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如慧
Chang Ju-hui
論文名稱: 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 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the aboriginal female students' school life experiences: The aboriginal class in Shan-Hei se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黃政傑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9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教育性別教育潛在課程
英文關鍵詞: aboriginal education, gender education, hidden curriculu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8下載:9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乃是要瞭解原住民女學生在學校生活經驗中所體驗到之性別與民族潛在課程,分析上述潛在課程之來源與運作,探究上述潛在課程對原住民女學生所產生之影響,以及女學生對上述潛在課程之觀感與因應。在研究方法上,為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因此研究者採用教育民族誌的研究取向,以參與觀察、訪談及文件分析等方法進行,將自己置身於山海中學(化名)原住民藝能班學生的學校生活之中,以瞭解學生的價值與文化,在參與的過程中逐漸地構築出學生生活世界的現實狀況及教育的過程。
    在文獻探討部分,因為潛在課程的根源不僅來自學校生活經驗的互動與措施,也與整體社會中原住民的處境和地位,以及原住民教育政策有關,因此,文獻的第一節即是探討原住民教育發展的背景,包括了原住民教育概況;原住民的傳統社會與文化;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原住民女性的處境等現象之分析等。第二節則是探討原住民教育政策,包括了回顧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與現況,並進一步探討與本研究有關的民族教育、技職教育與藝能教育等政策。第三節則是由學校生活經驗的相關研究出發,探討在同儕關係、師生關係、學習經驗、學業成就等四個面向中,原住民學生可能面臨的經驗與問題。
    經過上述文獻探討,以及對研究對象的文件分析、參與觀察及訪談後,本研究所發現的潛在課程其結果如下:
    在學習經驗部分,包括了歡樂的班級氣氛、藝能科目的優異表現、較少參與課堂發言及意見表示、認真負責的領導及處事態度、隱藏不認真學習的行為等潛在課程。
    在學業成就部分,包括了閒散被動的學習態度、比男生認真的學習態度等潛在課程。
    在同儕關係部分,包括了和諧的班級同儕關係、友善但帶有偏見的校園同儕族群關係、和諧親密的姐妹情誼、友善活潑的性格、互助團結的工作模式、尊重女性的態度、親近的兩性關係等潛在課程。
    在師生關係部分,包括了和諧的師生關係、友善但帶有偏見的師生族群關係、服從且守規矩的行為表現等潛在課程。
    在民族與文化認同部分,包括了漸趨正向的民族認同、對民族語言文化課程的學習意願不強、性別分工的傳統課程、對樂舞課程高昂的興趣、對文化傳承的徬徨與無力、原住民間民族差異的消失、重新詮釋文化認同的要素等潛在課程。
    最後由潛在課程的成效來看,可以發現再製和反抗的情況都同時存在於學生的學校生活經驗之中。而當再製與反抗的現象都存在於學生生活經驗的潛在課程之中時,也代了其實存在著課程轉化的可能性。不論是解放與批判式的課程實踐典範、批判的多元文化主義或後殖民女性主義的觀點,都強調覺醒、啟蒙、平等、正義等概念的實踐。而從學校教育來看,我們期待著教師能扮演具有轉化課程能力的知識份子,透過對這些潛在課程的了解,來培養學生批判的意識。當教師愈能了解不同文化學生之經驗與文化資本時,便愈能尋找出適當的方式協助學生,並將理論落實於實踐之中,協助學生從校教育與社會文化制度中的桎梏解放出來,而當課程實踐成為一個民主的公共領域時,即代表朝著由學校教育來推動轉化社會結構的理想來邁進。

    The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gender and ethnicity in the aboriginal female students’ school life experiences in the aboriginal class of Shan-Hei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wan. The study tries to see the influence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on these students, and the reaction of the students to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students’ everyday life experiences, culture and value, the research approach was based on educational ethnography, and us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terview of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document analysis to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and data for eight months, from September, 2000 to April, 2001.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search is basically based on multiculturalism and post colonial feminism, emphasizing the interlocking systems of gender, race and class. However, in order to mee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tuations of the aboriginal in Taiwan, the research only focused on the dimensions of gender and ethnicity.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cludes three parts. First, the root of hidden curriculum is not only in the school but also in the social institution and education system of the society, so the first part of the literature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aboriginal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political, economical, societal,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boriginal in Taiwan.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olicy development of aboriginal education and explores the influences of the institution on students. Finally, from the review of some previous studies about the aboriginal students, the third part is to see aboriginal students’ everyday interaction and experiences at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study, the findings are as the followed:
    First, in the dimension of learning experiences, there are five kinds of hidden curriculum, including “Happy atmosphere in the class”, “The great performance in traditional art and dancing class”, “The responsible attitude and leading character in the class”, “The silence in the class”, and “The hiding of lazy and absent-minded behaviors”.
