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任博 |
---|---|
論文名稱: |
中華民國政府與駐外人員的折衝:以一九七一年前後留美學界保釣運動為中心 |
指導教授: | 王秀惠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1 |
中文關鍵詞: | 中華民國政府 、駐外人員 、保釣運動 、留美學生 、留美學人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96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一九七0年年底,發韌於留美學界的保釣運動,激起了一股要求中華民國政府保疆衛土的狂潮,即使到了今天,還是為許多人所樂道,是以相關探討可謂豐碩。回顧以往這些成果,多從留美學生、學人角度出發,然若欲進一步建構釣運的完整樣貌,當不能忽視中華民國政府的立場。有鑑於此,本文即旨在討論分析其處理保釣運動的思維,對運動及留美學生的掌控方式,以及遭逢的挑戰與回應。此外,保釣運動的場域遠在美國,在鞭長莫及的情形下,政府自然亟需仰賴駐外人員的協助。身處第一線的我國駐外人員,對於處理釣運的看法與建議,是否與政府當局有所差異,亦是本文欲探查的重點。
研究成果發現,一九四九年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為了確保代表中國的合法地位,不得不仰賴友邦的外交支持,故不願主張收回包括釣魚臺列嶼在內的琉球主權,此種顧忌其後未見削減。一九六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美國改善與中共關係的政策,外加中共大幅修正外交策略,因此陸續獲得諸多國家的承認。在此情勢之下,我國政府基於加強鞏固與友邦的外交關係,乃不敢強硬抗議美國將釣魚臺列嶼隨同琉球交返日本之議,以及同日本爭奪釣魚臺之歸屬。另一方面,一九六0年代以後,美國社會先後發生的黑人民權運動、學生運動、反越戰運動,促使原本對政治活動冷漠的我國留學生,逐漸敢於參加遊行示威。時至一九七0年年底,日本在釣魚臺列嶼設置氣象臺,武裝驅逐我國漁民,以及琉球巡警撕毀我國所豎國旗的消息,迅速吸引部分留美學生目光的駐足,並旋即發起「保衛釣魚臺運動」,要求中華民國政府積極捍衛釣魚臺主權。
由於我國在聯合國席次的維持,亟需美、日的鼎力襄助,所以政府不願強硬主張釣魚臺主權,避免與兩國別開生隙。經過權衡,政府決定把釣運引領為「愛國」行動,主要策略有三:勸慰留美學生、口頭申明保衛主權立場,以及防阻釣運為左傾份子所用,並指示駐外人員因勢利導。但駐外人員即使努力輔導勸說,還是不能平息留學生質疑的聲浪;此外,單憑政府口頭宣示保衛釣魚臺決心,並無法有效說服學生,只會徒增反感。因此,駐外人員乃轉請政府應具保衛主權作為。就連僅於視導期間滯美的曾廣順、姚舜,也迅及提出相同意見。但政府因腹受沈重的外交壓力,故針對駐外人員的諸多請求,缺乏具體回應;即便部分國內官員亦籲請妥善處理釣運,依舊未能獲得重視,致使留美學生在四月的示威遊行過後,逐漸喪失對政府的向心,釣運的性質亦隨之產生變化。
對於釣運中的左傾學生,政府與駐外人員儘可能運用分化、打擊與宣傳手法壓制,但鑑於政府保衛主權的疲軟無力,外加中共國際聲勢的抬昇,左傾學生的氣勢卻益發地增長。另一方面,釣運在四月遊行過後,轉向探求中國政治問題,而這些探討中國政治問題的場域,經常成為左傾學生頌揚中共、抨擊臺灣當局的舞台。情勢至此,政府認為釣運已變質為有組織攻訐政府之活動,故欲利用駐美留學生黨務組織,號召親政府學生抵制。而原本對釣運表達同情與理解的駐外人員,面對此般情勢的變化,也不再呼籲當局保衛主權,而是籌謀應付左傾學生。然因留學生黨務組織平日運作的近乎廢弛,造成政府無法集結人力對抗左傾學生的困境。此種窘境,直至政府扶植成立「全美中國同學反共愛國聯盟」後,才獲得明顯改善。政府不但透過其與左傾學生一別苗頭,並吸收許多愛盟成員,充實留美學生黨務組織之人力。在愛盟的積極運作,外加政府有計畫的強化之下,駐美留學生黨務組織逐步獲得穩健的發展,並建立起深入校園的黨務系統,有利於政府日後監控留美學生的行動。
中文部分
(一)檔案
外交部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1.檔案號:019.12/0005 「釣魚臺列嶼國內外各界反應」 (1970.12.01-1971.02.01)。
2.檔案號:019.12/0006 「釣魚臺列嶼國內外各界反應」 (1971.01.01-1971.02.01)。
3.檔案號:019.12/0007 「釣魚臺列嶼國內外各界反應」 (1971.02.01-1971.04.01)。
4.檔案號:019.12/0008 「釣魚臺列嶼國內外各界反應」 (1971.04.01-1971.04.01)。
5.檔案號:019.12/0009 「釣魚臺列嶼國內外各界反應」 (1971.04.01-1971.06.01)。
6.檔案號:019.12/0010 「釣魚臺列嶼國內外各界反應」 (1971.06.01-1971.07.01)。
