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惠玲 |
---|---|
論文名稱: |
班級歸屬感訓練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環境、導師、同儕與自我歸屬感之影響 |
指導教授: |
陳李綢
Chen, Li-Cho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班級歸屬感、班級歸屬感量表、班級歸屬感訓練課程、自我歸屬感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4 下載:10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班級歸屬感訓練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班級歸屬感與學業成就之影響,主要目的有六項(一)編製一份適合國小學童使用的班級歸屬感量表。(二)探討「班級歸屬感」與「學業成就」之相關。(三)探討不同性別學童在班級歸屬感上的差異。(四)編製一套能有效訓練國小學童班級歸屬感的班級歸屬感訓練課程。(五)探討「班級歸屬感訓練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班級歸屬感的訓練效果。(六)根據研究結果歸納研究結論,作為學校教師教學與輔導之參考,並對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本研究採前後測的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台北市幸安國小五年級的學生共57人,其中實驗組27人,控制組30人。實驗組學生參加「班級歸屬感訓練課程」,而控制組則不參加任何課程訓練。訓練課程結束後,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施予後測,再進行多變量共變數分析、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及質性歷程分析。此外,以「班級歸屬感量表」與「學業平均成績」為工具進行調查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編製國小高年級學童適用之「班級歸屬感量表」,結果顯示信度與效度均
尚佳,且建立男女生平均數與標準差之常模。
二、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國語成績」與「環境歸屬感」有正相關;「國語成績」
與「自我歸屬感」有正相關;「數學成績」與「自我歸屬感」有正相關。
社會成績則未發現與班級歸屬感有顯著相關。
三、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導師歸屬感分量表」上的表現有差異,且
女生的「導師歸屬感」較男生高。
四、「班級歸屬感訓練課程」能有效提升學童之導師與自我歸屬感,但對於提
升學童之整體班級歸屬感與學業成就則無顯著效果。
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教學上、輔導工作上與未來研究上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耘、葉忠根及林崇德(民84) 。小學生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石培欣(民89)。國民中學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石文宜、王鍾和(民94)。從「師生互動關係量表」的發展談師生互動關係與學生偏差行為之關係。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麗娟(民74):理情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理性思考、情緒穩定與自我尊重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翠夏譯(民77)。兒童的社會發展-策略與活動-。台北:桂冠出版社。
李旻陽(民 78)。國中學生學業成績﹑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坤崇(民78)。新制師院生心理需求之調查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學報,22,81-108。
李坤崇(民86)。國小教師心理需求困擾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學報,30,31-66頁。
李坤崇(民87a)。大學生心理需求困擾之訪談研究。成功大學學報,33,179-207。
李坤崇(民87b)。國小教師心理需求與因應策略之概念模式驗證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1,173-198。
吳臻姿(民91)。從形塑安全感、隸屬感的課室氣氛到提升國中生的自尊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林翠湄譯(民84):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D. R. Shaffer(1994).Socia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林美智(民89)。空中大學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雯菁(民89)。國小兒童社會計量地位與自評同儕關係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金生忠(民,90)。淺談教室佈置。國教之友,52:4,30-31。
林杏足(民 91)。青少年自尊促進方案-理論基礎和方案架構初稿。未出版。
林慧姿(民 92)。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尊、情緒調節與友誼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周文欽、歐滄和、許擇基、盧欽銘、金樹人、范德鑫(民84):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心理
孫允寬譯。自尊心。Branden, N. (1996). The six pillars of self-esteen.。台北:遠流。
馬藹屏(民76)。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政傑(民66)。團體歷程理論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0,563-567
章淑婷(民78)。幼兒人際關係問題解決能力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民79)。教師期望與教師行為及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13,133-152。
黃慧貞(民80)。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出版社。
黃鈺雯(民82)。嘉義地區國小高年級教師教學態度、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動機之關係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玲(民84)。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84)。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素紋(民,90)。班級環境經營之我見。國教之友,52:4,25-26。
許雅嵐(民91):國中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麗萍(民91)。班級隸屬感促進方案對國中生之自尊、社交技巧及班級氣氛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常雅珍(民92)。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意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邱皓政(民9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曾端真(民80):德哈二氏自我瞭解發展模式在中國文化中的驗證及其在評估認知治療效果上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端真(民86)。國小學童生活型態及其手足因素之研究。台北市:楊智。
曾端真、曾玲珉譯(民87)。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
葉宗文(民81)。國小情意教育之實施。高市文教, 16-19。
游恆山譯(民90)。Carol K.Sigelman & David R.Shaffer著。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賈芸棣譯(民82)。怎樣建立青少年自尊。台北:東方出版社。
趙曉美(民89):自我概念多層面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金花(民88)。兒童發展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淑美(民69)。國小及國中學生社會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3,119-132。
陳奎憙(民80)。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李綢(民81)。認知發展與輔導。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奎憙(民85)。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台北市:三民書局。
陳皎眉(民86)。人際關係。台北:空中大學。
陳玉珍(民,90)。營造優值的班級情境---教室佈置面面觀。國教之友,52:4,15-16。
陳美伶 (民93)。生命教育融入英文教學對高中生自尊、自我概念、英語學習動機之影響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潘正德(民82)。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學生輔導通訊,25,24-31。
賴佳菁(民85)。被同儕拒絕、攻擊行為與兒童內外控信念、自尊之研究-以台中地區國小四、六年級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水南(民84)。情意教育的特質與教學策略。北縣教育,6,18-22。
聶筱秋、胡中凡、唐筱雯、葉冠伶等譯(民92)。環境心理學。台北:桂冠出版社。
羅品欣(民92)。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蘇建文(民87)。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蘇秋碧(民89)。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其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份
Ausubel,D,Sullivan,E.& lves,S. (1980).Theory and Problem of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Gume & Stratton.