    Second, in school achievement,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cludes “The lazy and easy learning attitude”, and “The attitude of more diligent than boys”.
    Third, in peer group relationship,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cludes “The harmonious peer group relations”, “ The friendly ethnic relations but full of biases”, “The close sisterhood”, “The respect for females”, and “The close gender relations”.
    Fourth, In the dimension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cludes “The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 “ The friendly ethnic relations but full of biases”, and “The obedient behavior”.
    Fifth, in the dimension of ethnic and cultural recognition,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cludes “ More positive ethnic recognition”, “The reluctance of the learning of aboriginal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he sex sepa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rt class”, “The positive interest in the traditional dancing class”, “The doubt to inheri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differences of the aboriginal tribes”, and “ the re-explanation of cultural recognition”.
    Finally, from the above findings, we find that the situation of reproduction and resistance both show in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the phenomenon mean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urriculum. When teachers understand the hidden curriculum more, they can find the more suitable ways to help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ulture to develop the critical consciousnes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5 第三節、研究方法…………………………………………………………7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原住民教育的背景分析……………………………………. 11 第二節 原住民教育政策……………………………………………. 40 第三節 原住民學生的學校生活經驗………………………………. 7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97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設計與步驟……………………………………. 97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挑選…………………………………………….101 第三節 資料的分析、檢核與寫作方式…………………………….103 第四節 對研究倫理議題的處理…………………………………… 106 第四章 學校之背景描述……………………………………………… 110 第一節 社區及學校概況…………………………………………….110 第二節 班級概況……………………………………………………. 113 第三節 學生概況……………………………………………………. 121 第五章 研究發現……………………………………………………… 125 第一節 和樂悠閒的生活態度……………………………………… 125 第二節 活潑又負責的女生………………………………………… 157 第三節 危機中的認同……………………………………………… 181 第四節 本章小結……………………………………………………. 205 第六章 綜合討論……………………………………………………… 212 第一節 學習經驗與學業成就……………………………………… 212 第二節 同儕關係與師生關係……………………………………… 225 第三節 民族認同與文化認同……………………………………… 238 第四節 父權的再製或反抗………………………………………… 25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262 第一節 結論……………………………………………………………262 第二節 建議……………………………………………………………269 參考資料……………………………………………………………………275 附錄 附錄一、光復後原住民教育相關重要法規及措施……………………290 附錄二、學生正式訪談大綱……………………………………………..293 附錄三、教師及行政人員正式訪談大綱……………………………….294 附錄四、受訪之行政人員及教師身分和編號………………………….295 附錄五、訪談及札記記錄方式及轉譯符號說明……………………….296 附錄六、田野札記範例……………………………………………………297 附錄七、訪談逐字稿範例…………………………………………………298 附錄八、研究倫理保證書…………………………………………………299

    內政部(1994),原住民身分認定標準。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1),內政部統計通報,九十年三月。
    http:// www.moi.gov.tw/w3/stat/month/m04.htm> (visited 2001年5月1日)
    王木榮等(2000),南投縣國民中小學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生互動性研究。原住民教育研究,3,65-124。
    王逢振(2000),文化研究。台北:揚智。
    王麗雲(1990),艾波教育思想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友 人(2000),Basunaeno!唱吧!山海文化雙月刊,21、22(合輯),90-91。
    中國時報(1999),聯考加分加重原住民學生壓力。8月16日,4版。
    中國時報(2000),原住民失業率高達7.75%。3月31日,9版。
    台邦.撒沙勒(2000),台灣原住民的文化滅絕。台灣立報,4月12日,12版。http://gis.tpc.gov.tw/county/index.html>
    (visited 2001年1月28日)
    台北縣政府(2000),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期中報告。http://tpc.gov.tw/searcher.cfm(visited 2001年2月24日)
    台北縣政府(2001),台北縣統計。http://tpc.gov.tw/searcher.cfm>(visited 2001年2月24日)
    台北縣新埔國民中學編(1999),方向—升學就業之路(十二版)。台北:台北縣立新埔國民中學員生消費合作社。
    台灣世界展望會(2000),偏遠地區兒童需求報告。展望會訊,106,2-5。
    台灣立報(1999),山地鄉少女生育率居高不下。台灣立報,10月1日,11版。
    台灣立報(2000a),原住民認定標準,血統惹爭議。台灣立報,5月11日,12版。
    台灣立報(2000b),台灣原住民就業情況調查報告。台灣立報,5月12日,12版。
    台灣立報(2000c),重視邊緣婦女,展開原住民婦運。台灣立報,2月23日,4版。
