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姚幸君
論文名稱: 歷史教學的突破與嘗試--合作學習在歷史科的運用
指導教授: 鄭瑞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5
中文關鍵詞: 歷史教學合作學習
英文關鍵詞: STA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4下載:9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九十學年度起,國中小分階段展開九年一貫的新課程,國中部份的歷史科被納入七到九年級的社會學習領域。九年一貫其學習歷程強調「課程統整、主題設計、協同教學、合作學習」之原則,又社會學習領域重視人際互動,採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可以符合九年一貫與小班教學的精神。
    本研究旨在分析與檢討當前歷史科的教學方法,並且嘗試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從教學法的角度來看,歷史科的教學應是多元化的。而新嘗試的合作學習教學法是否能運用於歷史科教學?如果是,則在教學效果方面,與個別學習方式有何差異?對老師教學方面產生何種影響?對學生學習反應與態度之影響又如何?都是本研究探討的重點。
    經過研究調查結果,多數的歷史教師願意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因此本研究即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做一教學實驗,提供歷史教師與研究者作為參考。
    合作學習主要利用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資源,互相支援,去進行學習;並利用小組個人績效的評核及組間的比賽,製造團隊競賽的社會心理氣氛,以增進學習的成效。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眾多仍不斷持續研究與發展中,本研究採取適合歷史教學的STAD合作學習教學法,以國中二年級兩班學生為對象,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以國中歷史第一冊為教材內容的實驗研究。
    本研究成果如下:
    (一)合作學習在提升歷史的學習動機方面,實驗組稍優於對照組。合作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動機。
    (二)合作學習在促進歷史科學習成就的效果方面,實驗組的段考後測成績優於對照組,與問卷調查顯現效果不一致。
    (三)合作學習的方法能促進學生增進學習歷史技能目標的學習效果。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五節 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 歷史教學之檢討及其突破 ……………………………..21 第一節 歷史教學的特點 …………………………………………21 第二節 歷史教學實施現況 ………………………………………23 第三節 歷史教學的新嘗試—運用合作學習 ……………………38 第三章 教師在歷史科「合作學習」中之角色扮演 …………..53 第一節 歷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任務與角色 …………………53 第二節 導師與學校行政在教學活動中的任務與角色 …………71 第四章 學生在歷史運用「合作學習」中之角色扮演 ………..78 第一節 學生角色扮演 ……………………………………………78 第二節 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主要任務 …………………………84 第五章 合作學習教學效果 …..…………………………………96 第一節 歷史科結合合作學習實際應用 …………………………96 第二節 合作學習之教學評鑑……………………………………102 第三節 合作學習之教學檢討……………………………………112 第六章 餘論 ……………………………………………………12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與未來展望 ………………………………………128 參考書目 …………………………………………………………136 附錄 ………………………………………………………………152 圖 目 次 圖2-1 STAD合作學習教師準備活動流程 ……………………46 圖2-2 STAD合作學習教學流程 ………………………………47 圖4-1 影響合作學習成效的因素 ……………………………..91 圖5-1 合作學習小組教室空間分布一覽………………………97 表 目 次 表1-1 合作學習教學實驗採用方法一覽 ………………………8 表2-1 彰化地區歷史教師問卷調查結果百分比統計…………24 表2-2 彰化地區歷史教師使用教學法百分比統計……………26 表2-3 歷史教學目標與教法的關係表 ……..…………………33 表3-1 合作學習小組成員角色分派 …………………………..68 表5-1 實驗第二階段的小組進步分數計算表…………………98 表5-2 實驗第二階段的小組小考得分舉例……………………99 表5-3 實驗第三階段進步得分換算表 ……………………….101 表5-4 實驗第三階段的小組小考得分舉例 ….………………101 表5-5 二年A班實施合作學習之學習動機問卷結果統計 …104 表5-6 二年A班同組意願調查得票排行表 …………………106 表5-7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家長職業分類表 ………………108 表5-8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學習動機的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109 表5-9 兩組學生在學習成效的認知方面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109 表5-10 兩組學生在學習成效的情意方面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110 表5-11 兩組學生在學習成效的技能方面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111 表5-12 其他問卷內容結果百分比統計………………………..111 表5-13 合作學習與傳統學習的比較…………………………..113 表5-14 新式與傳統教學典範之比較………..…………………114 表5-15 合作學習與傳統小組之比較…………………………..115

    1.韋宏璋編,《歷史教學方法研究》,台中縣霧峰鄉: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民國63年。
