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凱玲 |
---|---|
論文名稱: |
萌聲‧複音‧新調-魏晉南北朝佛教文類研究 |
指導教授: |
丁敏
Ding, Miin 賴貴三 Lai, Kuei-S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3 |
中文關鍵詞: | 魏晉南北朝 、文學觀 、文體論 、佛教文類 、民族文體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8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觀察魏晉南北朝佛教文類由萌生到茁壯,由寡而繁、由質而文、由理而趣在世變中發展的文創;將研究時代的上限推至漢末,以建安為始至隋攻破健康滅陳朝為止(190~589),各章的撰寫大綱: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透過文體論觀察佛教文類,探討魏晉南北朝文章分體的觀點,與佛教文類文體區分的關聯性。第三章接著就佛教文類在此階段產生的創作的形式、主題、風格作結構性的說明。第四章的研究重心在建安至西晉,佛教傳來已有經典傳譯;士大夫接觸佛教之後,對於文學思潮與創作產生的變化。第五章討論東晉,此期亦是佛教議題多元、文章創作最充實的階段。第六章進入南北朝;這是佛教初期發展中改變最明顯的階段。第七章歸納整個佛教文類發展造成的深層動力;主要在於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潮與佛教接觸產生互動,所帶來文學觀的改變。第八章結論與研究成果檢討。本文冀求經由佛教文學在各種文類中,表現的創作形式與創作精神,探索魏晉南北朝佛教文學創作的自覺與主體意識,並追溯佛教文類與中國傳統文體結構的關係。
參考文獻
壹、古代文獻
一、經部
(漢)毛 亨傳,鄭 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漢)趙 岐注,(宋)孫 奭疏:《孟子正義》,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魏)何 晏注,(宋)邢 昺疏:《論語正義》,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魏)何 晏注,(梁)皇 侃疏:《論語集解義疏》日本足利學本,(臺北:廣文書局, 1991年9月)
(魏)王 弼撰:《周易例略》(臺北:成文書局,1976年)
(晉)范 甯注,(清)鍾文烝補注:《春秋穀梁經傳補注》,駢宇騫、郝淑慧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7月)
二、史部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司馬遷撰:《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晉)陳 壽撰:《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晉)陳 壽撰:《三國志》(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宋)范 曄撰:《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范 曄撰:《後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梁)沈 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梁)沈 約:《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梁)蕭子顯:《南齊書》 (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隋)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隋)李百藥:《北齊書》(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唐)令狐德棻:《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令狐德棻:《周書》(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姚思廉:《梁書》(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唐)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姚思廉:《陳書》(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4月)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王欽若:《冊府元龜》(臺北:大華書局,1968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臺北:樂天書局,1973年)
(清)楊 晨:《三國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三、子部
(漢)王 充:《論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漢)劉 向撰:《列仙傳》(臺北:新興書局,1988年)
(晉)葛 洪:《抱朴子內外篇》,清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十四,道家類365,(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晉)葛 洪:《抱朴子》(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
(晉)葛 洪:《抱朴外篇校箋》,楊明照撰,(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晉)郭 象注:《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晉)王 弼注:《老子》(臺北:中華書局,1987年)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清四部備要子部,據抱經堂校刊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年9月)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楊勇校訂(臺北:祥生出版社,1973年10月)
(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梁)僧 祐:《出三藏記集》,蘇晉仁、蕭鍊子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梁)僧 祐:《弘明集》,清四部備要子部,據明刻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12月)
(梁)僧 祐:《弘明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十三,釋家類35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6月)
(梁)僧 祐:《弘明集》,明萬歷年吳惟明刻本(北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
(梁)僧 祐:《弘明集》,清文津閣四庫全書子部十三釋家類,第349冊 (北京:商務印書館影印本,2005年)
(隋)王 通:《中說》(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唐)道 宣:《廣弘明集》冊一、冊二,清四部備要子部,據常州天寧寺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
(唐)道 宣:《廣弘明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十三釋家類35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6月)
(唐)道 宣:《廣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據高麗藏,1986年10月)
(唐)道 宣:《廣弘明集》(江蘇:廣陵古籍出版社, 1989年)
(唐)道 宣:《廣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萬歷年吳惟明刻本,1991年8月)
