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彥筠
Liu, Yen-Yun
論文名稱: 《西遊記》孫悟空解厄情節呈現之生命教育研究
指導教授: 胡衍南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孫悟空逢厄解厄道德倫理勇氣情緒及慾望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H.004.2019.A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3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西遊記》一書雖為虛構的神魔小說,但在角色及情節裡卻呈顯出許多現實社會中的人性面和教育意義,為生命帶來許多不同的欣賞和思考角度。尤其孫悟空積極且熱情的精神,讓我們看到生命散發光彩的一面。本文著重探討孫悟空解厄情節中所呈現的正向生命教育,依據人生三問的架構來探析生命當中的課題,分別從道德倫理來說明「為何而活」,以勇氣來說明「如何活」,以情緒及慾望當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來說明「活出什麼」,從這三部分看孫悟空心性的轉化和成長。本文以文本的梳理結合教育理論及心理學理論做論述,進行生命的叩問和省思,並以教育現場相似的例子做呼應,學習如何將小說的力量運用至現實人生當中發揮影響力,期能在教育現場上帶來啟發和鼓舞。

    第一章 緒論 1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1 貳、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5 一、明清學者的相關論述 5 二、近人研究成果 6 三、文學史及小說史的相關論述 10 參、研究步驟 12 肆、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 孫悟空逢厄與解厄情節 15 第一節 預謀性災厄 17 一、神祇所設考驗 17 二、妖魔欲與唐僧交媾 18 三、欲食唐僧肉得長生 20 第二節 突發性災厄 23 一、世人帶來的災厄 24 二、妖魔或神靈突起歹念 26 三、唐僧誤闖禁地 29 四、其他 30 第三節 自攬型災厄 32 一、救世精神的展現 33 二、自種災厄的承擔 37 第四節 災厄所象徵的人生意義與經驗 39 第三章 從道德倫理探討生命教育意義 44 第一節 道德善惡觀的建立 46 第二節 悲憫情懷的流露 51 第三節 正義的伸張顯現 55 第四章 勇氣的展現之生命教育意義 59 第一節 直搗妖穴的冒險精神 62 第二節 諧謔趣味的樂觀態度 67 第三節 巧用計謀,屢仆屢起 71 第五章 情緒及慾望之生命教育意義 76 第一節 面對神仙的情緒及慾望 79 一、淚滴釋壓 79 二、心高氣傲到知所進退 81 三、慾望的克制 83 第二節 面對妖魔的情緒及慾望 85 一、焦慮急躁 85 二、自卑憤怒 87 三、慾望的展現 89 第三節 面對世人的情緒及慾望 90 一、衝動魯莽 90 二、自信得意 91 三、物慾的超脫 92 第六章 結論 94 參考書目 100 一、專書 100 二、期刊論文 105 三、學位論文 108 四、英文文獻 109

    一、專書

    (一) 古籍文獻與注譯

    【漢】許慎撰:《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78。
    【宋】朱熹撰,徐德明校點:《四書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 育出版社,2001。
    【明】吳承恩著,徐少知校,周中明、朱彤注:《西遊記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1996。
    【清】金聖嘆著、陸林輯校整理:《金聖嘆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清】劉一明:《西遊原旨》,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明】謝肇淛傳、郭熙途校點:《五雜俎》,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章詩同注:《荀子簡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李時人、蔡鏡浩校注:《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任大援、劉豐注譯:《孟子》,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徐元誥:《國語集解》,臺北:中華書籍出版,2002。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

