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彥筠 Liu, Yen-Yun |
---|---|
論文名稱: |
《西遊記》孫悟空解厄情節呈現之生命教育研究 |
指導教授: | 胡衍南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9 |
中文關鍵詞: | 孫悟空 、逢厄 、解厄 、道德倫理 、勇氣 、情緒及慾望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H.004.2019.A0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3 下載:4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西遊記》一書雖為虛構的神魔小說,但在角色及情節裡卻呈顯出許多現實社會中的人性面和教育意義,為生命帶來許多不同的欣賞和思考角度。尤其孫悟空積極且熱情的精神,讓我們看到生命散發光彩的一面。本文著重探討孫悟空解厄情節中所呈現的正向生命教育,依據人生三問的架構來探析生命當中的課題,分別從道德倫理來說明「為何而活」,以勇氣來說明「如何活」,以情緒及慾望當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來說明「活出什麼」,從這三部分看孫悟空心性的轉化和成長。本文以文本的梳理結合教育理論及心理學理論做論述,進行生命的叩問和省思,並以教育現場相似的例子做呼應,學習如何將小說的力量運用至現實人生當中發揮影響力,期能在教育現場上帶來啟發和鼓舞。
一、專書
(一) 古籍文獻與注譯
【漢】許慎撰:《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78。
【宋】朱熹撰,徐德明校點:《四書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 育出版社,2001。
【明】吳承恩著,徐少知校,周中明、朱彤注:《西遊記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1996。
【清】金聖嘆著、陸林輯校整理:《金聖嘆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清】劉一明:《西遊原旨》,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明】謝肇淛傳、郭熙途校點:《五雜俎》,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章詩同注:《荀子簡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李時人、蔡鏡浩校注:《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任大援、劉豐注譯:《孟子》,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徐元誥:《國語集解》,臺北:中華書籍出版,2002。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
(二) 《西遊記》研究專書
王國光:《西遊記別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
王俊年:《吳承恩和《西遊記》》,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西遊記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西遊記文化學刊》編委會:《西遊記文化學刊(1)》,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朱一玄、劉毓忱編:《西遊記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余國藩西遊記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李辰冬:《三國水滸與西遊》,臺北:水牛文化公司,1995。
李時人:《西遊記考論》,上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李安綱:《李安綱批評西遊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李安綱主編:《西遊記文化學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何錫章:《吳承恩話西遊》,臺北:亞太圖書出版,1995。
何錫章著,周積明主編:《解讀西遊記》,新北:雲龍出版社,1999。
呂素端:《《西遊記》敘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
呂晴飛:《神佛魔怪話西遊》,臺北:旺文社公司,1994。
林庚:《西遊記漫話》,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3。
竺洪波:《四百年西遊記學術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周文志:《看破西遊記》,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
周芬伶:《探索西遊記與鏡花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胡適:《西遊記考證》,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
胡勝:《正說西遊記:神與魔的世界》,北京:團結出版社,2007。
胡勝、周左盾:《西遊記全新解讀》,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4。
胡光舟:《吳承恩與西遊記》,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馬叔禮:《走出如來佛的手掌心:西遊記裏的人生智慧》,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8。
陸欽選編:《名家解讀西遊記》,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梅新林、崔小敬編:《20世紀西遊記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
許建崑:《情感、想像與詮釋──古典小說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0。
陳俊宏:《西遊記主題接受史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
陳文新、樂云著:《西遊記──徹悟人生》,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張靜二:《西遊記人物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張易克:《西遊記研究》,高雄:學術擂臺出版社,1998。
張錦池:《西遊記考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7。
郭健:《取經之道與務本之道:《西遊記》內丹學發微》,成都:巴蜀書社,2008。
楊琇惠:《當西遊人物遇上九型人格》,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7。
趙天池:《西遊記探微》,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3。
劉毓忱:《論西遊記及其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
