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維誠
Wei-Cheng Chiou
論文名稱: 臺灣師資培育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1945-2011)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eacher Education Policies in Taiwan(1945-2011)
指導教授: 呂木琳
Lu, Mu-Lin
黃城
Huang, Che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55
中文關鍵詞: 戒嚴師資培育教育政策政治經濟學國家發展
英文關鍵詞: martial law,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ion policy, political economy, national develop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7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中等以下學校師資培育制度的發展,歷經戒嚴和解嚴時期,並分別落在威權和民主兩種政治體制上,其發展有著明顯的差異。在戒嚴後期,雖有師範教育法在運作,惟因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師範教育已逐步朝民主化、自由化在推動;而解嚴後,很長一段時間仍然處在師範教育階段,卻並未進入民主政治體制真正多元化、自由化的師資培育運作。
    整體而言,解嚴之前,政治導向凌駕於市場機制的運作,並賦予師資培育在政治意識上無限的空間與機會。解嚴之後,從1994年公布師資培育法以來,一個開放培育的政策,初期如百花怒放般熱鬧登場,運作十餘年來,現階段已碰到瓶頸,政府除在培育數量上減量經營之外,並還沒有提出較具突破性的解決方案來因應。
    本研究從師資培育政策與制度變遷歷史的分析,並透過影響師資培育發展的相關理論與觀點探討,發現臺灣師資培育政策與制度在政治、經濟上的互動關係,並從上述關係中,建構師資培育的模式,包括現行制度的局部改造、專業取向模式的建構、學歷取向模式的建構。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for senior high school level or below has been passed through the martial law era and the repeal of the martial law period, and i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under authoritarian and democratic political regimes. By the influence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s of politics and economy, normal education was gradually democratized and liberalized even under the implementing of Normal Education Law in the late period of martial law era. After repeal of martial law, the teacher education did not transit to true diversified and liberalized operation immediately since the Normal Education Law were still working.
    Before repeal of the martial law, the political interference surpassed market mechanism operation, and offered infinite space and opportunity for forming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in teacher education. After repeal of the martial law and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Law in 1994, an opening teacher education policy flourished at beginning period. After running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the teacher education policy had faced the bottleneck now. The government had not proposed any breakthrough solution except decreasing the teacher education quantity.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policies and systems, and by the discussing of the related theories and viewpoints of teacher education, this study discovered that Taiwan teacher education policies and systems are related to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above relatedness, this study tried to construct the teacher education pattern, including present system's partial transformation, specialized orientation pattern construction, diploma orientation pattern construction.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問題意識、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7 第三節研究途徑與方法................................ 13 第四節研究架構..................................... 19 第二章影響師資培育制度發展的相關理論探討.............. 21 第一節國家能動力兩個面向的國家發展觀.................. 21 第二節國家地位下的師資培育角色定位.................... 40 第三節政治體制下的師資培育運作歷程.................... 51 第四節國家發展型態下的師資培育功能導向................ 69 第三章師範教育法公布前的培育(1945-1979)............ 83 第一節光復初期及國府遷臺的政經情勢................... 83 第二節精神國防的師範教育政策........................ 91 第三節計畫調控的師資培育政策........................ 102 第四節「良師興國」的政治社會化價值................... 120 第五節本期的政治經濟意涵 ........................... 129 第四章師範教育法實施期間的培育(1979-1994).......... 133 第一節冷戰終結與民主化............................. 133 第二節具統整且壟斷培育的師範教育法................... 138 第三節一元化到多元化培育模式的遞延................... 143 第四節市場機制與政府干預培育的選擇................... 149 第五節本期的政治經濟意涵............................ 154 第五章師資培育法公布後的培育(1994-2005)............ 159 第一節國家與民間社會的強弱.......................... 