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倪嘉駿
NI, Chia-chun
論文名稱: 在地者與外來者對地方文化意象形成之研究──以公館地區「老公館」與「意識報」群體為例
A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Insider and Outsider Shaping Local Culture Image- The Experience of “The Old Gongguan” and “The NTU Consciousness” Communities in Gongguan
指導教授: 廖世璋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9
中文關鍵詞: 公館在地者外來者城市意象日常實作
英文關鍵詞: Gongguan, insider, outsider, city image, daily practi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4下載:2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從地方論述與城市意象概念廣為當今各界熱烈討論的背景脈絡下,探討臺北市公館地方文化意象各項元素之內容及其形成之原因,以地域當中兩類不同取向的群體「在地者:健軍國宅老公館居民」與「外來者:台大意識報社團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差別化意象之比較。本研究採參與觀察、深度訪談、檔案研究與繪圖法等多元取向進行資料蒐集。

    綜合研究文獻與資料研析,本研究所得到的結論如下:
    一、本研究兩類群體間的公館意象構成元素分述如下:台大意識報社團學生在文化通道上,分別具有椰林大道、舟山路、芳蘭路、萬新鐵路與瑠公圳水道等要素;在文化邊緣上,則具有臺大傅園之要素;在文化區域上,包含有公館教會群、日式宿舍群與臺大校園文化資產群等要素;在文化節點上,分別具有腳踏車節點與校園公共空間節點等要素;最後在文化地標上,則以臺灣大學為主要的要素。健軍國宅老公館居民在文化通道上,分別具有舟山路、萬新鐵路、瑠公圳水道與汀洲路等要素;在文化邊緣上,則具有新店溪水岸與羅斯福路之要素;在文化區域上,包含有公館教會群、寶藏巖寺等寺廟群、日式宿舍群、公館眷村群與臺北自來水園區之要素;在文化節點上,分別具有腳踏車節點與校園公共空間節點等要素;最後在文化地標上,則以臺灣大學為主要的要素。

    二、在公館的文化意象元素之形成原因上,研究者發現公館文化意象構成要素在視覺導向的成因上可分為「連續性景觀」與「獨特的風格樣貌」兩大類;接著,在生活結構成因上可分為「日常生活中的構連」、「不同功能屬性的競逐」以及「觀察者與空間的斷裂」三大類;最後,在日常生活之實作的成因上可分為「對歷史文化意義之認同」、「舊時公館的庶民記憶」、「空間意義的再詮釋」、「被賦予對話意涵之平台」以及「呈顯群體差異的生活方式」五大類型。

    接著,研究者根據研究結論來回應與反思 Lynch 的城市意象論點,進而提出「在地認同感」之概念,並對後續研究者在進行相關研究時提出建議方向。

    The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local culture image element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image elements in Gongguan of Taipei city that base on the context of local discourse and city image concept which lively discussed by all sectors in current society. Two types of communities which located in Gongguan are selected for comparison, and named “the insider: old Gongguan residents at Jianjun public housing.” and “the outsider: NTU Consciousness campus organization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respectively. The techniques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 archival research and cognitive map analysis are used to collect data.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wo communities constructing the culture image elements of Gongguan are as follows:
    (1) Description of the NTU Consciousness, the culture paths were constructed by Royal Palm Boulevard, Zhoushan Road, Fanglan Road, Wanxin Railway and Liugong Canal. The culture edges were constructed by Fu Szu-nien memorial garden. The culture districts were constructed by the Gongguan churches, the Japanese-style dormitories and the culture heritages of NTU campus. The culture nodes were constructed by the bicycle issues and the campus public space issues. Finally, the culture landmark was constructed b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ampus.

    (2) Description of the Old Gongguan, the culture paths were constructed by Zhoushan Road, Wanxin Railway, Liugong Canal and Tingzhou Road. The culture edges were constructed by Xindian River riverside and Roosevelt Road.
    The culture districts were constructed by the Gongguan churches, the Gongguan temples, the Japanese-style dormitories, the Gongguan military dependents, and Taipei Water Park. The culture nodes were constructed by the bicycle issues and the campus public space issues. Finally, the culture landmark was constructed b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ampus.

