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能傑 Yang, neng-chieh |
---|---|
論文名稱: |
陶藝創作之商業攝影呈現 Commercial photography presentation of ceramic artworks |
指導教授: |
劉立行
Liu, Li-Hsing |
口試委員: |
吳麗雪
Wu, Li-Hsueh 劉立行 Liu, Li-Hsing 連淑錦 Lien, Shu-Chin |
口試日期: | 2024/01/05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圖文傳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5 |
中文關鍵詞: | 陶藝 、攝影 、光源 、攝影觀念 |
英文關鍵詞: | pottery, photography, light source, photography concept |
研究方法: | 行動研究法 、 參與觀察法 、 比較研究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236 |
論文種類: | 代替論文:技術報告(應用科技類) |
相關次數: | 點閱:110 下載: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恩師的指導下,以及彼此的互動中我們發現將陶藝及攝影做一個聯結或許會有美妙的結合,因此將陶藝與攝影連結起來做一個研究的主題方向,後立即展開研究的設計與規劃。而我也在研究中的於文獻探討中,分別列舉陶藝製作的技術美學及攝影技術美學與各項攝影技術及技術的分析價值與方法;針對關於陶藝製作技術部分做論述以強化作品呈現的重點,以作為規劃拍攝作品的重點設計。
我們所知「光」是攝影的生命,不同的光源會呈現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因此針對不同種類的光源做實驗的影像拍攝,求得實驗的結果。
攝影的觀念可以是一種思考,一種想法,也可以是一種技術的展現,目的在協助攝影者表達作品的意象。而作品的意象,同樣需要一些觀念來解讀才能傳遞出攝影所拍攝主題的訴求,並引導觀看者對主體的印象形成。
經過獨立個展及聯展的紀錄分析與觀賞人的Q&A互動也印證提供良好的視覺傳達有利於更加能夠吸引愛好者前往現場參觀實體作品。
Under the guidance of our mentor and through interactions with each other, we discovered that there might be a wonderful combination by connecting ceramics and photography, so we connected ceramics and photography as a research theme, and then immediately started th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the research.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during my research, I listed the technical aesthetics of ceramic production and the technical aesthetics of photography, as well as the analytical value and methods of various photography techniques and techniques. I also discussed the part about ceramic production technology to strengthen the focus of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work. , as the key design for planning the shooting.
We know that "light" is the life of photography. Different light sources will present different visual effects. Therefore, we conduct experimental image shooting based on different types of light sources to obta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concept of photography can be a kind of thinking, an idea, or a display of technology. The purpose is to help the photographer express the image of the work. The image of the work also needs some concepts to interpret in order to convey the appeal of the subject photographed and guide the viewer to form an impression of the subject.
Record analysis of independent solo exhibitions and joint exhibitions and Q&A interactions with viewers also confirm that providing good visual communication is more conducive to attracting enthusiasts to visit the physical works on site.
一、中文書目
蔣載榮著,《觀‧念‧攝影─影像的視覺心理剖析》,台北:雪嶺文化,2002
蔣載榮著,《黑白攝影精技》,台北市:雄獅出版,1998
羅蘭‧巴特著,洪顯勝譯,《符號學要義》,台北:南方,1989
羅蘭‧巴特著,許綺玲譯,《明室‧攝影札記》,台灣攝影工作室,1997
羅蘭‧巴特著,許綺玲、許薔薔譯,《神話學》,台北:桂冠,2002
羅蘭‧巴特著,敖軍譯,《流行體系(一)──符號學與服飾服碼》,台北:桂冠,2000
羅蘭‧巴特著,敖軍譯,《流行體系(二)──流行的神話學》,台北:桂冠,1998
羅蘭‧巴特著,王東亮等譯,《符號學原理》,北京:三聯書店,1999
華特‧班雅明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灣攝影工作室,1999
約翰‧柏格著,劉惠媛譯,《影像的閱讀》,台北:遠流,2002
約翰‧柏格著,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
章光和著,《攝影不是藝術》,台北:田園城市,2005
章光和著,《複製真實─後現代攝影創作構思系統論述與實踐》,台北;田園城市,2000
葉立誠著,《服飾美學》,台北:商鼎文化,2000
巴纳爾著,鄭靜宜譯,《流行溝通》,台北:桂冠,2004
