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鄒雁慧
論文名稱: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文化景觀的變遷:增江新村之研究
指導教授: 楊宗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文化景觀增江新村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93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大部分成立於1949年至1954年之間,直到今日已接近60年的歷史。新村原本是作為墾民暫時性的居所,然而存續至今,成為馬來西亞獨特的聚落景觀。全馬450個新村全部集中在馬來半島,其中最大者為增江新村,具有特殊意義。
    本論文試圖採用索爾(Sauer)文化景觀(culture landscape)的觀點,並藉由人文生態學家鄧肯(Duncan)的「生態複合體」(Ecology Complex)模式進行分析。即利用人口、組織、環境與技術作為編織人文生態系統的四要素,以這四個面向深入探討增江新村在不同的時間進程,其內、外力量如何改變,並形塑出其文化景觀。因此本研究試圖藉由此模式來了解增江新村內部力量的變化,並透過時間序列來呈現,增江新村在這段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所發生的景觀變遷,以應證索爾所提出的文化景觀理論。
    增江新村在歷史的脈絡下,透過內部力量與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在每一階段呈現出不同的景觀特色。50年代的緊急法令其間,增江新村是殖民政府規劃的集中營是聚落。1961至1989年,緊急法令結束,並配合國家發展,增江新村成為市鎮型的文化景觀;而1990年迄今,配合政府的發展計畫,新的組屋、花園住宅興起,增江新村成為吉隆坡的衛星市鎮。

    1. 緒論...........................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1 1.2. 研究區的選擇和概況..............5 1.2.1. 研究區的選擇..................5 1.2.2. 研究區的概況..................6 1.3. 文獻回顧.......................10 1.3.1. 新村文獻回顧.................10 1.3.2. 理論文獻.....................14 1.3.3. 其他相關文縣..................19 1.4. 研究方法........................21 1.4.1. 研究方法......................21 1.4.2. 時間分期......................23 1.4.3. 指標定義......................23 2. 新村的形塑.........................25 2.1. BRIGGS PLAN下的新村景觀..........25 2.1.1. 新村成立的目的與原因............25 2.1.2. 新村的規劃.....................25 2.2. 增江新村的形塑....................26 2.2.1. 區位選擇........................27 2.2.2. Briggs Plan 下的增江新村.........27 2.2.3. 墾民的由來 .......................39 3. 文化景觀與形塑要素的分析(1950年~1960年)43 3.1. 1950年至1960年增江新村的文化景觀......45 3.2. 文化景觀要素的分析(1950年~1960年)...47 3.2.1. 環境:符合Briggs Plan 的區位選擇....47 3.2.2. 人口:群聚的空間配置................47 3.2.3. 組織:社會組織(政治、教育與宗教)....54 3.2.4. 技術:第一級產業的維生方式...........61 3.3. 小結................................62 4. 文化景觀與形塑要素的分析(1961年~1989年)64 4.1. 1961年至1989年增江新村的文化景觀.......65 4.2. 文化景觀要素的分析(1961年~1989年)....67 4.2.1. 環境:新村周圍空間擴張...............67 4.2.2. 組織:國家與地方政府的策略............68 4.2.3. 人口:其他族群的加入.................80 4.2.4. 技術:家庭工業的產生.................83 4.3. 小結.................................86 5. 1990年迄今增江新村文化景觀的形塑..........90 5.1. 1990年迄今增江新村的文化景觀...........90 5.2. 文化景觀要素的分析(1990年迄今)........93 5.2.1. 環境:新村周圍環境再次擴張............93 5.2.2. 組織:國家與市政府的政策..............93 5.2.3. 人口:三大族群的結合..................101 5.2.4. 技術:第三級產業的維生方式.............103 5.3. 小結...................................104 6. 結論.....................................108 7. 參考文獻..................................112 附錄(一):受訪者名單.........................122 附錄(二):訪談內容...........................123 附錄(三):政府紀事年表(1941-1989年).........125 附錄(四):馬來亞共產黨紀事年表(1927-1989年)..129 附錄(五):名詞對照表.........................132

    專書
    (中文部分)
    文平強等著(2004)。《馬來西亞華人人口趨勢與議題》。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頁163-198。
    孔慶麗(1993)。《嘉南沿海養殖村落的生態變遷:虎尾寮與雙春之個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 譯(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Mike Crang(1998).Cultural Geography.Routledge.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市:群學。Tim Cresswell(2004).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Socio Publishing Co Ltd.
