作業」、增訂「準直轄市」條款、增訂「行政區劃」條款,「縣市改制升格直轄市」等目標。
因此,「台灣民主化」的「制度選擇」,決定「台灣地方自治民主化」的「制度變遷」。本文擬從「歷史制度主義」觀點,分析《台灣民主化》對《台灣地方自治民主化》的影響,並嘗試回答下列三個問題:
一、「台灣民主化」動力和模式的內容為何?
二、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主要行動者的決策思維對制度選擇的影響。
三、「台灣民主化」的「制度選擇」影響「台灣地方自治民主化」的「制度變遷」的內容為何?
研究發現,「台灣民主化」不是完成式,而是進行式;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已建立「憲政民主」和「定期改選」的形式條件,朝向「善治」和建立「關鍵績效指標」方向努力。「台灣地方自治民主化」不是完成式,也是進行式;在「台灣地方自治民主化」過程中,已建立「地方自治法制化」和「定期改選、機關對立、分權制衡」的形式條件,朝向「跨域治理」和鼓勵「區域合作」的方向努力。
After being defeated in civil war, the KMT government retreated in 1949 to Taiwan, promulgated the "Order of Martial Law", and ruled by the law for more than 38 years. At that time, non-Party democrat kept fighting for Taiwan democratization, the martial law was finally lifted by the President Chiang Ching-kuo on July 15, 1987 under the pressure imposed by America, and the following were a series of deregulations which included lifting the ban on newspaper publications, political parties and allowing people to visit relatives on the mainland.
On January 13, 1988, the President Chiang Ching-kuo died at the age of 78, Lee Teng-hui succeeded as president. Due to the non-reelection Congress intended to extend power by amending the constitution, students from universities gathered at Memorial Square to sought direct elections of president and vice president and new popular elections for all representatives in the National Assembly, which was called “Wild Lily student movement”. The demonstration altered the direction of “Taiwan democrat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oice”.
During the term of office, in order to condense the common sense of reform, Lee Teng-hui invited the ruling and opposition party leaders to participate the “National Affairs Conference”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Conference”. Through the approach from "political consultations outside the system," to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to amend the law in the system" , Lee sequentially completed some index of democratization, such as "termination of Communist Rebellion", "enactment of the Amend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 " complete re-election of national legislature," " direct election of president and vice president, "and so on.
Local self-government is one of the ways to organize local governments. To implement local self-government should meet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being authorized by constitution and law to delimit territory; electing the representatives in the National Assembly under the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from higher level of governments; using local resources to deal with local affairs; accepting the delegation coming from higher level of governments. “Taiwan local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zation” was gradually carried out in the perfecting process of “Taiwan democratization”. Legalization on local self-government, popular election of province governor and mayor, streamlining the province to rebuild government, uploading of “quasi-direct-controlled municipality” clause, “administration division” clause, and “reorganization of counties upgraded as special municipalities” are the accomplishments.
Hence, the “institutional choice” about “Taiwan democratization” decided the “institution change” about “Taiwan local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zation”. This thesis will use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e “Taiwan democratization” imposed to “Taiwan local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zation”, and t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are the power and types of “Taiwan democratization”?
2.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inking of the main decision makers in “Taiwan democratization” progress.
3.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the “Taiwan democratization” imposed to “Taiwan local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zation”?