(唐)道 宣:《廣弘明集》,(清)《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影印本,2005年),子部十三釋家類,第349冊
(唐)釋淨覺撰:《楞伽師資記》(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
(唐)釋吉藏撰:《中觀論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唐)釋吉藏撰,韓廷傑校釋:《三論玄義校釋》(臺北:文津出版,1991年)
(宋)釋普濟撰:《五燈會元》(北京:中華書局,1984)
(宋)釋志磐:《佛祖統記》,五十四卷,北京圖書館藏宋咸淳元年至六年胡慶宗等募刻本,清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釋家類,第254冊 (台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宋)釋元敬、釋元復撰、(明)釋株宏輯:《武林西湖高僧事略》,一卷續一卷,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禎祩宏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年9月)子部釋家類,第254冊
(明)成祖朱 棣輯:《神僧傳九卷》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永樂十五年刻本
(明)陳 實輯:《大藏一覽集》十卷,北京圖書館藏明洪武二十二年陳道堅等刻永樂正統間遞修本
四、集部
(一) 別集
(吳)陸 機著,郝立權註:《陸士衡詩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晉)阮 籍著,黃 節註:《阮步兵詠懷詩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90年)
(晉)陶 潛著,陶 澍註:《陶靖節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晉)陶 潛著,王叔岷箋證:《陶淵明詩箋證稿》(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
(宋)謝靈運著,黃 節註:《謝康樂詩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
(宋)鮑 照著,黃 節註:《鮑參軍詩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齊)謝 朓著,郝立權註:《謝宣城詩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梁)江 淹著:《江文通集》(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
(北周)庾 信著:《庾子山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元)揭徯斯撰:《揭文安公全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
(明)釋正勉、釋性 :《古今禪藻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八、卷一,冊64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李日華撰:《恬致堂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1年)
(明)屠 隆撰:《白榆集》(臺北:偉文圖書,1976年)
(清)楊維楨撰:《東維子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柴紹炳撰:《柴省軒先生文鈔》(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年)
(清)葉 燮撰:《已畦集》(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年)
(清)賀貽孫:《水田居文集》(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年)
(二)總集
(梁)蕭 統編,李 善等註:《六臣註文選》(臺北:廣文書局,1964年)
(梁)徐 陵編:《玉臺新詠》(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
(宋)李 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宋)真德秀編:《文章正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八總集類538、539,(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真德秀編:《續文章正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八總集類540,(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張 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清)王士禎:《古詩選》(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
(清)沈德潛:《古詩源》(臺北:曾文,1975年)
(清)姚鼐輯,陸費達總勘:《古文辭類纂》七十五卷,據滁州李氏求要堂校本,清四部備要集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年9月)
(清)許 槤評選:《六朝文絜》(台北:宏業書局,1983年4月)、(北京:華夏書局,1999年)
(清)嚴可均輯校:《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五、詩話、詩論、評箋
(梁)劉 勰:《文心雕龍》清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九,詩文評類41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梁)劉 勰撰,清黃叔琳注:《文心雕龍輯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九,詩文評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梁)劉 勰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註》(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
(梁)劉 勰撰,周振甫注:《文心雕龍》(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5月)
(梁)鍾 嶸:《詩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九,詩文評類41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梁)鍾 嶸撰,汪 中選注:《詩品注》(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
(梁)任 昉撰,明陳茂仁注,清方熊補注:《文章緣起》清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九,詩文評類41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梁)任 昉撰,(明)陳茂仁注:《文章緣起》(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1月)
(元)方 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匯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元)祝 堯:《古賦辨體》,輯《文津閣四庫全書》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集部,總集類
(明)王世懋撰:《藝圃擷餘》(臺北:商務印書館,1972年)
(明)徐師曾撰:《文體明辨序說》(臺北:長安,1978年)
(清)王應奎撰:《柳南隨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方東樹撰:《昭昧詹言》(臺北:漢京,1985年)
(清)桂 馥撰:《札樸》(臺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
