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歐婉貞 |
---|---|
論文名稱: |
青少年小說研究~以張大春與艾登‧錢伯斯作品為例~ |
指導教授: |
楊昌年
Yang, Chang-Ni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0 |
中文關鍵詞: | 青少年小說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5 下載:10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藉由對於文本的仔細分析,歸納出《在我墳上起舞》、《野孩子》二書各自的內容主題、情節鋪陳、角色塑造;並且進一步綜合歸納二書在形式技巧上的異同。
首先歸納分析二書的基本主題及其所關照的內容,其次將就書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加以分析,探索作者如何有意識地針對青少年讀者,描繪出青少年階段的故事主人翁形象;接著將就形式部分加以分析,《在我墳上起舞》、《野孩子》二書的作者皆有限度地使用後設的形式創作;最後,本文將就兩書的長處,就其發揮激發青少年閱讀的社會功能談起,進而言及青少年小說未來的展望。
參考文獻
一、研究文本
(一)西文中譯作品
艾登‧錢伯斯,《在我墳上起舞》,小知堂出版社,1999年,初版六刷。
(二)中文作品
張大春,《野孩子》,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年9月初版。
二、中文參考資料
以下皆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專書
方祖燊,《小說結構》,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
王煥琛、柯華葳,《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文化,1986。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1988。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1998。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
王安憶,《小說家的13堂課》,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2。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成員,《擁抱玫瑰少年》,台北:女書文化,2006。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92。
矛鋒,《人類情感的一面鏡子:同性戀文學》,台北:笙易,2000。
申丹,《敘述學和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5。
吳英長,《從發展觀點論少年小說的適切性與教學應用》,高雄:慈恩出版社,1986。
李順興,《廢五金少年的偉大夢想》,台北:聯經出版,1992。
林政華,《瓶頸與突破──兒童少年文學觀念論集》,台北:富春,1995。
林政華《臺灣兒童少年文學》,台南:世一文化,1997。
林崇德主編,《當代兒童青少年心理學的進展》。台北市:五南圖書,1995。
周英雄,《文學與閱讀之間》,台北:允晨文化,1994。
周慶華,《秩序的探索──當代文學論述的省察》,台北:東大圖書,1994。
孟樊,《後現代併發症──當代台灣社會文化批判》,台北:桂冠圖書,1989。
郭強生,《在文學徬徨的年代》,台北:立緒文化,2002。
高宣揚,《後現代論》,台北:五南圖書,1999。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2001。
張國清,《後現代情境》,台北:揚智文化,2000。
張清榮,《少年小說研究》,台北:萬卷樓,2002。
張子樟編,《真實與虛幻──現代小說探論》,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3。
張子樟,《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台北:天衛文化,1999。
張子樟,《回顧中的省思-少年小說論述及其他》,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2。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1。
張素貞,《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6。
張大春,《張大春的文學意見》,台北:遠流,1992。
張大春,《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台北:聯合文學,1995。
張大春,《小說稗類》,(卷壹),台北:聯合文學,1998。
張大春,《小說稗類》,(卷貳),台北:聯合文學,2000。
張大春,《公寓導遊》,台北:時報文化,2002。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1994。
陳芳明,《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1996。
陳芳明,《深山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01。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黃德祥,《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1996。
楊師昌年,《現代小說》,台北:三民書局,2002。
楊國樞、張春興主編,《青少年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1986。
