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余曉婷 Yu, Siao-Ting |
---|---|
論文名稱: |
展開我的認同之路:自我、族群、專業的探索 My Adventure Experiences in Search of Identity of Self, Ethnicity and Profession |
指導教授: |
王永慈
Wang, Yeong-Tsyr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2 |
中文關鍵詞: | 原住民 、自我認同 、族群認同 、原住民社會工作 、敘事探究 |
英文關鍵詞: | indigenous, self-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indigenous social work, narrative research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58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7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具有女性、原住民、布農族、阿美族、社會工作者等多元身分,各個身份在不同的關係或環境中曾出現矛盾或衝突,並常感到自卑與疑惑,因此「我是誰」的疑問在生命歷程中各個階段持續出現,為了釐清我是誰?於是展開認同之路。
研究方法運用「敘事探究」中的自我民族誌,期望透過探討自身經歷,呈現出在主流文化、部落與都市環境中,各個身份在關係中及體制下的位置與互動,我將自我放在文化與社會脈絡之下書寫,逐一耙梳與形塑自我認同、族群認同與原住民社會工作者的樣貌,此研究將朝四個主軸進行探討:一、生命歷程的不同階段發展。二、故事為主軸的發展。三、認同為主軸的討論。四、回顧/討論與反思。
經歷了茫然、無助、害怕與面臨放棄,最後透過自我敘說、書寫、對話與反思中發現,我已逐步建構出自我並展開認同的旅程,研究最後發現認同伴隨身份、關係、環境場域、社會結構的變化而調整、適應與轉變,經過轉化後,開始覺察自我、詮釋自我與肯定自我,此外,族群認同促發我對族群文化尋根的想法,並增強延續族群文化的使命感,未來,期許自我能盡所能協助或推動原住民族發展。
Assuming diverse identities as a female, indigenous individual (both Bunun and Amis), and social worker, etc., I have experienced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of different identities in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or environments, and have often felt inferior and confused. Therefore, the question “Who am I” has continued to appear during various phases of my life course. To figure out who I am, I set out on the journey of self-identification.
In terms of the research method, I adopted autoethnography, a narrative research approach, seeking to present the positions of and interactions among various identities in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and under different systems in the dominant culture, indigenous community, and urban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self-experience. Putting myself in cultural and social contexts, I organized and delineated the contours of self-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and indigenous social worker one by one. This research will investigate four main aspects: (1) development of various phases of the life course; (2) development centered on stories; (3) discussion centered on identification; (4) retrospect/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Having experienced confusion, helplessness, and fear, and having felt like giving up, eventually through narrative, writing, dialogue, and reflection, I have gradually constructed my self-identity and embarked on a journey of self-identification. Finally,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identification will adjust, adapt, and transform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in identities, relationships, environments, contexts, and social structures. After transformation, self-awareness, self-interpretation, and self-affirmation will begin to take form. Furthermore, ethnic identity has given me an idea to search for the roots of ethnic culture and strengthened my sense of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y ethnic culture. In the future, I will strive to do my utmost to facilitat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peoples.
王增勇(2011)。第八章原住民社會工作。載於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臺灣社會第二版(229-258)。高雄:巨流。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18)。我們還有夢嗎?原住民族運動的觀察與反思。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8(2),157-170。
瓦歷斯‧貝林(2018)。從原運的角度看『原基法』實施成就瓶頸及未來。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8(3),153-164。
白勝光(1999)。原住民紅皮書。台北:布農文教基金會。
冉秀惠(2017)。看見生命韌力- 一位太魯閣族助人工作者的自我追尋與反思。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5)。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江玉娟、趙善如(2007)。原住民部落少年的生涯成熟與未來生涯抉擇-以屏東縣少年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6,79-122。
邱珍琬(2010)。學習成為一個諮商人:自我敘說研究。應用心理研究 ,48,141-180。
余淑釩(2013)。「Masamu」:當代Bunun 的婚姻困境─以東台灣palalavi 氏族為例。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聲吼(2009)。文化能力在社會工作教育與運用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27,153-158。
