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蕙綺
Chuang, Hui-Chi
論文名稱: 中國中古時期的南方疾病與地理想像
指導教授: 呂春盛
Leu, Chuen-Sheng
金仕起
Chin, Shih-Ch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3
中文關鍵詞: 地理想像南方疾病卑濕致病瘴癘射工沙蝨
英文關鍵詞: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Endemic Diseases, Low Relief with Humidity, Tropical Disease, Shegong, Jigger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H.016.2018.A0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2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人生中必經的過程。在不同的文化中,對於生老病死的詮釋皆有不同。本文鎖定中國中古時期的南方風土病,從疾病史與社會文化史的角度出發,探討疾病概念的形成與社會間的互動關係。
    本文除序論與結論外共計五章,由於中國中古時期是由魏晉南北朝與隋唐時期共同組成,因此本文先從先秦兩漢的陰陽五行學說,在其發展過程中,透過五方和九宮說建構出術數性的地理論述,從中形成的南方卑濕致病觀,成為中國中古時期南方風土病的理論基礎,與從文化觀點說明南北地理分界的依據。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隨著南方地理觀念的形成,南方風土病的概念也漸次發展。從兩者的互動關係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中古時期社會的醫籍,在繼承《黃帝內經》疾病地理觀,以南方暑濕致病觀做為南方疾病地理論的主調,但在《黃帝內經》中所指涉的南方疾病,並未出現瘴氣、射工等後世所述的南方風土病。
    有關本文所討論的瘴氣、射工、沙蝨、水毒等,以東晉葛洪首開系統性論述,在經過南朝陳延之《小品方》所繼承後,至隋唐醫籍所繼承,本文另舉癭病做為南方風土病的對照,在關於癭病的論述中,強調北方非漢族群患者與漢人的症狀差異,但此一論述在隋唐時期已不復見,顯示中國中古時期社會將疾病作為區分中原漢人和其他地區族群的依據。
    到了隋唐時期,南北統一,但對於北方世族與統治階層而言,對於南北分界以秦嶺長江為主,因對南方這一新收服的領土瞭解不深,加上南方非漢族群時有叛亂,自然而然成為統治者眼中的「不文明之地」。為了強化這些非漢族群聚集地區的危險性與神秘性,南方風土病成為形容這些地區的主要象徵。伴隨著人口南移帶來南北文化交流,但因北人佔據統治階層與文化資源的情況下,使南方士人競相仿效北人,對於南方的論述仍延續北方學術傳統,以「中原上國」對比「南土」。
    由於上述理由,南方成為帝國之中的特殊地區,反映在政治設計、軍事活動、銓敘制度上。均對南方有所調整,而在文人眼中,南方也成為處處危機的險地,充斥著奪人性命的各色疾病。這種印象並未隨著南方的開發而改變,反而進一步強化,成為社會集體意識的成果。
    本文試圖透過從南方風土病在中國中古時期的的發展過程和與社會的互動關係,探討中國中古時期南方風土病的形成背景;以及對於中國中古時期社會的南方地理論述產生什麼影響。首先從文獻中找出關於五方地理及南方地理論述的發展脈絡,其次是從瘴癘與南方風土病印象出發,探討南北文人對於南方地理的論述是否有所差異。第三,試圖剖析南方風土病概念形成之後對於整體社會如何看待南方,最後考察南方風土病如何促使中國中古時期的社會衍生出的各項因應之道。

    Birth, ageing, illness and death are parts of our lif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phases differs from culture to culture.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endemic diseases of Southern China in medieval 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f diseases and history of society and culture, discussing the concept formation of disease and the interaction with societies.

    Apart from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we have 5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The Chinese Medieval Ages are composed of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period and Tang dynasty, therefore,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the concept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discussing the formation of idea of “South”.

    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period, with the “South” idea developing, the concept of Southern endemic diseases shaped gradually. Form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the imagination did not change due to the growing immigrant number to the South and the written records by Southern aristocracy, still continuing the traditional geographic discourse of the South.

    In Sui and Tang dynasty,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untied. However, the ruling class from the North knew little about the newly conquered South and the rebellions by non-Han tribes happened occasionally. Therefore, the South had become a “savage land”. To fortify the danger and mystery of the non-Sino areas, the so-call endemic diseases became the main symbol of disease from these areas.

    For above reasons, the South became a special area in the empire and the political arrangement, military activity and civil service adjusted accordingly in the South. For intellects, the South was also a crisis-hidden area, with various fatal virus in the air. The image didn’t chan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 Instead, the image was further strengthened and turned to be the outcome of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of society.