159 第二節師範教育法到師資培育法的大變革.................. 162 第三節師範學校面臨壟斷地位流失的挑戰 ................. 168 第四節師資培育人數在供需關係上的變化 ................. 182 第五節 本期的政治經濟意涵 ............................190 第六章全球化與民主鞏固的再造培育(2005-2011)..........195 第一節國家的管制性角色與小而能政府.....................195 第二節拯救國教大聯盟集體行動的力量 ....................207 第三節師資培育在公共利益與社會成本的界線................213 第四節政府在國民義務教育下的師資培育角色................234 第五節本期的政治經濟意涵..............................245 第七章師資培育模式的建構..............................249 第一節各期的師資培育模式..............................249 第二節現行制度的局部改造..............................261 第三節專業取向模式的建構..............................292 第四節學歷取向模式的建構..............................298 第八章結論..........................................307 第一節 研究發現......................................307 第二節研究建議 ......................................314 第三節研究展望 ......................................318 參考文獻............................................321 一、中文部分........................................321 二、英文部分 ........................................340 三、網路資料 ........................................345 附錄................................................347

    一、中文部分
    方炳林(1979),《教學原理》,臺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中央日報(2005a),〈拯救國教嗆聲,流浪、實習教師12日上街〉,2005.6.6,版1,。
    ―――(2005b),〈六訴求救國教3000教師街頭嗆聲〉,2005.6.13,版1。
    ―――(2005c),〈師培政策偏差,流浪教師無辜受害,朝野疾呼補救〉,2005.6.13,版3。
    ―――(2005d),〈師培失衡就業亂象生,亡羊補牢扁官勿卸責〉,2005.6.13,版3。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2004),《師資培育政策建議書》,臺北:教育部中教司委託研究。
    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1995),劉進慶著,《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王秋絨(1997),《各國國中師資培育學程之建構》,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王家通(1989),〈日本師資養成制度――兼論我國現行制度之問題〉,《各國小學師資培育》,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243-301。
    王煥琛(1989),〈我國小學師資培育制度發展與趨向〉,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各國小學師資培育》,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1-22。
    王瑞賢譯注(2007),B. Bernstein著,《接及、符碼與控制第三卷:教育傳遞理論之建構》(Towards a Theory of Educational Transmission),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王瑞壎(2009),〈人口結構變遷下我國師資培育現況之分析〉,《台東大學教育學報》,第19卷第2期,頁143-182。
    王業立、郭應哲、林佳龍譯(1999),H. M. Levine著,《政治學中爭辯的議題》(Political Issues Debated: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s),臺北市: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王麗雲譯(2002),M. W. Apple 著,《意識型態與課程》(Ideology and Curriculum),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丘昌泰(1988),《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司琦(2005),《小學教科書發展史(上):小學教科書紙上博物館》,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田心喻譯(1994),R. Bocock著,《文化霸權》(Hegemony),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立法院秘書處(1994),〈師資培育法案〉,《立法院公報法律案專輯第165輯》,臺北:立法院秘書處。
    史邦強、許嘉棟、徐茂炫(1996),《臺灣經濟奇蹟的原動力》,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石智青譯(1992),J. Joll著,《葛蘭西》(A. Gramsci),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自由時報(2005),〈流浪教師今上街頭陳情〉,2005.6.12,版綜合新聞A6。
    朱元發(1990),《涂爾幹社會學引論》,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雲漢(1992),〈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臺灣研究基金會國防研究小組主編,《解剖臺灣經濟》,臺北市:前衛出版社,頁139-160。
    朱敬一、戴華(1996),《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江迅(郭正亮)(1988),〈照朕的形象――國小教科書的意識型態〉,林玉體主編,《師生之吼――一九八七台灣教育批判》,臺北市:敦理出版社,頁17-28。
    伍振鷟(1995),〈「師資培育法的變革與衝擊」〉,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權利與責任》,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47-53。
    羊憶蓉(1991),〈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反省〉,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133-170。
    ―――(1994a),《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4b),〈教育的權利與義務〉,臺灣研究基金會策劃,《臺灣的教育改革》,臺北市:前衛出版社,頁31-7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1),《中華民國九十九年農業統計要覽》,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呂木琳(2010),《教學視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呂亞力(1989),〈政治自由化及民主化發展〉,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1989臺灣經驗全紀錄》,臺北市:中華徵信所,頁11-33。
