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雅苓 Tseng, Ya-Ling |
---|---|
論文名稱: |
國中資源班教師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現況與需求調查研究 Current Status and Teaching Needs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for the Resource Room Teacher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
指導教授: |
杞昭安
Chi, Chao-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2 |
中文關鍵詞: | 國中資源班教師 、性別平等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junior high school resource room teachers,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中資源班師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現況與需求,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資源班教師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於「教學內容」、「教材教法」、「行政支援」、「在職進修」與「困境」五個向度的現況,與四向度的需求現況。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國中資源班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現況與需求研究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臺北縣市公立國民中學資源班教師共479位為研究對象,發出286份正式問卷,回收有效樣本246位。本研究之主要結論如下:
一、 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經驗的教師有148位(佔總數60.2%),贊成於教學活動中融入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的教師有237位(佔總數96.3%),顯示國中資源班教師中贊成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者居多。
二、 整體而言,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現況情形屬於中組的等級,教學內容、教材教法、與困境是屬於中組,行政支援與在職進修是屬於低組,顯示現況與所獲得的相關資源狀況尚有改善空間。
三、 教師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時,最大的困境是社會環境提供學生太多不合宜的資訊和欠缺相關資源與輔助教材。
四、 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的整體需求情形屬於「高組」的等級,足見資源班教師於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方面有深切的需求。
五、 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於性別平等教育現況與需求程度上有差異,現況依年齡、婚姻狀況、特教專業背景、資源班教學年資、任教地區、實施經驗不同而有差異;需求程度依年齡、任教地區、贊成態度不同而有差異。
六、 國中資源班教師感受遭遇較多困境者,其需求也越高。
We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needs of the resource room teacher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o implement th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n the item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aterial and teaching method, administration support, in-service training, and predicament. This research employed a questionnaire as a research instrument, targeting the subject at 479 resource room teachers who served junior student. Based on the retrieved effective sample of the working 246 questionnaires, the primary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specifically follow:
First, There are 237 teachers who agree to incorporat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n teaching activity (account for 96.3% of total number). These date reveal that teachers who agree to implement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re the majority of the resource room teache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Overall, current status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s in medium group. The current statu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ethod, and predicament are medium , but the current status of administration support, in-service training are low-grade. It was showed that the existing condition and gained relevant resource is not very ideal.
Second, when the teachers implement th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the greatest predicament is that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fers too much wrong information to students and the shortage of relevant resources and assisting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whole needs of implementing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re high-grade. That means resource room teachers have strongly demand for implementing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n addition, the more predicaments that resource room teachers feel, the more needs they demand.
Ben A. Barres(2008):性別造成影響嗎?—哈佛大學校長事件回應之一。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2,48-57。
內政部警政署全球資訊網(2008):性侵害被害人性別統計。2008年8月4日,取自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26954&ctNode=11397&mp=1。
王欣宜(2008):智能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教材的困境與突破。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2,119-125。
王振德(1999):資源教室方案。台北市:心理。
古芳枝(1999):高職階段智障學生性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漢聲、晏涵文(2000):性教育。臺北市:性林文化。
何珮菁(2000):智能障礙學生的性教育—兩性交往之探討。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學生兩性教育資源手冊。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余益興(2002):融合教育安置下自閉症兒童之性教育。特教園丁,18(1),7-14)。
何國華(199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五南出版社。
吳佩曄(2006):《記憶的廚房》打下女人一片天。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6,30-31。
吳瑞文(1998):臺北縣國中性教育現況調查。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芝華(2004):國民中小學性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民國61-94年教科書內容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巫宜靜(2007):同儕教導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社交技巧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維村(2000):自閉症學生輔導手冊。臺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李文弘(2002):學習障礙學生的教育與輔導。師友,423,47-50。
李淑櫻(2008):國中視覺障礙學生性知識、性態度、性教育需求之調查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杜正治(1994):智障兒童的性騷擾:預防與處理。特殊教育季刊,52,14-17。
杜正治(1999):自閉症者性教育及性相關偏差行為之調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8-2614-H-003-003)
杜正治(2000):臺灣地區國中及高職智障學生性教育教學成效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8,15-38。
杜正治(2006):探索智障生性教育的方向—從最近兩性緋聞談起。學生輔導,102。36-43。
杜修治(2005):國中性教育相關課程內容分析與學生需求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阮芳賦(2003):從「性」到「性教育」--全年齡全方位的科學性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09,5-11。
阮芳賦、林燕卿(2003):人類性學。臺北:華騰出版社。
邢敏華(2001):融合教育趨勢下聽覺障礙學生的教育問題探討。特教園丁季刊,16(4),46-50。
周俊良、李新民與陳宗田(2006):我國啟智學校教師性態度與相關影響因素分析。特殊教育學報,23,1-26。
林秀珍(2000):智能障礙者的性問題。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學生兩性教育資源手冊。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林佳慧(2006):高雄縣國小教師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性別平等教育教學實踐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桂如(2007):智障生性教育刻不容緩。國語日報,2008年8月4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478。