The answers of above questions through research are that the “Taiwan democratization” is not “perfect tense” but “perfect tense”. We had made the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and periodical re-election institutions. We effort to create “good governance” and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now. The “Taiwan local self-government democratization” is not “perfect tense” but “perfect tense”, too. We had made the rule of law, institutionalized, periodical re-election, check and balance institutions. We effort to create “across boundary governance”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參考書目】(按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一、中文書籍
1. 丁遠超(1995),《存在與希望:側寫李登輝的執政智慧》,台北:遠流。
2. 上坂東子著,駱文森、楊明珠譯(2001),《虎口的總統:李登輝與曾文惠》,台北:先覺。
3. 中西啟之著,蘇定東譯(2003),《市町村合併─鄉鎮之未來由全體居民決定》,台北:內政部。
4. 王躍生(1997),《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5.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1999),《精省》,台北:立法院圖書館。
6.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5),《台灣光復五十年專輯》。
7.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96),《民政統計,第二十五期》。
8. 台北縣政府(2000),《地方制度法施行一年總檢討》會議論集,台北:台北縣政府。
9. 自由中國社(2013),《自由中國全套22冊》,台北:秀威資訊。
10. 朱德米譯a(2007),〈新制度主義:政治生活中的組織因素〉,《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譯文精選》,何俊志、任軍鋒、朱德米編譯,天津:天津人民。
11. 朱德米譯b(2007),〈社會學新制度主義的來源〉,《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譯文精選》,何俊志、任軍鋒、朱德米編譯,天津:天津人民。
12. 朱德米譯c(2007),〈社會學制度主義〉,《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譯文精選》,何俊志、任軍鋒、朱德米編譯,天津:天津人民。
13. 何增科(1996),〈新制度主義:從經濟學到政治學〉,《公共論叢》(一),上海:三聯。
14. 何俊志a(2004),《結構、歷史與行為—歷史制度主義對政治科學的重構》,上海:復旦大學。
15. 何俊志b(2004),〈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流派劃分與分析走向〉,《國外社會科學》,第2期,天津:天津人民。
16. 何俊志c(2005),《制度等待利益—中國縣級人大制度模式研究》,重慶:重慶。
17. 何俊志d(2007),〈導論: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流派細分與整合潛力〉,《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譯文精選》,何俊志、任軍鋒、朱德米編譯,天津:天津人民。
18. 何俊志譯e(2007),〈政治科學與三個新制度主義流派〉,《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譯文精選》,何俊志、任軍鋒、朱德米編譯,天津:天津人民。
19. 何俊志譯f(2007),〈理性選擇理論與制度理論〉,《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譯文精選》,何俊志、任軍鋒、朱德米編譯,天津:天津人民。
20. 何俊志譯g(2007),〈比較政治學中的歷史制度主義〉,《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譯文精選》,何俊志、任軍鋒、朱德米編譯,天津:天津人民。
21. 何俊志譯h(2007),〈政治學的制度主義轉型及其對歐洲一體化的研究〉,《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譯文精選》,何俊志、任軍鋒、朱德米編譯,天津:天津人民。
22. 呂學樟(2003),《修憲風雲錄:凍省秘辛》,台北:五南。
23. 李登輝(1996),《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
24. 李登輝(1999),《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
25. 李登輝、中嶋嶺雄著,駱文森、楊明珠譯(2000),《亞洲的智略》,台北:遠流。
26. 李登輝口述,鄒景雯採訪紀錄(2001),《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印刻。
27. 李登輝(2004),《921大地震救災日記》,台北:允晨。
28. 李登輝(2004),《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台北:允晨。
29. 李登輝(2013),《為主作見證:李登輝的信仰告白》,台北:遠流。
30. 李登輝(2013),《二十一世紀,台灣要到哪裡去?》,台北:遠流。
31. 李登輝基金會(2014),《健全地方發展與治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李登輝基金會。
32. 李敖編著(1989),《二二八研究》第三集,台北:李敖出版社。
33. 林祐賢(2000),《新北市願景規劃報告【主計篇】》,台北:台北縣政府。
34. 林濁水(2009),《歷史劇場:痛苦執政八年》,台北:印刻。
35. 林毅夫(英文原著),胡莊君等譯(1994),〈關於制度變遷的經濟學理論:誘致性變遷與強制性變遷〉,《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三聯。
36. 林繼文編(2000),《政治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37. 林淇瀁(2003),〈一步一步行入黑牢的所在:雷震回憶錄《新黨運動黑皮書》導論〉,《雷震回憶錄之新黨運動黑皮書》,台北:遠流。
38. 邱榮舉(2002),《學術論文寫作研究》,台北:翰盧,頁35。
39.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譯,薛化元審訂(2014),《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40. 柯武剛、史漫飛(Wolfgang Kasper & Manfred Streit),韓朝華譯(2001),《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韓朝華譯,上海:商務。
41. 科斯(Ronald H. Coase),劉守英等譯(1994),《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上海:上海人民。
42. 周其仁(2002),《產權與制度變遷—中國改革的經驗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43. 周玉蔻(1993),《李登輝的一千天,1988~1992》,台北:麥田。
44. 周玉蔻(1994),《李登輝•1993》,台北:新新聞。
45. 周玉蔻(2007),《總統內戰:李登輝為何被陳水扁擊敗?》,台北:印刻。
46. 吳乃德(2013),《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二:自由的挫敗》,台北:衛城。
