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士瑋
Wang, Shih-Wei
論文名稱: 國中學生食品安全避險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以某市立國中為例
Factors related to risk avoidance behaviors of food safety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胡益進
Hu, Yih-J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8
中文關鍵詞: 風險社會食品安全風險有效性風險資訊信賴度避險行為
英文關鍵詞: risk society, food safety, risk effectiveness,, risk information reliability, risk avoidance behavior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86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某市立國中學生對於食品安全之風險有效性、食品安全之風險資訊信賴度、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的現況,並探討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食品安全之風險有效性、食品安全之風險資訊信賴度、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之間的關係。
      本論文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108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某市立國中之七至九年級學生,以方便立意後隨機抽樣,將每個年級各抽取4個班,得有效樣本342人。
      本論文研究工具採自填式結構問卷,來進行資料收集,內容包含個人背景資料、食品安全之風險有效性、食品安全之風險資訊信賴度、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等四個部分。
      本論文研究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食品安全之風險有效性方面偏向同意的正向態度;食品安全之風險資訊信賴度方面偏向信賴的正向態度;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方面偏向有時如此的正向態度。
    二、研究對象的食品安全之風險有效性、食品安全之風險資訊信賴度、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會受到家庭社經地位背景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研究對象的食品安全之風險有效性與食品安全之風險資訊信賴度、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呈現顯著正向相關;食品安全之風險資訊信賴度與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呈現顯著正向相關。
    四、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食品安全之風險有效性、食品安全之風險資訊信賴度、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之總變異量為32.6%,其中以食品安全之風險有效性、食品安全之風險資訊信賴度能有效正確預測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food safety risk effectiveness, food safety risk information trust, food safety risk avoidance behavior of a c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 and to explore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risk of food saf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iveness, food safety risk information reliability, and food safety risk avoidance.
      The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adop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students in the seventh, eighth, and ninth grades of a municipal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the 108 academic year.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random sampling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each class is drawn into 4 classes, and a valid sample is obtained. 342 people.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thesis adopts a self-filling structure questionnaire to collect data. The content includes personal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od safety risk effectiveness, food safety risk information reliability, and food safety risk avoidance behavior.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The subject'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food safety in terms of risk effectiveness;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rust in the reliability of food safety risk information;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risk avoidance in food safety.
    2.The research object's food safety risk effectiveness, food safety risk information reliability, and food safety risk avoidance behavior will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family and social economic status.