    王國璋(1997)。《馬來西亞的族群政黨政治(1955-1995)》。台北市:唐山。
    民政黨編(1986)。《納入發展主流:民政黨對新村問題的分析與建議》。吉隆坡:民政黨。
    江麗英(1991)。《彰化縣沿海地區養殖漁業的發展過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吳倩如(1971)。《馬來亞緊急狀態下的新村(1948-1960)》,榮譽學士學位畢業論文。新加坡大學。
    吳叡人 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市:時報文化。BenedictAnderson(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李亦園(1985)。《一個移殖的市鎮:馬來亞華人市鎮生活的調查研究》。台北:正中。
    李國鼎(1966)。《第一個馬來西亞計畫(1966-70年)》。台北市:國際經濟資料中心。
    李鴻飛(2002)。《往日事,今日寫》。吉隆坡:李鴻飛。
    阿布.沙瑪.穆哈末.卡森 著,阿凡提 譯(2005)。《歷史與獨立鬥爭:馬共中央委員阿布.沙瑪回憶錄》。21世紀出版社。
    林廷輝、方天養(2005)。《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吉隆坡:策略分析與政策研究所。
    林廷輝、宋婉瑩(2002)。《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林若雩(2001)。《馬哈迪主政下的馬來西亞:國家與社會關係(1981-2001)》。台北市:韋伯文化。
    林嬡婷(2007)。《五一三事件華人之集體記憶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邱依虹(2004)。《生命如何流—新、馬、泰十六位女性的生命故事》。吉隆坡:策略資訊研究中心。
    胡春惠(1997)。《香港調景嶺營的誕生與消失 : 張寒松等先生訪談》。台北縣:國史館。
    胡振洲(1977)。《聚落地理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柯嘉遜 著,楊培根 譯(2007)。《1969年大馬種族暴亂513解密》。馬來西亞:人民之聲出版。
    柴彥威等譯(2004)。《人文地理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Johnston R.J.(1994).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edition 3).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馬來西亞華小教師總會編(1994)。《新村華小資料匯編》。吉隆坡:馬來西亞華小教師總會。
    張曉威(1998)。《馬來西亞華人公會與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張耀元(1999)。《新港人文景觀之歷史地理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莫順生(2000)。《馬來西亞教育史1400-1999》。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陳世英(1993)。《馬華與新村:水落石出》。芙蓉:著者。
    陳秀娟(1997)。《澎湖望安島與將軍澳嶼維生方式的變遷》,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陳芳惠(1984)。《村落地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彥欽(2005)。<日常生活中的華人認同—白沙羅新村居民對白小事件之反應>。《2005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http://www.dseas.ncnu.edu.tw/data/2005_seastw/2k5_seas_tw/陳彥欽.pdf 。(20071214瀏覽)。
    陳財和(1994)。《甲洞百年史略》。馬來西亞:甲洞委里公會。
    陳國章、石再添、嚴勝雄等(1966)。《人文地理學通論》。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陳惠滿(1998)。《北投聚落景觀變遷的研究:人文生態館點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麥留芳(1985)。《方言群認同 : 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台北 :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小娥(2005)。《眷村改建計畫中社區網絡與公共空間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
    劉鑒銓(2004)。《青山不老》。吉隆坡:星洲日報。
    潘婉明(2001)。《一個新村,一種華人?—重建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的集體回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
    錢乘旦、陳曉律等(2001)。《馬來西亞—多元文化中的民主與權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韓方明(2002)。《華人與馬來西亞現代化進程》。北京:商務印書館。
    鍾松發、黎煜才(1997)。《最新馬來語大詞典:Kamus Perdana》。馬來西亞:聯營出版有限公司。
    饒尚東(2005)。《馬來西亞華族人口問題研究》。砂拉越: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出版。
    (英文部分)
    Andaya, Berbara Watson & Andaya, Leonard Y.(2001). A History of Malaysia, Second Edition London: Palgrave.