47. 胡慧玲(2013),《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台北:衛城。
48. 南西 許 佛列明,蔡丁貴譯(2009),《豬去狗來:二二八前夕 美國情報檔案解密》,台北:前衛。
49. 荊知仁(1984),《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
50. 財團法人施明德文化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2014),《反抗的意志:1977-1979,美麗島民主運動影像史》,台北:時報。
51. 高明輝(1995),《情治檔案:一個老調查員的自述》,台北:商周。
52. 郭廷以(1980),《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53. 許信良(1995),《挑戰李登輝》,台北:新新聞。
54. 國民大會秘書處(1991),《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八次會議實錄》,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55. 國民大會秘書處(1991),《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臨時會實錄》,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56. 國民大會秘書處(1992),《第二屆國民大會臨時會實錄》,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57. 國民大會秘書處(1994),《第二屆國民大會第四次臨時會實錄》,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58. 國民大會秘書處(1998),《第三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實錄》,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59. 國民大會秘書處(2000),《第三屆國民大會第四次會議實錄》,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60. 國民大會秘書處(2000),《第三屆國民大會第五次會議實錄》,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61. 國是會議實錄編輯小組(1990),《國是會議實錄》,台北:總統府。
62. 國家發展會議實錄編輯委員會(1997),《國家發展會議實錄》,台北:總統府。
63. 夏珍(1998),《宋楚瑜中興紀事》,台北:時報。
64. 陳翠蓮(2013),《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一:自治的夢想》,台北:衛城。
65.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五南。
66. 陳陽德(1999),《台灣鄉鎮市與區級政府之比較研究》,台北:五南。
67. 陳陽德、紀俊臣主編(2007),《地方民主與治理:陳陽德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台北:時英。
68. 陳新民(2002),《1990-2000年台灣修憲紀實:十年憲政發展之見證》,台北:學林。
69. 陳敦源(2002),《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韋伯。
70. 紀俊臣(1996),《直轄市之自治法制設計評析》,臺北:時英。
71. 紀俊臣(1996),《台灣地方政治轉型與自治法制設計之析論:以都市法制為個案》,臺北:時英。
72. 紀俊臣編(1999),《地方政府論叢》,臺北:時英。
73. 紀俊臣(1999),《精省與新地方制度:始末、設計、發展系論》,臺北:時英。
74. 紀俊臣(2000),《地方政府再造:機制建構、發展願景系論》,臺北:時英。
75. 紀俊臣主持,行政院研考會編印(2001),《行政區劃與鄉鎮市自治問題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76. 紀俊臣(2002),《政黨地方政治版圖之分劃取向》,臺北:時英。
77. 紀俊臣(2004),《地方政府與地方制度法》,臺北:時英。
78. 紀俊臣(2006),《都市及區域治理》,臺北:五南。
79. 紀俊臣(2011),《直轄市政策治理:台灣直轄市的新生與成長》,臺北:時英。
80. 黃錦堂(1995),《地方自治法治化問題之研究》,台北:月旦。
81. 黃錦堂(1999),《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暨相關法制調整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82. 黃年(2000),《李登輝總統的最後一千天》,台北:聯經。
83. 彭懷恩(2005),《台灣政治發展與民主化》,台北:風雲論壇。
84. 楊義德(2000),《新北市願景規劃報告【民政篇】》,台北:台北縣政府。
85. 新境界文教基金會(2014),《民進黨八年執政論文集》,台北: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86. 陶涵(Jay Taylor),林添貴譯(2009),《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
87. 董翔飛(1984a),《中華民國選舉概況上篇》,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88. 董翔飛(1984b),《中華民國選舉概況下篇》,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89. 董保城,2003,〈地方自治〉,董保城、法治斌合著,《憲法新論》,作者自刊,台北:三民書局總經銷。
90. 藍恩、厄森(Jan-Erik Lane & Svante Ersson),何景榮譯(2002),《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台北:韋伯。
91. 張友驊(1992),《李登輝兵法:李、郝軍權爭霸戰》,台北:新高地。
92. 張友驊(1993),《李登輝霸權危機:李、郝軍權遊戲》,台北:新高地。
93. 張正修,2000,《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一)地方自治概念:國外法制及都市篇》,台北:學林文化公司。
94. 趙永茂(1997),《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兼論台灣地方政府的變革方向》,台北:翰蘆。
95. 趙永茂(1998),《地方層級簡化及其組織型態之研究》,台北:內政部。
96. 諾斯 (Douglass C. North),劉瑞華譯(1994a),《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
97. 諾斯(Douglass C. North),劉瑞華譯(1994b),《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台北:時報。
98. 劉文仕(2003),《地方制度改造的憲政基礎與問題》,台北:學林。
99. 賴澤涵(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
100. 歐素瑛(2001),《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五):地方自治與選舉》,台北:國史館。
101. 賈廷詩、馬天綱、陳三井、陳存恭(1989a),《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02. 賈廷詩、馬天綱、陳三井、陳存恭(1989b),《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03.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鄉。
104. 薛化元(2000),《自由中國》全23卷總目錄暨索引,台北:遠流。
105. 雷震(2003),《雷震回憶錄之新黨運動黑皮書》,台北:遠流。
106. 錢復(2005a),《錢復回憶錄》,〈卷一:外交風雲動〉,台北:天下。
107. 錢復(2005b),《錢復回憶錄》,〈卷二:華府崎嶇路〉,台北:天下。
108. 戴國煇、王作榮口述,夏珍記錄整理,2001,《愛•憎李登輝》,台北:天下。
109. 羅致政(2010),《地方政府治理的新局與挑戰》,台北:新台灣國策智庫。
