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玟妤 |
---|---|
論文名稱: |
現代漢語「是......的」句次結構分析與教學語法 An Analysis of the Sub-structures of Mandarin Chinese Cleft Constructions and their Pedagogy |
指導教授: | 鄧守信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2 |
中文關鍵詞: | 結構 、次結構 、是……的 、焦點句 、教學排序 |
英文關鍵詞: | construction, sub-construction, Shi……de, focus construction, Pedagogical gramma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0 下載:4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以往漢語語法學界對於語法規則的描述,依理論基礎的不同而分別從語義、句法、篇章、認知等層面界定,對「結構」的看法,亦從過去只重視句法結構而將視角擴大到語義、篇章、認知等方面。但由於經常將理論語法的研究成果直接應用於教學上,在未加取捨及判斷下,使得學習者成效不佳而一再產生偏誤。
本論文從討論「結構」的內涵出發,透過教學語法對語法點的界定和分類系統,歸納出以學習者為考量訴求的「語法結構」內涵及一套分析「次結構」的方法學。我們主張「一個語法點就是一個語法結構」,而「結構」應該涵蓋「功能結構」、「句法結構」、「語用結構」三方面的內容。「結構」又被分解為不同的「次結構」, 因此有「語義功能次結構」、「句法形式次結構」、「語用次結構」的分別。在鄧守信(2009)對語法點的描述原則下,我們提出「功能次結構」方面,必須包括「句法功能」、「語義功能」、「交際功能」;「形式次結構」必須包括「基式結構」、「變形結構」、「變式結構」。形式結構必須在功能結構的基礎上進行,並採取最貼近該語法點功能結構內涵的呈現方式。
在建立了次結構分析的方法學後,我們透過整合理論語法的研究成果以及實際的語料統計,替「是……的」句進行次結構分析,將「是……的」句定名為「焦點句」具備「積極的聚焦功能」,其下又分為「聚焦於已知事件的相關細節」、「聚焦於對句中命題的評價」兩個語義功能次結構。在功能次結構的基礎下建立了七個「是……的」句的基式結構,以及相應的變形結構、變式結構。
最後,通過教學語法的多項排序原則,替「是……的」句的七項基式結構進行次結構的排序,以期提供理想的「是……的」句語法規則及教學模式。
With respect to the description of grammar in Mandarin Chinese, the field of Chinese linguistics defines them in terms of semantics, syntax, discourse, pragmatics and cognitive views, and the conception of “construction” is no different. However,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t makes some problems.
This thesis starts with discussions about “construction”, and tries to find a framework suitable for L2 Chinese learners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pedagogical grammar. We claim that “one grammar point should be one grammar construction”, and it must includes function, syntax and pragmatics. Each construction should have different sub-constructions. The sub-constructions for function should include “grammatical function” ”semantic function” and “communicative function”, for syntax should include “bas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structure” and “derived structure”. All formal structures must be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ones and use the rules which can show the functional conceptions.
After establishing the framework of sub-construction analysis, we try to use it to find sub-constructions of “Shi-de” construction. We defined “Shi-de” construction as “focus construction” and it has two function sub-constructions: “focusing on details of known events” and “focusing on comments about one sentence’s proposition meaning”. We also established seven basic sub-structure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derived structur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pedagogical grammar, we propose the teaching sequence of “Shi-d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result of sub-construction analysis for it, and thus hope to contribute to the future of TCSL.
