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曉亭
論文名稱: 後遺民寫作:記憶、傷逝與悼亡——以朱天心、駱以軍為考察對象
指導教授: 楊昌年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4
中文關鍵詞: 後遺民朱天心駱以軍記憶傷逝悼亡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9下載:7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後遺民寫作提出以來,關注焦點多放在族群議題上,雖然這也是王德威提出該說的背景之一,但探究其文化源頭,此說其實在現代文學與社會環境之下頗有值得討論之處。上承遺民傳統與抒情美學,在記憶辯證、傷逝與悼亡中,追尋自我的安身立命之道,成為一種精神安頓的追尋路線。後遺民不只限於國族,任何人都可能是時間的、現代的遺民。在急速現代化的環境中,漂泊失根的現代人,無所依歸的心靈狀態,就是一種後遺民。是故,後遺民寫作不再限於歷史,不再限於族群,他可以是對現代社會中邊緣、畸零族群的關懷,可以是對現代社會中無我狀態之沈默大眾的關懷,可以是對下一個世代的關懷,可以是對文化群體即將斷裂的關懷。本論文試圖將後遺民寫作加以延伸,並以臺灣文壇創作量豐沛亦極具代表性且具有老靈魂的兩位作家:朱天心與駱以軍為考察,將後遺民寫作與身世感懷、世代景觀、小說技藝與知識份子的關懷等連結,從而理解朱天心如何化身背向未來的天使,並逐漸面向未來,以及駱以軍如何從個人精神密室進化到時空無疆西夏旅館,並據此探觸「我們」的心靈。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後遺民寫作 2 二、 記憶、傷逝與悼亡 4 三、 相同與相異:兩個世代 7 第二節 文獻探討 10 一、 專書部分 10 二、 單篇論文 13 三、 學位論文 1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0 一、 文本比較法 20 二、 文獻探討法 20 三、 歷史分析法 20 四、 文化研究法 21 第二章 後遺民與後遺民寫作 23 第一節 王德威的遺民論述 23 一、 遺民:作為一種文化傳統 23 二、 遺民的多重變異:時間、空間、文化 26 第二節 後遺民/後遺民寫作 34 一、 後遺民 35 二、 後遺民寫作 41 第三節 後遺民寫作的再探討 44 一、 在後現代與後殖民之間 44 二、 文化想像與華語語系文學 49 三、 文學與歷史 56 第三章 時間地圖 65 第一節 時間的悖論 65 一、 時間之謎 65 二、 時間的陷落 69 第二節 記憶書寫 73 一、 記憶之罪 74 二、 潘朵拉的寶盒 79 第三節 與時間角力的歷史天使 83 一、 背向未來的天使 85 二、 進化/回歸 91 第四節 小說職人的技藝 97 一、 時間的傷害 98 二、 喊停時間 103 第四章 空間拼圖 109 第一節 空間的迷思 109 一、 空間之迷 109 二、 空間越界 112 第二節 空間錯置 116 一、 想像中國與新鄉土 116 二、 尷尬的蝙蝠 122 三、 無父之城 128 第三節 漫遊者歸來 133 一、 多重漫遊 134 二、 位移和回歸 139 第四節 「我」們的世界 143 一、 「私」小說的「外向」探索 144 二、 「我」不只是我 150 第五章 結論 157 引用書目 165

    一、 研究文本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2005年)
    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臺北:印刻,2010年)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印刻,2002年)
    朱天心:《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駱以軍:《月球姓氏》(臺北:聯合文學,2000年)
    駱以軍:《西夏旅館(上)(下)》(臺北:印刻,2008年)
    駱以軍:《遠方》(臺北:印刻,2003年)
    駱以軍:《遣悲懷》(臺北:麥田,2001年)

    二、 專書

    Benedict Anderson(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想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和散布》(臺北:時報,2010年)
    Dani Cavallaro(丹尼‧卡瓦拉羅)著,張衛東等譯:《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Daniel Bell(丹尼爾‧貝爾)著/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譯:《後工業社會的來臨》(臺北:桂冠,1989年)
    Daniel Bell(丹尼爾‧貝爾)著/趙一帆等譯:《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台北:久大/桂冠,1989年)。
    Daniel L. Schacter(丹尼爾‧沙克特)著,李明譯:《記憶七罪》(台北:大塊文化,2005年)
    David Ewing Duncan(大衛‧艾溫‧鄧肯)著/丘宏義譯:《抓時間的人--人類探索日曆的智慧接力》(台北:雙月書屋,1999年)
    David Harvey(大衛‧哈維)著/閻嘉譯:《後現代的狀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Diane Ackerman(黛安‧艾克曼)著,莊安祺譯:《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