110. 謝公秉(1994),《挑戰:宋楚瑜傳奇》,台北:日臻。
111. 游盈隆編(1997),〈民主鞏固與臺灣憲政體制的選擇〉,《民主鞏固或崩潰》,台北:月旦。
112. 薄慶玖(2004),《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二、中文期刊
1. 王泰升(2002),《台灣戰後初期的政權轉替與法律體系的承接(1945-1949)》,《台灣法的斷裂與連續》,台北:元照。
2. 王業立、黃豪聖(2000),〈選舉制度與政黨轉型:一個新制度論的分析架構〉,《政治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3. 王慶兵(2004),〈從歷史制度主義路徑看英美兩國政黨認同的轉換〉,《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4年第4輯。
4. 丘昌泰(1998),《台灣省各縣市政府組織架構調整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八十七年度研究報告。
5. 史美強、丘昌泰(1998),《台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之研究》,南投:台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及研究考核委員會八十七年度研究報告。
6. 曲兆祥(2007),〈準直轄市的創設,是解決問題還是製造難題?〉,台北:國家政策網路智庫委託研究案,網址:http://thinktank.nat.gov.tw/public/data/015/7121118475271.pdf。
7. 林淇樣(2015),〈戰後台灣報禁政策之形成〉,《台灣學通訊》第85期,台北:國立台灣圖書館。
8. 吳堯峰(1997),〈從組織重組觀點論台灣省政府革新動態〉,國立政治大學主辦「行政革新:理論與實務整合」學術研討會,6月14日。
9. 胡婉玲(2001),〈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6期,台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10. 徐正戎、張峻豪(2004),〈從新舊制度論看我國雙首長制〉,《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
11. 桂宏誠(2006),〈選舉與台灣的民主鞏固〉,《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5-008號,網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5/IA-R-095-008.htm。
12. 財政部國庫署_主題專區_財政業務統計_財務規劃管理_中央特別統籌分配稅款支出明細,網址:http://www.nta.gov.tw/web/AnnC/uptAnnC.aspx?c0=87&p0=748。
13. 郭承天(2000),〈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政治學報》(特輯—邁入21世紀的政治學),第31卷,臺北:中國政治學會。
14. 曾建元(2001),〈歷史制度論探源〉,《世新大學學報》,第11期。
15. 紀俊臣(2000a),〈地方政府機關組織設置規範之建立〉,《中國地方自治》,第53卷第1期,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16. 紀俊臣(2000b),〈健全台灣地方自治法制之可行方案〉,《中國地方自治》,第53卷第3期,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17. 紀俊臣(2000c),〈健全台灣地方自治法制之可行方案〉,《中國地方自治》,第53卷第4期,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18. 紀俊臣(2000d),〈地方自治法制化之政策取向〉,《慶祝台灣實施地方自治五十週年地方自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 紀俊臣(2000e),〈地方制度法修正後財政收支劃分之新策略〉,《健全地方財政策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 紀俊臣(2001a),〈台灣府際關係緊張與解決之評析〉,《中國地方自治》,第54卷第6期,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21. 紀俊臣(2001b),〈台灣府際關係緊張與解決機制之評析〉,《國教新知》,第48卷第1期,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22. 紀俊臣(2001c),《行政區劃與鄉鎮市自治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
23. 紀俊臣(2001d),〈地方自治法制化之政策取向〉,《中國地方自治》,第54卷第1期,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24. 紀俊臣(2002a),〈中央與直轄市、縣市關係之建構〉,《中國地方自治》,第55卷第6期,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25. 紀俊臣(2002b),〈中央與地方夥伴關係之建構與推展〉,《考銓季刊》,第32期,台北:考試院。
26. 紀俊臣(2002c),《地方政府組織結構與功能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27. 紀俊臣(2003a),《地方自治團體跨區域事務合作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委託研究案。
28. 紀俊臣(2003b),〈台北市與中央關係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市政專題研究報告第332輯》,台北:台北市政府研考會。
29. 紀俊臣(2004),〈永續發展與區域設計〉,《中國行政評論》,第13卷第2期,第332輯,台北:中國行政學會。
30. 紀俊臣(2006),〈一個研究上的思考:台灣行政區域的調整〉,《中國地方自治》,第59卷第4期,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31. 紀俊臣(2007),〈準直轄市的組織規模與財源分配〉,《中國地方自治》,第60卷第9期,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32. 紀俊臣(2008a),〈精省政治工程與地方政府改造的經驗發現〉,《中國地方自治》,第61卷第6期,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33. 紀俊臣(2008b),《鄉鎮市自治效能檢討與改革配套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委託研究案。
34. 紀俊臣(2012),〈地方治理與公平正義:財劃法與公債法修正案之研析〉,《縣市改制直轄市2週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
35. 陳振明(2004),〈政治經濟學的復興—西方“新政治經濟學”的興起、主題與意義〉,《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輯。
36. 陳陽德、王業立(2000),《精省後地方自治監督之研究》,台中:台灣省諮議會八十九年度研究報告。
37. 陳陽德(2000),《後精省時期我國行政區域劃分與政府層級調整規劃之研究》,台中:台灣省諮議會八十九年度研究報告。
38. 黃宗昊(2010),〈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3期,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頁145-176。
39. 楊瑞龍(2003),〈追蹤新制度經濟學的最新發展動態〉,《經濟學動態》,北京: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2003年11月號。
40. 梅可望、歐信宏、史美強(2000),《如何規劃推展九十年度起精省第三階段工作,以完成政府再造工程之研究》,台中:台灣省諮議會八十九年度研究報告。
41. 趙波(2005),〈馬克思制度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之比較〉,《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5年第1輯。
