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淑秋 |
---|---|
論文名稱: |
鹿港大街綠地空間類型與景觀特性研究 |
指導教授: | 鄭勝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0 |
畢業學年度: | 8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1 |
中文關鍵詞: | 鹿港 、綠地 、空間結構 、景觀美學 、本土植物 、植物多樣性 、永續性 |
英文關鍵詞: | Lukang, greenspace, spatial structure, landscape aesthetics, native plant, plant diversity, sustainabil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鹿港大街歷經三百餘年來的發展,在不同時代背景建構下的綠地似乎有其文化屬性及景觀特性。本研究乃透過理論的研讀、文獻蒐集、實地訪查、經測量與繪圖分析後,掌握鹿港大街綠地空間形成的時代脈絡及主要綠地類型;進而研究鹿港各類型綠地的空間結構及植栽屬性;最後,歸納並評析鹿港大街綠地文化景觀及其永續發展之途徑。
鹿港大街綠地由17世紀末的清代、歷經日治及光復後至今,340餘年的時空變遷,綠地隨各時期建地發展的趨勢留存樣區,清領時期的綠地樣區在廟埕、書院及古蹟民宅。日治時代在教會庭園、神社(今鹿港國中)及校園。光復後之綠地發展以機關、社區公園及行道樹綠地為主。
鹿港大街綠地的空間分布及其結構:廟埕與古宅綠地分布於鹿港大街的中、南部,最富老樹綠資源;書院與校園綠地分布於大街南緣地帶,植物多樣性最高;教會庭園、機關綠地及公園皆分布於大街之中部,前兩者,綠地呈環狀,開放性高,後者是綠美化規劃下的空間,綠覆率達73﹪;行道樹分布於鹿港大街的主要街區及邊緣地帶,使用外來種比例偏高。
各綠地的植栽屬性透過植物多樣性、植物型態及植物源地等三指標檢驗下,呈現如下意義:植物多樣性的高低,似乎與綠地功能指向關係密切,譬如書院校園型綠地的植栽優勢種類最多,符合校園教學上的需求;廟埕與古宅綠地之植物多樣性最低,反應出綠地發展過程中,時代愈久遠者,植物的保存愈不易;且綠地面積也愈小。植物型態方面,各綠地多栽植高大且樹冠廣蔭的喬木為主。植物源地的屬性分類,本地型者,佔59﹪、外來型者,佔19﹪、綜合型者,佔22﹪,此發展趨勢,似乎說明︰各型綠地與綠地發展的時期有密切關係,如廟埕與古宅綠地和書院校園綠地屬本土型;近年發展的機關綠地是外來型;日治時期開辦的教會庭園及近五年完成的綠地或公園及人行路樹綠地則是綜合型。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一步以社會文化與景觀美學,審視並評析鹿港大街中呈「傳統文化景觀」的綠地-廟埕、民宅及書院;歸屬於「社區文化景觀」的綠地-學校、社區公園、機關等綠地,在未來永續發展的期望下宜採取的改進途徑。
Birks, H. H. …[et al.],1988,The culture landscape:past,present and fu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nzen, M. P.,1990,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landscape ,New York:Routledge。
Glenn, R. Matlack,1997,Four centuries of forest clearance and regeneration in the hinterland of a large city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vol.24,pp.281~295。
Glenn, R. Matlack,1997,Land use and forest habitat distribution in the hinterland of a large city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vol. 24,pp.297~307。
Groome,D.,1990,Green Corridor:A Discussion of a planning Concept.,Landscapeand Urban Planning,vol.19,pp.393~387。
Hoskins, W. G. ,1955,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landscape ,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
Jackson, J.B.,1984,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Janet E. Nichol,1993,Remote sensing of tropical blackwater rivers:a 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water quality analysis :Applied Geography ,vol.13,pp.153~168。
