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彥伶
Lin, Yen-Ling
論文名稱: 學生羽球運動能力指標建構及其迷思概念之探究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adminton Competence Indicator System and Exploration of Misconception in Sport
指導教授: 闕月清
Keh, Nyit-Chi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羽球運動能力指標迷思概念試題反應理論選項特徵曲線動作分析
英文關鍵詞: badminton competence indicator, misconception, item response theory, op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 movement analysi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1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試題反應理論的測驗觀點,分析學生動作發展與穩定情形,探討能力指標的適切性與使用時機,並探究指標內是否具有迷思概念的存在,以期建構一套系統性的羽球運動能力指標。本研究對象為國小三年級學生34人、國小五年級學生33人與國中二年級學生35人,合計102人,進行羽球之基本握拍、正手發高遠球、正手擊高遠球、正手平撲球、正手挑球等五項動作測驗。測驗過程利用攝影機進行全程動作拍攝,資料分析部分,是以Testgraf98軟體工具進行選項特徵曲線用以評估學生動作表現,並輔以半結構式的學生訪談分析迷思概念的情形。研究結果發現:此一羽球運動能力指標為難度適中且具有良好鑑別度的指標工具,透過選項特徵曲線可知,國小三年級以此能力指標評估羽球運動能力已趨向穩定,表示羽球運動的學習,可以提前至更早的學習階段進行指導,以求其動作的穩定發展;此外,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學生在能力指標內所產生的迷思概念較為相似,而國中二年級學生僅在少部份的指標中具有迷思概念的存在。經研究討論後,本研究主要獲致結論如下:一、利用選項特徵曲線可用於解釋不同年級學生的動作發展與能力穩定趨勢,有助於提供課程規劃與教材安排之參考;二、迷思概念的發生多以伴隨著正確動作的執行而出現,在教學實務的應用上,教師應先根據學生的動作發展情形,配合動作概念的分類要素,提供指導與回饋修正的訊息,連結穩定的動作反應。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student’s badminton competence indicator system through item response theory, analyse th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student movement,and explore the approapriateness and timing as well as the presence of misconcept in the the competence indicator. The participations were thirty four 3rd grade and thirty three 5t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and thirty five 8th grade junior high students. The tests included forehand grip, high service, forehand clear, forehand drive, and forehand lift. The testing process was videotaped for further analysis. Testgraf98 was used to analyse and assess student’s movement. The misconception of the students was analysed b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Badminton competence indicators were found moderate in difficulty and with good discriminative through op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 These competence indicators tended to be stable for the 3rd graders, demonstrated the approaprite use in the earlier stages of badminton instruction in order to assur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ovement and skill. 2. The 3rd graders and 5th graders showed similar misconceptions, and the 8th graders only have partial misconcept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howed: 1. Op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 could explain the motor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grades, thus provide the basis for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planning; 2. The occurrence of misconceptions mostly accompanied with the products of correct movement; To use in teaching, student’s movements development was essential to match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of elements and movement concept to provide effective instruction and corrective feedback linking stability of motor response.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i 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v 目次………………………………………………………………vi 表次………………………………………………………………ix 圖次………………………………………………………………x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0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05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05 第五節 研究範圍……………………………………… 06 第六節 研究假定與限制……………………………… 07 第七節 名詞解釋……………………………………… 0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迷思概念之探討……………………………… 11 第二節 動作分析理論之探討………………………… 18 第三節 羽球運動能力之探討………………………… 24 第四節 測驗理論之探討……………………………… 30 第参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8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8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參與者背景及羽球運動能力指標信度之分析 60 第二節 基本握拍能力指標之分析與討論…………… 64 第三節 正手發高遠球能力指標之分析與討論……… 67 第四節 正手發高遠球能力指標之分析與討論……… 76 第五節 正手平撲球能力指標之分析與討論………… 85 第六節 正手挑球能力指標之分析與討論…………… 94 第七節 綜合討論……………………………………… 10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6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107 外文部分……………………………………………… 114 附 錄 附錄一 研究同意書暨參與者監護人同意書回函…… 117 附錄二 羽球動作經驗訪談大綱……………………… 118 附錄三 羽球運動能力指標記錄表…………………… 119 作者簡歷 ……………………………………………………………126