    ―――(1991),《政治學》,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李少軍、尚新建譯(1995),D. Held著,《民主的模式》(Models of Democracy),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芳齡譯(2007),P. Engardio著,《Chindia:中國與印度顛覆全球經濟的關鍵》,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公司。
    李登輝(1976),《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李萍子(1989),〈法國師範教育發展趨勢〉,《當前師範教育問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44-60。
    李雅麗(1994),《政府犯罪》,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園會(2001),《臺灣師範教育史》,臺北市:南天書局。
    ―――(2005),《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臺南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杜武志(1997),《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新北市: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何景榮譯(2002),J.-E. Lane、S. Ersson合著,《新制度主義政治學》(The New Institutional Politics: Performance and Outcomes),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邱維誠(1994),《解嚴後台灣地區教育改革工程之結構性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2010),〈教師證書的保鮮期:中等以下學校儲備教師證書的老化與活化〉,《師友月刊》,第513期,頁55-60。
    吳定(1985),《公共行政論叢》,臺北市:順達出版社。
    吳武典,(2004),〈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的挑戰〉,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合編,《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理念、問題與革新》,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3-24。
    吳清山(2005),〈循序漸進推動教師換證、評鑑及進階制度〉,《師友月刊》,第461期,頁7-11。
    ―――(2006),〈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2卷第1期,頁1-31。
    吳文侃、楊漢清主編(1994),《比較教育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家恆、方祖芳譯(2006),J. S. Nye, Jr.著,《柔性權力》(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惠林、鍾琴、黃美齡譯(1991),G. J. Stigler著,《人民與國家――管制經濟學論文集》(The Citizen and the State--Essays on Regulation),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余勁松、李玲、張龍華譯(2006),C. Clague主編,《制度與經濟發展:欠發達和後社會主義國家的增長與治理》(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Growth and Governance in Less Developed and Post-socialist Countries),北京:法律出版社,頁109-142。
    杭之(陳忠信)(1990),《邁向後美麗島的民間社會(下)》,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林文達(1986),《教育財政學》,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文瑛、王震武(1996),《臺灣教育的管制、規範或扭曲――「鬆綁原則」整合研究》,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林永豐(1999),〈台灣師範教育之演進〉,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33-57。
    林建山(1992),《產業政策與產業管理: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與現實》,臺北市:環球經濟社股份有限公司。
    林清江(1991),《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6),《教育理念與教育發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林嘉誠(2003),〈政府改造的檢討與展望〉,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編,《政府改造》,臺北市: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頁3-25。
    ―――(2003),〈行政院之組織改造〉,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編,《政府改造》,臺北市: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頁29-54。
    周煦(1999),《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周文祥、慕心編譯(1998),P. F. Drucker著,《巨變時代的管理》(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新北市:中天出版社。
    周世雄(2000),《國際關係:權力與制度)》,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劭彥譯(2003),J. M. Hobson著,《國家與國際關係》(The Stat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新北市: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周陽山(1996),〈制度化與民主化概念的省思〉,陳文俊主編,《臺灣的民主化:回顧、檢討及展望》,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頁3-13。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孟湘砥、胡若愚等譯(1993),W. F. Connell著,《近代教育史》(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orld),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范元偉譯(2009),E. Cohn、T. B. Geske著,《教育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祖慶譯(1995),C. Zorgbibe著,《國際關係》(L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胡煜嘉譯(1987),T. B. Gold著,《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臺灣奇蹟》(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臺北市:洞察出版社。
