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芳汝 Liu, Fang-Ju |
---|---|
論文名稱: |
戲劇活動與心智圖創意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語文能力之影響 The Effects of Dramas and Mind Maps in Crea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on Chinese Language Abilities of the Fourth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
指導教授: |
何康國
Ho, Kang-Kuo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4 |
中文關鍵詞: | 創造力 、創意教學 、溝通表達能力 |
英文關鍵詞: | creativity, crea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MPCD.012.2018.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0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是探究創意教學活動課程對提升國小學童在語文創造力與溝通表達能力的成效,創意教學活動課程是以「創造力思考策略:心智圖法」與戲劇表演融入語文領域教學,實驗階段總共進行十週,共二十堂課,以桃園市某一國小四年級普通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主要採用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藉由讓實驗組學童在語文課程中採用「創造力思考策略:心智圖」討論成語戲劇情境,並請學生進行戲劇表演。控制組則進行正常課程。本研究是以「新編語文創造力量表」(吳靜吉等人修訂,1992)以及「溝通表達行為評定量表」(改編自石兆蓮,2002)作為評量工具,評量所得資料會以「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另外,在實驗階段會加入訪談、照片、錄影以及學習回饋單作為質性資料的蒐集,以利本研究結果之歸納和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
(1)創意教學活動課程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在「語文流暢力」、「語文變通力」及「語文獨創力」上有顯著的差異。
(2)創意教學活動課程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在「接受訊息」上有顯著的差異。
(3)創意教學活動課程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在「回應訊息」上有顯著的差異。
(4)創意教學活動課程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在「口語表達」上有顯著的差異。
(5)創意教學活動課程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童在「互動溝通」上無顯著的差異。
基於研究的成果,本研究針對創意教學之教學應用與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rea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on children’s abilities in creativity and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A total of forty students in the forth grade participated in the experiment for ten weeks.The method of the research included a pre-test/post-test nonquivalent-control group design with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Two classes were selceted in Elementary School.” Creative Teaching Activities”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was used as the curriculum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on the other hand ,regular learning methodologies and materials were used by the control group.The creativity scale (Wu Jingji, Kao Chuan Feng and Ting Cheng Hsiang, 1992) and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scale(adapted from Shih Chao Lien, 2002)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ubject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The results of the measurement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SPSS 22.0 statistic program.In addition,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qualitative analysis from the experiment,such as interviews,class observations and feedbacks of the control group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
(1)There is a si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nquival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fluency”,”flexibility” and “originality “through the crea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
(2) There is a si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nquival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accepting messages“through the crea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
(3) There is a si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nquival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answering messages“through the crea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
(4) There is a si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nquival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oral expressing“through the crea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
(5) There is no si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nquival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through the crea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about the creative teaching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creativity and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abilities were provided.
Key Words: creativity, crea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abilities
一、中文文獻
方淑貞(2004)。FUN的教學:圖畫書與語文教學。台北:心理。
毛連塭(1984)。臺北市國民小學發展創造性體育課程實驗報告。創造性教育資料彙編,1-12。
毛連塭(2000)。創造力研究的發展。臺北:心理。
王淑俐(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東大。
王瑞(2002)。創造思考教學策略對學生創造力之影響。臺灣教育,614,24-28。
何華國(2003)。人際溝通。五南出版社。
吳青山(2002)。創意教學的重要理念與與實施策略。臺灣教育,614,1-8。
吳貞霖(2006)。創作性舞蹈對注意力缺陷症(ADD)學童之發展成效探討。台灣舞蹈研究學會夏初研討會論文集。
吳靜吉(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創造力的發展與實踐。臺北:五南。
吳靜吉、高泉豐、丁興祥(1992) 。建立《拓弄思語文創造思考測驗》(乙式)常模研究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吳靜吉、郭俊賢、劉士豪、林偉文、葉玉珠、高泉豐(1998)。《新編創造思考測驗》指導及研究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李乙明(2006)。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指導手冊。臺北,心理出版社。
李秀蘭(1999)。創意教學。台北市: 聯經。
初正平(1973)。兒童創造能力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兒童研究實驗中心。
林弘昌(2009)。教學科技的發展與趨勢。生活科技教育月刊。臺北市。
林志成(1999)。溝通的要素與歷程模式對促進良好師生溝通的啟示。教育實習輔導,4(4),72-77。
林幸台(1995)。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修訂報告。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1,133-149。
洪榮昭(2003)。提升創意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未出版)。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出版社。
張世彗(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張世彗(2011) 。創造力教學、學習與評量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100,1-21。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臺北:心理。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振成(2000)。創造思考教學的原則與策略。菁莪,12(4),66-7。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綱要:重大議題。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郭有遹(1989)。創造的定義及其所衍生的問題。創造思考教育,1,10-12。