    3.The research object's food safety risk effectiveness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ood safety risk information reliability and food safety risk avoidance behavior; food safety risk information trustworthiness and food safety risk avoidance behavior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4.The individual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isk effectiveness of food safety, the reliability of food safety risk information, and the total variation of food safety hedging behavior are 32.6%, of which the food safety risk effectiveness, food safety The reliability of risk information can 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predict the risk-averse behavior of food safety.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通過簽名表 i 誌謝 ii 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錄 vii 表目錄 x 圖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6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6 第六節 研究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風險社會 13 第二節 食品安全議題 15 第三節 食品安全之風險有效性 17 第四節 食品安全之風險資訊信賴度 18 第五節 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3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變項、食品安全之風險有效性、食品 安全之風險資訊信賴度、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之分布情形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變項與食品安全之風險有效性、食品 安全之風險資訊信賴度、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之關係 75 第三節 研究對象的食品安全之風險有效性、食品安全之風險資訊 信賴度與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相關性  83 第四節 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變項、食品安全之風險有效性、食品 安全之風險資訊信賴度對食品安全之避險行為有效預測力 8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建議 93 參考文獻 96 一、 中文文獻 96 二、 英文文獻 99 三、 網路文獻 101 附錄 103 附件一 問卷內容效度考驗專家名單 103 附件二 致專家效度函 104 附件三 專家審查綜合意見單 105 附件四 國中學生食品安全風險之相關因素之研究-問卷施測流 程 111 附件五 國中學生食品安全風險之相關因素之研究問卷-學生問卷回 收袋 113 附件六 預式/正式問卷 114

    王仁助(2018)。食品安全恐慌哪裡出了錯。國家文官學院,T&D 飛訊,238,1-14。
    王明元、孫嘉華(2016)。學生對食品安全與食品添加物認知研究。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甘志良、李明聰(2008)。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議題之風險認知與其消息來源可靠度之研究。食品市場資訊,97,4,1-10。
    余亭寬、曾治乾(2014)。國中生食品安全及其相關意圖研究。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72。
    吳國龍、侯正裕、黃顗倫(2015)。食品標示資訊、食品添加物知識、態度與消費者 購買意願之關係-以台南市大學生為例。崑山科技大學學報,10,91-107。
    宋明哲(2001)。風險心理學:人本風險管理。臺北市:五南。
    李靜華、林薇(2002)。台北市青少年對食品標示的知識、態度、及其相關選購行為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112。
    周佳蓉、陳國勝(2010)。民眾對食品添加物的認知、知覺風險及風險減輕策略研究。休閒保健期刊,3,115-126。
    周桂田 (2004)。 獨大的科學理性與隱沒(默)的社會理性之對話-在地公眾、科學專家與國家的風險文化探討。台灣社會學研究季刊,56,1-63。
    周桂田(1998)。現代性與風險社會。臺灣社會學刊,21,89-129。
    周桂田(2003)。從「全球化風險」到「全球在地化風險」之研究進路:對貝克理論的批判思考。臺灣社會學刊,31期,153 ¬-188。
    周桂田、徐健銘(2015)。從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揭露與理解我們的食品安全到底哪裡出了錯。臺北市:商周出版。
    林孟瑜(2014)。黑心油風暴下的彩色飲食觀。振興醫訊,213,4-5。
    林薇、陳惠欣、李靜慧、林宜親、陳聖惠(2001)。消費者對食品標示的認知、態度與其選購行為之關係研究。家政教育學報,3,35-52
    法新聲 ,113,25-29。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2011)。2011年台灣食品消費調查統計年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孫藝玫(2013)餐飲衛生知識與食物製備行為之探討:學生與從業人員之比較。
    何博聞 (譯)(2004)。風險社會。南京譯林出版社。
    汪浩 (譯)(2004)。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巨流出版。臺北市。
    張綺方(2012)。國中生的飲食行為現況及對食品添加物的認知、態度和食品消費行為之研究-以桃園市某國中為例。
    陳沛怡、李景美(2010)。國中學生生態飲食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南投縣某完全中學國中部為例。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187。
    陳美蓮、陳鋕雄、倪貴榮、呂理德(2017)。食品安全與生活吃的抉擇臺灣聯大的九堂通識課。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陳陸宏、蔡淑貞(2014)。食品安全:事出必有因–食安問題因何而起。科學發展。504,6-11。
    傅仰止、章英華、杜素豪、廖培珊(2016)。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六期第四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食品衛生問卷。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黃秋香(2013)。全球食品包裝標示重要議題與發展動態。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ITIS 產業報告。
    黃顗倫、吳國龍、侯正裕、黃錦川(2013)。食品標籤資訊與消費行為之關係–以某科技大學為例。危機管理學刊,10,2,109-120。
    張淑慧、黃秀如、黃慧珍、李雪媛、鄭秀慧 (譯)(2015)。食品黑手黨。臺北市:商周出版。
    劉漢梅(2009)。食品安全之風險認知與資訊來源信任之研究。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碩士論文,1-109。
    蔡憲唐、蕭宏金、洪嘉聰、陳彥鉛 (2012)。我國農產品產銷履歷政策之實證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55,67-108。
    鄭文吉(2011)。高屏地區農產品產銷履歷推廣應用之研究。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所研究彙報,21,2,22-32。
    盧冠宏、沈立言(2015)。 面對食安風暴,民眾該如何自保。司
    顧忠華 (2001)。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巨流。臺北市。
    Tuorila,H.(1997).Attitudes as determinants of food consumption.Encyclopedia of Human Biology,1,599-606.