    洪墩謨譯(1992),K. Hartley著,《經濟政策問題研究》(Problems of Economic policy),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洪鎌德(1999),《當代政治經濟學》,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侯健、范亞峰譯(2001),L. Acton著,《自由與權力:阿克頓勛爵論說文集》(Writings on Religion, Politics, and Morality Classic Definitions of Mordern Liberal Doctrine),北京:商務印書館。
    唐宗清譯(1994),K. Harris著,《教師與階級:馬克思主義分析(Teachers and Classes : A Marxist Analysis)》,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高叔康編著(1993),《經濟學新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上)》,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孫晶(2004),《文化霸權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孫同文(2003),《從威權政府到民主治理》,臺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孫培青、任鍾印主編(1997),《中外教育比較史綱(古代卷)》,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翁明賢(2003),《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新北市:創世文化事業出版社。
    翁福元(2009),〈英國初等教育師資培育概覽:一個歷史的視野〉,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專業通訊》,第13期,頁6-10。
    徐南號(1989),〈日本師範教育發展的趨勢〉,《當前師範教育問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94-110。
    ―――(1999),〈台灣教育史之回顧與展望〉,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211-236。
    徐湘林、袁瑞軍譯(2000),D. P. Green、I. Shapiro合著,《理性選擇理論的病變—政治學應用批判》(Pathologies of Rational Choice Theory:A Critique of Applications in Political Scie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徐聖堯、楊靜利、王仕圖(2004),〈國小教師之供給量與需求量推估:民國92-102學年度〉,林本炫、鄒川雄編,《教育與權力:一個批判的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頁113-132。
    夏道平、馬凱、林全、吳惠林譯(1994),H. Lepape著,《自由經濟的魅力—明日資本主義》(Tomorrow Capitalism),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人傑等譯(1993),G. Mialaret、J. Vial主編,《現代教育史:1945年至今》(Histoire mondiale de Ľeducation),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小明(1998),《冷戰及其遺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文軍譯(1999),B. Holmes、M. Mclean合著,《各國課程比較研究》(The Curriculum: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芬芬(1992),〈我國師範教育中的意識型態〉,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師範教育學會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359-412。
    張宗漢譯(1994),R. Wade著,《管理市場:經濟理論與東亞國家由政府主導工業化》(Governing the Market: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苾蕪譯(1994),R. E. Barret、T. Gold、D. F. Simon、S. Greenhalgh、E. A. Winckler合著,《臺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張國興譯,百瀨宏著(1990),《小國》,臺北市: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張清溪(1994),〈教育與人力規畫〉,臺灣研究基金會策劃,《臺灣的教育改革》,臺北市:前衛出版社,頁281-311。
    張清溪、吳惠林(1996),《教育應以經濟發展為目的?》,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郭明堂(1995),〈教育權權源的評析〉,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權利與責任》,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119-136。
    郭俊鉌譯(1993),G. Lundestad著,《東西南北:1945至1990年的世界》(East, West, North, South: Major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1945-1990),臺北:金禾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曹俊漢(1990),《公共政策》,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許極燉(1996),《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許瑞雯譯(1999),D. Walker、J. F. Soltis合著,《課程與目的》(Curriculum and Aims),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梁忠銘(2008),〈日本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研究〉,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主編,《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171-201。
    國立編譯館,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2003),W. T. Tow著,《亞太戰略關係:尋求整合安全》(Asia-Pacific Strategic Relations Seeking Convergent Security),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005),《2005年台灣地區民眾對重要教育議題看法之調查結果報告》,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2006),《2006年台灣地區民眾對重要教育議題看法之調查結果報告(二)(中等教育及師資培育)》,新北市: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2008),《2008年台灣地區民眾對重要教育議題看法之調查結果報告(主題二:中等教育及師資培育)》,新北市: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臺北市:教育部。