7.檔案號:019.12/0011 「釣魚臺列嶼國內外各界反應」 (1971.02.01-1971.07.01)。
8.檔案號:019.12/0012 「釣魚臺列嶼國內外各界反應」 (1971.07.01-1971.09.01)。
9.檔案號:019.12/0013 「釣魚臺列嶼國內外各界反應」 (1971.09.01-1972.04.01)。
10.檔案號:019.12/0014 「釣魚臺列嶼國內外各界反應」 (1971.09.01-1971.10.01)。
11.檔案號:019.12/0015 「釣魚臺列嶼國內外各界反應」 (1972.04.01-1972.06.01)。
12.檔案號:019.12/0019 「籲請收回琉球」(1951.04.01-1956.09.01)。
13.檔案號:412.7/0004 「大陸礁層與釣魚臺列嶼案(重要事件表)」 (1969.07.01-1972.03.01)。
14.檔案號:412.7/0012 「釣魚臺」(1970.07.01-1971.06.01)。
15.檔案號:602/0019 「釣魚臺列嶼問題專案之專案報告及研究」(1970.09.01-1971.04.30)。
16.檔案號:602/89008 「琉球地位及琉民待遇及國籍問題」(1967.07.01-1971.06.01)。
17.檔案號:640/90024 「聯大第廿六屆常會中國代表權問題」(1971.02-1971.11)。
18.檔案號:713.1/0036 「釣魚臺事件」(1971.01.01-1971.05.31)。
19.檔案號:713.1/0037 「釣魚臺事件」(1971.01.01-1971.05.31)。
20.檔案號:713.1/0038 「釣魚臺事件」(1971.01.01-1971.05.31)。
21.檔案號:713.1/0039 「釣魚臺事件」(1971.01.01-1972.07.31)。
22.檔案號:713.1/0040 「釣魚臺事件」(1971.01.01-1972.07.31)。
23.檔案號:713.1/0041 「釣魚臺事件」(1971.04.01-1971.04.30)。
24.檔案號:817.1/0036 「中國國民黨中常會議程」(1971.08-1971.10)。
25.檔案號:817.1/0037 「中國國民黨中常會議程」(1971.05-1972.02)。
26.檔案號:817.1/0057 「中國國民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速記錄」(1969.03-1969.12)。
27.檔案號:818.11/0002 「中央寧靜小組(釣魚臺列嶼問題)」(1970.09.01-1971.10.01)。
外交部檔案(國史館藏)
1.檔案號:020000016988 A 「陸海光會議」(1969 -1972)。
2.檔案號:020000016989 A 「陸海光會議」(1969 -1972)。
3.檔案號:020000016992 A 「陸海光會議」(1969 -1972)。
4.檔案號:020000016993 A 「陸海光會議」(1969 -1972)。
5.檔案號:020000031547A 「加強海外留學生黨務」(1969.11.19 -1970.03.24)。
會議檔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藏)
1.檔案號:6.42/230.13 「第三組對海外工作情形及目前急需進行諸端之報導」 (1951.07.23)。
2.檔案號:7.3/94 「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1953.03.19)。
3.檔案號:7.3/232 「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二0六次會議」(1955.07.04)。
4.檔案號:7.3/256 「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二三0次會議」(1955.11.14)。
5.檔案號:8.3/224 「中國國民黨第八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二二四次會議」(1960.06.22)。
6.檔案號:8.3/230 「加強輔導留美學生工作綱要」(1960.07.20)。
7.檔案號:8.3/246 「中國國民黨第八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二四六次會議」(1960.10.05)。
8.檔案號:8.3/262 「加強輔導留美學生工作綱要執行概況檢討改進意見清表」(1961.01.18)。
9.檔案號:8.3/310 「關於加強旅美學人學生宣傳工作計畫」(1961.02.06)。
10.檔案號:8.3/339 「海外各級黨部組織型態與活動改進方案」(1962.01.07)。
11.檔案號:8.3/378 「中國國民黨第八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三八七次會議」(1962.08.01)。