王力(1959)。中國現代漢語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王楚蓁(2008)。現代漢語詞類劃分與教學語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佩卿(2010)。現代漢語語法點等級化初探。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第四期279-288頁。
牛秀蘭(1991)。關於“是…的”結構句的賓語位置問題。世界漢語教學。第三期175-178頁。
北京語言學院(1994)。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北京:漢語水平考試部。
石定栩(2002)。喬姆斯基的形式句法─歷史進程與最新理論。北京市 :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石定栩(2003)。理論語法與漢語教學─從“是”的句法功能談起。世界漢語教學。第二期5-12頁。
石毓智(2005)。論判斷、焦點、強調與對比之關係─“是”的語法功能和使用條件。語言研究。第四期43-53頁。
石慧敏、謝福(2008)。外國留學生“是……的”句的偏誤分析。海外華文教育。第一期38-47頁。
朱德熙(1962)。句法結構。現代漢語語法研究。42-66頁。北京:商務印書館。
江敏(2009)。對外漢語中的“是”字句及偏誤分析。新疆:新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呂叔湘(1981)。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局。
呂叔湘(1984)。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 : 商務印書館。
李訥、安珊笛、張伯江(1998)。從話語角度論證語氣詞“的”。中國語文。第二期93-102頁。
狄昌運(1993)。怎樣說得對-日本人漢語學習中常見語法錯誤辨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宋玉柱(1994)。語法論稿。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邢紅兵、張旺熹(2005)。現代漢語語法項目的標注及統計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140-156頁。北京:商務印書館。
屈承熹(1979)。語言學論集:理論、應用及漢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屈承熹(1992)。篇章研究與華語教學。華文世界。第六十四期40-47頁。
屈承熹(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林君穎(2001)。華語初級教材語法用語及語法點選擇之初探。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慧(2003)。現代漢語口語交際語法之初探。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春霞(2007)。「向」、「朝」、「往」之語義分析與教學語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彔(1989/1997)。系統功能語法概論。湖南省 : 湖南教育出版社。
胡明揚(2000)。基本句式和變式。漢語學習。第一期1-5頁。
胡文澤(2010)。“是…的”與“是…”及漢語教學中的相關問題。中文教師學會學報。第二期49-71頁。
范曉(1996)。三個平面的語法觀。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徐杰、李英哲(1993)。焦點和兩個非線性語法範疇:“否定”、“疑問”。中國語文。第二期81-92頁。
張莉萍(2000)。華語教材中的語法用語。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教學應用組220-230頁。台北:世華會。
張美青(2005)。對初級漢語語法教學的若干思考與嘗試。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Volume 40:2,79-98。
張井榮(2009)。印尼學習者習得漢語“是…的”結構偏誤分析。山東: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曹逢甫(1994)。漢語的分裂句:主題與焦點和諧共處的結構。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理論與分析篇〈上冊〉。93-106頁。
曹逢甫、謝佳玲(1999)。華語的聚焦結構「分裂句」再探。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語文分析組。42-56頁。
畢永峨(1994)。“也”在三個話語平面的體現:多義性或抽象性。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79-93頁。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許秀霞(2008)。漢語動詞分類的句法搭配與教學應用。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立芬(2003)。現代漢語副詞【才】與【就】的教學語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薌宇(2005)。以交際為本之華語文教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平(2004)。漢語雙項名詞句與話題-陳述結構。中國語文。第六期493-507頁。
陳立元(2005)。漢語把字句教學語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文鶴出版社。
陳俊光(2010)漢語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新學林。
湯廷池(1977)。《國語變形語法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湯廷池(1981)。國語分裂句、分裂變句、準分裂句的結構與限制之研究。語言學與語文教學。109-206頁。台北:學生書局。
湯廷池(1986)。關於漢語的詞序類型。收錄於湯廷池(1988)。漢語詞法句 法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頁449-537。
楊寄洲(1999)。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北京 :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靳洪剛(2004)。語言定式教學法在中文習得和中文教學中的作用。 中文教師學會學報。第一期45-62頁。
趙元任(1968/1980)。中國話的文法(中譯本)。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廖秋忠(1992)。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劉丹青、徐烈炯(1998)。焦點與背景、話題及漢語“連”字句。中國語文。第四期243-252頁。
劉月華(1983)。關於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語法研究和語法教學問題。對外漢語教學論文選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繁體版)。台北:師大書苑。
劉英林、李明(1997)。語法等級大綱的編制及定位。語言與教學研究。第四期81-93頁。
劉怡君(2007)。現代漢語委婉言語之語用策略及語言形式。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守信(1975/1984)。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意研究。台灣:學生書局。
鄧守信(1984)。功能語法與漢語信息結構。第一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63-171頁。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蔡惠玲(2009)。「要」的多義性解釋與教學語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俊宏(2010)。現代漢語存現句及其次結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浩一(1988)。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國外語言學(黃河譯)。第一期10-20頁。
戴浩一(2002)。概念結構與非自主性語法:漢語語法概念系統初探。當代語言學。第一期1-12頁。
謝佳玲(1998)。國語的聚焦結構:分裂與準分裂句。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佳玲(2006a)。漢語情態詞的語意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研究。第一期45-63頁。
謝佳玲(2006b)。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第三期1-25頁。
謝福(2010)。基於語料庫的留學生“是……的”句習得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二期17-24頁。
英文文獻
Bloomfiled, Leonard (1935/2010). Language. New York : Routledge
Biq, Yung-O. (畢永峨)(1988). From Focus in Proposition to Focus in Speech Situation : Cai and Jiu. JCL. 16.1. 72-108.
