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紀明德 CHI, Ming-Der |
---|---|
論文名稱: |
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輪調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林炳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0 |
中文關鍵詞: | 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 、工作輪調 、工作投入 |
英文關鍵詞: |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staff, job rotation, job involvem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7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探討大學自主經營時,絕不能忽略高等教育在組織結構中,最為具體且根本的行政管理,這也是各校共通面臨的問題。本來,學校的組織行為與企業體相去不遠,因管理之終極不外人事與財務,但大學校院是一個鬆散的層級組織,在學術自由為大學校院運作的最高原則下,經營管理其實是受制於學術行為的。在大學校院的行政作為,都是以支持教學、研究與服務之順利運轉為最優先考量的。所以,在教學、研究與服務方面須追求卓越與提昇時,行政經營管理方面則為確保高等教育產業,能永續運轉而必須著重追求效率與效能。
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國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透過工作輪調對工作投入產生的影響及現況來進行探討與分析,並根據研究之結果,提出建議,期能提供大學校院有效推展學生事務工作之參考。
基於前述的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主要的結論歸納如下:
一、我國大學學生事務人員多數認同工作輪調制度,卻又缺少意願配合的矛盾現象。
二、我國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對於工作投入的程度,較偏向「工作成就」層面,其次為「工作比重」層面,再其次為「工作認同」層面的投入。
三、不同學校地區的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在工作輪調上的看法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學校地區的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在工作投入的情況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學校類型的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在工作投入的情況有顯著差異。
六、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的背景變項,在工作輪調的看法上對工作投入具有預測力。
綜合本研究結論,提出對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學校、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以及對未來研究等參考。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autonomous management for universities, one can not ignore the most specific and basic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which i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is a shared problem for universities. Originall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f schools is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industries, because the ultimate goal for management is either personnel or finance. However, university is an organization of loose stratum. Under the highest principle of academic freedom for the operation of universities, operational management are actually confined to academic activities. Most of the administration work in universities is proceeded with the major consideration of supporting teaching, research, and service. Therefore, in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and improvement on teaching, research, and service, the efficiency and efficacy in administrational management should also be achieved, which may help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alize the staffs who are engaged in students’ affairs, by way of job switching to see their involvement in the work. Based on this model, a study and an analysis are conducted to see the effect and current status of this model.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result, some suggestions will be given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universities for reference with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activities related to students’ affair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categorized as follows:
1. Most staffs engaged in students’ affairs agree with the system of job rotating; however, they show little willingness to comply with the system.
2. Level of job involvement for most staffs engaged in students’ affair is ranked as follows from higher to lower: job achievement, job ratio, and job recognition.
3.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taffs of student affairs in different universities on the system of job rotation.
4.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taffs of student affairs in different universities on job involvement.
5.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taffs of student affairs in different types of universities on the job involvement.
6. It is predictable on the view of background variance job rotation towards job involvement for staffs engaged in student affairs in universities.
All the conclusions derived from this study are provided as suggestions for the staffs who are engaged in student affairs,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who are in charge of education. Moreover, it may be taken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y.
一、中文部分
王永大(1996)。工作輪調與公務員工作品質提昇之研究。人事管理,33(2),12-18。
王延皊(2003)。大專校院學生事務工作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開南學報,1,103-117。
王延皊(2005)。學生事務工作人才經營—談學務主管的壓力與承諾。台中市:長海。
李正綱、張曉芸、康嘉琦(2002)。工作論調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景文技術學院學報,12(下),13-26。
何武恭(2003)。學校行政人員工作輪調、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相關性研究—以南部地區私立大學為例。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李長貴(2000)。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生產力與競爭力。台北:華泰書局。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佳穗(2000)。主管領導風格對部屬工作投入之影響—以高雄地區國立大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呂純怡(2009)。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1997)。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進安(2003)。學生事務的本質、目標及經營策略。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台北市:東吳大學。
沈華堅(1996)。保險金融化變革下壽險公司業務人員之教育訓練。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鴻明(1997)。員工對企業內人力資源的滿意度與員工工作士氣之相關研究:以台電電協和火力發電廠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靄書(1985)。企業人事管理。台北:大中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至善、楊仕裕(2003)。大專校院社團活動執行參考手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邱皓政(2003)。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邱筱琪(2003)。高等教育中的沉默耕耘者—女性大學學生事務行政人員生涯發展之質性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豐哲(1992)。企業環境、企業文化與工作投入、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柯適修(1994)。工作與家庭相關因素對已婚職業婦女工作投入之影響—以台中市公民營銀行為例。大葉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洪麗美、陳昭雄、林合懋、胡庭禎(2004)。技專校院改制對於行政人員心態調適及工作習性影響之探討-以中部某科技大學為例。弘光學報,43,87-94。
徐木蘭(1991)。行為科學與管理。台北市:三民書局。
馬秀蘭(2006)。統計學--以SPSS for Windows為例。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徐淑媛(2001)。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工作輪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馬龍驊(1998)。訓練方式對員工績效能力的影響—以某壽險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許士軍(1997)。工作滿意、個人特徵與組織氣份—文獻探討與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5,13-56。
