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金周淳
JIN, ZHOU-CHUN
論文名稱: 陶淵明詩對朝鮮詩歌影響之研究
指導教授: 王熙元
Wang, Xi-Yu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畢業學年度: 73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陶淵明詩歌朝鮮
英文關鍵詞: TAO, YUAN-M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0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在探討陶淵明詩對朝鮮詩歌之影響,以比較文學之觀點來研究。全文分兩大部
    分,第一部分為陶淵明詩研究,首先敘述陶淵明之生平與作品,並分別論述陶淵明詩
    中之思想、陶詩之特色與陶淵明對後代中國詩人之影響。第二部分為陶淵明詩對朝鮮
    詩歌之影響,先述陶淵明詩傳入韓國之時期,次述朝鮮詩人接受陶淵明詩之時代背景
    ,以及朝鮮詩人以何種態度接受陶淵明詩。在與朝鮮詩歌之比較中,自朝鮮詩歌作品
    中之人物、素材、題材、思想中摘取所引用的陶淵明詩語,將引用數作成表格,由此
    可確知陶淵明對朝鮮詩歌影響之深。全文分以幾個重點:
    一、陶淵明評傳: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世號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生於東晉
    哀帝興寧三年(公元三六五年),卒於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四二七年),在其六十
    三年的人生歷程中,僅作過幾次小官,有十二、三年的仕宦生涯,其餘時間都在田園
    中渡過。淵明先生之道德學問,卓然特異。歷代為他作傳之人亦多,計「有宋書」隱
    逸傳,蕭統「陶淵明傳」,「晉書」隱逸傳,「南史」隱逸傳,蓮社「高賢傳」等。
    他的好友顏延之曾為他作誄,名「陶徵士誄」。此外,散見於各種典籍中的文獻,記
    敘其生平事蹟者甚詳。其中尤以「陶徵士誄」於先生初卒時作,所載事實最為可靠,
    可認作研究先生事蹟之珍貴史料,記敘其生平事蹟者甚。其中尤以「陶徵士誄」於先
    生初卒時作,所載事實最為可靠,可認作研究先生事蹟之珍貴史料。但最能表現出淵
    明一生志趣的,是他自己所作的「五柳先生傳」。該傳說:「不慕榮利,好讀書…每
    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酣觴賦詩,以
    樂其志。」世人多謂這是他忠實之自畫像。
    二、陶淵明詩中之思想
    淵明少時受儒家思想之浸潤,長而習釋道,身受三家思想之陶冶。尤其儒家思想對他
    影響最大。淵明所具之思想有濃厚之儒家特質,此乃後人所公認者。然亦有人以為淵
    明思想亦有人以為淵明思想亦有釋道二氏之特質,而此一論據,常以淵明之出世生活
    為本。然經筆者分析表現,淵明之所以出世,乃因世亂而不堪治之故,非本身原有出
    世思想。此種「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有條件之入世出世,與二氏之絕對出世,實
    大相逕庭。然淵明亦非純粹之儒家,其思想之中實有二氏思想之精華,因而具有圓融
    三家的人生觀。
    三、陶淵明詩之特色
    以「文如其人」來形容陶淵明之作品是最恰當不過了,就像他的經歷、性格一樣,他
    的作品也有這樣的特色:
    (一)沖淡:淵明是一位不慕名、利任真自得的人,他不但把飢寒、榮辱置之度外,
    就是車生死,他都不放在心上。他像行空的野馬、山林的糜鹿、碧天的浮雲、深谷的
    流水,不染世俗,悠閒自得。所以他的詩,充分顯示出自然而沖淡的情調。
    (二)真純:淵明的詩文,能夠作到真,可說是發乎本性。因為他的天性是真純的,