楊照,《文學的想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a。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b。
葉維廉,《解讀現代.後現代:生活空間與文化空間的思索》,台北:東大,1992。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9。
趙天儀等,《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少年小說論文集》,台北:富春,1999。
黎活仁主編,《台灣後設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1998。
蔡進松等主編,《文馨活用英漢辭典》,台北市:文馨,1998。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1998。
鄭明娳、林燿德編著,《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文化,1991。
鄭明娳,《通俗文學》,台北:揚智,1993。
鄭樹森,《小說地圖》,台北:一方,2003。
鄭祥福,《後現代主義》,台北:揚智文化,1999。
劉秀娟,《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揚智文化,1998。
賴保禎、張欣戊、幸曼玲編著,《發展心理學》,台北:空中大學,1990。
鍾明德,《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台北:書林,1989。
魏飴,《小說鑑賞入門》,台北:萬卷樓,2000。
謝琇玲,《青少年心理學》,高雄:麗文文化,2000。
羅宗濤、張雙英著,《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台北:萬卷樓,1999。
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五四書店,1989。
(二)學位論文
王瑪麗,《人際問題解決訓練對國中女生人際問題解決能力、態度與人際適應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王麗櫻,《「大頭春」系列中青少年形象及成人世界的塑造》,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王韻明,《台灣問題少年小說研究──以1990至1999年作品為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石曉楓,《八、九○年代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呂芊霈,《臺灣近十年來少年小說主題之研究-以臺灣省兒童文學創作獎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李淑珺,《以《The Hobbit》譯本為例,探討台灣翻譯青少年小說問題》,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林杏真,《自傷青少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自我強度的發展及其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林苑宜,《從少年小說中的死亡談啟蒙》,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林培欽《張大春魔幻寫實小說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2003。
邱思慎,《詹明信後現代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侯作珍,《從消費社會探討八○年代臺灣小說主題意識的轉變》,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徐曉放,《九O年代少年小說中的台灣家庭問題──以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明來,《台北市公立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陳沛慈,《青少年的愛情世界,以第一屆「幼獅青少年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曾秀萍,《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小說中的同志書寫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
黃淑玲,《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黃清順,《台灣小說的後設之路──後設小說的理論建構與在台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楊隆吉,《少年小說中的同儕互動研究──以台灣省兒童文學創作獎得獎作品為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蔡佩芳,《艾登錢伯斯《在我墳上起舞》形式策略研究》,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謝淑鳳,《少年小說死亡主題之研究》,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蕭義玲,《臺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象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三)期刊
