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瑩 Cheng Ying |
---|---|
論文名稱: |
壁上觀──鄭瑩複合媒材創作論述 Observation Of Walls ─ Cheng Ying’s mixed media artwork |
指導教授: |
董心如
Tung, Hsin-R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2 |
中文關鍵詞: | 微觀 、真實 、虛假 、複合媒材 、立體裝置 |
英文關鍵詞: | microscopic, real, virtual, composite material, stereo devi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2 下載: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壁上觀是筆者使用複合媒材表現真實虛假,在看似堅硬的各種壁面表現處處都有歷史歲月與生機的感覺,探討都會中與大自然裡不經意的空間虛實與材質的虛實,從平面到立體,從人造虛假到真實物體。藉由微觀、靜觀、視域的推進,凝視無人注意的角落,刻畫時間在自然和人造環境上的痕跡。刻劃著物質,屬於時間的風景。透過牆壁、石壁、山壁、植物的質變,以藝術性詮釋了歲月緩慢卻又具侵蝕性的特質:一種狀似靜態的幽微動勢。在生活環境和在創作過程中,對著所遭遇的「外境」時時觀想,心靈與境界之間會產生感通,領悟無常緣起的原理和萬物共榮共生情懷,將此覺知以創作加以詮譯,期望自然觀察各種壁面並使用現代複合媒材的新材質為介質,闡述佛教裡的 老莊理念中虛實相生的獨特性,傳達筆者心中那虛而實的意象,觀微與微觀的描繪各種壁面的趣味。
創作的形式包含複合媒材平面組合作品和複合媒材立體裝置為兩種,複合媒材平面組合作品最後的呈現以數位輸出和現成物結合,強調真假虛實的影像,複合媒材立體裝置以現成物結合,在空間中創造呈現類自然真假虛實的肌理、空間與境界。筆者將中國的「有無相生」「虛實互動」「真假相參」的美學來經營畫面,西方的新表現主義的技法,表現畫中形象作品,在畫面主軸「壁 」為表現方向,讓作品中的景物,讓作品中的景物,具有視覺上的舞動空間。畫面空間感的塑造上,以複合媒材,真實、虛假等手法,讓畫面從平面到立體的不同層次分三階段呈現。
The wall philosophy was created by the author to perform virtual reality with composite materials. Various kinds of wall surfaces look robust, every inch of it feeling historical and vital. It aims to explore the incidentally virtual reality of space and material in the city and nature, which ranges from two to three dimensions, and from artificial to real objects. Through the evolution from microscopic aspects, in-position viewing, and field of vision, the gaze of a corner attended by nobody can find out the time vestiges in the nature and artificial environment. These vestiges on materials are the scenery of time. The artistry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change of walls, cliffs, precipices, and plants, interprets the slow and aggressiv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y: one faint motion looking like stillness. I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during the creation process, if we constantly gaze at and think about the encountered outer world, we will build up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at world and our inner mind, apprehending the principle of evanescence and the sense of mutual prosperity of all living beings. Such sense is interpreted via creation, with a hope to naturally observe various kinds of walls. Besides, the new material of modern composite will be used as the interface to elaborate the uniqueness in Buddhism and in Laozi and Zhuangzi thought of Taoism. The creation expresses the both virtual and real image in the author’s mind to illustrate the delight of all walls with scrutiny and in a microscopic way.
The format of creation includes two artistic works: graphic composition and stereo device composition. The final product of graphic composition is presented as the combination of digital output and real objects to emphasize the image of virtual rea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ereo device composition is presented as the combination of real objects to create and show in space the semi-natural texture, scope, and concep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e image on the basis of "the symbiosis of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bstraction and concretenes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ruth and falsehood” in Chinese aesthetics. Skills of Western Neo-Expressionism are used to express the scenes and objects in the work to establish the dancing space of visual aspect. As for the molding of spatial effects,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the real-virtual methods are adopted to present the image from two to three dimensions through three stages.