林筱雯(2007):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性別平等教育態度與實施狀況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燕卿(2003):臺灣性教育的現況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09,12-18。
邱品庭(2004):臺灣中部國中啟智班教師性教育實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可可(2005):給孩子正確的性教育。臺北:維德文化出版社。
洪儷瑜(1995):學習障礙者教育。臺北:心理。
胡乾鋒(2003):從臺中縣青春期學生性態度看當前國民中小學兩性教育之需求。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4),35-49。
徐淑玲(2004):國小啟智班兩性平等教育的實施現況與教師需求之調查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臺北,心理出版社。
特殊教育通報網(2008):97學年度國中階段一般學校各縣市身障安置班別學生數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0月28日。網址:http://www.set.edu.tw/spcs2003/STA2/frame_print.asp?filename=classA_city_All_cls_C/classA_city_All_cls_C_20081020.asp。
高松景(2006):「生活技能」為主的高中生性教育介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昇鵬(1986):智能不足學生性教育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玨(1999):性教育/兩性教育/性別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17-23。
張玨、吳燕秋(1999):臺灣婦女研究與兩性平等教育。載於臺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主編:兩性平等教育國際研討會--為兩性平等教育法案催生。臺北:教育部。
張青紟(2005):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課程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郁樺(2003):桃園縣國民中小學資源班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鈺珮(1997):國中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蓓莉(2000):特殊兒童輔導手冊(四)---聽覺障礙兒童輔導手冊。臺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教育部(1997):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實施原則及課程參考綱要。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七月十九日臺(86)訓(三)字第86081562號函頒。
教育部(2005):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六月十三日教育部(94)臺參字第0940075778C號令訂定。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97年國民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網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09):身心障礙學生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月1日。取自網址:http://www.set.edu.tw/。
曹純瓊(1994):自閉症兒與教育治療。臺北:心理出版社。
莊明貞(1997):多元文化女性主義觀與兩性平等教室的建構。載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大。
莊婷蘭(2007):高雄市國中小智能障礙學生家長在家實施性侵害防治教育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志雄(2006):社交技巧教學對增進視覺障礙學生社會能力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明旭(2003):臺灣性教育的現況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09,12-18。
郭叡昌(2007):負向情緒調適能力、對子女學習困難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經驗感受之相關研究-以國中學習障礙子女的母親為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章英華、傅仰止(2004):《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四期第四次調查計劃執行報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惠馨(2005):性別平等教育法—臺灣性別教育之繼往與開來。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0,115-129。
陳秀霞(2003):家有學障兒—學障者母親與學障兒的親子互動經驗。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彩雲(2000):緒論。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學生兩性教育資源手冊。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陳瑋婷(2006):淺談智能障礙者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與教學。特教園丁,22(1),40-44。
陳維錡(2005):國小學習障礙學生的人際關係與同儕接納態度之探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程鈺雄譯(2004):Tom E.C.Smith、Edward. A.Polloway、James R.Patton、Carol.A.Dowdy原著。特殊教育導論-應用在融合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黃俊憲(2002):智能障礙者性教育之探討。特教園丁,18(1),44-50。
黃湘君(2005):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中視覺藝術教育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榮真(2005):高職特殊學校與特教班教師對於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看法之探討。特殊教育復健學報,13,27-48。
黃榮真(2006):智能障礙類教師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現況之初探-以花蓮地區為例。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2,307-336。
黃榮真、洪美蓮(2005):高職特教班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編製與教材實例。臺北:五南。
黃蕙君(2005):學生「性教育」的輔導。學生輔導,99,146-153。
黃韻如(2004):高雄市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新竹教育大學特教中心(2005):資原班教材設計—性教育篇。新竹市:新竹教育大學。
楊瑞文(2002):國民中學教師對聽覺障礙學生融合教育的認知與支持度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詹雅靜(2005):臺灣北區國中身心障資源班學生性知識、性態度及性安全行為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特教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潘震澤(2008):大腦定乾坤?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2,28-32。
劉鉅棟(2001):國中資源班教師教學支援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光仁(1995):智障者的性教育。特殊教育季刊,57,29-34。
蔡俊憲(2002):智能障礙者性教育之探討。特教園丁,18(1),44-50。
蔡逸瑞(2006):學校性教育。輔導與諮商,246,54-57。
蔡麗玲(2008):從性別平等教育觀點看「男女大不同」的謬誤與危機。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2,20-27。
鄭淑禎(2004):國中啟智班性教育實施研究—現況與需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特教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閻紀宇(2005):〈美九百萬男女網路性成癮〉。中國時報,2005年12月28日,A10版。
蕭慧吟(2003):性教育視聽媒體教學對國中智障生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總統府(2004):性別平等教育法。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華總一義字第09300117611號令公布。
謝臥龍(1997):促進兩性平等,教育應扮演的角色。學生輔導,48,50-57。
謝臥龍、駱慧文(1998):各級學校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及性侵害防治教育教材內涵與其重要性之探討。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兩性研究中心。
謝臥龍、駱慧文(2000):國民中學性別平等與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內涵與其重要性之探討。教育學刊,16,255-279。
謝臥龍、駱慧文(2001):高中職性別平等教育與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核心概念之德懷研究。中等教育,52(3),20-41。
謝臥龍、駱慧文、吳雅玲(1999):從性別平等的教育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7(1),57-80。
謝素瑜(2002):國中學生兩性平等教育課程需求與知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麗敏(2006):從「友善校園方案」談性別平等教育的設計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47,31-47。
蘇芊玲(1998):宣導、社會及親職教育小組--家庭與社會也需要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36-39。
蘇芊玲(1999a):兩性平等教育的回顧與展望。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臺北:心理出版社。
蘇芊玲(1999b):萌芽與發展--特教體系中的兩性平等教育現況[座談會]。兩性平等教育季刊,9,99-119。
蘇盈宇、吳秉叡(2002):聽障者性教育的迷思與因應。特教園丁,18(1),36-43。
英文文獻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Child and Family Health and Committee on Adolescence(2001).Sexuality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108(2),498-502.
