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筱婷
論文名稱: 影視教材在臺灣史教學的運用:以紀錄片《牽阮的手》為中心
指導教授: 陳登武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5
中文關鍵詞: 大眾史學影視史學影視教學《牽阮的手》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65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6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探究如何在歷史課堂應用大眾史學與影視史學的概念,以影視文本結合教科書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透過生活經驗對歷史課程產生連結與同情的理解,使學生不僅在學校接觸歷史,還能將興趣帶入日常生活之中。

    為達成研究目的,本文以紀錄片《牽阮的手》作為臺灣史民主化歷程教學的教材,藉此探討:一、臺灣紀錄片的發展脈絡與臺灣政治本土化、自由化之間的關聯,以及《牽阮的手》拍攝背景。二、導演拍攝《牽阮的手》的心路歷程,包含由公共電視委託創作的背景與導演理念。三、分析《牽阮的手》的敘事結構,理解導演如何以採訪對象的口述歷史與多元影像文本作為素材,透過大眾史觀描繪近代臺灣民主化社會建構過程。四、以教學實例探討國中生在觀看個人生命史文本論述後,是否能理解歷史視角的多元性,從而激發其歷史思維 能力。

    本研究以高雄市工業區國中生作為樣本,結果呈現:一、透過影視文本的觀看,學生能對他人經歷感同身受,並對過往歷史記述產生興趣與同理心。二、國中學生在解讀影像訊息時,仍會產生謬誤,需教師細心引導。三、教學時數不足,教學者難以利用多方立場資料與文本,引導學生進一步磨練歷史思維能力。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二章 紀錄片的創作背景與導演的心路歷程
 第一節 紀錄片發展脈絡中的《牽阮的手》 17 第二節 導演的心路歷程 25 第三章 個人生命與國家命運
 第一節 《牽阮的手》敘事結構 33 第二節 導演的再現策略 45 第四章 教學設計與評量
 第一節 分析教科書中的「戰後民主化教學」敘述 57 第二節 影視教學設計與實施 65 第三節 分析學習單與教學結果 70 第五章 結論 85 參考書目 88

    專書與論文集

    王文科編譯,《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1997年。
    王慰慈策劃,《臺灣紀錄片美學系列——紀錄影像美學中的自我對話:介於真實/虛構、紀錄/戲劇之間 》,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8年。
    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臺北:玉山社,1999年。
    李道明,《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臺北:三民,2013年。
    李道明,《臺灣紀錄片美學系列(5)歷史——記憶、再現與紀錄片》,臺中:臺灣美術館,2008年。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1997年。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臺北:玉山社,2014年。
    林寶元,《臺灣紀錄片美學系列(2)解嚴後初期紀錄片的再出發:美學觀點的再思考》,臺中:臺灣美術館,2008年。
    林木材,《景框之外:臺灣紀錄片群像》,臺北:遠流,2012年。
    胡慧玲,《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新北:衛城出版,2014年。
    黃秀政、吳文星、張勝彥,《臺灣史》,臺北:五南,2011年。
    黃政傑,《課程設計》,臺北:東華,2014年。
    張廣智,《影視史學》,臺北:揚智文化,1998年。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2013年。
    張隆志主編,《歷史臺灣第8期:大眾史學專題》,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年。
    薛化元等,《臺灣,不是中國的》,臺北縣淡水鎮:群策會,2005年。
    盧非易,《臺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臺北:遠流,1998年。
    龍應臺,《野火集外集》,臺北:圓神出版社,1987年。
    Bruce F. Kawin著,李顯立等譯,《解讀電影》,臺北:遠流,1996年。
    The Cambridge editorial partnership(英國劍橋大學編輯團隊)著,劉麗真譯,《改變歷史的聲音》,臺北:臉譜,城邦文化,2012年。
    Graham Pike & David Selby著,余伯泉、蕭阿勤譯,《人權教育活動手冊》,臺北:遠流,1998年。
    Mark Carnes編,王淩霄譯,《幻影與真實:史家眼中的好萊塢電影》,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Marc Ferro(馬克.費侯)著,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1988年
    Richard M. Barsam著,王亞維譯,《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臺北:遠流,2012年。