一、專書
1.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娘》,余阿勳、黃玉燕譯,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 年6 月。
2. Jean-Luc Chalumeau 著,王玉齡.黃海鳴 譯,《藝術解讀》,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
3. John Berger(約翰‧伯格),劉惠媛譯,《影像的閱讀》,台北市:遠流,2002 年。
4. John Berger(約翰‧伯格),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臺北市:臺灣商務,1993年。
5. Miranda Bruce-Mitford&Philip Wilkinson,李時芬、林淑媚譯,《符號與象徵:圖解世界的秘密》,臺北市:時報文化,2009 年。
6. Muray Stein,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台北:立緒,1999 年。
7. Victor Hell,翁德明譯,《文化理念》,台北市:遠流,1990 年。
8. 于民、孫通海,《中國古典美學舉要》,合肥:安徽教育,2000 年。
9. 《中國名著選譯叢書—陶淵明詩文》,台北市,錦繡出版,1992 年
10. 巴壺天編,《唐宋詩詞選-詞選之部》,臺北市:東大,民國83 年。
11.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2001 年11 月再版。
12. 王國維,吳澤、劉寅生、袁英光編《王國維全集》,台北市:華世,1985 年。
13. 王國維著:《人間詞話》,台北市,樂天出版社,1972 年
14. 王弼著:《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3年
15. 王興華,《中國美學論稿》,天津:開南大學出版社,1993 年。
16. 卡西爾,《人論》,上海:譯文,1985 年。
17. 史作檉,〈探討藝術本質的一些必要線索〉,引自《鵝湖月刊》第17 卷第10 期。
18. 司空圖著:《二十四詩品》,台北市,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 年
19. 安東尼‧吉斯登(Anthony Giddon),《現代性與自我的身分:現代晚期的自我與社會》(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史丹佛大學出版社,1991 年。
20. 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東華師範大學,2005 年
21. 朱崇儀,〈性別與書寫的關連-談陰性書寫〉,引自《文史學報》第30 期,台中:中興大學,2000 年。
22. 老子,《老子》上篇,臺北:成都書局,民84 年。
23. 老子著;周愛珠校訂/黃明堅翻譯:《老子譯本》,臺北縣,立緒文化,2008年
24. 艾倫‧南格(Ellen J. Langer),謝伯讓、高薏涵譯,《用心法則》,臺北:木馬文化,2007 年。
25. 何懷碩,《大師的心靈》,臺北縣:立緒文化,民國87 年。
26. 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臺北縣:立緒文化,2003 年。
27. 何懷碩著:《風格的誕生》,台北,大地出版社,1986 年
28. 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臺北市:允晨文化,民79 年。
29. 吳麗娟等,《複數元的視野:台灣當代美術1988-1999》,高雄市:山藝術文教,1999年。
30. 李可染,《李可染畫論》,台北市:丹青圖書,民國77 年。
31. 李可染著:《李可染論藝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 年
32. 李美蓉,〈後現代思考(二)思考媒材〉,引自《美育》第122 期,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1 年。
33. 汪中注譯,《新譯宋詞三百首》,臺北市:三民,民國76 年。
34. 沈謙編著,《修辭學》,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1996 年。
35. 狄爾恩.夏皮諾(Deane H. Shapiro,Jr.),《觀心與觀想(Precision Nirvana)》,呂政達譯,台北:張老師出版社,1987 年10 月再版。
36. 周何總主編,《國語活用辭典》,台北市:五南圖書,2005 年。
37. 周莊,張耿光譯注《莊子》,台北市:黎光文化事業,1996 年。
38. 季桂保,《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臺北市:生智,2002 年。
39. 宗白華著:《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
40. 宗白華著:《美學散步》,台北市,洪範文學叢書,1987 年
41. 宗白華著:《美學與意境》,台北市,淑馨出版社,1989 年
42. 拉德米拉‧莫阿卡寧,江亦麗 羅照輝譯《榮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 年。
43. 林尹高明編,《中文大辭典》,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民國82 年。
44. 林宏璋,《後當代藝術徵候:書寫於在地之上》,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5 年。
45. 芮夫.華都.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著大自然的哲人,單鴻編譯:《愛默生詩文選》,臺北市,人本自然出版,2001 年
46. 前角博雄,《過無常的生活》,廖世德譯,臺北:人本自然文化事業,2006 年10 月。
47.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臺北市:開明,1969 年。
48. 姚瑞中,《台灣裝置藝術》,臺北:木馬文化,2002 年。