    台灣立報(2000d),蘭嶼自治宣言。台灣立報,5月25日,12版。
    台灣立報(2001a),打鹿岸的真實紀錄:阿美族的都會處境。台灣立報,2月8-9日,12版。
    台灣立報(2001b),從勞動生命圖像看影展意義。台灣立報,2月15日,12版。
    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編(1987),原住民—被壓迫者的吶喊。台北: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
    孔吉文、鄭惠珠 (1994),消失的原住民醫文化及其危機。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219-23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尤稀.達袞(孔文吉)(1994),原住民與傳播媒介之批判。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97-12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瓦歷斯.尤幹(1994),體檢台灣「山胞教育」。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191-200。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牟中原(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牟中原、汪幼絨(1997),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任 海(1995),社會性別與再表現的文化政治:女性主義人類學。載於鮑曉蘭主編,西方女性主義研究評介,頁141-173。北京:三聯。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伊直.曾茹萍、朱黛華(1998),原住民的女性在兩性關係中所遇到的問題和扮演的角色。載於台北市政府主編,第三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集。台北:台北市政府。
    利格拉樂.阿女烏(1996),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台中:晨星。
    利格拉樂.阿女烏(1998),穆莉淡:Mulidan部落手札。台北:女書。
    利格拉樂.阿女烏(1999),沈默是她們的名字。台灣立報,11月12日,12版。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7),台灣地區原住民人口數(群族別)統計表。http:// www.apc.gov.tw.> (visited 2000年4月12日)。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台灣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結果摘要。. http:// www.apc.gov.tw> (visited 2000年4月12日)。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原住民族文化振興發展六年計劃。http:// www.apc.gov.tw> (visited 1990年4月12日)。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9a),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台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結果摘要。http:// www.apc.gov.tw.>(visited 2000年4月12日)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9b),原住民鄉鎮市首長及民意代表名單。http:// www.apc.gov.tw (visited 1990年4月12日)。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0a),八十四年台灣地區都市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分析。http:// www.apc.gov.tw.> (visited 2000年4月13日)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0b),重要施政成果。http:// www.apc.gov.tw (visited 2000年4月13日)
    夷將.拔路兒(1993),我們為什麼選擇台灣原住民族這個稱呼。載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87-190。台北:業強。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李文富(1999),台灣原住民教育改革的分析—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 瑛(2000),各國原住民教育發展趨勢之分析。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287-318。台北:師大書苑。
    李文成(1998),回顧阿美族傳統家庭組織、結構及規範。載於國立台灣師大社會教育系成人教育中心編,原住民成人教育國際觀摩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II,頁1-5。台北:國立台灣師大社會教育系成人教育中心。
    李汝和(1972),台灣省通志,卷5,教育志制度沿革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亦園(1982),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
    李俊賢(2000),原住民子弟背負過多的傳統。台灣立報,12月13日,12版。
    李恭蔚(2000),美國原住民的教育問題與改革方案。原住民教育季刊,18,8-15。
    李建興、簡茂發(1992),縮短山地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方案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隆盛、張嘉育、張幼群(199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藝能領域課程綱要之研訂(未出版)。
    沈明仁(1999),從授狩獵文化中的gaga談泰雅族人的生活。原住民教育研究,2,181-196。
    吳天泰(1998a),原住民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吳天泰(1998b),九0年代台灣原住民教育文化的政策與措施。載於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41-36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中心。
    吳天泰(1999),民族學院規畫研究暨設立發展計畫。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呂枝益(2000),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原住民內涵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芬姿(2000),從排灣族文化看目前的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0,32-33。。
    林美瑢編(1999),婦女人權手冊。台北:國際特赦雜誌。
    林昱貞(2001),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兩位國中女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踐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彩雪(1973),一個紡織廠女工調適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媛(1998),台灣原住民學術菁英的教育歷程與族群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靜(1997),阿美族婦女城鄉遷移與遷居。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新輝(1999),六月,人口販子上山狩獵的季節。聯合報,6月20日,8版。
