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邊琯植 Byun, Kwan-Sik |
---|---|
論文名稱: |
現代漢語「到」之教學語法 |
指導教授: | 鄧守信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5 |
中文關鍵詞: | 到 、介詞 、動助詞 、教學語法 、對比分析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61 下載:16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代漢語「到」之教學語法初探
─ 以韓籍學生為列 ─
現代漢語「到」字是表達「終點」(goal)時所經常使用的詞素(morpheme),本文將現代漢語「到」依據詞類分成「動詞」、「介詞」與「動助詞」等三類。
動詞「到」屬於不及物變化動詞,它在句子裡擔任主要動詞時支配「受事」(patient)名詞,並且還可以帶表示「終點」(goal)的名詞。動詞「到」表示擔任「客體」的受事名詞會與擔任「地標」的終點名詞接觸(contact)。
關於介詞「到」的詞類劃分問題,有許多學者早就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了。「到」也不是例外,語言學家還在爭論有關「到」的詞性劃分問題。主要爭論內容是「NP1+到+NP2(goal)+VP」與「NP1+V+到+NP2(goal)」句式結構中的「到」是否介詞。本文以介詞的句法特點為標準,將「NP1+到+NP2(goal)+VP」與「NP1+V+到+NP2(goal)」句式結構中的「到」歸納為介詞,介詞「到」在句中擔任引介終點格的任務,介詞「到」不但可以引介空間終點以及時間終點,還可以引介心理或抽象的終點。
過去許多研究者將動詞後置的「到」視為補語,本文將動詞後置的「到」分成介詞與動助詞。所謂的動助詞指的是動詞之後的詞,表示動作勢力對客體所產生的影響。身為動助詞的詞義因逐漸虛化而脫離實詞義,仍保留的部分語義,即說明該動作勢力所產生的作用或狀態。動助詞「到」位於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完結。此外,與目標動作動詞連用,還可以表示動作達成目標。與受詞動作動詞連用之後,可以表示偶然性以及被動。
接著,透過漢韓對比分來預測和解釋現代漢語「到」對韓籍學生可能產生的困難。最後,藉由本文現代漢語「到」的語義和結構分析內容、漢韓對比分析結果提出「到」的教學排序。
中文部分
丁聲樹(1961)。《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力(1958)。《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朴正九(1997)。《現代漢語介詞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士勛(1980)。《漢語語法知識》。西安:陝西人民。
呂叔湘(編)(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榮(編)(2000)。《閩南語詞典》。台南:真平企業。
李曉琪(1982)。〈說說「動詞」+「到」〉。《漢語學習》,第1期,頁15-19。
邢福義(1997)。《漢語語法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屈承熹、紀宗人(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
房玉清(1992)。《實用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林君穎(2001)。《華語初級教材教法語法用語及語法點選擇之初探》。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侯學超(編)(1998)。《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
胡裕樹(1979)。《現代漢語》。上海:上海教育。
徐芝潁(2006)。《漢語動詞後置成分「好」與「到」之語法研究與教學排序》。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張文禎(2003)。《初探漢語與韓語被動句》。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張志公(1952)。《漢語知識》。北京:人民教育。
許余龍(1992)。《對比語言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
許慈惠(1999)。《對外華語教學語法初探—以「動詞+在/到+處所格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郭熙(1988)。〈「動詞」+「到」+「時間語詞」兩種方式〉。《漢語學習》,第1期,頁19-23。
陳立元(2005)。《漢語把字句教學語法》。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陳光明(2003)。《現代漢語動相標誌的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陳怡靜(2004)。《現代漢語動詞後置成分之語法意義與教學排序》。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湯廷池(1978)。〈動詞與介詞之間〉。《華文世界》第12期,頁13-19。
湯廷池(1989)。〈詞法與句法的相關性:漢英日三種語言複合動詞的對比分析〉。於《漢語詞法句法續集》。台北:學生書局。
黃琡華(2005)。《現代漢語動助詞之語義與教學》。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劉月華(1988)。〈趨向補語的語法意義〉。中國語文雜誌社(編),《語法研究和探索》第四輯。頁74-88。北京:北京大學。
劉珣(2003)。《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蔡佩庭(2005)。《現代漢語「開」與其延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鄧守信(1983)。《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義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總則〉。於《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七冊教學應用組,頁170-176。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語法點困難度評定〉。於《對外漢語教學教學語法探索》,頁102-10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黎錦熙(1924)。《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戴浩一(1985)。〈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黃河(1988)(譯),於《國外語言學》。第1期,頁10-19。
繆錦安(1990)。《漢語的語義結構和補語形式》。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簡玉玟(1997)。《現代漢語動詞後置趨向性成分的語法意義及其對外華語教學語法》。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英文部分
Chafe, W. (1967). Language as symbolization. Language, 43, 57-91.
Chao, Y.-R.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ohnson, M.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do, 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Lakoff, G. & Johnson, M.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ch. New York: Basic Books.
Lakoff, G. (1986). 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eech, G. (1994). Students’ grammar – teachers’ grammar – learners’ grammar. In M. Bygate, A. Tonkyn, & E. Williams (Eds.), Grammar and the language teacher (pp. 17-30). New York: Prentice Hall.
Li, Y.-C. (1971). An investigation of case in Chinese grammar. South Orange: Seton Hall University Press.
Saeed, J. I. (1997). Semantics. Cambridge: Blackwell.
Teng, S.-H. (1974). 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9(2), 84-92.
Teng, S.-H. (1977). A grammar of verb-particles 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 5(2), 1-25.
Westney, P. (1994). Rules and pedagogical grammar. In T. Odlin (Ed.), Pre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pp 72-9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韓文部分
Li, Ik Seop(이익섭). 2005.한국어 어법(韓國語文法). 韓國:서울대학교출판부.
Nam, Gi Sim、Go Yeong Geun(남기심、고영근). 1993.표준국어문법론(標準國語文法論). 韓國:탑출판사.
Bak, Seon Ok(박선옥). 2002. 국어 보조동사 연구(國語補助動詞研究). 韓國:중앙대학교대학원박사논문(中央大學校大學院博士論文).
Seo, Jeong ju(서정주). 1996. 국어문법(國語文法). 首爾:한양대학교
工具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編輯(1999)。實用視聽華語Ⅰ、Ⅱ、Ⅲ。台北:正中書局。
Richards, J. C., Platt, J. and Platt, H. (1992)。管燕紅(1998)(譯)。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辭典。香港:朗文。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SinicaCorpus/
北京大學語言研究中心:http://ccl.pku.edu.cn/
現代漢語語料庫: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
dir=xiandai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