42. 趙永茂(1997),《地方政府層級簡化及其組織型態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八十六年度研究報告。
43. 葉俊榮 (2005),《93-94年度,電子化政府報告書,序》,台北:行政院研究考核發展委員會。網址:http://www8.www.gov.tw/about/files/9394.pdf。
44. 薛月順(1998),《陳儀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興廢》,《國史館館刊》,第24期,台北:國史館。
45. 鄭梓(1988),《戰後台灣省制之變革:從行政長官公署到台灣省政府(1945-1947)》,《思與言》,第26卷第1期,台北:《思與言》雜誌。
46. 鄭梓(1991),《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的分析》,《思與言》,第29卷第4期,台北:《思與言》雜誌。
47. 蘇瑤崇(2002),《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與台灣總督府體制之比較研究》,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委託研究案。
48.蕭武桐、薄慶玖、朱新民(2000),《如何落實地方制度法之研究》,台中:台灣省諮議會八十九年度研究報告。
49. 謝俊義(2000),〈新制度主義的發展與展望〉,《中國行政》,第8期,臺北:中國行政學會。
三、學位論文
1. 王子建(2010),《第一次政黨輪替後中央與地方關係之探討(2000-2008)》,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2. 王榮仁(2003),《台灣地區行政區域調整規劃之研究:以高雄縣市合併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 王麗虹(2003),《我國中央與直轄市府際關係之發展與展望》,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呂學記(2014),《新北市改制後之發展策略》,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周永鴻(1999),《民進黨與第四次修憲:制度設計談判中的偏好形成與策略選擇》,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曾惠絹(1999),《從政策終結理論探討精省過程(1996-1998)》,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 胡婉玲(2002),《從新制度主義論歐洲議會職權之變遷》,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8. 連宏華(1996),《組織重組理論與應用:地方自治法制化後之台灣省政府重組個案分析》,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9. 高上富(2004),《精省工程的組織重建與人力資源管理:兼論其對行政院組織改造的啟示》,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高小蓬(2009),《台灣省參議會推動地方自治之研究(1946-1951)》,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1. 許倖華(2007),《台灣地區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陳翠蓮(1993),《二二八事件研究》,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3. 管碧玲(1993),《民族主義與台灣政黨政治》,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4. 陳青田(1994),《國家發展會議與第四次修憲關鍵議題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15. 陳宏銘(1996),《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結構制約與路徑依循下的選擇》,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陳信傑(1999),《民主進步黨的創黨過程:外省菁英份子所扮演的角色》,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陳文雄(2001),《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以台中縣市改制直轄市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18. 陳朝建(2002),《精省後省之定位暨監督機制之研究:論省之法律地位與省政府功能之轉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 趙之豪(2000),《精省後我國地方自治團體法人格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賴昭呈(2004),《台灣政治反對運動:歷史與組織分析(1946-1986)》,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1. 賴正裕(2008),《北北基三縣市合併案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22. 楊義德(2008),《準用直轄市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羅俐雯(2002),《台灣民主轉型(1980-2000)之研究:以Samuel P. Huntington的理論作驗證》,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衛芷言(2003),《我國中央與地方公共事務劃分之法制規範:一個新制度論的觀點》,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25. 蘇子喬(2006),《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1-2006):歷史制度論的分析》,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6. 戴宇志(1999),《第四次修憲後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新聞資料
1. 記者朱真楷、仇佩芬台北報導,〈台灣解嚴消息 蔣經國先給華郵〉,《中國時報》,2013年8月7日,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807000402-260102。
2. 記者王雨雪、周雨曦北京報導,〈朱高正講述 台灣從戒嚴到解嚴的歷史轉折期〉,《中國評論新聞網》,2014年4月9日,網址:http://hk.crntt.com/doc/1031/1/8/9/103118912_4.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3118912&mdate=0409110852。
3. 朱高正,〈民進黨健全發展的危機:對「新潮流」路線的初步批判〉,《聯合報》,1989年6月17日,3版。
4. 鄧憲卿,〈台灣省政府組織沿革〉,《台灣月刊,雙月電子報,省政園地》,2007,網址:http://subtpg.tpg.gov.tw/web-life/taiwan/9608/9608-05.htm。
5. 中華民國第九任總統李登輝先生就職演說,網址:http://www.wenku1.com/view/6D8F409BAF9DE738.html。
6. 台中市政府人事處,〈市政新聞 四、市府召開 歡迎副市長記者會〉,發布單位:台中市政府新聞局,1999年4月17日,網址:http://www.personnel.taichung.gov.tw/fp.asp?fpage=cp&xItem=26060&ctNode=6566&mp=114010&Captcha.ImageValidation=wjtPV。
7. 記者曾德峰台北報導,〈蘇貞昌:北縣未改制就辭職〉,《自由時報》,2002年12月13日,網址:http://old.ltn.com.tw/2002/new/dec/13/today-p14.htm。