    (二) 《西遊記》研究專書

    王國光:《西遊記別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
    王俊年:《吳承恩和《西遊記》》,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西遊記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西遊記文化學刊》編委會:《西遊記文化學刊(1)》,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朱一玄、劉毓忱編:《西遊記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余國藩西遊記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李辰冬:《三國水滸與西遊》,臺北:水牛文化公司,1995。
    李時人:《西遊記考論》,上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李安綱:《李安綱批評西遊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李安綱主編:《西遊記文化學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何錫章:《吳承恩話西遊》,臺北:亞太圖書出版,1995。
    何錫章著,周積明主編:《解讀西遊記》,新北:雲龍出版社,1999。
    呂素端:《《西遊記》敘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
    呂晴飛:《神佛魔怪話西遊》,臺北:旺文社公司,1994。
    林庚:《西遊記漫話》,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3。
    竺洪波:《四百年西遊記學術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周文志:《看破西遊記》,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
    周芬伶:《探索西遊記與鏡花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胡適:《西遊記考證》,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
    胡勝:《正說西遊記:神與魔的世界》,北京:團結出版社,2007。
    胡勝、周左盾:《西遊記全新解讀》,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4。
    胡光舟:《吳承恩與西遊記》,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馬叔禮:《走出如來佛的手掌心:西遊記裏的人生智慧》,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8。
    陸欽選編:《名家解讀西遊記》,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梅新林、崔小敬編:《20世紀西遊記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
    許建崑:《情感、想像與詮釋──古典小說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0。
    陳俊宏:《西遊記主題接受史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
    陳文新、樂云著:《西遊記──徹悟人生》,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張靜二:《西遊記人物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張易克:《西遊記研究》,高雄:學術擂臺出版社,1998。
    張錦池:《西遊記考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7。
    郭健:《取經之道與務本之道:《西遊記》內丹學發微》,成都:巴蜀書社,2008。
    楊琇惠:《當西遊人物遇上九型人格》,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7。
    趙天池:《西遊記探微》,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3。
    劉毓忱:《論西遊記及其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
    劉勇強:《西遊記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劉勇強:《奇特的精神漫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
    劉蔭柏:《西遊記發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劉蔭柏:《劉蔭柏說西遊》,北京:中華書局,2005。
    劉戈:《西遊記新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鄭明娳:《西遊記探源》,臺北:里仁書局,2003。
    魏文哲:《話說西遊記》,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2。
    薩孟武:《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臺北:三民書局,1969。
    羅龍治:《狂飆英雄的悲劇》,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78。
    譚倫傑:《百變大聖取經行──漫話西遊記》,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
    蘇興:《西遊記及明清小說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三) 其他研究專書

