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邊琯植
Byun, Kwan-Sik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到」之教學語法
指導教授: 鄧守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5
中文關鍵詞: 介詞動助詞教學語法對比分析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4下載:1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代漢語「到」之教學語法初探
    ─ 以韓籍學生為列 ─
    現代漢語「到」字是表達「終點」(goal)時所經常使用的詞素(morpheme),本文將現代漢語「到」依據詞類分成「動詞」、「介詞」與「動助詞」等三類。
    動詞「到」屬於不及物變化動詞,它在句子裡擔任主要動詞時支配「受事」(patient)名詞,並且還可以帶表示「終點」(goal)的名詞。動詞「到」表示擔任「客體」的受事名詞會與擔任「地標」的終點名詞接觸(contact)。
    關於介詞「到」的詞類劃分問題,有許多學者早就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了。「到」也不是例外,語言學家還在爭論有關「到」的詞性劃分問題。主要爭論內容是「NP1+到+NP2(goal)+VP」與「NP1+V+到+NP2(goal)」句式結構中的「到」是否介詞。本文以介詞的句法特點為標準,將「NP1+到+NP2(goal)+VP」與「NP1+V+到+NP2(goal)」句式結構中的「到」歸納為介詞,介詞「到」在句中擔任引介終點格的任務,介詞「到」不但可以引介空間終點以及時間終點,還可以引介心理或抽象的終點。
    過去許多研究者將動詞後置的「到」視為補語,本文將動詞後置的「到」分成介詞與動助詞。所謂的動助詞指的是動詞之後的詞,表示動作勢力對客體所產生的影響。身為動助詞的詞義因逐漸虛化而脫離實詞義,仍保留的部分語義,即說明該動作勢力所產生的作用或狀態。動助詞「到」位於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完結。此外,與目標動作動詞連用,還可以表示動作達成目標。與受詞動作動詞連用之後,可以表示偶然性以及被動。
    接著,透過漢韓對比分來預測和解釋現代漢語「到」對韓籍學生可能產生的困難。最後,藉由本文現代漢語「到」的語義和結構分析內容、漢韓對比分析結果提出「到」的教學排序。

    目錄 i 謝辭 iii 中文摘要 iv 논문 요약 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關於「NP」+「到」+(goal)的討論 3 第二節 關於「NP」+「到」+「goal」+「VP」的討論 4 2.2.1.1. 「到」字為動詞 4 2.2.1.2. 「到」為介詞 7 第三節 關於「NP1」+「V」+「到」+「NP2」的討論 8 一、關於「到」之詞性 9 2.3.1.1. 「到」字為動詞 9 2.3.1.2. 「到」字為介詞 10 2.3.1.3. 「到」字為助詞 11 2.3.1.4. 「到」字具有兩種身分 13 二、關於「V+到」的結構分析 14 2.3.2.1. 「V+到+NP」視為「動賓結構」 15 2.3.2.2. 「V+到+NP」視為「動補結構」 16 第三章 「到」之語義 19 第一節 「到」之核心概念 19 第二節 動詞「到」 23 一、「到1」之語義 25 第三節 介詞「到」 27 一、「到2」的詞類 27 3.3.1.1 「NP1+到2+goal+VP」之「到2」 29 3.3.1.2 「NP1+V+到2+goal」之「到2」 34 二、「到2」之語義 37 第四節 動助詞「到」 39 一、動助詞「到3」的語義 43 3.4.1.1 「到3-a」:動作達成目標 45 3.4.1.2 「到3-b」:偶然性以及被動 47 第四章 「到」與韓語之對比分析 53 第一節 對比分析理論在教學上的運用 53 第二節 漢語「到」和韓語之對比分析 55 一、「到1」與韓語的對比分析 59 二、「到2」與韓語的對比分析 63 三、「到3」與韓語的對比分析 69 四、小結 73 第五章 「到」之教學語法 75 第一節 理論基礎 76 第二節 「到」的教學困難度 77 一、「到」在教學上的分類 77 二、使用頻率(Frequency Count) 78 三、結構困難度(structural complexity) 80 四、語義困難度(semantic complexity) 84 五、跨語言差距(Inter-linguistic distance) 86 第三節 「到」的教學排序 88 一、教學排序 88 二、教材整理與檢視 89 三、「到」之教學內容描述 92 5.3.3.1 「到1」的教學內容 92 5.3.3.2 「到2」的教學內容 94 5.3.3.3 「到3」的教學內容 95 第六章 結論 97 參考文獻 101