布希亞著,洪凌譯,《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1998
吉澤爾‧弗倫德著,盛繼瀾、黃少華譯,《攝影與社會》,台北:攝影家,1990
蘇珊‧宋妲著,黃翰荻譯,《論攝影》,台北:唐山,1997
蘇珊‧桑塔格著,陳耀成譯,《旁觀他人之痛苦》,台北:麥田,2005
張毓吟著,《圖像符號傳播的語文式思考:以符號學詮釋國劇臉譜為例》,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
汪琪著,《文化與傳播》,台北:三民書局,1984
張春興、楊國樞著,《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1975
傅統先譯,《心理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
楊孝榮著,《傳播媒介的社會功能》,台北:聯經,1978
麥肯著,哈公譯,《電影:理論蒙太奇》,台北:聯經,1975
喬纳森‧卡勒爾著,方謙譯,《羅蘭‧巴特》,台北:桂冠,2001
約翰‧史都瑞著,李根芳、周素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2003
阮義忠著,《當代攝影新銳》,台北:雄獅圖書,1991
林志明著,〈布希亞論攝影〉,《影像的社會實踐》,中華攝影教育學會,2000
劉思量著,《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藝術家,2002
王秀雄著,《美術心理學》,台北市立美術館,2002
魯道夫‧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翟燦譯,《藝術心理學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
李璞珉主編,《心理學與藝術》,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劉紀惠著,《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1997
王雅倫著,《光與電─影像在視覺藝術中的角色與實踐》,台北:美學書房,2000
李幼蒸著,《理論符號學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基爾‧伊拉姆著,王坤譯,《符號學與戲劇理論》,台北:駱駝,1998
約翰‧史都瑞著,李根芳、周素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2003
秦啟文、周永康著,《形象學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羅蘭‧巴特著,《The Photographic Message》,1977
溫德斯著,崔嶠、呂晉譯,《一次:影像和故事》,台北:田園城市,2005
華梅著,《人類服飾文化學》,天津:天津人民,1995
貢布里希(E.H. Gombrich)著,《貢布里希論設計》,長沙市: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阮義忠著,《攝影美學七問》,台北:攝影家,2000
林路著,《實用攝影技藝 80 例》,杭州:浙江攝影,2000
喬治‧赫伯特‧米德著,霍桂桓譯,《心靈、自我與社會》,北京:華夏,1999
陳傳興著,《憂鬱文件》,台北:雄獅圖書,1998
讀圖時代編輯部編,《讀圖時代(第一輯)》,天津:百花文藝,1999
讀圖時代編輯部編,《讀圖時代(第二輯)》,天津:百花文藝,1999
讀圖時代編輯部編,《讀圖時代(第三輯)》,天津:百花文藝,1999
古添洪著,《普爾斯》,台北:東大,2001
陳申等著,《中國攝影史》,台北:攝影家,2000
王雅倫著,《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台北:雄獅圖書,2000
周慶輝著,《消失的群像:中國勞動者紀事》,台北:攝影家,2002
勵忠發著,《記號‧藝術‧情報》,台北:正中,1997
羅蘭‧巴特著,孫乃修譯,《符號禪意東洋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
林俊良編,《視覺傳達設計概說》,台北:藝風堂,2004
詹明信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2004
謝漢俊編著,《A‧亞當斯論攝影》,北京:中國攝影,2004
劉惠媛著,《繆斯共和國》,台北:田園城市,2002
麥肯編,哈公譯,《電影:理論蒙太奇》,台北:聯經,1978
游閔州著,《Photoshop 影像密碼─解密‧典藏集》,台北:上奇科技,2004
保羅‧福塞爾著,陳信宏譯,《愛上制服:制服的文化與歷史》,台北:麥田,2004
白庚勝著,《色彩與纳西族民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拉德米拉‧莫阿卡寜著,江亦麗、羅趙輝譯,《榮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心理分析曼荼羅》,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
游本寬著,《論超現實攝影──歷史形構與影像應用》,台北:遠流,2002
游本寬著,《美術攝影論思》,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劉北汜、徐啟憲主編,《故宮珍藏人物照片薈萃》,北京:紫禁城,1997
阮義忠主編,《毛澤東的私人攝影師:徐肖冰與侯波》,台北:攝影家,2000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回首台灣百年攝影幽光》,台北:史博館,1993
姚一葦著,《藝術批評》,台北:三民,1996
許綺玲著,《糖衣與木乃伊》,台北:美學書房,2001
秦雨編著,《你沒見過的歷史照片(第三集)》,濟南:山東畫報,2004
E.B.赫洛克著,丁淳譯,《服裝心理學》,台北:五洲,1988
John Fiske 著,張錦華等譯,《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2002
Nicholas Mirzoeff 著,陳芸芸譯,《視覺文化導論》,台北:韋伯,2004
Paul Levisin 著,宋偉航譯,《數位麥克魯漢》,台北:貓頭鷹,2002
Paul Martin Laster 著,楊美雪等譯,《視覺傳播》,台北:雙葉書廊,2003
Robert L. Solso 著,粱耕瑭編譯,《視覺藝術認知》,台北:全華科技圖書,2004
Robert Lapsley & Michael Westlake 著,李天鐸、謝慰雯譯,《電影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1997
Sartre Jean-Paul 著,魏金聲譯《影像論》, 台北:商鼎文化,1992
Toby Clark 著,吳霈恩譯,《藝術與宣傳》,台北:遠流,2003
Vilem Flusser 著,李文吉譯,《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2003
二、 中文期刊及論文
章光和,〈從巴特的明室看數位影像〉,Manfred Kriegelstein 的數位思維 --「 虛擬幻影 」影像展專題演講,2001