劉勇強:《西遊記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劉勇強:《奇特的精神漫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
劉蔭柏:《西遊記發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劉蔭柏:《劉蔭柏說西遊》,北京:中華書局,2005。
劉戈:《西遊記新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鄭明娳:《西遊記探源》,臺北:里仁書局,2003。
魏文哲:《話說西遊記》,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2。
薩孟武:《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臺北:三民書局,1969。
羅龍治:《狂飆英雄的悲劇》,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78。
譚倫傑:《百變大聖取經行──漫話西遊記》,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
蘇興:《西遊記及明清小說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三) 其他研究專書
﹝日﹞中野明著,黃紘君譯:《勇氣心理學:一小時讀懂阿德勒》,臺北:天下雜 誌出版,2016。
﹝日﹞齊藤勇主編,弓海旺、盛欣合譯:《人際關係心理學》,臺北:五洲出版社, 1988。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社會心理學》,新北:國立空中大學,1989。
卞良君、李寶龍、張振亭:《道德視角下的明清小說》,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王錦堂:《大學學術研究與寫作》,臺北:東華書局,1992。
方志遠:《明代城市與市民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4。
余士麟:《倫理學概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李書增、岑青、任金鑒:《中國明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吳靖國:《生命教育:視域交融的自覺與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6。
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1。
吳志達:《明代文學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吳豐維:《正義的激情》,新北:華藝學術出版社,2016。
吳秀碧、何美雪、林百合、林妙穗、游敏玲、沈珉琪、曹瓊華、壽旭霞、劉慈倫、潘素卿、羅家玲、鍾春櫻:《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台北:心理出版公司,2006。
汪鳳炎:《良心新論──建構一種適合解釋道德學習遷移現象的理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
李幼蒸:《欲望倫理學:弗洛伊德和拉康》,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1998。
李志宏:《「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
周先慎:《明清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4。
林思伶:《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寰宇出版公司,2000。
林建福:《德行、情緒、與道德教育》,臺北:學富文化公司,2006。
林俊德、簡秀芬、陳淑姬、邱智漢、陳致豪、王均安、蔡群瑞、林靜幸、姚俞君、李玉嬋、林佩玲、劉雅瑩合著:《心理學概要(二版)》,臺中:華格那公司,2015。
胡勝:《明清神魔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下冊)》,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3。
徐光國:《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
徐志平、黃錦珠:《明清小說》,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7。
徐儒宗:《人和論──儒家人倫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
孫效智、陳福濱、黎建球、林思伶等著:《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寰宇出版公司,2000。
莊耀嘉:《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臺北:允成文化實業公司,1982。
商傳:《明代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
陳蒲清:《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新北:駱駝出版社,1992。
陳文新、魯小俊、王同舟:《明清章回小說流派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陳佳禧:《生命教育之體認》,臺北:水牛出版社,2001。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社會心理學》,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2。
郭靜晃等:《生命教育》,臺北:揚智文化公司,2002。
郭箴一:《中國小說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
張春興、林清山:《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1981。
張湘君、葛琦霞:《生命教育一起來》,臺北:三之三文化事業公司,2001。
張德聰、曾瑞真、王淑俐:《人際溝通的藝術》,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6。
張樹驊:《儒學研究論文專輯》,青島:山東《中國儒學年鑒》社,2003。
張文哲:《心理學導論:核心概念》,臺北:學富文化公司,2014。
馮文樓:《四大奇書的文本文化學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馮國壽:《勇氣,破除失敗魔咒》,新北:達觀出版公司,2004。
章培恒、駱玉明:《中國文學史新著(下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黃培鈺:《生命教育通論》,新北:新文京開發公司,2005。
黃政傑、江惠真:《人是什麼生命教育》,臺北:華興文化事業公司,2009。
傅承洲:《明代文人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7。
詹棟樑:《德育原理》,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
詹棟樑:《生命教育》,臺北:師大書苑公司,2004。
楊慕慈:《生命教育》,臺北:禾楓書局,2003。
葉舟:《阿德勒的勇氣哲學》,臺北:海鴿文化公司,2017。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葉玉珠、高源令、修慧蘭、曾慧敏、王珮玲、陳惠萍:《教育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2004。