    Edward W. Said(艾德‧華薩依德)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1997年)
    Elizabeth Loftus(伊莉莎白‧羅芙特斯)、Katherine Ketcham(薩琳‧柯茜)著/洪蘭譯:《記憶VS.創憶:尋找迷失的真相》(臺北:遠流,1998年)
    F. C.Bartlett(巴特萊特)著/李維譯:《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理研究》(台北:桂冠圖書,1998年)
    Fredric Jameson(詹明信)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允晨,2001年)
    Gilles Deleuzel(吉勒.德勒茲)著/楊凱麟譯:《德勒茲論傅柯》(臺北:麥田,2000年)
    Ha Jin(哈金)著/胡迪譯:《在他鄉寫作》(臺北:聯經,2010年)
    John Hassard(約翰‧哈薩德)編/朱紅文、李捷譯:《時間社會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9年)
    Mike Crang(麥克.克蘭)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8年)
    Milan Kundera(米蘭‧昆德拉)著/孟湄譯:《被背叛的遺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Milan Kundera(米蘭‧昆德拉)著/尉遲秀譯:《相遇》(臺北:皇冠,2009年)
    Peter Coveney(彼得‧柯文尼)、Roger Highfield(羅傑‧海非爾德)著/江濤、向守平譯:《時間之箭》(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Peter Gay(彼得‧蓋依)著/梁永安譯:《現代主義》(臺北新店:立緒,2001年)
    Rebecca Rupp(羅普)著/洪蘭譯:《記憶的秘密》(臺北:貓頭鷹,2004年)
    Robert Levine(羅伯特.勒范恩)著/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譯:《時間地圖:不同時代與民族對時間不同的解釋》(臺北:商務,1997年)
    Rollo May(羅洛‧梅)著/朱侃如譯:《焦慮的意義》(臺北:立緒,2004年)
    Sarah Dunant(莎拉˙杜南)、Roy Porter(羅伊˙波特)編/呂捷譯:《焦慮的年代》(臺北:經典傳訊,2010年)
    Stephen Owen(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台北:聯經,2006年)
    Steven Best(史帝文‧貝斯特)、Douglas Kellner(道格拉斯‧凱爾納)著/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臺北:巨流,1994年)
    Tim Cresswell(提姆.克瑞茲威爾)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年)
    Virinder S. Kalra(卡爾拉),Raminder Kaur(柯爾),John Hutnyk(哈特尼克)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臺北: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8年)
    Walter Benjamin(華特˙班雅明)著/李士勛、徐小青譯:《班雅明作品選:單行道、柏林童年》(臺北:允晨,2003年)
    Walter Benjamin(華特˙班雅明)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Walter Benjamin(華特˙班雅明)著/張旭東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臺北:臉譜,2002年6月)
    王德威:《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小說》(臺北:遠流,1988年)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臺北:麥田,2002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臺北:麥田,2004年)
    朱天心:《二十二歲之前》(臺北:聯合文學,2001 年)
    朱天心:《時移事往》(台北:聯合文學,2001 年)
    朱天心:《學飛的盟盟》(台北:時報,1994年)
    朱天心:《擊壤歌》(臺北:聯合文學,2010年)
    朱天文:《荒人手記》(臺北:時報,2007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2000年)
    吳天泰主編:《多元文化》(臺北:二魚文化,2008年)
    宋國誠:《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臺北:擎松,2003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輯》(臺北:麥田,1996年)
    李歐梵:《蒼涼與世故:張愛玲的啟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汪民安編:《文化研究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周芬伶:《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臺北:印刻,2007年)