8. 記者蘇永耀、石秀娟、施曉光、黃維助台北報導,〈行政院:行政區劃 無時間表〉,《自由時報》,2002年12月13日,網址:http://old.ltn.com.tw/2002/new/dec/13/today-p14.htm。
9.《大紀元時報》,2007年5月4日13:13,〈台北縣升格準直轄市〉,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7/5/4/n1699869.htm#sthash.KW5XDUdW.dpuf。
10. 記者尚毅夫台北報導,〈地制法三讀 北縣升準直轄市〉,《聯合報》,2007年5月5日,網址:http://city.udn.com/54543/2196960。
11. 記者李光儀台北報導,〈北縣升格 議員薪情好 助理辦三倍〉,《聯合報》,2007年5月22日,網址:http://city.udn.com/54543/2196960。
12. 記者王寓中台北報導,〈三都十五縣 馬大選政見〉,《自由時報》,2009年4月4日,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292902/print。
13. 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三都十五縣 中縣市後年底合併升格〉,《自由時報》,2008年10月30日,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254485。
14. 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三都十五縣 馬堅定推動 指示速修相關法規 中縣市合併 確定99年底完成〉,《聯合報》,2008年10月30日,版A9。
15. 記者孟祥傑台北縣報導,記者鄭文正台中市報導,〈升格若拚輸 周錫瑋辭縣長 泣訴中央獨厚中縣市 冷落北縣 揚言若法規確定將「退出政治」 北縣議員嗆馬誓討公道〉,《聯合報》,2008年10月31日,版A18。
16. 記者何明國台北報導,〈核定權歸中央 三都生活圈 各有港口、機場〉,《聯合報》2008年10月31日,版A18,。
17. 記者范凌嘉台北報導,〈重畫台灣地圖 敲定三都十五縣 提高國際競爭力 推行刻不容緩 台北、台中、高雄 將成三大都會區 相關部會月內再提簡報〉,《聯合報》,2008年12月17日,版A1,。
18. 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沒有升格 就沒有周縣長 「時間到了,我就向縣民請辭謝罪」 周錫瑋擬聲請釋憲 國民黨也成立「促進會」〉,《聯合報》,2008年11月3日,版C1。
19. 記者柯永輝台中報導,〈撤除心結 讓高牆倒下吧〉,《聯合報》,2008月11月3日,版C1。
20. 記者吳明良台南報導,〈南縣市合併降格 許添財批馬 台南大學校慶致詞 指「侮辱文化古都」 向王金平請命 王指還有討論空間〉,《聯合報》,2008年12月28日,版C1。
21. 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陳菊、楊秋興高呼:市縣合併 恐南台灣邊緣化 要求政院與「2010台中縣市合併」同步規畫 學界、民間團體也促中央正視〉,《聯合報》,2008年12月10日,版C2。
22. 記者李曜丞、柯永輝台中報導,〈胡志強也急了 下周二赴立院遊說〉,《聯合報》,2009年3月18日,版A7。
23. 記者王紀青鳳山報導,〈高縣市合併 楊秋興:三都同步 勿忘南都〉,《聯合晚報》,2009年3月18日,版C2。
24. 記者劉金清台南縣報導,〈蘇煥智、許添財 赴政院爭取 南縣市升格 劉揆慎重考量〉,《聯合報》,2009年4月2日,版A4。
25. 記者吳文良、黃福其、林昭彰連線報導,〈下屆民代選不選 基層釀抗爭 鄉鎮市級存廢遲未定 代表會杯葛預算抵制升格 縣長:基層將延任至99年底〉,《聯合報》,2008年12月3日,版C1。
26. 記者邱佩瑜、蔡佩芳台北報導,〈地制法修正案 可望三讀 未來符合升格條件縣市提出申請後,行政院要在6個月內核定同意與否〉,《聯合報》,2009年4月3日,版A6。
27. 記者李祖舜、李明賢、林政忠、鄭文正連線報導,〈新版地制法 為中縣市量身打造?首任直轄市長誰會參選… 胡志強「還沒考慮」 林佳龍「短跑變長跑」 合併計畫五月要送審〉,《聯合報》,2009年4月3日,版A4。
28. 記者陳亮諭台北報導,〈台中縣市合併升格 可望搶先 地方制度法三讀 縣市升格有法源 馬總統「三都15縣」競選政見將落實〉,《經濟日報》,2009年4月4日,版A10。
29. 記者李志德、李明賢、賴昭穎台北報導,〈績優鄉鎮市長 擬優先派任區長 內政部建議 縣市合併改制後 鄉鎮市民代表將以無給職「區諮議員」身分繼續問政〉,《聯合報》,2009年4月4日,版A4。
30. 記者林新輝、李志德台北報導,〈地制法三讀 合併升格 新直轄市明年出現 不只台中 立院通過「一體適用」 誰能上榜 八月底公布 想爭取的縣市 五月底前提案送內政部〉,《聯合報》,2009年4月4日,版A1。
31. 記者唐孝民台北報導,〈縣市升格改制啟動 審查結果7月中旬出爐〉,《聯合晚報》,2009年6月1日,版A6。
32.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台北報導,〈台內政部將設改制審查小組 將採共識決〉,《大紀元時報》,2009年6月6日。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9/6/6/n2549974.htm。
33. 記者李志德台北報導,〈縣市升格23日審查〉,《聯合報》,2009年6月7日,版A4。
34. 記者蔡佩芳、黃國樑台北報導,〈升格大會考 12小時馬拉松式審查 內政部今將完成11縣市7改制案審查,小組名單事前高度保密,25機關代表、專家學者首度曝光〉,《聯合晚報》,2009年6月23日,版A2。
35. 記者蔡佩芳、黃國樑台北報導,〈應試 台中有信心 北縣認及格〉,《聯合晚報》,2009年6月23日,版A2。
36. 記者李志德、李順德、林新輝、李祖舜台北報導,〈北縣台中高雄 升格過關 台南縣市 報院決定 桃彰雲嘉 一致否決〉,《聯合報》, 2009年6月24日,版A1。
37. 記者林修全、邱珮瑜台北報導,〈升格延選 民進黨主張提釋憲 縣市升格案,綠指是政治算計,要求公布審查過程〉,《聯合晚報》, 2009年6月24日,版A2。
38. 記者李順德、李祖舜台北報導,〈台南補考 最快下周二揭曉〉,《聯合報》,2009年6月25日,版A2。
39. 記者蘇秀慧、龍益雲台北桃園連線報導,〈台南縣市合併升格 過關 劉揆:桃縣改制直轄市可期;國土規劃將建構北中南三大生活圈、七大區域均衡發展〉,《經濟日報》,2009年6月30日,版A4。
40. 廖了以,〈縣市合併→三都十五縣 北中南生活圈 平衡城鄉差距〉,《聯合報》,2009年7月3日,版A23。
41. 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政院通過升格案 劉揆:99年完成改制 將落實離島建設,確保發展不致邊緣化;鄉鎮市整併,數量維持在100個到150個間〉,《聯合晚報》,2009年7月2日,版A10。
42. 記者李明賢、李志德台北報導,〈台北都!北北基將合併?「希望合併」審查會共同建議 府高層指發動合併主動權在地方政府 不會強制〉,《聯合報》,2009年6月25日,版A2。
43. 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周錫瑋承諾併為「北都」北縣模式 台南升格機會〉,《聯合報》, 2009年6月26日,版A2。
44. 記者李祖舜台北報導,〈怪哉!60公里1直轄市 諸侯分權戰 下齣戲碼〉,《聯合報》,2009年6月30日,版A2。
45. 記者李志德、李明賢、李順德連線報導,〈協調縣市 馬提區委會構想〉,《聯合報》,2009年7月4日,版A4。
46. 記者唐孝民台北報導,〈廖了以 區自治沒時間表 區長民選難度高〉,《聯合報》,2009年7月4日,版A2。
47. 記者林美姿台北報導,〈縣市升格 專訪 內政部長廖了以:台灣以後不會有二等公民〉,《遠見雜誌》278期,2009年8月,網址: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5248.html。
五、外文部分
1. Ammons, David, and Glass, James J., (1989), “Recruiting Local government Executives,” Oxford: Jossey-Bass Publishers, Ltd.
2. Ashford, D. E., (1977),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cy studies: Towards a structural solution,” Policy Studies Journal, 5: 570-583.
