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慧鈴
Lu, Hui-Ling
論文名稱: 重玄與道性:唐代老子學詮釋向度研究
“Twofold Mystery (Chongxuan)” and “Daoist nature”: The study on the interpretation dimension of the Laozi of the Tang Dynasty
指導教授: 楊祖漢
Yang, Cho-Ho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23
中文關鍵詞: 重玄道性老子學成玄英李榮唐玄宗杜光庭
英文關鍵詞: Twofold Mystery, Chongxuan, Daoist nature, TaoTeChing, Cheng Xuanying, DuGuangting, Tang Xuanzong, Commentry of Laozi, Li Rong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63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重玄與道性:唐代老子學詮釋向度研究」為題,展開對於唐代「重玄思潮」下之「老子學」進行研討─包含唐初成玄英《道德經義疏》、李榮《道德經注》、中唐《唐玄宗御註道德真經》《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及晚唐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四家之《道德經》注疏文本,分析重玄老子學之理論內容、思想體系與尋繹《老子》之哲學詮釋可能的價值。
      首先,在〈緒論〉中指出學界習稱之「重玄學」,雖不全是指「老子學」,但確實是有唐一代道教老學的主要注釋宗趣。狹義之重玄學,乃在「道教老學」的範圍內以「重玄」為注釋宗趣或思維方法,如南朝以迄唐代之老子注釋的「道」論,多以「非有非無」釋道;廣義之重玄學,是指道教老學之外,包含道教莊學以及其他以重玄為思維方法所造作的道書。而本論文著眼點即在於唐代以重玄思想注釋《老子》之老學理論內涵與特質之闡述。
      重玄,以「雙遣邊見」與「遣之又遣(不滯於不滯)」的思維方式著稱,不斷「蕩相遣執」的背後,關涉著唐代重玄老子學思考「道」之詮釋基於「實踐」如何可能的問題,故開展出以下幾個攸關「實踐之道」的重要論題:(一)反思南朝以來道教「道者氣」受到佛學質難為「生滅法」,轉而以「道者理」迴諍佛教對於「常住之道」的要求,實則「以『理』為道」,乃是一「虛通(極)之理」,介乎「實體性之道」與「非實體性之道」之間的特殊存有論型態的道論。 (二)「重玄之道」之諦義自「深遠之玄」與「不滯之玄」一體而兩面為論,既以「作用的」無與空遮遣一切萬物存在之自性,指出現象諸法皆空,但卻又肯認「道性」是一切存在的依據,在此可說「重玄之道」「空」現象卻「不空」形上道體,試圖指出萬法的不定常性(「不滯之玄」),卻又企欲保住「道」對世間萬物之存有論的說明(「深遠之玄」),可以說「重玄之道」相較於佛教,是屬於趨「有」的哲學,而佛教屬於趨「空」的哲學,但二者在理論上並非截然對立扞格,因為道家之「自然」基本上沒有否定「因果(緣)」。 (三)「道性」觀念之施設,形成「道之性」與「眾生道性」的觀念群,藉由「窮理盡性」一語彙闡發「閉緣息想」之身心工夫,此即將老子「正言若反/損之又損」之工夫運用於說明人之「真性」的開顯過程,以「重玄之道」為「性」、亦以「非有非無」為「性」之存有形式,可說唐代重玄老子《注》《疏》建立了老學史之心性論基礎,「性」既得之於道、卻又以無所偏滯為「性」。 (四)「道是否為至極之法」此一論題在佛教質難下,老子注疏家透過重玄「非一非異」之思維方式,辯破道/自然既非「同一」、亦非「差異」,指出「自然為本,道為迹」或者「道性自然」之義理,以之巧妙地替「道」與「自然」之間透過「性」找到二者「既同非同」的玄妙關係,在此,或許也是「眾生道性」思想建立的內在動機,既不沉滯於「道」的實體性,又能兼顧「道」作為「萬物之自然」的說明。 (五)「重玄」與「道性」此二具有對反張力的兩個觀念,一方面「遮詮」任何定性之道的可能,以「重玄」為道之勝義諦,一方面「表詮」道之俗諦義,指出道導引凡眾成道的人性內在之源,可說是基於「實踐」而肯定之「道」,避免以思辨概念所摶鑄之「道」的虛妄性或超越想像性,但又一方面不得不安立眾生「成道之性」以指出體道的可能性。故自唐初成玄英、李榮以「理」論道,轉至唐玄宗以「導(導引凡眾)」為道、至若晚唐杜光庭以「通」釋道,可以說唐代重玄思想下之「道」論詮釋,經歷了道之由客觀化、虛理化→而世俗化、事用化→最後,再以「通」釋道試圖綰合天/人或道/物之間可能的罅隙,而至此,可說重玄之道最後是希望連通「神聖」與「世俗」兩界者,故有「道域即生死域」這樣的直截論法。(六)關於「身體觀」與「『體』道」,乃從「精神的身體化」與「身體的精神化」兩面為論對於修道過程的意義,即「體道」須經歷精神能量的強化與肉身能量的強化,前者指「即身無身」或「觀身無常(一身是幻)」,後者指向「長生或昇仙」,如云「鍊形為氣,出三界之外」,即不但修道須即於「身心整體」,精神的超脫或形軀的逆轉亦皆是證道者可能發生的「雙向」的身心現象。
      總上,唐代重玄思想下之老子學,發展出許些對於《老子》之「創造性詮釋」的論題,如「身體觀」、「道/自然」之非一非異論、「道物非一非異」等新的論題,而更重要的是老子之「道」在重玄思想的浸淫、引入中,更加凸顯了道家之「道」的「玄理」深義與特殊性格,介乎儒學之「實理」與佛教之「空理」間,可說是一種具有特殊形態之存有論的「道」,是一套著重於闡發「道/物非一非異」的老學哲學體系,一方面融會佛教性空義理,一方面建立起自身道教哲學的主體性,更使得老子之「道」論,產生一種介乎「實體論」與「非實體論」之間的哲學型態,可供當代道家詮釋研究進一步對比研究。