王婷芬,〈寫作張大春的方法〉,《皇冠》,1987年6月,第67卷第4期,總第400期,頁102-05。
王文綺,〈與全世界爭鋒──張大春〉,《成功雜誌》,1997年3月,第29期,頁14-18。
王晴佳,〈如何看待後現代主義對史學的挑戰?〉,《新史學》,1999年6月,第10卷第2期,頁107-144。
王岳川,〈台灣後現代後殖民文化研究格局〉,《文學評論》,2001年4月,第4期,頁48-57。
王德威,〈寫實主義是什麼?〉,《聯合文學》,第9卷第3期,總第99期,1993年1月,頁215-216。
王德威,〈離散與跨越──跨世紀,小說台北〉,《聯合文學》,第18卷第9期,總第213期,2002年7月,頁59-61。
王錫璋,〈百年經典──世紀之書〉,《國家圖書館館訊》,77期,1998,頁30-34。
成英姝,〈小說家的逃亡──張大春〉,《誠品好讀》第七期,2001年2月。
朱國珍,〈關於台灣現代小說史〉,《聯合文學》,1997年12月,第14卷第2期,總第158期,頁108-118。
朱雙一,〈近年台灣小說藝術模式的變革〉,《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6月,頁228-232。
朱雙一,〈語言陷阱的顛覆──張大春論〉,《聯合文學》,1995年6月,第11卷第8期,總第128期,頁132-137。
朱雙一,〈都市化與台灣文學的變遷〉,《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1月,頁221-225。
初安民,〈《野孩子》〉,《出版情報》,1996年,第100/101期合刊,頁28。
李孟智,〈青少年身體及心理的社會發展〉,《社教雜誌》,1998,第237期,頁1-5。
李文冰,〈背負生命重量的禮物──張大春《我妹妹》〉,《幼獅文藝》,1995年9月,第82卷第3期,總第501期,頁66-69。
沈清松,〈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第4期,1993年4月,頁4-25。
林武憲,〈怎樣推行兒童閱讀運動--從美、英、日的經驗談起〉,《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22期,2000年,頁15-18。
林幼玲,〈張大春──深度自發性閱讀〉,《台北畫刊》,1999年2月,第373期,頁21-22。
林保淳,〈鼠國的寓言──讀張大春《城邦暴力團》〉,《光華》,2000年8月,第25卷第8期,頁116-119。
林紫慧,〈八○年代臺灣小說的發展──蔡源煌與張大春對談〉,《國文天地》,1988年10月,第4卷第5期,總41期,頁33-38。
邱子寧,〈試說「青少年文學」〉,《國文天地》18卷7期,2002年12月,頁4-9。
阿盛,〈變與不變一大春──從「雞翎圖」到「公寓導遊」〉,《文訊》,1987年4月,第29期,頁224-227。
姚一葦,〈文學往何處去──從現代到後現代〉,《聯合文學》,1997年4月,第13卷第6期,總第150期,頁36-42。
胡衍南,1993,〈捨棄原鄉鄉愁的兩個模式──談朱天心、張大春的小說創作〉,《台灣文學觀察雜誌》,1993年6月,第7期,頁117-32。
徐錦成〈《阿輝的心》──少年小說里程碑〉,《國文天地》,15卷8期,2000年1月,頁105-107。
高天生,〈多元社會的豐饒與貧瘠──八十年代台灣文學脈動和發展芻論〉,《現代學術研究季刊》,1991年5月,頁49-73。
許義宗,〈少年小說的基本認識〉,《中國語文》,67卷第4期,1990年,頁59-65。
梅家玲,〈眾聲喧嘩中的《我妹妹》──論張大春《我妹妹》的多重解讀策略及其美學趣味〉,《聯合文學》,1995年2月。
張湘君,〈引導兒童少年邁向成長之路的導師──少年小說〉,《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訊》,14期,1993年,頁63-66。
張湘君,〈誰知少年的心事──少年小說面面觀〉,《國民教育》33卷1、2期,1992年10月,頁27-32。
張子樟,〈鄉土文學教學的實踐──以《少年噶瑪蘭》為例〉,《師友月刊》,1997年6月,頁75-79。
張子樟,〈懷舊與關懷──簡介「台灣兒童文學一百」中的少年小說〉,《國文天地》,15卷8期,2000年1月,頁103-104。
張子樟,〈問題社會中的問題少年──評介兩篇問題少年小說〉,《師友月刊》392卷,2000年2月,頁55-58。
張子樟,〈作者、文本、出版者與讀者─台灣少年小說現象〉,《文訊》,2004年4月,第222期。
張瑞玲,〈淺談少年小說中「死亡」議題的處理〉,《書評》雙月刊,第56期,頁35-39,2002年。
郭靜姿,〈閱讀理解訓練方案對於增進閱讀策略運用與後設認知能力之成效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5 ,1993年,頁26-50。
陳長房,〈西方成長/教育小說的模式與演變〉,《幼獅文藝》,1994年12月,第80卷第6期,總第492期,頁5-16。
陳思,〈生命的騷動與焦慮──張大春《我妹妹》人物小論〉,《讀書人》,1995年7月,第5期,頁39-41。
陳映真,〈向內戰.冷戰意識形態挑戰──七○年代台灣文學論爭在台灣文藝思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聯合文學》,1997年12月,第14卷第2期,總第158期,頁57-76。
陳燕珠,〈論張大春「新聞小說」的書寫策略及其敘述美學〉,《臺南師院學生學刊》,1997年2月,第18期,頁73-90。
陳增穎,〈青少年的哀傷反應及其對諮商與輔導的啟示〉,《學生輔導》,第54期,民87年,頁70-83。
傅林統,〈少年小說的選擇與導讀〉,《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卷3期,頁205-215。
傅林統,〈如何發揮少年小說的教育功能〉,《師友月刊》1997年6月號,頁80-83。
曾蘭蕙,〈文學的未來〉,《聯合文學》,1992年10月,第8卷第12期,總第96期,頁18-29。
曾仕良,〈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翰海觀潮》,1997年5月,頁189-191。