3. Aspinwall, Mark D. and Gerald Schneider, (2000), “The institutionalism turn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study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Europea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38: 1-36
4. Bachrach, P. and M. Baratz, (1962), “The two faces of powe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6: 947-952.
5. Berman, Sheri, (1997), “The Life of the Party,” Comparative Politics, 1: 101-122.
6. Brinton, Mary C. and Victor Nee, (1998),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7. Buchanan, James and Gordon Tullock, (1962), “The Calculus of Consent,”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8. Bulmer, S., (1994), “The New Governan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A New Institut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13: 351-380.
9. Burton, Richard M., and Borgeobel, (1995), “Strategic Organizational Diagnosis and Design,” Boston: Kluwer, Acadmic Publishers.
10. Cammack, Paul, (1992),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redatory Rule, Institutional Persistence, and Macro-Social Change,” Economy and Society, 4: 397-429.
11. Chao, Linda and Myers, Ramon H., (1994), “The First Chinese Democracy: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Asian Survey, Vol. 34, No. 3, pp.213-230.
12. Clark, W. Roberts, (1998), “Agents and Structures: Two Views of Preferences, Two Views of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2(2): 245-270.
13. Coase, Ronald H., (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Oct. 3.
14. Coase, Ronald H. (1988),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5. Crawford, Sue E. S. & Eli nor Ostrom, (1995), “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Los Angeles), vol.89, no.3, (Sep. 1995), pp.582-583.
16. Denter, Bas, & Rose, Lawrence E., ed., (2005), “Comparing Local Governance: Trends & Development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17. Denhardt, Robert B., (1993), “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 Monterey: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18. Dimagio, Paul J., (1988),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s:Avenues of Collaboration,”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Vol.154, no.4: 696-705.
19. Fowler, Alan, (1995),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Local Government,”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
20. Frug, Gerald E., Ford, Raichard T., and Barron, David J., (2006), “Local Government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St. Paul: Thomson West.
21. Friedman, M., (1953),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22. Press.Friedland, Roger and Robert R. Alford, (1991), “Bringing Society Back In: Symbols, Practices, and Institutional Contradictions,” in Walter W. Powell and Paul J. DiMaggio (Eds.), “The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3. Garrett, G, (1992),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oice: The European Community Internal Marke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9: 171-181.
24. Hall, Peter A., (1986), “Governing the Economy: The Politics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Britain and Fra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5. 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XLIV: 936-957.
26. Haus, Michael, et al., (2005), “Urban Governance and Democracy: Leadership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London: Routledge.
27. Huntington, Samuel P.,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OK: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28. Ikenberry, G. John, (1988), “Conclusion: 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G. John Ikenberry, David A. Lake and Michael Mastanduno (Eds.),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9. Immergut, Ellen M., (1992), “Health politics: interests and institutions in Western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0. Immergut, Ellen M.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 Society (London), vol. 26, no. 1, pp. 5-34.
