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簡瑞隆 |
---|---|
論文名稱: |
參與運動校隊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及其相關因素影響之比較研究 |
指導教授: | 林德隆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1 |
中文關鍵詞: | 運動校隊 、青少年 、偏差行為 、刺激尋求動機 、刺激忍受力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03 下載:9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參與運動校隊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刺激尋求動機及刺激忍受力影響的差異情形,以作為學校單位在推廣組成運動團隊時的參考。研究方法採自陳問卷調查法,選取國民中學三年級運動員與一般學生共655人為研究對象,施以「青少年生活經驗調查問卷」,將所得資料以SPS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處理,並透過描述統計、獨立樣本單因子及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法比較差異,綜合歸納研究結果後,得到結論如下:
一、男性青少年發生偏差行為的頻率、刺激尋求動機與刺激忍受力的表現均高於女性。
二、青少年有參與運動校隊經歷的運動員其偏差行為發生的頻率低於一般學生,但刺激尋求動機與刺激忍受力的表現則高於一般學生。
三、運動年資對青少年運動員偏差行為、刺激尋求動機及刺激忍受力的影響有顯著的差異,資深者優於資淺者。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分:
王同茂(2002)。從體育活動中培育活力青少年。學校體育,72,18-21。
王秀銀(1994)。銘傳管理學院運動員與非運動員人格特質之研究。銘傳學刊,5,235-287。
王珮玲(1987)。高中聯考壓力與國中生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南詔(2001)。兒童衝動性格與偏差行為之發展-質化的探討。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輔所碩士論文。
王淑女(1995)。青少年的休閒活動與偏差行為。社區發展季刊,72,105-124。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6)。青少年白皮書。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呂宏曉(2000)。反社會人格障礙與非反社會人格障礙之男性受刑人在腦額葉執行功能與無法克制性格上的比較。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李欣瑩(2001)。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武典(1987)。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
邱瓊慧(1988)。社會支持與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世英(1994)。關於少年偏差行為的教育性理念和對策。學生輔導,32,80-87。
林朝夫(1991)。偏差行為輔導與個案研究。台北:心理。
周紹忠、岑漢康(2000)。體育心理學。台北市:亞太圖書。
柯永河(1993)。心理治療與衛生(上、下)。台北市:張老師。
侯崇文、周愫嫻(1998)。青少年出入不正當場所與偏差行為。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3,153-174。
馬啟偉(1996)。體育心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馬傳鎮(1988)。心理與環境因素對少年潛在非行性及自陳犯罪行為預測效力之研究。警學叢刊,19(1),131-156。
馬傳鎮(1996)。我國台灣地區女性少年犯相關因素及其防治對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高金桂(1992)。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研究報告:問題行為學生類型及其成因之研究。台北:教育部。
徐淑美(2004)。家庭與學校因素對國中生偏差行為影響研究。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柏原(1987)。國三學生生活壓力、自我強度與學業成就之因果模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浮安(1997)。著名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芳君(2003)。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吳幸玲(1993)。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台北:楊智。
許春金(1986)。青少年犯罪原因論:社會控制理論之中國研究。台北:中央警官學校犯罪防治學系。
許樹淵、崔凌震(2004)。健康與體育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平吾(1996)。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陳姣眉、詹歷堅、郭美滿(1993)。生活壓力、因應策略和青少年犯罪。教育與心理研究,116,459-474。
張秀慧(2001)。國中生刺激尋求動機、休閒意願、休閒無聊感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盈(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問題陳顯。社區發展季刊,88,240-253。
張家銘(1997)。社會學(上)。台北市:唐山。
張紹勳(1996)。專科資管科學生價值觀、生活適應、自我強度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5),23-41。
張惠君(2002)。家庭系統、學校系統與國中生自我控制及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華葆(1985)。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張德銳(1986)。台北市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次級文化與違規犯過行為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聰(1994)。青少年偏差行為之探討。空大社會科學學報,2,1-36。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勳(2000)。國中學生與犯罪少年社會支持與刺激忍受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祥(1990)。青少年刺激尋求、社會技巧、社會行為及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2,87-116。
黃德祥(1991)。犯罪青少年刺激尋求與社會技巧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14,51-92。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黃德祥、楊忠和(1992)。大學學生T型性格與A型行為的生理特質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3,189-242。
黃瓊妙(2000)。台北市在學少年不同休閒參與類型之刺激尋求動機、休閒阻礙對其心理社會幸福感之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育貞(2002)。刺激尋求動機、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寶瑩(2004)。圖解心理學。台北:易博士文化。
彭秀玲(1986)。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自我強度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恩(1996)。社會學概論。台北市:風雲論壇。
詹志禹(1996)。我國青少年犯罪研究之整合分析。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楊簣芬(1987)。刺激尋求動機與創造力、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簣芬、吳靜吉(1988)。刺激尋求動機與創造力、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政大學報,58,189-216。
劉虹妤(2003)。國內外運動員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石岩(1999)。在運動中養身養心。學生輔導,63,112-119。
鄭自薔(1995)。北市高中職學生道德判斷、自我強度與內外控信念之差異及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鄭照順(1997)。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燿男(1995)。國小兒童刺激尋求動機、學校氣氛知覺與偏差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齡(2000)。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湘(1999)。青少年休閒生活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休閒同儕關係、休閒活動選擇與休閒無聊桿之型態分析。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蔡文輝(2000)。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蔡欣延、周宏室(2004)。從Adorno的美學觀點論「身體」運動教育的價值。中華體育,18(3),107-115。
蔡佳容(1991)。國中生刺激尋求動機與休閒取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德輝、楊士隆(2000)。青少年暴力行為:原因、類型與對策。台北: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
簡曜輝(1982)。大學體育系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質。大專體總七十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
羅豐良(2001)。社會控制對兒童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警政署(2004)。警政統計通報93年第9號。取自警政署網站:http://www.npa.gov.tw/count/main.htm
蘇尹翎(2000)。社會連結與雲嘉地區少年偏差行為-Hirschi社會控制理論之驗證研究。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明耀(2003)。運動治療個案研究12週強化運動課程訓練對非行少年人格特質與休閒運動習慣之影響。2003年台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
蘇素美(1993)。刺激尋求動機、親子關係、學校環境知覺與國中生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90-130。
二、外文部分:
Brown, J. D., Siegel, J. M.(1988). Exercise as a buffer of life stres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Health Psychology, 7,341-353.
