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宥徵
論文名稱: 文藝青年生活風格的轉向
指導教授: 黃靖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8
中文關鍵詞: 文藝青年生活風格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引用布爾迪厄的生活風格、秀異與鬥爭觀點,探討文藝青年生活風格的呈現與形塑過程,以及生活風格展現過程中的秀異與鬥爭,並進一步分析不同世代文青的轉變與台灣社會變遷的關係。本研究採取訪談法,訪問當代文青與上一代文青各六位,研究結論可分為以下三個面向:

    一、文藝青年生活風格呈現與形塑背景歷程
    (一)接觸創作前,兩代受訪文青的資本條件與社會位置差異較大,開始創作之後,彼此的差距縮小。
    (二)家庭對兩代受訪者習癖之形塑皆具有一定影響力,此外當代受訪者亦受到學校和同儕之影響,上一代受訪者則受到其接觸的環境和人物之影響。
    (三)在生活風格的呈現方面,兩代受訪者最明顯的差異在於品味,當代受訪者的品味偏好較一致,上一代受訪者的品味較分歧。
    二、文藝青年生活風格展現過程中的秀異與鬥爭
    (一)兩代多位受訪文青對於秀異的想法與做法相近,惟部分上一代受訪文青其秀異的意味更為明顯。
    (二)上一代受訪文青較當代受訪者,負有更強烈之使命感與社會責任。
    三、文藝青年的轉變與台灣社會變遷之關係
    (一)社會經濟發展與家庭教育觀念,為生活風格的形成之主要轉變因素。
    (二)傳播媒體與風格文化,促成生活風格的呈現有所轉折。
    (三)社會體制及時代背景因素,造成兩代文青欲爭取之目標有所差異。
    關於文藝青年之後續研究,本論文最後亦提出相關建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文藝青年 8 第二節 生活風格 19 第三節 秀異與鬥爭 34 第四節 小結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43 第二節 研究工具 4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8 第四節 研究資料分析 51 第四章 研究分析 第一節 台灣各藝文領域的轉變歷程 53 第二節 當代文青的生活風格 83 第三節 上一代文青的生活風格 120 第四節 文青的轉變與台灣社會變遷之關係 152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6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77 參考書目 179 附錄 附錄一 185 附錄二 187

    于善祿(1996)。變與不變:一九七○年代台灣現代戲劇研究。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劇場藝術碩士班。
    王志弘、李根芳(譯)(2003)。文化理論詞彙。(原作者:Brooker, P.)。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99)
    王威智(2010)。台灣小劇場論述研究─翻譯現代與想像國族。台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王振寰、瞿海源(2005)。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古遠清(2012)。臺灣「反共文學」的興起與逝去。傳記文學,100(3),42-48。
    朱柔若(2000)(譯)。社會硏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Neuman, William Lawrence)。台北:揚智。(原書出版年:1997)
    何建慶(2011)。台北市「潮流圈」的形塑與運作。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何蕙如(2011)。文化消費與生活風格的形塑-以「海邊的卡夫卡」為例。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未出版。
    吳沛瀅(2011)。返璞者的鄉野路--移居者之經驗學習與風格移轉。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吳佳靜(2006)。誠品形塑的台灣中產階級文化消費品味 以《閱讀》與《好讀》雜誌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未出版。
    吳宜娟(2011)。創造宜蘭新故鄉:生活風格移居類型研究。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未出版。
    吳禮強、黃雯犀、王繼緯(2012.6.19)。瞄準金曲獎系列二─6DJ壓寶以莉高露奪新人,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宋育成(2012)。全球化潮流與異質化策略:論《海角七號》與台灣電影史的「台灣性」在地想像。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未出版。
    宋恆(2010.1.10)。我看文青。取自http://sungheng.wordpress.com/2010/01/10/%e6%88%91%e7%9c%8b%e6%96%87%e9%9d%92/
    李皇良(1994)。李曼瑰和台灣戲劇發展之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沈岱樺(2009)。從飲食論述探討台灣當代飲食文化意涵-由九○年代末談起。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未出版。
    沈游振(2004)。析論布狄厄之象徵性文化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國家發展研究,3(2),163-186。
    周永捷(2005)。青少年手機消費的省思―從符號消費到秀異。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未出版。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台北:心理。
    房書勤(2012.3.2)。坤泰盃作文比賽 號召小文青,今日新聞網。http://www.nownews.com/
    林宗德(譯)(2008)。文化理論面貌導論。(原作者:Philip Smith)。台北: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1)
    林雨澄(2005)。影舞者的夢醒時分:小眾影迷習癖與場域之分析。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未出版。
    林惺嶽(1987)。台灣美術風雲40年。台北:自立晚報。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邱坤良(1992)。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台北:自立晚報。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台北:巨流。