    周英雄、劉紀蕙:《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2000年)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2009年)
    林桶法:《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2009年)
    林麗如:《歷史與記憶:舞鶴小說研究》(臺北:大安,2008年)
    林耀德、孟樊著:《世紀末偏航》(臺北:時報,1990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臺北:元尊文化,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2003年)
    邵玉銘、張寶琴、瘂弦編著:《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1995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2008年)
    唐 諾:《在咖啡館遇見14個作家》(臺北:聯經,2010年)
    馬大康、葉世祥、孫鵬程:《文學時間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高友工:《中國美學與文學研究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2004年)
    張 岱:〈夢憶序〉,《陶庵夢憶》(臺北:金楓,1999年)
    張愛玲:《張愛玲典藏全集》(第八冊:散文卷一)(臺北:皇冠,2008年)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2007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
    梁元生:《邊緣與之間》(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2001年)
    陳平原:《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臺北:二魚文化,2003年)
    陳其南:《關鍵年代的臺灣》(臺北:允晨,1988年)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2002年)
    陳國偉:《想像臺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臺北:書林,2000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北:麥田,2003年)
    楊 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合文學,1995年)
    楊 照:《文學的原像》(臺北:聯合文學,1995年)
    葛劍雄:《中國移民史》(臺北:五南,2005年)
    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臺北:經濟與生活出版,1989年)
    廖炳惠:《臺灣與世界文學的滙流》(臺北:聯合文學,2006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臺北:麥田,2009年)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硏究》(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劉小楓:《這一代人的怕和愛》(北京:三聯,1996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2006年)
    盧建榮:《臺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臺北:麥田,2003年)
    駱以軍:《降生十二星座》(臺北:時報,2005年)。(原為《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臺北:皇冠,1993年))
    駱以軍:《經驗匱乏者筆記》(臺北:印刻,2008年)
    鍾怡雯:《內斂的抒情──華文文學評論》(臺北:聯合文學,2008年)
    顏忠賢:《不在場:顏忠賢空間學論文集》(臺北:田園城市,1998年)

    三、 期刊論文、報紙

    尹蓓芳記錄整理:〈回過神來,回到抒情的傳統──朱天心答朱偉誠問〉,《印刻文學生活誌》,2008年9月,頁56-62。
    王彬彬:〈攪蠻纏的比較──駁王德威《從「頭」談起》〉,《南方文壇》2005年2月,頁37-42。
    王德威:〈「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十三期,2008年9月,頁77-137。
    王德威:〈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明報週刊》,2006年7月,頁90-93。
    王德威:〈明清小說的現代視角〉,《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七卷三期(2007年9月),頁144。
    王德威:〈後中年期的愛與死〉,《印刻文學生活誌》,2008年9月,頁46-48。
    王德威:〈原鄉裡的異鄉人──重讀舞鶴的《悲傷》〉,《自由時報》(人間副刊),1993年5月20-21日。
    王德威:〈漫遊者:頹敗的顫動〉,《聯合報》,2000年12月12日。
    仲米磊:〈論張愛玲小說的時空藝術〉,《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一期,頁82-85。