郭志富、王智立、杜佳憲、劉昭男、林閔翔 (第107期)。國小主任儲訓班專題研究----語文領域創意教學之探究。,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臺北市。
陳正治(2000)。「表達、溝通與分享」的基本能力研究。應用語文學報,2期,頁91-111。
陳長益(2006)。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成人版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陳烽堯(2003)。人際溝通。研習論壇月刊,27,13-25。
陳皎眉、鐘思嘉(2002)。人際關係。臺北市:幼獅文化。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陳龍安(200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六版)。臺北:心理。
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R.F.Verderber& K.S. Verderber著)。臺北市: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5)
鈕文英(2008)。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黃榮真、邱子華(2010) 。開啟特殊需求幼兒人際互動的一扇窗—自編兒歌教學活動對學前融合班特殊需求幼兒人際互動之成效探討。科學教育期刊。
楊國屏(1996)。輔助溝通系統。科學月刊,頁925-935。
楊錦登(2000)。論述人際關係。國教輔導,38,3。
楊慕慈(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禾楓書局。
葉玉珠(2000)。創造力發展的生態模式及其應用於科技與資訊領域之內涵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95-122。
葉玉珠(2005)。影響國小學童科技創意發展的因素之量表發展。師大學報。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心理。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臺北:五南圖書。
詹志禹(2002)。「創造力」的定義與創造力的發展。教育研究,100,117-124。
詹志禹(2003)。課程創新與教師的自我創化─系統演化的觀點。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資料集刊─教師專業發展專輯,28-145。
賈馥茗(1976)。英才教育。臺北:臺灣開明。
劉世南、郭誌光(2002)。創造力理論的發展:一個心理構念演進的省思。資優教育季刊,85,20-30。
劉英茂(1974)。《托浪斯創造性思考測驗》。臺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潘淑滿(2003)。質性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鄭佩芬(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臺北市:揚智。
蕭佳純(2015)。初任教師創意教學行為之縱貫性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蕭英勵(2000)。建立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 以一位有創意的教師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
羅鈞令(1997)。口語溝通。當代醫學,24卷6期,87-91頁。
羅綸新(2003) 。創造力與創意教學活動之探討與實務,載於國立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頁213-229)。臺北:師大書苑。
嚴安安(1999)。創意教學。臺北市:聯經。碩博士論文文獻
方嘉薇(2008)。高雄市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創意教學研究:以2005-2007全國創意教學獎得獎方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佩雯(2013)。 創意角色認定、工作動機及創造力教學技巧與創意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
石兆蓮(2001)。合作學習對兒童溝通表達能力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羽慈(2003)。影響國小教師採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因素之研究─以臺北縣、園縣資訊種子國小為例。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余緹湄(2003)。 人際溝通技巧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音樂班學生人際溝通能力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吳欣穎(2006)。團體藝術活動對提升國小中年級學生同儕關係及溝通表達能力之影響─以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與一般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美如, 吳宗立(2004)。戲劇活動融入國小四年級語文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屏東市。
呂思佳(2006)。以互動創造力系統觀察個人與群體之間的創造力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新竹市。
李麗香(2004)。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及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伯謙(2013)。班級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一位高中教師的創意教學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妙玲(2004)。創造力訓練方案對企業人士提升創造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林欣穎(2011)。數學科創意教學對國中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宥榕(2009)。圖畫書教學對國小教師創造力教學及學童創造力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臺北。
林曉薇(2009)。 溝通式教學法應用於國小高年級數學領域的環境營造與實施歷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蕙蓉(2001)。溝通式教學對兒童英語及文化學習之效益。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姜錢珠(1993)。社會技巧訓練對增進國中生社會技巧、社會自尊與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其玖(2003)。科學社團活動對國小學童溝通表達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徐綺穗(1990)。角色取替能力、溝通能力與幼兒同儕地位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時新英(2004)。溝通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以國中英語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張玉如(2014)。 運用視覺創意教學於國中環境藝術教育之研究:以綠色生活地圖製作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鈺敏(2012)。應用分合法詩詞創意教學對八年級生自主動機改變之行動研究:以泰戈爾的《漂鳥集》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淑珠(2004)。國小二年級學生數學溝通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許慧如(1999)。人際溝通自我調整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資優生人際溝通能力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金龍(2002)。探索教育課程對企業員工人際溝通效果之影響研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郭昱倫(2012)。以溝通式教學法融入八年級英語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慧芬(2005)。南部師資培育生幽默感、任教內在動機與創意教學態度之相關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屏東市。
陳慧英(2012)。 摺紙創意教學對國小學童突性創造力發展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龍安(1984)。「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的建立與驗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望超(2004)。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後設認知能力、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游紫萍(2015)。創意教學融入國小品格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國成(2016) 。幼稚園英語教學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香港教育大學,香港。
廖家逸(2013)。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及幼兒園創造力人格與創意教學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敏慧(2005)。國民小學教師創意教學態度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蕭文成(2011)。社區大學成人教師創意教學表現研究:組織認同與教學角色認定的中介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蕭家盈(2011)。國中舞蹈班學生人際關係於創造性舞蹈活動中的改變歷程。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碩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Barron,F & Harrington,D.M.(1981).Creativity,intelligence,and personality.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32,439-476.