    ―――(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教育部。
    ―――(1998),《教育改革行動方案》,臺北市:教育部。
    ―――(2004),《我國中小學師資供需與「流浪教師」之問題專案報告》,2004年10月11日赴立法院作專案報告。
    ―――(2005a),《94學年度師資培育政策方向說明會會議資料》,2005年6月7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辦理之說明會。
    ―――(2005b),《「感同身受,積極協助,共創國教願景~共同正視教育結構問題,凝聚共識儘速修法」新聞稿》,2005年6月12日發布。
    ―――(2007),《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5年版)》,臺北市:教育部。
    ―――(2009),《中華民國教育統計(98年版)》,臺北市:教育部。
    ―――(2010a),《中華民國教育統計(99年版)》,臺北市:教育部。
    ―――(2010b),《近16年我國教育發展統計分析(83-98學年度)》,臺北市:教育部。
    ―――(2010c),《教育統計指標之國際比較(99年版)》,
    ―――(2011a),《中華民國教育統計(100年版)》,臺北市:教育部。
    ―――(2011b),《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9年版)》,臺北市:教育部。
    陳小紅(1997),〈「福利國家」改革模式之意涵—經濟「全球化」的觀點〉,《理論與政策》,第43期,頁113-130。
    陳伯璋(1991a),〈我國師範制度政策與制度之發展與檢討〉,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主編,《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臺北市:正中書局,頁141-161。
    ―――(1991b),〈台灣四十年來國民教育發展之反省與檢討〉,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171-203。
    ―――(1993),〈意識型態與教育——教育研究的另一面向〉,陳伯璋編著,《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1-8。
    陳忠信(杭之)(1989),《國家政策與批判的公共論述》,臺北市: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陳奎憙(1989),〈英國師範教育發展趨勢〉,《當前師範教育問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30-43。
    ―――(2000),〈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15-40。
    陳敦源(2000),〈誰掌控官僚體系?從代理人理論談臺灣官僚體系的政治控制問題〉,《公共行政學報》,第4期,頁99-129。
    陳舜芬(1989),〈美國師範教育的演進與改革動向〉,《當前師範教育問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11-29。
    陳舜芬、丁志仁、洪儷瑜(1996),《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的檢討》,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陳儒晰譯(2007),H. A. Giroux著,《教師是知識份子》(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城(1991),《中華民國國家發展體系研究》,臺北:嵩山出版社。
    黃廉(1989),〈由大學法修正案論軍訓教育的興革〉,《當前師範教育問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918-935。
    黃芳玫(2001),〈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回顧與其教育面、經濟面之影響〉,《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31卷第2期,頁91-118。
    黃坤錦(1994),〈柯南特「美國師範教育」對我國的啟示〉,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多元化與師資素質》,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181-194。
    黃政傑(1991),〈我國師範教育入學制度與學生待遇〉,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主編,《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臺北市:正中書局,頁163-184。
    ―――(1993),〈社會變遷、意識型態與學校課程〉,中國教育學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主編,《文化變遷與教育發展》,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頁81-119。
    黃俊英(1991),〈行政計畫的基本觀念與方法〉,《政策分析與行政計畫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研考會,頁197-206。
    黃淑玲,(1993),〈世界主要國家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比較分析〉,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主編,《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273-312。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嘉雄(1999),〈台灣教育行政之演進〉,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5-32。
    ―――(2000),《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馮之浚(1999),〈知識經濟與教育創新〉,黃順基主編,《走向知識經濟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頁113-141。
    彭淮棟譯(2000),J. S. McClelland著,《西洋政治思想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ucal Thought),臺北市:商業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湯梅英、毛連塭(1995),〈國小師資培育方式之意見調查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師範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21-97。
    楊瑩(1989),〈英國小學師資培育制度〉,《各國小學師資培育》,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97-168。
    楊筱譯(1997),K. N. Waltz著,〈冷戰後的東西方關係〉(East-West Relations after the Cold War),周榮耀主編,《冷戰後的東方與西方――學者的對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3-9。