    This paper adopts the title of "Twofold Mystery (Chongxuan)" and "Daoist Nature": The Study on the Interpretation Dimension of the Laozi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explores Laozi under the Twofold Mystery thought of the Tang Dynasty, including the four versions of Tao Te Ching which are Cheng Xuanying’s Commentary to Laozi(”Dao Der Jing Kai Ti Xu Jue Yi Shu”) and Li Li-Rong’s Commentary to Laozi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ang Dynasty, Tang Xuanzong’s Commentary to Laozi in the mid Tang Dynasty, and Du Guangting’s Commentary to Laozi (“Daode zhenjing guang sheng yi”)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The theory content and ideology of the Twofold Mystery of Laozi are analyzed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ozi is explored to unravel the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Laozi.

    The author found that under the “Twofold Mystery (Chongxuan)” thought of the Tang Dynasty, some "creative hermeneutics" were developed for Laozi, such as "body cultivation", "the nature of the Dao/Dao-Nature" and "neither one nor difference". What was more important was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wofold Mystery (Chongxuan)” thought, the "Dao" of Laozi further illustrated its deeper meaning and special character. On one hand it introduced emptiness (voidness) of Buddhism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Dao",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established the subjectivity of Taoism philosophy, making the "Dao" in Laozi a philosophy between "substantialism" and "non-substantialism" which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contemporary Taoism interpreters o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範圍與背景1 一、研究範圍1 (一)重玄與唐代老子學2 (二)唐代《老子》注疏四家的研究料揀3 1.「重玄」定位5 2.「道性」在唐代老子學被顯題化10 3.唐老子義理雙璧:「重玄」與「道性」16 第二節 研究背景21 一、客觀面研究背景22 二、主觀面研究背景25 三、研究目的及焦點問題25   (研究目的小結)31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32        一、「重玄」研究32 二、唐代老子學之專文研究43 三、晚近當代道家詮釋方法48 四、日本學者重玄老學研究5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55 一、研究方法55 二、方法反思59 (一)提問的必要60 (二)提問的原則63 三、研究方法小結 第五節 預期之研究價值65 一、開拓思想史的研究面向65 二、發展或深化老子學與老子學史66 三、提供中國經典注疏傳統一個新的注解形式或典範66 第二章 「著作概況」與「學術論題」68 第一節 注疏概況與成書時間68 一、成玄英《道德經義疏》68 二、李榮《道德真經注》70 三、唐玄宗《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73 四、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76 第二節 「道性」與「重玄」:道經觀念史初探78 一、隋唐「道性」淵源概況79 (一)道性即法性79 (二)道性「自然」81 (三)眾生道性87 二、初唐道經中的「重玄」93 (一)天都93 (二)大羅與重玄93 (三)重玄與大乘95 第三節 佛道論諍之「學術論題」98 一、玄道可否言詮99 二、「道者『氣』」至「道者『理』」101 三、道之有知/無知論103 四、道與自然「非一非異」104 五、道之有體/無體107 六、結語109 第三章 老子之「道」的詮釋向度轉變110 第一節 以「理」釋道110 一、韓非:物各異理110 二、王弼:舉其至理111 三、成玄英、李榮:以理言道113 (一)重玄之道,理歸無滯113 (二)虛通之理,眾生正性114 (三)窮理盡性,主客俱泯115 (四)「非一非異」之理118 第二節 以「通」釋道124 一、以「通」釋道流衍125 (一)成玄英:「虛玄」故能通生萬物125 (二)李榮:「通生」著「道」,「畜養」彰「德」126 (三)玄宗:妙本通生126 二、杜光庭:「通」─深玄之關鍵127 (一)道以虛無為「體」127 (二)道為萬物之「本」129 (三)道以「通生」為用131 第三節 以「道氣」為道137 一、老子學之「道氣」觀念源流138 (一)《想爾注》:道之別氣138 (二)成玄英《道德經義疏》:「氣,道氣也」139 (三)李榮《道德經注》:必資道氣140 (四)唐玄宗《御疏道德真經》:氣為生本140 二、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之「道氣」思想141 (一)學界對《莊子》「通天下一氣」的詮釋142 (二)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之「道通一氣」思想149 第四章 《老子》注疏之「重玄論」與「道性論」163 第一節 重玄論163 一、成玄英之「重玄」論163 (一)深遠之玄與不滯之玄164 (二)無始無終,而終而始169 (三)義有抑揚,教存漸頓171 (四)道物之間「不一不異」172 (五)一中之道177 二、李榮之「重玄」論183 (一)非「常」非「無常」184  (二)非有非無,運行不滯186      (三)虛中動氣,故曰道生188 三、玄宗之「重玄」論189 (一)法性清淨,是曰重玄189 (二)從「妙本無二」到「妙本通生」192 四、杜光庭「重玄」論200 (一)元氣清淨206 (二)法性清淨207 (三)自然清靜210 第二節 道性論213 一、漢魏老子之「道性」觀214 (一)漢老子之「道性不為惡事」214 (二)魏老子之「道不違自然」論215 二、唐老子「道性自然」論216 (一)成玄英:道為迹,自然為本218 (二)李榮:「自然即是道之根本」225 (三)玄宗:「道法自然之性也」228 (四)杜光庭:反對「自然生道」229 第五章 身心之學234 第一節 心性論235 一、「性」的主要意義235 (一)虛通之道與眾生正性235 (二)性本情末,返歸正性237 (三)窮理盡性與重玄之道239 二、心的狀態與工夫243 (一)心的變動狀態243 (二)心上工夫修養247 第二節 身體觀256 一、身體的精神化258 (一)即身無身,根塵兩幻258 (二)「三一之致」亦空 267  二、精神的身體化279 (一)身體結構279 (二)長生輕舉 285 三、政治隱喻的身體299 (一)理國但理身爾299 (二)無為:身國同構299 (三)身/國非一非異301 第六章 結論306 一、思想史之價值306 (一)唐代老學史306 (二)中國老學史 307 (三)道教老學史313   二、哲學史的價值315 參考書目舉要I