吳嘉寶著,〈影像的文本與其脈絡性信息〉,《影像的社會實踐: 2000 國際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攝影教育學會,2000
王嵩音著,《兩岸三地人民相互印象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1995
楊仁甫著,〈從杜安‧麥可斯看藝術創作〉,《印藝學報創刊號》,台北:台灣藝術大學,1987
王雅玄、陳幸仁著,〈符號互動論─社會學方法論之應用〉,台北:青莪,10 卷 2 期,1998
李本華、楊國樞著,《台大學生對他族或他國人民之刻板印象的變遷》,台灣大學心理系研究報告,1972
李金銓著,《大眾傳播學》,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82
林崇偉著,《網路的媒體,媒體的網路 - 從傳播觀點試析平面媒體在網路世代的經營策略》,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林淵岳著,《傳統繪畫與數位影像在視覺傳達設計上之運用—以台灣形象海報創作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林煥木著,《警察形象決定因素暨評估群體特性之研究》,警官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吳璧如著,《總統形象塑造之研究--以陳水扁總統之媒體呈現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4
欣怡著,《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 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陳永綽著,《中央、聯合兩報在新聞報導中所塑造的韓國映象》,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2
陳麗香著,《傳播行為與映象形成關聯性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
詹志宏著,《在台外籍人士對中華民國的映像研究》,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譚力新著,〈「視覺文化」研究與當代史學的探討〉,《1999 跨世紀人文,科技國際設計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暨研究所出版,2000
葉政鑫著,《運用完形心理學探討介面組織關係對注意力之影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2002
王雅倫著,《試論近代關於視覺文化相關論述中的「超影像觀」》,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科技系,2003
王經五著,《論布爾迪厄的攝影社會學》,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蔡芳姿著,《完形心理學群化原則應用於數位影像設計的創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郁碧娟著,《布料規格語流行語彙關聯性之探討》,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邱啟霖著,《攝影與電影:「真實」概念的論述演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1998
三、 英文書目
Berelson, B. (1960)《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Mass Communication》, W. Schramm Berger, John and Mohr, Jean (1995) 《Another Way of Telling》, New York: Vintage Books
Boulding, K. E. (1969)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oulding, K. E. (1970) 《Introduction to the Image, in Dimensions in Communication: Readings, James. Burgoon Judee K., Michael Burgoon & Miriam Wilkinsin (1986) 《Newspaper Image: Dimensions and
Relation to Demographics, Satisfaction》, Journalism Quarterly Vol.63.
Clarke, Graham (1997) 《The Photograp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wson, Jr. H. G. (1961) 《Original and Changed Attitudes, Impressions and Perceptions as Related to the Mass Media Experience of News Foreign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 》 , Ph.D.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owa. P.3
Garramone, G. M., Harris, A. C. & Anderson, R.(1986)《Uses of Political Computer Bulletin Board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VOL 30(3): 325-339
Gilbert, Martin (1993) 《Churchill: A Photographic Portrait》, New Jersey: Wings Books
Kelman, H. C. (1965) 《 Social-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ed. Kelman H. C., 《 International Behavior: A Social-Psychological Analysis 》 ,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Rinston, Ins.
Merrill, J. C. (1962) 《The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en Mexican Dailies》, Journalism Quarterly,39(3).p.203.
Nimmo, D. & Savage, R. L. (1976)《 Candidates and their Images: Concepts, Methods and Finding》, Pacific Palisades, Cal.: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