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峋華 Wang, Hsun-Hua |
---|---|
論文名稱: |
交互式教學法對提升偏鄉離島國中生英語學習之成效探討-以Cool English網路學習平台為媒介 The Effects of Reciprocal Teaching on English Learn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n the Remote Island - A Case Study of Cool English Learning Platform as Medium |
指導教授: |
甄曉蘭
Chen, Hsiao-L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6 |
中文關鍵詞: | 交互式教學法 、英語網路學習平台 、英語學習信心 、英語學習表現成效 |
英文關鍵詞: | Reciprocal Teaching, On- line English learning website, English learning confidence, English learning effect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49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0 下載:9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為試圖改善偏鄉離島在教學現場所面臨到英文科師資之專業性不足及學習資源缺乏所造成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學習成效不佳及缺乏英語學習動機所遭遇的實際問題,經由探討運用交互式英文教學法之預測、澄清、提問與摘要之四項閱讀策略於教學過程中及Cool English英文網路學習平台之學生自主學習的教與學之學習方法改變,謀求改善學生英語科學習的可能性,並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之英語學習成效之改變情形與對於英文網路學習平台輔助學生自主學習的可行性與價值性之看法。基於上述原因,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方法進行,以研究者任職學校所帶領之九年級9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利用為期三個月,共三十二堂課之英語補救教學時間及英語課做為教學實驗之期程。本研究為力求關於行動成效的評估與動機提升之觀察周延性,主要透過模擬會考考試題目之前、後測學生作答反應、學生學習單寫作、教學觀察、訪談、英語學習動機問卷進行資料蒐集,並根據所蒐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歸納與分析以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效之變化。據此,本研究所得到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Cool English英文網路學習平台輔助教師教學及學生自主學習具實用價值。
二、交互式教學法及Cool English英文網路學習平台對偏鄉離島地區學生英語學習可有效提升態度及動機。
三、交互式教學法及Cool English英文網路學習平台對偏鄉離島地區學生英語學習可有效提升學生在英文學習表現的成效。
The difficulties of education on remote islands in Taiwan are troublesome, such as low teaching proficiency, the lack of learning resource, and students’ low learning motivation.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this study is aimed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of Reciprocal Teaching. It also investigated on the changing of students’ learning way after using on the on-line learning website, Cool English. The probability of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s explored in this study.
The approach of this study was action research.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9 students on the ninth grade of junior high school on the remote island in Penghu. During three months, this study was operated in English classes and remedial teaching time. The data collection included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scores, students’ worksheet portfolios, teaching observation, interview records, learning motivation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1. There is practical value in using Cool English as assistance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2. Reciprocal Teaching and Cool English Learning Platform promote the English learning attitude and motivation of the remote island students.
3. Reciprocal Teaching and Cool English Learning Platform improve the English learning outcome of the remote island student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毛佩綺(譯) (2003)。Diane Larsen-Freeman著。英語教學法大全。台北市:師德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王月青(2012)。自研究者發問教學策略結合合作學習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臺中市。
王娥蕊、楊麗珠(2006)。促進幼兒自信心發展的教育現場實驗研究。教育科學,22(2),86-89。
王彩鸝(2015年6月5日)。每3人 1人「待加強」城鄉差異大。聯合晚報。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6916/947753
田育瑄(2016年8月)。消弭數位鴻溝,關鍵在於「閱讀力」。親子天下,81。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1823。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何琦瑜(2012年4月)。十二年國教新挑戰為什麼孩子從學習中逃走。親子天下,33,136。
何琦瑜、賓靜蓀、張瀞文(2012年4月)。十二年國教新挑戰:搶救「無動力世代」。親子天下,33。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31634。
吳怡靜、何琦瑜(2011年4月)。英文力敲開全球化大門【專刊】。天下雜誌-2007親子天下專刊:教出英語力,頁28-31。
吳品慧(2010)。交互教學法對國小二年級學生寓言式成語故事閱讀理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系,嘉義縣。
吳敏而(1993)。摘取文章大意的教材教法。國民小學國語科教材教法研究第三輯(頁93-107)。台北市: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究會。
吳雅韻(2006)。國小學童數學自信心量表建立及其信效度考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系,臺北市。
吳雲美(2004)。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提升國小學生英語學習態度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系,臺北市。
李咏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心理。
李飛龍(2006)。2000-2006年台灣地區有關數位學習碩士論文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系,高雄市。
李新鄉、黃光明、賴秋郁(2013年5月)。以藍海策略營造出學校永續的創新經營。發表於「2013教育高階論壇學術研討會:數位時代之教育議題與發展」,國立臺南大學。
杜伊涵(2014)。新北市七星分區偏遠國小六年級學童英語學習態度、英語學習動機與英語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台北。
汪承蓉(2004)。實施網路教學線上即時授課之問題探討與解決方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高雄市。
周斯畏、孫思源、朱四明(1999)。網路科技對教育的影響:學習環境、學習型式、師生互動、與教學內容的探討。中華民國電腦輔助教學學會(ICCAI)第八屆論文集,147-152。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岳修平(1999)。網路教學於學校教育之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2(4),61-76。