    序論 1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1 二、相關理論說明 3 三、文獻探討 6 四、研究方法 15 五、章節安排 16 第一章 中國中古時期的南方地理論述 19 第一節 先秦兩漢文獻中的五方地理 21 第二節 兩漢時期南方地理與疾病觀的論述 27 第三節 中國中古時期的南北地理論述 31 第四節 小結 33 第二章 中國中古時期的南方地理與風土病論述 35 第一節 中國中古時期的南方文化交流 35 第二節 中國中古時期的南方論述 41 第三節 小結 54 第三章 中國中古時期南方風土病的醫籍詮釋 63 第一節 《黃帝內經》中的疾病地理論述 64 第二節 游離於虛構與現實之間:中國中古醫籍的南方風土論述 70 第三節 小結 84 第四章 從崔祐甫家族墓志談中國中古時期的瘴癘記憶 85 第一節 崔祐甫與博陵崔氏 87 第二節 安史之亂與崔氏一族 89 第三節 唐代墓志銘中的南方風土病 94 第四節 小結 98 第五章 中國中古時期對瘴癘的因應之道 105 第一節 中古時期統治階層對於風土病的相關論述 106 第二節 唐代士人的自保之道 109 第三節 小結 119 結論 121 徵引書目 123

    傳統文獻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西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吳兢,《貞觀政要》(台北:黎明出版社,1989年)。
    (唐)李延壽著,《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房玄齡著,《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版8刷)。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李昉,《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斷句十三經》(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91年)。
    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王利器撰,《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王明撰,《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96年2版4刷)。
    王錫祺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台北:廣文書局,1962年)。
    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何寧撰,《淮南子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98年)。
    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張覺譯注,《吳越春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湯萬春,《小品方輯錄箋注》,合肥市: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
    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楊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1)。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黎翔鳳撰,《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文集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清)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版2刷)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續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版2刷)
    冀勤點校,《元縝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熊飛校注,《張九齡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顧學頡點校,《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醫籍及醫方
    丁光迪,《諸病源候論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
    李克光、鄭孝昌主編,《黃帝內經太素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
    高文鑄校注,《外台秘要方》(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93年)
    湯萬春,《小品方輯錄箋注》(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
    劉清國等校注,《千金方》(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年)
    嚴世芸,李其忠主編,《三國兩晉南北朝醫學總集》,北京市: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
    近人專著
    專書
    于賡哲,《唐代疾病、醫療史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王洪圖,《黃帝內經研究大成》(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史念海,《唐代的歷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甘懷真等著,《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等。
    甘懷真等編,《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觀念》(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4版)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
    朱大渭,《六朝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牟發松,《漢唐歷史變遷中的國家與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余曼金,《氣候與健康》(上海市:正中書局,1949年)。
    吳在國,《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與文學》(合肥市:黃山書社,2006年)。
    吳宗國主編,《中國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范家偉,《大醫精誠:唐代國家、信仰與醫學》(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
    范家偉,《六朝隋唐醫學之傳承與整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馬強,《唐宋時期中國西部地理認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高敏,《秦漢魏晉南北朝史論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高鴻,《跨文化的中國敘事》(上海:三聯書局,2005年)。
    陳尚君,《貞石詮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台北:里仁書局,2004)。
    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1998年)。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葛兆光,《歷史中國的內與外:有關「中國」與「周邊」概念的再澄清》(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年)。