    姜添輝(2000),荷蘭據台時期的教育概況與特性。原住民教育季刊,18,95-111。
    紀駿傑(2000),傳統文化的恢復與性別平等的追求。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0,45-47。
    候念佐(2000),古樓村田野訪視記錄。原住民教育季刊,17,97-103。
    原住民電子報(2000a),原住民鄉鎮廿歲以下婦女生育率偏高。http://www.netvigator.com.tw/~tat/tat6/200003/0307-2> (visited 2000年5月9日)。
    原住民電子報(2000b),原住民正名基隆市申請件數掛零。。http://www.netvigator.com.tw/~tat/tat6/200003/0314-2> (visited 2000年5月9日)。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胡台麗(1992),芋仔與番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載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279-325。台北:業強。
    胡台麗(1994),從田野到舞台。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19-34。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胡幼慧(1996a),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26。台北:巨流。
    胡幼慧(1996b),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59-172。台北:巨流。
    徐玫綺(1998),弱勢族群與學校教育—長庚護專的原住民少女。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承群(1999),建教合作式的原住民技職教育—以明治工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孫大川(1993),族群觀。載於吳密察、江文瑜編,體檢國小教科書,頁179-186。台北:前衛。
    孫大川(1995),台灣原住民的困境與展望。載於邵宗海等編,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頁251-266。台北:幼獅。
    孫大川(2000),搭蘆灣手記:我要為你歌唱。山海文化雙月刊,21、22(合輯),1。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文學。
    孫瑞穗(2000),「Hello!青少女哪吒」:尋找青少女的主體與空間。誠品「好讀」月報,試刊號2,14。
    許木柱、瞿海源(1992),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許木柱(1974),長光:一個母系社會的涵化與文化變遷。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木柱(1987),阿美族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台北:中央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木柱(1998),原住民政治發展與民族法制之規劃。台北:行政原住民委員會。
    許雅惠(1999),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高中原住民藝能班的應用。原住民教育季刊,15,61-74。
    邱貴芬(1996),後殖民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237-258。台北:女書文化。
    邱貴芬(1997),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遠流。
    芮逸夫(1971),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冊,人類學。台北:商務。
    浦忠成(1996),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研究。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浦忠成(1996),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台北:常民文化。
    高德義(2000),原住民教育的發展與改革。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3-42。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1992),發展與改進山胞教育五年計畫(未出版)。
    國立花蓮師院山胞教育研究中心(1994),八十二學年度山胞國民中小學訪視工作報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統計資料。http:// www.moi.gov.tw/w3/state/sex/stat/s01.htm (visited 2001年5月1日)
    教育部技術職業教育司(1998),發展與改進原住民職業教育五年計畫執行檢討報告。台北:教育部技術職業教育司。
    教育部技術職業教育司(1999),原住民學生升學與就業參考手冊。台北:教育部技術職業教育司。
    夏曼.藍波安(1997),冷海情深。台北:聯合文學。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4,10-21。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
    郭玉婷(2001),泰雅族青少年學習式態之質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祐慈(1999),還我本來面目。中國時報,8月26日,46版。
    陳小紅(1992),台灣地區外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二)。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奇祿(1992),台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李瑛(1999),原住民民族教育內涵與實施之規劃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陳昭瑛(1998),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
    陳佩文(1998),原住民非行少年成長環境與學校經驗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茂泰(1993),台灣原住民的族群標幟與政治參與。載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61-186。台北:業強。
    陳慧女(1992),從娼少女之個人及家庭特質與其逃家行為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榮裕(1999a),原住民大學生向校園族群暴力宣戰。中時電子報,6月3日。http://www.chinanews.org.tw/news/1999/06/199906603.03.htm>
    陳榮裕(1999b),聯考加分加重原住民學生壓力。中時電子報,8月11日。http://www.chinanews.org.tw/news/1999/08/19990816_09.htm>
    陳麗華(1995),實習教師的社會科教學推理----結構與意識的辯證。台北:師大書苑。
    陳麗華(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台北:五南。
    張如慧(2000),一個女性主義教育學的教學嘗試:以色情媒體議題為例。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頁191-22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如慧、曾靜悅、李孟桂(2000),原住民女學生的學校生活經驗:性別、民族與階級的效應。台北市社會局八十九年度婦女研究補助案報告(未出版)。
    張岩冰(1998),女權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
    張茂桂(1992),共同體的追尋與族群問題。載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26。台北:業強。