林文義(2014) Moodle 數位學習平台對教學影響的探討-以國中社會科中國地理「疆域與區域畫分、地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臺中市。
林佩欣(2004)。交互教學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所,彰化縣。
林淑美(2002)。交互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在科學性文章閱讀理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臺中市。
林惠美(2008)。桃園縣國小學童與家長對兒童英語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及投入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臺北市。
林葦玲(2013)運用交互教學法提升國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林儀柔(2016)。讀者劇場對國小四年級學生英語閱讀流利度與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市。
林鴻杰(2007)。數位學習環境中不同教學模式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雲林縣。
姚志平、胡清暉(2015年6月25日)。教育部「Cool English」 英語線上學習平台啟用。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625003002-260405
洪明洲(1999)。網路教學課程設計與學習成效。電腦世界,128,28-36。
紀文祥 (1965)。大學及高中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政大教育系,臺北市。
胡惠雯(2008)。相互教學法對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系,臺東市。
張如莉(2012)。交互教學法教學設計的應用-以國小高年級閱讀教學為例。
教師天地,176,63-67。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瀞文(2016年8月)。【教育力調查】減C大動員:成效最好與最困難的,都在偏鄉。親子天下,81。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8112。
邱德祥(2016年2月24日)。全方位英語學習網新功能發表記者會。聯合報系攝影中心。取自: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1521565。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許淑玫(1998)。國小六年級閱讀小組實施交互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系,臺中市。
許雅筑(2016年1月3日)。偏鄉教育改革漫漫長路。喀報。取自http://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9057?issueID=594。
陳年興、王敏煌(1997)。Web上Courseware製作之輔助工具。第八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67-674。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陳忠輝(2015)。數位學習在國小中年級數學線上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聖約翰科技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新北市。
陳明聰(2002)。融合教育環境中輔助科技的角色與應用。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叢書,16,82-93。
陳欣怡(1994)。閱讀策略對有意義的文章學習影響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
33(1),171-182。
陳淳麗(2014)。國小英語師資訓練手冊(第三版)。台北市:師德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陳雅蕙(2015)。合作學習對國中生英語學習態度與英語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臺南市。
程晏鈴(2015年9月)。翻轉吧老師,找回學生的好奇心。天下雜誌,580,160-162。
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0484。
黃月純和楊德清(2011)。國小低年級弱勢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信心之研究。
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6,113-146。
黃智淵(2004)。相互交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歷程中自研究者調整學習與閱讀 理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縣。
溫怡玲(2014)。教育與學習思惟的大翻轉。《遠見雜誌》特刊:找到你的特色高中職。取自http://store.gvm.com.tw/article_content_25610.html。
趙景松(2014)。高級職業學校電子科學生以數位學習教學學習成效、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投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
劉政宏、張景媛、許鼎廷、張瓊文(2005)。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成分之分析及其對學習行為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2),173-196。
劉惠如(1999)。整合式網路教學之教學設計與評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高雄市。
謝雅青(2006)。失業勞工數位學習成效評估之研究—以輔助參加提升數位能力研習計畫者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系,臺北市。
簡馨瑩(2008)。國小教師之教學專業發展研究:以閱讀策略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1-14.
Brown, A. L., & Day, J. D. (1983). Macrorules for summarizing texts: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22),
Chang, Y. S. (2005). Effects of an online and a non-online Chinese-to-English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n English learning of EFL junior high students (Master thesis).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Kaohsiung.
Davey, B., & McBride, S. (1986). Effects of question-generation training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Educational Psychology, 78, 256-262.
Palincsar, A. S. & Brown, A. L.(1984)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Instruction, 1(2), 117-75.
Palincsar, A. S. (1986). The role of dialogue in providing scaffoldded instruction. In J. Levin & M. Pressley (Ed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1(Special issue on learning strategies), 73-98.
Palincsar, A., David, Y., Winn, J. & Stevens, D. (1991). Enhancing the context of strategy instruction.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12, 43–53.
Rosenshine, B., & Meister, C. (1994). Reciprocal teaching: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4(4), 479–530.
Shulle, T.(1988). The role of the student in learning from instruct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3, 276-295 .
Swaby, B. E. R. (1989). Diagnosis correction of reading difficulties. Boston, MA: Allyn &
Bacon.
YangYu-Fen. (2010). Developing a reciprocal teaching/learning for colloge remedial reading instruction. Computer & Education, 55 (3), pp.119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