    王美芬、熊召弟 (1995) 。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王寶墉 (1995) 。現代測驗理論。臺北市,心理。
    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 (2008) 。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 (2009) 。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水心蓓 (2003) 。從動作教育觀點論幼兒運動遊戲的教學編排與創新。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6(1),253-272。
    水心蓓 (2005) 。動作教育概念詮釋與定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8(2),379-400。
    余民寧 (1991) 。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一)-測驗理論的發展趨勢。研習資訊,8(6),13-18。
    余民寧 (1992a) 。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二)-基本概念和假設。研習資訊,9(1),5-9。
    余民寧 (1992b) 。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三)-試題反應模式及特性。研習資訊,9(2),6-10。
    余民寧 (1997) 。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臺北市:商鼎。
    余民寧 (2002) 。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余秀麗、譚克平 (2005)。國三學生的重力初始概念。科學教育學刊,13(4),413-439。
    余民寧 (2009) 。試題反應理論(IRT)及其應用。臺北市:心理。
    呂芳陽、盧正崇 (2005)。羽球單打戰術與專項體能訓練結合之分析。大專體育,76,14-18。
    何榮桂、姚漢禱 (1994) 。桌球長發球校標參照測驗之編制。測驗年刊,41,109-122。
    何榮桂、姚漢禱 (1995) 。運動技能效標參照測驗分界分數設定之新方法:以控制組法及技術抽離法為例。測驗年刊,42,187-196。
    何榮桂、姚漢禱 (1996) 。固定試作次數之運動技能測驗的適性化測驗研究。體育研究,2,15-31。
    李青春、胡學誠 (2009) 。一個針對基礎數學學習的線上評量與迷思概念導正工具。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3(1),1-28。
    尚憶薇 (2011) 。學齡前兒童動作教育教學目標-跑步之推廣策略。幼兒運動
    遊戲年刊,5,42-51。
    吳國良、邱美虹 (2012)。高中化學成就測驗的試題類型與考生答題結果分析之研究。科學教育,349,2-19。
    林清山 (譯) (1997) 。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臺北市:遠流。
    林德隆 (1999) 。利用試題反應理論編制國中壘球擲準測驗。大專體育學刊,1(2),11-24。
    林財庫 (2004) 。中小學生物質微粒模式之迷思概念的診斷工具和分析方法。科學教育學刊,12(2),183-218。
    林小慧 (2008) 。CISC教學策略與國中生微粒概念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4),533-554。
    林彥伶、闕月清 (2010) 。國中學生知覺體育專家與生手教師回饋對學習成就之相關性研究。台灣運動教育學報,5(2),29-48。
    林弘昌、陳祺祐 (2011) 。精熟學習策略融入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於國小科學概念改變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97,46-64。
    卓俊伶、林靜兒 (2007) 。動作學習的理念與實務應用。國民體育季刊,36 (2),46-50。
    邱美虹 (2000) 。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34。
    周嵩益 (2001) 。Rasch二分模式在國小運動技能測驗上的應用。體育學報,32,279-288。
    周宏室、潘義祥 (2002) 。運動教育學的課程理論。載於周宏室 (主編) ,運動教育學,(頁105-144) 。臺北市:師大書苑。
    周建智、彭慧君、王文宜、黃美瑤 (2005) 。 動作教育課程介入對國小五年級學社交技巧及動作技能表現之影響。北體學報,13,248-260。
    周建智 (2011) 。動作學習歷程前決策與後決策階段中批判思考的中介角色。體育學報,44(4),495-510。
    周財勝、呂子平 (2010) 。心智訓練在羽球運動上的應用。大專體育,107,58-62。
    施良方 (1996) 。學習理論:學習者心理學的理論與原理。高雄市:麗文。
    紀世清 (1998) 。羽球單打選手專項技術測驗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9(1),219-240。
    紀世清 (2002) 。編製國小學生羽球運動技術常模參照測驗。體育學報,32,265-277。
    姚漢禱、黃欽永 (1995)。編制桌球發球適性化測驗的軟體。體育學報,20,
    159-166。
    姚漢禱、何榮桂 (1996) 。評分量尺模式在運動技能測驗上的應用。測驗年刊,43,141-152。
    姚漢禱 (2003)。用試題反應理論估計運動項目的成績表現排名。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4(1),119-132。
    姚漢禱 (2004a) 。以Rasch 測量有效的等化分組循環賽的成績表現。體育學報,37,275-288。
    姚漢禱 (2004b)。利用線性logistic Rasch 模式估計排名賽的成績表現-以34 屆世界盃棒球賽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4(1),149-158。
    姚漢禱、紀世清、周嵩益、姚偉哲 (2008) 。修訂立定跳遠發展階段觀察檢核表。國立台灣體育大學論叢,19(1),35-48。
    姚漢禱、姚偉哲 (2008) 。以Rasch分析2006年世界桌球團體賽制。體育學報,41(3),95-105。
    姚漢禱、邱炳坤、陳詩園 (2009) 。反曲弓射箭競賽項目技術表現分析。測驗統計年刊,17,23-38。
    姚漢禱、紀世清、余美儒 (2010) 。編製桌球甲組選手正手快帶技術測驗。休閒運動健康評論,2(1),20-37。
    姚漢禱 (2011) 。運動技術測驗的合理類別設定方法研究-以重複測量單一項目測驗為例。臺灣體育學術研究,51,79-94。
    洪素敏、楊德清、蔡鳳秋 (2007)。等值分數補救教學之研究。課程與教學,10(3),125-160。
    孫宜芬(1988)。羽球初學者對羽球發球應有的認識。中華體育季刊,2(3),29-31。