49. 胡兆華,《人類發展的過去及未來-農耕、文化、生態》,台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3 年。
50. 韋伯,康樂‧簡惠美譯《宗教社會學》,台北市:遠流,民國82 年。
51. 韋政通著:《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52. 倪再沁,《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雄獅圖書,1995 年。
53. 凌嵩郎,《藝術概論》,臺北:自行出版,1986 年
54.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臺灣學生,民國81 年。
55. 涂光社,《因動成勢》,南昌:百花洲文藝,2001 年。
56. 馬自毅注譯,《新譯人間詞話》,臺北市:三民,民國83 年。
57. 高名潞,〈徐冰的藝術及其方法論〉,《徐冰 XU BING》,台北:誠品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
58. 高名潞,《另類方法 另類現代》,上海:上海書畫,2005 年。
59. 高宣揚,《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台北市:五南,2004 年。
60. 高樹藩編纂,《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台北市:正中書局,1993 年。
61. 康丁斯基,查立譯,《論藝術的精神》,中國社會科學,1987 年。
62. 張本楠,《王國維美學思想研究》,臺北市:文津,民國81 年。
63. 張玉春、金國泰,《老子》,臺北:錦繡文化,1992 年5 月。
64. 張淑瓊編:《唐詩欣賞—白居易》,台北市,地球出版社,1989 年
65. 淮南子校釋/張雙棣撰:《淮南子校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年
66.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下)》,台北市,萬卷樓發行,1993 年
67. 莫瑞.史坦(Murray Stein),《榮格心靈地圖》,朱侃如譯,台北:立緒文化,1999 年8 月。
68. 陳彬彬著:《從0 開始讀莫內的光與影》,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9 年。
69. 陳傳席著:《六朝畫論研究》,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91 年
70. 陸蓉之,《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史》,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2002 年。
71. 曾祖蔭著:《中國古代美學範疇》,台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72. 童慶炳著:《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台北市,萬卷樓發行,1994年
73. 黃舒屏著:《卡玉伯特:法國印象派異鄉人=Gustave Caillebotte》,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4 年
74. 黑格爾,朱光潛譯《美學》第2 卷,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81 年。
75. 黑格爾著/朱孟實譯:《美學》,台北市,里仁書局,1981 年
76. 奧修大師,林若宇譯《智慧的書(上)》,台北市:探索文化,民國86 年。
77. 愛德華.索雅 ( Edward W. Soja ),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臺北市:桂冠,2004 年。
78. 楊牧編譯,《葉慈詩選》,臺北市:洪範書店,1997 年。
79. 楊新、班宗華等,《中國繪畫三千年》,臺北市:聯經,1999 年。
80. 葉朗著:《中國美學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6 年
81. 詹姆斯‧施密特( James Schmidt ),尚新建、杜麗燕譯《梅洛龐蒂—現象學與結構主義之間》,台北縣:桂冠,1992 年。
82. 詹前裕著:《彩繪山水》,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2005 年
83. 賈克‧瑪奎( Jacques Maquet ),袁汝儀譯《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臺北市:雄獅圖書,2006 年。
84. 雷夫科維茲,陳國球譯,〈結構主義語符號學〉,引自《當代文學理論》,台北:合森文化,1991 年。
85. 雷蒙‧塞爾登等,林志忠譯,《當代文學理論導讀》,台北市:巨流,2005 年。
86. 廖新田,《臺灣美術四論》,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8 年。
87. 廖瓊芳著:《席涅克:新印象主義繪畫巨匠=Paul Signac》,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4 年
88.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市:時報文化,1996 年。
89. 劉聿鑫、劉曉東,《孟子》,臺北:錦繡文化,1992 年5 月。
90. 劉其偉,《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台北:雄獅,1994 年5 月。
91劉思量著:《中國美術思想新論》,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1 年
92. 歐陽周、顧建華、宋凡聖,《美學新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年。
93. 謝冬冰,《表現性的符號形式-“卡西爾-郎格”的一種解讀》,上海:世紀,2008 年。
94. 謝東山,《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臺北市: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1995 年。