    期刊論文

    王振寰,〈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卷1期(1989年7月1日)。
    王文景,〈影視與虛擬歷史在通識歷史教學應用之探討〉,《通識教育學報》第11期(2007年6月
    王甫昌,〈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第八卷第二期(2003年)
    任育德,〈評張廣智《影視史學》與費侯(Marc Ferro)《電影與歷史》二書〉,《政大史粹》創刊號(1999年6月)。
    杜正勝,〈歷史教育與國家認同〉,《國家認同學術研討會論集》(臺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3年)。
    宋佩芬、吳宗翰,〈歷史脈絡性思考與國際視野:以國中社會教科書「牡丹社事件」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一期(2013年)。
    宋佩芬、古庭瑄,〈歷史觀點的覺察:國中教科書臺灣史之差異敘述〉,《教育實踐與研究》第二十八卷第二期(2015年)。
    李道明,〈臺灣紀錄片的美學問題初探〉,《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臺北:同喜文化,2007年)。
    李道明,〈從紀錄片的定義思索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混血形式〉,《戲劇學刊》第十期(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2009年)。
    李道明,〈激流般起伏的紀錄片運動〉,《秩序繽紛的年代》,(臺北:左岸,2010年)。
    李晨,〈紀錄臺灣——「解嚴」以來臺灣紀錄片的美學發展與社會議題(1987-2007)〉,《華文文學》總第91期(2009年2月)。
    李湧泉,〈全景學派的誕生:臺灣紀錄片的趨勢觀察(1990~2000)〉,《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臺北:同喜文化,2007年)。
    吳麗,〈「小人物」也在書寫歷史:歷史觀視野下的紀錄片《四萬萬人民》〉,《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第二十五卷第三期(2011年)。
    吳玲青,〈日治時期臺灣的日記本〉,《歷史臺灣第八期:大眾史學專題》(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年)。
    吳珊妃,〈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歷史教育》第14期(2009年6月)。
    林傳凱,〈「大眾傷痕」的「實」與「幻」:探索「1950年代白色恐怖『見證』」的版本歧異〉,《歷史臺灣第八期:大眾史學專題》(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年)。
    林玉梅記錄,〈美國版「太平洋世紀」vs臺灣華視版「太平洋風雲」座談會〉,《當代》第88期(1993年8月)。
    林錦昱,〈由歷史劇的熱潮看影視史學的發展可能〉,《北市大社教學報》第12期(2013年2月)
    周樑楷,〈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評論「誰殺了甘迺迪」及「返鄉第二春」〉,《當代》第74期(1992年6月)。
    周樑楷,〈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第88期(1993年8月)。
    周樑楷,〈辛德勒的選民—評史匹柏的影像敘述和史觀〉,《當代》第96期(1994年4月)。
    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年6月)。
    周樑楷,〈歷史劇情片的「實」與「用」——以「羅馬帝國淪亡錄」和「神鬼戰士」為例〉,《當代》第156期(2000年8月)。
    周樑楷,〈影像中的人物與歷史——以《白宮風暴》為討論對象〉,《興大人文學報》第32期(2002年6月)。
    周樑楷,〈大眾史學的定義和意義〉,《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論集第一冊》(臺中:采育出版社,2004年)。
    周樑楷,〈認識你自己—大家來寫村史與歷史意識的自覺〉,《當代》第211期(2005年)。
    周樑楷,〈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思想》第02期(2006年)。
    周樑楷,〈認識故舊,結交新人﹕一本驗證「大眾史學」的傳記〉,《愛德常懷馨香遠流:柏高理修女的故事》(施麗蘭著,彰化:天主教耶穌聖心修女會,2008)。
    范宜如,〈個人記憶.家國敘事:紀錄片《銀簪子》、《山有多高》的影像詮釋與意義論述〉,《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14期(2009年12月),
    唐維敏,〈《影視史學》的「文化轉向」策略〉,《歷史月刊》第139期(1999年8月)。
    徐叡美,〈電影與歷史:評介史家費侯、戴維斯與羅森史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5期(2004年9月)。
    許全義,〈歷史教學與公民意識——簡介臺中一中影視史學專題課程〉,《清華歷史教學》19期(2008年10月)。
    馮美滿,〈國中臺灣史教科書政治意識形態之批判論述分析—以翰林(2013版)教材內容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第33期》(2014年)。
    張擎陽,〈歷史與電影,試析《童黨萬歲》〉,《電影欣賞》第45期(1990年5月)。
    陳登武,〈一場大屠殺與人民的記憶——以Atom Egoyan的電影〈A級控訴〉為中心〉,《興大歷史學報》第17期(2006年6月)。
    陳登武,〈影視教材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以隋唐史教學為中心〉,《歷史教育》第14期(2009年6月)。
    陳芳明,〈已歸與未歸的望鄉人〉,收錄於《危樓夜讀》(臺北:聯合文學,2008年)。
    陳涵郁,〈博物館書寫的大眾史――試論《臺灣女子.非常好》特展〉,《歷史臺灣第八期:大眾史學專題》。
    陳玉珍,〈「教育影視史學」成立之可能性〉,《市北教育學刊》第41期(2012年4月)。
    陳瀅州觀察記錄,〈「大眾史學與博物館座談會」觀察紀錄〉,《歷史臺灣第八期:大眾史學專題》(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年)。
    郭力昕,〈影像介入現實的政治話語能力:檢視戰後臺灣的紀實攝影與紀錄片〉,《文化研究》第15期(2012秋季)。
    謝佩蓁,〈顏蘭權,用生命去紀錄的女導演〉,《臺灣思想坦克雙月刊》2011年12月號。
    黎湘萍,〈光影時代的人文關懷——李晨的《光影時代:當代臺灣紀錄片史論》〉,《南方文壇》2015年01期(2015年1月)。
    劉慧蘭,「歷史理解」取向的歷史教學——以「歐洲極權政治的興起」單元為例,《歷史教育第20期》(2014年)。
    羅禕英,〈他者的焦慮——論新世紀以來臺灣紀錄片的倫理與美學〉,《文化研究月報》132期(2012年)。
    羅志平,〈影視史學用於歷史通識教育之思考〉,《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二卷二期(2013年6月)。
    蕭全政,〈臺灣威權體制轉型中旳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1月)。
    錢茂偉,〈小歷史書寫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學術研究》2013年第11期。
    Hardy, Forsyth, ed. 1971. Grierson on Documentary.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Hayden White,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3, N0.5 [December 1988]).
    Jorma Kalela, “History Making: The Historian as Consultant,” Public History Review 20 (2013, New South Wales).
    Robert A. Rosenstone, “The Historical Film”, in Visions of the Pas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學位論文