12.檔案號:8.3/385 「中國國民黨第八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三九四次會議」(1962.09.01)。
13.檔案號:9.3/144 「中國國民黨第九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一四四次會議」(1965.07.26)。
14.檔案號:9.3/186 「中國國民黨第九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一八六次會議」(1966.02.07)。
15.檔案號:9.3/265 「中國國民黨第九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二六五次會議」(1967.01.16)。
16.檔案號:9.3/274 「本黨海外之組織與今後努力之方向」(1967.02.15)。
17.檔案號:9.3/318 「中國國民黨第九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三一八次會議」(1967.08.23)。
18.檔案號:10.3/12 「中國國民黨第十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1969.05.26)。
19.檔案號:10.3/20 「中國國民黨第十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1969.07.02)。
一九七0年代保釣運動文獻(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藏)
1.《大風》編輯部,〈各地同胞保衛釣魚臺示威紀實〉,《大風》,4,(美國,1971.8),頁42-78。
2.李德怡,〈我參加保衛釣魚臺運動與感想〉,《大風》,3(美國,1971.3),頁83-84。
3.作者不詳,〈柏克萊、洛杉磯分會發起中國統一運動〉,《釣魚臺快訊》,40(美國,1971.11),頁1、3。
4.作者不詳,〈後太極拳記〉,(美國,1971.2),頁1-4。
5.念慈,〈美國博士也會失業嗎〉,《聯合季刊》,3:1(美國,1970.7),頁6-7。
6.密西根保衛釣魚臺行動委員會,〈安娜堡國是大會記錄〉(美國,1971),頁1-3。
7.潘艾,〈談美國學術市場選科系〉,《聯合季刊》,3:2(美國,1970.8),頁8-9。
鄭彥棻先生手稿檔案(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藏)
1. 檔案號:343 「留華學生暨駐美留學生黨務」(1960)。
(二)史料彙編
1.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編,《釣魚臺列嶼問題資料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72。
2.國史館編,《中華民國與聯合國史料彙編-中國代表權》,臺北:國史館,2001。
(三)報紙
1.《中央日報》(1952、1968、1970-1971)。
2.《聯合報》(1971.02.24)(2008.06.16)(2008.06.18)。
3.《中國時報》(1971.02.24)。
(四)專集、文集、回憶錄
1.王曉波,《尚未完成的歷史:保釣二十五年》,臺北:海峽學術,1996。
2.任孝琦,《有愛無悔:保釣風雲與愛盟故事》,臺北:風雲時代,1997。
3.沈君山,《尋津集—從革新保臺到一國兩治》,臺北:遠流,1989。
4.劭玉銘,《風雲的年代:保釣運動及留學生涯之回憶》,臺北:聯經,1990。
5.林國炯等編,《春雷聲聲:保釣三十週年文獻選輯》,臺北:人間,2001。
6.謝小岑、劉容生、王智明主編,《啟蒙‧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10。
7.春雷系列編輯委員會,《崢嶸歲月‧壯志未酬:保釣運動四十週年紀念選輯(上冊)》,臺北:人間,2010。
8.錢復,《錢復回憶錄(卷一)》,臺北:天下遠見,2005。
9.龔忠武等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週年文獻選輯》,臺北:人間,2006。
(五)期刊論文與專書
1.王永中,〈留美學界的保釣運動〉,《人與社會》,6:3(臺北,1978.8),頁24-35。
2.丘垂亮,〈幾個不同角度看留學生的保釣運動〉,《人與社會》,6:3(臺北,1978.8),頁37-40。
3.呂慶廣,〈當代資本主義內部的反叛與修復機制—六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分析〉,《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40(南京,2003),頁55-63。