Lin,T.C.,1999,Acid deposition and Forest ecosystem in Taiwan. In Bashkin V. and Park S.U. (eds.) Acid deposition and ecosystem Sensitivity in Nova Science Publication. pp.379~412。
McKendry, J. E. 、Machilis,G. E.,1991,The role geography in extending biodiversity gap analaysis:applied geography ,vol.11,pp.135~152。
Rubinstein, J.M.,Bacon R.S.,1983,The culture landscape: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geography,St. Paul:West Pub. Co.。
Sprin,Anne Whiston,1984,The Granite Garden:Urban Nature and Human Design,New York:Basic books Inc.。
于維靜,1996,臺灣野生草花耐陰、耐旱、耐空氣污染之研究,臺大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pp.1~120。
小川武郎,1996,都市空間之綠地與水域的規模,第十七屆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pp.1~8。
中華民國環境綠化協會,1987,學校綠化,中華民國環境綠化協會,p.9。
井手久登著,賴明洲、李叡明譯,1993,綠地保全的生態學,台北:淑馨。
內政部,1997,都市公園綠地系統示範地區規劃,文化大學景觀學系。
內政部,1998,內政部城鄉景觀風貌改造運動,文化大學景觀學系,pp.1-1~11-8。
內政部營建署,1996,生生不息,永續發展--我們的公園綠地,p.I、2、8。
尤增輝,1980,鹿港三百年,台北:戶外生活雜誌社。
日本建築學會,昭和58,p.22。
王秀娟,1999,公園綠地環境保護與自然資源保育原則建立之研究,永續國土發展青年論壇論文集(下),pp.D15-1~15-20。
王良行,1998,鹿港鎮志經濟篇,鹿港鎮公所。
王啟宗,1984,臺灣的書院,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瑞珠,1993,國外歷史環境的保護和規劃,臺北:淑馨,p.40。
王鎮華,1986,書院教育與建築,臺北:故鄉出版社。
王鑫,1989,景觀保護與欣賞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系。
王鑫,1994,金門地區自然資源基礎調查與保育方針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公園組、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王鑫,1995,景觀保護的重要性—價值與功能,地景保護通訊(2) pp.1~4。
台北縣政府,1997,台北縣珍貴老樹巡禮,台北縣政府,pp.22~30。
台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1997,彰化縣生物資源調查成果彙編。
左羊,1997,鹿港傳奇,鹿港:左羊出版社。
田貞壽,1996,日本公園綠地整備五年計劃之制定,第十七屆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 pp.1~11。
任憶安,1996,老樹的省思,現代育林11(2),pp.60、61。
行政院經建會,1997,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997,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p.3。
西日本工高建築連盟,昭和61,p.10。
何武樟,1998,從植栽設計觀點探討都市公園之景觀恢復—以台北市大安區寧馨公園為例, 植栽、生態與保育,田園城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pp.63~82。
何翠莉,1999,台北市都市公園空間形式變遷之研究,台大園藝系碩士論文。
吳坤山主編,1983,彰化縣鹿港國小沿革誌,鹿港:鹿港國小,pp.1~107。
李西勳,1993,台灣珍貴老樹與行道樹之普查資料,臺灣文獻44(1),pp.171~210。
李西勳,1994,雲林縣珍貴老樹巡禮,雲林縣政府,p.62。
李乾朗,1986,臺灣的寺廟,臺灣省政府新聞處,p.31。
李乾朗,1988,陽明山國家公園傳統聚落暨建築調查研究,李乾朗古建築研究室,pp.23~137。
李瑞宗,1991,風土冶園錄(七),造園季刊(冬),pp.74~81。
李瑞宗,1991,風土冶園錄(五),造園季刊(夏),pp.66~73。
李瑞宗,1991,風土冶園錄(六),造園季刊(秋),pp.56~63。
李麗雪, 1998,臺灣傳統庭園的情緒體驗及景觀偏好之研究—以板橋林家花園為例--,臺灣大學園藝研究所博士論文,pp.1~30。
杜文郁、王小璘,1998,都市綠園道生態設計之評估研究,植栽、生態與保育,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pp.41~62