    江沐家,〈戰後臺灣客家影像論述——以彭啟原作品為分析場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年。
    呂怡蓉,〈《自由中國》雜誌與臺灣黨外運動發展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6年。
    李育如,〈影視史學在國中歷史教學的實踐——以影片《稻草人》為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邱月亭,〈解嚴後「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創傷敘事與記憶政治〉,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林冠吟,〈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惡魔教室》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林錦昱,〈認識你自己:王童導演及其臺灣三部曲歷史書寫〉,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3年。
    易璇,〈人道關懷與溫情主義——21世紀初臺灣主流紀錄片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徐玉蓮,〈從電影《戲夢人生》解析侯孝賢的歷史意識〉,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陳盈如,〈影視史學課程對國一學生歷史思維能力與國家認同影響之研究——以二二八事件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洪慧霖,〈電影《被出賣的臺灣》對臺灣民主運動的再現(1945-1990)——兼論教科書敘述威權體制的意涵〉,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張家佳,〈大眾史家的歷史書寫:以《綠的海平線》與《拓南少年史》為例〉,臺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雅淳,〈影視教材在高中世界史「西班牙內戰」教學的運用——以《以祖國之名》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黃靖涵,〈影視教材在高中臺灣史「白色恐怖」教學的運用:以電影《超級大國民》、《天公金》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陳景峰,〈國府對臺灣電影產業的處理策略(1945-1949)〉,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楊崇智,〈我國官方紀錄片的產製研究——以行政院新聞局攝製宣傳紀錄片為例〉,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郭佳,〈「解嚴」以來臺灣新紀錄片運動發展研究〉,中國:重慶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謝侑恩,〈影像與國族建構——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日據時代影片《南進臺灣》為例〉,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廖羽晨,〈影視教學與國中生的歷史思維——以《愛在波蘭戰火時》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劉素霞,〈血祭愛爾蘭——以《豪情本色》與《吹動大麥的風》來探討英愛歷史糾葛〉,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網路資料