    朱天心:〈去聖邈遠,寶變為石〉,《中國時報》第39版,1994年1月1日。也收於楊澤編:《從四〇年代到九〇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1994年),頁329-334。
    朱天心:〈我不愛臺灣〉,《中國時報》時論廣場,2004年4月22日。
    朱天心:〈南都一望〉,《印刻文學生活誌》95年9月,頁46-63。
    朱天心:〈流水十九年〉,《幼獅文藝》1992年8月,頁40-41。
    朱天心:〈夏日煙雲〉,《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3年7月28日。後收於朱天心:《小說家的政治週記》(臺北:時報,1994年),頁216-230。
    江世芳:〈駱以軍:小說如代幣,不能拿去買東西,卻可用來玩遊戲〉,《中國時報》第21版,2001年6月26日。
    何春蕤:〈方舟之外︰論朱天心的近期寫作〉,《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4年1月1日。也收於楊澤編:《從四〇年代到九〇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1994年),頁335-343。
    吳潛誠:〈炫耀的「後現代」的表演者〉,《中國時報》42版,1994年1月20日。
    言叔夏(劉淑貞):〈我的哭牆與我的罪--訪/評駱以軍〉,《幼獅文藝》,2004年5月,頁42-49。
    季 進:〈華語文學:想像的共同體──王德威訪談錄〉,《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四期,頁58-59。
    房慧真:〈朱天心──加速前進歷史裡的愛情〉,《聯合文學》第304期(2010年2月),或參見網址:http://city.udn.com/78/3829893。
    林分份:〈史學想像與詩學批評──王德威的鍾國現代小說研究〉,《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5期,頁97。
    邱貴芬:〈想我(自我)放逐的(兄弟)姐妹們──閱讀第二代「外省」(女)作家朱天心〉,《中外文學》1993 年8 月,94-110 頁。
    施晨露、姜小玲:〈駱以軍:用小說把時間喊停〉,《新聞晨報》,2012年1月31日。
    徐德明:〈「華文語境」中的當代小說批評視界──從王德威的「知識地理」探勘說起〉,《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2年3月,頁17-22。
    郝譽翔:〈1978年的逃亡——論朱天心小說的朝聖之旅〉,《東華人文學報》,2002年,頁241-268。
    馬 加:〈駱以軍:一個「練功者」的書寫秘笈〉,《明日風尚》2011年1月,頁158-161。
    張瑞芬:〈彷彿在君父的城邦——郝譽翔《逆旅》、駱以軍《月球姓氏》、朱天心《漫遊者》三書評介〉,《明道文藝》第299期(2001年2月),頁29-37。
    張瑞芬:〈後遺民違建--評介駱以軍《西夏旅館》〉,《文訊》,2008年12月,頁130-131。
    張誦聖:〈絕望的反射——評朱天心《古都》〉,《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莊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集團文學研究(上)〉,《國文天地》第13卷8期(1998年1月),頁59-70。
    莊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集團文學研究(下)〉,《國文天地》第13卷9期(1998年2月),頁62-75。
    莊宜文:〈曝光的底片——讀駱以軍《我們》〉,《文訊》238期,2005年8月,頁52。
    陳建忠:〈路曼曼其修遠兮:朱天心《漫遊者》的漂泊書寫〉,《中央日報》副刊第18版,2000年12月31日。
    陳建忠:〈歷史創傷、精神危機、自我救贖/放逐:論朱天心與王安憶的都市書寫〉,《清華中文學林》第1期(2005年4月),頁135-164。
    陳皇旭:〈戰後外省小說家文本中的「文化身份」問題〉,《中極學刊》第5輯(2005年12月),頁213-231。
    陳巍仁:〈「我們」之間的唬爛絮叨——論駱以軍《壹週刊》專欄三書的文類意義〉,《2010海峽兩岸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現代文學學會、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出版),2010年,頁249-268。
    黃宗潔:〈朱天心小說中的死亡書寫〉,《東華人文學報》第十四期,2009年1月,頁227-246。
    黃錦樹:〈神的屍骸——論駱以軍的傷害美學〉,《中外文學》第38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32。
    黃錦樹〈死者的房間——讀駱以軍《遣悲懷》〉,《聯合文學》第207期,2002年1月,頁133-134。
    楊佳嫻:〈這是一個弄錯地圖的故事--談駱以軍「中正紀念堂」的空間記憶與歷史隱喻〉,第六屆青年文學會議論文,2002年11月8-9日舉行。
    楊佳嫻:〈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臺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94年7月,頁133-155。
    楊凱麟:〈《西夏旅館》的運動—語言與時間—語言:駱以軍的游牧書寫〉,《中外文學》第38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41-76。
    楊凱麟:〈時間中的被侮辱者與被損害者〉,《印刻文學生活誌》2005年12月,頁75-82。