賀淑瑋,〈拼貼後現代:小說〉,《中外文學》23卷11期,1995年4月,頁56-72。
黃玉蘭,〈神話故事與少年小說之間──談《永遠的狄家》一書〉,《國文天地》18卷6期,2002年11月,頁66-69。
黃允中,〈張大春的終極鏢靶〉,《風尚》,1998年5月,第137期,頁15-21。
黃念欣,〈飄盪與遺忘──《野孩子》的主題不是青少年問題〉,《讀書人》,第21期,1996年11月,頁55。
黃錦樹,〈敘述者我──張大春〉,《誠品好讀》,2000年11月d,第5期,頁58。
楊明蒼,〈詹明信的後現代理論與台灣〉,《中外文學》,1993年8月,第22卷第3期,總第255期,頁30-47。
楊耐冬,〈後設小說探微〉,《書評》雜誌第24期,頁19。
楊照,〈啟蒙的驚怵與傷痕──當代台灣成長小說中的悲劇傾向〉,《幼獅文藝》,第83卷第7期,總第511期,1996年7月,頁90-91。
楊錦郁,〈創造新的類型,提供新的刺激──李瑞騰專訪張大春〉,《文訊》,1994年1月,革新第60期,總第99期,頁85-90。
葉石濤,〈八○年代作家的櫥窗:評「新世代小說大系」〉,《文訊》,1989年8月,頁58-60。
溫鳳凌,〈從《夏日天鵝》、《孿生姊妹》、《手足情深》看少年小說中的手足之情〉,《中師語文》第七期。
廖咸浩,〈講評稿〉,《台灣文學觀察雜誌》,1993年6月,第7期,頁133-35。
廖炳惠,〈近五十年來的台灣小說〉,《聯合文學》,1995年10月,第11卷第12期,總第132期,頁127-37。
潘菲,〈論青少年的人際關係〉,《共同學科期刊》,1992,頁109-120。
歐亞盟,〈中年大頭春的青春期嬉遊記〉,《People》,1993年2月,創刊貳號,頁132-133。
滕淑芬,〈大頭春的告白──張大春專訪〉,《光華》,1993年1月,第18卷第1期,頁84-86。
賴素鈴,〈小說談──兩岸小說家對談實錄〉,《聯合文學》,第15卷第3期,1999年1月,總第171期,頁96-112。
魏可風整理,〈文學對談:聊聊──阿城v.s張大春〉,《聯合文學》,第10卷第4期,總第112期,1994年2月,頁19。
鄺可怡,〈你是怎麼忘記的?──《野孩子》的野孩子世界〉,《讀書人》,1996年11月,第21期頁51-53。
蘇玲,〈情節與佈局──張大春談如何創作小說〉,《中縣文藝》,1991年10月,第5期,頁80-86。
(四)專書中的單篇文章
王德威,〈我妹妹V.S妹妹我──評大頭春《我妹妹》〉,《眾聲喧嘩以後:評點當代中文小說》,台北市:麥田出版,2001年10月,頁27-29。
王德威,〈「譴責」以外的喧囂──試探晚清小說的鬧劇意義〉,收入氏著,《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文化,1986a,頁66-76。
王德威,〈魯迅,還是老舍──中國現代寫實小說的兩個方向〉,收入氏著,《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文化,1986b,103-126。
王德威,〈大有可為的台灣政治小說──東方白、張大春、林燿德、楊照、李永平〉,收入氏著,《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頁95-102。
王德威,〈一九八○年代初期的台灣小說〉,收入氏著,《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1998年,頁405-415。
石靜文,〈張大春創作的生命力──對世界充滿好奇,對自己捉摸不定〉,收入張大春,《四喜憂國》,台北:遠流,1988,頁236-240。
吳志堅、林貴華,〈假做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談張大春小說中的符號系統與人際關係〉,收入張子樟編,《真實與虛幻──現代小說探論》,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3,頁3-26。
呂正惠,〈八○年代台灣小說的主流〉,收入孟樊、林燿德主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0,頁269-292。
呂正惠,〈台灣文學的浮華世界──一九八八年的觀察〉,收入氏著,《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5a,頁137-145。
呂正惠,〈台灣文學vs.後現代──九○年代台灣的文學意識形態之爭〉,收入氏著,《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5b,頁147-150。
呂正惠,〈論四位外省籍小說家──白先勇、劉大任、張大春與朱天心〉,收入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頁323-337。
周英雄,〈八○年代台灣小說家之主體意識〉,收入氏著,《文學與閱讀之間》,台北:允晨文化,1994a,頁97-102。
周英雄,〈寫實與現代之外〉,收入氏著,《文學與閱讀之間》,台北:允晨文化,1994g,頁168-169。
周慶華,〈形式與意義的全方位開放──後現代主義文學評述〉,收入氏著,《秩序的探索──當代文學論述的省察》,台北:東大圖書,1994,頁1-20。
孟樊,〈後現代主義在台灣的反思〉,收入《後現代併發症──當代台灣社會文化批判》,台北:杜冠圖書,1989,頁138-147。
林良,〈論少年小說作者的心態〉,馬景賢主編《認識少年小說》,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11月,頁10-22。
林燿德,〈世紀末的小說策略──和張大春對話〉,收入氏著,《期待的視野──林燿德文學短論選》,台北:幼獅文化,1993d,頁30-39。
林燿德,〈臺灣新世代小說家〉,收入氏著,《重組的星空──林燿德論評選》,台北:業強,1991,頁81-104。
洪文瓊,〈少年小說的界域問題〉,收入馬景賢主編《認識少年小說》,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1986,頁11-15。
