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琡勻 |
---|---|
論文名稱: |
頭前溪流域水資源評估分析 |
指導教授: | 韋煙灶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0 |
中文關鍵詞: | 新竹 、頭前溪流域 、水資源 、水質 、水量 |
英文關鍵詞: | Hsinchu, Tou-Cian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water quality, water quant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1 下載:5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水資源的供需平衡維繫著高科技科學城的新竹都會區未來發展,而未來用水逐漸吃緊且乾旱時期水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顯示出區域內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水資源規劃建立在對基礎水文資源的掌握,本文即以水質和水量的角度來探討頭前溪流域水資源的使用與分配。
研究對象分為地下水、河川與水圳三者。以不同用水標的為原則,河川與地下水屬生活用水與農業用水標的;而水圳則主要以農業用水標的為主。河川水質依據行政院環保署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的資料,以台灣河川水質指數WQI及河川污染指數RPI兩指標及乾濕季節來評估水質狀況;水圳以灌溉用水水質標準評估,採樣時間配合兩季耕作「放水」時期,分別為2006年8月及2007年3月;地下水則以灌溉用水水質標準與自來水水源標準來評估。採樣時間為反映乾溼兩季差異,以2006年8月及2007年1月為主。地下水與水圳檢測項目包括電導度(EC)、pH、溶氧(DO) (地下水除外)、鈉離子(Na+)、鉀離子(K+)、鈣離子(Ca2+)、鎂離子(Mg2+)、硫酸根離子(SO42-)、碳酸根離子(CO32-)、碳酸氫根離子(HCO3-)、氯離子(Cl-)、氨氮(NH3-N)、硝酸鹽氮(NO3-N)及懸浮固體物(SS)。
研究結果發現河川水質主要受到季節降雨量的影響,懸浮固體值為影響水質好壞最重要的參數,其次為總磷。水質在一般情況下屬良好及普通,適合一般生活用水標準;水圳水質上游優於下游,春耕時期雨水較多,水質較夏季良好,水質符合灌溉水標準。研究區淺層地下水可開發量充裕,雖已受到某種程度的汙染,不符合生活用水之標準,卻可作為生活與工業用水的調節性水源。
中文部份:
山本莊毅(1983)。《新版 地下水調查法》。東京都:古今書院。
于淑芬 等(2005)。〈武陵地區水質調查研究〉。《國家公園學報》,期15(1),45-60。
王如意、易任(1979)。《應用水文學 (上) 》。台北市:茂昌。
王冠蕙(2003)。《寶山水庫營養鹽長期變動趨勢回顧及現況調查》,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數理教育碩士班(自然組)。
石再添等(1994)。《台灣地區七十六條重要河川理論水利蘊藏量及地表逕流係數研究總報告》,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江漢全(1996)。《水質分析》。台北市:三民。
任家弘(2004)。〈高屏溪流域環境水資源分布與水質、水汙染變遷之研究〉。《地理學報》,期37,146-147。
沈照理、劉光亞、楊成田 等編(1994)。《水文地質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吳素蓮(1994)。〈大屯火山西南坡面地下水流動體系與水資源利用之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期22,71。
吳約西(2002)。〈乾旱時期頭前溪水源調度策略分析〉。《水資源管理季刊》,卷4,期3,11。
林孟龍(2003)。〈颱風對於蘭陽溪上游集水區懸移質生產特性的影響〉。《地理學報》,期33,51-52。
洪華君(1989)。《雲林地區水文地質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韋煙灶(2003)。《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韋煙灶(1998)。〈新竹平原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變遷與居民維生方式的轉變〉。《地理研究報告》,期29,15。
徐達蓉(1984)。〈台中港特定區的水資源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期10。
徐新貴(1998)。《水質分析實驗》。台北市:高立圖書公司。
翁蕙君(2000)。〈台南地區農業用水型態之研究〉。《第四屆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87-109。經濟部水利署。
徐元棟(2003)。《乾旱時期頭前溪水系農業用水移用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陳買(1979/2)。《灌溉水質污染監測處理手冊》,計畫編號:79-1.5-E 765。台灣省水利局。
郭魁士(1986)。《土壤學》。臺北:中國書局。
陳柳均(2000)。《高科技的想像:新竹科學園區與地方發展》,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張智欽(1986)。〈屏東縣佳冬枋寮地區地層下陷之研究-力力溪沖積扇的水平衡探討〉。《師大地理研究報告》,期12,221-259。
張智欽(1995)。《宜蘭地區地下水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張瑞津(1999)。〈頭前溪階地之地形學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期9,63-64。
黃炳煌(2002)。《頭前溪流域水資源調配研究》,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彭宗仁、謝永旭、劉滄棽 等(2003)。〈濁水溪沖積扇補注區地下水之化學特徵所顯示的環境意涵〉。《中華水土保持學報》,卷34,期1,67,70-79。
黃信茗(2003)。〈衛星影像應用於灌溉計劃用水量推估〉。《台灣水利》,卷51,期4,29。
黃琡勻(2005)。《新竹機場的興建對新竹南寮地區發展的影響》,計畫編號:93-2815-C-003-030-H。臺北市:國科會。
楊萬全(1985)。〈台灣的水資源〉。《地理學研究》,期7,9,17,28, 30。