    張佳琳(1993),台灣光復後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張佳琳(1993)台灣光復後原住民教育之語文政策分析。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319-342。台北:台灣書店。
    張建成、黃鴻文、譚光鼎(1993),少數民族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187-224。台北:台灣書店。
    張建成(1994),教育擴展中台灣土著的教育成就。八十一、八十二學年度教育學門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1994年6月1-2日。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張建成(1999),原住民專門人才培育與運用中長程計畫之規劃研究:現況檢討及發展策略的研訂。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張建成(2000),台灣地區的鄉土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63-102。台北:師大書苑。
    張綠薇(1999),台灣原住民的困境與教育。載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頁15-30。台北:師大書苑。
    張駿逸(1998),原住民教育他山之石----美國的第地安教育政策與教材問題。載於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5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張福群(2000),台灣原住民身份認定方式之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21、22(合輯), 50-55。
    張曉春(1972),台北地區山胞大專學生社會調適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8,63-100。
    張曉春(1974),台北地區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思與言,11(6),12(13),1-21。
    黃志賢(2000),就讀都市技職學校原住民新生「生活規範適應」之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17,106-113。
    黃森泉(1999),中部地區原住民學校教育概況。原住民教育研究,2,205-234。
    黃美英(1994),貧窮與歧視間的掙扎:台灣原住民婦女的都市經驗。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201-21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政傑(1985),潛在課程概念評析。教育研究所集刊,28,163-179 。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漢文。
    黃政傑(1993),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
    黃純敏(2000),教育民族誌寫作。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8(5),80-92。
    黃嘉雄(1998),課程。載於陳奎喜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179-206。台北:師大書苑。
    黃應貴(1986),台灣土著族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載於黃應貴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3-46。台北:聯經。
    黃應貴、蔣斌、陳茂泰、石磊、瞿海源(1993),尊重原住民的自稱。載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91-197。台北:業強。
    莊焜明主持,邱素沁主編(1998),原住民母語親職教育系列錄影帶及教學活動手冊(布農族、泰雅族、排灣族、阿美族)。台北: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楊孝三榮(1992),台灣地區山胞教育資料蒐集、整理與問題分析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楊淑玲(2000),破殼而出:五位日出師院原住民女學生的教育經驗。花蓮:第四屆教育社會學論壇--「多元文化、身分認同與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辦(12月1日至3日)。
    楊國賜(1992),加強山胞社會教育及親職教育之改進方案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廖咸浩(1998),無邊之島:鄉土文學運動後台灣的文化政治。台北:跨世紀台灣的文化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主辦(10月22-23日)。
    臺灣省原住民行政局(1996),臺灣省八十四年底原住民人口資料表。(未出版)
    葛永光(1991),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與挑戰。台北:正中。
    劉哲勳(Michael Rudolph)(1994),台灣社會變遷中的原住民婦女娼妓問題:社會文化、社會心理,及歷史性的因素。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235-24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蔣嘉媛(1998),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之評估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73-194。台北:巨流。
    劉奕蘭、趙小玲(1999),國小學童所知覺的父母婚姻暴力與行為問題關聯之研究。台北: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主辦(12月29-30日)
    賴明芝(2000),亞裔美國人的成就遮蔽了歧視事實。台灣立報,6月12日,9版,
    賴錦慧(1999),性別/族群/階級交織下的婚姻與家庭:與榮民通婚的原住民女性。載於女學會、台灣社會學社編:女性主義與台灣社會的關係:社會學的觀點術研討會論文集。3月19、20日(未出版)。
    龍冠海主編(1971),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冊,社會學。台北:商務。
    聯合晚報(2000),選前利多,原住民升高中加分20%,3月8日,4版。
    聯合報(1999a),原住民困境專題報導,6月20日,8版。
    聯合報(1999b),原住民子女僅9%能說流利母語。12月13日,6版。
    聯合國(1993a),原住民權利宣言草案。1999時報文教基金會。http://abori.pts.org.tw/law/un/1.html >(visited 2000年8月11日)
    聯合國(1993b),對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草案的技術性審查增編。台北:1999時報文教基金會。http://abori.pts.org.tw/law/un/2.html 2000/8/11>(visited 2000年8月11日)
    賴廷恆(2000),能歌善舞原住民,傳統觀念待突破:年輕舞者能否養活自己。中國時報,11月26日,14版。
    衛惠林(1986),論繼嗣群結構原則與血親關係範疇。載於黃應貴編:載於黃應貴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179-216。台北:聯經。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劉 涓(1995),「從邊緣走向中心:美、法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與理論」。載於鮑曉蘭主編,西方女性主義研究評介,頁195-140。北京:三聯。
    靜 非(2001),從生物多樣性、自然主權與原住民發展談起當前原運的新方向。台灣立報,2月9日,12版。
    鄭金德(1980),人類學理論發展史。台北:商務。