    參考書目舉要

    一、 古籍文獻

    【成玄英、李榮、唐玄宗、杜光庭之《道德經》注疏】

    蒙文通輯校:成玄英《道德經義疏》,收入《道書輯校十種》(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8月)
    嚴靈峰輯:《輯成玄英道德經義疏》,收入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本
    李榮《道德經注》,收入《道書輯校十種》(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8月)
    蒙文通輯校:《輯李榮道德經注》,嚴靈峰輯,收入《經子叢著》(臺北市: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3年)
    《唐玄宗御註道德真經》,《正統道藏》冊19(台北:新文豐,1988)
    《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正統道藏》冊19(台北:新文豐,1988)
    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正統道藏》冊24(台北:新文豐,1988)

    【古籍】


    [魏]何晏集解《論語集解義疏》,收入《知不足齋叢書》([清乾隆鮑廷博校刊本])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栞宋本周易注疏附挍勘記》,[清嘉慶二十年(1815)南昌府學刊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左傳》(臺北市:藝文印書館,2001)


    [後晉)劉昫《舊唐書》,今人楊家駱主編[底本:清懼盈齋刻本],台北:鼎文,1981
    [宋]王溥《唐會要(武英殿本)》卷77([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北京:中華書局,1955)
    [宋]王溥《唐會要》卷36(北京市:中華書局,1955,1990年北京第3刷)
    [北宋]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北京 : 中華書局,1994)


    [戰國]《韓非子》,今人陳奇猷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59上海編輯所2刷)
    [戰國]《荀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第5刷)
    《老子想爾注校牋》,饒宗頤校(香港:Tong Nam出版,1956.4)
    [魏]王弼《老子注》,收入《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2006.2)
    [唐]李翱〈復性書〉,收入[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卷637,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2000年)
    [明]王應麟撰:《玉海》(台北:大化書局,1977 年7 月)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台北:萬卷樓發行,1993)

     [道書]

    [東漢]張魯《老子道德經想爾注》,《中華道藏》冊9(北京市:華夏出版社,2004)
    [晉]葛洪《抱朴子內篇》,收入《正統道藏》冊47
    [東晉]作者不詳《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正統道藏》冊1
    [東晉]作者不詳《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元變經》《正統道藏》冊56
    [東晉]作者不詳《上清高上玉晨鳳臺曲素上經》,收入《正統道藏》冊57)
    [東晉南朝]作者不詳《上清黃氣陽精三道順行經》,收入《正統道藏》冊2
    [南朝梁]宋文明《道德義淵》,《中華道藏》冊5(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南朝陳]褚糅(擬)〈玄門大論三一訣並序〉,收入《正統道藏》冊37
    [南北朝]作者不詳《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正統道藏》冊10
    [南北朝]作者不詳《太上洞玄靈寶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經》,《中華道藏》冊4
    [北周]梁武帝命撰《無上秘要》,收入《正統道藏》冊42
    [隋]劉進喜造‧[唐]李仲卿續《太玄真一本際經》《中華道藏》冊5(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隋唐]作者不詳《諸天靈書度命妙經義疏》《正統道藏》冊3
    [隋唐]作者不詳《無上內祕真藏經》,收入《正統道藏》冊1
    [隋唐]作者不詳《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正統道藏》冊10
    [唐]作者不詳《海空智藏經》卷7,《正統道藏》冊2
    [唐]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8.5第2刷)
    [唐]李榮《西昇經注》,收入《正統道藏》冊19
    [唐]孟安排編《道教義樞》,收入《正統道藏》冊41
    [唐]王玄覽《玄珠錄》,收入《正統道藏》冊39
    [唐]吳筠(宗玄先生)《玄綱論》,收入《正統道藏》冊39
    [唐]張果《道體論》(《正統道藏》冊38
    [唐]潘師正〈道門經法相承次序〉,收入《正統道藏》冊41
    [唐]李約《道德真經新註》,收入《正統道藏》冊20
    [唐]杜光庭《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收入《正統道藏》冊28
    [晚唐五代]《三論元旨》,收入《正統道藏》冊38
    [北宋]張君房《雲笈七籤》,收入《正統道藏》冊37
    大淵忍爾,《敦煌道經‧圖錄篇》(東京:福武書店,1979年)
    [宋]陳景元集《西昇經集註》,《正統道藏》冊24
    [元]道士杜道堅《玄經原旨發揮》,收入《正統道藏》冊21