沈德緒,1997,樹種選擇配置與城市景觀設計,科學農業,45(1,2):6~12。
周淑華,1997,都市公園植栽密度與植栽類型對景觀偏好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健康公園為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pp.24~93。
周鴻、劉韻涵,1993,環境美學,臺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第14~18、71、81、223。
周璽(1730~40),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銀經濟研究室。
林一勤,1999,都市公園永續發展之探討,永續國土發展青年論壇論文集(下), D12-1~12-14。
林文豪,1990,媽祖千年祭,臺北:博遠出版社,pp.66、67。
林文鎮,1991,森林美學, 台北:淑馨。
林秋芸,1999,台北市集合住宅外部空間綠覆面積之研究,臺灣大學園藝學系碩論,pp.1~98。
林俊寬,1998,淡水鄞山寺風水景觀佈局之探討,植栽、生態與保育,台大園藝系,pp.123~128。
林栭顯,1994,台中市珍貴老樹的歷史源流與掌故傳說,台中市政府,pp.19、20,41~44、53~54。
林國詮,1980,林木與都市環境(一),臺灣林業,6(4):22~26。
林國詮,1980,林木與都市環境(二),臺灣林業,6(5):20~25。
林進益,1977,公園計畫與設計,台北:正中,pp.1~200。
林進益、林丙申、劉東啟,1996,台北市綠地現況分析和都市綠化執行綱要,環境綠化,Vol.27, pp.48~57。
林會承,1991,清末鹿港街鎮結構,境與象出版社,pp.1~158。
林煥堂、凌德麟、郭城孟,1998,台灣北部原生及歸化水生植物調查與應用之研究,植栽、生態與保育,台大園藝系,pp.129~148。
林樂健,1984,校園之美化,國教輔導,23(6) ,pp.1~3。
林靜娟、邱麗蓉,1996,景觀建築概論,臺北:田園城市文化,p.215~230。
林曜松,1998,生物多樣性前瞻研討會,行政院農委會,pp.1~140。
林寶秀,1999,永續都會與生態城市之營造—探討台中藍帶、綠帶土地利用情形,永續國土發展青年論壇論文集(下),pp.D10-1~D10-14。
泊明,1996,美國加洲的巨樹古木,現代育林11(2),pp.6~64。
金恆鑣,1997,繽紛的生命--造訪基因庫的燦爛國度,天下文化,pp.1~515。
侯錦雄、李素馨合譯,1994,景觀設計元素,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pp.57~120。
施添福,1998,鹿港鎮志地理篇,鹿港鎮公所。
段義孚(Tuan, Yi-Fu)著,潘桂成譯,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編譯館。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德娟,1997,都市公園綠覆地影響因素之研究,臺灣大學園藝學系博論,pp.1~162。
紀淑和,1991,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綠化問題之研究,臺北:內政部案由研究所籌備處編輯委員會。
胡家玲,1997,台中市都市綠化樹種規劃之探討,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論,pp.1~175。
胡寶林,1998,都市生活的希望—人性都市與永續都市的未來,臺灣書局, pp.1~367。
翁慎微,1999,行道樹之栽植與修剪要點,興大農業,第二八、二九期合訂本,pp.7~13。
耿劉同,1993,中國古代園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p.7、8。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室,1981,板橋林本源園林研究與修復,交通部觀光局,pp.125~383。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室,1983,澎湖天后宮保存計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pp.207~241。
康志福,1987,鹿港「八郊」研究,鹿港風物,vol.6,pp.17~22。
康志福,1989,鹿港參考書書目,鹿港風物,vol.12,pp.26~31。
張育森,1996,台北市街道行道樹綠化現況與展望,環境綠化,vol.27 , pp.58~66。
張俊彥、張蓉真,1999,校園綠美化對學童之學習效益,科學農業,vol.47(1,2):25~32。
張森源,1997,中橫公路青山段森林植群之研究,臺大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pp.15~16。
張隆盛,1984,出席第一屆世界文化公園大會暨國際魚類及野生物保育組織年會報告,內政部營建署,pp.18~37。
張豐榮,1990,花木栽培與庭園設計,台北:雷鼓出版社。