施常花,〈論少年小說欣賞的教育心理療效功能〉,收入馬景賢主編《認識少年小說》,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1986,頁20-27。
胡金倫,〈如何探索小說的深度──試論黃凡小說〈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之後設技巧〉,收入楊文雄、陳昌明主編,《孤獨的帝國:第二屆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頁533-62。
馬耀民〈作者、正文、讀者──巴赫汀的《對話論》〉,呂正惠編《文學的後設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家》,台北:正中書局,1991,頁50-77。
張大春,〈一切都是創作──新聞.小說.新聞小說〉,收入氏著,《張大春的文學意見》,台北:遠流,1992a,頁9-14。
張大春,〈污衊小說,也污衊色慾──新人類小說的劣質性〉,收入氏著,《張大春的文學意見》,台北:遠流,1992b,頁225-230。
張大春,〈坦白從寬〉,收入楊澤主編,《從四〇年代到九〇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94。
張大春,〈輕蔑我這個時代──為《文學不安》所寫的狂序〉,收入氏著,《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台北:聯合文學,1995a,頁10-15。
張大春,〈八○年代的都市文學──一個小說本行的觀察〉,收入氏著,《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台北:聯合文學,1995b,頁108-122。
張大春,〈一個詞在時間中的奇遇──一則小說的本體論〉,收入氏著,《小說稗類》(卷壹),台北:聯合文學,1998a,頁28-34。
張大春,〈有序不亂乎?──一則小說的體系解〉,收入氏著,《小說稗類》(卷壹),台北:聯合文學,1998b,頁11-27。
張子樟,〈「跨越」與「跨類」的聯想〉,收入氏著《回顧中的省思──少年小說論述及其他》,澎湖縣:澎湖縣文化局,2002年11月,頁127-129。
張子樟,〈啟蒙與成長──少年小說的永恆主題〉,收錄於馬景賢主編《認識少年小說》,頁24-43,台北:天衛文化,1996。
張誦聖,〈現代主義與台灣現代派小說〉,收入氏著,《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1,頁7-36。
莊宜文,〈張大春:超級大頑童〉,收入封德屏主編,《1996台灣文學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頁145。
陸汝斌,〈認識我們的青少年〉,收入鍾思嘉主編,《青少年的世界》,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8月,頁1-5。
梅家玲,〈孤兒?孽子?野孩子?──戰後台灣小說中的父子家國及其裂變〉,收入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頁363-399。
陳芳明,〈當後殖民遇到後現代──誤讀張大春《撒謊的信徒》〉,收入氏著,《深山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01a,頁50-58。
陳芳明,〈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收入氏著,《深山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01b,頁126-138。
陳芳明,〈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收入氏著,《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頁23-46。
陳長房,〈後現代主義與當代台灣小說創作〉,收入張寶琴、邵玉銘、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7,頁231-254。
黃錦樹,〈野孩子的精神系譜-評張大春《野孩子》〉,《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市:麥田出版,2003年,頁416。
黃錦樹,〈謊言的技術或真理的技藝-書寫張大春之書寫〉,《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市:麥田出版,2003年,頁206-207。
黃鈺瑜,〈談問題少年小說中的意識型態──以邁文‧柏金斯的《嗑藥》(1996)和張大春的《野孩子》(1996)為例〉,《「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富春文化,2000年,頁219-242。
黃凡、林燿德,〈《新世代小說大系》總序──我們書寫當代也創造當代〉,收入黃凡、林燿德主編,《新世代小說大系1.政治卷》,台北:業強,1989a,頁3-11。
曾仕良〈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瀚海觀潮》,1997年5月,頁190。
楊孝榮,〈社會問題與少年小說的社會功能〉,收入馬景賢主編《認識少年小說》,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1986,頁16-19。
楊照,〈百科拼貼──評《張大春的文學意見》〉,收入氏著,《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頁193-197。
楊照,〈多重文體的滲透、對話──評張大春《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1997年,頁178-182。
楊照,〈從「鄉土寫實」到「超越寫實」──八○年代的台灣小說〉,收入氏著,《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頁179-197。
