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羿甄
Lo, Yi-Chen
論文名稱: 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就、復原力與內化行為問題之探討
A study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resilience, and intern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 of seni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李思賢
Lee, Szu-Hs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2
中文關鍵詞: 學業成就復原力內化行為問題
英文關鍵詞: Academic achievement, Resilience, Internalized problem behavio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4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中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就、復原力,及與內化行為問題之現況與相關。研究採用學童之調查研究,研究對象是以民國103學年度上學期台中市公立國小六年級學童共1142個班級為抽樣母群體,採立意取樣共抽樣21個班級。一共發出正式問卷507份,回收491份,經檢查無效問卷12份,共得有效問卷479份,有效回收率96.84%。研究結果主要發現,家庭主要照顧者並非父母的學童有較高的內化行為問題,男生的內化行為問題較低,與學童復原力較高內化行為問題則較低。最後總結上述研究結果,討論研究限制與可能的未來研究走向,並對學生身心健康照顧提出參考建議。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latednes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resilience, and internalized behavior problems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Taichung. The investigative research method was adopted, with 1,142 6th-grade classes of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allotted for the first semester of 2014 as the sampling population. The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was adopted to collect samples of 21 classes. A total of 507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of which 491 copies were recovered. After review, 12 were deemed as invalid, with 479 valid copies, accounting for an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of 96.84%. Findings show that students whose main caregivers in the family are not their parents had higher internalized behavior problems; boys had lower internalized behavior problems, and students who had higher resilience had lower internalized behavior problems.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earch limitations and possibl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were discussed, and recommendations targeting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care were proposed.

    誌 謝 II 摘要 IV A B S T R A C T V ⽬ 次 I 表⽬錄 IV 圖⽬錄 VI 第⼀章 緒論 1 第⼀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6 第五節 名詞定義 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9 第⼆章 文獻探討 11 第⼀節 復原⼒之探討 11 第⼆節 內化⾏為問題之探討 19 第三節 學業成就、復原⼒與內化行為問題之探討 24 第三章 研究⽅法與架構 27 第⼀節 研究架構 27 第⼆節 研究對象 29 第三節 研究⼯具 30 第四節 研究步驟 33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統計⽅法 34 第六節 研究之倫理考量 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7 第⼀節 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與研究變項之得分 37 
 第⼆節 研究對象社會⼈口學變項與內化行為問題之差異情形 54 
 第三節 基本變項、學業成就、復原⼒與內化行為問題之相關 58 第四節 基本變項、復原⼒、內化⾏為問題與學業成就之複迴歸模型分析 60 第五節 基本變項、學業成就、內化行為問題與復原力之複迴歸模型分析 64 第六節 基本變項、學業成就、復原⼒與內化⾏為問題之複迴歸模型分析 67 第七節 學業成就、復原⼒與內化行為問題之路徑分析模式 69 第五章 討論 79 第⼀節 國⼩高年級學童社會⼈口學變項與學業成就之差異情形 79 第⼆節 國⼩高年級學童之基本變項、復原⼒、內化⾏為問題與學業成就之複迴歸分析 81 第三節 國⼩高年級學童之基本變項、學業成就、內化⾏為問題與復原⼒之迴歸分析 82 第四節 國⼩高年級學童之基本變項、學業成就、復原⼒與內化⾏為問題之迴歸分析 83 第五節 國⼩高年級學童之學業成就、復原⼒與內化⾏為問題之路徑分析 8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5 參考文獻 87 附錄⼀兒童及青少年內化⾏為問題量表同意書 93 附錄二青少年復原⼒量表同意書 94 附錄三國⼩小學童內化⾏行為問題和復原⼒力與學業成就相關調查表 95

    一、 中文文獻