     [佛典]

    [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收入《大正藏》冊8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收入《大正藏》冊14
    [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龍樹菩薩造)),收入(《大正藏》冊30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收入《大正藏》冊12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藏》冊55
    [隋]吉藏《維摩經義疏》(《大正藏》冊38
    [隋]吉藏《大乘玄論》(《大正藏》冊45
    [隋]吉藏《三論玄義》,《大正藏》冊45
    [隋]吉藏《淨名玄論》,《大正藏》冊38
    [隋]吉藏《中觀論疏》,《大正藏》卷42
    [隋]吉藏《法華玄論》,收入《大正藏》冊34
    [隋]智顗《摩訶止觀》,《大正藏》冊46
    [唐]《集古今佛道論衡》,《大正藏》冊52
    [唐]道宣《廣弘明集》卷13,《大正藏》冊52
    [唐]玄嶷《甄正論》,《大正藏》冊52
    [唐]法琳《辯正論》,收入《大正藏》冊52
    [唐]荊溪湛然述《十不二門》,收入《大正藏》冊46
    [唐]不空三藏譯《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收入《大
       正藏》冊20


    [三國魏]阮籍《達莊論》,收入《莊子翼附錄‧莊論阮籍》,《正統道藏》冊
        60
    [西晉]陸士衡〈漢高祖功臣頌〉,收入[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
        卷4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 王勃〈遊山廟寺〉,收入[宋]李昉等奉勑編[宋]彭叔夏辨證[清]
        勞格拾遺《文苑英華‧序》(北京:中華書局,1966)

    二、今人論著

    【專書】(依據出版新→舊次序遞減)

    詹康《爭論中的莊子主體論》(台灣:學生書局,2014.10)
    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台北:五南出版社,2012.8)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孫亦平《杜光庭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鍾振宇《道家與海德格》(臺北:文津,2010)
    崔珍皙《成玄英《莊子疏》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0.11)
    鄭燦山《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關於道德經與重玄思想暨太玄部之討論》(台北:學生書局,2009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3月1刷)
    袁保新先生:《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2008.10)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台灣商務,2008.6)
    [德]迦達默爾 (Hans-Georg Gadamer) 《真理與方法(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涂艷秋《鳩摩羅什般若思想在中國》(台北:里仁書局,2006.2)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著:《中國老學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第3次印刷)
    勞思光《思想方法五講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2刷)
    孫成權《道家與中國哲學》(隋唐五代卷)(人民出版社,2005)
    張成權《道家與中國哲學(隋唐五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2刷)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4)
    李玲珠《自然思潮:魏晉新文化運動》(台北:文津,2004)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聯經,2003)
     (此書最早為香港:人生出版社出版,1963)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2003年1月修訂二版)
    何建明等《隋唐道家與道教》(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4)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聯經,2003)
     (此書最早為台灣:學生書局出版,1963)
    洪漢鼎《詮釋學史》(台北:桂冠圖書,2003年10月修訂1刷)
    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2003年6月再版)
    周雅清《成玄英思想研究》(台北:新文豐,2003)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何衛平《高達瑪》,(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初版)
    董恩林《唐代老學: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國之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5月)
    強昱《從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玄學與重玄學專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6月)
    蒙文通《蒙文通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
    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1)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2000年第8刷)
     (此書最早為台北:三民書局出版,1970年)
    蒙文通《道書輯校十種》,(成都:巴數書社出版,2001年8月1刷)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8月修訂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初版12刷)
    陳德和《淮南子的哲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3)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06)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市:香光書鄉,1998年)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1998年)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6)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8修訂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6月初版)
    吳汝鈞《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臺北:商務,1997)
    何建明《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武漢:華中大學出版社,1997年)
    盧國龍《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年)
    林啓彥《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書林出版社,1994)
    盧國龍:《中國重玄學》,(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
    陳德和《從老莊思想詮詁莊書外雜篇的生命哲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10初版)
    印順法師《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錢穆《莊老通辨》(台北:三民書局,1991)
    董光璧《當代新道家》(北京:華夏出版社,1991)
    楊儒賓《莊周風貌》(台北:黎明文化,1991)
    龔鵬程〈成玄英莊子疏初探〉,收入其書《道教新論》,(台灣:學生,1991年)
    袁保新先生《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市:三民書局,1990增訂五版)
    [日]梶山雄一著、吳汝鈞譯《佛教中觀哲學》 (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頁99。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04)
    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
    徐梵澄《老子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廖明活《嘉祥吉藏學說》(臺灣:學生書局,1985)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灣:學生書局,1984.02,全集校訂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1月再版)
    熊十力《讀經示要》卷2(台北:廣文,1972)
    唐君毅《哲學概論》(上)(香港九龍:孟氏教育基金會,1965.3再版)

