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宗達
Tsai, Tsung-Da
論文名稱: 不同性別意識國中體育教師實施理解式球類教學之師生互動與學習動機個案研究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using TGfU b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of different Gender Consciousness: A Case Study
指導教授: 闕月清
Keh, Nyit-Chi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7
中文關鍵詞: 性別角色認知性別認同學習動機師生互動TGfU
英文關鍵詞: Gender role cognition, gender identity, learning motivation,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TGfU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PE.037.2018.F0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0下載: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瞭解不同性別體育教師的性別角色認知與性別認同的差異,配合ARCS動機理論瞭解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設計與實施中促進學習者學習動機的策略,分析教學時師生互動的差異及學習者學習動機的改變情形;選取臺北市四所國中各一名體育教師,兩位為男性,兩位為女性共四位,進行8週理解式球類教學,先由性別角色認知及性別認同問卷瞭解4位教師性別刻板及性別認同程度以瞭解教學設計中ARCS學習動機的策略異同,並透過CAFIAS觀察教學時師生互動情形,經由學習動機量表瞭解其學習者學習動機改變情形;採文件分析、半結構訪談、系統觀察及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進行資料蒐集並分別進行扎根理論、百分位數及重複樣本t檢定等資料分析,結果如下:一、四位教師於性別角色認知上未顯現性別刻板情形;男教師A呈現「男性化」特質,男教師B及女教師C都是呈現「兩性化」特質,D教師呈現「女性化」特質。二、「男性化」、「女性化」教師於ARCS中考量「切身相關」、「獲得滿足」高於「兩性化」教師;「引起注意」動機要素則低於「兩性化」教師。三、由CAFIAS系統觀察工具發現 「男性化」、「女性化」教師於「提問」比例上高於「兩性化」教師,於「提供訊息」、「指示」比例上則低於「兩性化」教師。四、「男性化」、「女性化」教師班級學生於教學前後ARCS中的「引起注意」達顯著差異;「兩性化」教師班級學生於「整體動機」、「建立信心」、「獲得滿足」達顯著差異。體育教學非須採生理性別區分,建議可先瞭解教師性別角色認知及性別認同後進行教學設計的研究,以期發展不同的教學理論與教學方法。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the gender role cognition and gender identity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 PE teachers, and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 of the ARCS strategies to promote learning motivation,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in 8 weeks TGfU teaching with four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two male, two female) and their classes in Taipei City, and analyzed teacher-pupil behavior with CAFIAS.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documentary researc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systematic observation method, questionnaire, and the data analyzed through grounded theory, percentile, repeat sample t test. The results were derived as the follows: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ppeared to be more flexible and adaptable, and one male was masculinity, one male and one female teacher were androgynous and one female teacher was feminization. The masculine teacher and feminine teacher cared “Relevance” and “Satisfaction” more than androgynous teachers, and androgynous teachers cared “Attention” more than 2. The masculine teacher and feminine teacher. The masculine teacher and feminine teacher gave “Asks Questions” more than androgynous teachers and gave “Give Information” and “Give Directions” lower than androgynous teachers in TGfU teaching with CAFIAS. It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Attention” in the classes of masculine teacher and feminine teacher, and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Over all motivation”, “Confidence” and “Satisfaction” in the classes of androgynous teachers with ARCS.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v 目次vi 表次viii 圖次x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定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性別意識」的意義與發展 8 第二節 國內教師性別意識的研究 16 第三節 理解式球類教學的研究 28 第四節 體育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研究42 第五節 體育教學與學習動機研究 48 第叁章 研究方法 62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62 第二節 研究架構 6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65 第四節 教學研究期程及項目 66 第五節 研究工具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 66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73 第一節 教師性別意識分析與結果 73 第二節 ARCS動機策略分析與結果 100 第三節 CAFIAS師生互動的性別差異 116 第四節 學習者ARCS學習動機調查結果與分析 13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5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51 引用文獻 152 附錄 166

    方美玲 (2017)。臺中市國中小學教師性別意識、性別平等教育實踐與性別平等教育推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王瑞壎 (2011)。性別議題與性別平等教育。臺北:高等教育。

    王愛麟 (2006)。理解式球類教學對國中學生籃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彥邦 (2014)。理解式球類教學應用於國小高年級學童羽球反手短發球學習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怜奕 (2016)。理解式球類教學法應用於國小學童排球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尤國津 (2010)。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國小學生法式滾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田慧雯 (2016)。理解式球類教學法融入運動教育模式對國中生籃球認知及動作技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甘綉絹 (2015)。翻轉課堂融入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國中學生籃球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亦航 (2017)。合作學習在體育課中不同分組方式對動作技能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秀美 (2006)。理解式球類教學對國中學生巧固球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美枝 (2002)。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文笙。