    楊凱麟:〈駱以軍的第四人稱單數書寫(2/2):時間製圖學〉,《清華學報》,新三十五卷第二期,2005年12月,頁369-403。
    楊 照:〈年少卻蒼老的聲音——評駱以軍的小說集《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民眾日報》24版,1994年1月29日。
    楊 翠:〈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新活水雙月刊》第17期(2008年3月),頁98-105。
    楊錦郁記錄整理:〈始終維護文學的尊嚴——李瑞騰專訪朱天心〉,《文訊》1993年6月,頁80-84。
    詹愷苓(楊照):〈浪漫滅絕的轉折〉,《自立早報》副刊,1991年1月6-7日。
    鄒 瀅:〈在都市廢墟上御風飛行——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與中年童話〉,《上海文化》2010年第6期,頁59。或見網站http://www.xinpiping.com/?p=562。
    劉智濬:〈當王德威遇上原住民──試論王德威後遺民論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六期(2008年4月),頁157-191。
    蔡振念:〈論朱天心族群身份/認同的轉折〉,《成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9年7月),頁179-204。
    蔡 琰、臧國仁:〈「創意∕創新」與時間概念:敘事理論之觀點〉,《新聞學研究》,2007年10月,93期,頁1-39。
    鄭文惠:〈遺民的生命圖像與文化鄉愁──錢選詩/畫互文修辭的時空結構與對話主題〉,《政大中文學報》第六期(2006年12月),頁147-181。
    鄭闖琦:〈從夏志清到李歐梵和王德威──一條80年代以來影響深遠的文學史敘事〉,《文藝理論與批評》,2004年1期,頁9-14。
    黎湘萍:〈族群、文化身份與華人文學──以臺灣香港澳門文學使的撰述為例〉,《華文文學》2004年1月第60期,頁5-16。
    黎湘萍:〈華文文學的文化價值與歷史價值〉,《河北學刊》2000年第二期,頁65-69。
    賴素玲專訪:〈朱天心:不願噤聲的老靈魂〉,《民生報》讀書週刊第498期,1999年4月8日。
    駱以軍、蘇偉貞訪談:〈時光隊伍,魔幻上路〉,《誠品好讀》第68期,2006年8月,頁36-40。
    駱以軍:〈從《紅字團》到《西夏旅館》——答總編輯初安民〉,《印刻文學生活誌》2005年12月,頁36。
    駱以軍:〈幾種辨識過程之挫折〉,《聯合文學》,第十卷第八期,1994年6月,頁60-62。
    謝春馨:〈你我她(他)還是誰誰誰?——評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臺灣文學評論》94年10月,頁130-147。
    韓麗珠:〈所謂選擇〉,《聯合文學》第331期(2012年5月),頁12。
    簡政珍:〈台灣都市詩的空間意象與隱喻〉,《台灣詩學學刊》第6號,2005年11月,頁7-33。

    四、 學位論文

    王億儒:《駱以軍《西夏旅館》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9年)。
    王瓊涓:《瀕臨邊境的可逆之旅:九○年代以降台灣現代小說的死亡書寫》(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與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朱衣仙:《「歧路花園文本」的認同建構:以《陳寅恪與柳如是》與《加利菲亞》(Califia)為例》(臺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吳雅慧:《朱天心小說的時空座標》(臺北: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周廷威:《駱以軍小說研究》(臺南: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林唯莉:《女遊與女性自傳式書寫中的家國語藝--以《逆旅》、《漫遊者》、《海神家族》為分析對象》(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邱玫玲:《以自我記憶建構他者歷史--朱天心小說的書寫網絡》(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
    孫潔茹《游移/猶疑?—朱天文、朱天心及其作品中的認同與政治》(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張琬貽:《台灣當代女性小說中的鬼魅書寫(1980─2004)》(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奕翔:《駱以軍小說的自我主體建構》(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陳培文:《朱天心的生命風景與時代課題》(臺南:大成功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曾燕瑀:《朱天心小說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黃莉棉:《駱以軍的困境書寫—以《西夏旅館》為考察》(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楊佳嫻:《論戰後台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臺北 / 人」》(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劉紋豪:《國族認同的失落與爭辯--朱天心小說研究(1977-2000)》(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蕭安凱:《小說中國‧虛構華文‧想像臺灣——論王德威的文學敘事與史觀》(台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謝倩如:《朱天心小說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論文,2002年)