    【期刊論文】(依據出版新→舊次序遞減)

    康自強〈全真道王重陽的「身心觀」研究〉(《中國學術年刊》37期春季號,2015.3)
    周大興〈《列子‧天瑞篇》的有生有化、不生不化說〉(《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5期,2014.09)
    江淑君先生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中的心性論述〉(《中國學術年刊》第36期(秋季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4.9)
    董文佐〈唐代道士吳筠的修道思想〉(《中國道教》2014年第5期)
    [日]麥谷邦夫〈論《老子想爾注》〉,《早期中國史研究》(5:1,2013.06)
    鍾振宇〈莊子的氣化現象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2期,2013. 3)
    姚彥淇〈試析成玄英《莊子疏》中「重玄」、「至論」與「體用」的關係〉(《高師大國文學報》20期,2014.5)鍾振宇〈莊子的氣化現象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2期,2013. 3)
    莊耀郎〈郭象獨化論的再省思〉,(《世新中文研究集刊》第8期,2012.07)
    林永勝〈二重的道論:以南朝重玄學派的道論為線索〉(《清華學報》42:2,2012年6月)
    鄭燦山〈唐初道士成玄英「重玄」的思維模式──以《道德經義疏》為討論核心〉(《國文學報》50期,2011.12)
    江淑君〈秉要執本,在乎情性之極:陸希聲《道德真經傳》「性情論」發微〉,(《國文學報》第50期,2011年12月)
    黃冠雲〈「流體」、「流形」與早期儒家思想的一個轉折〉(《簡帛》第6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1),頁390。
    林文彬〈成玄英《道德經義疏》重玄思想之探析〉,注8(《興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11.6)
    趙中偉〈道契重玄,智境雙絕--成玄英「重玄」思想的創造詮釋〉(《輔仁國文學報》31,2010.10)
    劉滄龍〈李翱的性情論與儒道交涉〉,(收入「第四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隋唐」會議論文集,2010年10月30-31日)
    賴錫三〈從《老子》的道體隱喻到《莊子》的體道敘事─由本雅明的說書人詮釋莊周的寓言哲學〉(《清華學報》第40卷第1期,2010年3月)
    林永勝〈從才性自然到道性自然──六朝至初唐道教自然說的興起與轉折〉(《台大文史哲學報》71期,2009.11)
    林俊宏〈杜光庭的「經國理身」思想─以《道德真經廣聖義》為核心〉(《政治科學論叢》35期,2008)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6)
    劉固盛〈唐代重玄派道論的特點〉,(《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總第186期,人文社科版,2007年2月)
    [美]安樂哲(Roger T. Ames)著;陳霞、劉燕、彭高翔譯〈古典中國哲學中身體的意義〉(《世界哲學》2006卷5期,2006.9)
    陳麗桂〈道家養生觀在漢代的演變與轉化〉,《國文學報》39(2006.6)
    黃俊傑〈東亞儒家思想傳統中的四種『身體』:類型與議題〉(《孔子研究》2006.9)
    劉固盛〈老學研究及其現代意義〉,收入宮哲兵主編《當代道家與道教》,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王慶節〈老子的自然觀念:自我的自己而然與他者的自己而然〉,《求是學刊》31卷6期,2004