Calfas, K. J., Taylor, W. C.(1994).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in adolescents. 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6,406-423.
Cohen, S., Wills, T. A.(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310-351.
Crews, S. J., Landers, S. M.(1987).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aerobic fitness and reactivity to psychological stressors. In V.Seefeld(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well being. pp.304-341.
Farley, F.(1986).World of the Type T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oday,20(5),46-52.
Folkins, C. H., Sime, W. E.(1981).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and mental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36,373-389.
Frey, J. H., Eitzen, D. S.(1991). Sport and social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7,503-522.
Gabbard, C.(2003). Lifelong motor development,(4th ed.). CA: Benjamin Cummings.
Harmon, M. H.(1980).The Barron ego strength scale: A study of personality correlates among normal.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36(2), 423-436.
Herbert, M.(1987). Conduct disorders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2nd ed.). N.Y: John Wiley & Sons.
Hindelang, M. J.(1971).Age, sex and the versatities of delinquent involvement. Social Problems,18,522-535.
Ittenbach, R. F., Harrison, P. L.(1990). Predicting ego-strength from problem-solving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Measurement &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 Development,123(3),128-136.
Irwin, C. E.(1993). Adolesence and risk taking: How are they related? In N. Bell & R. Bell(Eds.), Adolescent Risk Taking. pp.7-20.California: Sage.
Kish, G. B., Donnenwerth, G. V.(1972).Sex differences in the correlates of stimulus seeking.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8(1), 42-49.
Lazarus, R. S., Folkman, S.(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Miyake, K., Zuckerman, M.(1993).Beyond personality impressions: Effects of physical and vocal attractiveness on false consensus, social comparison, affiliation, and assumed and perceived similar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1(3), 411-437.
Montserrat Goma-I-Freixanet(1995).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aspects of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2),125-134.
Morgan, E. P.(1987).Reduction of state anxiety following acute physical activity. In W.P. Morgan & S.E.Goldston(Eds.).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Washington,D.C.Hemisphere.
Parrott, C. A., Strongman, K. T.(1984).Locus of control and delinquency. Adolescence,19(74),459-471.
Rahe, R. H.(1974). The pathway between subjects, recent life changes and their near-future illness report: representative results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Dohrenwend, B.S.,& Dohrenwend, B.P.(Eds).Stressful life Event: Their Nature and Effec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Rejski, W. J., Thompson, A.(1993).Historical and conceptual roots of exercise psychology. In Seraganian(Ed.). Exercise psychology: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New York:Wiley
Robert, S. W., Daniel, G.(1999). 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簡曜輝、季力康、卓俊伶、洪聰敏、黃英哲、黃崇儒、廖主民、盧俊宏等譯)。台北:運動心理學會。
Seefeldt, V. D., Ewing, M. E.(1997). Youth sports in America. President’s Council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Sports Research Digest,2(11),1-11.
Shields, D. L. L., Bredemeier, B. J. L.(1995).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 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
Smith, E. A., Caldwell, L. L.(1989).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leisure experiences among smoking and nonsmoking adolescent.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9(1-2),152-163.
Spielberger, C. D.(1975). Anxiety: State-Trait process. In C.D. Spielberger and I.G. Sarason, Stress and Anxiety. New York: Wiley.
Tattersfield, C. R.(1971). Competitive Sport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Durham.
Taylor,C.B.,Sallis,J.F.,&Neecle,R.(1985).The relation of physical and exercise to mental health. Public Health Reports,100(2),195-200.
Thakur, G. P., Thakur, M.(1980).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thlete and non-athlete college male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1,180-188.
Williams, J. R., Gold, M.(1972).From delinquent behavior to official delinquency. Social Problems,20(2),209-229.
Yang, Ming-Ling.(1999). A leisure-related multivariate model for adolescent delinquenc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Zuckerman, M.(1979).Sensation seeking: Beyond the optimal level of arousal.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Zuckerman, M.(1990).The psychophysiology of sensation seek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8(1), 313-345.
Zuckerman, M., Eysenck, S.& Eysenck, H. J.(1978).Sensation seeking in England and America: cross-culture, age and sex comparison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6,139-149.
Zuckerman, M., Kuhlman, D. M.(2000).Personality and risk-taking: Common biosocial facto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8(6), 99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