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清和 HAU CHIN HO |
---|---|
論文名稱: |
基隆市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現況 The Survey of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Elementary & Junior High School in Keelung |
指導教授: |
單文經
Shan, Wen-Jing 游家政 Yu, Chia-C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5 |
中文關鍵詞: | 九年一貫 、課程實施 、課程忠實觀 、課程調適觀 、課程創生觀 |
英文關鍵詞: | Nine 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Curriculum Tidelity Perspective, Curriculum Adaptation Perspective, Curriculum Enactment Orient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67 下載: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主要以教育部九十年一月印製「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為基礎,試圖了解基隆市國民中小學九十一年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學校在推動有關課程發展組織運作下、教學與評量及研修配套等現況如何?以基隆市全體國民中學教師750位實施調查。依據單文經教授指導研究者自編的「基隆市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四分量表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得到下列結果:1.在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組織功能,一般教師主觀認為課程發展委員會是行政工作,與其無關而不願參與課發會。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受到消極停滯。如何透過教師課程賦權(empowerment)提昇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慎思,是課程領導的重要課題。2.在教學評量方面,一般教師在教學統整或統整教學都缺乏創新,難改變以往的教學習慣與行為。協同教學尚難接納或實施,分科教學還是主要的教學型態。在調查結果分析上,有自行發展或設計或編選補充教材的教師與沒有的教師在課程推動上有明顯差異。3.在研修與配套措施方面,一般學校在辦理九年一貫課程實施進修方面,偏重接受型的演講,缺乏產出的創新措施。因此,對於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創新的教學型態產生落差。尤其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在社區、家長參與更有努力的空間。
關鍵字:九年一貫、課程實施、課程忠實觀、課程調適觀、課程創生觀
The Survey of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Elementary & Junior High School in Keelung
Abstract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Temporary Outline in Elementary & Junior High School” print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Jan., 2001, trying to understand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Keelung in 2002. And how do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correction go under the organization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schools? I investigated 750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Elementary & Junior High School in Keelung “ by the researcher instructed by Professor Wen Jing Shan, the researcher ge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First, in the Function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in School, most teachers conside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as the administrative jobs subjectively and wouldn’t like to participate in it. Second, teaching in coordination is difficult to fulfill and be accept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re’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achers with self-devised supplementary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teachers without self-devised supplementary teaching materials. Third, in Measures of Correction & Cooperation, most Schools emphasize the instilled lectures but shortage of innovatory practices while planning advanced studies of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So, the innovatory teaching emphasized by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on the basis of the school is expected to be developed well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community and parents.
Key word: Nine 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Curriculum Tidelity Perspective
Curriculum Adaptation Perspective
Curriculum Enactment Orientation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文科 (1996):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王紅宇譯 (2000):后現代課程觀。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王麗雲譯 (1989):西元2000年的課程:緊張及可能性。比較教育通訊,19期,56-63。
王為國(2001):邁向九年一貫的課程領導。國教輔導,41(2),2-5。
王斌華(2000):校本課程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1992):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1997):課程與教學改革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1997):邁向未來的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1997):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台北:師大書苑
方德隆(1999):課程與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方德隆(2000):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之統整。載於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2004):台北縣九年一貫課程推動的困境與解決策略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任東屏(2001):中小學校長的教育領導、教學領導到課程領導。中等教育,52(6),140-154。
江書良(2004):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在革新。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論文發表,未出版。
汪芸、柯清心譯(1997):365天領導心法。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汪霞主編(2000):國外中小學課程演進。上海:山東教育出版社
李坤崇、歐慧敏(2000):統整課程理念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錫津(2000):學校的課程管理。台北:教師天地,(108),4-7。
李宛芳(2001):國小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態度之研究-以臺灣東區試辦學校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書文(2003):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生傳(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社會學評析。載於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林明地(2000):校長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台南師院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高雄:復文
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
林清江(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規劃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三屆第六會期。台北:教育部
林清江(1999):與教師一起進行教育改革。教育資料與研究,26,2-3。
林殿傑(1999):九年一貫課程之政策規劃與因應策略。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
周淑卿(1999):論九年一貫課程的「統整問題」。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台北:揚智。
