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主要處理苗族與中華民族的關係變化,於1911年至1949年間,苗族先後呈現出民族化及國族化之歷程。先是透過學術理論與民族調查的努力下,苗族的生活習慣、語言、宗教情形等漸為人所熟知,也被納入具學術典範之專門書籍內。最後,抗戰期間對民族向心力之強調,更加強化了苗族納入中華民族之內,有助於苗族最終之國族化結果。
晚清民族主義風潮盛行,關於「中華民族」的討論也於焉興起。但是,當時苗族卻未被特別提出,或被視為逐漸消滅之族群,或被認作已漢化之族群。終於,「五族共和」之說確立,未見苗族被獨立提出,在在顯示出苗族遭到漠視,未獲得普遍重視。
五四運動後,歌謠蒐集運動表現出知識分子對民間社會的重視,調查對象除了鄉民之外,更擴至蠻民,苗人也在此風氣之下受到關注。另一方面,西方科學理論大量傳入中國,民俗學、人類學、民族學等學科方法的引進,再加上1928年中央研究院的設置,各類民族調查行動如火如荼地展開,終使人質疑起清末民初所界定之「中華民族」。這段期間,「苗族」在知識份子的努力下,漸為人熟悉,透過語言分類、體質釐清、生活習俗等描述,漸被識作一「民族」群體,為苗族民族化之過程。
1930至1940年代,民族意識於抗戰階段再度興盛,這段時期政府也表現出對少數民族的關心,積極於邊地教育的設置、邊疆政策的推行,期能團結民族內部、一致抗日。除了國策推動之外,部份知識份子也積極配合政府主張,提出「中華民族是一個」的論點,苗族終被認定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此階段可視作苗族的國族化歷程。
另一方面,關於苗族與中華民族關係的討論,呈現出不同意識形態間知識份子之差異性,顯現了「知識份子」的複雜與歧異。同樣的,苗人審視自身地位的同時,也可見到不同立場的苗人知識份子對於理解苗族在國族中的地位,有不同的解釋與說法。由此可見,隨著苗族逐漸被納入中華民族之內,以國族建構的角度視之,其實可看出各方論點的拉鋸與角力過程。
一、 史料
(一) 中文部分:
1. 《大同報》
2. 《中山文化教育館季刊》
3. 《民報》
4. 《民俗》
5. 《民間月刊》
6. 《民族學研究集刊》
7. 《史地學報》
8. 《西南邊疆》
9. 《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週刊》
10. 《新民叢報》
11. 《邊政公論》
12.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訂,《國父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3,冊1-2。
13. 中共中央統戰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1。
14. 王桐齡,《中國民族史》,上海:上海書店,1989。
15. 王曉莉、賈仲益主編,《中國邊疆社會調查報告集成》第一輯,1,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16. 王曉莉、賈仲益主編,《中國邊疆社會調查報告集成》第一輯,2,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17. 毛起鵕、劉鴻煥合編,《我們的國族》,獨立出版社,1941,出版地不詳。
18. 石宏規,《湘西苗族考察紀要》,長沙:飛熊印務公司,1936年重版。
19. 石啟貴,《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0. 江應樑,《抗戰中的西南民族問題》,重慶:中山文化教育館,1938。
21. 李濟,《中國民族的形成》,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22. 呂思勉,《中國民族史》,上海:上海書店,1989。
23. 林惠祥,《中國民族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24. 芮逸夫著,王明珂編校,《川南苗族調查日誌1942-43》,台北:中
研院史語所,2010。
25. 凌純聲、芮逸夫,《湘西苗族調查報告》,臺北:南天,1978。
26. 孫文,《三民主義》,台北:三民,1966。
27. 張其昀,《中國民族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
28. 張俊君,《中國民族之改造》,上海:中華書局,1935。
29. 鳥居龍藏著,國立編譯館譯,《苗族調查報告》,台北:南天書局,1978。
30. 常乃悳,《中華民族小史》,上海:愛文書局,1921。
31. 梁啟超,《飲冰室專集》,冊1,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
32.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冊2,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
33. 梁啟超,《新民說》,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
34. 梁聚五,《苗族發展史》,貴州:貴州大學出版社,2009。
35. 蔡元培,《蔡元培選集》,台北:文星,1967。
36. 黎光明、王元輝著,王明珂編校,《川西民俗調查記錄1929》,台北:中
研院史語所,2004。
37. 蔣中正,《中國之命運》,臺北:黎明文化,1976。
38. 蔣鏡芙編,《小學校初級用新中華社會課本》第六冊,新國民圖書社,1930
年第14版,出版地不詳。
39. 顧頡剛,《顧頡剛日記》,台北:聯經,2007。
40. 顧潮編,《顧頡剛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41. 龔家驊,《雲南邊民錄》,重慶:中正書局,1943。
二、專書
(一)中文部分:
1. 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2007。
2.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
3. 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歷史邊緣的歷史》,台北:聯經,2003。
4.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台北:允晨文
化,2006。
5. 王建民,《中國民族學史》,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7。
6. 石之瑜,《族國之間-中國西南民族的身分策略》,台北:揚智文化,2004。
7.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
起源與散布(新版)》,台北:時報文化,2010。
8.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憲明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