    2. The typ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ulture image elements in Gongguan are as follows:
    (1) Visually oriented: divided into “continuity of landscape” and “appearance of unique style”
    (2) Living structures: divided into “connection of the daily life”, “competition of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and “interruption of the observers and the space”
    (3) Daily practice: divided into “identification of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old Gongguan memories of the ordinary people”, “reinterpretation of space meaning”, “the platform that has been given the meaning of dialogue” and “reflection of group differences in lifestyle”

    In light of above findings, researcher reflects on Lynch's city image argument. Then researcher transforms the argument into the concept of "local identity" and proposes certain suggestions for the succeeding researchers as reference.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二章 文獻研析..........................8 第一節 領域感.............................8 第二節 城市意象...........................14 第三節 地方感.............................32 第四節 相關概念探討及比較..................41 第五節 地方文化意象之初步概念...............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54 第一節 民族誌研究法........................54 第二節 研究工具...........................58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67 第四節 資料真確性與研究倫理.................78 第五節 研究流程...........................80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82 第一節 公館生活者之文化背景.................82 第二節 意識報學生對公館的想像地圖............93 第三節 老公館居民對公館的想像地圖...........108 第四節 意識報與老公館在地域中的交會.........124 第五節 不同生活者對公館文化意象的要素........142 第五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174 第一節 研究結論...........................174 第二節 反思與「在地認同感」之概念...........176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工作...............179 特別致謝.................................18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83 外文部分.................................187 附件 附件一 台大意識報學生訪談同意書與訪談大綱....188 附件二 健軍國宅老公館居民訪談同意書與訪談大綱.190 附件三 繪圖法調查問卷......................192 附件四 臺北市公館地區歷史背景及現況探討......194

    一、 中文部分
    孔憲法(1979)。《林區氏都市意象研究方法之應用與修改》。臺北:私立文化大學實業計劃(工學組)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志弘(2005)。〈地方意象、地域意義與再現體制:1990年代以降的文山地區〉,《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8:135-188。
    王御風(2011)。<地方學的發展與挑戰>,《思與言》,49(4):31-55。
    台大意識報(2012a)。<關於台大意識報的使命>。臺北:台大意識報。檢索日期:2012年3月2日,讀取自網址:http://www.facebook.com/#!/NTUcpaper/info/
    台大意識報(2012b)。<台大意識報線上刊物閱覽>。臺北:台大意識報。檢索日期:2012年5月29日,讀取自網址:http://cpaper-blog.blogspot.tw/
    石育民、李彥儒(2004)。<尋找全球在地化下的古亭客家空間文化意象─以臺北市南昌路、同安街為例>,《第四屆「客家研究」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1)。<業務說明-社區總體營造>。檢索日期:2011年10月7日,讀取自網址http://www.cca.gov.tw/business.do?method=list&id=5
    呂怡儒(2001)。《臺北近郊森林地方感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英弘、林朝欽(1997)。<地方情感概念在戶外遊憩研究上之探討>。1997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休閒遊憩行為。南投: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李清志、顏忠賢、林盛豐(2011)。《臺北學:幸福城市的風格地景》。臺北:馬可孛羅文化。
    林佳瑩(2010)。《潭子鄉產業發展與當地老農地方感的形塑與轉化》。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邱瓊玉(2011年4月4日)。<意象臺北 剝皮寮最搶鏡>,《聯合報》。檢索日期:2011年4月20日,讀取自網址http://udn.com
    施植明(譯)(1995)。Norberg-Schulz, C. 著。《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臺北:田園城市文化。(原著出版年:1980年)
    夏鑄九、葉庭芬(1981)。<臺北地區都市意象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1):49-102。
    徐雨村(譯)(2005)。Kottak, C. P. 著。《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Cultural Anthropology 11E)。臺北:桂冠。(原著出版年:2005年)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Cresswell, T. 著。《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 A Short Introduction)。臺北:群學。(原著出版年:2004年)
    留方萍(2006)。《一個聚落的生與死──三重市後埔仔的聚落發展與地方感形塑》。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袁汝儀(1998)。<論文化與教育>,《文化視窗》,18:20-27。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下)》。臺北:五南圖書。
    許坤榮(譯)(1993)。Pred, A. 著。<結構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感覺結構的形成過程>(Structuration and Place: On the Becoming of Sense of Place and Structure of Feeling),《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夏鑄九、王志弘編),81-104。臺北:明文。(原著出版年:1983年)
    這牆音樂藝文展演空間(2011)。<The Wall簡介>。臺北:這牆音樂藝文展演空間。檢索日期:2011年12月4日,讀取自網址:http://www.thewall.com.tw/about
    陳文祥(1990)。《臺南都市意象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臺北:五南。
    陳玲玲(1991)。《兒童友伴選擇、友誼概念與友誼知覺之相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伶(譯)(1996)。Gehl, J. 著。《戶外空間的場所行爲:公共空間使用之硏究》(Life Between Builings: Using Public Space)。臺北:田園城市。(原著出版年:1987年)
    曾慶忠(2000)。《從角色認知結構探討辦公空間的領域行為》。桃園: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黃琇玫(2003)。《地方文化活動與地方認同》。臺南: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進福(2008)。《小琉球居民的日常生活與地方感的形塑》。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黃瑞琴(2001)。《質的敎育硏究方法》(再版)。臺北:心理出版社。
    楊幼蘭(譯)(2008)。Landry, C. 著。《創意城市:打造城市創意生活圈的思考技術》(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臺北:馬可孛羅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年)
    廖世璋(2005)。《文化地景的形態分析──清代時期至2002年的台北府城地區》。臺北: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11)。<展覽研討活動-臺北學>。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8日,讀取自網址:http://www.chr.taipei.gov.tw/ct.asp?xItem=1065358&CtNode=6366&mp=119031
    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2011)。<歡迎報名參加2011年第十屆北投學暨第八屆臺北學學術研討會>。臺北: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8日,讀取自網址:http://www.btcc.org.tw/btcc/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258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2011)。<園區歷史緣起介紹>。臺北: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3日,讀取自網址:http://www.thcp.org.tw/index.php?routing=Page&action=introduction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0)。<臺北市98年文化創意產業聚落調查成果報告/劉維公計畫主持>。臺北:臺北市文化局。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水源劇場館所簡介>。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檢索日期:2011年12月4日,讀取自網址: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outsource/venuesAction.do?method=doFindVenuesActivity&venuesId=36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2010)。《臺北市區里界說》。臺北:臺北市民政局。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2010a)。《臺北自來水園區水漾慢活導覽手冊》。臺北:臺北自來水事業處。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2010b)。《臺北自來水事業統計年報》。臺北: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檢索日期:2011年6月18日,讀取自網址:http://www.twd.gov.tw/public/Attachment/161013505425.pdf
    臺灣大學博物館群(2012)。<關於博物館群>。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檢索日期:2012年5月12日,讀取自網址:http://www.museums.ntu.edu.tw/about.jsp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173-193。臺北:巨流。
    歐陽鍾玲(1990)。<談領域及領域性>,《地理教育》,16:75-59。
    蔡宗雄(1996)。《民生社區空間意象之研究》。桃園: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曉梅、翁金山(2001)。<臺南市都市意象之研究──專家觀點之探討>,《建築學報》,35:45-62。
    賴文福(譯)(2000)。Fetterman, D. M. 著。《民族誌學》(Ethnography: Step by Step)。臺北:弘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89年)
    賴玉梅(2007)。《苗栗縣通霄鎮福興社區居民之鄉村意象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碩士論文。
    韓欣潔(2008)。《論臺北市大安區藝文意象之整合與提升》。桃園:私立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紹箕(譯)(1974)。Hall, E. T. 著。《隱藏的空間:人類的領域行為》(The Hidden Dimension)。臺北:三山文庫。(原著出版年:1966年)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2011)。<THAV特色介紹>。臺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檢索日期:2011年12月4日,讀取自網址:http://www.artistvillage.org/thav/Village/About/thav
    闞浩然(1999)。<國防部軍務局健軍新村沿革史>,《臺北文獻直字》,128:33-42。
    儺魂(2008)。<簡介-臺北永興軒與林口店信仰變遷>。檢索日期:2011年12月4日,讀取自網址:http://blog.yam.com/YongSing/article/18917183