周淑卿(2000):面對統整課程與教學的教師文化。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頁231-251)。台北:揚智。
周淑卿(2002):誰在乎課程理論?-課程改革中的理論與實務問題。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5,1-16。
周梅雀(2000):新世紀的課程改革要有新的教學觀-多元智慧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可能貢獻。國教輔導,39(6),39-45。
吳清山(1998):教育革新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1999):1999年國民教育政策與問題調查報告。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佩芳(2001):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育改革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范信賢、謝小岑(1999):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學生主體性。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126-143),未出版。
高新建(199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多樣性。載於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高新建(1999):課程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高新建(1999):課程管理策略:以美國聯邦政府為例。初等教育學刊,(7),267-294。
高新建(2000):課程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高新建(2002):學校課程領導與課程管理。載於國民中小學校長與視導人員:理論篇研習手冊(頁59-82)。台北:教育部。
高強華(1997):學校教育革新專輯。國立台灣師大
高淑芬(2001):國民中學試辦九年一貫課程行政運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博銓(2001):課程領導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89),59-65。
許籐繼(1995):台北市國民小學學校自我評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籐繼(2000):學校組織權力重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籐繼 (2001):〈民主化浪潮下的新校園倫理〉,《台灣教育》,612期,頁28-36。
許籐繼 (2000):〈我國中小學組織權力重建之探究〉,《台灣教育》,594期,頁24-32。
許籐繼 (2001):學校組織權力重建,五南圖書,台北。
莊秀鳳(2003):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康自立、許世卿(1999):從組織文化觀點論九年一貫課程學校改革。載於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陳奎 (1991):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 (1999):現在教育社會學(增訂一版)。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 (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九年一貫新課程手冊。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陳伯璋 (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內涵及特性。教育研究資訊,1(7),1-13。
陳伯璋 (2000):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九年一貫課程革新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伯璋(2001b):從九年一貫課程教師角色的再定位談師資培育因應之道。本文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辦迎向千禧年新世紀的教育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省思。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2002):後現代與台灣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育研究月刊,102:5-12。
陳新轉(2000):課程統整之理論性研究及其對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綱要(草案)之啟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光雄(1992):英國國定課程評析。載於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
黃光雄(1993):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1998):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2):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際。台北:漢文
黃政傑(1999a):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政傑(1999):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200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嘉雄(199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國民教育,30(1),29-34。
黃嘉雄(199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國民教育,40(1),19-25頁。
黃嘉雄(2000):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3,19-25。
郭生玉(1989):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2003):創新教學與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1998):國民教學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網要。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1999):國民教學階段九年一貫課程試辦要點。教育部
教育部(1999a):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的修訂過程及特色。教育部網站:http//teach.eje.edu/tw/date/國中小學課程綱要的修訂及特色881112.htm
教育部(1999b):國民中小學暫行課程綱要與現行國民中小學課程標準之比較。教育部網站:http//teach.eje.edu/tw/date/國民中小學暫行課程綱要與現行國民中小學課程標準之比較890103.htm
教育部(1999c):九年一貫課程改革配套措施。教育部網站:http//edu.ntl.isst.edu/tw/9year/measure.htm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之問題與檢討。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月十三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四會期
單文經(2000):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對策。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單文經、高新建、蔡清田、王麗雲、張明輝等譯、單文經總校閱(2000):革新的課程領導。台北:學富文化公司。【Henderson and Hawthorne(2000)原著】
單文經、高新建、蔡清田、高博銓等譯、單文經總校閱(2001):校長的課程領導。台北:學富文化公司。【Glatthorn(2000)原著】
單文經(2001):解析Beane對課程統整理論與實際的主張。教育研究集刊,47,57-87。
單文經(2002):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葉芷嫻(2001):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研究-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觀點之分析。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嘉育(1998):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張嘉育(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學校課程自主:一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實例與啟示。載於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張嘉育(2002):學校本位課程改革。台北縣:冠學文化。
張華(2001.3):課程與教學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張華、石傳平、馬慶著(2000.6):課程流派研究。上海:山東教育出版社
華華、戴耘、包容譯(2000):豐富教學模式-一本關於優質教育的指導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游家政(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九年一貫新課程手冊。
游家政(1999):台北市校長證照制度之我見。載於現代論壇。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游家政(2000):面向新世紀的課程改革-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內涵及其對教師的衝激。教育部網站:http//teach.eje.ntnu.edu.tw/data 89年4月16日
游家政(2000):學校本位發展的評鑑。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邁向新課程新紀元(二),217-235。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楊益風(1999):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革新。九年一貫新課程手冊。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楊洲松(2001):九年一貫課程之分析-課程典範轉移的觀點。教育改革的微觀工程-小班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高雄:復文。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元照。