    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1999),A. Heywood著,《政治學新論》(Politics),臺北市: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楊永明(2010),《國際關係》,新北市: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百世(2000),《師資培育的理論與實際》,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楊深坑(1989),〈西德小學師資培育制度〉,《各國小學師資培育》,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357-370。
    ―――(1999),《知識形式與比較教育》,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葆焜、范先佐(2000),《教育經濟學新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詹中原(2002),〈政府再造的理論〉,蘇永欽主編,《政府再造:政府角色功能的新定位》,臺北市:新臺灣人基金會,頁3-15。
    詹志禹、鄭同僚(1994),〈師範體系的開放與師範課程的設計〉,《臺灣的教育改革》,臺北市:前衛出版社,頁391-430。
    董安琪譯(1984),M. Olson著,《集體行動的邏輯》(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溫明麗(1997),〈師範教育之發展趨勢:一個哲學觀〉,黃政傑主編,《當代師資培育的發展與趨勢》,臺北市:漢文書局,頁35-52。
    溫明麗譯(1997),M. W. Apple著,〈官方知識的政治運作策略:國定課程的意義何在?〉,楊思偉、溫明麗合譯,《課程‧政治――現代教育改革與國定課程》,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1-50。
    葉俊榮(2003),〈行政院組織改造的目標、原則及推動機制〉,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編,《政府改造》,臺北市: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頁55-86。
    蓋浙生(1993),《教育經濟與計畫》,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齊光裕(1996),《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民國卅八年以來的變遷》,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齊思賢譯(2000),L. C. Thurow著,《知識經濟時代》(Building Wealth: the New Rules for Individuals, Companies, and Nation in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銅豌豆(1988),〈學校:製造順民的大工廠――揭開黨化教育的面紗〉,林玉體主編,《師生之吼――一九八七台灣教育批判》,臺北市:敦理出版社,頁29-51。
    閻克文譯(1998),N. B. Machiavelli著,《君主論》(Il Principe),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閻紀宇譯(2005),F. Fukuyama 著,《強國論》(State-Building : Governance and Word Order in the 21st Century),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5),《十年來之臺灣教育》,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1987),《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師範教育篇(上)》,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蔡明哲(1987),《社會發展理論――人性與鄉村發展取向》,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蔡清華(1993),《美國一九八○年代以來師範教育改革之研究――兼論其對台灣地區師範教育改革之啟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潘振民譯(1991),G. J. Stigler著,《產業組織和政府管制》(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鄭力軒譯(2007),N. Fligstein著,《市場的構造:21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社會學》(The Architecture of Markets : An Economic Sociology of Twenty- first Century Capitalist Societies),臺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鄭世仁(1995),〈一場靜默的社會革命〉,國立教育資料館、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師範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1-28。
    鄭保國(2009),《美國霸權探析》,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鄭勝耀(2008),〈美國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研究〉,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主編,《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51-78。
    鄭興弟(2002),〈較多的治理,較少的政府〉,蘇永欽主編,《政府再造:政府角色功能的新定位》,臺北市:新臺灣人基金會,頁17-39。
    劉代洋、黃丙喜(2005),〈企業、政府與社會導論〉,劉代洋、黃丙喜編撰,《企業、政府與社會》,臺北市:雙葉書廊,頁1-42。
    劉金質(2003),《冷戰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劉毓玲譯(1993),D. Osborne、T. Gaebler合著,《新政府運動》(Reinventing Government: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報(2005),〈搶救國教萬人周日上街頭〉,2005.6.6,版生活A6。
    ―――(2009a),〈教育部長次長都是貧戶之子〉,2009.9.18,版1。
    ―――(2009b),〈卓越師培獎學金擴增至3師大〉,2009.10.7,版教育AA4。
    ―――(2010a),〈想當教師先檢定,實習1年沒津貼〉,2010.1.25,版話題A5。
    ―――(2010b),〈教育部擬併5所教大強化競爭力〉,2010.12.24,版教育AA4。
    ―――(2011),〈印度華語熱,教部擬供萬名教師〉,2011.11.24,版教育AA4。
    賴清標(1980),〈師專生任教意願及教學態度之調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編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頁521-544。
    劉世閔(2008),〈全球化與本土化衝擊下教育政策研究方法之趨勢〉,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資料與研究》,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頁71-110。