    Cheng Lim Keak(1976).Mengkuang: A Study of a Chinese New Village in West Malaysia. Singaopore: Nanyang University.
    Chief Secretary (1952) .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Concerning New Villages in the Federation of Malaya. Kuala Lumpur: Government Officers.
    Clarkson, James D.(1968).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a Chinese Village: Cameron Highlands, Malaysi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rry, C.S.(1954). A General Survey of New Villages. Kuala Lumpur: Government Press.
    Duncan, otis Dudley(1959).Human Ec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adapted in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 edited by Hanser P.M.& Duncan O.D.,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678-716.
    Hanapi bin Dollah(1978). Komuniti Cina kampung di Tebing Sungai Kelantan: Satu Kajian Cara Hidup kelompak Yang Berassimilasi Dengan Masyarakat Melayu.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Humphrey, J.W.(1971). Population Resettlement in Malaya.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Humphrey,J.W.(1973).Emergency As a Method for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Malaysia.Texas: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uthwest Conference on Asian Studies.
    Humphrey, J.W..Emergency Resettlement and the Chinese in Malaya.
    Jackson, Robert(1991). The Malayan emergency: The Commonwealth’s Wars, 1948-1966.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John Leighly (1967). Land and Life: A Selection from the Writings of Carl Ortwin Sau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315-350.
    Kathleen Carpenter(1958). The Password is Love: In the New Villages of Malaysia. London: The Highway Press.
    Lim Hin Fui(1994). Poverty & Household Economic Strategies in Malaysia New Villages. Kuala Lumpur: Pelanduk.
    Loh Kok Wah (1980). Beyond the Tin Min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of Chinese Squatter Farmers in the Kinta New Villages, Malaysia. Doctor of Philosophy: Cornell University.
    Loh Kok Wah(1988). Beyongd the Tin Mines: Coolies, Squatters and New Villagers in the Kinta Valley, Malaysia, c. 1880-1980.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laya,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1952). Communist Banditry in Malaya: The Emergency with a Chronology of Important Events June 1948-June 1951. Kuala Lumpur: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layan Christian Council (1958). A Survey of The New Villages in Malaya. Malayan Christian Council.
    Markandan Paul(1954). The Problem of the New Villages in Malaysia.Singapore: Donald Moor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Local Government(2005). New Villages Master Plan Peninsular Malaysia.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Local Government.
    Ngin, Chor Swang(1985). Reproductive Decisions and Contraceptive Use in a Chinese New village in Malaysia.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ay Nyce (1973). Chinese New Villages in Malaya: A Community Study. Singapore: Malaysian Soci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Ltd.