趙美聲、陳姚真編譯(1999):遠距教育:系統觀。台北市:松崗。
趙美聲(1993):影響教師使用教學媒體之初探:視聽教育,35(1),34-48頁。
趙美聲(1995):教學媒體在成人教育之應用。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有效成人教學(頁323-342)。台北:師大書苑。
趙美聲譯、Colin Latchem & Fred Lockwood著(2000):《開放教育之教師專業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趙美聲(2002):e世代學校、家庭與社區之夥伴關係。中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資訊融入教學」認知研討會手冊。台北:教育部電算中心。91年9月18日。
趙美聲、趙廣文、楊文凱(2002):學校本位教育資源中心之實施、成果與反思─以國語科與社會科為例。載於台北市文山區興德國小九十學年度教師行動研究專書,91-104。
廖春文(2001):影響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國教輔導,40(3):52-61。
蔡清田(1999):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進行學校課程總體營造。發表於新世紀中小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蔡清田(1999):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
蔡清田(2001):課程改革實驗。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1):影響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主要因素,邁向課程新紀元(六),發表於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鄭博真(2001):課程與教學革新。高雄:復文。
盧美貴(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領導及其配合措施。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242-278。
歐用生(民83):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楊慧文(1998):新世紀的課程改革-兩岸觀點。台北:五南
歐用生、楊慧文(1998):邁向21世紀的課程改革。課程研究,4期。
歐用生(1999):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九年一貫新課程手冊。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聯合報20040302 B8教育
鍾啟泉、李雁冰主編(2001.3):課程設計基礎。上海:山東教育出版社
鍾啟泉(2000.9重印):現代課程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嚴淡如、金偉雄編著(1999):新型活動課程指導。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饒見維(1999):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支配套實施策略。載於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文集(上下集):邁向課程新紀元,305-323。
饒見維(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可能性-以花師實小為例。發表於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國際學術研討會。市立台北師範學院
饒見維(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角色的省思。教師天地,113,7-13。
二、英文部分
Bass, B. M. & Avolio, B. J.(1994).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 throught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California:SAGE.
Bass, B. M.(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 New York:The Free Press.
Bennis,W.,& Nanus,B.(1985). Leaders:The strategies for taking charge. New York:Harper & Row.
Bensimon,E.A.,Neumann,A. & Birnbaum,R.(1989).Making sense of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Location: Institution(ERIC Document Repndution Serrice. )
Burns, J.M.(1978). Leadership. New York:Harper and Row.
Brubaker, D.L.(1994). Cre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Thousand Oaks,CA:Corwin Press.
Cheng, Y. C.(1997). Th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for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century. Location:Institu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07 727.)
Crawford ,C.B. & Dierks, D.(1992). Coach a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Pragmatic implication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49 598.)
CERI(1979). Sx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OECD.
Deal, T.E. & Kennedy, A.A.(1989). Culture and school performance. In Ronald S. Brandt(Ed), Rreadings fro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effective school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Virginia: ASCD.
Drake,S.M.(1993).Planning intergrated curriculum:The call to adventure, place:published.
Eisner,E.W.(1995).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ecology of schooling.In A.C.Ornstein & L.S.Behar(eds),Contemporary issues in curriculu,pp.390-402,
Boston:Allyn and Bacon.
Eisner,E.W.(1999).Educational reformand ecology of schooling.In A.C.Ornstein,& L.S.Behar-horstein, (eds.), Contemporary issues in curriculum.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latthorn, A. A. (1994). Developing a quality curriculum, Alexandria,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ASCD).
Jantzi, D., & Leithwood, K. A. (1996). Toward an explanation of variation in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ransformational school leadership.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2(4), 512-538.
Leithwood, K., Tomlinson, D.,& Maxine, G.(1996). Transformational school leadership. In K. Leithwood, J. Chapman, , D. Corson, , H. Hallinger, , and A. Hart,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pp.785-840).place Kluwer Academic.
Liontos, L. B.(1993).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Profile of a high school principal. OSSC Bulletin.36(9)(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9 652.)
London, M.(2002). Leadership development:Paths to self-insight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N. 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ilver, H., Strong, R., & Perini, M. (1997). Integrating learning styles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Education Leadership, 55(1),22-27.
Sergiovanni, T. J. (1990). Value-added leadership:How to get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in schools.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Thomas, J. R.&Nelson, J. K. (1996). Research methods in physical activity(3rd ed.). Champaign:Human Kineticcs.
Veal , A. J. (1997). Research methods for leisure and tourism a practical guide 2nd London , Financial times management.
Hendersen, J. G, &. Hawthorne, R. D. (2000).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2rd ed.).
Yukl, G. A.(1994).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