(清)劉熙載撰:《藝概》(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
六、筆記雜志
(晉)顧愷之等撰:《中國名畫家叢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劉宋)劉義慶著,(梁)劉孝標注,楊勇校箋:《世說新語》(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10月)
(南齊)謝 赫撰:《古畫品錄》(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張彥遠撰:《歷代名畫記》(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
(唐)朱景玄撰:《唐朝名畫錄》(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李嗣真撰:《續畫品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劉 餗撰:《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張 鷟撰:《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裴庭裕撰:《東觀奏記》(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五代)王定保撰:《唐摭言》(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宋)姚 寬撰:《西溪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宋)陸 游撰:《家世舊聞》(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宋)洪 邁撰:《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宋)陸 游撰:《入蜀記》,臺北:文海,1981年)
(宋)羅大經撰:《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葉夢得撰:《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宋)王 讜撰:《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明)龔 賢等撰:《山水畫論》,臺北:藝術圖書,1975年)
(清)姚 範撰:《援鶉堂筆記》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七、其他
大藏經刊行匯編:《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佚 名撰:《歷代法寶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貳、現代文獻(中日文按作者姓氏筆劃編序,西文按英文字母次序排列)
一、專書類
(一) 佛教文學
丁 師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1996年)
丁 師敏:《佛教神通:漢譯佛典神通故事敘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7年9月)
丁文治:《文學與佛學關係》(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仇春霖主編:《古代中國寓言大系》(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
王 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4年)
王美秀:《洛陽伽藍記的文化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1月)
王曉平:《佛典•志怪•物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3年)
王鐵鈞:《中國佛典翻譯史稿》(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12月)
弘 學編著:《中國漢語系佛教文學》(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1月)
弘 學編著:《淨土探微》(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9月)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李師幸玲:《廬山慧遠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7年9月)。
周紹良:《敦煌文學芻議》(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3月)
周慶華:《佛教與文學的系譜》(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周慶華:《佛學新視野》(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年)
林淑媛:《慈航普渡: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 年,11月)
邱敏捷:《文學與佛經》(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1年)
胡 適:《白話文學史》(臺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
范 寧:《范寧古典文學研究文集》(重慶:重慶出版集團,2006年6月)
孫昌武:《文壇佛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臺北:東華出版社,1989年)
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年6月)
高文強:《佛教與永明文學批評》(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涂豔秋:《鳩摩羅什般若思想在中國》(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5月)
曹道衡:《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1月)
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7年)
陳允吉:《古典文學佛教溯緣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1月)
葛兆光:《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
寧稼宇:《魏晉風度》(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12月)
褚柏思:《佛教人物志》(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1年9月)
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廖肇亨:《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12月)
鄺健行:《中國詩歌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1999年)
藍吉富:《佛教史料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2月)
釋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
顧 俊:《佛經文學故事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龍 晦:《靈塵化境一佛教文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
(二) 文學
丁成泉:《中國山水詩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王 力:《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5年)