    李倩玉 (2010)。高中職輔導教師實踐性別意識之經驗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世雄 (2006)。理解式球類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對高中生足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靜宜 (2007)。理解式球類教學法教師發問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秀珠 (1994)。國小男女教師性別角色與學生學校適應、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沈孟樺 (2012)。性別角色態度量表編製及其信、效度之檢定。家庭教育雙月刊,38,71-87。

    吳淑靜 (2003)。國小體育教師師生互動行為及教學決定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吳秀玲 (2007)。跨越圍籬的旅程---一位國小女性教師性別意識覺醒與實踐之敘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昇錠 (2007)。不同動機模式對木球技能學習成效之研究-以雲林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英義 (2006)。理解式教學法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問題解決態度影響之研究。國小五年級體育課互動研究-以理解式籃球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其達 (2006)。理解式球類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排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政弦 (2010)。雲林縣國小教師兼組長生涯發展、性別意識、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吳麗琴 (2015)。國小高年級性別平等教育之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宋俊穎 (2005)。國小五年級體育課互動研究-以理解式籃球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靜萍 (1993)。國中體育教學師生互動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生傳 (1999)。性別教育機會均等的分析、檢討與實踐。教育學刊,(15),1-34。

    林昱貞 (2001)。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兩位國中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踐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佩萱 (2003)。教師平權意識影響其執行兩性平等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曉玲 (2004)。不同世代國小教師性別意識發展歷程與內涵狀態之質性研究-以四位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銘弘 (2005)。資訊多媒體融入體適能教學對國小中年級學童之體適能程度與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林佳慧 (2006)。高雄縣國小教師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性別平等教育教學實踐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林煜騰 (2009)。國民中學教師性別意識其及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季韻 (2010)。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知覺與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林怡資 (2014)。以ARCS動機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國中地理科教學對國中生的學習動
    機與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清和、宋志航 (2011)。從教練領導探究運動場域性別刻板心理結構。中華體育季刊,25(1),100-107。

    邱奕銓 (2005)。傳統與理解式教學法對高職學生籃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邱利昌 (2005)。理解式球類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籃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雪慧 (2010)。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國中學生桌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苗栗市。

    周彥君 (2002)。一位國小女性教師性別角色態度的構成。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周學輝 (2016)。理解式球類教學法融入運動教育模式對國中生團隊凝聚力及籃球比賽表現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市,國立體育大學。

    邱秀祝 (1999)。國中女性教師性別角色之構成-十位女教師之實踐經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施悅欣 (1999)。師生性別意識與教師教學立場--以性別相關課程為場域。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施博隆 (2005)。理解式教學與傳統式教學對國小學童樂樂棒球擲準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范綱榮 (2006)。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巧固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胡鳳英 (2013)。理解式教學模式在七年級學生籃球運動比賽表現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縣。

    侯心怡 (2007)。兩位國小教師性別意識及其在教育實踐之樣貌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范姜美月 (2003)。性別養成經驗和性別意識覺醒的歷程--以三位國小女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唐詩佳 (2013)。國中英語教科書之性別平等探討及其教師對性別偏見之看法與認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翁春琴 (2012)。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高職女學生排球之學習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康志偉 (2011)。國小體育教師運用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教學反省。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陸偉明(2016)。性別教育與生活(第二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陳錦織(2001)。干擾性學生在教室內之師生互動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春蓮 (2002)。追求體育教學的公平-對性別議題之反省。大專體育,58,72-78。

    陳凱筑 (2003)。國小女性教師性別意識構成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陳佑任 (2003)。他們的故事:三位國小男性教育人員的生命史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陳定金 (2004)。兩性關係與教育。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秦龍 (2007)。資訊融入體育教學對國中生學習成效之影響­以籃球運球上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陳湘琦 (2010) 從師生互動行為看國中體育科資深教師性別差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思攸 (2013)。國中生在理解式桌球學習經驗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 容 (2013)。發現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一所國民中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協恩 (2010)。理解式教學與傳統式教學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童排球低手傳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建宏 (2008)。理解式球類教學應用於國小四年級羽球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星如 (2007)。Mosston練習式與理解式球類教學在國小籃球教學效果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佳琪 (2014)。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國小學童樂樂足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粘憲文 (2010)。理解式球類教學法應用於國小籃球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

    許祝齡 (2001)。存在學校兩性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對待--一所茶鄉迷你小學的觀察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明貞 (1999),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上篇),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87-96。

    崔玉芬 (2007)。高雄縣國小教師之性別角色對其性別意識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縣。