    Caswell,J.A.,&Mojduszka,E.M.(1996).Using Informational Labeling to Influence theMarket for Quality in Food Product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78,5,1248-1253.
    Caswell,J.A.,&Padberg,D.I.(1992).Toward a More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Food Label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74,2,460-468.
    Engel,J.F.,Kollat,D.T.,&Blackwell,R.D.(1968). Consumer Behavior (1st ed.).New York: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Hawkins,D.I.,Best,R.J.,&Coney,K.A.(2004). Customer behavior: Building marketing strategy,Boston:McGraw Hill.
    Hollingshead HollmgShead A.B., Redlich F.(1958).Social class a Sons.New York,N.Y.John Wiley&Sons,387-397.
    Kotler,P.(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7th ed.). 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
    Kraus,S.J.(1995).Attitudes and the prediction of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1,1,58-75.
    Mahgoub,S.E.,Lesoli,P.P.,&Gobotswang,K.(2007).Awareness and use of nutrition information on food packages among consumers in Maseru (Lesotho). African 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Nutrition and Development,7,6,1-16.
    Myers,J.H.,&Reynolds,W.H.(1967).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 Houghton Mifflin:Boston.
    Schiffman,L.G.& Kanuk,L.L.(2000), Consumer Behavior,New Jersey:Prentice Hall.
    Strauss, A. (1987).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is formula is the one used by Krejcie & Morgan in their (1970) article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30, 607-610.
    Waltz, C. F., O. L. Strickland, & E. R. Lenz (1991), “Measurement in nursing research (2nd ed.),” Philadelphia: A. Davis.
    Nielsen Taiwan News,(2012).Taiwan Press Releases. 2019年08月 25 日。檢自http://tw.en.nielsen.com/news/index.shtml.
    Donna。食品安全:誰監管?。2020年01月 28 日。http://www.3phk.com/v5article2.asp?id=2080&folder=hot_topics§i。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行業標準分類(105年01月-第10次修訂版)2019年08月 25 日。檢自https://www.stat.gov.tw/lp.asp?ctNode=1309&CtUnit=566&BaseDSD=7。
    台美檢驗科技有限公司。常見食品非法添加物檢驗分析。2019年08月 25 日。檢自https://www.superlab.com.tw/s13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產銷履歷農產品資訊網(2004)。2020年1月21日。檢自https://taft.coa.gov.tw/default.html。
    科健商品驗證有限公司。IQC商品安全資訊網。2019年08月 25 日。檢自https://www.iqc.com.tw/article/168。
    維基百科(2019)。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2019年08月 25 日,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中毒發生狀況(2018) 。2019年08月 25 日。檢自https://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323。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2019)。2019年08月 25 日。檢自https://consumer.fda.gov.tw/Law/Detail.aspx?nodeID=518&lawid=292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標示諮詢服務平台。食品衛生法規(2018) 。2020年1月21日。檢自http://www.foodlabel.org.tw/FdaFrontEndApp。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消費者食品添加物資訊管道(2020)。2019年08月 25 日。檢自https://www.fda.gov.tw/TC/news.aspx?cid=4。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消費者常見之食品添加物列表。2019年08月 25 日。檢自https://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10160。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塑膠食品容器宣導網站(2019)。2020年1月21日。檢自https://plasticspackage.pidc.org.tw/。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餐飲衛生管理分級評核(2018)。2019年08月 25 日。檢自https://www.fda.gov.tw/tc/site.aspx?sid=230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處公告107年國人十大死因。2019年08月 25 日。檢自 https://dep.mohw.gov.tw/DOS/lp-4472-113.html。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12/31
    QR CODE