4.林小慧,〈留美學生和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互動—一個新聞從業員的觀察〉收入李又寧編,《華族留美史:150年的學習與成就》(紐約:天外出版社,1999),頁309-332。
5.侯立朝,〈臺港地區的保釣運動〉,《人與社會》,6:3(臺北,1978.8),頁19-23。
6.徐正光,〈對於一九六0年年代美國學生運動的一些解釋〉,《人與社會》,3:6(臺北,1976.2),頁36-40。
7.張仿青,〈一九六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之探討〉,《大學雜誌》,67(臺北,1973.8),頁47-51。
8.張啟雄,〈釣魚臺列嶼的主權歸屬問題—日本領有主張的國際法驗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7 (臺北,1993.6),頁107-135。
9.張淑雅,〈藍欽大使與一九五0年代的美國對臺政策〉,《歐美研究》,27:1(臺北,1998.3),頁193-262。
10.許建榮,〈國府統治時期對海外留學生的監控:以美國為例〉,《文史臺灣學報》,1(臺北,2009.11),頁269-303。
11.劉達人口述、潘志焜記錄,〈「博愛賓館」歷史訪談記〉,《外交部通訊》,24:3(2000.8),頁49-52。
12.趙綺娜,〈外交部亞太司檔案的內容與利用:從1950年代臺灣對東南亞華僑(華人)政策談起〉,收入《外交檔案的典藏與利用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8)頁3-5。
13.編輯委員會,〈保衛釣魚臺運動大事年表〉,《人與社會》,6:3(臺北,1978.8),頁7-18。
14.賴光臨,〈檢驗七十年代報業的發展〉,收入《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編輯委員會,《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臺北: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91),頁63-70。
15.魏良才,〈國民黨最後的美國諍友—魏德邁將軍與中美關係〉,《歐美研究》,32:2(臺北,2002.6) 頁341-386。
16.尹慶耀,《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臺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1973。
17.丘為君,《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臺北:稻香,2003。
18.外交部人事處編,《外交部職員名錄》,臺北:外交部人事處,1970。
19.包宗和,《美國對華政策之轉析—尼克森時期之決策過程與背景》,臺北:五南,2002。
20.約翰‧梅森(John W. Manson)著、何宏儒譯,《冷戰》,臺北:麥田,2001。
21.林田富,《釣魚臺列嶼主權歸屬研究》,臺北:五南,1999。
22.林立樹,《美國通史》,臺北:五南,1999。
23.林田富,《再論釣魚臺主權爭議》,臺北:五南,2002。
24.南方朔,《憤怒之愛:六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臺北:久大,1991。
25.馬英九,《從新海洋法論釣魚臺列嶼與東海劃界問題》,臺北:正中書局,1986。
26.麥禮謙,《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香港:三聯,1992。
27.陳佳宏,《臺灣獨立運動史》,臺北:玉山社,2006。
28.陳靜瑜,《美國史》,臺北:三民,2007。
29.楊仲揆,《琉球古今談—兼論釣魚臺問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30.鄭海麟,《從歷史與國際法看釣魚臺列嶼主權歸屬》,臺北:海峽學術,2003。
31.鄭海麟,《中日釣魚臺之爭與東海劃界問題》,臺北:海峽學術,2007。
32.關中,《美國外交與對華政策》,臺北:幼獅,1977。
33.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
(六)學位論文
1.陳曉慧,〈由上而下的革命:中國國民黨改造之研究(1950-1952)〉,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0。
2.楊傳國,〈日本「收回」琉球交涉研究〉,臺北: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3.蔡米虹,〈一九六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之教育改革理念〉,臺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