    鄭瑞隆(1999),從娼少女家庭暴力經驗與防止少女從娼策略之研究。載於台北: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II),頁391-414。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主辦(12月29-30日)。
    潘英海(1999),人類學的田野工作—從馬凌諾斯基談起。載於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頁77-98。高雄:復文、麗文(聯合發行)。
    潘慧玲(1998),檢視教育中的性別議題。教育研究集刊,41,1-16。
    譚光鼎、湯仁燕(1993),台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59-500。台北:台灣書店。
    譚光鼎(1994),台灣山胞青少年文化認同、成就概念與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未出版)。
    譚光鼎(1997),阿美族的教育及其問題之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17,58-76。
    譚光鼎、張建成(1995),台灣原住民青少年家庭文化與生涯規劃關係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譚光鼎(1998a),從文化與心理層面論原住民教育目標。載於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67-49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中心。
    譚光鼎(1998b),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譚光鼎、浦忠成(1998),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譚光鼎(2000),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和問題—兼論台灣多元文化教育的檢討。載於第四屆教育社會學論壇--「多元文化、身分認同與教育」學術研討會。頁453-470。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台灣育社會學學會。12月1日至3日。
    顏金美(1990),紫色姐妹花中的黑人女性主義。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國樑(1998),原住民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998年),147-172。
    甄曉蘭(1996),從典範轉移的再思論質的研究崛起的意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學報,10,119-146。
    甄曉蘭(2000),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教育研究所集刊,44, 61-90。
    謝小芩、利革拉樂.阿女烏(1994),台灣地區原住民教育資源分配的探討。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175-190。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謝小芩(1996),兩性與教育機會。載於謝臥龍主編,兩性、文化與社會,頁180-246。台北:心理。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
    謝高橋(1991),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謝臥龍、駱慧文、吳雅玲(1999),從性別平等的教育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7(1),57-80。
    蕭高彥(1998),多元文化與承認政治論。載於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頁487-509。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蕭高彥、蘇文流(1998),編者序。載於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頁i-iii。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蕭新煌(1995),多元化過程中社會與國家關係的重組。載於徐正光、蕭新煌主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頁355-377。台北:東大圖書。
    蕭新煌(2000),敏感、不滿、疏離:原住民的集體意識。聯合報,11月18日。
    顧瑜君(1997),從實務工作者的立場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套裝。載於郭實渝主編:當代教育哲學論文集II,頁109-166。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顧瑜君譯,Harry F. Wolcott著(1998),質性研究寫作。台北:五南。
    顧瑜君、余德慧(1999),台灣原住民家庭教育中的親子倫理。載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頁179-200。台北:師大書苑。
    蘇紅軍(1999),第三世界婦女與女性主義政治。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頁366-378。台北:女書。
    蘇騰方(2000),台灣島民要一起加油。台灣立報,12版,10月5日。
    鐵米拿威依(曾瑞琳)(1998),我對母語文化與教育的淺見。載於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7-188。台北:師大人文中心。
    Anderson, B. T.(1992). Minority females in the science and pipeline: Activities to enhance readiness,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Initiatives, 55(3), pp31-38. Fall.(Eric #: EJ480940)
    Anderson, C. L., Herr, K.(1994).The micro-politics of students voices: Moving from diversity of bodies to diversity of voices in schools. In C. Marshall (ed.), The new politics of race and gender. Pp. 58-68. London; Bristol, PA: Falmer .
    Anthias, F. , Yuval-Davis, N. (1992). Racialized boundaries: Race, nation, gender, colour and class and the anti-racist struggle. London: Routledge.
    Apple, M. W. (1982). Education and power. Boston, Mass.: Routledge & Kegan Paul.
    Apple, M. W. , King, N.(1983). What do schools teach? In Henry Giroux & David Purpel(eds.),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 Pp82-99. Berkeley, CA: McCutchan...
    Bank, B. J.(1997). Introduction: Some paradoxes of gender equity in schooling. In B. J. Bank & P. M. Hall (eds.), Gender, equity and schooling: Policy and practice. Pp.1-29.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Banks, J. A.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 A. Banks and C. A. M. Banks(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Bosten: Allen and Bacon.
