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蘇麗君 |
---|---|
論文名稱: |
繭居─一位眷村外省女兒的生命故事敘說 |
指導教授: | 田秀蘭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7 |
中文關鍵詞: | 眷村外省女性 、生命故事 、家 、乖 |
英文關鍵詞: | Woman from Air Forc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Life StoryNarrative, Family, Being Good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6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用敘說方法探究一位生於民國38年,長於民國四、五○年代的眷村外省女性之生命歷程。欲藉由研究參與者的生命故事看見那個年代女性自我的生成,並以其生長的時代背景為框架,理解研究參與者看待自我與世界的脈絡,貫穿其間的,是對華人、對女性尤具意義的「家」的意象如何被建構,研究參與者如何受惠且同時受制於其中,而成了現在的自己。
研究參與者的敘說圍繞著美好的原生家庭、乖的自我、破碎的繁衍家庭、頻病的身軀四個主軸,構成其整體生命經驗,與研究參與者之性別角色、成長背景等相關文獻對話後,統整歸納出一位成長於眷村外省家庭的時代女性,備受疼愛的經驗建構其對「家」的歸屬需求,與「女主內」角色的根深認同,實踐於研究參與者一生「乖」的自我形象。卻在遇人不淑、體弱多病的命苦裡頭,激發出倔強自立的勇氣,堅守奉獻一生的「家」。
This study was written in a narrative style to describe the life story for anwoman who was born in an air forc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in 1949. It aimsto investigate the vexed question of how she developed her self-image while building connec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under the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in the societies she grew up in decades ago. Family is a very important core value in Chinese culture, especially for a woman whose duty is to remain at home and take care of the family. This study looksinto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having such a strong prototypical value for family and how it had eventually cast her into the traditional mold of a perfect daughter which had trapped her inside this typical role for the rest of her life.
The participant described her whole life experience along these four themes: the happy family where she was born into, the self-awareness of the perfect role she tried to play, the gradually breaking extended family and her suffering from ill-health. Taking studies which looked at gender and similar family background in the 50s as references, it is evident that how women were obliged to stay at home was a common dogma of the society. This study looked into how everyone in her family dearly loved and protected her had affected her self-image and whether her self-identity of being a perfect woman had made her struggled in trying to fulfill a woman's roles in the family under the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in the societies.Her failed marriage and ill-health had helped her to develop the courage to be independent and to give her utmost to protect the family she had devoted her life to.
中文部分
丁興祥(2012)。自我敘說研究:一種另類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56,15-18。
王行(2013)。家,在人裡面。張老師月刊,430,44-49。
王雅各(1999)。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史。臺北市:巨流。
王興中(2006)。起飛吧,蒲公英!載於廖雲章(主編),人生,從那岸到這岸 外省媽媽書寫誌(7-9)。新北市:INK印刻文學。
成虹飛(2012)。生命敘說作為一種相遇的知識。慈濟大學主辦「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宣讀之論文(花蓮市)。
江文瑜(1998)。序─媽媽,請妳也保重。載於江文瑜(主編),阿母的故事(10-16)。臺北市:元尊文化。
何友輝、陳淑娟、趙志裕(1991)。關係取向:為中國社會心理方法論求答案。載於楊國樞、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49-93)。臺北市:桂冠。
何春蕤(1994)。不同國女人:性、別、資本與文化。臺北市:皇冠。
何春蕤(1994)。豪爽女人。臺北市:皇冠。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余德慧(1986)。我就這樣過一生?─現代人的生涯觀。載於金乃仙、俞壽成(主編), 中國女人的生涯觀(10-16)。臺北市:張老師。
余德慧、徐臨嘉(1993)。詮釋中國人的悲怨。本土心理學研究,1,301-328。
吳昆財(2006)。一九五○年代的台灣。新北市:博揚文化。
吳富雅(2004)。從「油麻菜籽」探討台灣婦女的解放與神學重建。臺北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委員會。
呂玉瑕(1995)。社會學與性別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177-192。
沈寶莉(2011)。女人的「家」鎖─一對香港母女敘說研究歷程探究。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芬伶(2006)。芳香的秘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臺北市:麥田。
林芳玫(2006)。色情研究。臺北市:臺灣商務。
林樹、潘國正、劉益誠、曾嘉玲、何致遠、邱碧芳、李志武(1997)。新竹市眷村田野調查報告書。新竹市:竹市文化。
林麗雲(1987)。尋找盛開的自己─中國人的自我概念。載自劉安屯(主編),中國人的面具性格(6-13)。臺北市:張老師。