    楊維中〈從隋唐佛道論爭看道教心性思想的形成〉(《佛學研究》2004.6.15)
    陳鼓應〈「理」範疇理論模式的道家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0期,2004.5)
    黃忠慎〈葛洪《抱朴子》內篇之形上理論與神仙思想〉(《國文學誌》第7期,2003年12月)
    周大興〈自然或因果─從東晉玄佛之交涉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2期,2003年3月)
    謝如柏〈郭象自生說探義〉(《中國文學研究》16期,2002.6)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期,2002.3)
    賴錫三〈《莊子》「真人」的身體觀――身體的「社會性」與「宇宙性」之辯證〉(《臺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01.6)
    林麗真〈張湛「貴虛」論及其與玄佛思想之交涉〉,《台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1.12)
    李剛〈論吳筠的道教哲學思想〉(《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1期)
    陳弱水:〈隋代唐初道性思想的特色與歷史意義〉,收入《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功大學教務處出版組,1999年)
    王曉波〈〈解老〉、〈喻老〉─韓非對老子哲學的詮釋和改造〉(《文史哲學報》第51期,1999.12)
    〈《中國經典詮釋學的方法論問題》學術座談會記錄〉,(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第二十、二十一期合刊,1999年)
    陳弱水〈〈復性書〉思想淵源再探─漢唐心性觀念史之一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8年9月)
    蔡彥仁〈比較宗教經典與儒學研究:問題與方法學芻議〉(《漢學研究》第15卷第2期,1997年12月)
    葉海煙〈莊子哲學的『陰陽』概念〉,(〈宗教哲學〉第3卷第3期,1997.7)
    尹志華〈吳筠的生命哲學之思想初探〉(《宗教學研究》第2期,1996)
    鄭燦山〈敦煌寫本《老子想爾注》之思想特色與架構〉(《中國文化月刊》192期,1995.10)
    莊耀郎〈王弼之有無義析論〉(《國文學報》第21期,1992.06)
    印順講;演培記《中觀論頌講記》,台北市:正聞,1992
    吳汝鈞:〈印度中觀學的四句邏輯〉(收入《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1992年7月)
    陳榮灼〈王弼與郭象玄學思想之異同〉(《東海學報》33,1992.6)
    中島隆藏:〈從現存唐代諸注看唐代老學思想的演變〉(《宗教學研究》1992年1、2期合刊)
    李豐楙〈老子「想爾注」的形成及其道教思想〉,《東方宗教研究》1(1990.10)
    羅香林〈三教講論考〉,《珠海學報》第10期,1978
    湯用彤〈讀《道藏》劄記〉,《歷史研究》1964第3期
    林富士〈道教與房中術〉,並未尋獲紙本論文,此為中研院網站所附之該文:
    http://www.ihp.sinica.edu.tw/~linfs/tao.PDF
    楊慶球〈道成肉身與肉身成道:論中國宗教的精神〉,目前僅見其文刊於網路:http://hkfinance.joinbbs.net/archiver/?tid-938.html