楊萬全(1993)。《水文學》,第二版,地理研究叢書2。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所。
楊萬全 (1994)。〈台灣地區蒸發散量問題之探討〉。《中等教育》,卷39,期2,24。
楊萬全 (1996)。〈水資源利用與水文環境關係之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學通訊》,卷6,期6,17。
楊萬全(1997/7a)。《新竹平原與竹南平原集水區水資源之研究》,計畫編號:NSC86-2116-M-003-006。臺北市:國科會。
楊萬全(1997b)。〈高屏溪流域與屏東平原的水資源〉。《地理研究報告》,期27,81-104。
楊萬全(1998)。〈從水資源的時空分配談高雄地區的用水問題〉。《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期13,1-22。
楊清和(2001)。《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用水供需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劉乃綺(1988)。〈北港地區地下水水質變化之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期14,263。
劉振宇(1992)。〈彰濱工業區附近地下水水質分析〉。《台灣水利》,卷40,期4,62。
劉振宇(2002) 。〈農業水資源水質管理〉。《台灣農業水資源有效利用及展望,中正基金會專題研究報告第三號-台灣農業水資源之學術研究》,43-57。
鄧紹助(2003)。《寶山水庫浮游植物生物量季節變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數理教育碩士班(自然組)。
錢大陵(1990)。〈新竹地區頭前溪舊港圳灌溉水質之調查研究〉。《大華學報》,期9,47-51。
蔡政賢(1993)。《多目標非點源污染總量管制策略分析--以寶山水庫的總磷管制為案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盧慶龍(2003)。《乾旱時期建立農業用水移用補償機制之研究-以新竹地區一、二期稻作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研究所。
羅慶瑞(1995)。〈台灣地區區域工業用水量推估〉。《台灣水利》,卷43,期1,91。
羅健洲(2001)。《模糊理論在區域水資源運用之研究-以寶山水庫及攔河堰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2002)。〈台灣農業用水調配技術與移用機制〉。《台灣農業水資源有效利用及展望,中正基金會專題研究報告第三號-台灣農業水資源之學術研究》,29。
政府出版品:
台灣省水利局(1988)。《頭前溪及鳳山溪水系水庫水源初步調查規劃報告》。台中市:台灣省水利局。
經濟部水利署(2003)。《頭前溪河川環境管理規劃》。台中縣:水利規劃試驗所。
經濟部水利署(2005)。《頭前溪河川環境營造計畫規劃》。新竹市:第二河川局。
報紙資料:
林家琛(2002/12/12)。〈新竹春耕休耕面積共3千226公頃〉。《聯合晚報》,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library/。(2006/12/10瀏覽)。
林全洲(2006/06/10)。〈原水濁度飆高自來水不穩定〉。《聯合報》,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library/。(2007/4/10瀏覽)。
李珣瑛(1996/03/11)。〈新竹科學園區斷水危機解除相關單位與農民達成協議 昨日開閘放水〉。《經濟日報》,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library/。(2006/12/10瀏覽)。
張海琳(1996/01/30)。〈農業用水移用工業開先例 省府同意移水供六輕使用 所得水費作為農田休耕補貼〉。《經濟日報》,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library/。(2006/12/10瀏覽)。
黃宏璣(2006/02/18)。〈5年4次,新竹頭前溪又休耕經部移用灌溉用水供應民生,每公頃補償6萬,竹北農會:補償應包括無形的人力〉。《聯合報》,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library/。(2006/12/10瀏覽)。
黎慧琳(2003/12/31)。〈近四十年來大乾旱,頭前溪一期稻,約五千一百公頃一期稻作全面休耕〉。《聯合報》,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library/。(2006/12/10瀏覽)。
羅緗綸(2004/02/02)。〈旱溪魚亡水域發惡臭水源不足 竹北豆子埔溪成魚葬場了〉。《聯合報》,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library/。(2007/4/20瀏覽)。
網站資料:
中央氣象局(2007)。http://www.cwb.gov.tw/。(2007/3/31瀏覽)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第三管理處(2007)。http://www3.water.gov.tw/。(2007/4/29瀏覽)。
行政院環保署(2000)。http://hysearch.wra.gov.tw/wra_ext/WaterInfo/wrproj/program/main.htm(2006/9/29瀏覽)。
行政院環保署(2006a)。http://edb.epa.gov.tw/Index_water.htm。(2006/10/29瀏覽)。
行政院環保署(2006b)。http://www.epa.gov.tw/main/index.asp。(2006/12/1瀏覽)。
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07)。http://www.sipa.gov.tw/。(2007/4/25瀏覽)。
經濟部水利署(2004)。《台灣水文年報》。http://gweb.wra.gov.tw/wrhygis/。(2005/12/2瀏覽)。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2004)。《北區水資源局94年年報》。http://www.wranb.gov.tw/wranb_spring/content/book/book.asp?。(2006/3/10瀏覽)。
經濟部水利署(2005)。http://wuss.wra.gov.tw/index.htm。(2007/5/31瀏覽)。