Berk, L.E.(1997). Child Development. Boston: Alyn & Bacon.
Bolognini M.,Plancherel B., & Halfon O.(1996)Self-esteem and mental health in early adolesence:Development and gender differ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9,233-245.
Bower, E. M.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emotion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in school. Spring field Lee:Charles&Thomas,1960.
Gold, J.R., & Burgess,J.(Eds.)(1982). Valued environment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Corey, G. (1990).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 California:Brooks/Cole.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 Charles Schribner’s Sons.
Corsini, R. J. & Wedding, D. (1999). Current psychotherapies. Illinois:F. E. Pracock.
Cotton,N.S.(1985).The development and self-esteem regulation. In J.E. mark & s.l. Ablon(Eds). The development and Sustenance of Self-esteem In
Childhood(p.122-150).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Inc.
Goodnow, C , & Grady, K.(1993). The relationship of school belonging and friends’ values to academic motivation among urban adolescent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62,60-71.
Harter, S. (1983).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system. In P. H.
Harter, S. (1993).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low self-esteem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Roy F. Baumeister(Ed.), Self-esteem: The puzzle of the low self-regard(pp. 87-116). New York: Plenum Press.
Katharine C Kersey, Catherine Robertson Malley.(2005) YC Young Children. Washington:Jan, iss.1;pg 53.
Kick F.R.(1992). The Self perceptions of Self-concepts and Self-esteem:A theoretical Analysi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ED353529).
Laconte, M. A., Shaw, D., & Dunn, (1993). The effects of a rational-emotive affective education program for high-risk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30, 274-281.
Lair, J,A. &Vembrg,E.(1984). Changing patterns of parental employment and the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Washing, DC.
Lawrence, D. (1988). Enhancing self-esteem in the classroom. London: St Edmundsbury Press.
Lawrence, D. (2000). Building self-esteem with adult learners. London: Paul Chapman Publishing.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na Hajjar Halaby. (2000). Belonging : creating community in the classroom. Cambridge, MA : Brookline Books.
Munsinger, H. Fundamentals of child development. N. Y.:Holt, Rinehart and Wiston, 1957, 402-403.
O’Donell,W.J.(1979). Adolescent self-reported and peer-reported self-esteem. Adolescence,14,465-470.
Pope, A. W., McHale, S. M., & Craighead, W. E. (1988). Self-esteem enhancement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Rosenshine, B. Enthusiastic teaching: A research review. School Review,1970,78,499-514.
Rosenshine, B., & Furst, N. Research on teacher performance criteria. In B.
Schutz,W.C.(1973). Encounter, In Raymonl Corsini(ED.). Current Psychotherapies. Itasca, IL :F. E. Peacok.
Smith(ED.). Research in Teacher Education: A symposium. Englewood Cliffs, N.J.: Printice-Hall, 1971.
Sullivan, H.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Sweeney,T. J. (1989). Adlerian counseling: A practical approach for a new decade. I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
Tuan, Y. F.(1974). Topophilia.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0).Rootedness versus sense of place. Land scape. 24,3-8.
Wubbels, T., Creton, H. A., Hooymayers, H. P. (1985). Discipline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 interactional teacher behavior mapped out.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60 040 )
Xin Ma.(2003). Sense of belonging to school:Can schools make a difference?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96,34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