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淑芬
Lin Shu-Fen
論文名稱: 學習風格對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國中童軍為例
指導教授: 蔡居澤
Tsai, Ju-Ts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學習風格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國中童軍
英文關鍵詞: learning style, scouting camping satisfaction, scou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roop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9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台中市國中童軍為例,旨在探討學習風格對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之影響。主要探究不同背景(性別、年級、童軍團年資、曾參加童軍露營活動次數)以及不同學習風格(擴散型、同化型、聚斂型與調適型)的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的差異情形。研究對象為目前就讀於台中市立國民中學,參加學校童軍團的一至三年級學生且參與童軍晉級考驗營的童軍。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及半結構式的訪談。研究工具採用第3.1版的「Kolb學習風格量表」,以及研究者自編的「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問卷」。共發出559份問卷,回收452份,有效問卷413份,有效問卷率達91.4﹪。調查所得資料以SPSS12.0軟體,經由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卡方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以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與LSD法進行事後比較等統計分析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結論:

    一、國中童軍的學習風格以「擴散型」及「調適型」學習者居多。

    二、國中童軍對於童軍露營活動感到滿意。

    三、不同「性別」、「年級」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沒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童軍團年資」及「曾參加童軍露營活動次數」的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一)童軍團年資在「一年至一年半」的國中童軍的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高於童軍團年資在「六個月以下」以及「一年半至兩年」的國中童軍。
    (二)童軍團年資在「兩年以上」的國中童軍的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高於童軍團年資在「一年半至兩年」的國中童軍。
    (三)露營前曾參加童軍露營活動的次數在「三次以上」的國中童軍,其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皆高於露營前曾參加童軍露營活動的次數為「零次」、「一次」與「兩次」的國中童軍。

    五、不同「學習風格」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沒有顯著差異。

    關鍵字:學習風格、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國中童軍。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ffect of learning styles on the scouting camping satisfaction, taking junior high school scouts in Taichung City as the sample. This study focuses on impacts of background (gender, grade, length of Scout training,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ed scouting camping) as well as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Diverger, Assimilator, Converger, Accommodator) in the scouting camping satisfaction. The study subjects are students at Taichung Junior High School grade 1-3, participating in scout troops and involved in the Scouting Advancement Camp.

    For research purposes, this study us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Research tools using Version 3.1 of “Kolb’s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as well as self-designed “Scouting Camping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A total of 559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41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achieving a rate of 73.9%.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urvey was analyzed used SPSS12.0 to perform statistical methods of frequency distribution, percentag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Chi-square test,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d single-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Scheffe and LSD post hoc comparison method.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presented a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1. Divergers and Assimilators present the major learning styles in the sampled scouts.
    2. Most sampled scou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scouting camping.
    3.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couting camping satisfaction level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 and “grade” background in the sampled scouts.
    4.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outing camping satisfaction level with “length of Scout training” and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ed scouting camping” in the sampled scouts.
    (1) Sampled scouts in “one to one and half years” had higher satisfaction on scouting camping than those in “below six months” and “a year and half to two years”.
    (2) Sampled scouts in “more than two years” had higher satisfaction on scouting camping than those in “one and half years to two years”.
    (3) Sampled scouts in “more than three” participations in scouting camping had higher satisfaction than those in “zero”, “one”, and “two” participations.
    5.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outing camping satisfaction among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of the scou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roops.

    Key words: learning style, scouting camping satisfaction, scou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roops.