    誠如蘇東坡所說:「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叩門
    而乞食,飽則雞黍以延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三)高妙:宋、湯漢說:「陶公詩,精深高妙,測之愈遠,不可漫觀也。」淵明常
    藉山水田園的清妙,以寄託他所感的情懷與所悟的玄理,理由主觀的體悟得來,而非
    客觀冷靜的陳述,語語從他肺腑中流,出所以特別深刻有力,並且高妙。
    四、陶詩對後代中國詩人之影響:
    綜觀中國文學史,可發現陶淵明在當代雖未享有應得之聲望,然而其地位卻被後代文
    人所肯定,並且影響,淵明之文學作品,後代有直接模倣者,如唐代之王維、孟浩然
    、儲光羲、韋應物、柳宗元,宋代之蘇東坡、黃庭堅、陸游等人。並形成了中國詩壇
    「田園詩」一派,在中國文學史上,實有其不移之地位。
    五、漢文化之東漸:
    韓國古典文學雖然在悠久的傳統下,以特有的本質綿延承繼下來,但是在韓國文字-
    -訓民正音尚未發明以前,其藉以表達情感的媒介文字,不得不借用漢字。
    漢字傳入韓國的時間,約在公元前二世紀左右,其後,漢字遂深植於韓國文學之中,
    其影響亦極為深遠。上自古老的鄉歌文學之形成,以迄現代文學,直接或間接皆與漢
    文漢字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六、陶淵明詩之東漸
    陶淵明詩如何傳至韓國,至今雖不能確知,然從統一新羅時代開始,遣唐之留學生漸
    增,與國學教科書內容中加進「文選」一科的事實,可以確知陶淵明詩是在統一新羅
    時代被韓國接受的。至高麗朝光宗九年(公元九五八年),開始實施科舉制度,此時
    的應考者,必須要讀「文選」,因此,可知高麗時代之應考者都讀誦過陶淵明的詩文

    七、高麗詩人接受陶淵明詩之態度
    因高麗朝武人之亂,社會益形動盪,大部分文人心中遂滋生避世之念,而心醉於陶淵
    明之「歸去來辭」。當時人以江湖七賢比之。高麗朝詩人作品中常有陶淵明之無常人
    生觀,亦有愛酒之意趣。由此可探出他們接受陶淵明影響之跡象。
    八、朝鮮詩人之思想背景:
    因朝鮮建國理念是抑佛崇儒,因此,朝鮮一代之思想,可說就是儒家思想,在這種思
    想背景與黨爭、士禍之餘波下,詩人們吟詠著棄世醉遊的生活,或寫出諷刺現實之歌
    謠,憧著自然生活,而歌詠歸去來。
    探究此一時代之思想背景,不外如下:
    (一)高士傳中巢父、許由之影響。
    (二)孔子「樂山樂水」與「安貧樂道」之影響。
    (三)老莊思想之影響。
    (四)陶淵明之影響。
    (五)盛唐所謂自然派之影響。
    九、朝鮮詩人之山水文學觀:
    朝鮮詩人之文學觀,在歸依自然,生活於自然,樂與自然為伍,並發現自然美與描寫
    自然美。他們效法陶淵明躬耕於田園,在窮困之生活中,肯定現實,並憧憬武陵桃源
    之仙境,由此,產生了山水文學與江湖文學,並由此可以得知朝鮮時期詩之特性。
    十、朝鮮詩人接受陶淵明詩之態度:
    (一)對陶淵明之人格,躬耕生活,對自然之憧憬,或人生無常之觀念,嗜酒生活等
    ,朝鮮詩人憧憬仰慕之程度,比高麗朝詩人為甚。
    (二)高麗、朝鮮兩朝,受影響最鉅之作品是「歸去來辭」。朝鮮詩人對「歸去來辭
    」之接受態度,也比高麗朝詩人來得積極、具體而廣泛。
    (三)桃花源為陶淵明創造之理想國,朝鮮詩人看到桃花,就自然而然聯想到武陵桃
    源。由此可知,他們對理想國之憧憬與渴求。
    (四)五柳先生傳中之五柳,朝鮮詩人大都想作為其家環境所植之樹木。
    (五)陶淵明詩中,有關人生無常之作品很多。朝鮮詩人因士禍與黨爭,亦以酒來慰
    藉人生無常感與對現實之不滿,因此,留下很多有關酒之詩。
    十一、詩調文學概觀:
    詩調是發生於高麗末(公元一二○○年代)至朝鮮五百年間,與漢詩分別發展而成,
    純粹韓國式的定型詩。時調到了後代,乃發生了「辭說時調」,於是時調乃有變形。
    其原來之定型調是初草(三.四,三.四),中章(三.四,三.四),終章(三.