楊照,〈青春的哀愁是怎麼一回事?──讀張大春的《我妹妹》〉,《我妹妹》,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1999年,頁179-180。
齊邦媛,〈評介《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收入張大春,《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台北:聯合文學,1997,頁174-177。
廖咸浩,〈複眼觀花、複音歌唱──八十四年短篇小說選的後現代風貌〉,收入廖氏主編,《八十四年短篇小說選》,1996b,頁1-22。
廖咸浩,〈在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美麗新世紀》,台北縣,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3月,頁65。
廖炳惠,〈後現代主義的源頭與動向〉,收入氏著,《形式與意識型態》,台北:聯經,1990,頁281-301。
廖炳惠,〈在台灣談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述〉,收入氏著,《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1994,頁53-72。
廖炳惠,〈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收入林水福主編,《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新莊:輔仁大學外語學院,1998,頁107-25。
劉春城,〈台灣文學的兩個世界──看蔡源煌、張大春對談〈八○年代台灣小說的發展〉〉,收入氏著,《台灣文學的兩個世界》,高雄:派色文化,1992,頁257-309。
劉紀雯導讀,收入史帝芬‧康納(Steven Conner)著,唐維敏譯,《後現代文化導論》,台北:五南,1999年,頁3。
蔡源煌,〈後現代的困惑〉,收入氏著,《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1992,頁119-28。
蔡詩萍,〈這次,看誰在說話──評《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收入張大春,《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台北:聯合文學,1997,頁183-87。
蔡詩萍,〈小說族與都市浪漫小說──「嚴肅」與「通俗」的相互顛覆〉,收入孟樊、林燿德主編,《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2b,頁163-88。
鄭明娳、林燿德,〈後現代思潮〉,收入氏編著,《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文化,1991,頁42,43。
羅青,〈台灣地區後現代狀況〉,收入氏著,《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五四,1989,頁311-23。
羅青,〈詩與後設方法:「後現代主義」淺談〉,收入氏著,《詩人之燈:詩的欣賞與評論》,台北:東大圖書,1992,頁261-71。
(五)報紙
王心怡,〈張大春出新作尋人啟事〉,《中央日報.教育.藝文》,1999年7月31日,第9版。
王浩威,〈小說家與統治者──張大春《撒謊的信徒》〉,《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6年4月8日,第35版。
尼洛,〈〈將軍碑〉的碑塑〉,《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86年10月3日,第8版。
平路,〈大春的「本事」〉,《自由時報.自由副刊》,1998年10月8日,第41版。
田運良,〈為小說接上斷代──讀張大春《小說稗類》〉,《中央日報.中央閱讀》,1998年4月6日,第20版。
江世芳,〈眷村文學作家.憤怒、無奈〉,《中國時報.藝術人文》,2001年8月23日,第13版。
何寄澎,〈評介《張大春的文學意見》〉,《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992年6月25日,第32版。
李潼,〈少年之路平安走──讀《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台灣新生報‧新生副刊》,1993年5月13日,第14版。
李奭學,〈文本之外一無他物──張大春.小說.稗類〉,《聯合報.讀書人周報》,2000年6月19日b,第48版。
沈怡〈大頭春創新記錄,野孩子快速出書〉《聯合報‧文化廣場》,1996年9月6日,第35版。
宋美璍,〈小說的文化社會意義〉,《聯合報.聯合副刊》,1996年1月31日,第34版。
竺靜玉,〈把作家送到你面前〉,《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994年9月22日,第42版。
邱婷,〈大頭春變成「野孩子」,跌入書中情境難以自拔,張大春自言「相當影響生活」〉,《民生報‧藝文新聞》,1996年9月6日,第15版。
邱婷,〈野孩子,關照邊緣青少年;張大春新作,叛逆腔調描繪無奈宿命〉,《民生報.藝文新聞》,1996年9月22日,第15版。
徐淑卿,〈張大春,告別青春期,告別螢光幕〉,《中國時報.開卷周報》,1996年9月19日,第38版。
馬家輝,〈誰是張大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7年8月4日,第27版。
梅家玲,〈飄蕩的少年遊魂──《野孩子》〉,《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996年9月9日,第43版。
梅家玲,〈眾聲喧嘩或是一家之言:文學名家的閱讀意見〉,《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997年9月29日,第45版。