    Siaw, K.L., Laurence(1983). Chinese Society in Rural Malaysia: A Loc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Titi, Jelebu.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期刊、報章、網路
    甲洞區註冊社團聯合會(1999)。《PERAYAAN ULANG TAHUN KE-50-AN KAMPUNG BARU JINJANG 》。馬來西亞:甲洞區註冊社團聯合會。
    李歡棠(1973)。《增江冼太廟特刊》。吉隆坡:李歡棠。
    李鴻飛(1978)。《增光小型工業聯合會成立三週年紀念特刊(1976-1978)》。吉隆坡:增光小型工業聯合會。
    邱財家(2006)。《吉隆坡甲洞福建會館慶祝成立25周年銀禧紀念特刊(5-11-1981-5-11-2006)》。吉隆坡:甲洞福建會館特刊工委會。
    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第六期》,頁203-242。
    徐正光(1976)。<岩村的生態與經濟變遷: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2期,頁1-39。
    馬華公會增光支會(2000)。《馬華公會增光支會同歡共慶四十三周年紀念特刊》。吉隆坡:馬華公會增光支會。
    馬華甲洞區會編(1989)。《錦繡前程文化匯演》。吉隆坡:馬華甲洞區特刊編委會。
    馬華新村事務局編(1999)。《新村成立五十週年紀念特刊》。吉隆坡:馬華新村事務局。
    梁文華(1979)。《古來掌故:附古來副縣九新村概況介紹》。
    許順才(2001)。《馬來西亞神廟大典第四期》。吉隆坡:凱億出版有限公司。
    陳中和(2005)。<族群認同與宗教運動在國家政策的運作:初探馬來西亞巫統文明伊斯蘭(Islam Hadhari)運動>。《台灣東南亞學刊》,卷2,期2,頁99-126。http://www.cseas.ncnu.edu.tw/journal/v02_no2/pp99-126.pdf。(20071218瀏覽)。
    陳松沾(1998)。<日治時期新馬華人的處境>。《南洋學報第五十二卷》,頁161-188。
    陳憲明(1992)。<一個珊瑚礁漁村的生態:澎湖鳥嶼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第十八期》,頁109-158。
    John Leighly(1987). Ecology as Metaphor: Carl Sauer and Human Ecology,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Professional Geography, 39(4), pp.405-412.
    Kenneth, D. Bailey(1990). From POET to PISTOL: Reflections on the Ecological Complex. Sociological Inquiry, 60(4), pp.386-394.
    Voon Phin keong, & Khoo Soo Hock.(1986). The New Villages in Peninsular Malaysia: A Socio-Economic Perspective. Malaysian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 Vol. 34, pp.36-55.
    佚名(?)。<在雪州馬華努力下增江新村增九水喉>。《中國報》。Bb3 5.5.2.01422:馬華公會資訊圖書館。
    佚名(?)。<增江大蛻變:5年內成新興城鎮>。《南洋商報》。Gf2.1.2.4.00795:馬華公會資訊圖書館。
    佚名(1992/10/30)。<配合市政局草擬發展大藍圖:增江新村非法工廠三月內暫不會逼遷>。《星洲日報》。
    佚名(2003/5/25)。<陳財和:未來人口激增增江急須增建華小>。《星洲日報》。
    佚名(2006/11/15)。<捍衛權益爭獨立>。《中國報》,情牽60,60週年特輯。
    佚名(2005/8/18)。<重溫新村舊軌跡>。《中國報》,今日畫頁。
    周澤南(2008/4/27)。<新村村民主動塑造歷史羅國華:農地仍欠保障>。《當今大馬》。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82003。(20080501瀏覽)
    周澤南(2008/4/27)。<陳丁輝:村民如何看國家新村作為規訓和懲罰手段>。《當今大馬》。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82004。(20080501瀏覽)