王 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王 曉等編:《美的結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
王文進:《淨土上的烽煙:洛陽伽藍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1982年12月)
王立堅:《由山水到宮體―─南朝的唯美詩風》(臺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
王 冠輯:《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6年12月)
王建生:《陶謝詩選評注》(臺北:威秀威資訊科技, 2008年9月)
王國維:《王觀堂先生全集》(臺北:文華出版社,1968年)
王夢鷗:《文學概論》(臺北縣 :藝文印書館,1989年8月)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 :正中書局,1987年8月)
王齊洲編:《文學史簡明教程》(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王鍾陵:《文學史新方法論》(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
申 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4年)
伍蠡甫:《山水與美學》(臺北:丹青出版社民,1987年)
朱 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臺北:揚智出版社,2002年)
余 松:《語言的狂歡》(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清筠:《魏晉名士人格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0年10月)
李鳳亮、李艷編:《對話的靈光:米蘭•昆德拉研究資料輯要》(北京:中國友誼出版,1999年)。
李鳳亮:《沉思與懷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3年)
李澤厚:《美學論集》(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汪涌豪:《範疇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周來祥等編:《中國美學主潮》(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2年)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臺北:洪範書局,1981年)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5年)
林麗真:《王弼》(臺北:東大圖書,2008年11月)
林伯謙:《古典散文導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
金榮華:《比較文學》(臺北:福記文化圖書,1982年)
柯慶明:《中國現代文學批評述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10月)
洪順隆:《由隱逸到宮體》(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7月)
洪順隆:《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98年12月)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1994年)
胡經之:《文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胡曉明:《萬川之月―─中國山水詩的心靈境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
孫昌武:《詩與禪》(臺北:東大出版社,1994年)
徐立、陳新編著《古人談文章寫作》(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
徐公持編:《魏晉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徐國榮:《中古感傷文學原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袁濟喜:《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8月)
張 健:《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1月)
張三通:《魏晉南北朝文學史》(臺北:經史子集出版社,1998年11月)
張少康:《文心雕龍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採索》(臺北:大安書局,2003年3月)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1年5月)
曹道衡、劉躍進:《南北朝文學編年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曹道衡等:《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4月)
陳昌明:《沈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11月)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臺北:臺灣書店,1989年)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
陳順智:《魏晉玄學與六朝朝文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
陶東風:《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詩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黃 霖等:《原人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黃亞卓:《漢魏六朝公宴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黃東陽:《唐代記異小說的文化詮釋》(臺北:威秀資訊科技,2007年3月)
楊 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1998年)
楊玉華:《文化轉型與中國古代文論的嬗變》(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曾 軍:《接受的複調:中國巴赫金接受史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6月)
葉維廉等:《文學理論》(臺北:正中書局,1989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9月)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董小英:《再登巴比倫塔:巴赫金與對話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10月)
劉一沾、石旭江:《中國散文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達史》(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
劉世劍:《小說敘事藝術》(長春:吉林大學出版,1999年)
劉守華:《比較故事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1995年)
劉明今:《方法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宓慶:《文體與翻譯》(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7年4月)
劉紀蕙:《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10月)
劉躍進:《門閥士族與永明文學》(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樂黛雲編:《季羨林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蔡宗陽主編:《中國文學與美學》(臺北:五南書局,2000年)