鄔佩麗、翟宗悌、陳麗英、黃裕惠:《輔導原理與實務(二版)》,臺北:雙葉書廊公司,2017。
齊裕焜:《明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蔡義忠:《中國近三百年文學名著評介》,臺北:文友出版社,1983。
鄭明娳:《古典小說藝術新探》,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87。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下)》,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0。
劉勇強:《中國古代小說史緒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劉仲宇:《中國精怪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
賴永海:《中國佛教文化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賴保禎、張利中、周文欽、張德聰、劉嘉年:《健康心理學》,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9。
賴惠德:《心理學:認知、情緒、行為》,臺北:雙葉書廊公司,2016。
繆咏禾:《明代出版史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2006。
謝佳容、劉玉華:《心理學概論》,新北:普林斯頓國際公司,2016
薩孟武:《儒家政論衍義》,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2。
譚邦和:《明清小說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龔鵬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四) 西文翻譯著作
Alan Carr著,鄭曉楓等譯:《正向心理學》,新北,揚智文化公司,2014。
Alfred Adler著,盧娜譯:《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臺北:人本自然文化公司,2014。
Andrew H. Plaks(浦安迪)著,沈亨壽譯:《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 三聯書店,2006。
Benjamin B. Lahey著,黎士鳴、鍾天鳴編譯:《心理學概要》,臺北:麥格羅希爾公司,2016。
Carol.S.Pearson著,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內在英雄》(The HeroWithin),新北:立緒文化公司,2000。
Guerin, Wiffred L. & Willingham, John R. & Labor, Earle C. & Morgan, Lee著,徐進夫譯:《文學欣賞與批評》,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8。
Heinz L.Ansbacher & Rowena R.Ansbacher編、黃孟嬌等合譯:《阿德勒個體心學》,臺北:張老師文化公司,2017。
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Faces),新北:立緒文化公司,1997。
Julia Yang (楊瑞珠) & Alan Milliren & Mark Blagen著,蒙光俊、簡君倫、郭明仁譯:《勇氣心理學:阿德樂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臺北:張老師文化公司,2010。
Martin E. P. Seligman, Ph. D.著,洪蘭譯:《學習樂觀‧樂觀學習》,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7。
Paul Tillich著,成顯聰、王作虹譯:《存在的勇氣》,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
Richard J. Gerrig著,游恆山譯:《心理學》,新北:臺灣培生教育公司,2014。
Robert Brooks & Sam Goldstein,洪慧芳譯:《挫折復原力》,臺北:天下雜誌公司,2005。
Rollo May著,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新北:立緒文化公司,2001。
Rudolph F. Verderber & Kathleen S. Verderber著,曾瑞真、曾玲珉譯:《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揚智文化公司,1996。
Shane J. Lopez & Jennifer Teramoto Pedrotti & C.R.Snyder著,吳煒聲譯:《正向心理學:人類優勢的科學與實務探索》,臺北:雙葉書廊公司,2016。
Viktor E .Frankl著,趙可式、沈錦惠合譯:《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臺北:光啟文化事業,2012。
二、期刊論文
王筠:〈《西遊記》八十一難結構剖析〉,《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9卷1期(2000年9月),頁16-17。
王燕萍:〈試論《西遊記》的主題思想〉,《廣西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期,頁28-34。
王志瑋:〈論《西遊記》中「五聖取經」事件的宗教修煉意義〉,《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008年第14期,頁175-208。
王前程:〈遊戲形式中的精神突圍─《西遊記》對封建正統文化的消解〉,《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第27卷第5期(2004年9月),頁98-101。
王婉甄:〈《西遊原旨》中「妖魔」的內丹意涵〉,《東華漢學》2006年第4期,頁147-170。
王鍾和:〈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因應挫折情境〉,《學生輔導》2001年第76期,頁82-87。
方本新、張寧:〈《西遊記》的遊戲筆法與人物形象藝術〉,《淮北煤師院學報》第22卷第5期(2001年10月),頁103-105。
方瑜:〈論《西遊記》──一個智慧的喜劇(上)〉,《中外文學》第6卷5期、7期(1977年12月),頁17-26。
方瑜:〈論《西遊記》──一個智慧的喜劇(下)〉,《中外文學》第6卷5期、7期(1977年12月),頁66-72。
毛國楠:〈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對壓力的認知評估、因應方式與工作調適及身心健康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995年28期,頁177-197。
石櫻櫻:〈《西遊記》政治諷喻的時代考察〉,《通觀洞識學報》2006年第5期,頁1-10。
布俊:〈自由的孫悟空──緊箍兒的象徵意義〉,《大眾文藝》2017年第2期,頁45。
那宗訓:〈《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中外文學》第10卷第11期(1982年4月),頁66-78。
吳達芸:〈天地不全─《西遊記》主題試探〉,《中外文學》第10卷第11期(1982年4月),頁80-109。
吳聖昔:〈《西遊記》藝術風格初探〉,《江海學刊》1983年第1期,頁52-56。
李希凡:〈《西遊記》與社會現實〉,《江海學刊》1983年第1期,頁47-51。