    林廷輝、方天養(2005/8/14)。<阻止共產黨滲透民間:新村搬遷建立穩定>。《中國報》,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第二篇)。
    林廷輝、方天養(2005/8/15)。<與馬共關係水乳交融:新村期許邁向發展>。《中國報》,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第三篇)。
    林廷輝、方天養(2005/8/16)。<村民再窮也不窮教育:華教文化代代相傳>。《中國報》,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第四篇)。
    林廷輝、方天養(2005/8/17)。<遵循一家之主原則:擴展家庭淳樸傳統>。《中國報》,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第五篇)。
    林廷輝、方天養(2005/8/18)。<初一十五祭拜,一年一度神誕:民間宗教最受歡迎>。《中國報》,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第六篇)。
    林廷輝、方天養(2005/8/19)。<監督和管理新村發展:房地部身兼重任>。《中國報》,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第七篇)。
    林廷輝、方天養(2005/8/21)。<黃家定領導指導委員:委專才擬發展新村藍圖>。《中國報》,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第九篇)。
    林廷輝、方天養(2005/8/22)。<房地部爭取撥款,提升基本設施:今日新村走向繁榮>。《中國報》,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完結篇)。
    張筱華、陳錦娟、陳慧亮(1992/10/26)。<增江,擺不掉髒亂!>。《新明日報》。重訪新村(1)。
    許黎燕(?)。<增江前身是園坵:英國人種植橡膠>。《南洋商報》,增江50周年。Gf2.1.2.4.00783:馬華公會資訊圖書館。
    郭貞黎(1998/3/19)。<增江南北村遙望>。《光明日報》。
    陳丁人(1992/8/22)。<軍警上門載人迫民移居增江>。《中國報》,新村滄桑40年(系列7)。
    陳定輝(2008/4/22)。<緊急狀態走過一甲子重新發掘華人新村史>。《獨立新聞在線》。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560。(20080422瀏覽)
    陳暹清(2005/8/15)。<請許新村一個未來!>。《星洲日報》,新村發展,路在何方?(第一篇)。
    陳暹清(2005/8/16)。<新村成長有配方>。《星洲日報》,新村發展,路在何方?(第二篇)。
    陳暹清(2005/8/17)。<教育還要加把勁>。《星洲日報》,為華人新村把脈(上)。
    陳暹清(2005/8/18)。<華人到處有賭風?>。《星洲日報》,為華人新村把脈(中)。
    陳暹清(2005/8/19)。<發展新村,撥款豈可缺>。《星洲日報》,為華人新村把脈(完結篇)。
    陳慧思(2008/4/16)。<從150年前走到1960年代巔峰居民捐獻物資迎地方政府選舉>。《獨立新聞在線》,尋回第三票系列(一)。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519。(20080416瀏覽)。
    陳慧思(2008/4/17)。<國陣怕在野黨勝勢凍結選舉惡性政治競爭埋葬地方民主>。《獨立新聞在線》,尋回第三票系列(二)。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531。(20080418瀏覽)。
    陳慧思(2008/4/18)。<沒了地方選舉淡了人情味前民選議員嗟歎今非昔比>。《獨立新聞在線》,尋回第三票系列(三)。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540。(20080418瀏覽)。
    陳慧思(2008/4/21)。<政治任命始于馬哈迪時代州政府將縣市議席當禮物>。《獨立新聞在線》,尋回第三票系列(四)。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552。(20080422瀏覽)。
    陳慧思(2008/4/22)。<還民第三票無需中央點頭律師:法律程式並非障礙>。《獨立新聞在線》,尋回第三票系列(五)。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563。(20080422瀏覽)。
    陳慧思(2008/4/23)。<缺錢豈是展延恢復選舉理由社運人士:優先考量就有錢>。《獨立新聞在線》,尋回第三票系列(六)。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574。(20080423瀏覽)。