    周樑楷,〈歷史記憶和幸福婚姻〉,《大眾史學論壇》(2008年11月11日)。
網址:http://lkchou5.blogspot.com/2008/11/blog-post.html 。
最後查閱日期:2016年06月15日。

    〈第九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大獎結果揭曉!〉 
網址:www.tidf.org.tw/zh-hant/news/1071。
最後查詢時間:2016年1月3日。
    陳韋臻,〈在我們解構歷史的重量以前-專訪《牽阮的手》導演顏蘭權、莊益增〉,(2010年7月9日)。
網址:http://www.pots.tw/node/5581
最終查閱時間:2015年3月5日。

    林木材,〈戲院內外─簡談2010臺灣紀錄片〉,電影.人生.夢(2011年1月26日)。
網址:http://woodlindoc.blogspot.tw/2011/01/2010.html
最終查看時間:2016年4月5日。

    陳佳琦、林木材訪問,陳佳琦整理,〈我的作品裡不會沒有批判——專訪顏蘭權、莊益增導演〉,《紀工報》第13期(2010年2月5日)。
網址:http://docworker.blogspot.tw/2010/02/blog-post.html
最後查閱時間:2015年05月14日。

    林文淇,〈一輩子總要不顧一切去愛一次,《牽阮的手》導演顏蘭權、莊益增專訪〉,《放映週報》放映頭條324期(2011年9月9日)。
網址: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370
最後查閱時間:2015年05月14日。

    林易澄,〈回家的路——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牽阮的手》田媽媽專訪〉,放映週報334期(2011年11月18日)。
網址: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380
最後查閱時間:2016年06月15日。

    林木材、關魚訪問,關魚整理,〈不要害怕自己的意識型態——專訪《牽阮的手》導演莊益增〉,《紀工報》第18期(2011年12月13日)。
網址:http://docworker.blogspot.tw/2011/12/blog-post_13.html
最後查閱時間:2015年05月14日。

    〈從無米樂到牽阮的手,導演莊益增談紀錄片創作:還原臺灣農民該有的尊嚴與驕傲,珍惜言論自由〉,國立高雄大學歷史新聞(2011年12月27日)
網址:http://previous.nuk.edu.tw/history_detail.php?id=434 
最後查閱時間:2016年06月15日。

    藍祖蔚、黃以敬專訪,〈《星期專訪》牽阮的手紀錄片,見證臺灣民主歷程〉,自由時報(2011年10月17日)。
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532071
最後查看時間:2016年8月1日。

    誠品網路編輯群著,〈《牽阮的手》,重現理想主義伴侶的奮鬥歲月:專訪莊益增導演〉,誠品網頁(2011年11月10日)。
http://stn.eslite.com/ArticleByPrint.aspx?id=1556
最終查閱日期:2015年6月20日。

    【張景泓、蔡崇隆訪問,陳香松錄稿,林木材、魏逸瑩校對編輯,〈【國家相簿訪談計劃】深度訪談顏蘭權、莊益增導演(上)〉,《紀工報》第24期(2013年7月10日)。
網址:http://docworker.blogspot.tw/2013/07/blog-post_10.html
最後查閱時間:2015年05月14日。

    張景泓、蔡崇隆訪問,陳香松錄稿,林木材、魏逸瑩校對編輯,〈【國家相簿訪談計劃】深度訪談顏蘭權、莊益增導演(下)〉,《紀工報》第24期(2013年7月10日)。
網址:http://docworker.blogspot.tw/2013/07/blog-post_383.html
最後查閱時間:2016年06月15日。

    童一寧採訪、撰文,〈專訪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同》導演周浩:「真實不可能被還原,只能夠趨近」〉,娛樂重擊(2016年07月14日)。
網址: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8432
最後查閱時間:2016年07月29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