    五,四.三)。這種短歌之形式,稱為「平時調」。平時調是三章六句四十三字的形
    式(但可以加減幾字),以唱為主。依形式,分為平時調(短型時調)、長時調(中
    型時調)、辭說時調(長型時調)、連時調。
    十二、對朝鮮時調之影響情形:
    在很多朝鮮時調詩人中,受淵明影響最深的,有李賢輔、李滉及金光煜。李賢輔於罷
    官歸鄉時,想像著陶淵明之風采,而吟唱了「效顰歌」。李滉唱「出陶山十二曲」,
    將陶淵明之武陵桃源形象化。金光煜作有「栗里遺曲」,從題目中之「栗里」與淵明
    故鄉名相同處看來,金光煜亦是因暗暗仰慕陶淵明而有此作。據本統計,接受陶淵明
    詩直接影響之朝鮮時調作品數字,朝鮮時調總數三千三百六十三首中,有四十一首中
    引用辭彙達七十七次。
    十三、歌辭文學概觀:
    韓國之歌辭,產生於高麗末期之時調,直到朝鮮成宗(公元一四七○~一四九四年)
    時丁克仁之「賞春曲」,才真正完成。就其形式而言,是無限制連續三.四調或四.
    四調的,但在結語形式上,兩班歌辭之終章形式與時調相同,皆以三.五.四.三調
    作結;而平民歌辭為韻文形式, 但又具有散文性質,它是一種性質近乎中國詞、序
    、或記的一種詩歌形式。
    十四、對朝鮮砍辭之影響情形:
    據統計得知,陶淵明詩句之影響以「歸去來辭」被引用二十五次居首。其次為「桃花
    源記」十二次;「五柳先生傳」中之詩句,被引用八次;「歸園田居」為三次,「飲
    酒」、「四時」、「擬古」則各被引用一次。
    據本統計,朝鮮歌辭一百四十四篇中,接受淵明詩文直接影響之朝鮮詩歌作品數字,
    有三十四篇中引用辭彙達七十三次。
    十五、陶淵明詩與朝鮮詩歌之比較:
    由陶詩與朝鮮詩歌之比較中可知,接受從淵明直接或間接影響之朝鮮詩歌作品數字,
    朝鮮詩歌總數三千五百七篇中,有一百四十六篇。又這些以主題歸納,可知「田園閒
    居之作品」有四十三篇,「致仕歸田之作品」有三十八篇,「武陵桃源之作品」有二
    十三篇,「人生無常之作品」有十六篇,「飲酒醉樂之作品」有十二篇,「淵明愛菊
    之作品」有八篇,「四時節候之作品」有六篇。並且,再將此以作者分類,依其年代
    分,則燕山朝至英祖朝時期佔大多數,並有網羅所有詩歌文學名家之感。這或許因當
    時是詩歌文學之全盛期的關係,當然,自然美之發現與深刻認識亦為其原因之一。另
    外,江湖閒情、清談、隱逸、田園、武陵等與淵明之生活文學有關聯之風,當時因與
    黨爭、士禍等而有之社會不安有密切關係。
    十六、結論:
    提及朝朝鮮詩歌文學中之江湖歌道與山林學派,自然會聯想到陶淵明之為人與文學,
    陶淵明與朝鮮江湖歌道是有其密不可分之關係的。
    陶淵明所作一百三十多篇詩文,帶給朝鮮詩調與歌辭直接影響者計「有歸去來辭」、
    「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園田居」、「飲酒」、「四時」、「擬古」等
    七篇。在用辭方面,武陵、歸去來、愛菊、葛巾等與陶淵明的生活逸趣有關之事蹟,
    有量被引用。由以上之事實可知,陶淵明帶給朝鮮詩歌文學上之影響是深遠而鉅大的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