    ﹝日﹞中野明著,黃紘君譯:《勇氣心理學:一小時讀懂阿德勒》,臺北:天下雜 誌出版,2016。
    ﹝日﹞齊藤勇主編,弓海旺、盛欣合譯:《人際關係心理學》,臺北:五洲出版社, 1988。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社會心理學》,新北:國立空中大學,1989。
    卞良君、李寶龍、張振亭:《道德視角下的明清小說》,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王錦堂:《大學學術研究與寫作》,臺北:東華書局,1992。
    方志遠:《明代城市與市民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4。
    余士麟:《倫理學概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李書增、岑青、任金鑒:《中國明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吳靖國:《生命教育:視域交融的自覺與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6。
    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1。
    吳志達:《明代文學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吳豐維:《正義的激情》,新北:華藝學術出版社,2016。
    吳秀碧、何美雪、林百合、林妙穗、游敏玲、沈珉琪、曹瓊華、壽旭霞、劉慈倫、潘素卿、羅家玲、鍾春櫻:《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台北:心理出版公司,2006。
    汪鳳炎:《良心新論──建構一種適合解釋道德學習遷移現象的理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
    李幼蒸:《欲望倫理學:弗洛伊德和拉康》,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1998。
    李志宏:《「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
    周先慎:《明清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4。
    林思伶:《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寰宇出版公司,2000。
    林建福:《德行、情緒、與道德教育》,臺北:學富文化公司,2006。
    林俊德、簡秀芬、陳淑姬、邱智漢、陳致豪、王均安、蔡群瑞、林靜幸、姚俞君、李玉嬋、林佩玲、劉雅瑩合著:《心理學概要(二版)》,臺中:華格那公司,2015。
    胡勝:《明清神魔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下冊)》,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3。
    徐光國:《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
    徐志平、黃錦珠:《明清小說》,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7。
    徐儒宗:《人和論──儒家人倫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
    孫效智、陳福濱、黎建球、林思伶等著:《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寰宇出版公司,2000。
    莊耀嘉:《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臺北:允成文化實業公司,1982。
    商傳:《明代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
    陳蒲清:《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新北:駱駝出版社,1992。
    陳文新、魯小俊、王同舟:《明清章回小說流派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陳佳禧:《生命教育之體認》,臺北:水牛出版社,2001。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社會心理學》,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2。
    郭靜晃等:《生命教育》,臺北:揚智文化公司,2002。
    郭箴一:《中國小說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
    張春興、林清山:《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1981。
    張湘君、葛琦霞:《生命教育一起來》,臺北:三之三文化事業公司,2001。
    張德聰、曾瑞真、王淑俐:《人際溝通的藝術》,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6。
    張樹驊:《儒學研究論文專輯》,青島:山東《中國儒學年鑒》社,2003。
    張文哲:《心理學導論:核心概念》,臺北:學富文化公司,2014。
    馮文樓:《四大奇書的文本文化學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馮國壽:《勇氣,破除失敗魔咒》,新北:達觀出版公司,2004。
    章培恒、駱玉明:《中國文學史新著(下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黃培鈺:《生命教育通論》,新北:新文京開發公司,2005。
    黃政傑、江惠真:《人是什麼生命教育》,臺北:華興文化事業公司,2009。
    傅承洲:《明代文人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7。
    詹棟樑:《德育原理》,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
    詹棟樑:《生命教育》,臺北:師大書苑公司,2004。
    楊慕慈:《生命教育》,臺北:禾楓書局,2003。
    葉舟:《阿德勒的勇氣哲學》,臺北:海鴿文化公司,2017。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葉玉珠、高源令、修慧蘭、曾慧敏、王珮玲、陳惠萍:《教育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2004。
    鄔佩麗、翟宗悌、陳麗英、黃裕惠:《輔導原理與實務(二版)》,臺北:雙葉書廊公司,2017。
    齊裕焜:《明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蔡義忠:《中國近三百年文學名著評介》,臺北:文友出版社,1983。
    鄭明娳:《古典小說藝術新探》,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87。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下)》,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0。
    劉勇強:《中國古代小說史緒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劉仲宇:《中國精怪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
    賴永海:《中國佛教文化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賴保禎、張利中、周文欽、張德聰、劉嘉年:《健康心理學》,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9。
    賴惠德:《心理學:認知、情緒、行為》,臺北:雙葉書廊公司,2016。
    繆咏禾:《明代出版史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2006。
    謝佳容、劉玉華:《心理學概論》,新北:普林斯頓國際公司,2016
    薩孟武:《儒家政論衍義》,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2。
    譚邦和:《明清小說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龔鵬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四) 西文翻譯著作

    Alan Carr著,鄭曉楓等譯:《正向心理學》,新北,揚智文化公司,2014。
    Alfred Adler著,盧娜譯:《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臺北:人本自然文化公司,2014。
    Andrew H. Plaks(浦安迪)著,沈亨壽譯:《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 三聯書店,2006。
    Benjamin B. Lahey著,黎士鳴、鍾天鳴編譯:《心理學概要》,臺北:麥格羅希爾公司,2016。
    Carol.S.Pearson著,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內在英雄》(The HeroWithin),新北:立緒文化公司,2000。
    Guerin, Wiffred L. & Willingham, John R. & Labor, Earle C. & Morgan, Lee著,徐進夫譯:《文學欣賞與批評》,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8。
    Heinz L.Ansbacher & Rowena R.Ansbacher編、黃孟嬌等合譯:《阿德勒個體心學》,臺北:張老師文化公司,2017。
    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Faces),新北:立緒文化公司,1997。
    Julia Yang (楊瑞珠) & Alan Milliren & Mark Blagen著,蒙光俊、簡君倫、郭明仁譯:《勇氣心理學:阿德樂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臺北:張老師文化公司,2010。
    Martin E. P. Seligman, Ph. D.著,洪蘭譯:《學習樂觀‧樂觀學習》,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7。
    Paul Tillich著,成顯聰、王作虹譯:《存在的勇氣》,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
    Richard J. Gerrig著,游恆山譯:《心理學》,新北:臺灣培生教育公司,2014。
    Robert Brooks & Sam Goldstein,洪慧芳譯:《挫折復原力》,臺北:天下雜誌公司,2005。
    Rollo May著,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新北:立緒文化公司,2001。
    Rudolph F. Verderber & Kathleen S. Verderber著,曾瑞真、曾玲珉譯:《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揚智文化公司,1996。
    Shane J. Lopez & Jennifer Teramoto Pedrotti & C.R.Snyder著,吳煒聲譯:《正向心理學:人類優勢的科學與實務探索》,臺北:雙葉書廊公司,2016。
    Viktor E .Frankl著,趙可式、沈錦惠合譯:《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臺北:光啟文化事業,2012。