    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 ………………………………………………………………………………IV 表目次 ……………………………………………………………………………VI 圖目次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0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學習風格理論與相關研究…………………………………………17 第二節 童軍露營活動的內涵與相關研究…………………………………37 第三節 童軍晉級考驗營……………………………………………………53 第參章 研究方法…………………………………………………………………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60 第三節 研究工具……………………………………………………………62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6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79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79 第二節 國中童軍的學習風格之分析………………………………………82 第三節 不同學習風格的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情形…………85 第四節 國中童軍的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之分析…………………………87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上的差異 …101 第六節 不同學習風格的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上的差異 …109 第七節 訪談童軍之資料分析 ……………………………………………11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結論 ………………………………………………………………123 第二節 建議 ………………………………………………………………129 參考文獻 …………………………………………………………………………135 壹、中文部分 …………………………………………………………………135 貳、西文部分 …………………………………………………………………140 附錄 ………………………………………………………………………………143 附錄一:Kolb學習風格量表使用同意書………………………………………143 附錄二:Kolb學習風格量表 …………………………………………………144 附錄三: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預試問卷………………………………………146 附錄四: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正式問卷………………………………………149 附錄五:問卷施測說明書 ……………………………………………………152 附錄六:「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問卷」之後的訪談大綱……………………154 附錄七:臺中市97學年度第1學期國民中學童軍全能晉級考驗營實施計畫 154 附錄八:童軍全能(晉級)考驗營活動行程表 ………………………………157 表次 表2-1-1 Kolb學習風格摘要表…………………………………………………25 表3-2-1 正式問卷發放及回收情形一覽表 …………………………………61 表3-3-1 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之構面及題目…………………………………66 表3-3-2 諮詢學者專家名單……………………………………………………67 表3-3-3 預試問卷回收情形統計表 …………………………………………70 表3-3-4 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問卷預試問卷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72 表3-3-5 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問卷預試問卷信度分析摘要表………………73 表4-1-1 基本資料之描述統計…………………………………………………81 表4-2-1 兩種學習風格維度之描述統計………………………………………82 表4-2-2 學習風格類型之次數分配表…………………………………………84 表4-3-1 不同學習風格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之描述統計………86 表4-4-1 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得分之描述統計………………………………87 表4-4-2 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各題項之描述統計……………………………89 表4-4-3 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意見調查二分題項之次數分配表……………91 表4-4-4 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意見調查複選題項之次數分配表……………92 表4-4-5 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意見調查開放式題項之次數分配表…………98 表4-4-6 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意見調查二分題項之卡方考驗………………99 表4-4-7 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意見調查複選題項之卡方考驗 ……………100 表4-5-1 男、女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的差異情形 …………………102 表4-5-2 不同年級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之描述統計 …………103 表4-5-3 不同年級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03 表4-5-4 不同童軍團年資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之描述統計 …105 表4-5-5 不同童軍團年資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06 表4-5-6 不同曾參加露營活動次數的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之描述統計 ………………………………………………………………………………108 表4-5-7 不同曾參加露營活動次數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08 表4-6-1 不同學習風格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9 表4-7-1 訪談童軍的基本資料摘要表 ………………………………………110 圖次 圖1-3-1 Kolb的經驗學習模式…………………………………………………12 圖2-1-1 Kolb的學習風格理論…………………………………………………23 圖2-1-2 Kolb均衡學習風格三階段……………………………………………26 圖3-1-1 研究架構圖 ……………………………………………………………58 圖4-2-1 整體受試者的學習風格傾向 …………………………………………8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女童軍總會編(2002)。中華民國女童軍服務員手冊。台北:中華民國女童軍總會。
    中國童子軍總會訓練暨進程委員會(1992)。從童子軍到公民。台北:中國童子軍文物供應中心。
    中國童子軍總會編(1992)。中國童子軍童子軍團長手冊。台北:中國童子軍文物供應中心。
    中國童子軍總會編譯,貝登堡爵士原著(2005)。童軍手冊。台北:財團法人中國童子軍文教基金會。
    中國童子軍總會編(2006)。童軍團長暨服務員手冊。台北:財團法人中國童子軍文教基金會。
    王秋華(2001)。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及學習績效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王昌傑(2005)。學習風格對國中生自然科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王琇姿(2006)。學習風格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指定內涵---自我探索與瞭解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王瑞鳳(2007)。網路形成性評量策略與不同學習風格高中生學習「生物的演化與微生物世界」之效益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彰化市。
    王鑫、朱慶昇(1995)。戶外教育的範疇。教師天地,75,2-11。
    田耐青(2006)。知道你是誰-善用多元智能與學習風格。台北:大好書屋。
    田耐青、李岩勳、林瓊雯、陳彩芬、黃沛琳(2004)。帶領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風格:綜合活動「自我探索與了解」指定內涵之課程發展。國民教育,4(1),66-76。
    朱敬先(1995)。教學心理學。台北:五南。
    吉妮特.佛斯(Vos, J.)與高頓.戴頓(Dryden, G.)(1997)。學習革命(The learning revolution)(林麗寬譯)。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原作1994年出版)
    余紫瑛 (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義男(1988)。國中童軍在露營活動中友誼發展之研究。中國童軍教育年刊,45。台北: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李義男(1992)。露營的評鑑。童軍露營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第十一章,頁348-367)。台北: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李俊億(2005)。探究高中學生以e-Learning 的教學策略學習基礎生物之效益分析—以「生命世界中的交互作用」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彰化市。
    李錫津(2004)。以童軍活動來催化完全學習。中國童子軍月刊,41(5),4-5。
    呂建政 (1993),戶外教育課程與教學之探討,在童軍戶外活動設計與實施(一)(頁15-23)。台北: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呂建政 (1994)。國民中學童軍教育課程研究。台北:水牛。