    陳慧思(2008/4/24)。<藉中期選舉評估執政黨表現地方選舉可成新選制實驗室>。《獨立新聞在線》,尋回第三票系列(七)。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583。(20080425瀏覽)
    曾薛霏(2008/4/24)。<收集新村庶民記憶補白歷史學者:應重新定義緊急狀態>。《獨立新聞在線》。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586。(20080425瀏覽)
    菜麗萍(1993/1/8)。<備忘錄:增江新村發展協調委員呈發展大藍圖>。《星洲日報》。
    黃冰淩(2006/5/5)。<從四根柱子頂起一片天:金獅增江不了情>。《南洋商報》,村光四射(增江新村系列1)。
    黃冰淩(2006/5/6)。<首屆地方議員:蔡金資回望增江風雨情>。《南洋商報》,村光四射(增江新村系列2)。
    黃冰淩(2006/5/7)。<106歲老阿嬤:看盡增江變遷>。《南洋商報》,村光四射(增江新村系列3)。
    黃冰凌(2006/5/8)。<一生中最精彩階段在新村:符昌和仍懷念集中營>。《南洋商報》,村光四射(增江新村系列4)。
    黃冰凌(2006/5/9)。<保留英殖民時期傳統:增江英文路名多>。《南洋商報》,村光四射(增江新村系列5)。
    黃悅群(1992/7/21)。<陳才和:增江熱水湖沙叻秀:政府遺忘發展>。《星洲日報》。
    會資訊圖書館。
    黃潔媚(2004/9/6)。<長屋沒家的感覺>。《星洲日報》,告別木屋系列13。
    碧澄(2004/3/25)。<從昔日到近日的甲洞>。《星洲日報》,星雲。
    潘佩玉(1998/5/18)。<增江要迎頭趕上>。《中國報》,新村跨步廿一世紀(第四篇)。
    潘佩玉(1999/3/1)。<當年集中營,變現代城鎮:外來村民開墾功臣>。《中國報》,增江50年蛻變(第一篇)。
    潘佩玉(1999/3/10)。<經濟發展,70年代起飛:家庭式工業蓬勃>。《中國報》,增江50年蛻變(第十篇)。
    潘佩玉(1999/3/11)。<與首都毗鄰,基設尚可以:排水系統待改善>。《中國報》,增江50年蛻變(第十一篇)。
    潘佩玉(1999/3/12)。<集中安頓住家工廠:闢中小型工業村>。《中國報》,增江50年蛻變(第十二篇)。
    潘佩玉(1999/3/13)。<無巧不成書,議員全姓陳:發展牌攻火箭堡壘>。《中國報》,增江50年蛻變(第十三篇)。
    潘佩玉(1999/3/14)。<提升設施,重鋪道路:全新面貌慶金禧>。《中國報》,增江50年蛻變(第十四篇)。
    潘佩玉(1999/3/2)。<鐵網圍籬,派人駐守:移民政策失自由>。《中國報》,增江50年蛻變(第二篇)。
    潘佩玉(1999/3/3)。<解決難題,村民自治:地方議會任務重>。《中國報》,增江50年蛻變(第三篇)。
    潘佩玉(1999/3/4)。<馬華勞工黨政見不同:議會選舉無寧日>。《中國報》,增江50年蛻變(第四篇)。
    潘佩玉(1999/3/5)。<正義為本,引導行善:組織幫派風氣盛>。《中國報》,增江50年蛻變(第五篇)。
    潘佩玉(1999/3/6)。<親民政策,遏止罪案:警民聯手擺脫污名>。《中國報》,增江50年蛻變(第六篇)。
    潘佩玉(1999/3/7)。<見證幾許人事變遷:華人義山屹立103年>。《中國報》,增江50年蛻變(第七篇)。
    潘佩玉(1999/3/8)。<幼稚園也學電腦:高教機率待提升>。《中國報》,增江50年蛻變(第八篇)。
    潘佩玉(1999/3/9)。<籌款建校全日制教學:趕搭精明學校列車>。《中國報》,增江50年銳變(第九篇)。
    潘婉明(2008/4/23)。<解構新村共同體尋訪馬共的身影>。《獨立新聞在線》。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570。(20080423瀏覽)
    佚名(?):Canossian Convent in Jinjang (Founded in 1961).
    Jabatan Pelan Induk(2005/5/12).Kawasan Parlimen Kepong , Peta.
    陳玉璇(?)。《513事件的始末》。file:///A1/木馬城.files/index.files/pol_magoo4.htm.(20060412瀏覽)
    馬來西亞統計局:http://www.statistics.gov.my/English/framesetKeystats.htm/.(20051018瀏覽)
    http://forum.chonghwakl.edu.my/viewthread.php?tid=15717&extra=page%3D1.(20071019瀏覽)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