林韶怡、蔡敦浩(2013)。自我敘說的再回觀:經驗、書寫與批判。應用心理研究,57,1-4。
林繼偉、黃小芬、邱春蘭、蔣琳琳(2007)。生命實踐與自我認同:以服務工作及售貨從業青年生涯適應行為為焦點的探究。中華輔導學報,21,33-69。
林瑞榮(2012)。我國鄉土教育沿革與發展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105,161-184。
林雅萍(2016)。對自主的在思考:關係取向。應用倫理評論,61,37-57。
林秋綿(2001)。臺灣各時期原住民土地政策演變及其影響之探討。臺灣土地研究, 2,23-40。
林季平(2005)。台灣的人口遷徙及勞工流動問題回顧:1980-2000。臺灣社會學刊,34,147-209。
卓石能(2004)。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原住民國小學生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35,77-108。
官大偉(2017)。傳統領域:一個原住民族發展的關鍵議題。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2,45-76。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海樹兒.犮剌拉菲(2014)。布農語「對人名的叫法」。原教界,59,78-80。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文叢。
許俊才Kui Kasirisir(2016)。我的部落你好嗎?談部落/族群與我的健康關係。護理雜誌,63(3),18-24。
許育光(2013)。知行於「我注六經」與「六經注我」之間:自我敘說探究的善、美、真、聖等人生處境面對與追尋。應用心理研究,57,8-20。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3),249-268。
陳金英、湯志龍(2006)。專業生涯認同:影響社會工作系學生生涯選擇之相關因素。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0),151-187。
陳祈宏(2017)。我的原住民身分──Madad‧Faol的認同與行動敘說。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陳翠臻(2011)。從部落經驗建構原鄉社工人員應有的文化能力與認知。社區發展季刊,134,483-497。
莫那能(2010)。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台北:人間。
張德永(2014)。撒烏瓦知河岸部落的族群認同、社會資本與部落發展。地理研究,61,27-52。
黃家凱(2018)。臺灣原住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4(3), 33-64。
雅柏甦詠‧博伊哲努(2019)。接觸的真相:原住民族土地流失的多重敘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6,105-128。
靳菱菱(2010)。族群認同的建構與挑戰:台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反思。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8(2),119-157。
萬育維(1996)。專業認同與工作滿意之間的關係探討。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05-322。
楊智穎(2011)。弱勢者教育改革中教師專業之研究:偏鄉學校教師敘事的省思。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6,499-522。
廖小雯、程景琳(2011)。成年初顯期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之解釋歷程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探討。應用心理研究,51,79-110。
熊曣(2018)。「自我敘說」研究的信與美~從一個論文指導者與助人工作者的觀點敘說。國教新知,65,103-124。
鄧明宇(2005)。從沉淪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應用心理研究,25,115-142。
劉千嘉、章英華(2014)。原漢通婚家庭子女的族群認同與身分從屬。臺灣社會學刊,54,131-180。
劉鶴群、龍采綾、房智慧(2017)。都市原住民族的就業排除經驗與因應:臺中市阿美族都市部落之個案研究。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9,179-211。
潘繼道(2008)。日治前臺灣後山太魯閣族勢力之變遷。台灣原住民族研究,1(3), 1-28。
謝世忠(2017)。認同的汙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玉山社。
蔡志偉Awi Mona(2011)。從客體到主體:台灣原住民族法制與權利的發展。臺大法學論叢,40(S),1499-1550。
英文文獻
Michelle Sotero.(2006).A Conceptual Model of Historical Trauma: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Health Practice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Health Disparit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1(l): 93-108.
網路文獻
內政部(2019)。中華民國107年簡易生命表。2020年9月11日,取自https://www.moi.gov.tw/stat/node.aspx?cate_sn=&belong_sn=5992&sn=9004
司法院(2017年9月28日)。最高法院審理原住民王光祿打獵案聲請釋憲新聞稿【司法最新動態】。2020年9月11日,取自http://jirs.judicial.gov.tw/GNNWS/NNWSS002.asp?id=288249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8年10月26日)。108年度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推動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實施計畫。2019年11月21日,取自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040333666A332EB6&DID=2D9680BFECBE80B61C0A9FD6AE9ACDFA
黃忠榮、李欣芳、羅添斌、傅潮標(2007年12月27日)。「把原民當人看」馬發言挨批。自由時報。2020年9月12日,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78072
黃怡菁、邱福財(2020年8月26日)。公布入圍名單發吼叫聲羅小雲遭批歧視原民。公視新聞網。2020年9月12日,取自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91878
聯合國(2007)。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2020年9月11日,取自https://www.cip.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865E99765D714714&DID=0C3331F0EBD318C2600DB1785159A3BE
Ciwang Teyra(2019年9月24日)。認識原住民族歷史創傷與微歧視【原視界】。2020年9月12日,取自https://insight.ipcf.org.tw/article/160
Kacaw Sapud(2020年4月18日)。是歧視,還是原住民太玻璃心?對網紅愛莉莎莎IG言論的反思【Mata Taiwan】。2020年9月12日,取自https://www.matataiwan.com/2020/04/18/microaggression/
視聽媒體資料
張震嶽(2005)。再見【張震嶽】。蒐錄於再見【CD】。台北:滾石唱片。
金國寶(2017)。回家【馬詠恩與農男樂團】。蒐錄於看月亮【CD】。台北:街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