    Banks, J. A.(1998),多元文化教育概述。李苹綺譯。台北:心理。
    Beyer, L. E. , Liston, D. P.(1996). Curriculum in conflict: Social vision, educational agendas, and progressive school refor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Bourdieu, P. , Passeron, J. (1977).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Brigman, S. L. et al(1982). Graduation rates of Indiana University freshmen,1970-1977, withrace and sex information.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ERIC#: ED217792)
    Butler, J. E. (1989). Transforming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about women of color.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Pp.149-167.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arter, R. T. , Goodwin, A. L. (1994). Radical identity and education. In L. darling-Hammond (ed.),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20, pp.291-366. Washington, DC: AERA.
    Davidson, A. L. (1996). Making and molding identity in schools: Student narratives on race, gender, and academic engagement.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elch,A.(1996) Australian education. St. Leonards: Allen & Inwin.
    Erickson, F. , Shultzs, J.(1992). Students’ experience of the curriculum.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4665-485. New York: Macmillian.
    Fuller, M.(1980). Black girls in a London comprehensive school. In R. Deem (ed.), Schooling for women’s work. Pp.52-65.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Fogarty, G. J. , White, C.(1994). Differences between values of Australia aboriginal and non-aboriginal students. In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25,Sep, pp.394-408.
    Gibson, M. A.(1991a).Ethnicity, gender and social class: The school adaptation patterns of West Indian youths. In M. A. Gibson & J. U. Ogb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Pp. 169-204. New York: Garland.
    Gibson, M. A.(1991b), Minorities and schooling: some implications. In M. A. Gibson , J. Ogb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Pp. 357-381. New York: Garland.
    Gilligan, C.(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Giroux, H. (1981). Ideology, culture, and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Giroux, H. A.(1983). Hegemony, resistence, and the paradox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H. A. Giroux, A N. Penna, and W. F. Pinar (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 Berkley: MrCutrhan.
    Glazer, N.(1997). We are All multiculturalists Now.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
    Grant, L.(1992). Race and the schooling of young girls. In J. Wrigley(ed.), Education and gender equity. 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Gump, J. P. ,& Rivers, L.W.(1973). Reports sponsored by national Inst. of education(DHEW) Washing, DC.(ERIC#: ED095304)
    Harris, R. J.(1980). Minority females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Reports sponsored by National Inst. of Education. Washing DC.(ERIC#: ED201935)
    Head, J.(1996). Gender identity and cognitive style. In P. F. Murghy, & C. V. Gipps(eds.), Equity in the classroom: Towards effective pedagogy for girls and boys. Pp.59-69.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hooks, b. (1990). hooks, b. (1990). Yearning: race, gender, and cultural politicals. Boston, MA: South end .
    hooks, b.(1994). Teachingto transgress: Education as the practice of freedom. London: Routledge.
    Horvat, E. M. , Antonio, A. L.(1999). “Hey, those shoes are out of uniform”: African American girls in an elite high school and the importance of habitus.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30(3), 317-342.
    Humm(1989). The 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NY:Prentice Hall/Harvester Wheatsheaf.
    Hurtado, S.(1994). Graduate school racial climates and Academic self-concept among minority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1970s. In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02( 3), pp.330-351.
    Jackson, P.W.(1968). Life in classroom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Jackson, P. W.(1992).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and curriculum specialists. In P. W. Jacks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3-40. New York: Macmillian.
    Kincheloe, J. L. , Steinberg, S.R.(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Keesing, R. M.(1989),文化人類學。張恭啟、于嘉雲譯。台北:巨流。
    LeCompte, M. , Preissle, J.(1992).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s of qualitative and ethnographic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 M. D. LeCompte, & J. Preissle(eds.):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nd edition).Pp.1-29. London: Academic Press.
    Lewis, S. et al (1985). Achieving sex equity for minority women. In S. S. Klein (ed.):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Pp.365-390.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oomba, A.(1998). Colonialism/ Postcolonialism. London: Routledge.
    Lynch, J.(1994),多元文化課程。黃政傑主譯。台北:師大書苑。
    Lynch, K.(1989).The hidden curriculum: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an appraisal. NY: The Falmer.
    Marrett, C. B.(1982). Minority females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Report from Program on Student Diversity and School Process. (ERIC#: ED231611)。
    Martin, J.(1983).What Should We Do With a Hidden Curriculum? In Henry Giroux, & David Purpel(eds.):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 Pp100-142 . Berkeley, CA:McCutchan,
    Matute-Bianchi, M. E.(1991). Situational ethnicity and patterns of school performance among immigrant and nonimmigrant Mexican-descent students. In M. A. Gibson, & J. U. Ogb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Pp. 205-248. New York: Garland.