蔡信發:《訓詁答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書局,1986年)
鄭在瀛:《六朝文論講疏》(臺北:萬卷樓圖書,1985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3月)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一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8月)
鄭臨川輯:《聞一多論古典文學》(四川:重慶書社,1984年)
盧清青:《齊梁詩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蕭振邦等:《文學與佛學關係》(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臺北:長安出版社,1981年)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楊智出版社,1997年)
謝凝高:《山水審美―人與自然的交響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鄺士元:《魏晉南北朝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羅 鋼:《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 1999年)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90年)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臺北:業強出版社, 1986年)
欒貽信等:《實踐―建構美學初論》(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
(三) 文化思想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王永平:《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孔令宏:《中國道教史話》(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
加潤國:《中國儒教史話》(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
朱大渭等:《魏晉南北朝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
朱敬武:《章學誠的歷史文化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0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7年8月)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孫述圻:《六朝思想史》(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 2001年6月)
張 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蘇紹興:《兩晉南朝的士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3年11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導論:思想史的寫法》(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趙 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劉大杰等:《魏晉思想》(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劉克蘇:《中國佛教史話》(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
錢 穆:《中國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書局,1977年)
蕭華榮:《簪纓世家:六朝琅邪王氏家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8月)
(四)政治經濟
安作璋編:《中國史簡編》(濟南:山東教育,1986年)
牟潤孫:《論魏晉以來之崇尚談辯及其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66年)
朱大渭:《六朝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辛德勇等:《歷史地理》,第十六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姚大中:《中國世界的全盛》(臺北:三民書局,1983年)
梁方仲編:《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陳登原:《中國田賦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1982年)
(五) 宗教、藝術
尹一梅編:《懋勤殿淳化閣帖──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上)(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年7月)
王壯弘、馬成名:《六朝墓誌檢要》(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年2月)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朱孝達、朱芳仟:《仁山智水―─中國山水畫》(長春:吉林美術,1999年)
杜斗城:《北涼佛教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8年3月)
金正耀:《中國的道教》(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胡 適:《神會和尚遺集》(臺北:胡適紀念館,1970年)
唐君毅:《中國佛教的特質與宗派》(臺北:大乘文化,1978年)
張 弓:《漢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
彭自強:《佛教與儒道的衝突與融合》(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葛兆光等:《道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趙 超:《漢魏南北朝墓誌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劉長東:《晉唐彌陀淨土信仰研究》(成都:巴蜀書局,2000年)
釋斌宗:《佛說阿彌陀經要釋》(臺北:莊嚴出版社,1982年)
(六) 外文譯介
[日] 中西進、王曉平撰:《智水仁山―─中日詩歌自然意象對談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日]水野弘元、中村元著,許洋主譯:《印度的佛教》(台北:法爾出版,1988年)
[日]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佛典成立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日]吉川幸次郎撰,章培恆等譯:《中國詩史》(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86年)
[日]塚本善隆:《支那佛教史研究•北魏篇》(東京:清水弘文堂, 1969年)
[日]小林正美:《六朝佛教思想の研究》(東京都:創文社出版,1993年12月)
[日]小野玄妙:《佛教文學概論》(日本:甲子社書房,大正14年9月)
[日]山田龍城著、許洋主譯:《梵語佛典導論》(臺北:華宇書局,1984年5月出版。)
[日]加地哲定:《增補中國佛教文學研究》(京都:同朋舍出版,1979年10月)
[日]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中國佛教文學》(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年7月)
[日]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2002年)
[日]深浦正文:《佛教文學概論》(日本:永田文昌堂,昭和45年11月)
[日]深浦正文:《新稿佛教文學物語上、下卷》(日本:永田文昌堂,昭和53年)