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9.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
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10.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2003。
11.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12. 施耐德(Laurence A. Schneider)著,梅寅生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
台北:華世,1984。
13. 徐新建,《民歌與國學—民國早期“歌謠運動”的回顧與思考》,四川:巴蜀書社,2006。
14. 張灝,《時代的探索》,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04。
15. 張灝,《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16. 張坦,《“窄門”前的石門坎—基督教文化與川滇黔邊苗族社會》,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
17. 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台北:南天書局,1995。
18. 郭麗萍,《絕域與絕學:清代中葉西北史地學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7。
19. 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台北:東大,1995。
20. 馮客(Frank Dikötter)著,楊立華譯,《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21. 趙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國現代民俗學思想史論(1918~1937)》,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22.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台北:東大,1998。
(二)西文部分:
1. Hsiao-ting Lin, Tibet and Nationalist China’s frontier:Intrigues and Ethnopolitics, 1928-49. Vancouver: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006.
2. Laura Hostetler,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三、期刊論文
(一)中文部分:
1. 王爾敏,〈十九世紀中國國際觀念之演變〉,收於《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續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 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
3. 王汎森,〈容肇祖與歷史語言研究所〉,收於杜正勝、王汎森編,《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4. 王明珂,〈國族邊緣、邊界與變遷—兩個近代中國邊疆民族考察的例子〉,《新史學》21:3,2010年9月。
5. 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3分,2002年9月。
6. 王東,〈略談中國早期民族史學科的構建—以林惠祥著《中國民族史》為中心〉,《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7. 王文光、段麗波,〈林惠祥的《中國民族史》及其對中國民族史學發展的貢獻〉,《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5,2008年9月。
8. 伍新福,〈試論湘西苗區“改土歸流”─兼析乾嘉苗民起義的原因〉,《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
9. 伍新福,〈傅鼐“治苗”政策述評─兼析與和琳《善後章程》的異同〉,《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5期。
10. 伍新福〈明代湘黔邊“苗疆”堡哨“邊牆”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3:2,2003年3月。
11.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12月,頁1-77。
12. 沈松僑,〈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4分,2002年12月。
13. 沈松僑,〈江山如此多嬌—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書寫與國族想像〉,《臺大歷史學報》第37期,2006年6月。
14. 何翠萍,〈從中國少數民族研究的幾個個案談「己」與「異己」的關係〉,收入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
15. 宋光宇,〈芮逸夫先生的學術成就及貢獻〉,收入杜正勝、王汎森編,《新學術之路》下冊,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8。
16. 李漢林,〈文化變遷的個例分析─清代“改土歸流”對黔中苗族文化的影響〉,《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17. 余宏模,〈試論清代雍正時期貴州的改土歸流〉,《貴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18. 何炳棣,〈捍衛漢化—駁羅友枝之〈再觀清代〉〉,收於劉風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19. 村田雄二郎,〈孫中山與辛亥革命時期的“五族共和”論〉,《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20. 芮逸夫,〈西南少數民族蟲獸偏旁命名考略〉,氏著《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
21. 芮逸夫,〈中華民國解〉,氏著《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
22. 芮逸夫,〈苗族的洪水故事與伏羲女媧的傳說〉,氏著《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下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