    二、期刊論文

    王筠:〈《西遊記》八十一難結構剖析〉,《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9卷1期(2000年9月),頁16-17。
    王燕萍:〈試論《西遊記》的主題思想〉,《廣西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期,頁28-34。
    王志瑋:〈論《西遊記》中「五聖取經」事件的宗教修煉意義〉,《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008年第14期,頁175-208。
    王前程:〈遊戲形式中的精神突圍─《西遊記》對封建正統文化的消解〉,《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第27卷第5期(2004年9月),頁98-101。
    王婉甄:〈《西遊原旨》中「妖魔」的內丹意涵〉,《東華漢學》2006年第4期,頁147-170。
    王鍾和:〈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因應挫折情境〉,《學生輔導》2001年第76期,頁82-87。
    方本新、張寧:〈《西遊記》的遊戲筆法與人物形象藝術〉,《淮北煤師院學報》第22卷第5期(2001年10月),頁103-105。
    方瑜:〈論《西遊記》──一個智慧的喜劇(上)〉,《中外文學》第6卷5期、7期(1977年12月),頁17-26。
    方瑜:〈論《西遊記》──一個智慧的喜劇(下)〉,《中外文學》第6卷5期、7期(1977年12月),頁66-72。
    毛國楠:〈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對壓力的認知評估、因應方式與工作調適及身心健康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995年28期,頁177-197。
    石櫻櫻:〈《西遊記》政治諷喻的時代考察〉,《通觀洞識學報》2006年第5期,頁1-10。
    布俊:〈自由的孫悟空──緊箍兒的象徵意義〉,《大眾文藝》2017年第2期,頁45。
    那宗訓:〈《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中外文學》第10卷第11期(1982年4月),頁66-78。
    吳達芸:〈天地不全─《西遊記》主題試探〉,《中外文學》第10卷第11期(1982年4月),頁80-109。
    吳聖昔:〈《西遊記》藝術風格初探〉,《江海學刊》1983年第1期,頁52-56。
    李希凡:〈《西遊記》與社會現實〉,《江海學刊》1983年第1期,頁47-51。
    李建棟、王麗珍:〈從「天馬行空」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孫悟空名號的哲學意蘊〉,《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3期(2007年5月),頁12-14。
    李志宏:〈失去樂園之後──孫悟空終成「鬪戰勝佛」的寓言闡釋〉,《第三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李忠明:〈從西天取經故事到《西遊記》〉,《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63-67。
    李忠明:〈《西遊記》遊戲背後的深層內涵〉,《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第2期,頁165-176。
    李嘉玲:〈論《西遊記》取經之旅的人文價值》,《嶺東學報》2015年第38期,頁195-212。
    余冠軍:〈從孫悟空的角色扮演解析《西遊記》之悲劇色彩〉,《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第15卷第6期(2013年11月),頁91-95。
    宋珂君:〈陰暗心理的象徵─《西遊記》中的妖魔及其佛教文化寓意〉,《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第19卷第3期(2003年9月),頁63-68。
    宋珂君:〈批判現實與遊戲人生─《西遊記》的主題傾向及其佛教文化淵源辨析之二〉,《中華女子學院學報》第15卷第5期(2003年10月),頁57-62。
    周中明:〈扣人心弦,發人深省─孫悟空大鬧天宮賞析〉,《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15-19。
    林雅玲:〈論《西遊記》評點之儒學化詮評:以陳士斌、張書紳、劉一明評文為研究中心〉,《成大學報》2005年第12期,頁51-64。
    胡義成:〈《西遊記》作者和主旨再探〉,《中國文化月刊》2001年第255期,頁107-126。
    胡健:〈不朽的童心,審美的遊戲─為《西遊記》進上一解〉,《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頁162-175。
    徐貞姬:〈西遊記八十一難的意義及其基型結構〉,《文學評論》1983年第7期,頁109-186。
    徐巍:〈中國古今小說遊戲、娛樂觀念的演化〉,《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3年2月),頁50-53。
    高桂惠:〈《西遊補》:情欲之夢的空間與細節的意涵〉,收錄於余安邦編:《情、欲與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年。
    徐寧、肖祥彪:〈莫言的悲憫情懷及教育意義〉,《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第6卷第12期(2014年12月),頁165-167。
    崔蘊華:〈《西遊記》─浪漫主義的人生歷程〉,《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74-80。
    崔小敬:〈石頭的天路歷程與塵世歷劫─《西遊記》與《紅樓夢》石頭原型的文化闡釋〉,《紅樓夢學刊》2000年2期,頁323-333。