    呂建政(1999)。童軍活動的多元設計。在簡茂發主編,啟發多元智能論文集(頁264-283)。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林鈺婷(2003)。網路輔助教學應用於國小自然科學習領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林秋萍(2007)。國中學生多元智能與學習風格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中部五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林麗琳(1995)。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學習風格、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林鳳春(2002)。探討不同學習風格的國小學童運用網路教學在動物分類學習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邱皓政(2008)。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SPSS中文視窗版操作實務詳析。台北:雙葉書廊。
    吳天方(1997)。我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生學習風格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5(5),114-132。
    吳百薰(1998)。國小學生學習風格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吳百薰(1998)。學習風格理論探究。國教輔導,37(5),47-53。
    吳明隆編著(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經緯國際。
    吳清山(2003)。體驗學習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7,14-22。
    周富美(2002)。Kolb’s經驗學習理論之介紹:對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啟示。致理學報,16,167-185。
    范文嘉、曹勝雄(2003)。顧客參與、情緒體驗與顧客滿意度關係之探討:以星巴克為例,第三屆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研討會論文集。
    胡立人編撰(2002)。童子軍表解,頁35-41。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胡筑申(2003)。童軍教育的露營活動。童軍教育與群己關係(第四章,頁35-43)。台北: 胡筑生。
    侯貴文(2007)。線上遊戲教學對不同學習風格之國一學生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彰化市。
    高銘輝(2001)。世界童軍運動的策略。中國童子軍月刊,38(7),10-11。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國教司(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上網日期:2008年11月7日。網址: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0)。教育大辭典(九)。台北:文景書局。
    莊坤良譯、馬里奧西卡編(1994)。貝登堡的足跡。台北:水牛。
    陳 忠(2005)。國中生參加童軍團動機、學習投入與學習成果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台北縣。
    陳皆榮(1997)。冒險性活動對於青少年自我實現之影響。中華民國體育學報,22,71-82。
    陳遠建主編(1978)。自己辦露營。台北市:戶外生活雜誌社。
    陳添丁(1990)。童軍教育與國民教育(修訂本)。台北市:水牛出版社。
    陳盛雄(2002)。發展生態露營研究(一)。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聯合舉辦之「2002年生態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83-92),台北市。
    陳盛雄(2006)。世界與台灣之露營發展史。露營教育研究之教學講義,台北市。
    陳盛雄(2008)。露營地設立標準語認證制度之研究-以歐美日現況為例。露營教育研究之教學講義,台北市。
    陳盛雄(2008)。森林露營地規劃準則之研究。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舉辦之97年度專題演講(頁4-7),台北市。
    陳盈慈(2005)。工業設計系學生學習風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學系,雲林縣。
    陳淑珍(2005)。不同學習風格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數位學習系統進行水的三態教學之學習成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新竹市。
    陳銘村(2005)。成人網路學習者學習風格、自我調控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陳麗敏(2005)。組織型露營課程領導人員證照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台北市。
    陳鴻圖(2008)。童軍活動要配合時代脈動。中國童子軍月刊,45(9),16-18。
    施賀建(2003)。學習風格與方式對學習成效之影響—以互動式與否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中壢市。
    黃玉枝(1993)。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習風格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9,249-276。
    黃茱莉(2006)。貝登堡童軍教育思想在我國實踐之省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黃雅鈴(2005)。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不同學習風格的高職美工科學生「色彩感覺」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學堂(2007)。不同學習風格對高職生數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彭文松(2005)。認知風格、學習風格與思考風格之區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張子蘋(2006)。露營活動、學習認知與九年一貫國民中學課程目標影響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0)。現代心理學(初版31 刷)。台北:東華。
    張春興編著(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雲卿(2008)。彰化地區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戶外教學活動滿意度與學習成效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傅全福 (1995)。全國童軍教育活動一年來實施的報告。高市文教,53,38-41。
    傅全福(1996)。童子軍露營怎樣實施。台北:水牛。
    傅惠蘭(2005)。露營動機的方法目的鏈結模式之研究—以龍門露營區家庭遊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台北市。
    曾家鴻(2006)。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及二階段診斷性測驗應用於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課」對不同學習風格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劉彥俊 (1994)。童軍教育。台北:水牛。
    劉彥俊 (1995)。露營初步。台北:水牛。
    劉彥俊著,朱其榮修定 (1995)。童子軍的宗旨。童軍槪說及其史略(第三章,頁11-15)。台北:水牛。
    劉彥俊編譯(1998)。童軍團組織與訓練。台北:水牛。
    楊朝祥(2004)。童軍與生活教育。中國童子軍月刊,41,2-3。
    蔡志文(2006)。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政府公私協力互動模式之研究-以台中縣國中、小教師對童軍教育活動之滿意度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蔡宗陽(1990)。露營的教育功能。童軍露營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第一章,頁1-6)。台北: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蔡居澤 (2008)。童軍運動與探索教育之比較。中國童子軍月刊,45(10),36-37。
    蔡淑薇(2004)。高中職學生學習風格、自我調整與學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彰化市。
    廖松圳(2006)。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社團活動參與、自我概念、社團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鄭孟芳(2006)。國小高年級學習風格、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彰化市。
    鄭進丁(2007)。童軍教育大家一起來。中國童子軍月刊,44(1),4-6。
    賴敏慧(2003)。國中童軍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台北市。
    謝智謀(2003)。另類學習方式-體驗學習。教師天地,127,6-13。
    謝智謀,王怡婷譯(2003)。體驗教育:帶領內省指導手冊。臺北:幼獅出版社。
    蘇俊吉(2006)。網路輔助教學、學習風格對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以國中社會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中壢市。
    顏金郎(2004)。嘉義山區原住民參與成人教育活動的學習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曠文琪(2008)。不要瞎學習,要深學習。商業周刊,1060,109。