[日]塚本善隆:《中國淨土教史研究》,載《塚本善隆著作集》(東京:大東出版社,1976年)
[美]梅維恒著,王邦雄、榮新江、錢文忠譯:《繪畫與表演》(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美] 崔默(William Calloley Tremmel)著,賴妙淨譯:《宗教學導論》(Religion:What is it?)(臺北:桂冠出版,2000年)
[美]韋勒克、華倫撰,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76年)
[美]海若.亞當斯撰,傅士珍譯:《西方文學理論四講》(臺北:洪範書局,2000年)
[英]艾略特撰,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批評選集》( 臺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
[法]謝和耐:《中國社會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1995年版)
[法]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
[荷]米克•巴爾( Mieke Bal)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5年)
[荷]許理和著,李四龍等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序言。
[捷]米蘭•昆德拉著,董強譯:《小說的藝術》(上海:上海藝文出版,2004年)
[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
[俄]巴赫金:《巴赫金文論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4月)
[德] M.海德格爾撰,彭富春譯:《詩.語言.思》(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
[德]史賓格勒撰,陳曉林譯:《西方的沒落》(臺北:華新出版社,1975年)
二、論文類
(一)論文集論文
N.Mensikov作、許章真 譯〈中國文學中的佛教寓言故事〉,收於《國外學者看中國文學》(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
[日] 宇井壽伯:〈根本佛教學說〉,輯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之《原始佛教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2月),頁255-265。
王 青:〈從《文選》對遊仙詩的選錄看編選者的人生旨趣〉,《中國文選學:第六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9月)
王師開府:〈原始佛教、根本佛教、初期與最初期佛教〉,《冉雲華先生八秩華誕壽慶論文集》(台北:法光出版,2003年),頁55。
田兆元:〈論佛門鬼話的產生與流變〉,《神話學與美學論集》(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年2月)
何寄澎:〈敘史與詠懷──臺靜農先生的中國文學史稿書寫〉,《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12月)
何廣棪:〈東晉高僧支曇諦及其賦研究〉,《佛教文獻與佛教文學研究專刊》(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7年1月)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六朝詩人的兩種精神面向〉,見衣若芬,劉苑如主編:《世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0年2月)
李立信:〈論偈頌對我國詩歌所產生之影響──以孔雀東南飛為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佛學關係》(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7月)
林朝成:〈《注維摩詰經》方便義析論──僧肇般若學性格的釐定〉,《第四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
季羨林:〈浮屠與佛〉,國立中央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第二十冊,上冊。
周啟榮、劉廣京:〈學術經世:章學誠之文史論與經世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洪順隆:〈梁武帝蕭衍作品的宗教風貌〉《國立編譯館館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12月),卷二十六,第二期。
洪順隆:〈論《文選》(詩歌•樂府支類)的文類性質〉,《第四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
康韻梅:〈《洛陽伽藍記》的敘事〉,《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1997年9月)
陳昌明:〈從「身―心―世界」之關係論文心雕龍神思篇〉,《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8月)
陳昌明:〈《文心雕龍》的自然文學觀〉,《第四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
張高評、林朝成:〈佛教文學研究的課題與方法的省思〉,《現代佛教學會年會會議論文報告》,2001年3月。
張蓓蓓:〈從《顏氏家訓》看中古知識分子的轉型〉,《中國文學歷史與思想中的觀念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2005年12月)
廖蔚卿:〈論漢魏六朝連珠體的藝術及其影響〉,《臺靜農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聯經書局,1981年11月)
曾揚華:〈中國古代詩人與小說家對佛教的不同態度〉,收錄於朱耀偉主編:《中國作家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2001年2月)
詹 鍈:〈《玉臺新詠》三論〉,《語言文學與心理學論集》(濟南:齊魯書社, 1989年10月)
潘美月:〈梁元帝與其藏書的聚散〉,《臺靜農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11月)
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輯趙敏俐編著:《文學研究方法論講義》(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5年12月)
顏崑陽:〈六朝文學「體源批評」的取向與效用〉,《第四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
顏崑陽:〈論「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鍊接效果」〉,《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7月),下冊。
蔡振豐:〈六家七宗之說所反映的格義問題〉,《第四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
鄺健行:〈明代唐宋派古文四大家以古文為時文說〉,《香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論文選粹((1950-2000)―─小說、戲曲、散文及賦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龔鵬程:〈文學史的研究〉,《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7月),上冊。
(二)期刊論文
[日]岩田宗一著:〈聲明の旋律〉法收錄於《大谷大學研究年報》(日本京都:大谷大學大谷學會1984年2月出版。),第36期。
[日]藤田宏達:〈原始佛教、初期佛教、根本佛教〉《印度哲學佛教學》(日本:1987年10月),第2期。
丁 師敏:〈當代中國佛教文學研究初步評介──以臺灣地區為主〉,《佛學研究中心學報》(臺北:臺灣大學,1997年),第2期。
王 青:〈齊梁山水詩創作的新特點〉,《煙臺大學學報》(山東:1991年3月)
王 毅:〈中國士大夫隱逸文化的興衰〉,《文藝研究》(北京:1989年3月)