    許麗芳:〈命定與超越:《西遊記》與《紅樓夢》中歷劫意識之異同〉,《漢學研究》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231-256。
    陳光憲:〈孫悟空人格剖析〉,《北京師院語文學刊》創刊號,1994年。
    陳洪:〈《西遊記》心猿考論〉,《南開學報》2009年第1期,頁19-26。
    陳新:〈重評朱鼎臣《唐三藏西遊釋厄傳》的地位和價值〉,《江海學刊》1983年第1期,頁61-66。
    陳辽:〈談《西遊記》故事的演變〉,《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33-38。
    陳金枝:〈九十年代《西遊記》研究綜述〉,《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2期(2000年4月)頁24-26。
    陳昭雄:〈阿德勒學說在教育上的價值》,《師大教研所集刊》1970年第12期,頁287-357。
    張強:〈新時期《西遊記》研究回顧〉,《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3-10。
    張錦池:〈道教文化與《西遊記》〉,《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68-69。
    張欽:〈道教煉養學的哲學基礎〉,《宗教學研究》2000年第3期,頁77-81。
    馮巧英:〈論《西遊記》的心性說主題〉,《運城高專學報》第15卷第1期(1997年3月),頁24-28。
    郭雪蓮:〈論《西遊記》心猿的哲學意蘊〉,《現代語文》2009年第8期,頁47-48。
    曹炳建:〈醇儒人格的反思與批判─唐僧新論〉,《中州學刊》1999年第4期,頁109-111。
    曹炳建:〈天界佛國的人世情懷─《西遊記》儒家思想論略〉,《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5期(2000年10月),頁31-37。
    曹炳建:〈仙界道門的榮幸與尷尬─《西遊記》道教思想論略〉,《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4期(2002年8月),頁32-40。
    黃慶萱:〈西遊記的象徵世界〉,《幼獅月刊》第46卷第3期(1977年9月),頁50-61。
    黃霖:〈關於《西遊記》的作者和主要精神〉,《復旦學報》1998年第2期,頁78-84。
    黃霖:〈對於自我價值和人性美的追求〉,《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51-57。
    單繼剛:〈《西遊記》中的儒釋道觀〉,《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1期,頁98-113。
    楊仕奎:〈人性與道德善惡〉,《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2005年1月),頁49-53。
    董希平、王秀娟:〈妖‧人‧神:中國古典小說的道德倫理主題進化〉,《哲學與文化》第42卷第4期(2015年4月),頁82。
    廖向東:〈士大夫文化精神的指歸─《西遊記》三教合一新論〉,《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頁31-36。
    趙修霈:〈由陰入陽的成聖之途──由《西遊記》的「食色」談起〉,《新世紀宗教研究》,第7卷第4期(2009年6月),頁161-187。
    臧慧遠:〈李評本《西遊記》評點的心學闡釋〉,《延安大學學報》第32卷第3期(2010年6月),頁93-95。
    蔣昆宏:〈《西遊記》和《天路歷程》中之心靈之旅:一個禪學闡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4卷第1期(2005年9月),頁95-115。
    蔡群:〈明清小說批評中人物性格”情理說”的歷史演變〉,《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頁111-114。
    劉勇強:〈《西遊記》奇特的精神漫游〉,《文史知識》1991年第4期,頁11-17。
    劉辰瑩:〈《西遊記》中三教地位辨析〉,《華僑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頁83-90。
    劉瓊:〈中國小說人物「傳神」論表現方法淺析〉,《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頁56-58。
    劉志鳳:〈從《西遊記》看晚明小說以趣為美的審美特徵〉,《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07年2月),頁27-28。
    劉軍華:〈從孫悟空形象的人生歷程看《西遊記》的生命意義〉,《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第26卷第5期(2006年9月),頁89-92。
    鄭惠文:〈讓孩子學會當情緒的主人〉,《教師之友》第41卷第3期(2000年12月),頁61-65。
    蕭兵:〈《西遊記》的喜劇性──兼談接受心理〉,《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70-73。
    蕭相愷:〈孫悟空形象的文化哲學意義〉,《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4期,頁85-91。
    謝明勳:〈百回本《西遊記》之敘事矛盾─孫悟空到底贏了誰的瞌睡蟲〉,《東華人文學報》2000年第2期,頁70-82。
    關四平:〈從緊箍咒管窺孫悟空的內心世界〉,《明清小說研究》2009年第2期,頁77-88。
    羅龍治:〈「西遊記」的寓言和戲謔特質〉,《書評書目》1977年第52期,頁11-20。
    蘭拉成:〈《西遊記》三教合一思想分析〉,《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第23卷第3期(2004年9月),頁27-31。