林鶴玲、李香潔(1998)。台灣閩、客、外省族群家庭中之性別資源配置。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主辦「第二屆家庭與社會資源分配學術研討會」宣讀之論文(臺北市)。
侯文詠(2010)。不乖: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臺北市:皇冠。
柯林斯(2011)。一二三、到台灣:扶桑花與家園想像。載於張翰璧(主編),扶桑花與家園想像(253-274)。臺北市:群學。
洪芳婷(2010)。女兒的薪水、嫁妝與主體性:以1960年代至1980年代高雄地區加工出口區女工的生命經驗為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父系社會下母女關係探討。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355-362)。臺北市:巨流。
夏林清(1986)。我就這樣過一生?---現代人的生涯觀。載自金乃仙、俞壽成(主編),中國女人的生涯觀(17-25)。臺北市:張老師。
夏林清(2004)。一盞夠用的燈:辨識發現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23,131-156。
夏林清(2012)。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臺北市:導航。
孫隆基(2009)。殺母的文化:二十世紀美國大眾心態史。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徐學(2011)。地母與瘋婦:台灣女性半世紀。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秦靜雯(2010)。離家:出走─家的意義建構歷程:未婚單身女性與成長家庭的離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翁開誠(2002)。主體性的探究與實踐。應用心理研究,16,19-21。
高信疆(1996)。輝映大時代的人性善惡。載於楊放(主編),落地生根:眷村人物與經驗(87-108)。臺北市:允晨文化。
高格孚(2004)。風和日暖:外省人與國家認同轉變。臺北市:允晨文化。
張茂桂(1996)。生在竹籬笆裡─從隔閡到生根發芽。載於楊放(主編),落地生根:眷村人物與經驗(3-18)。臺北市:允晨文化。
張茂桂(2006)。女性書寫與家族問題。載於廖雲章(主編),人生,從那岸到這岸 外省媽媽書寫誌(219-222)。新北市:INK印刻文學。
張晉芬(1995)。綿綿此恨,可有絕期?─女性工作困境之剖析。載於劉毓秀(主編),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145-180)。臺北市:時報文化。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新北市:小畢空間。
莊慧秋(1987)。戰勝自己內心的敵人─剖析害怕權威的心理因素。載自劉安屯(主編),中國人的面具性格(109-170)。臺北市:張老師。
莊慧秋(1990)。她們的故事─四種典型的生命路向。載自金乃仙、俞壽成(主編),中國女人的生涯觀(117-177)。臺北市:張老師。
許常德(2010)。母愛真可怕?臺北市:三采文化。
陳玉玲(1998)。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
陳柔縉(2011)。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市:麥田。
陳國偉(2007)。想像台灣:現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臺北市:五南。
陳麗文(2002)。兩性平權在家庭:婚姻與家庭涉入的省思。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4,173-274。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費孝通(1991)。鄉土中國。香港:三聯。
黃小黛(2011)。家族記憶。新北市:八旗文化。
黃富三(1977)。女工與台灣工業化。臺北市:牧童。
楊中芳(1993)。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的嗎。載自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321-434)。臺北市:桂冠。
楊翠(2010)。以夢解謎,歸返母鄉─陳燁《泥河》中的歷史意識與空間意象。載於陳明柔(主編),遠走到她方─台灣當代女性文學論集(上)(135-179)。臺北市:女書文化。
新竹市(2001)。新竹市眷村人文史料調查彙編。新竹市政府委託之田野調查報告。新竹市:都市發展局。
鄭玉英(1994)。與家人共舞。臺北市:信誼。
駱芬美(2014)。被混淆的台灣史─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臺北市:時報文化。
蘇芊玲(1996)。不再模範的母親。臺北市:女書。
顧瑜君(1990)。擺渡─從傳統到現代的女性生涯觀。載於金乃仙、俞壽成(主編),中國女人的生涯觀(76-116)。臺北市:張老師。
王勇智、鄧明宇(譯)(2010)。敘說分析(原作者: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臺北市:五南。
朱儀羚、吳芝儀、柯禧慧、康萃婷、蔡欣志(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原作者:Michele L. Crossley)。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宋文里(譯)(1990)。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原作者:Carl Rogers)。臺北市:桂冠。
余曉雯、蔡敏玲(譯)(2003)。敘說研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D. Jean Clandinin, Michael Connelly)。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Tamar Zilber)。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吳就君(譯)(2006)。家庭如何塑造人(原作者:Satir Virginia M.)。臺北市:張老師。
林玉華、樊雪梅(譯)(1999)。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原作者:Anthony Bateman, Jeremy Holmes)。臺北市:五南。
俞一蓁(譯)(1993)。中年婦女的危機(原作者:維康夫婦)。臺北市:雅歌。
張家銘(譯)(1997)。社會學(原作者:Anthony Giddens)。臺北市:唐山。
黃素菲(譯)(2006)。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原作者:Larry Cochran)。臺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原作者:Michael White , David Epston)。臺北市:心靈工坊。
劉慧卿(譯)(2001)。母性精神分析。臺北市:心靈工坊。
蕭德蘭(譯)(1997)。新中年主張:繁華四十˙閃耀五十˙和諧六十(原作者:Gail Sheehy)。臺北市:遠見天下。
羅竹茜(譯)(1992)。生氣的藝術:運用憤怒改善女性的親密關係(原作者:Harriet Goldhor Lerner)。臺北市:遠流。
蘇峰山、陳雅馨、魏書娥(譯)(2010)。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原作者:Elisabeth Beck-Gernsheim)。臺北市:立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