王文進:〈「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解〉,《中外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78年8月),卷七,第3期。
王立堅:〈六朝文人的生命意識與詩歌的唯美傾向〉,《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王師開府:〈《顏氏家訓》之文學觀〉,《國文學報》(臺北:1980年六月),第9期。
元弼聖:〈原始佛教的佛陀觀〉,《圓光佛學學報》(新竹: 2000年12月) ,第5期。
古添洪:〈記號學中的「解」傾向〉,《中外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86年5月),十四卷,第二十期。
任競澤:〈論生命意識對宮體詩與宇宙意識的鏈接〉,《雲南社會科學》(昆明:2008年),第5期。
何寄澎:〈唐文新變論稿(一)──記體的成立與開展〉,《臺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八期。
周伯戡:〈早期中國佛教的大乘小乘觀〉,《文史哲學報》(臺北:1990年12月),第38期。
周伯戡:〈早期中國佛教的小乘觀──兼論道安長安譯經在中國佛教史上的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報》(臺北:1991年8月),第16期。
孫 歌:〈跨文化知識狀況的思考 ﹥,收入氏著《主體彌散的空間一亞洲論述之兩難》(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孫述圻:〈《謝靈運與南本《大般涅槃經》〉,《南京大學學報》(南京:1983年),第1期。
郝桂蓮:〈《第二十二條軍規》的對話性〉,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第32卷,總第148期。
徐 旭等:〈從陶潛、王維看中國隱逸詩人群的審美風範及文化心理〉,《湖北大學學報》(武漢:1993年6月)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中外文學》七卷十一期、十二期。
高 玉:〈現代文學層面的翻譯文學研究〉,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2008第2期。
梅家玲:〈毛詩序「風教」說探析──兼論其與六朝文學批評之關係〉,《台大中文學報》第三期。
林朝成、張高評:〈兩岸中國佛教文學研究的課題之評介與省思──以詩、禪交涉為中心〉,《成大中文學報》,第9期(2001年8月)
陳昌明:〈論六朝詠物詩之「觀象」特質〉《中外文學》(臺北:1986年10月),十五卷五期。
姜伯勤:〈變文的南方源頭及敦煌唱導法匠〉《華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期。
曹順利:〈淺談佛教在中國發展的四個歷史階段〉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張鈞莉:〈從遊仙詩看曹氏父子的性格與風格〉,《中外文學》(臺北:中外文學雜誌社),二十卷五期。
張海明:〈風骨新探〉《文學遺產》(北京:1991年2月)
賀秀明:〈玄釋與魏晉山水詩〉《福建學刊》(福州:1992年6月)
遊信利:〈郭璞遊仙詩的研究〉,國立政大學報第三十二期。
黃世中:〈從謝靈運的永嘉山水詩談到人生憂患感的消解〉《天府新論》(成都:1993年3月)。
黃景進:〈論儒學對魏晉至齊梁文論之影響──兼論六朝文藝美學之特徵〉《中華學苑》第36期。
劉忠國等:〈玄佛靜觀思想與晉宋山水詩的興起〉《文史哲》,第一期,1992年1月。
鄧仕樑:〈釋「放蕩」──兼論六朝文風〉日本京都大學《中國文學報》第35冊。
戴偉華:〈唐代文學研究中的文人空間排序及其意義〉,刊於《揚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蕭麗華:〈近五十年(1949-1997)〈臺灣地區中國佛教文學研究概況〉,《中國唐代學會會刊》,第九期,1998年11月。
(三)、博士學位論文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4年)
朴敬姬:《魏晉儒道之爭》,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1月。
朱文光:《佛學研究方法論―─以近現代漢語佛學知識系譜為核心的開展》,國立中正大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
李 勇:《三論宗佛學思想研究》(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李四龍:《智顗思想與宗派佛教的興起》(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汪 娟:《敦煌禮懺文研究》,收錄於「中華佛學研究論叢刊第十八」(臺北市: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9月初版。)
周學農:《出世、入世與契理契機》(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金 鎬:《梅曾亮及其文學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2004年。
林晉士:《北朝散文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12月。
施拓全:《北朝學術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論文,1999年。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紀 斌:《慧皎《高僧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佛教與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年4月。
紀志昌 : 《兩晉佛教居士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3 年
孫炳哲:《肇論通解及研究》(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徐文明:《中土前期禪學思想研究》(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馬曉樂:《魏晉南北朝莊學研究》,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
涂豔秋:《僧肇思想探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6 月。
曾守正:《先秦兩漢文學言志思想及其文化意義──兼論與六朝文化的對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12月。
張釩星:《魏晉知識分子道家意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2月。
張滿足:《晉宋山水詩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論文,2000年。
黃寶珊:《魏晉格義佛教與玄學的思想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論文,2002年。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藝術》,國立臺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91年。
陳文傑:《早期漢譯佛典語言研究(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2年)
陳 軍:《文類研究》揚州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陳師巍仁:《臺灣當代文學跨文類寫作現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7年6月博士學位論文。
陳琪瑛:《《華嚴經‧入法界品》空間美感的當代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6月。
溫光華:《劉勰《文心雕龍》文章藝術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1月。
蔡美惠:《方東樹文章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1月。