    利翠珊、蕭英玲 (2008)。家庭壓力與韌性。應用心理研究,(38),15-16。
    吳英璋、陳慶餘、呂碧鴻、翁嘉英、陳秀蓉 (1999)。健康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3),35-38。
    呂鴻基(1999)。三十五年來台灣兒童的健康水平。臺灣醫學,3(5),505-514。
    李思賢、張弘潔、李蘭、吳文琪(2006)。家庭及學校的社會資本與國小學童內化行為問題之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3),231-253。
    周桂如(2002)。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症。護理雜誌,49(3),16-23。
    周愫嫻(2001)。愛上學的孩子,不會變壞嗎?論學校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11),93-115。
    林文正(2006)。兒童行為觀察與輔導。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林正源、黃德祥(2011)。國中學生思考風格、人格特質與學業成就之研究。 教育科學期刊,10(1),55-80。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爲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施顯烇(2010)。情緒與行為問題。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孫麗卿(2011)。父母親的兒童發展信念和幼兒社會情緒行為之相關研究。 幼兒教保研究,(6),41-63。
    徐美玲(2007)。青少年早期社會關係與其心理健康、偏差行爲、快樂感相關性之探討。新臺北護理期刊,9(2),23-34。
    涂慧慈、鄭其嘉、黃翠咪、林雪蓉、史麗珠(2013)。青少年自殺之流行病學研究-以台灣北部某縣市為例。澄清醫護管理雜誌,9(4),37-49。
    翁嘉穗、曾櫻花、周汎澔(2012)。健康照護人員對於青少年性態度之健康促進相關影響因素的角色定位與省思。健康生活與成功老化學刊,4(1),69-78。
    馬湘婷(2009)。父母婚姻衝突與兒童內化行為問題:整合認知背景架構與氣質。成功大學,台南市。
    常欣怡、宋麗玉(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
    張芳全(2006)。社經地位、文化資本與教育期望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檢定。測驗學刊,53(2)。
    張弈涵、李蘭、張新儀、吳文琪(2010 )。男、女學生四至十一年級之社交焦慮發展軌跡研究。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9(5),465-476。
    張淑卿(2010)。國家與兒童健康:1950-60年代臺灣國民學校的衛生教育。國史館館刊,(24),89-137。
    張淑敏、宋惠娟(2003)。促進高危險性兒童的復原力。 護理雜誌,50(5),61-64。
    張智勝(2007)。 活得有彈性!-概述復原力之重要性。體驗教育學報,(1),39-47。
    張傳琳、陳坤虎、李怡真、王沂釗、何縕琪、危芷芬、許育齡(2013)。 正向心理學。台北市:洪葉出版社。
    張麗鵑(2003)。 媒體閱聽、同儕關係與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南投地區為例。犯罪學期刊,6(2),217-250。
    許春金、羅玉珠(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偏差行為、依附鍵、信仰鍵之關聯性與徑路分析。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4(1), 117-137。
    許素玉、紀潔芳(2009)。罹癌兒童家庭成員傷慟與復原之探討-以周大觀家庭爲例。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2009), 149-174。
    陳金彌、陳月枝(2007)。青少年復原力之概念分析。腫瘤護理雜誌,7(1), 31-41。
    陳青達、鄭勝耀(2008)。文化資本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雲林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5(1), 79-98。
    陳淑美(1981)。我國國民教育階段中兒童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的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4),173-187。
    曾文志(2005)。長處、韌性、有復原力的自我—從個人層面談建構復原力的策略。師友月刊,(461),39-46。
    曾文彥、馬于雯(2010)。知覺教師創造思考教學行為與學習適應之關係:復原力的調節效果。創造學刊, 1(2),73-95。
    曾妙音、王雅玲、李瓊雯、張恬瑜(2011)。父母社經地位與國中生學習動機、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家庭教育雙月刊,(32),6-27。
    曾端真(2000)。兒童行為的評估與輔導。台北市:天馬文化事業。
    曾慶玲、周麗端(1999)。父母婚姻暴力對兒童問題行為影響研究。家政教育學報(2),66-89。
    游錦雲、李思賢、李蘭、陳玉佩(2009)。兒童內化行為問題測量工具的建立及其信效度研究。測驗學刊,56(3),295-319。
    黃玉、樓美玲(2005)。青少年的父母婚姻衝突、負向情緒與偏差行為之相關性。醫護科技學刊,7(2),129-139。
    黃俊傑、王淑女(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11),45-68。
    黃昱得(2010)。青少年生活壓力與憂鬱情緒:靈性的緩衝作用探究。臺灣大學,台北市。
    黃景立(2011)。國中生課業壓力、自我概念、學業復原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黃筳琇(2012)。國中生復原力、求助行為、自尊與學業成就之關係。成功大學,台南市。
    黃禎貞、林世華(2010)。台灣與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泛文化比較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3),465-491。
    楊國樞(1994)。 兒童健康人格的培養,載於楊國樞等著,瞿立鶴主編: 嬰幼兒人格的建構。台北市:人格建構工程學研究基金會。
    葉蓁、李思賢(2013)。 從個人、家庭、學校面向探討高中職學生憂鬱相關因素。中等教育,64(2), 136-156。