95. 謝東山,《藝術批評學》,臺北市:藝術家,2006 年。
96. 魏成光編:《唐送詞欣賞—辛棄疾》,台北市,地球出版社,1990 年
97. 魏成光編:《唐送詞欣賞—馬致遠》,台北市,地球出版社,1990 年
98. 羅丹述,葛賽羅著,傅雷譯:《羅丹藝術論》,台北:好讀出版社,2003年
99.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臺北市:台灣東華,1997 年。
100. 羅青譯著,《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市:台灣學生,1989 年。
101.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著:《人生的親證》,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年。
102. 羅蘭‧巴特,董學文、王葵譯,《符號學美學》,臺北市:商鼎文化,1992 年。
103.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1991年。
104. 釋聖嚴,《正信的佛教》,臺北:東初出版社,1992 年8 月12 版。
105. 釋聖嚴,《聖嚴說禪》,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 年8 月。
106. 釋慧理,《妙雲永流-印順導師手稿集》,嘉羲縣:妙雲蘭若,2005 年9 月。
107. 蘿斯.狄更斯(Rosie Dickins),《現代藝術,怎麼一回事(The usborne introductionto modern art)》,朱惠芬譯,台北:三言社,2006 年12 月。
二、期刊、論文
1. 黃永川撰:《魏晉風流的藝術精神—才性、情感與玄心》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 年
2. 莊慶信,〈道家自然觀中的環境哲學〉,《哲學雜誌》第13 期,臺北:業強出版社,1995 年7 月,頁59。
3. 魏德東,〈佛教的生態觀〉,《宗教哲學》第17 期,臺北: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88 年1 月,頁158。
4. 釋昭慧,〈佛法與生態哲學〉,《哲學雜誌》,第30 期,臺北:業強出版社,1999年10 月,頁50。
三、網路資料
1. 王俊傑,http://www.itpark.com.tw/artist/bio/29/254,2014
2. 安迪‧高茲沃席http://mypaper.pchome.com.tw/lisandmike/post/1261333729,2014
3. 李小鏡,http://www.daniellee.com/DanielLee.htm ,2014
4. 佛光大辭典,http://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2011/01/03)
5. 吳瑪悧,http://wiki.avat-art.org/mediawiki/index.php/%E5%90%B3%E7%91%AA%E6%82%A7,2014
6. 侯宜人Hou Yi Jen | 非池中藝術網個人簡介, artemperor.tw/artists/590-Hou-Yi-Jen,2012
7. 天堂之鳥-侯宜人, oursogo.¬com/¬thread-¬1318808-¬1-¬1.¬html,2012
8. 美麗是附在屍上的生物-侯宜人, oursogo.¬com/¬thread-¬1424224-¬1-¬1.¬html,2012
9.徐冰,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http://artemperor.tw/focus/409,2014
10.徐冰,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5719,2014
11.徐冰,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type=0&serial=1011,2014
12.徐冰,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753533381347665.1073741886.1131847
12049205&type=3,2014
13. 袁廣鳴,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http://web.arte.gov.tw/digital_teacher/art/artist/page07.htm,2014
14. 袁廣鳴個人簡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公共藝術網,
www.publicart.tnua.edu.tw/chinese/02_artist/01_detail.php?aid=3,2014
15. 陳順築,http://www.itpark.com.tw/artist/bio/20/282,2014
16. 陳順築,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20/112/282,2014
17. 劉中興,www.publicart.tnua.edu.tw/chinese/02_artist/01_detail.php?aid=86,2014
四、古籍、工具書:
1.《文津閣‧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第二六九冊》,商務印書館
2. 北魏儷道元:《水經注卷三十四—江水》
3. 《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1983 年
4.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正中書局
5.《叢書集成續編一○一:南宗抉秘》,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
6.《辭海》,台北,台灣中華書局,2000 年
7. 《續修四庫全書‧九五四‧子部‧道家類—老子章義二卷「清」姚鼎撰》,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