    【外文資料】(依據出版新→舊次序遞減)

    [日本]
    小林正美《唐代的道教的天師道》(東京:知泉書館,2003年)等等。
    中島隆藏〈重玄派小考──《道德眞經廣聖義》所說の檢討〉,《日本中國學會報》44(1992)
    中島隆藏〈重玄派小考─《道德真經廣聖義》所說的檢討〉(《日本中國學會報》44,1992年,頁62-74)
    砂山稔〈道教重玄派表徵─隋‧初唐道教的一系譜〉(《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東京都:平和,1990年,頁188-211)
    砂山稔《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東京都:平和,1990年)
    鐮田茂雄《道藏內佛教思想資料集成》,(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6年3月20日初版)
    藤原高男〈老子解重玄派考〉(《漢魏文化》第2號,1961年)
    武內義雄《老子の研究》(東京市:改造社,1927[昭和2])

    [德國]
    “Beyond the Daode jing: Twofold mystery(重玄) in Tang Daoism”(2009),pp.101。

    [美國]
    Roger T. Ames,“The Meaning of Body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omas P. Kasulis with Roger T. Ames and Wimal Dissanayake eds., Self as Body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p.165。
    (※中譯參看:安樂哲(Roger T. Ames)著;陳霞、劉燕、彭高翔譯〈古典中國哲學中身體的意義〉(《世界哲學》2006卷5期,2006.9)
    陳榮灼,Chan Wing-cheuk: Heidegger and Chinese Philosophy,[Taipei] : Shung Ye, 1986. pp. 126。