Bakker, J. T. A., Bosman A. M. T.(2003).Self-image and peer acceptance of dutch students in regular and special education.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26(4),5-14.
Bourgondien, M.E., Reichle, N.C.,& Palmer,a.(1997).Sexual behavior in aduits with autism.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7(2),113-125.
Butler, J. T.(2001). Principles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Wadsorth,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Inc.
Davies, J.(2003):Sexuality 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A parents guide TSBVI.
Duh, J.(2000).Sexual knowledge of Taiwanese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Visual impairments. Journal of Visual mpairment & Blindness,94, 385-396.
Fetter, M. P.(1983). Non-verbal teaching behavior and the health educator.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53(7),432.
Fetter, M. P.(1987).Reaching a level of sexual comfort. Health Education, Feb./Mar., 6-8.
Getch, Y. Q., Branca, D. L., Fitz-Gerald, D., & Fitz-Gerald, M.(2001). A rational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sexuality education in schools for students who are deaf.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146(5), 401-408.
Gwen Brewer & Margaret B. Brown & Michael J. Migdal(2007). The importance of appropriate se sexuality education. Center for Inquiry.
Haseltine, B., & Miltenberger, R. G.(1990). Teaching self-protection skills to person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95(2),188-197.
Hellemans, H., Colson, K., Verbraeken, C, Vermeiren, R., & Deboutte,D.(2007). Sexual behavior in high-functioning mal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37, 260-269.
Ingraham, C.L., Vernon, M.C., Clemente, B., & Olney, L.(2000):Sex education for deaf-blind youths and adult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4 , 756-761.
Kef , S., & Bos, H.,(2006).Is love blind?Sexual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f adolescents with blindness. Sexuality and Disability,24, 2026-2029.
Lee, Y. k., & Tang, C. S.(1998). Evaluation of a sexual abuse prevention program for female Chinese adolescents with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103(2), 105-116.
Lenskyj, H.(1990).Beyond plumbing and prevention:Feminist approaches to sex education. Gender and Education,2(2), 217-230.
Ousley, O.Y., & Mesibov, G.B.(1991).Sexual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of high-functioning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1(4),471-481.
Penland, L. R. (1981). sex education in 1900,1940,1980:An historical sketh.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51(8),305-309.
Pring, L., & Dewart, H.(1998). Social cognition in child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92, 627-643.
Sawyer, R.G., Desmond, S.M., & Joseph, J.M.(1996).Acomprison of sexual knowledge,behavior, and sources of health information between deaf hearing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27, 144-152.
Schneider, E. P.(1976). Human sexuality and the handicapped.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54(7), 378-380.
SIECUS(Sex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ouncil of the U.S.),National Guidelines Task Force(1991)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 Kindergarten-12th Grade . SIECUS.
Spear, MA Caile(2002).An evaluation of an abstinence education curriculum series:Sex can wait.Am J Health Behav,26(5),366-377.
Stokes, M, A. & Kaur, A.(2005). High functioning autism and sexuality: A parental perspective. Autism,9(3), 266-289.
Sullivan, A. , & Caterino, L.C.(2008). Addressing the Sexuality and Sex Educ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31(3),381-394.
Sundram, C. J., Stavis, P. F.(1994). Sexuality and mental retardation: Unmet challenges. Mental Retardation,32(4), 255-264.
Van Bourgondien, M.E., Reichle, N.C., & Palmer, A.(1997). Sexual behavior in adults with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 Disabilities, 27(2), 113-12
Vicki, A. L. & Joseph, R. S.(2001). Suooprting the sexuality of adul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 3(2), 10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