    劉金質(2003),《冷戰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鍾清漢(1988),《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薛曉華譯(2007),T. S. Popkewitz著,《教育改革的政治社會學:教學、師資培育及研究的權力╱知識》(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 Power∕Knowledge in Teach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國立編譯館。
    薛曉源、陳家剛主編(2007),《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的基礎理論》,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5),《臺灣新思維:國民主義》,臺北市:時英出版社。
    ―――(1996),〈後冷戰時代亞太政經變遷中的兩岸關係〉,蕭全政、李文志、陳治萍、楊鈞池、吳若予合著,《劇變中的亞太與兩岸關係》,臺北市:業強出版社,頁1-27。
    ―――(2001),〈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臺灣的角色〉,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主編,《政治科學論叢》,第14期,頁201-222。
    蕭新煌(1992),〈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剖析:自主性與資源分配〉,臺灣研究基金會國防研究小組主編,《解剖臺灣經濟》,臺北市:前衛出版社,頁9-32。
    蕭新煌編(1985),《低度發展與發展:發展社會學選讀》,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謝瑞智(1996),《教育法學》,臺北市:文笙書局。
    謝小芩、張晉芬、黃淑玲(1996),《技職教育政策與職業學校的運作》,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顏秉璵(1994),〈社會變遷中的師範教育政策〉,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頁1-19。
    羅志淵主編(1989),《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册:政治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譚光鼎(1997),〈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黃政傑主編,《當代師資培育的發展與趨勢》,臺北市:漢文書局,頁53-84。
    龐建國(1993),《國家發展理論:兼論臺灣發展經驗》,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蘇子喬譯(2005),R. H. Chilcote著,《比較政治與政治經濟(Comparative Inquiry in Politics and Political Economy)》,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蘇峰山(2005a),〈象徵暴力與文化再製――布爾迪厄之反思〉,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再版)》,嘉義:南華教研所,頁111-139。
    ―――(2005b),〈布爾迪厄:《教育、社會與文化中的再製》導讀〉,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再版)》,嘉義:南華教研所,頁199-212。
    二、英文部分
    Almond, G. A., G.. B. Powell, Jr., K. Strom, and R. Dalton. (2004),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A World View. New York: Pearson Longman.
    Althusser, L. (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Bachrach, P. and M. S. Baratz. (1962), “Two Faces of Powe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6: 947-952.
    ―――(1963), “Decisions and Nondecisions: A Analytical Framework.”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7: 632-642.
    ―――(1970), Power and Povert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rett, R. E. and M. K. Whyte. (1982),“Dependency Theory and Taiwan: Analysis of a Deviant Cas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7:1064-1089.
    Bowles, S. and H. Gintis. (1977),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Buchanan, J. M. (1984),“Politics without Romance: A Sketch of Positive Public Choice Theory and Its Normative Implications.” In J. M. Buchanan, R. D. Tollison, ed., Theory of Public Choice Ⅱ(pp.11-22).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uchanan, J. M. and G. Tullock. (1965), The Calculus of Consent: Logical Foundations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uchanan, J. M., R. D. Tollison, and G. Tullock. (1980), Toward a Theor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Caporaso, J. and D. Levine. (1992), Theories of Political 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doso, F. H. and E. Faletto. (1979), Dependence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arnoy, M. and H. M. Levin. (1985), Schooling and Work in the Democratic Stat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lark, C. (1987),“The Taiwan Exception: Implications for Contending Political Economy Paradigm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31:327-356.
    Coase, R. H. (1988),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ahl, R. (1957), “The Concept of Power.” Behavioral Science 2:201-205.
    De Jouvennel, B. (1957), Sovereignty: An Inquiry into the Political Goo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os Santos, T. (1970),“The Structure of Dependenc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0(2):231-236.