    涂國誠 (1993) 。羽球基本步法及應用步法的分析。中華體育季刊,13(2),46-55。
    徐凡凡、陳偉如、梁朝雲 (2003) 。以知識管理體系探討教學上迷思概念之產生與因應-以國民小學自然科之電路學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6 (4),133-150。
    程嘉彥 (1991)。淺談國小學童初學羽球基本技術。學校體育,1,17-20。
    程瑞福 (2011) 。台灣百年學校體育回顧與前瞻。學校體育,125,46-50。
    陸雲鳳、紀世清、姚漢禱 (2009)。中華台北最佳女子桌球雙打技術分析。休閒運動健康評論,1(1),44-60。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2002)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2009) 。訂定中小學學生運動能力指標-羽球。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2011a) 。99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2011b) 。99 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臺北市:作者。
    國立教育資料館 (2007) 。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羽球。臺北市:作者。
    黃台珠 (1984) 。概念的研究及其意義。科學教育月刊,66,45-56。
    黃政傑(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專案,113。臺北市: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永寬、陳瓊茶 (2001)。動作教育模式在幼兒運動遊戲教學之運用。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2(1),99-118。
    黃彥慈、陳五洲 (2007) 。拉邦動作分析論。大專體育,88,169-175。
    黃光雄、蔡清田 (2009) 。課程發展與設計。臺北市:五南。
    陳秀惠 (1999) 。 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動作認知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11(1),247-268。
    陳英三、林風南、吳新華 (2000)。動作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陳柏熹 (2006) 。IRT在量表(測驗)編制上的應用。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網址http://ww.rcpet.ntnu.edu.tw/download.htm
    陳清祥、陳玉枝、闕月清 (2010) 。動作分析模式水中活動課程對腦性麻痺學生學習成效之個案研究。台灣運動教育學報,5 (1),1-35。
    陳清祥、陳玉枝 (2012) 。水中活對肢體障礙學生助益之探討:以動作分析模式為例。特殊教育季刊,123,9-17。
    郭重吉 (1990) 。學生科學知識認知結構的評估與描述。彰師大學報,1,280-319。
    郭重吉 (1992) 。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 (5) ,548-568。
    郭名集 (2007)。認識與預防與球運動傷害。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334-343。
    張容君、張惠博 (2007)。國中學生燃燒概念診斷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5(6),671-701。
    張春興 (2012)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重修二版) 。臺北市:東華。
    楊昌雄 (2000)。第十三屆亞洲運動會舞蹈運動比賽裁判分析。中華體育季刊,13(4),36-43。
    楊志強 (2004) 。測驗品質考驗與Testgraf98的應用。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 (主編) ,九十三年度地方教育輔導叢書:教師專業成長與實踐智慧, (頁93-104) 。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曾慧青 (2009) 。台灣民眾運動習慣與學生運動參與情況分析。取自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3/5745
    賈馥茗 (1992) 。教育與成長之路。臺北市:師大書苑。
    溫卓謀 (1998) 。羽球競賽情境之心理活動-理論分析與實際應用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1(4),75-80。
    溫卓謀、劉淑燕 (2008) 。理論與觀點。載於劉有德 (主編) ,動作技能學習 (頁7-2-7-38) 。臺北市:禾楓。
    溫世展 (2011) 。融入式診斷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分數學習成效之探究,科學教育學刊,19(5),5-30。
    廖清海、邱翼松 (2005) 。從傳播符號理論看運動競賽的傳播意義。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326-341。
    廖焜福、蔡慧敏、張淑真、蕭瑞國 (2006) 。羽球運動握拍法之探討。亞東學報,26,325-330。
    廖清海、連振杰 (2008) 。 體育運動不同學門論文引用文獻情形分析。台東大學體育學報,8,1-13。
    蔡俊彥、黃台珠、楊錦潭 (2008) 。國小學童網路論證能力及科學概念學習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6(2),171-192。
    蔡佳承、楊文金、廖斌吟、賴廷倫、林芯聿 (2009)。光合作用文本對學生概念學習的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7(4),343-365。
    蔡興國、陳錦章、張惠博 (2010) 。高中學生解題歷程之力圖表徵與列式關係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8(2),155-175。
    劉佩雲 (2009)。課室結構之絕對學科知識信念、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課程與教學,12(2),135-159。
    劉俊庚 (2010) 。探討模型與建構對於學生原子概念學習之影響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子鍵、林怡均 (2011) 。發展二階段診斷工具探討學生之統計迷思概念:以「相關」為例。教育心理學報,42(3),379-400。
    鍾聖校 (1994) 。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89-110。
    羅凱暘 (2006) 。兒童基本操作性技能發展之建構-以試題作答理論取向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榮立、陳玉英 (2010)。羽球握拍法的輔具應用與教學設計。中華體育季刊,24(2),93-102。
    蘇慧慈、陳俊卿 (2010) 。皮亞傑認知發展論對體育教學之啟示。大專體育,108,30-37。

    Driver, R., & Easley, J. (1978). Pupils and paradigms: A review of literature related to concept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t science students.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5, 61-84.