    Maxwell, T. W; Hansford, B.; Bennett, T.(1997). Aborigina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school. McGill Journal of Education. 32(2), pp99-124. Spr.(ERIC #: EJ574391)
    McInerney, D. M.(1990).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ARE. Sydney, Australia, Nov. 27—Dec.2,1990.
    Mclaren, P.(1994). Life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2nd Edition). White Plain, N.Y.: Longman. .
    Mehan, H.; Okamoto, D.; Lintz, A., Wills, J.(1995).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classroom and schools. In J. Bank, & C. A. M. Bank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129-134.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Miron L. F. & Lauria, M.(1998). Student voice as agency: Resistance and accommodation in inner-city schools.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29(2), pp189-213.
    Mirza, S.(1992). Young, Female and Black. London: Routledge.
    Nieto, S.(1998). Facts and fiction: stories of Puerto Ricans in U.S. school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8(2), 133-163.
    Noddings, N.(1992). Gender and the curriculum. In P.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659-684.
    Ogbu, J. U.(1978). Minority education and cast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Ogbu, J. U.(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Gibson, M. A. , Ogbu, J. 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Pp.3-36.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Ogbu, J. U.(1995).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versity and learning. In J. Bank, & C. A. M. Bank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582-596.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Ogbu, J. U. , Simons, H. D.(1998). Voluntary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A Cultural-ecological theory of school performance with som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29(2),155-188.
    Pinar, W., Reynolds,W, Slattery, P. , Taubman, P.(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Peter Lang.
    Pollard, D.(1993). Gender and achievement. In S. K. Biklen ,& D. Pollard (eds), Gender and education: Ninety-second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p.90-106.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itzer, G.(1989),社會學理論。馬康莊、陳信木譯。台北:巨流。
    Rivera, J. , Poplin, M.(1995). Multicultural, critical, feminine, and constructive pedagogies seen through the lives of youth: A call for the revisioning of these and beyond: toward a pedagogy for the next century. In C. E. Sleeter, & P. L. Mclarem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ritical pedagogy, and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p.221-244.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izvi, F.(1994).Race, gender and the cultural assumptions of schooling. In C. Marshall (ed.), The new politics of race and gender. Pp.203-217. 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Press.
    Sadker, M. et al.(1989). Gender and educational equality. In Banks, J. A. , Banks, C. A. M.(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Boston: Allyn & Bacon.
    Saha, L. J. , Zubrzycki, J.(1997).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Education. In L. J. Saha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11-20. Oxford: Pergamon.
    Sleeter, C. E. , Grant, C. A.(1994).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leeter, C. E. , Mclaren, P. L.(1995). Introduction: Exploring connections to build a 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 In C. E. Sleeter ,& P. L. Mclarem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ritical pedagogy, and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p.1-32.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
    Sleeter, C. E.(199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s Social Activism.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
    Strickland, D. S. & Ascher, C.(1992). Low-income Afercian-American children and public schooling.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609-625. New York: Macmillian.
    Taylor, J. M. , Gilligan, C. , Sullivan. A. M. (1997). Between voice and silence: women and girls, race and relationship.(2nd printi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aylor,S.(1995). Feminist Classroom Practice And Cultural Politics: ‘Girl Number Twenty” And Ideology. In J. Holland, M. Blair, S. Sheldon (eds.), Debates and Issues in Feminist Research and Pedagogy. Pp.3-22. The Open University.
    Tetrualt, M. K. T.(1989). Integrating content about women and gender into the curriculum. In Banks, J. A. ,& Banks, C. A. M. (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Tong, R. P.(1988). Feminist thought: A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2nd ed.).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Tsurumi, E. P.(1999). 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林正芳譯。宜蘭: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Waller, W.(1932).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Weiller, K.(1995). Freire And Feminist Pedagogy of Difference. In J. Holland , M. Blair, S. Sheldon (eds.), Debates and Issues in Feminist Research and Pedagogy. Pp.23-44.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
    Weiler, J.(1997). Career development for African and Latina females. ERIC/CUE Digest, 125.(ERIC#: ED410369).
    Weiner, G(1994). Feminisms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
    Wellesley College Center for Research on Women (1995). How schools shortchange girls: The AAUW report. New York: Marlowe & Company.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Westmead: Saxon House.
    Wolcott, H. F.(1992). Posturing in qualitative inquiry. In M. D. LeCompte, & W. L. Millroy, and J. Preissle(eds.),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education. Pp. 4-52. London: Academic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