    郭虹宏 (2008)。國民小學教師人權教育素養及其師生互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郭世德 (2000)。理解式球類教學在國小五年級學生足球學習效果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曾楹茹 (2012)。青少年家庭生活與性別角色態度之探討。家庭教育雙月刊,39,54-61。
    張春興 (2004)。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簡振豐 (2007)。理解式球類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排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張筱玫 (2008)。運動教育模式融入TGfU應用於樂樂棒球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文瀞 (20150。性別平等教育身體意象融入國中視覺藝術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琬筑 (2016)。理解式教學法應用於國小學童飛盤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志成 (2004)。理解式球類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羽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立莉 (2008)。從師生互動行為看國中體育科實習教師學科教學知識。未出版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雅苑 (2010)。國小男性教師性別意識形塑經驗與教學實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鈺雯 (2004)。嘉義地區國小高年級教師教學態度、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動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耀霆 (2014)。理解式球類教學法之行動研究-以籃球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建智 (2015)。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國小學童桌球學習動機與比賽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堃哲 (2016)。理解式球類教學法應用於國小學童樂樂棒球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哲尉 (2015)。國小學生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籃球學習成效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

    黃雪雲 (2017)。運動教育模式融合TGfU遊戲概念對國小中年級學童排球發球技能與ARCS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曹戊杰 (2004)。國小教師性別平等意識與性別平等教學實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湯金福 (2008)。理解式球類教學之學習效果與學生思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游淑霞 (2005)。理解式球類教學對高中合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秋芬 (2014)。性別意識形塑歷程與行政工作實踐之研究-以國小女性教師兼任學校事務工作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葉人豪 (2006)。國小五年級理解式巧固球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閔智 (2008)。理解式教學與傳統式教學對國小學童排球低手發球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溫麗雲 (2002)。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室觀察。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熊慎敦 (2004)。基層教師性別意識發展與覺醒歷程之研究--以臺北市高中職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廖美蓮 (2012)。性別與社會建構:初探社會工作系學生性別意識形塑。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5,1-50。

    廖烜慶 (2017)。新北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趙明松 (2002)。國小女性級任教師與男女學生教學互動差異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齊宗豫 (2001)。男性身份、自我探索與教育實踐--一位國小準校長的成長之路。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蔡惠娟 (1997)。性別平權教育的實踐--小學教師的性別角色觀及班級實務。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蔡 端 (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學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蔡宗達 (2004)。理解式球類教學法與技能取向球類教學法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麗玲 (2008)。從性別平等教育觀點看「男女大不同」的謬誤與危機。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2,20-27。

    鄭陳宏 (2003)。教師性別意識及其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現象研究:以五位國小男性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鄭郁筠 (2006)。男性準教師的性別意識形成與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鄭永杰 (2009)。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國小學生樂樂棒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劉威志 (2011)。ARCS動機模式融入體育教學對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劉英雄 (2012)。ARCS動機模式介入對桌球運動學習動機與技能學習效果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賴麗珍 (2006)。有效的班級經營-以研究為根據的策略。台北市:心理。

    盧怡君 (2008)。臺海兩岸國/初中健康與體育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盧佳鋒 (2012)。國中體育課實施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以籃球學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友梅 (1998)。影響國中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兩性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賴玉真 (2010)。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課程中的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究--以中部地區三所學校公民與社會科教材及教師訪談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鍾怡純、闕月清 (2008)。籃框外的天空─女性運動員之升學與就業個案研究。師大學報,53(3),179-201。

    闕月清 (2008)。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源起。載於闕月清(主編),理解式球類教學法(6-13)。臺北市:師大書苑。
    謝芳怡 (2004)。教師性別意識與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研究-以兩位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謝炎良 (2012)。理解式球類教學法應用於高雄市國小六年級籃球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韓欣諺 (2011)。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國中生軟式高爾夫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蕭佳華 (2002)。中部地區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性別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龔雅慈 (2007)。理解式教學法在合作學習情境下對羽球運動技能學習成效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Bunker, D., & Thorpe, R. (1986). The curriculum model. In R. Thope, D.Bunker, & L. Almond (Eds.), Rethinking games teaching (p.8). Loughborough, England.

    Banks, J. A.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Boston: Allyn and Bacon.

    Butler, J., Griffin, L., Lombardo, B., & Nastasi, R. (2003).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Reston, V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heffers, J. T. F., & Mancini, V. H. (1978).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W. G. Anderson, &G. T. Barrette (Eds.). What’s going on in Gym: Descriptive stud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pp. 39-50). Monograph 1, Motor Skills: Theory into Practice.

    Covington, M. (1984). The motive for self-worth. In R. Ames & C. Ames (Eds.).