張藝翰,1998,臺灣北部福山地區蕨類植物之分布與環境因子之關係探討,並以蕨類植物作為微環境的指標,臺大植物學系碩士論文,pp.1~97。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81,國民小學設備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87,國民中學設備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體育司,1993,歐洲運動公園的規劃與管理,教育部體育司。
許漢卿,1986,鹿港八景簡介,鹿港風物,vol.2,pp.20~23。
許漢卿,1987,鹿港最古老的角頭廟和同鄉會館—金門館,鹿港風物,vol.5,20~21。
郭瓊瑩,1994,綠地計畫之研擬與落實—都會生態資源永續發展策略,我們的公園綠地,p.7。
郭瓊瑩,1999,永續綠資源經營與國土空間規劃,永續國土發展講座彙編,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景觀學系,pp.10-1~10-22。
郭寶章,1993,樹木之價值與老樹保護,現代育林8(2):pp.27~29。
陳 哲明,1995,值得推廣的原生植物,造園季刊(秋),pp.101~104。
陳其南,1991,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允晨,pp.183~283。
陳明義,1996,珍貴老樹之保護,環境綠化(25):pp.14~20。
陳明義、楊正澤(1996),臺灣鄉間老樹誌,臺灣省政府農林廳、中華民國環境綠化協會編印,PP.1~98。
陳明義、楊正澤、陳瑩娟(1994),珍貴老樹解說手冊,臺灣省政府農林廳、中華民國環境綠化協會編印。
陳國彥,1986,臺灣的柯本氣候機率分類,師大地研所地理研究報告第12期,pp.36~54。
陳添水,1998,臺灣鹽田植群與綠化之研究,中興大學植物學系碩士論文,pp.53~56。
陳惠美,1999,觀賞序列對視覺景觀資源評估作用之研究—兼論視覺資源之永續經營管理,永續國土發展青年論壇論文集(下),D1-1~D1-18。
陳瑩娟,1995,臺灣省都會與鄉村老樹之伴生動植物,中興大學植物學系碩論,pp.1~63。
陳靜寬,1998,清代鹿港的開發與社會發展,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p.7,23,38,39,41,42,53-65,156~173。
陳韻如,1997,鹿港文開書院景觀設計,造園季刊(秋),pp.39~41。
章錦諭,1987,景觀植物〈一〉,台北:淑馨,pp. 1~7。
鹿港高中,1997,鹿港鄉土教材。
彭國棟,1997,彰化縣植物資源,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臺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曾秀瓊,1986,植物在景觀設計上之應用,台北:銀禾,p.14、131、177、201、217。
游以德、陳玉峰、吳盈,1992,台灣原生植物(上)、(下),台北:淑馨。
湯志民,1998,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台北市:五南,p.164。
湯志民:1991,台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規畫、環境知覺與學生行為相關研究,所籌備處編輯委員會。
黃才郎計畫主持;曾媚珍等編輯,1998,臺灣地區戶外藝術彙編(中部),高雄市:高雄市美術館,pp.204~209。
黃文瑞,1995,彰化縣珍貴老樹及其源流,彰化縣政府,PP.1~118。
黃世孟、蔡厚南,1991,都市地區公園綠地規劃與法則之基礎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NSC79-0410-E002-50),pp.1~81。
黃世哲編譯,1993,景觀、美學、設計,板橋市:美鐘出版社,pp.209~224,Werner Nohl.,
1988,Environmental aesthetics: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74~83。
黃永桀,1996,如何界定公園綠地目標與政策,全國公園綠地研討會,p.1。
黃秀政,1998,鹿港鎮志沿革篇,鹿港鎮公所。
黃佳盛,1997,台中市民對鄰里公園植栽綠地滿意度之研究,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碩論, pp.1~150。
黃服賜,1999,地方鄉土襲產保育的概念架構,永續國土發展青年論壇論文集(下),pp.D2-1~2-28。
黃柏勳,1997,鹿港,臺中:三井。
楊在義,1982,台灣植物名匯(上)、(下),台北:天然書社有限公司。
楊秋霖,1995,本省老樹面臨的威脅及保育,現代育林11(1):pp.26~32。
葉大沛,1990,鹿谿探源,鹿港:華欣。
葉大沛,1997,鹿港發展史,左羊,p.197。
葉大沛、趙莒玲,1996,鹿港小鎮封塵往事,彰化縣立文化中心,pp.95~97。
詹欣琪,1998,都市綠園道遊憩活動特性與環境屬性之研究--以台中經國園道為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論。
廖日京,1987,行道樹之效用與選擇條件,造園,vol.2(4):7~11。