    孫國棋(2008)。個人化的社會分類:iPod族之生活風格與使用文化。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未出版。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原作者:Bonnewitz, P.)。台北:麥田。(原書出版年: 1997)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高宣揚(1992)。布爾迪厄的政權社會學,中山學術論叢,10,123-150。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張文綺(2005)。台灣社會的階層生活風格:文化多樣性的呈現。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未出版。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文化。
    張蘊之(2008)。臺北「小劇場文化」發展脈絡研究。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莊永明(2011a)。台灣世紀回味1895-2000:時代光影。台北:遠流。
    莊永明(2011b)。台灣世紀回味1895-2000:文化流轉。台北:遠流。
    莊永明(2011c)。台灣世紀回味1895-2000:生活長巷。台北:遠流。
    許如婷(2009)。淺談「假文青」。假文青雜誌,1,10-15。
    陳世昌(2012.3.15)。蕭敬騰文青氣息 不受閱讀障礙影響。中國時報,D5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怡如(2009)。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樂活族之日常生活資訊行為。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陳怡潔(2007)。美貌!資本?場域。─女性業務外貌價值剖析。南華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嘉義縣,未出版。
    陳芳明(2001)。臺灣新文學史(11)─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199,148-160。
    陳芳明(2003)。臺灣新文學史(18)─鄉土文學運動的覺醒與再出發。聯合文學,221,138-159。
    陳芳明(2011)。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
    陳炳宏(2012.8.21)。三秒變假掰文青,本土 APP「文青相機」爆紅。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陳舜協(2011.10.30)。老店傳承新店立 豐富台南文化。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
    陳祺勳(2011)。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台北:大塊文化。
    陸慧綿(2006)。繼續向前走─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建構的探索。佛光大學戲劇所碩士論文。宜蘭縣,未出版。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
    曾薏丞(2011)。文化消費空間-解讀「家」的意象:以無印良品與宜家家居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未出版。
    焦桐(1990)。台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台北:臺原。
    黃曼爵(2006)。消費升級─以台北市星巴克連鎖咖啡館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黃凱翎(2010)。初探兩千年後「英倫搖滾」在台灣的歷史與市場。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黃舒楣(2004)。生活風格的創製:民宿狂潮中的意義生產與想像漂流。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黃裕元(2000)。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黃詩茜(2006)。三○年代臺語流行歌曲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黃聰偉(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文化品味、消費型態與學校適應研究:以南部一所國小為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葉石濤(1996)。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
    劉益昌、高業榮、傅朝卿、蕭瓊瑞(2007)。台灣美術史綱。台北:藝術家。
    劉維公(2001)。何謂生活風格,當代,50,10-25。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蕭新煌、顧忠華(2010)。台灣社會運動再出發。台北:巨流。
    賴品瑀(2012.8.26)。以「決心」作門票 反核音樂會十組歌手接力唱 大爆滿。環境資訊電子報。http://e-info.org.tw/taxonomy/term/258/all
    賴柏志(2011)。商業仕紳化下的地方認同重組:以師大商圈的「文化活水」與「文藝青年」為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賴英泰(2012)。二十一世紀初期台灣電影裡的論述與認同─以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與《賽德克巴萊》為例。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未出版。
    鍾宜杰(2006)。舞影者:台灣戰後攝影記者習癖與品味的形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鍾明德(1999)。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揚智。
    鴻鴻(2012)。阿瓜日記:八0年代文青記事。台北:釀出版。
    簡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羅悅全(2010.9)。文藝青年。今藝術,216。取自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5227&page=2
    羅頗誠(譯) (1993)。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原作者:陳儒修)。台北:萬象。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 (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241-258). New York: Green Wood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