    Canan, K. (2009). Gender interaction in coed physical education: A study in Turkey. Adolescence, 173(3), 165-185.

    Cheffers, J. T. F., & Lombardo, B. J. (1979). The observation and description of teaching behavior and interaction of select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New Orleans, Louisiana.

    Carreiras, H. (2006). Gender and the military: Women in the armed forces of western democracies. Routledge.

    Cindra, S. Kamphoff. (2010). Bargaining With Patriarchy: Former Female Coaches Experiences and Their Decision to Leave Collegiate Coaching.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81 (3), 360-372.

    Delyon, H. (1989). Sexual harassment. In H, Delyon & F. W. Migniuolo (Eds.), Women teachers (pp.120-134).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Dunkin, M. J., & Biddle, B. J. (1974). The study of teaching. New York: Holt, Reinhart & Wilson.

    Darst, P. W., Mancini, V. H., & Zakrajsek, D. B. (1989). Analyz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instruc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Daniel, L., Schacter, Daniel, T., Gilbert, Daniel, M. W. (2011). Psychology. Worth Publishers.

    Eder, D. (1997). Sexual aggression within the school culture. In B. J. Bank, & P. M. Hall (Eds.), Gender, equity, and schooling: Policy and practice (p. 93-112). New York: Garland.

    Flanders, N. A. (1970). Analyzing teaching behavior.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Gerson, J. M., & Peiss, K.(1985). Boundaries, negotiation, consciousness: Reconceptualizing gender relations. Social Problems, 32, 317-331.

    Giroux, H. (1982). Ideology, culture, and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ty Press.

    Gurin, P., & Townsend, A. (1986). Properties of gender identit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gender consciousnes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5, 139-148.

    Grawford, M., & Maclead, M. (1990). Gender in the colledge classroom:an assessment of the “chilly climate” for woman. Sex-Roles, 23, 101-122.

    Hraba, J., &Yarbrough, P. (1983).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class action for women: A comparison of black and white female adolescents. Youth and society,15 (2),115-131.

    Huston, A.C. (1983). Sex typing. In P. 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la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387-467.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Huang, M. L. (2013). Gender stereotype influences gender construction in childhood. Journal of Family Education Bimonthly (46), 40-45.

    Jackman, M. (1983). Women and adventure recreation: Reconstructing Leisure constraints and adventure experiences to negotiate continuing participation. Journal Leisure Research, 34(2), 157-181.

    Jennifer, K. (2015). Gender Socialization. Retrieved from Research Starters Online Database.

    Kahle, J. B. (1983). The disadvantaged majority: Science education for women. Burlington, NC: Carolina Biological Society.

    Klein, S. S. (1985).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Keller, J. M. (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M. Regality (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pp. 384-43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Keller, J. M. (1999). Motivation by design. Unpublished manuscript,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America.

    Keller, J. M. (2010). Motivational Design f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 the ARCS Model Approach. Boston, MA : Springer.

    Lindsey, L.L. (1990). Gender role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NJ: Prentice Hall.

    Lockheed, M. E., & Klein, S. S. (1985). Sex equity in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climate. Women and education: Equity or equality? (pp. 109-116). Berkeley, CA: McCutchan.

    Lewin, K., Lippit, R., & White, R. (1939). Pattern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experimentally created “social climate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0, 271-299.

    Morris, L.W., & Murph H. M. (1971).Women in U.S. history textbooks. Social Education, 35, 248-260.

    Maslow, A.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Harper.

    Michael, J. Carter (2014). Gender Socialization and Identity Theory. Social sciences, 3, 242–263.

    Portes, J. (1971). Who Is Having Fun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Experiences of Six-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4, 445-453.

    Rinehart, S. T. (1992).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Sadker, D., & Klein, T. (1991). The one-percent solution? Sexism in teacher education texts.Phi Delta Kappen, 61(8), 550-553.

    Siedentop, D. (1991). 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 in physical education.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Skevington & D. Baker (1989). The social identity of women (pp. 173-193). London.

    Thompson, S. K. (1981). Gender concepts, sex role deviancy,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05 267)

    Tillman, M. M. (2014). Engendering Children of the Resistance: Models for Gender and Scouting in China, 1919–1937. Cross-Currents: East Asian History and Culture
    Review, 13, 134-173.

    Weiller, K. H., & Doyle, E. J. (2000).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 explor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71(3), 43-45.

    Wang R. H. al. (2011). Gender issue and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Taipei City: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Co.

    Weiner, B. (1972). Attribution theory,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2(2), 203-215.

    Warrington, M., & Younger, M. (2000). The other side of the gender gap. Gender and Education, 12 (4), 493-50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