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局(2005)。《頭前溪河川環境營造計畫規劃》。新竹市。ISBN:986003442-7。
溫清光(2006)。《台灣河川水質指數計算程式簡介》。http://wen1.ev.ncku.edu.tw/Help.htm。(2006/12/1瀏覽)。
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局(2006)。http://www.wra02.gov.tw/riverplan3.asp (2006/10/14/瀏覽)。
經濟部水利署(2007)。http://gweb.wra.gov.tw/wrweb/。(2007/4/25瀏覽)。
英文部分:
Ashton, P. J., Van Zyl, F. C. & Heath, R. G. (1995).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Crocodile River catchment, Eastern Transvaal, South Africa. Wat. Sci. Tech., 32(5-6), 201-208.
Adams, S. (2001).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s near Sutherland in the Western Karoo, South Africa. Journal of Hydrology, 241, 99-100
Emmons W.H., & Harrington, G.L. (1913). A comparison of waters of mines and hot springs. Economic Geology.
Güler, C., & Thyne, G. D. (2004). Hydrologic and geologic factors controlling surface and groundwater chemistry in Indian Wells-Owens Valley area, southeastern California, USA. Journal of Hydrology, 285, 184.
Hill R.A. (1940). Geochemical patterns in Coachella Valley.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Ismail, S.S & Ramadan, A. (1995). Characterisation of Nile and drinking water quality by chemical and cluster analysis.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73/174.
Kuchanwar, O. D., Kale, C. K. & Deshpande, V. P. (1999). Irrigation water quality and farm management secisions. Wat. Sci. Tech., 40(2), 97-103.
Loucks, Daniel P. (2000).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ater International, 25(1), 3.
McNeil, V. H., Cox, M. E. & Preda, M. (2005). Assessment of chemical water types and their spatial variation using multi-stage cluster analysis, Queensland, Australia. Journal of Hydrology., 310, 181–200.
ORR, H. G. (2006). Hydro-climatic and land use changes in the river lung catchment, north west England, implications for catchment management. 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2, 239-255.
Palmer, C. (1911). The geochemical interpretation of water analyses. U.S. Geological Survey Bulletin, 479.
Piper, A. M. (1944). A graphic procedure in the geochemical interpretation of water-analyses. Trans. Am. Geophys. Union, 25, 915,917-918.
Pesce, S. F., & Wunderlin, D. A. (2000). Use of water quality indices to verify the impact of Córdoba City (Argentina) on Suquía River. Water Res., 34, 2915–2926.
Reijnders, H. F. R., Drecht, G. V. & Prins, H. F. (1998). The quality of the groundwater in the Netherlands. Journal of Hydrology., 207, 185-188.
Sarah,P (2005). Soil aggregation response to long-and short-term differences in rainfall amount under arid and Mediterranean climate conditions. Geomorphology, 70, 4.
Shrestha, S., & Kazama, F. (2007). Assessment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A case study of the Fuji river basin, Japan. Environment Modelling & Software., 22, 464-475.
Yair, Aaron (2002). Climate and surface properties: hydrological response of small arid and semi-arid watersheds. Geomorphology, 42, 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