李建棟、王麗珍:〈從「天馬行空」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孫悟空名號的哲學意蘊〉,《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3期(2007年5月),頁12-14。
李志宏:〈失去樂園之後──孫悟空終成「鬪戰勝佛」的寓言闡釋〉,《第三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李忠明:〈從西天取經故事到《西遊記》〉,《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63-67。
李忠明:〈《西遊記》遊戲背後的深層內涵〉,《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第2期,頁165-176。
李嘉玲:〈論《西遊記》取經之旅的人文價值》,《嶺東學報》2015年第38期,頁195-212。
余冠軍:〈從孫悟空的角色扮演解析《西遊記》之悲劇色彩〉,《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第15卷第6期(2013年11月),頁91-95。
宋珂君:〈陰暗心理的象徵─《西遊記》中的妖魔及其佛教文化寓意〉,《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第19卷第3期(2003年9月),頁63-68。
宋珂君:〈批判現實與遊戲人生─《西遊記》的主題傾向及其佛教文化淵源辨析之二〉,《中華女子學院學報》第15卷第5期(2003年10月),頁57-62。
周中明:〈扣人心弦,發人深省─孫悟空大鬧天宮賞析〉,《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15-19。
林雅玲:〈論《西遊記》評點之儒學化詮評:以陳士斌、張書紳、劉一明評文為研究中心〉,《成大學報》2005年第12期,頁51-64。
胡義成:〈《西遊記》作者和主旨再探〉,《中國文化月刊》2001年第255期,頁107-126。
胡健:〈不朽的童心,審美的遊戲─為《西遊記》進上一解〉,《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頁162-175。
徐貞姬:〈西遊記八十一難的意義及其基型結構〉,《文學評論》1983年第7期,頁109-186。
徐巍:〈中國古今小說遊戲、娛樂觀念的演化〉,《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3年2月),頁50-53。
高桂惠:〈《西遊補》:情欲之夢的空間與細節的意涵〉,收錄於余安邦編:《情、欲與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年。
徐寧、肖祥彪:〈莫言的悲憫情懷及教育意義〉,《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第6卷第12期(2014年12月),頁165-167。
崔蘊華:〈《西遊記》─浪漫主義的人生歷程〉,《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74-80。
崔小敬:〈石頭的天路歷程與塵世歷劫─《西遊記》與《紅樓夢》石頭原型的文化闡釋〉,《紅樓夢學刊》2000年2期,頁323-333。
許麗芳:〈命定與超越:《西遊記》與《紅樓夢》中歷劫意識之異同〉,《漢學研究》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231-256。
陳光憲:〈孫悟空人格剖析〉,《北京師院語文學刊》創刊號,1994年。
陳洪:〈《西遊記》心猿考論〉,《南開學報》2009年第1期,頁19-26。
陳新:〈重評朱鼎臣《唐三藏西遊釋厄傳》的地位和價值〉,《江海學刊》1983年第1期,頁61-66。
陳辽:〈談《西遊記》故事的演變〉,《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33-38。
陳金枝:〈九十年代《西遊記》研究綜述〉,《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2期(2000年4月)頁24-26。
陳昭雄:〈阿德勒學說在教育上的價值》,《師大教研所集刊》1970年第12期,頁287-357。
張強:〈新時期《西遊記》研究回顧〉,《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3-10。
張錦池:〈道教文化與《西遊記》〉,《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68-69。
張欽:〈道教煉養學的哲學基礎〉,《宗教學研究》2000年第3期,頁77-81。
馮巧英:〈論《西遊記》的心性說主題〉,《運城高專學報》第15卷第1期(1997年3月),頁24-28。
郭雪蓮:〈論《西遊記》心猿的哲學意蘊〉,《現代語文》2009年第8期,頁47-48。
曹炳建:〈醇儒人格的反思與批判─唐僧新論〉,《中州學刊》1999年第4期,頁109-111。
曹炳建:〈天界佛國的人世情懷─《西遊記》儒家思想論略〉,《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5期(2000年10月),頁31-37。
曹炳建:〈仙界道門的榮幸與尷尬─《西遊記》道教思想論略〉,《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4期(2002年8月),頁32-40。
黃慶萱:〈西遊記的象徵世界〉,《幼獅月刊》第46卷第3期(1977年9月),頁50-61。
黃霖:〈關於《西遊記》的作者和主要精神〉,《復旦學報》1998年第2期,頁78-84。
黃霖:〈對於自我價值和人性美的追求〉,《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51-57。
單繼剛:〈《西遊記》中的儒釋道觀〉,《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1期,頁98-113。
楊仕奎:〈人性與道德善惡〉,《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2005年1月),頁49-53。
董希平、王秀娟:〈妖‧人‧神:中國古典小說的道德倫理主題進化〉,《哲學與文化》第42卷第4期(2015年4月),頁82。
廖向東:〈士大夫文化精神的指歸─《西遊記》三教合一新論〉,《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頁31-36。
趙修霈:〈由陰入陽的成聖之途──由《西遊記》的「食色」談起〉,《新世紀宗教研究》,第7卷第4期(2009年6月),頁161-187。
臧慧遠:〈李評本《西遊記》評點的心學闡釋〉,《延安大學學報》第32卷第3期(2010年6月),頁93-95。
蔣昆宏:〈《西遊記》和《天路歷程》中之心靈之旅:一個禪學闡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4卷第1期(2005年9月),頁95-115。
蔡群:〈明清小說批評中人物性格”情理說”的歷史演變〉,《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頁111-114。
劉勇強:〈《西遊記》奇特的精神漫游〉,《文史知識》1991年第4期,頁11-17。
劉辰瑩:〈《西遊記》中三教地位辨析〉,《華僑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頁83-90。
劉瓊:〈中國小說人物「傳神」論表現方法淺析〉,《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頁56-58。
劉志鳳:〈從《西遊記》看晚明小說以趣為美的審美特徵〉,《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07年2月),頁27-28。