廖培智,1998,大甲溪植物分布之研究,中興大學植物學系碩士論文,pp.10~14。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彰化縣口述歷史,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1989,彰化縣綜合發展計畫—規劃過程報告,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1995,彰化縣珍貴老樹及其源流,彰化縣政府。
漢寶德,1992,古蹟的維護,文建會,pp.1~36。
綠生活雜誌,1996,庭園設計:回歸自然的庭園生活,綠生活雜誌,p.50。
臺灣省立鹿港高中,1997,鹿港鄉土教材,臺灣省立鹿港高中。
臺灣省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劃,內政部。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5,校園綠化美化,臺中:台灣省教育廳,pp.58~95。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1,國民中小學校園規劃,臺中:台灣省教育廳。
臺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1997,彰化縣生物資源調查成果彙編,pp.99~136 。
裴修瑩,1997,韓國朝鮮時代傳統庭園植物種植原則之研究,臺大園藝學研究所碩論,pp.1~123。
趙玲瑜,1998,台灣都市公園空間內容變遷的探討,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論。
劉秀媚,1997,臺灣原生地被植物應用於垃圾場復育工作之探討—以台灣北部地區為例,臺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pp.24~30。
劉庭芬,1997,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對原生植物視覺景觀偏好之研究,臺大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pp.5~10。
歐辰雄,1999,行道樹樹種之選擇,興大農業,vol.28、29合訂本,p.5、6。
蔣述卓,1992,山水美與宗教,臺北:稻禾出版社,pp.1~56、103~151。
蔡志展,1986,詔設「正口」前鹿港史事初探,鹿港風物,1,pp.4~13。
蔡秀明、汪萱蕙、沈志浩、顧正山,1999,都市綠地系統之永續經營,文化大學環境景觀學系,pp.1~14。
蔡秀明等,1999,都市綠地系統之永續經營,文化大學景觀學系,pp.1~14。
蔡長宏,1997,關刀溪森林生態系干擾地更新之研究,中興大學植物學系碩士論文,pp.15、16。
蔡保田,1977,學校建築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蔡厚男、蔡淑婷,1998,生物多樣性與都市景觀生態規劃管理,植栽、生態與 保育,田園城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pp.1~20 。
蔡厚南,1994,都市景觀生態網路之規劃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NSC82-0115-E-030-009),pp.1~51。
蔡厚南,1996,都市綠地系統規劃與實踐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NSC84-2211-E-030-001),pp.1~58。
鄭勝華,1995,生物與自然保育,石再添主編:台灣地理概論第五章,台北:中華,pp. 85~113。
鄭勝華,1999,棲地生物景觀在地理教育上的價值,第三屆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pp.1~25。
賴明洲,1992(春),造園植栽材料總論,造園,pp.70~81。
賴明洲,1996,環保公園綠化手冊,行政院環保署。
賴熾昌,1958,彰化縣志稿卷八教育志,彰化縣文獻委員會,p.10。
閻亞寧,1996a,鹿港街區的空間特質與保存,文化資產、古蹟保存與社區參與研討會論文集,pp.145~151。
閻亞寧,1996b,鹿港古市街保存工作的策劃與執行,文化資產、古蹟保存與社區參與研討會論文集,pp.152~158。
薛達元等譯,保護世界的生物多樣性,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謝雋鈴,1999,永續發展的都市公園維護管理模式--以台中市公園為例,永續國土發展青年論壇論文集,p.D11-2。
顏秀玲(1993),鹿港自然環境的概況,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pp.5~19。
羅清吉,1997,中國傳統庭園與歐洲傳統庭園的比較研究,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pp.12~15。
嚴勝雄,1997,彰化地區的發展及其課題,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