陳正沛(1983)。研究人員之工作投入。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火燦(1998)。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第二版)。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陳志郁(2001)。壽險業務人員資訊素養能力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教育部(2004)。我國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願景與策略報告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98學年度大專校院學生事務與輔導主管人員名錄。台北。
張秀瑛(2003)。工作輪調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佑康(1997)。我國企業工作輪調實施之調查研究—以製造業與服務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俐文(2005)。國稅稽徵人員工作輪調、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探討。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昭雄(2003)。私立大專院校訓輔工作成效影響因素之研究。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台北市:東吳大學。
陳英惠(2005)。國立大學職員職務輪調意向之研究。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陳彩怡(2004)。工作輪調對社會網路利益、生涯成功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銀行從業人員為例。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添洲(1982)。變遷社會中的生涯規劃。就業與訓練,10,66-69。
張添洲(1999)。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發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雪梅(2001)。中美大學院校學生事務工作人力資源與出版研究之比較研究。訓育研究第36期。台北市。
張雪梅(2002)。學生沉淪誰該反省—論新世紀我國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的新角色、功能與挑戰。學生事務與輔導第二輯。台北市:東吳大學。
張雪梅(2003)。學生事務是個專業嗎?當前大學學生事務工作提昇的策略與展望。學生事務與輔導第三輯。台北市:東吳大學。
張雪梅(2005)。大學學生事務的行政與實務。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敦山(1998)。傑出壽險業務人員之成功經驗研究—以國內MDRT會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富祥(1985)。個人屬性、工作滿足與工作投入關係之探討-以金融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陸瑞瑾(2000)。台灣壽險業外勤教育訓練對業務人員學習型態與自評成效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郭騰淵(1991)。國中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艷玲(1995)。壽險業務人員教育訓練及其績效相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文賢(1996)。組織結構。台北:三民。
傅木龍(2000)。跨世紀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發展與輔導。大學社團人。台北市:東吳大學。
黃玉(1996)。大學學生事務的角色與功能。公民訓育學報,5,173-174。
黃英忠(1989)。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書局。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書局。
黃淑珺(1997)。以質化研究方式探討企業工作輪調實施之利弊。長榮學報,1(1),29-44。
黃賀(1997)。我國企業工作輪調實施現況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湯堯、成群豪(2004)。高等教育經營。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市。
傅肅良(1989)。員工激勵學。台北;華泰書局。
楊主行(2000)。國際觀光旅館啽工對工作輪調與生涯發展關係之認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董秀珍(2002)。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昌裕(2003)。新世紀學生事務工作的任務與品質的提昇。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台北市:東吳大學。
楊昌裕(2003)。增進大學學生事務倫理的途徑。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台北市:東吳大學。
鄒浮安(1982)。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師工作滿意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潔欣(2004)。壽險業內勤人員工作輪調、自我調控學習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趙皇賓(2002)。工作輪調對員工生涯發展結果影響之探討-以台灣國產汽車五大製造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桂芬(1994)。員工工作投入態度分析架構的建立與策略設計(上)。人事月刊,19(1),10-14。
鄭燕莉(2007)。我國大學院校軍訓教官工作投入社會支持與工作滿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志凱(2001)。人壽保險業業務員績效與教育訓練成效之相關性研究—以某壽險公司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歐怡君(2000)。壽險外勤人員訓練移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來長(1982)。國民中學教育人員對各種職業工作之誘力研究—傅倫姆期望理論誘力模式之利用。國立台灣師範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佳蓉、李玲玲、陳為賢(1994)。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工作輪調實施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資訊,13,21-32。
蔡崑源(2000)。華進集團員工滿意度、工作投入、組織承諾與離職意願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天德(1998)。國小教師工作投入、團體凝聚力與社會閒散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鍾佩蓁(2003)。雲嘉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顏文香(1989)。企業幹部培育戰略。國立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
嚴春財(1998)。山地鄉國小教師教學工作投入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毓玲(1993)。新政府運動。台北市:天下文化。
顧韶軒(2007)。大學校院學生事務人員工作特性、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領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西文部分
Anderson,J. E., Guido-DiBrito, F.,& Monrrell, J. S. (2000).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atisfaction for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 In L.S. Hagedorn (Ed.), What contributes to job satisfaction among faculty and staff(pp. 99-107).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Anderson, John C.,Milkovich,George T, & Tsui,Anne.”A Model of Intra-Organizational.”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6:4(1981):529-538.
Anthony,W.P., Perrewe,P.J.,& Kacmar,K.M.(1993).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New York:The Dryden Press.
Bender, B.E. (1980).Job satisfaction in student affairs. NASPA Journal,18(2),p2-9.
Bennett, S.(2003).Training strategies for Tomorrow,Bradford,17(4): pp.7-24.
Campion,M.A.,Cheraskin,L.,& Steven,M.J.(1994), Career-related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job rot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mal,37(6),1518-1542.
Deshpande, L., & Satish, P (1996), The impact of ethical climate types on facets of job satisfac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5(6),655-660.
Fisher, S., & Shaw, J.(1993),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York:McGraw-Hill.
Hall,D.,& Isabella,L.(1985).Downward movement and career development.Organizational Dynamics,14(1),5-23.
Hackman,J.R.,& Oldham,G..R.(1976).Motivation through the design of work:test of a theory,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6,pp250-279.
Kanungo, R.N.(1982).Measurement of Job and Word Involvement.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7(3):pp.341-349.
Komives,S.R.(1993).Advancing professionally throught graduate education.In M.J.Barr(ED.), Handbook of student affair administration(pp.390-408).San Francisco:Jossey-Bass.
McCall, M.W., Lombardo, M.M., & Morrison, A.M.(1988),The lessons of experience: How successful executive develop on job,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
Noe,R.A.,& Ford,J.I.(1992), Emerging issues and new directions for training research,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10,345-394.
Rabinowitz,S.S. & Hall(1977), Organization Research on Job Involve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84 (2):pp.272.
Vitell, S J., & Davis, D.L.(1990), Ethical beliefs of MIS professional: The frequency and opportunity for unethical behavior.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9(1),63-70.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1991), by(V.Neufeldt and D.B.Guralnik 3rd ed.).MacMilla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