劉軍華:〈從孫悟空形象的人生歷程看《西遊記》的生命意義〉,《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第26卷第5期(2006年9月),頁89-92。
鄭惠文:〈讓孩子學會當情緒的主人〉,《教師之友》第41卷第3期(2000年12月),頁61-65。
蕭兵:〈《西遊記》的喜劇性──兼談接受心理〉,《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70-73。
蕭相愷:〈孫悟空形象的文化哲學意義〉,《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85-91。
謝明勳:〈百回本《西遊記》之敘事矛盾─孫悟空到底贏了誰的瞌睡蟲〉,《東華人文學報》2000年第2期,頁70-82。
關四平:〈從緊箍咒管窺孫悟空的內心世界〉,《明清小說研究》2009年第2期,頁77-88。
羅龍治:〈「西遊記」的寓言和戲謔特質〉,《書評書目》1977年第52期,頁11-20。
蘭拉成:〈《西遊記》三教合一思想分析〉,《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第23卷第3期(2004年9月),頁27-31。
三、學位論文
石致華:《諾丁關懷倫理學的道德理論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卓素絹:《先秦儒家道德觀對現代問題的啟示》,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林泰石:《生命本體的體驗與生命教育的核心基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論文,2015年。
倪素香:《善惡論》,武漢:武漢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
蔡月娥:《西遊記之教化寄寓》,臺北:私立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劉靖國:《儒家生命哲學及其生命教育理論建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吳璧雍:《西遊記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吳晉安:《英雄歷劫:《西遊記》「火劫故事」寓意研究》,彰化:私立明道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李嘉珣:《《西遊記》反諷意識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8年。
陳佳君:《論《西遊記》中的遊盪者》,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曾國瑩:《西遊記接受史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賈尚軒:《《西遊記》之嘲諷架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葉力嘉:《孫悟空的生命歷程──西遊記的神話原型閱讀》,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國文碩士論文,2015年。
謝玉娟:《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形象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7年。
蘇美鳳:《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卑感與成就動機之關係》,臺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四、英文文獻
Aquinas, T.(1948). Introduction to St. Thomas Aquinas: The Summa thelogica, The Summa contra gentil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Aristotle.(1962). The Nicomachean Ethics. Trans. M. Ostwald. New York: Macmillan.
Dixon, P. N., & Strano, D. A. (1989). The measurement of inferiority: 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scale development. Individual Psychology, 45(3), 313-322.
Gergen, M.,& Gergen, K.(1998).The realitional rebirthing of wisdom and courage. Organizational wisdom and executive courage, pp.134-153.
Goleman, D. (1995). Emotion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New York: Bantam books.
Haitch, R. H.(1995).How Tillich and Kohut find courage in faith. Pastoral psychology,44,pp.83-97.
Nansel,T.R.,Overpeck,M.D.,Pilla,R.S.Rian,W.J.,Simons-Morton,B.&Scheidt,P.(2001).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US yout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85(16),2094-2100.
Noddings, Nel. Caring(1984).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Byrne,K.(2000).Building a theory of courage: Aprecursor to change?108 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Perugini, M. & Bagozzi, R.P. (2004).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esires and Emo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4(1), 69-84.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egel, L. J. ,Welsh, B. C. & Senna, J. J.(2002).Juvenile delinquency:Theory Practice and law.CA:Thomson Learning Inc.
Scheier, M. F., Carver, C. S., & Bridges, M. W. (2002). Optimism, pessimism,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E. C. Chang (Eds.), Optimism & pessimism: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pp. 189-216).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aylor, S.E.(1986). Health psychology. New York: Random House. p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