Chomsky, Noam (1957/1965). Syntactic Structures. The Hague: Mouton
Chafe, Wallace (1970). Mean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eng. Robert L. (鄭良偉)(1983). “Focus Devices in Chinese” in Studies in Chinese Syntax and Semantics Universe and Scope. Presupposition and Quantification in Chinese ed. by Tang. Cheng. Li. 127-226. Taipei: Student Book Co.
Dragunov, A. A. (龍果夫)(1952). Issledovanija po Grammatike Sovremennogo Kitajskogo Jazyka: Chasti rechi. Moscow: Academija Nauk (Grammatical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1958) (Chinese translation). Peiking: Kexue Chuban She.
Halliday, M. A. K. (1976). Halliday: System and Function in Language. ed by G. R. Kress. London: O. U. P.
Halliday, M. A. K. (1985/200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 Arnold.
Hopper, Paul J., 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ckendoff. R. S. (1972).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Cambridge,Mass.: MIT Press.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Li, Yjng Cherry. (李櫻)(1980).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left and Pseudo-cleft constructions. M.A. Thesis. Taipei: English Research Institute,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i, Charles N & Thompson, Sandra A. (1981). Mandarin Chinese.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黃宣範.2007.《漢語語法》. 台北:文鶴出版社。)
Swan, Michael, and Bernard Smith (eds). (1987). Learner English: A Teacher’s Guide to Interference and Other Problems. Cambrige: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Sinclair et al. (1990).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rammar. London : Collins
Teng, Shou-Hsin. (鄧守信)(1976/2005). Verb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 Pp.79-86.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Teng, Shou-Hsin. (鄧守信)(1979/2005). Remarks on Cleft Sentences in Chinese.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 Pp.197-206.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Teng, Shou-Hsin. (鄧守信)(1990). Grammatical Categories in Chinese: A Pedagogical Perspective. 世界華文研討會論文集. pp. 25-32.
Teng, Shou-Hsin. (鄧守信)(1997). Towards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2(3), 29-40.
Teng, Shou-Hsin. (鄧守信)(2003a).Guidlines for Grammatical Description in L2 Chinese.世界漢語教學.第一期
Teng, Shou-Hsin. (鄧守信)(2003b).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 In press.
Vendler, Z. (1967).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estney, Paul (1994). Rules and pedagogical grammar, in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Terence Odlin (ed.), pp.72-9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Guo(1998). Information structure in Chines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教材
葉德明主編(2007)。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一、二、三、四冊)。台北:正中書局。
劉月華等主編(1997)。中文聽說讀寫(第一、二冊)。Boston: Cheng&Tsui Company.
劉珣(2002)。新實用漢語課本(第一、二、三、四冊)。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dbo.sinica.edu.tw/SinicaCorpus/
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http://ccl.pku.edu.cn/Yuliao_Contents.Asp
北京語言大學HSK動態作文語料庫http://202.112.195.192/hsk/login.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