23. 金炳鎬,〈我國“少數民族”一詞的出現及使用情況探討〉,《黑龍江民族叢刊》,1987年第4期。
24. 周志煌,〈民族的想像與現代性的追求—中國現代民俗研究的歷史意義(1918-1937)〉,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
25. 胡慶鈞,〈川南苗鄉紀行〉,收於氏著,《漢村與苗鄉—從20世紀前期滇東漢村與川南苗鄉看傳統中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2006。
26. 姚金泉,〈略論明清邊牆碉卡對湘西苗族社會的影響〉,《民族史研究》,第18卷第2期,2001年3月。
27. 姚金泉,〈明清統治者對湘乾邊苗民的政策及其影響〉,《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28. 洪認清,〈林惠祥民族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6,2008年12月。
29. 胡岩,〈“五族共和”口號的提出及其意義〉,《西藏研究》,1995年第1期。
30. 徐新建,〈邊地中國:從“野蠻”到“文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6期。
31. 徐新建,〈從邊疆到腹地:中國多元民族的不同類型—兼論“多元一體”格局〉,《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6(2001年11月)。
32. 馬戎,〈從王桐齡《中國民族史》談起—我國30年代三本《中國民族史》的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3,2002年5月。
33. 張光直,〈人類學派的古史學家〉,收於李濟《中國民族的形成》,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34.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收於氏著《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4。
35. 張兆和,〈從“他者描寫”到“自我表述”—民國時期石啟貴關於湘西苗族身份的探索與實踐〉,《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5期,2008年9月。
36. 張兆和,〈黔西苗族身份的漢文書寫與近代中國的族群認同—楊漢先的個案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37. 張秋東,〈“文化獵奇”與“政治自覺”—凌純聲與石啟貴的湘西苗族研究比較分析〉,《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5:3,2010年3月。
38.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頁249-276。
39. 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國觀〉,收於劉風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0. 梁根台,〈中國民族原型的解體和重構-梁啟超民族思想探析〉,《思與言》,44:4,2006年12月。
41. 梁志源,〈清代苗漢關係之研究─以川楚雲貴地區為例(1723-1850)〉,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42. 梁世佑,〈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中壢: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43. 葛兆光,〈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從民族國家中拯救歷史,還是在歷史中理解民族國家〉,收於劉風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頁245-266。
44. 楊瑞松,〈爾有黃禍之先兆,爾有種族之勢力:「黃禍」與近代中國國族共同體想像〉,《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6期,2006,頁65-108。
45. 楊思機,〈國民革命與少數民族問題〉,《學術研究》,2009年第12期。
46. 潘光哲,〈畫定「國族精神」的疆界:關於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的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3期,2006,頁1-50。
47. 潘光哲,〈中國近代「轉型時代」的「地理想像」(1895~1925)〉,收於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臺北:聯經出版,2007。
48. 黎志剛,〈想像與營造國族:近代中國的髮型問題〉,《思與言》,第36卷第1期,1998,頁99-118
49. 鄭大華,〈略論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思想來源及形成〉,收於鄭大華、鄒小站主編,《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50. 韓錦春,〈“漢族”、“少數民族”、“中華民族”及其他〉,《青海社會科學》,1989年第5期。
51. 鍾千琪,〈清朝苗疆例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52. 羅友枝,〈再觀清代—論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收於劉風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53. 蘇欽,〈“苗例”考析〉,《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
(二)西文部分:
1. Cheung, Siu-woo(張兆和), “‘Miao Rebellion’ and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Identity ,” 《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53期,1998,頁13-56。
2. Norma Diamond, “Defining the Miao: Ming, Qing, and Contemporary Views,” in Steven Harrell ed.,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 pp. 9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