    Dunleavy, P. and B. O’Leary. (1987), Theories of the State: The Politics of Liberal Democracy. London: Macmillan.
    Durkheim, E. (1969),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ye, T. R. (1975),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 Princeton Hall.
    Easton, D. (1953), The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 Knopf.
    ―――(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s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inceton Hall.
    Erlanger, S. (2009), “Legacy of 1989 Is Still Up For Debate.” The New York Times. Tuesday, November 17, 2009:4.(專為聯合報精選)
    Frank, A. G. (1966),“The 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ment.” Monthly Review 18(September):17-31.
    Giddens, A. (1996),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oodin, R. (1996), “Institutions and their Design.”Iin R. Goodin, ed.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odlad, J. I. (1984), A Place Called School: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New York: McGraw-Hill.
    Griffin, K. (1969), “Underdevelopment in History.” In C. Wilber, ed., 1979,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ment. New York: Random House. Pp. 77-90.
    Ham, C. and M. Hill. (1984), The Policy Process in the Modern Capitalist State. England: Wheatsheaf Books, Ltd.
    Hayek, F. A. (1945),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5(4):519-530.
    Henriot, P. J. (1976), “Development Alternatives: Problems, Strategies,Values.” In C. Wilber, ed., 1979,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ment. New York: Random House. Pp. 5-22..
    Hirst, P. and G. Thompson. (2000), 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Governance.(second edition)Cambridge: Polity Press.
    Huntington, S. P.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Jenks, C. (1993),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Keohane, R. and J. S. Nye. (1989),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Boston: Brown Little.
    Latham, E. (1956),“The Group Basis of Politics.” In Political Behavior, ed. H. Eulau, S. J. Eldersveld and M. Janowitz. New York: Fress Press.
    Lukes, S. (1974), Power: A Radical View.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Nordlinger, E. A. (1981), On the Autonomy of the Democratic Sta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orth, D. C. (1993),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Connor, J. (1973), 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O’Donnell, G. and P. C. Schmitter. (1986),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ortes, A. (1976), “On the Sociolog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ories and Issu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55-85.
    Ranney, A. (1996),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7th Edition) NJ: Prentice-Hall.
    Rawls, J. (1999), A Theory of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stow, W. W. (1968),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ussett, B.,H. Starr, and David Kinsella. (2004), World Politics: The Menu for Choice.(Seventh Edition)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Tullock, G. (1976), The Vote Motive. Londo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A1Tairs.
    Schattschneider, E. E. (1960), The Semi-Sovereign People: A Realist’s View of Democracy in America. Hinsdale, Illinois: The Dryden Press.
    Skocpol, T. (1985),“Br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P. B. Evans, D. Rueschemeyer and T.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pp.3-37.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 (2009),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A Digireads.com Book.
    So, A. Y. (1990),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Dependency, and World System Theor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tone, D. A. (1988), Policy Paradox and Political Reaso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bers.
    Winckler, E. (1989), Taiwan Politics in the 1990s: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Paper presented in the Conference on Democratiz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held by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and the Center for Intenational Affairs, Harvard University, January 9-11, 1989. Taipei.
    Wolf, C., Jr. (1993), Markets or Governments: Choosing between Imperfect Alternatives. Santa Monica: RAND.
    Wrong , D. H. (1980), Power:Its Forms, Bases and Uses. New York: Harper Colophon.
    三、網路資料
    內政部戶政司,http://www.ris.gov.tw/version96/population_01_C.html,2011/11/3。
    中央選舉委員會網站,http://db.cec.gov.tw/vote3.asp?pass1=A2004A0000000000aaa,2011/12/2。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站,http://www.cepd.gov.tw,2011/11/2。
    教育部中教司網站,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2055,2011/10/28。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2009/11/23。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http://140.111.34.179/index.php,2011/10/13。
    瑞士國際管理學院(IMD)網站,http://www.imd.ch/wcy,2011/11/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