梅家玲,〈小說台灣〉,《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997年12月22日,第45版。
張國立,〈忘了裝煞車的張大春〉,《中華日報.中華副刊》,1986年11月26日,第8版。
張殿,〈回到小說主場──文學類得獎小說家特寫〉,《聯合報.讀書人周報》,2000年12月25日b,第30版。
陳文芬〈大頭春,十二天生出《野孩子》;新書出版後,精神大不如前〉《中國時報‧文化藝術》,1996年9月10日,第24版。
陳文芬,〈張大春「我妹妹」走上舞台〉,《中國時報.文化藝術》,1999年8月7日,第11版。
陳長房,〈西方當代文論思潮在台灣〉,《聯合報.聯合副刊》,1996年1月30日,第34版。
琹涵,〈評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內容有趣但不真〉,《中華日報.書香櫥窗》,1995年3月31日,第15版。
黃郁茜,〈我妹妹的焦慮〉,《中國時報.開卷周報》,1996年7月4日,第44版。
黃錦樹,〈小說家的特技表演〉,《中國時報.開卷周報》,1996年9月19日,第38版。
董啟章,〈大頭春的懺悔與自省──張大春《我妹妹》揭示兩性關係〉,《星洲日報.星雲》,1994年5月4日,第5版。
蔡宛蓉,〈我也是大頭春〉,《中國時報.開卷周報》,1996年7月18日,第48版。
蔡珠兒,〈張大春〉,《中國時報.開卷周報》,1989年7月24日,第18版。
蔡源煌,〈瞎扯淡的藝術〉,《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88年10月24日,第23版。
盧郁佳,〈失重的反叛──青少年小說的無意識現象〉,《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996年10月14日,第41版。
穆欣,〈張大春──年輕的語言大師〉,《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1992年7月16日,第13版。
賴素鈴,〈張大春,憑本事顛覆知識〉,《民生報.讀書周刊》,1998年9月24日,第34版。
賴素鈴,〈張大春:世紀之交加大價值斷裂〉,《民生報‧藝文新聞》,1999年2月1日,第19版。
羅任玲,〈臥底的飛鏢手──張大春的閱讀天地〉,《聯合報.聯合副刊》,1997年5月19日,第41版。
羅林,〈以時間為主軸──2000文學類書榜導讀〉,《聯合報.讀書人周報》,2000年12月25日,第30版。
蘇惠昭,〈張大春+大頭春,帶來一場文學災難〉,《台灣時報.文化生活》,1992年12月25日,第12版。
(六)網路資料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國民健康局青少年網站:http://www.young.gov.tw/
教育部國語辭典網路版:http://140.111.34.46/dict/
三、西文或西文中譯參考資料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開頭字母排序)
潘乃德(R. Benedict)著,黃道琳譯,《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8年。
Charles A. Corr & David E. Balk 編,吳紅鑾譯,《死亡與喪慟:青少年輔導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年5月。
卡爾維諾,伊塔羅(Calvino, Italo)著,吳潛誠校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台北:時報文化,1996。
艾柯,安貝托(Eco, Umberto)著,黃寤蘭譯,《悠遊小說林》(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台北:時報文化,2000。
佛斯特(Forster, Edward Morgan)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 and Related Writings),台北:志文出版社,1998。
Foster, Hal主編,呂健忠譯,《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The Anti-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台北:立緒文化,1998。
J. William Worden著,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Grief Counseling & Grief Therapy),台北:心理出版社,1996。
詹明信(Jameson, Fredric)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2001。
帕特里莎‧渥厄﹙Patricia Waugh﹚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Metafic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板橋:駱駝出版社,1995。
彼得杭特(Peter Hunt),《Critisism,Theory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Oxford: Blackwell,1991。
培利‧諾德曼(Perry, Nodelman)著,劉鳳芯譯,《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台北:天衛文化公司,2000。
(二)專書中的單篇文章
艾登‧錢伯斯(Aidan Chambers),〈Ways of Telling〉,in 《Booktalk》 The Thimble Press,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