    【專書論文】(依據出版新→舊次序遞減)

    王慶節〈詮釋學、真理與文本解釋〉,收入《漢語哲學新視域》(台北:學生書局,2011.8)
    楊儒賓〈支離與踐形─論先秦思想裏的兩種身體觀〉,收入《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12初版)
    石田秀實〈由身體生成過程的認識來看中國古代身體觀的特質〉,收入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12初版)
    黃俊傑:〈從中日儒家思想史脈絡論「經典性」的涵義〉,出自氏著《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一書,(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年)
    劉固盛〈老學研究及其現代意義〉,收入宮哲兵主編《當代道家與道教》,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周翊雯〈解構或是實踐:由郭象注莊中的身心關係論其逍遙境界〉,收入黃俊傑編《天體,身體與國體:迴向世界的漢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9)
    李剛〈身體政治,道教詮釋《道德經》的主線之一:以陳景元《老子注》為例〉,收入《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五輯「“六經注我”還是“我注六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6)
    李剛〈重玄之道開啟眾妙之門─論成玄英的重玄思想〉,收入《重玄之道開啟眾妙之門─道教哲學論稿》(四川:巴蜀書社,2005.4)
    王慶節〈「恆」與道的時間性〉《解釋學、海德格爾與儒道今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9)
    湯一介〈論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玄學與重玄學專號」(北京:三聯書店,2002 年)
    李剛〈道教重玄學之界定及其所討論的主要理論課題〉,《道家文化研究》第19輯『玄學與重玄學』專號)(北京:三聯書店,2002 年)
    李剛〈道教重玄學之界定及其所討論的主要理論課題〉,收入《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重玄學專號」(北京:三聯書店,2002)
    崔珍皙〈重玄學的心性論〉,收入《道家文化研究》第19輯「重玄學專號」(北京:三聯書店,2002)
    朱伯崑〈「照著講」和「接著講」─芝生治學方法淺談之一〉,收入《燕緣耕耘錄─朱伯崑學術論集(上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3)
    吳汝鈞〈般若經的空義及其表現邏輯〉,收入《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商務印書館,2000年)
    楊儒賓〈注莊的的另一個故事─郭象與成玄英的論述〉,收入鄭志明主編《道教文化的精華》(嘉義縣: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
    [日]麥谷邦夫〈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之撰述與其思想特徵〉,收入《道家文化研究》第15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10)
    陳榮華〈莊子的形上學和思考方式〉,收入其書《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1998)
    萬毅,〈敦煌道教文獻《本際經》錄文及解說〉,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3 輯(1998 年)
    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中國哲學方法論建構試論之一〉,收入《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出版,1990年)
    [日]麥谷邦夫〈南北朝隋唐初道教義學管窺〉(收入辛冠潔等編《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
    唐君毅〈莊子的變化的形而上學與黑格爾的變化形而上學之比較〉,《中西比較哲學論文集》(台北:宗青出版社,1978

    【學位論文】(依據出版新→舊次序遞減)

    林永勝《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新竹: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08)
    呂慧鈴《李榮《道德真經注》思想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張禹鴻《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6)
    孫亦平《杜光庭思想與唐宋道教的轉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南京大學博士文叢,2004.7)
    洪嘉琳《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2)
    林東毅《李榮重玄思想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碩士論文,2000)

    【會議論文】

    劉滄龍〈「不齊之齊」與「氣韻」(Aura)──莊子、班雅明與阿多諾的美學化政治〉,2015莊子哲學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
    (ICZP):https://iczp2015.wordpress.com/program-2/),頁1。
    江淑君〈秉要執本,在乎情性之極:陸希聲《道德真經傳》「性情論」〉,收入《第四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隋唐」論文集》,(2010年10月30-31日)
    〈「中國經典詮釋學的特質」學術座談會記錄〉,收入於《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陳弱水〈隋代唐初道性思想的特色與歷史意義〉,收入《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出版組,1999.01初版)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