    葛兆光《何謂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年)。
    葛劍雄,《中國移民史》第二卷(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廖幼華,《深入南荒:唐宋時期嶺南西部史地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
    劉仲敬,《經與史:華夏世界的歷史建構》(新北市:八旗文化,2018年)
    盧建榮,《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臺北:麥田文化,2006年)。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修訂2版)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中國地圖出版社,1987年)。
    (日)川本芳昭,《魏晉南北朝時代の民族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
    (日)井上聰,《先秦陰陽五行》(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日)谷川道雄著、李蒼濟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日)赤塚忠,《赤塚忠著作集一》(東京:研文社,1988年)。
    (日)松下憲一,《北朝胡族體制論》(札幌市:北海道大學出版會,2007年)。
    (日)宮崎市定著,韓昇、劉建英譯,《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美)伊沛霞著,范兆飛譯,《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論文
    毛漢光,〈中古山東大族著房之研究—唐代禁婚家與姓族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本3分,頁19-61。
    毛漢光,〈唐代婦女家庭角色的幾個重要階段——以墓志銘為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會刊》1991.7,頁186-195。
    毛漢光,〈晚唐五姓著房之婚姻關係〉,《臺大歷史學報》第15期,頁135-157。
    王永平,〈兩晉之際廣陵人士與江東政局〉,《揚州文化研究論叢》,頁47-49。
    王永平,〈魏晉南北朝士族文化與中華文明傳承〉,《河北學刊》29:2(2009),頁74-75。
    王承文,〈唐代北方家族與嶺南溪洞社會〉,《唐研究》第2卷,頁373-417。
    王素,〈敦煌儒典與隋唐主流文化——兼論隋唐主流文化的「南朝化」問題〉,《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1期,頁1-9。
    王素,〈關於隋及唐初三省制的「南朝化」問題〉,《唐研究》第10卷,頁173-192。
    左鵬,〈漢唐時期的瘴與瘴意象〉,《唐研究》第8卷(2002),頁257-276。
    朱瑛石,〈「咒禁博士」源流考——兼論宗教對隋唐行政法的影響〉,《唐研究》5(1999),頁147-155。
    吳修安,〈先秦「九州」說及其對後世的影響——從兩漢刺史部到唐代地理文獻編纂〉,《臺灣師大歷史學報》55,頁1-46。
    吳麗娛,〈從唐代碑誌看唐人行第問題〉,《唐研究》第2卷,頁347-372。
    呂春盛,〈三國時代的山越與六朝的族群現象〉,《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3期,頁1-26。
    呂春盛,〈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蠻」及其概念之演變〉,收錄於《鄭欽仁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台中: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6年),頁29-56。
    宋德熹,〈安史之亂前後唐代門第家族勢力的推移〉,《興大歷史學報》第8期,頁59-94。
    李仁,〈射工、沙蝨、水毒不是日本血吸蟲病〉,《江西中醫藥》第11期,頁17-19。
    李良松,〈略論中國古代對傳染病人的安置及傳染病院〉《中華醫史雜誌》27:1,頁32-35。
    李俞生、陳柏勳、王瑜婷,〈登革熱名稱於《諸病源候論》文獻探討〉,《臺灣中醫醫學雜誌》15卷2期,頁41-49。
    李耀南,〈雲南瘴氣(瘧疾)流行簡史〉,《中華醫史雜誌》1954年3期,頁180-183。
    林富士,〈瘟疫與政治——傳統中國政府對於瘟疫的響應之道〉,《書城》2003:7,頁47-49。
    耿慧玲,〈從神龍宮女墓志看其在政變中之作用〉《唐研究》3,頁231-258。
    馬強,〈地理體驗與唐宋「蠻夷」文化觀念的轉變──以西南與嶺南民族地區為考察中心〉,《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5(2005),頁53-59。
    張文,〈地域偏見與族群歧視:中國古代瘴氣與瘴病的文化學解讀〉,《民族研究》2005:3,頁68-77、108-109。
    張偉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區域及地理意象〉,收錄於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頁308-309。
    張蜀蕙,〈馴化與觀看—唐、宋文人南方經驗中的疾病經驗與國族論述〉,《東華人文學報》第7期,頁41-84。
    陳明,〈黃門沙散:唐代佛教醫事與社會生活〉《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頁252-295。
    馮漢鏞,〈瘴氣的文獻研究〉,《中華醫史雜誌》1981年1期,頁44-47。
    溫茂興,〈論道教「祝由符咒」的實用價值及其對中醫「意療」的影響〉,《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卷2期(2006),頁71-73。
    蓋建民、劉賢昌,〈魏晉南北朝的道教醫家及其醫學創獲〉,《中國道教》1999年3期,頁23-29。
    魯才全,〈一方極為少見的放良奴僕墓志——唐〈吳孝恭墓志〉〉,收錄於朱雷主編,《唐代歷史與社會:中國唐史學會第六屆年會暨國際唐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輯》(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354-366。
    蕭璠,〈漢宋間文獻所見古代中國南方的地理環境與地方病及其影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1分(1993),頁67-171。
    閻步克,〈序言〉《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薛瑞澤,〈六朝時期的疫病流行及救助〉《江蘇社會科學》2004:2,頁123-126。〈魏晉北朝疫病流行及救助〉,《山西師大學報》2005:3,頁111-114。
    龔勝生,〈2000年來中國地甲病的分布變遷〉《地理學報》54:4(1999),頁355-364。
    龔勝生,〈2000年來中國瘴病分布變遷的初步研究〉,《地理學報》48:4(1993),頁304-316。
    龔勝生,〈隋唐五代時期疫災地理研究〉《暨南史學》3(2004),頁32-49。
    龔勝生、葉護平,〈魏晉南北朝時期疫災時空分布規律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7:3(2007),頁5-20。
    (日)川本芳昭,〈六朝における蛮の理解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山越・蛮漢融合の問題中心として見た——〉,《史學雜誌》95卷8號,頁1321-1346。
    (日)北村一仁,〈南北朝期「中華」世界について「蛮」地の空間性について〉,《東洋史苑》第67號,頁27-6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