    三、學位論文

    石致華:《諾丁關懷倫理學的道德理論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卓素絹:《先秦儒家道德觀對現代問題的啟示》,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林泰石:《生命本體的體驗與生命教育的核心基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論文,2015年。
    倪素香:《善惡論》,武漢:武漢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
    蔡月娥:《西遊記之教化寄寓》,臺北:私立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劉靖國:《儒家生命哲學及其生命教育理論建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吳璧雍:《西遊記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吳晉安:《英雄歷劫:《西遊記》「火劫故事」寓意研究》,彰化:私立明道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李嘉珣:《《西遊記》反諷意識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8年。
    陳佳君:《論《西遊記》中的遊盪者》,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曾國瑩:《西遊記接受史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賈尚軒:《《西遊記》之嘲諷架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葉力嘉:《孫悟空的生命歷程──西遊記的神話原型閱讀》,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國文碩士論文,2015年。
    謝玉娟:《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形象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7年。
    蘇美鳳:《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卑感與成就動機之關係》,臺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四、英文文獻

    Aquinas, T.(1948). Introduction to St. Thomas Aquinas: The Summa thelogica, The Summa contra gentil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Aristotle.(1962). The Nicomachean Ethics. Trans. M. Ostwald. New York: Macmillan.
    Dixon, P. N., & Strano, D. A. (1989). The measurement of inferiority: 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scale development. Individual Psychology, 45(3), 313-322.
    Gergen, M.,& Gergen, K.(1998).The realitional rebirthing of wisdom and courage. Organizational wisdom and executive courage, pp.134-153.
    Goleman, D. (1995). Emotion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New York: Bantam books.
    Haitch, R. H.(1995).How Tillich and Kohut find courage in faith. Pastoral psychology,44,pp.83-97.
    Nansel,T.R.,Overpeck,M.D.,Pilla,R.S.Rian,W.J.,Simons-Morton,B.&Scheidt,P.(2001).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US yout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85(16),2094-2100.
    Noddings, Nel. Caring(1984).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Byrne,K.(2000).Building a theory of courage: Aprecursor to change?108 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Perugini, M. & Bagozzi, R.P. (2004).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esires and Emo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4(1), 69-84.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egel, L. J. ,Welsh, B. C. & Senna, J. J.(2002).Juvenile delinquency:Theory Practice and law.CA:Thomson Learning Inc.
    Scheier, M. F., Carver, C. S., & Bridges, M. W. (2002). Optimism, pessimism,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E. C. Chang (Eds.), Optimism & pessimism: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pp. 189-216).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aylor, S.E.(1986). Health psychology. New York: Random House. p14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