    二、 外文部分
    Angrosino, M (2007). Doing Ethnographic and Observational Research. London: Sage.
    Banks, J. & Banks, C.M. (200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Hoboken, NJ: Wiley.
    Bernard, H.R. (1988). Unstructured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ing. Research Method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bury Park: Sage.
    Bogdan, R.C., & Biklen, S.K.(1992). Qualitative Reseach for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Fontana, A. & Frey, J. H. (1994).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e.
    Gustafson, P. (2001). Meanings of Place: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Conceptualiza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1, 5-16.
    Jick, T.D. (1983). Mix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riangulation in Action. In J. Van Manen (Ed.),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pp.135-148). Beverly Hills, CA: Sage.
    Lynch, K.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Norberg-Schulz, C. (1980).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Rizzoli.
    Popenoe, D. (1983). Sociology. Englewood Cliff: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Taylor, R. B. (1988). Human Territorial Functioning: An Empirical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Individual and Small Group Territorial Cognitions, Behaviors, and Consequenc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uan, Yi-fu (1977). Space and Place :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MN.
    Tylor, E. 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London: J. Murray.
    UNESCO (2011). Creative Cities Network - Who are the Members?.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Date: 2011/9/29, Source: http://www.unesco.org/new/en/culture/themes/creativity/creative-industries/creative-cities-network/who-are-the-member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