31. Jepperson, Roland L., (1991),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Effects, and Institutionalism,” in Walter W. Powell and Paul J. DiMaggio (Eds.), “The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2. Kiser, Larry and Eli nor Ostrom, (1982), “The Three Worlds of Action, A Met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in, Elinor Ostrom (Eds.), Strategies of Political Inquiry. Beverly Hills: Sage.
33. Koelble, Thomas A. (1995),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Comparative Politics, 27(2), pp. 231-243.
34. Krasner, Stephen D., (1978),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raw materials, investments and the U. S.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5. Krasner, Stephen D., (1984),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16, no.1 (1984), pp.223-246.
36. Krasner, Stephen D., (1988), “Sovereignty: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21, no.1, pp.66-93.
37. Kuhn, Thomas 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8. Kuo, Cheng-Tian, (2000), “Taiwan’s Distorted Democrac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Vol. 35, No. 1, pp.85-111.
39. Lane J-E. & S. Ersson, (2000), “The New Institutional Politics: Performance and Outcomes,” London: Routledge.
40. Leach, Steve, and Chris, Collinge, (1998), “Strategic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Local Government,”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
41. Ling, L.H.M. and Shih, Chih-Yu,(1998), “Confucianism with a Liberal Face: The Meaning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Postcolonial Taiwan,”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 60, No. 1(Win. 1998), pp.55-82.
42. Long, N., (1958), “The local community as an ecology of gam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4: 251-261.
43. Lowi, Theodore J., (1964), “American Business, Public Policy, Case Studies and Political Theory,” World Politics, July: 677-715.
44. Lindberg, Leon N. and John L. Campbell, (1991), “Same Menu, Separate Tables: The Stat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John L. Campbell, J. Rogers Hollingsworth and Leon N. Lindberg (Eds.), Governance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5. March, James G. and H. A. Simon, (1958), “Organizations,” New York: Wiley.
46. March, James G, (1962), “The business firm as a political coalition,” Journal of Politics, 24:662-678.
47. March, James G, (1966), “The power of power,” in David Easton (Eds.), Varieties of political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48. March, 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 (1976), “Ambiguity and choice in organization,” Bergen: Universitestsforlaget.
49. March, 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 (1984),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 734-749.
50. March, 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 (1989),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 New York: free Press.
51. Nielsen, Klaus, (2001), “Institutionalism approaches in the social science: typology, dialogue, and the future challenges,”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Vol.35, No.2: 505-516.
52. North, Douglass C. and R. P. Thomas (1973), “The Rise of western World: A New Economic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3. North, Douglass C., (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54. North, Douglass C. (1983),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55. O’Donnell, G., (1994), “Declarative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1: 55-69.
56. Ostrom, Eli nor, (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7. Peter A. Hall, & Rosemary C. 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s,” Political Study, vol.44, no.5, pp.938-950.
58. Peters, B. Guy, (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Willington House.
59. Pheysey, Diana C., (1993), “Organizational Cultures:Types and Transformation,” London: Routledge.
60. Pierson, Paul, (1996), “The Path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A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 Analysi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no. 29, pp. 123-163.
61. Pierson, Paul (2000),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4, no. 2, pp. 251-267.
62. Pierson, Paul and Theda Skocpol, (200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in Ira Katznelson and Helen Minler, eds.,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pp. 693-721.
63. Powell, Walter and Paul Dimagio, (1991),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s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4. Rothstein, Bo, (1996),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 Overview,” in Robert E. Gooding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 (Eds.),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5. Shepsle, Kenneth A., (1986),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and Equilibrium Institutions,” in H. Weisberg, eds., Political Science: The Science of Politics, New York: Agathon Press, pp.51-82.
66. Shepsle, Kenneth A., (2006),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in R. A. W. Rhodes et al.,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23-38.
67. Scott, W. Richard, (1991), “Unpacking Institutional Arguments,” in Walter W. Powell and Paul J. DiMaggio (Eds.), “The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8. Scott, W. Richard, (1994),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Toward a Theory Synthesis,” in Richard Scott and John Meyer (Ed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and Organiza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69. Skocpol, Theda, (1979),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0. Skocpol, Theda, (1980), “Political response to capitalist crises: neo-Marxist theories of the state and the case of the New Deal,” Politics and Society, 10(2): 155-201.
71. Skocpol, Theda,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in Peter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2. Skocpol, Theda and K. Finegold, (1982), “State capacity and economic intervention in the early New Deal,”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97: 255-278.
73. Skowronek, S., (1982), “Building a new American st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4. Steinmo, Sven,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s.) (1992), “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st ed.
75. Tang, Shui-Yan and Tang, Ching-Ping,(1997), “Democrat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itics in Taiwan,”Asian Survey, Vol. 37, No. 3, pp.281-294.
76. Thelen, Kathleen and Sven Steinmo, (199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Sven Steinmo,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7. Thelen, Kathleen, (1999),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2, pp. 372-384.
78. Thelen, Kathleen, (2003), “How Institutions Evolve: Insights from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James Mahoney and Dietrich Rueschemeyer, eds.,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208-240.
79. Trimberger, E. K., (1978), “Revolution from above-military bureaucrats and development in Japan, Turkey, Egypt and Peru,” New Brunswick, N. J.: Transaction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