    董旭英(2009)。生活壓迫事件、社會支持、社會心理特質與台灣都會區國中生偏差行為之關係。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1(1),129-164。
    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2009)。「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6(4),491-518。
    廖經台(2002)。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分析。社會科學學報,(1),29-41。
    劉奕蘭、趙小玲(2005)。兒童所知覺的父母婚姻暴力、親對子的暴力及手足暴力與其內外向行為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7(2),197-214。
    劉瑞圓(2012)。全球教育中之性別差異。教育科學期刊,11(1),79-104。
    盧怡吟、嚴雅音、蔡文玲、黃正銘、許志成、林雅瑩、黃曉靈(2010)。 生活壓力、偏差行為與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學童吸菸、飲酒、嚼食檳榔行為之相關研究。Taiwan Journal of Oral Medicine Sciences,26(1),21-40。
    盧浩傑、荊溪昱(2007)。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 270-277。
    謝佳容、張玨(2003)。青少年預防憂鬱和心理健康促進。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3),129-136。
    謝智謀、吳崇旗(2012)。單日繩索挑戰課程對莫拉克災區學童復原力之影響。體驗教育學報,(6),29-44。
    謝曜任(2005)。國小兒童偏差行為與其學校經驗相關之初探研究。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249-271。
    魏芷荺(2011)。教保人員與家長對幼兒行為問題之態度與影響因素。南華大學,彰化縣。
    魏琦芳(2008)。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貫時性研究,(10),臺北護理學院,台北市。
    魏麗敏、黃德祥(2001)。國中與高中學生家庭環境、學習投入狀況與自我調節學習及成就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0),63-118。
    譚子文、范書菁(2010)。依附關係、參與傳統活動、社會緊張因素與台灣地區青少年外向性偏差行為為及內向性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 輔導與諮商學報,32(1), 17-42。
    二、英文文獻
    Achenbach, T. M., & Edelbrock, C. S. (1978).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ld psychopathology: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empirical effor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5(6), 1275-1301.
    Achenbach, T. M., McConaughy, S. H., & Howell, C. T. (1987). Child/adolescent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Implications of cross-informant correlations for situational specificit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1(2), 213-232.
    Alvord, M. K., & Grados, J. J. (2005). Enhanc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 Proactive Approach.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6(3), 238-245.
    Kahn, S., Zimmerman, G., Csikszentmihalyi, M., & W., G. J. (2011). Purpose as a form of identity capital for positive youth adjust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7(4), 1196.
    Luthar, S. S., Cicchetti, D., & Becker, B. (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 71(3), 543-562.
    Masten, A. S. (2001).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27-238.
    Newman, R. (2005). APA's Resilience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6(3), 227-229.
    Oshri, A., Rogosch, F. A., Burnette, M. L., & Cicchetti, D. (2011). Developmental pathways to adolescent cannabis abuse and dependence: Child maltreatment, emerging personality, and internalizing versus externalizing psychopathology.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25(4), 634-644.
    Werner, E. E. (2003). Protective Factors and Individual Resilience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Second ed., pp. 115-132).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HO. (2001). World health report 2001: mental health: new understanding, new hop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