    貳、西文部份
    Clarina, R, B., & Smith, L. (1988). Learning style shifts in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al setting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95796)
    Commings, T. G. & Wirley, C. G. (2001).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7th ed). Cincinnati, OH: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Dunn, R., & Dunn K.(1992). Teaching elementary students through their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 Boston: Allyn & Bacon.
    Dunn, R., & Dunn K.(1994). Teaching young childrens through their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 Boston: Allyn & Bacon.
    Drummond, L. M. (2000). Appraisal procedures for counselors and helping professionals(4th ed). Upper Saddle, NJ: Prentice-hall, Inc.
    Federico, P. A. (2000). Learning styles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various aspects of network-based instruc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 359- 379.
    Kayes, D. C. (2001).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teams: A study in learning style, group process and integrative complexity in ad hoc group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Ohio.
    Keefe, J. W. (1979). Learning style: An overview. I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Ed.), Student learning styles: 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s (pp. i-ii). Reston, Virgini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Keefe, J. W.(1987). Learning style: An overview. I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Ed.), Learning style: Theory and practice(chap. 1,p.5).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Reston, Virgini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Kolb, D. A. (1976). Learning style technical manual. Boston: Mcber and Company.
    Kolb, D.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rentice-Hall.
    Kolb, D.A. (1985).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Self-scoring inventory and interpretation booklet. Boston: Mcber and Company.
    Kolb, D. A. (2001).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 Previous research and new direction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Kolb, D. A., & Wolfe, D. M. (1981).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adaptive competencies in experimental learn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09493).
    Kolb, A., & Kolb, D. A. (1999). Bibliography of research on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Depart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Weatherhead School of Management,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Cleveland, OH.
    Kolb, D. A., Boyatzis, R., & Mainemelis, C., (2001).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Previous research and new directions. In Sternberg R. J. and Zhang, L. F. (Eds.) Perspectiveson cognitive, learning, and thinking style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olb, A. Y. & Kolb, D. A. (2005). The Kolb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3.1: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Boston, MA: Hay Resources Direct.
    Miller, P. (2001). Learning Styles: The Multimedia of the Mind.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51140)
    Silver, H. F., Strong, R. W. & Perini, M. J.(2002)。統整多元智慧與學習風格:把每位學生帶上來(So each may learn :Integrating learning styles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田耐青譯)。台北:遠流。(原作2000年出版)
    Smith, D. & Kolb, D. A. (1985). User guide for the learning-style inventory. Boston: Mcber and Compan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