Callahan,C.M.(1978).Developing creativity i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Virginia: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Cartledge,G., & Kleefeld,J.(1991).Taking part-introducing social skills to children.MN:American Guidance Service,Inc.
Csikszentmihalyi,M.(1996).Creativity:Flow and the psychological dicovery and invention.NY:HarperCollins.
Cropley, A.J.(2001).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learning :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educators.UK: Kogan Page.
Daribayeva and Esen O. Omar.(2016). The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of Occupational Training in Culture and Art High Schools of Kazakhstan.Look Academic publishers open access.
Eisler,R. & Frederisken(1980).Perfecting social skills: A guide to interpersonal behavior development.New York:Plenum Press.
Gardner,H (1993).Multiple intelligences:the theory in practice, NY:Basic Books.
Guilford, J.P.(1977).Way beyond the IQ. 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
Hargie,O.(1997).The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skills.Lodon,UK: Routledge.
Kris, E. (1952). Psycholoanalytic Explorations in Art.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 Press.
Kneller,G.F.(1965).The art and science of creativity.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Kelly,J.A.(1982).Social Skills Training:A practical guide for interventions.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
Lawson, Timothy J. (1995).Active-learning exercise for consumer behavior classes.Teaching of Psychology 22 (October): 200-202.
Livingstone, D., & Lynch, K. (2002). Group project work and student-centered active learning: Two different experiences.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26(2), 217-237.
Parnes, S. T. (1967). 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Rhodes,M.(1961).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In S.G.Isaksen(Ed), of creativiy research(pp.216-222).Buffalo,NY:Bearly.
Query, J. L., Parry, D., & Flint, L. J. (1992).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cial support,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cognitive depression for non-traditional students.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 78–94.
Rhodes,M.(1961),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Phi Delta Kappan,42,305-310.
Shatz,M.(1978).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skills.In B.Keasey(Ed.),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Stenhouse, L. (1981). What counts as research?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29(2), 103-114.
Spitzberg,Brain H. & William R.Cupach(1989).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Research.N.Y.:Springer-Verlag.
Scott, S. G. & Bruce, R. A. (1994).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ve Behavior: A Path Model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in the Workplac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37 (3), 580-607.
Sternberg R.J.,& Lubart,T.I.(1999).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In Sternberg R.J.(Ed.),Handbook of creativity,3-15.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 Rimm-Kaufman, K.M. LaParo, J.T. Downer, R.C. Pianta.( 2005).The contribution of classroom setting and quality of instruction to children’s behavior in kindergarten classroom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5(4): 377-394.
Torrance,E.P. (1972).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think creatively?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6,114-143.
Torrance,E.P.(1974).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norms-technical manual.Lexington:Ginn.
Ting-Toomey, S. (1999).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 New York: Guilford.
Trenholm,S. & Jensen,A.(2000).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elmont,CA:Wadsworth.
Tan,A.G.(2001).Singaporean teachers’perception of activities useful for fosteringcreativity.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35(2),131.
Verderber,R.F.,& Verderber,H.S.(1995).Inter-act: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Belmont,CA:Wadsworth.
Wallas,G.(1926).The art of thought.New York:Harcourt-Brace.
Wilkinson,J., & Canter,S.(1982).Social skills training manual: assessment.Programmed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training.Chichester:John Wiley& Sons.
Walker,H.,McConnell,S.,Holmes,D.Todis.B.,Walker,J.,& Golden,N.(1983). The Walker social skills curriculun:The ACCEPTS program. Austin.TX:Pro-ed.
Wilmot, W.W. (1987) Dyadic Communica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