    2.Henry Johnson著,何炳松譯,《歷史教學法》,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4年12年。
    3.陳安仁撰,《歷史教育通論》,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4年12年。
    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編,《國際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民國74年8月。
    5.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民國84年5月。
    6.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歷史科教學研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4年4月初版。
    7.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編,《歷史學科教育之趨勢》,臺北市: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 民國87年。
    8.王仲孚著,《歷史教育論集》,臺北:大同資訊圖書出版社,民國90年7月,修訂二版。
    ※中國大陸地區
    1.金相成、陸滿堂、陳雪良,《歷史教學法概論》,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
    2.北京師大歷史教學法研究室、天津師大歷史教學法研究室、北京師院歷史教學法研究室編著,《中學歷史教學法概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5月。
    3.夏子賢主編,《中學歷史教學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4月。
    4.于友西等著,《歷史學科教育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5.林崇德主編,申繼亮副主編,王雄、孫進、張憶育著,《歷史地理教學心理學》,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1月第一版。
    1.Pellens, K. 作、陸鴻基譯:〈各國歷史教學的比較 〉,《歷史月刊》9,頁152-155,民國77年10月。
    2.陳嘉和,〈歷史教育的宗旨及價值〉,《歷史教學》,第六期,民國78年5月,頁48-52。
    3.王禮駿:〈我對歷史教學的看法 〉,《歷史教學》,第2卷第1期=7,頁14-17,民國78國7月。
    4.淩林煌:〈當代美國高中歷史教學法初探 〉,《歷史教學》,第2卷第1期=7,頁21-30,民國78國7月。
    5.周靖,〈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藝術的幾點思考〉,《歷史教學問題》,第4期,1992年8月,頁51-52。
    6.楊原,〈比較方法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歷史教學問題》(華東師範大學),第4期,1992年8月,頁52-53。
    7.王龍祥,〈應當注重歷史概念的教學〉,《歷史教學問題》,第4期,1992年8月,頁54-55。
    8.李稚勇,〈論中學歷史課堂的教學方法〉,《歷史教學問題》,第3期,1993年6月,頁45。
    9.張永瑚、馬孟瑛,〈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從《鄭和下西洋》一課說起〉,《歷史教學問題》,第5期,1992年10月,頁48。
    10.顧國芳,〈中學歷史教學方法的優化選擇和運用〉,《歷史教學問題》,第6期,1992年12月,頁51-53、31。
    11.上海教育學院歷史教學研究班,〈歷史課掌握學習模式研究—現代教學模式研究之一〉,《歷史教學》,1994年第8期,1994年8月,頁24-29。
    12.尹振,〈略談讀書法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歷史教學》,1995年第9期,1995年9月,頁18。
    13.Quandt, Siegfried著、謝惠英譯:〈歷史傳承和歷史教學法 〉,《當代 》,第118期,頁30-37。,民國85年2月。
    14.葉小兵,〈關於中學歷史學科能力的研究〉,《歷史教學》,1996年第3期,1996年3月,頁31。
    15.陳朝陽:〈國小社會科歷史教學方法 〉,《教師之友 》,第37卷5期,頁15-23。,民85.12
    16.沈育美、黃德宗、單兆榮:〈建構式歷史教學的嘗試--北一女中「社會科概論」 〉,《歷史教育 》第1期,頁129-160,民86.06。
    17.喻蓉蓉:〈歷史教學的另一片天空 〉,《歷史月刊 》,第128期,頁99-105,民87.09。
    18.沈姍姍:〈歷史教學的省思[評<Lies My Teacher Told Me-Everything Your American History Textbook Got Wrong> by James W. Loewen]〉,《課程與教學 》,第一卷第4期,頁127-132,民87.10。
    19.喻蓉蓉整理:〈探索歷史教學的新方向〉,《歷史月刊 》,第140期,頁26-33,民國88年9月。
    1.Ellis, A. K. (1991). Teaching and Learning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 (4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Wood,R.D., Algozzine,B., & Avett,S.(1993). Promot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3.experiences for students with reading, writing,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
    4.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4).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4th ed.) . Massachusetts(Boston): Allyn and Bacon.
    5.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Boston: Allyn & Baco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