    Driver, R. (1981). Pupils’ alternative frameworks in 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1), 93-101.
    Daivs, J. (1995). Laban movement analysis: A key to individualizing children’s danc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66(2), 31-33.
    Ebel, R. L., & Frisbie, D. A. (1991). Essenti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5th ed.). Englewood Ciffs, NJ: Prentice-Hall.
    Fitts, P. M., & Ponsner, M. I. (1967). Human performance. Belmont, CA: Brooks/Cole.
    Gilbert, J. K., Osborne, R. J., & Fensham, P. J. (1982). Children's science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teaching. Science Education, 66(4), 623-633.
    Gilbert, J. K., & Watts, D. M. (1983). Concepts, misconception and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Changing perspectives in science education.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10, 61-98.
    Gagne, R. M. (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3rd. ed.). New York: Holy, Rimehart and Winston.
    Groff, E. (1995). Laban movement analysis: Charting the ineffable domain of human movement.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66(2), 27-30.
    Gibbs, M. J. (1988). Badminton- Teaching concept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 Dance, 59(8), 92-94.
    Gallahue, D. L., & Donnelly, F. C. (2003). Developmental physical education for all children (4th.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Graham, G.,Holt/Hole, S.A.,Parker, M.(2004).Children moving: Reflec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IL, Dubuque:McGraw-Hill.
    Grice, T. (2008). Badminton: Steps to success (2n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Head, J. (1986). Research into “alternative framework” : Promise and problems. Research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4(2), 203-211.
    Hancock, C. H. (1940). An evaluation of certain popular science misconceptions. Science Education, 24(4), 208-213.
    Hamburg, J. (1995). Coaching athletes using Laban movement analysi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66(2), 34-37.
    Jewett, A. E., Bain, L. L., & Ennis, C. D. (1995). 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 (2nd ed.). Dubuque, IA: W.C.
    Lord, F. M. (1980). Application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practical testing problem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riana,G., & Hewson, A. B. (1985). The role of intelligence environment in the origin of conceptions: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L. H. T. West, & A. L. Pines,
    (Eds.),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conceptual change. (pp. 211-231). 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McBride, R. E., & Cleland, F. (1998). Critical think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Putting the theory where it belongs-In the gymnasium.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69(7), 42-46.
    McBride, R. E. (2004). If you structure it, they will learn…Critical think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 77(3), 114-117.
    Nicoll, G. (2001). A report of undergraduates’ bonding misconcep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3(7), 707-730.
    O’Keefe, S. L., Harrison, A. J., & Smyth, P. J. (2007). Transfer or specificity? An Applied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damental overarm throwing and related sport skill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 12(2), 89-102.
    Ramsay, J. O. (1991). Kernel smoothing approaches to nonparametric item characteristic curve estimation. Psychometrika, 56, 611-630.
    Sarfrit, M. J., Cohen, A. S., & Costa, M. G. (1989). Item respons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motor behavior.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0(4), 325-335.
    Sidentop, D. (1991). 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 in physical education (3rd ed.).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Schmidt, R. A., & Lee, T. D. (2005) . Motor control and learning: A behavioral emphasis (4th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Treagust, D. F. (1986). Evaluating students’misconception by means of diagnostic multiple choice items.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16(1), 199-207.
    Treagust, D. F. (1988).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iagnostic test to evaluate students’misconception in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0, 159-169.
    Wandersee, J. H., Mintzes, J. J., & Novak, J. D. (1994). Learning: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In D. L. Gabel (Ed.), Handbook on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pp. 177-210). A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Wang, J., & Moffit, J. (2009).Teaching badminton based on student skill levels. 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 22(6), 14-1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