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幸芸
論文名稱: 近代中國苗族之國族化(1911-1949)
指導教授: 黃克武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8
中文關鍵詞: 苗族中華民族國族國族建構民族化國族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7下載:4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論文主要處理苗族與中華民族的關係變化,於1911年至1949年間,苗族先後呈現出民族化及國族化之歷程。先是透過學術理論與民族調查的努力下,苗族的生活習慣、語言、宗教情形等漸為人所熟知,也被納入具學術典範之專門書籍內。最後,抗戰期間對民族向心力之強調,更加強化了苗族納入中華民族之內,有助於苗族最終之國族化結果。
    晚清民族主義風潮盛行,關於「中華民族」的討論也於焉興起。但是,當時苗族卻未被特別提出,或被視為逐漸消滅之族群,或被認作已漢化之族群。終於,「五族共和」之說確立,未見苗族被獨立提出,在在顯示出苗族遭到漠視,未獲得普遍重視。
    五四運動後,歌謠蒐集運動表現出知識分子對民間社會的重視,調查對象除了鄉民之外,更擴至蠻民,苗人也在此風氣之下受到關注。另一方面,西方科學理論大量傳入中國,民俗學、人類學、民族學等學科方法的引進,再加上1928年中央研究院的設置,各類民族調查行動如火如荼地展開,終使人質疑起清末民初所界定之「中華民族」。這段期間,「苗族」在知識份子的努力下,漸為人熟悉,透過語言分類、體質釐清、生活習俗等描述,漸被識作一「民族」群體,為苗族民族化之過程。 
      1930至1940年代,民族意識於抗戰階段再度興盛,這段時期政府也表現出對少數民族的關心,積極於邊地教育的設置、邊疆政策的推行,期能團結民族內部、一致抗日。除了國策推動之外,部份知識份子也積極配合政府主張,提出「中華民族是一個」的論點,苗族終被認定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此階段可視作苗族的國族化歷程。
    另一方面,關於苗族與中華民族關係的討論,呈現出不同意識形態間知識份子之差異性,顯現了「知識份子」的複雜與歧異。同樣的,苗人審視自身地位的同時,也可見到不同立場的苗人知識份子對於理解苗族在國族中的地位,有不同的解釋與說法。由此可見,隨著苗族逐漸被納入中華民族之內,以國族建構的角度視之,其實可看出各方論點的拉鋸與角力過程。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10 第二章 清末民初中華民族概念下的苗族 14 第一節 清代治苗政策 15 第二節 晚清以來近代民族主義觀念之形成 19 第三節 苗族與中華民族的界定 21 第四節 遺棄於共和之外的苗族 29 第三章 五四運動後學術研究與苗族的民族化 37 第一節 「中華民族」的再探討 37 第二節 科學方法的引進與應用 45 第三節 學術機關的設置與對苗族的調查 53 第四章 抗戰前後苗族的國族化 64 第一節 1930年代的民族觀念 64 第二節 抗戰建國下的民族政策 74 第三節 苗人的自我審視 90 第五章 結論 103 徵引書目  110

    一、 史料
    (一) 中文部分:

    1. 《大同報》
    2. 《中山文化教育館季刊》
    3. 《民報》
    4. 《民俗》
    5. 《民間月刊》
    6. 《民族學研究集刊》
    7. 《史地學報》
    8. 《西南邊疆》
    9. 《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週刊》
    10. 《新民叢報》
    11. 《邊政公論》
    12.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訂,《國父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3,冊1-2。
    13. 中共中央統戰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1。
    14. 王桐齡,《中國民族史》,上海:上海書店,1989。
    15. 王曉莉、賈仲益主編,《中國邊疆社會調查報告集成》第一輯,1,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16. 王曉莉、賈仲益主編,《中國邊疆社會調查報告集成》第一輯,2,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17. 毛起鵕、劉鴻煥合編,《我們的國族》,獨立出版社,1941,出版地不詳。
    18. 石宏規,《湘西苗族考察紀要》,長沙:飛熊印務公司,1936年重版。
    19. 石啟貴,《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0. 江應樑,《抗戰中的西南民族問題》,重慶:中山文化教育館,1938。
    21. 李濟,《中國民族的形成》,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22. 呂思勉,《中國民族史》,上海:上海書店,1989。
    23. 林惠祥,《中國民族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24. 芮逸夫著,王明珂編校,《川南苗族調查日誌1942-43》,台北:中
    研院史語所,2010。
    25. 凌純聲、芮逸夫,《湘西苗族調查報告》,臺北:南天,1978。
    26. 孫文,《三民主義》,台北:三民,1966。
    27. 張其昀,《中國民族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
    28. 張俊君,《中國民族之改造》,上海:中華書局,1935。
    29. 鳥居龍藏著,國立編譯館譯,《苗族調查報告》,台北:南天書局,1978。
    30. 常乃悳,《中華民族小史》,上海:愛文書局,1921。
    31. 梁啟超,《飲冰室專集》,冊1,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
    32.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冊2,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
    33. 梁啟超,《新民說》,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
    34. 梁聚五,《苗族發展史》,貴州:貴州大學出版社,2009。
    35. 蔡元培,《蔡元培選集》,台北:文星,1967。
    36. 黎光明、王元輝著,王明珂編校,《川西民俗調查記錄1929》,台北:中
    研院史語所,2004。
    37. 蔣中正,《中國之命運》,臺北:黎明文化,1976。
    38. 蔣鏡芙編,《小學校初級用新中華社會課本》第六冊,新國民圖書社,1930
    年第14版,出版地不詳。
    39. 顧頡剛,《顧頡剛日記》,台北:聯經,2007。
    40. 顧潮編,《顧頡剛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41. 龔家驊,《雲南邊民錄》,重慶:中正書局,1943。

    二、專書
    (一)中文部分:

    1. 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2007。
    2.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
    3. 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歷史邊緣的歷史》,台北:聯經,2003。
    4.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台北:允晨文
    化,2006。
    5. 王建民,《中國民族學史》,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7。
    6. 石之瑜,《族國之間-中國西南民族的身分策略》,台北:揚智文化,2004。
    7.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
     起源與散布(新版)》,台北:時報文化,2010。
    8.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憲明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
    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9.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
    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10.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2003。
    11.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12. 施耐德(Laurence A. Schneider)著,梅寅生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
    台北:華世,1984。
    13. 徐新建,《民歌與國學—民國早期“歌謠運動”的回顧與思考》,四川:巴蜀書社,2006。
    14. 張灝,《時代的探索》,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04。
    15. 張灝,《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16. 張坦,《“窄門”前的石門坎—基督教文化與川滇黔邊苗族社會》,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
    17. 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台北:南天書局,1995。
    18. 郭麗萍,《絕域與絕學:清代中葉西北史地學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7。
    19. 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台北:東大,1995。
    20. 馮客(Frank Dikötter)著,楊立華譯,《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21. 趙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國現代民俗學思想史論(1918~1937)》,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22.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台北:東大,1998。

    (二)西文部分:

    1. Hsiao-ting Lin, Tibet and Nationalist China’s frontier:Intrigues and Ethnopolitics, 1928-49. Vancouver: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006.
    2. Laura Hostetler,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三、期刊論文
    (一)中文部分:

    1. 王爾敏,〈十九世紀中國國際觀念之演變〉,收於《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續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 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
    3. 王汎森,〈容肇祖與歷史語言研究所〉,收於杜正勝、王汎森編,《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4. 王明珂,〈國族邊緣、邊界與變遷—兩個近代中國邊疆民族考察的例子〉,《新史學》21:3,2010年9月。
    5. 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3分,2002年9月。
    6. 王東,〈略談中國早期民族史學科的構建—以林惠祥著《中國民族史》為中心〉,《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7. 王文光、段麗波,〈林惠祥的《中國民族史》及其對中國民族史學發展的貢獻〉,《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5,2008年9月。
    8. 伍新福,〈試論湘西苗區“改土歸流”─兼析乾嘉苗民起義的原因〉,《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
    9. 伍新福,〈傅鼐“治苗”政策述評─兼析與和琳《善後章程》的異同〉,《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5期。
    10. 伍新福〈明代湘黔邊“苗疆”堡哨“邊牆”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3:2,2003年3月。
    11.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12月,頁1-77。
    12. 沈松僑,〈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4分,2002年12月。
    13. 沈松僑,〈江山如此多嬌—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書寫與國族想像〉,《臺大歷史學報》第37期,2006年6月。
    14. 何翠萍,〈從中國少數民族研究的幾個個案談「己」與「異己」的關係〉,收入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
    15. 宋光宇,〈芮逸夫先生的學術成就及貢獻〉,收入杜正勝、王汎森編,《新學術之路》下冊,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8。
    16. 李漢林,〈文化變遷的個例分析─清代“改土歸流”對黔中苗族文化的影響〉,《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17. 余宏模,〈試論清代雍正時期貴州的改土歸流〉,《貴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18. 何炳棣,〈捍衛漢化—駁羅友枝之〈再觀清代〉〉,收於劉風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19. 村田雄二郎,〈孫中山與辛亥革命時期的“五族共和”論〉,《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20. 芮逸夫,〈西南少數民族蟲獸偏旁命名考略〉,氏著《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
    21. 芮逸夫,〈中華民國解〉,氏著《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
    22. 芮逸夫,〈苗族的洪水故事與伏羲女媧的傳說〉,氏著《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下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
    23. 金炳鎬,〈我國“少數民族”一詞的出現及使用情況探討〉,《黑龍江民族叢刊》,1987年第4期。
    24. 周志煌,〈民族的想像與現代性的追求—中國現代民俗研究的歷史意義(1918-1937)〉,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
    25. 胡慶鈞,〈川南苗鄉紀行〉,收於氏著,《漢村與苗鄉—從20世紀前期滇東漢村與川南苗鄉看傳統中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2006。
    26. 姚金泉,〈略論明清邊牆碉卡對湘西苗族社會的影響〉,《民族史研究》,第18卷第2期,2001年3月。
    27. 姚金泉,〈明清統治者對湘乾邊苗民的政策及其影響〉,《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28. 洪認清,〈林惠祥民族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6,2008年12月。
    29. 胡岩,〈“五族共和”口號的提出及其意義〉,《西藏研究》,1995年第1期。
    30. 徐新建,〈邊地中國:從“野蠻”到“文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6期。
    31. 徐新建,〈從邊疆到腹地:中國多元民族的不同類型—兼論“多元一體”格局〉,《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6(2001年11月)。
    32. 馬戎,〈從王桐齡《中國民族史》談起—我國30年代三本《中國民族史》的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3,2002年5月。
    33. 張光直,〈人類學派的古史學家〉,收於李濟《中國民族的形成》,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34.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收於氏著《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4。
    35. 張兆和,〈從“他者描寫”到“自我表述”—民國時期石啟貴關於湘西苗族身份的探索與實踐〉,《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5期,2008年9月。
    36. 張兆和,〈黔西苗族身份的漢文書寫與近代中國的族群認同—楊漢先的個案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37. 張秋東,〈“文化獵奇”與“政治自覺”—凌純聲與石啟貴的湘西苗族研究比較分析〉,《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5:3,2010年3月。
    38.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頁249-276。
    39. 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國觀〉,收於劉風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0. 梁根台,〈中國民族原型的解體和重構-梁啟超民族思想探析〉,《思與言》,44:4,2006年12月。
    41. 梁志源,〈清代苗漢關係之研究─以川楚雲貴地區為例(1723-1850)〉,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42. 梁世佑,〈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中壢: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43. 葛兆光,〈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從民族國家中拯救歷史,還是在歷史中理解民族國家〉,收於劉風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頁245-266。
    44. 楊瑞松,〈爾有黃禍之先兆,爾有種族之勢力:「黃禍」與近代中國國族共同體想像〉,《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6期,2006,頁65-108。
    45. 楊思機,〈國民革命與少數民族問題〉,《學術研究》,2009年第12期。
    46. 潘光哲,〈畫定「國族精神」的疆界:關於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的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3期,2006,頁1-50。
    47. 潘光哲,〈中國近代「轉型時代」的「地理想像」(1895~1925)〉,收於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臺北:聯經出版,2007。
    48. 黎志剛,〈想像與營造國族:近代中國的髮型問題〉,《思與言》,第36卷第1期,1998,頁99-118
    49. 鄭大華,〈略論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思想來源及形成〉,收於鄭大華、鄒小站主編,《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50. 韓錦春,〈“漢族”、“少數民族”、“中華民族”及其他〉,《青海社會科學》,1989年第5期。
    51. 鍾千琪,〈清朝苗疆例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52. 羅友枝,〈再觀清代—論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收於劉風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53. 蘇欽,〈“苗例”考析〉,《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

    (二)西文部分:

    1. Cheung, Siu-woo(張兆和), “‘Miao Rebellion’ and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Identity ,” 《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53期,1998,頁13-56。
    2. Norma Diamond, “Defining the Miao: Ming, Qing, and Contemporary Views,” in Steven Harrell ed.,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 pp. 92-11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