    嚴婕瑜:《駱以軍小說的自我主體建構》(臺北:臺北教育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五、 網頁資料

    王 堯採訪朱天心:〈我只要不被貼標籤的自由〉,《人民網》,2009年06月24日,http://tw.people.com.cn/GB/14814/14892/9534289.html。
    王人英:〈班雅明筆下的《新天使》密碼〉,世安美學獎2010得獎作品(美學論文獎),頁6。見網頁:http://www.sancf.org.tw/SANCF/arts_index.php?artsyear=2010。
    朱偉誠:〈無重力狀態的漫遊憶往──讀朱天心《漫遊者》〉,http://unitas.udngroup.com.tw/web_old/b/200103/storyb4-1.htm。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10529&ctNode=40&mp=1。
    杜念中:〈大地的苦難人民〉,見《蘋果日報》即時新聞:http://tw.nextmedia.com/mobile/article/issueid/20110423/artid/33338523/appname/twapple。
    林欣誼:〈駱以軍《西夏旅館》獲香港紅樓夢獎〉,見中國時報網站,2010年7月17日,http://www.sudu.cc/front/bin/ftdetail.phtml?Part=INAB11&Seq=68987。
    林欣誼:〈駱以軍看臉書 無臉男吞噬所有〉,《中時電子報》,2012年3月5日,http://tw.news.yahoo.com/%E9%A7%B1%E4%BB%A5%E8%BB%8D%E7%9C%8B%E8%87%89%E6%9B%B8-%E7%84%A1%E8%87%89%E7%94%B7%E5%90%9E%E5%99%AC%E6%89%80%E6%9C%89-213000489.html。
    林俊穎:〈從前從前有個陽光世界〉(《擊壤歌》經典版代跋),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67086。
    林滿紅:〈界定台灣主權歸屬的國際法──《中日和約》〉, http://www.phys.sinica.edu.tw/~tsongtt/c-writing-Lin-2.htm。
    胡錦媛:〈遊牧書寫--朱天心《漫遊者》〉,http://unitas.udngroup.com.tw/web_old/b/200108/storyb5-1.htm。
    孫梓評:〈惡漢人間漫遊——專訪駱以軍〉,《自由時報》2005年2月13日,參見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feb/13/life/nylife-10.htm。
    張錦忠:〈馬華文學的定義與屬性〉,參見網頁:http://www.sl.ndhu.edu.tw/riki/riki.php?id=%E9%A6%AC%E8%8F%AF%E6%96%87%E5%AD%B8%E7%9A%84%E5%AE%9A%E7%BE%A9%E8%88%87%E5%B1%AC%E6%80%A7&CID=1。
    張耀仁:〈重複的自己:讀駱以軍《西夏旅館》〉,見網頁http://mypaper.pchome.com.tw/renny915/post/1313351253。
    陳少廷:〈從國際條約談台灣主權歸屬〉,http://taup.yam.org.tw/comm/comm9505/tpdc5513.html。
    陳綾琪:〈走過死亡之境﹕追尋歷史與記憶之盡頭〉,《文化研究月報》第七期,2001年9月15日,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35.htm。
    楊 照:〈「廢人」存有論──讀童偉格的《無傷時代》〉,參見博客來網站: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44841。
    劉佳玲:〈搶搭文學大師末班車的駱以軍〉,2000年10月16日。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editorial/author.php?id=2002032001&encoding=C
    劉阿榮:〈我們共同的命運——族群、記憶與國家認同〉,參見:http://www.ncu.edu.tw/~ncu34814/edu/program2/p204/8b.pdf。
    劉阿榮:〈族群記憶與國家認同〉,見網站:http://r9.ntue.edu.tw/activity/multiculture_conference/file/1/2.pdf。
    劉紀蕙主持(文化批判論壇):〈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省籍問題中的災難與希望〉,《文化研究月報》,第四期,2001年6月15日。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forum_4.htm。
    駱以軍:〈作家答客問〉,參見《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5071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