彭自強:《佛教與儒道的衝突與融合》(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黃敬家:《贊寧《宋高僧傳》敘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所博士論文2007年1月。
業露華:《慧遠的佛學思想及其歷史地位》(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 年)
劉 渼:《劉勰《文心雕龍》文體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6月。
劉立夫:《《弘明集》研究》,南京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劉長東:《晉唐彌陀淨土信仰研究》(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蔣述卓:《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2年)
蔡振豐:《魏晉佛學格義問題的考察》(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4年)
盧桂珍:《慧遠、僧肇聖人學研究》(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4年)
蕭淑貞 : 《魏晉山水紀遊詩文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賴師貴三:《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6月。
霍建波:《隱逸詩研究(先秦至隋唐)》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4月。
謝重光:《晉唐寺院與寺院經濟研究》(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顏洽茂:《魏晉南北朝佛經詞彙研究》(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2年)
羅 翔:《自相與二諦有無》(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四)碩士學位論文
尹 晶:《從《高僧傳》看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徒人格的塑造》新疆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方宇蓓:《中國古代文論中「味」之審美羲涵探究一以先秦至隋唐為研究範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所教學碩士論文,2003年6月。
王晴慧:《六朝漢譯佛典偈頌與詩歌之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
王錦慧:《敦煌變文語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田素蘭:《洛陽伽藍記校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所碩士論文,1971年7月。
曲 藝:《魏晉南北朝時期人物品鑒與文學批評的關系》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4月。
余淑瑛:《六朝散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吳玉如:《劉勰《文心雕龍》的審美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7月。
吳惠玲:《「世說新語」之人物美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7月。
李師幸玲:《六朝神滅不滅論與佛教輪迴主體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7月。
李玲珠:《魏晉「自生」概念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李清筠:《魏晉名士人格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杜瑞傑:《魏晉南北朝主文化與反文化的激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周敏惠:《《金光明經》文學特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伯謙:《劉宋散文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學位之論文,1985年。
林宴寬:《阮籍「自然與名教」思想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林素英:《從古代的生命禮儀透視其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5月。
林麗雪:《六朝賦之抒情傳統與藝術表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6月。
徐麗真:《嵇康「聲無哀樂論」之音樂美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張小講:《《法苑珠林》與佛教的民間化―簡論兩晉南北朝佛教的發展》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5月。
張仁青:《中國駢文發展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69年7月。
曹淑娟:《論漢賦之體物言志傳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盧 寧:《論東晉僧詩》河南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7年。
陳松柏:《竺道生頓悟思想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1988年。
許聖和:《「博物思維」與六朝文學》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所碩士學位之論文,2006年7月
陶文本:《慧遠與僧肇般若學的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5月。
黃慧禎:《《相應部.魔相應》譯註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楊佩螢:《從六朝樂賦再探文學抒情傳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8月。
楊俊誠:《兩晉佛學之流傳與傳統文化之交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楊海帆:《《顏氏家訓》文學思想研究》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楊琇惠:《阿含經業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月。
劉 渼:《魏晉南北朝文論佚書沈》師大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劉立夫:《弘明集》研究南京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蔡纓勳:《僧肇般若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5月。
諸海星:《中國文體分類學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賴信川:《魚山聲明集研究──中國佛教梵唄的考察》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賴麗蓉:《從思維形式探究六朝文體論》師大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錢佩文:《論晉詩之個性與社會性》師大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錢國盈:《魏晉人性論研究》師大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羅安琪:《魏晉「有、無」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