    中文部分
    丁聲樹(1961)。《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力(1958)。《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朴正九(1997)。《現代漢語介詞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士勛(1980)。《漢語語法知識》。西安:陝西人民。
    呂叔湘(編)(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榮(編)(2000)。《閩南語詞典》。台南:真平企業。
    李曉琪(1982)。〈說說「動詞」+「到」〉。《漢語學習》,第1期,頁15-19。
    邢福義(1997)。《漢語語法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屈承熹、紀宗人(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
    房玉清(1992)。《實用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林君穎(2001)。《華語初級教材教法語法用語及語法點選擇之初探》。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侯學超(編)(1998)。《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
    胡裕樹(1979)。《現代漢語》。上海:上海教育。
    徐芝潁(2006)。《漢語動詞後置成分「好」與「到」之語法研究與教學排序》。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張文禎(2003)。《初探漢語與韓語被動句》。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張志公(1952)。《漢語知識》。北京:人民教育。
    許余龍(1992)。《對比語言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
    許慈惠(1999)。《對外華語教學語法初探—以「動詞+在/到+處所格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郭熙(1988)。〈「動詞」+「到」+「時間語詞」兩種方式〉。《漢語學習》,第1期,頁19-23。
    陳立元(2005)。《漢語把字句教學語法》。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陳光明(2003)。《現代漢語動相標誌的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陳怡靜(2004)。《現代漢語動詞後置成分之語法意義與教學排序》。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湯廷池(1978)。〈動詞與介詞之間〉。《華文世界》第12期,頁13-19。
    湯廷池(1989)。〈詞法與句法的相關性:漢英日三種語言複合動詞的對比分析〉。於《漢語詞法句法續集》。台北:學生書局。
    黃琡華(2005)。《現代漢語動助詞之語義與教學》。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劉月華(1988)。〈趨向補語的語法意義〉。中國語文雜誌社(編),《語法研究和探索》第四輯。頁74-88。北京:北京大學。
    劉珣(2003)。《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蔡佩庭(2005)。《現代漢語「開」與其延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鄧守信(1983)。《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義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總則〉。於《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七冊教學應用組,頁170-176。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語法點困難度評定〉。於《對外漢語教學教學語法探索》,頁102-10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黎錦熙(1924)。《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戴浩一(1985)。〈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黃河(1988)(譯),於《國外語言學》。第1期,頁10-19。
    繆錦安(1990)。《漢語的語義結構和補語形式》。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簡玉玟(1997)。《現代漢語動詞後置趨向性成分的語法意義及其對外華語教學語法》。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英文部分
    Chafe, W. (1967). Language as symbolization. Language, 43, 57-91.
    Chao, Y.-R.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ohnson, M.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do, 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Lakoff, G. & Johnson, M.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ch. New York: Basic Books.
    Lakoff, G. (1986). 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eech, G. (1994). Students’ grammar – teachers’ grammar – learners’ grammar. In M. Bygate, A. Tonkyn, & E. Williams (Eds.), Grammar and the language teacher (pp. 17-30). New York: Prentice Hall.
    Li, Y.-C. (1971). An investigation of case in Chinese grammar. South Orange: Seton Hall University Press.
    Saeed, J. I. (1997). Semantics. Cambridge: Blackwell.
    Teng, S.-H. (1974). 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9(2), 84-92.
    Teng, S.-H. (1977). A grammar of verb-particles 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 5(2), 1-25.
    Westney, P. (1994). Rules and pedagogical grammar. In T. Odlin (Ed.), Pre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pp 72-9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韓文部分
    Li, Ik Seop(이익섭). 2005.한국어 어법(韓國語文法). 韓國:서울대학교출판부.
    Nam, Gi Sim、Go Yeong Geun(남기심、고영근). 1993.표준국어문법론(標準國語文法論). 韓國:탑출판사.
    Bak, Seon Ok(박선옥). 2002. 국어 보조동사 연구(國語補助動詞研究). 韓國:중앙대학교대학원박사논문(中央大學校大學院博士論文).
    Seo, Jeong ju(서정주). 1996. 국어문법(國語文法). 首爾:한양대학교

    工具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編輯(1999)。實用視聽華語Ⅰ、Ⅱ、Ⅲ。台北:正中書局。
    Richards, J. C., Platt, J. and Platt, H. (1992)。管燕紅(1998)(譯)。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辭典。香港:朗文。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SinicaCorpus/
    北京大學語言研究中心:http://ccl.pku.edu.cn/
    現代漢語語料庫: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
    dir=xiandai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